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西安市城区;组织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cr7―3612(2007)03―0321―03

“全民健身路径”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措,是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益实践,也为民众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但从目前的文献和研究动态上尚未见我市在该方面的系统的、成熟的研究。笔者旨在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全民健身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西安市城三区(碑林、新城、莲湖)所属的86条全民健身路径点。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了35条健身路径点和7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涉及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初步明确国内外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身路径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查阅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

1.2.2调查法在研究中,为了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专家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地综合调查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1 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设计。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三类不同的问卷调查表:第一类为居民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资料,对被调查人口进行社会分层,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共五个标准分成不同层次;第二部分为居民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满意度,场地设施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等;第二类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者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组织的建设及活动形式,意外事故防范机制、相关管理办法、规定条例等的制定、协调机制、管理形式及发展趋势等;第三类为专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对前两类问卷的内容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

2)问卷内容的效度。效度,也称为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所用的指标能够反映某一真正含义的程度。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所设定的内容指标进行了效度检验。本研究分别向西安体育学院,省、市体育局相关处室的17位专家发放了问卷。

1.2.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所获信息资料运用spss10.0软件包和EXCEl200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表、制图。

1.2.4逻辑推理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判断、分析、综合方法了解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 结果及分析

2.1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的组织发展情况我市目前的全民健身活动主要是由社区来推动、管理、引导、实施的。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位,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我市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把全身健身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通过调查,居民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心应放在社区的占到78%,反映社区在引导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满足居民健身需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被问及是否应建立社区体育组织时,赞同的人占91.2%,表明社区需要相应的体育组织,对辖区体育进行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因为制定得再科学的计划,如果管理人员没有适当的组织予以落实与实施,都将只是一纸空文。在被问及小区健身组织网络的组成部分时,认为应建立街道、社区居委会、晨练点三级网络的管理人员占到了61.2%,反映出现在实行的三级网络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层次的安排、管理的跨度、权力的授予,责任的明确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在调查当中也发现存在辅导站缺乏战略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说明我市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面还十分薄弱,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落实,以便真正建成“纵向相对独立,上下不领导,横向加强联系,各方有交流,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网络化的群众体育组织框架”。

2.2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活动情况据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因未掌握使用方法,上健身路径只是出于游戏目的,不能很好地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由于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单独性与重复性,很难调动群众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积极性,使得其社会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式改善这种局面。据调查我市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为:自己锻炼;与朋友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等,总体来讲,我市城区中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居民参加锻炼活动主要是自发的,非组织的,社区体育组织较为薄弱。在调查当中,据调查统计,认为应定期举行全民健身路径游戏竞赛的居民占到了75.3%,反映大多数居民希望通过一定活动形式将锻炼者组织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应。

2.3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现状认为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的居民占到87.2%,表明群众对现有的管理水平不尽满意。从表1可以看出居民认为责任为保险公司的占到40.2%,为生产厂家的占31.5%,为当地体育主管单位的为18.5%,为居民自身的为9.8%,数据显示保险公司与生产厂家应为事故负主要责任,这应成为日后管理机关制定安全事故防范规章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一些的问题。

在对器材的管理维护应采取的形式进行调查时,认为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并不收取费用的占42.3%;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适当收费的占35.1%,体育部门派专人管理,不收取费用的占15.2%;其它占7.4%。这与李相如等人调查的全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形式略有不同,在李相如等人的调查中居民更倾向于社区(街道办事处)和锻炼者共同参与管理,以专人管理为主,锻炼者协助其管理和维修,可以适当收取少量的费用,用于场地器材的维修。这可能与西安市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有关。

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行调查时,排列序位的依次是领导不重视(在第一位中占78.5%);

缺乏足够的资金(在第二位中占58.2%),责、权、利不明确(在第三位中占62.3%),。在对管理人员的调查中,有71.2%的人员认为应将小区体育工作纳入到全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之中,认为只有采用将体育工作与管理人员自身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才会极大调动各层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做好全民健身工作。

2.4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中的协调机制据调查,对全民健身路径持消极态度的居民为18.7%,认为综合管理水平较差与很差的居民为34.8%,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因选址不当而扰民的为39.2%,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为26.2%。管理人员认为在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具体规划时,应吸取民众意见的占72.3%。在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与居民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出现信息不能充分流通,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整体效用下降。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术语,指交易中的一方知道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的信息。调查中发现有的还小区出现因选址不当扰民而引起居民、街办、体育主管部门都不满意的出现。

3 对策与建议

3.1认真做好全民健身路径的规划 全民健身路径的前期规划是全民健身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西安市应在选址、布局、器材的组合等方面遵循严格科学的步骤,具体如下:

1)确定当前全民健身路径须达到的目标;2)认真分析当前全民健身的环境;3)分析实施部门现有的各种资源,集中精力做好最擅长的事;4)识别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组织的比较优势;5)重新评价所须达成的目标;6)制定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战略。

3.2管理法规化、制度化将全民健身路径各项管理要求法规化、制度化是全民健身运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民健身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保证。

3.3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我市的资金主要仍由政府提供,渠道过于单一,所得资金远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职能,拓宽集资、融资渠道。主要可采用合法渠道联合办体育,扩大媒体宣传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企事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适当捐助和投资等方式。另一方面,探索以市场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 实施目标 重要意义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53-02

Fit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al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1―2015)”

Zhu Shansha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ports,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China)

Abstract:The main use of log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the main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 study. It analyzes th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people needed to carry out sports activities. The main conclusion: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1―2015)" to improve our in-depth promote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has a positive effect,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Health: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ncrease the sport invest resource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guiding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construction make fitness exercise guidance team has been improved.

Key Words: Fitness Pl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jectives;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

伴S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加之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的余暇时间开始增多。当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达到一定的高度范围时,就会开始对精神世界过度追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于体育内涵认识的逐渐深入,体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逐渐加重,所以,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在我国的体育界被广泛的认可,得以进一步的推广,许多的体育研究者认为应当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中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衔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主要方式。

1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意义和主要目的剖析

全民健身,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理念的重要指导之下,在我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全民性的体育运动。这是具有我国政府全力支持的、全民性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社会支持的,兼具目标、措施、任务、步骤、计划,以及比较健全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样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的社会系统工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2 详细分析不同年龄阶层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特征与所需的区域

依据人的社会化进程的规律可以得出,全民健身在不同年龄阶段人身上开展着,人们在不同年龄阶层所涉及到的体育活动区域也不相同,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的不同特征(见表1)。

在人的一生中“工作”所用的时间是最长的,甚至可达30~40年;相对少一点的是“求学”,从在幼儿园开始算起,时间可长达15~25年;仅次于“求学”的是“晚年”,时间可达到20~30年。而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社区、家庭、工作单位、学校和公共场所中,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社区。因此,应在其设施、环境、活动、宣传和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作场所中进行的健身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

3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实施目标下的全民健身发展策略

3.1 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速度

通过对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夏恩君与黄洁萍两位教授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那些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群体,其健康的自评状况普遍要低于其他阶层的人们,这也直观地反映出居民的经济地位与健康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着居民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3.2 增加对体育资源的投入

在《全民健身划(2011―2015)》中明确的强调人均体育场地的面积应该保证每个人达到1.5 m2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城乡政府要增加对全民健身运动相关体育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在资金使用上的监督与管理,使财政资金在体育事业上的投入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3 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有益于国民的重要发展措施,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使居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使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得到提升。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发展,加大全民健身的相关宣传力度,从而使居民更深刻的认识全民健身的重要作用。

3.4 使全民健身运动指导队伍的建设得到完善

全民健身的活动并不是盲目开展的,人们也不会盲目的参与到体育锻炼的活动中,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活动拥有最为科学的标准设定,这些主要会在形式上、时间上、数量上和运动的强度上所体现出来。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明确的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强调,其一,在数量上要做到每周1次且不少于3次;其二,在时间上要做到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 min;其三,在运动强度上要达到中等强度的人员数量在32%以上。在这样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标准要求之下,人们的身体素质水平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大力度推动,对于我国国民健康体育锻炼意识的正确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Z].1995.

[2] 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Z].2009.

[3]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Z].2011.

[4] 王正伦.江苏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若干建议研究(一)[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1-7.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体系的发展路径,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目的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终确立提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鄱区)作为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在此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对增强环鄱区人民群众的体质、丰富人民娱乐文化及提高全省人民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作用。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当前江西省全民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尚不成熟、组织机构缺失、民众健身意识差、人均健身途径较少等问题。下面对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探讨研究,找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不足并提出创新性对策,能对提高江西省民众体质贡献微薄之力。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30%,人口4456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50%。环鄱区市县比为1:12.6,县乡镇农村地区占主要成分城乡差异较大。但江西省体育人口却不足33%,无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数据统计体系,可见在环鄱区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增强全民体质和发展体育人口起核心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剖析

(一)体育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均,区域差异较大

我国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16上升到0.47,处于贫富差距警戒线。全民健身计划要求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环鄱区市县比为1:12.6,县乡村占主体地位,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显现。其中县乡镇农村群众早上基本无参与晨练习惯且健身路径缺乏有些甚至被村民私自毁坏拆除。民众晚上以散步为主,运动量小起不到健身效果。部分乡镇也无部门是专门管理体育运动,只有少数体育运动由村干部自发组织,因此政府主导部门未起带头作用。

(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领导机构不健全,管理层次单一

经调查走访发现环鄱区各地全民健身管理机构偏少,除南昌市外其他市县只依靠当地体育局和体育协会组织群众健身活动。而上级主管部门仅仅下发文件组织体育活动,地方机构只向民众传达文件精神而不落实具体内容,直接降低民众的体育参与热情。县镇农村更是只负责传达地方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缺乏科学指导。

(三)地方性全民健身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影响

江西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比例23.3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近期公布我国体育人口33.9%,可见江西省体育人口还处于全国下等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对全民健身重视程度也不够,未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大众健身意识淡薄尤其是乡镇农村地区,把劳作当体育、有钱人搞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等观念强,直接导致农村体育人口偏低,明显少于城市体育人口。而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当地人口数比值低,民众有健身意愿但得不到科学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极其缺乏。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构路径

(一)加强全民健身领导队伍建设,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环鄱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层次上以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构建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其下可分为社区级、街道级健身服务体系以家庭体育为发展落脚点。再之下可分为乡镇级、村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体育协会,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使之层次分明管理有序。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与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并在《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框架下以江西省体育总局为依托指导人民群众体育健身。

(二)丰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容完善其功能系统、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内容上可以健身场馆设施、健身组织活动、信息统计、健身指导志愿服务、评价回馈为五大系统,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指导下五大系统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直接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农村按村级人口数比例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指导群众体育健身。发动在校大学生、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师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统中来,立足基层为环鄱区群民健身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层次尚不清晰,体育机构有所缺失,同时未完善地方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支持,城乡发展差异使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均。其次财政资金投入、媒体舆论宣传、体育场地设施、民众健身意识和专业性等方面是影响全面构建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因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路径建设以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两大主体,又分各级别健身服务体系。体系下设立健身场馆设施、健身组织活动、信息统计、健身指导志愿服务、评价回馈五大系统并根据本地区特点增加财政投资、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专业指导等有针对性的利用该系统为环鄱区群众公共体育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计划[N].中国体育报.2011-02-25(004).

[2] 黎晋添.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1).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4篇

 

根据工作安排,10月27日,教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带领下,就我市的体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听取市体育局相关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实地查看了市体育中心、市体育馆、市中心业余体校、市第二十x中学和市第x中学,认真听取意见,深入开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体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体育发展规律,以《xx省体育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快体育法制化建设,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促进了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有序发展。

   (一)群众体育快速推进。我市以“青少年、农民、职工、妇女、老年人”五个百万人群为重点,初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行业体协的工作进一步开展。坚持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据粗略统计,全市城乡每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3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天都有跆拳道、武术、健美操、健身秧歌、太极拳剑、羽毛球、健身气功、大鼓等有组织和自发的锻炼队伍。现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601人,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有1156个。群众体育活动形式不断丰富,锻炼人数不断增加,每年组织开展全市老年人体育、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和各行各业群众健身活动达200余次,常年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百万人次。

(二)竞技体育成绩突出。目前我市共开展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射击、网球、垒棒球、柔道、拳击、举重、跆拳道、武术、摔跤等15个项目的业余训练,现有运动员450余名、教练员48名。几年间先后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77名优秀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226次,共取得奖牌467枚。加强项目基地建设,争取田径短跨项目为“国家级奥林匹克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射击、柔道、排球、篮球被命名为“xx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体教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有24所学校被命名为“xx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省十一运会再创佳绩。我市共派出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项目的比赛,以金牌总数123枚列全省第五名,综合排名比上届提升三个位次,并获省十一运会“贡献奖”、“输送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八争六”任务,在全省展示了新乡体育健儿的风采,为新乡人民争了光。

3、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行体育彩票,十年来全市共累计销售体育彩票近10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6000余万元,体育彩票为城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市通过各项体育比赛的举办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4、城乡统筹初见成效。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支持资金15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

今年4月,xx省体育局与市政府签订了《xx省体育局、新乡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体育局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予以指导、支持和倾斜。为我市配备了路径工程12套(每套3.5万元),共计42万元,分配数额为全省最多;将新乡县列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省4个整县推进县之一,在去年为古固寨镇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为新乡县其余7个乡镇全部配备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个工程国家和省共同配套20万元,自筹10万元),共计210万元,现已开工建设;按照统筹城乡要求,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今年将为30个新型农村社区配置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一场两台”(每套1万元),现正在建设中。

二、当前我市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虽然有了长足协调发展,但对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要求,体育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从1998年起的十三年间,我市体育事业专项经费一直没有列入年度预算,体育事业基本建设资金更是为零,导致体育训练场馆严重老化、不足,教练员的更新、补充以及培训提高和运动员的补给不能及时进行,制约了我市体育训练的开展。各市(县)区投入也普遍缺乏。

据了解,全省各市每年都设有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如郑州600万元,焦作170万元,洛阳100万元,濮阳70万元,平顶山、南阳50万元,安阳35万元,漯河30万元,鹤壁、开封2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明确提出“继续扩大国家拨款的主渠道,逐年增加对竞技体育的资金投入”。《xx省体育发展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体育事业所需经费,并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全民健身条例》“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从而明确了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并为制定和完善体育公共财政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

十年来全市共累计销售体育彩票近10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6000余万元,体育彩票为城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几年来,我市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几乎全部是使用体彩公益金,国家、省财政、审计等部门在对我市体彩公益金使用的审计中,多次指出体彩金的使用存在有不规范的问题。按照体育彩票管理条例规定,体彩金使用有明确用途,不得挪作它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一般预算。以2009年为例,各市提取体彩公益金的情况是郑州3552万元,洛阳1144万元,南阳892万元,平顶山867万元,新乡858万元,安阳828万元,信阳808万元,许昌730万元等。

1999年,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核定了用于加强亚运会、奥运会后备力量培训,改善训练场地、设备、科研、教学条件的专项经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体育部门要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特别对体育经费来源、体育场地设施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在1999年设立了体育场馆维修专项补助费用。进入21世纪,国家逐步健全体育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体育财政支出的责任。

二是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不足。近些年来,我市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市政府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但全市体育场馆建设却一直未能提上议事日程。我市现有的体育场馆都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且因建设投入不足和设施老化、功能欠缺等原因,与承办大型赛事的标准差距越来越大。十五年来,我市新增的体育场馆基本为驻市高等院校和重点中学体育教学所建,体育系统没有新增一处公共体育场馆,虽然新增了许多城乡社区全民健身器械,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和分享体育文化成果的需要。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86万平方米,人均0.64平方米,为全国人均水平1.26平方米的50.8%,其中,新乡市区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0.04平方米。这与全国先进城市的人均体育场地比较,差距更大。全市场馆整体上总量偏少、规模偏小、标准较低、功能不全,特别是室内场馆少,布局不平衡,达不到承办高级别水平赛事的条件,只能举办市级运动会和承办省级某些对场馆要求条件不高的单项赛事。如建于我市70年代的市体育馆,由于场地狭小、设计标准低和设施老化、消防不符合要求,现已不具备承办大型赛事的条件。

近年来,我省的郑州、洛阳、焦作、济源、鹤壁、濮阳、漯河、商丘、南阳及山西省长治、运城等周边城市都投资建设了一批高水准的体育场馆设施,其中的一些城市还积极承办国际、国内赛事和重大活动,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丰富了群众体育文化生活,而且很好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对外知名度。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市在训练场馆、体育后备苗子选拔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训练场馆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业余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市共开展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射击、网球、垒棒球、柔道、拳击、举重、跆拳道、武术、摔跤等15个项目的业余训练,只有市中心业余体校一处业余训练场馆从事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其它项目则采用“体教结合”方式由一些传统项目学校来承担,如排球项目安排在市第二十二中学,射击、摔跤、柔道项目安排在市第七中学等。据了解,我省部分城市业余训练场馆状况明显好于我市,比如:洛阳市有重点体校、射击单项体校、足球单项体校、田径体校四处,焦作市有篮球学校、水上运动学校、武术馆、少儿业余体校四处,平顶山有水上运动学校、市中心体校两处,驻马店有水上运动学校、自行车训练基地两处。

三、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市政府要加强对全民体育健身工作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全民健身规划。要继续广泛深入宣传体育法律法规,普及全民健身知识,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市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全民体育健身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督促和指导,推广科学文明、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和方法。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

2、加大体育事业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及时解决体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议市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六章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精神,增加我市体育工作经费并列入预算,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议市政府适当考虑安排上级专项工作经费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经费,以保证上级专项工作的落实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八段锦;全民健身活动

On the Popularization Value of Baduanjin in the

Nationwide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

YANG Hong-gu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Baduanjin is good to both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has certa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some diseases. It has no special requirements on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 It is easy to learn and practice. With rich cultural implications, it can be easily accepted by people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popularization. We suggest that more competition activities be held, courses Baduanjin be established in schools, training programs be organized so as to help it to play a bigger role in the nationwide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

【Keywords】 Ba Duan Jin, the Nationwide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

1全民健身活动的由来

全民健身活动,就是要让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通过健身活动,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性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全民身体强健。全民健身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

全民健身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了。1995年,国务院先后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时间为1995-2010年)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多项措施,期望锻炼身体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与日常习惯。包括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民健身计划”迅速开展,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但事实上,《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时间为1994-2002年)受到了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多的关注,2000年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28枚金牌、59枚奖牌的成绩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三位,2002年在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跃居金牌榜榜首,这些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无可争辩的诉说着《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一直没有呈现明显成效,1995-2000年为全民健身计划的第一期工程,但“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各项工作并普遍取得成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的目标没有得到全面实现,据国家体育总局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1985年、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比较,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呈全面降低趋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40岁后肌力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爆发力、柔韧性和平衡性没有最大值的保持期,从20岁起随年龄增大呈降低趋势,其中柔韧性和平衡性下降趋势显著。现实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几乎成了一个反讽。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但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20~69岁年龄段城乡人群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全民健身计划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认可,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切实行动。

2009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随后举办了全民健身日标志、主题口号征集评选活动,评出了全民健身日标志和一组三幅主题口号,即“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 2009年9月6日,国务院公布《全民健身条例》,条例包括6章40条,刘鹏在《全民健身条例》新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保障人民群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对于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民健身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全民健身系统、全面的立法。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互为补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全民健身的法规体系,是全民健身工作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随后,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举办了“体育节”、“全省农民篮球联赛”、“全国首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百万学生带动家庭、千万群众参与健身”等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

2八段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推广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八段锦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养生功法,体势动作古朴高雅,功法简单,易学易练,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1八段锦具有很好的健身健心功效

有关专家运用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实证性研究方法对八段锦的健身健心功效进行了研究:刘洪福等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健心功效进行了实验探讨,结论显示: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用来练习持久力和耐力,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1〕;周小青研究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后,明显提高了中老年人上下肢力量素质、平衡能力、关节及神经系统灵活性,改善了呼吸系统机能,老年组男、女的血清TC浓度显著低于锻炼前、血清LDL浓度非常显著低于锻炼前,中年组男、女血清HDL浓度非常显著高于锻炼前,老年组男子血清HDL浓度显著高于锻炼前〔2〕等,以上研究充分验证了八段锦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具有良好的健身健心效果,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2八段锦在防疾治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李兆伟等对八段锦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八段锦对大学生失眠症有显著的疗效,褪黑素分泌的增多有可能是其产生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3〕;李兴海研究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4〕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八段锦对大学生失眠症、糖尿病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或积极的改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3八段锦易学易练,对场地器械没有特殊要求

八段锦动作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繁杂、花哨的架子,易学易练,适于流传;同时,八段锦在锻炼时,不要求借助任何器械,不要求有宽阔的运动场地,只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和仅可容身之地即可,公园街角、阳台卧室、办公室走廊等无处不可,只需静下心来,按动作要领坚持习练即可。

2.4八段锦流传千年,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易为国人接受

即使从宋代算起,八段锦至今也已流传千年,深深打上了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体势动作古朴高雅,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在国人中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感,易于为国人接受,具有广阔的推广市场和流传空间。

3八段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推广建议

3.1可通过多举办一些全国或区域性的八段锦比赛或表演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八段锦,进而参与到八段锦锻炼活动中来,不断壮大八段锦习练者队伍;

3.2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安排讲授八段锦课程,传授学生锻炼方法,讲解八段锦发展历史,解读八段锦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习练八段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3.3组织举办八段锦培训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八段锦爱好者开展指导培训活动,让八段锦深入民间,走进公园,走进社区,走向大众,引导人们了解八段锦,习练八段锦,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3.4避免陷入养生万能论的泥坑,避免将养生功法神化。包括八段锦在内的养生功法,只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本身不具有医疗作用,要坚决反对打着养生的名义,从事牟取私利、扰乱公共秩序、损害群众身心健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洪福,安海燕,王长虹,曹承,张冰.健身气功・八段锦健心功效实验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54-57,77.

〔2〕周小青.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李兆伟,张梁.八段锦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研究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49-50.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7-0001-04

On the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in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 y Construction in

the Three river Head Source of Qinghai Province

CHEN Sheng che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 10016, Qinghai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related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 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Phys ical Fitness in the Three river Head Source of Qinghai Province, and the counte rmeasures of the Fitness development have been discussed here.

Key words: the Three river Head Source are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 ety;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包括玉树藏族自治 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等5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乡,区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 口65.5万多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1]。该地区远离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环境相 对封闭,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环境问题多,服务结构不健全,基础设施较落后 ,在人口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高以及文化的贫困仍然困扰着地区的 发展[2]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给三江源地区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全 民健身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健身意识,改善健身条件,培养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是目标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人的阶段,逐步提高该地区小康社会水平和农牧民富裕程度 的重要体现。该地区群众体质的普遍提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利于构 建未来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课题组查阅和收集了2007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区内各州县的统计年鉴和各州县制定的当 地体育工作和群众健身活动的相关资料,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表并发放调查问卷320 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69份,课题组还深入地区相关部门和一线农牧区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 ,为研究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和群众体育活动情况获取了大量的详实资料。

1 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现状

通过对2007年《青海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加有关部门确定的小康 生活水平标准,对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做出的评估(表1),结果表明:在青海 三江源地区200 6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综合评价中表现出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2006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全面 小康实现程度29.05%。由于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起点低,2006年地区小康实现程度 比全国水平低40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实现程度表明当下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 康水平,而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和农牧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的实现程度低,直接影响群众 的体育消费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优惠政策,退牧还草、生态移 民安居等工程的实施,使得农村牧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青海三江源地区经济水平有了较大 的提高。200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585.4元,增长39.2%,年平均递增6.53%, 使 青海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增加给今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打下了基础,带来了希望。

2 青海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状况及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原因,青海三江源地区的人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 认识还不够,体育观念比较淡漠,对体育的价值、功能上的认识比较肤浅或保守,体育锻炼 比较盲目,主动性比较差,健身活动多以民族体育和宗教活动为主,区内的体育人口比例为 4.5%,其中城镇为7%,农牧区为1.9%,比国家33.9%、西部8.1%的体育人口比例相差太远[3]。

2.1 青海三江源地区城乡居民对健身活动的认识

调查表明,身处边远草原且居住分散的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情况不如人意,有42.2%男性 和41.9%女性根本不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甚至有58.3%的城镇人口和52%的农村人口认为生 产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有4.7%的城镇人口和5.4%农村人口根本不知道二者有何区别,“ 一天劳动,不用运动”的观念大有市场,大多数居民尤其是乡村居民不了解《全民健身纲要 》,如表2,在对以后是否打算健身活动的调查中,只有78.6%的城镇居民和38.4%的农村居 民 有健身的意愿,有9.7%的城镇居民和18.3%的农村居民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对他 们进行全民健身的宣传不够,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当地居民提高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才 会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更科学文明的方式参与于其中,全民健身活动才会在地区小康社会建 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青海三江源地区群众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据调查,三江源地区区内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城镇人口为51.5%,农村人口为41.8%,每周锻炼 三次的男性占30.1%,女性占24.6%,一年不足10次的男性有10.89%,女性有10.2%,有33.9%的 男 性和32.4%的女性说不清楚具体的锻炼次数,如表3。在迈克尔•托达罗的“糊口农业”(恩 格 尔系数在70%~60%)的经济收入状况下,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会很高,不可能普遍开展起来 [4]。三江源地区发展落后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内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3 青海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的客观条件

调查显示,有64.7%的城镇居民和92.8%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原因是三 江 源地区基层的体育组织比较薄弱,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较缺乏,现有为数不多的体育指导 员对全民健身不重视且业务能力不强。地方政府对群众体育尤其是农牧区体育的投入极度缺 乏,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比较差,50.4%的城镇居民和99%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健身路径。客观 条件的严重滞后是影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健身锻炼的重要原因。

2.4 藏族体育文化是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

2.4.1 三江源地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体现

2.4.1.1 经济性

在高寒缺氧的三江源地区生活的藏民族,生活方式独特,民族体育有着浓郁的民族 和宗教色彩,蕴含着本民族、本地域长期沉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俗 民风[6]。其不受场地、器械、时间、气候的限制,山坡、场院、沙滩、草地等都 可以成为 运动和比赛的场所,所需的器械用品大多是生产、生活用具和可就地取材而成的,无需花费 很多的财力物力。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经济实用 的价值。

2.4.1.2 广适性

三江源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心理、生理 、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民族体育项目大多与 生产劳动紧密相关,内容广泛,且规则简单便于操作,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组织形式 上也有极大的灵活性,既有以个体性的, 也有群体性的[6]。许多民族体育项目为 广大群众 所喜爱,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群众的需求,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 如各地举行赛 马会、北嘎、抱石头、押加、锅庄舞等活动, 几乎全体群众前往参加比赛或观看,人们可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大小等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活动 ,“各取所需”,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三江源地区的藏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容易在群众中推广。

2.4.1.3 娱乐性

三江源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闲暇消遣、健身娱 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文 化活动[6]。它除了具有其竞争性的特征外,还具有相当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三江 源地区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在集会、节日期间穿行,使得紧张激烈的竞争比赛又富有游戏娱 乐性,二者相衬相映互相促进,深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2.4.1.4 健身性

三江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要求人们直接参与到运 动中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承受了一定量的生理负荷,有些运动项目对人体的某些器官有 着特殊的作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即能增强体质、丰富生活,还能锻炼人的体力、柔 韧、灵巧等能力,这些素质有利于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本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 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4.2 三江源地区藏族传统体育的形式

三江源地区藏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是在本民族生产生活中逐步形 成的,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竞技类:赛马、跑马打枪、马术、射击、赛牦牛、抱石头、押加(也叫大象拔河)、藏式摔 跤(北嘎)、拉爬牛、格吞、赛跑等。

表演娱乐游戏类:甩皮绳、游泳、冰上活动、套砖头、娃浪的、击球、蹬棍、掉窝窝、摔柴 花子、压乌龟、举皮袋、棋类、拔河、跳高、跳远、击石、踢毽子、锅庄舞等。

健身和其他类:爬山香浪(采新、浪山、郊游)、武术等。

2.5 藏传佛教文化对三江源地区信教群众的体育锻炼的影响

在三江源地区现有的66.5万人口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是藏传佛教繁衍发展的温床[1]。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我国佛教的一个支派,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在繁多 的佛事活动中教众的身体活动,是他们终生修炼的科目,并使他们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7]。在 藏传佛教产生和形成过程中始终与人的身体活动无法分离,因为所有的佛事活动都有僧侣和 教众的参与,而参与的主要形式就是娱神慰神,神的顶礼膜拜,乃至五体 投地,这样就派 生出许多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宗教活动。在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中,广大教众在佛教教义的束 缚下,进行的“转经轮”,“叩头”,“藏戏、藏舞” ,“转山”,“转嘛呢堆”,“气 功 ”等佛事活动,以及各种节庆日的活动中的身体活动,它们虽然不是正常意义上的体育锻炼 ,然而这些身体活动大多属于有氧运动之列,且在该地区是非常普及,完全符合体育锻炼的 自觉性、全面性、经常性的原则。这些身体活动对三江源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信教群众所起到 的健身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2.6 现代的体育健身项目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不均衡

现代化体育项目在青海三江源各地全民健身活动中总体上表现出发展比较缓慢。由于地方财 政不足,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比较低,同时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社会资源渠道有限,群众 体育资源普遍不足,体育基础设施差,整个地区只有4块简易的田径场,农村和牧区条件艰 苦,有些农业区的村落有为数不多的简易篮球场,但平时无人问津,各类体育专业人才比较 少,尚未营造出群众体育的氛围。只有州府县府所在地的城镇体育设施较好,每年当地政府 能举行一些体育比赛(主要以足篮球为主),如玉树州每年都要举办几次规模较大的足球比 赛――羚羊杯、团结杯、五四杯、金秋杯,参加者有机关干部,有村民。玉树州的足球队还 在在青海省2006年的省运会上取得了第一名。但总体上现代化的体育健身项目在三江源地区 各地开展不均衡,农牧区和城镇的差距尤为明显。

2.7 节日庆典是三江源地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舞台

青海三江源地区的藏族是一个节日众多的民族,在这些节日当中,包括有宗教祭祀、节令、农 事、纪念、庆贺等含义,体育竞赛和娱乐活动是节日内容之一。根据调查,目前三江源地区 内各地有组织、有影响地开展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国庆、劳动节、藏历年、玉树康 巴艺术节、同德宗日文化节等重要节日和宗教盛会,期间举行篮足球比赛和各种与民俗相结 合的体育比赛及表演活动。举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赛事隆重,与文艺表演交相辉映,参 加者锻炼了身体,观众则娱乐了身心。所有的赛事所需经费甚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位 捐助和个人集资的。

3 开展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对策的思考

3.1 小康社会建设是青海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

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是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和主要标志,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和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三江源地区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 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和国家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优惠政策,更 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 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使得群众安居乐业, 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多方面筹集体育活动资金,真正形成“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地区体 育活动特色,推进三江源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从而促使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3.2 增强健身意识是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前提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康巴艺术节、宗日文化节、春节 、国庆、劳 动节、藏历年等重要节日和宗教盛会期间举行的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向广大群众展现体育 运动的魅力,借机宣传体育锻炼的价值,从而增强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转变体育观念, 提升健康意识,在观看――模仿――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逐渐养 成一种身体锻炼习惯,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3.3 整理、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是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根本

三江源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符合人们健身娱乐的意愿,但一些项目又有单调、危险的弊端, 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和完善,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出一批有 价值的项目,不断改良,扬弃原始封建的尘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逐步推广,使得民族传 统体育更加生活化、普及化、科学化、社会化,通过富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为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同时广泛开展以全民健身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

3.4 合理应用民族宗教文化是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途径

由于游牧的生活方式,三江源牧区有一部分群众居住相当分散,在广袤的草原上或巍峨的深 山中,好多住户是孤门单户,平时很少有和别人交流的机会,体育活动开展很难,不可忽视 的是宗教活动对信仰佛教的他们身体的锻炼价值。中有一些封建迷信的理念,能否 尝试在宗教盛会期间向广大参与者肯定宗教文化中的身体活动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同时,进行 科学的健身方法的教育和宣传,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在不违背教义的前提下稍做修改,使得宗 教文化中的身体活动有可能地向对身体更健康有益更科学的健身方向发展。

3.5 学校是推广现代体育健身项目的基地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为重点”[ 8]。“青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 。学校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国人民的体能”[9]。 着力发展三江 源地区的学校体育,利用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氛围,提高地区学校学生的身体 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地区的青少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并通 过他们推广在学校学习的现代体育知识和技巧,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健身活动,营造体育活动 氛围,地区的体育人口比例不断增长,促使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渐健康发展。

3.6 加强组织体系的构建是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保障针对广大农牧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缺乏指导这一事实,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同各级文化部门、 依托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农牧区建立文体站中心、乡镇单项体育协会和健身指导站点等健身 活动咨询站和体育组织,同时实行健身指导员制度,加大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力度, 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健身的信息咨询和专业的锻炼方法与手段的指导,并能多组织些群众性的 健身活动,增加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人参加。社会要努力构建面向大众、“亲民、便民、利民 ”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加强农牧区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 本的体育服务,促使全民健身活动在三江源地区全面、快速、科学地开展下去。

4 结 论

小康社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社会,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10]。由于比较落后的社会 发展程度 ,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受地理环境、生产条件、价值观念、风俗 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三江源地区独特的文化体系。从调查结果看,城乡居民的体育意 识比较差,尤其农牧区人口对体育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尚处于较低层次 ,全民健身现状表现比较滞后,体育运动多与民俗文化有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在该 地区真正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全民健身活动,仍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桂琛.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 07,4.

[2] 尹秀鹃,罗亚鹃.“三江源”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城镇化建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20-24.

[3]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成果[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2005,4.

[4] 黄艳梅.影响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体育发展因素之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183.

[5] 方协邦,等.青海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与健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2 -93.

[6] 张永林,史儒林.三江源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94-95

[7] 卢兵.藏族寺院民俗体育文化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1(3):44-47.

[8] 魏争光,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北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 7,14(9):47-50.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黄岩区 贯彻实施 体育法 调查与思考

一、黄岩区实施《体育法》的基本情况

(一)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掀起新。

一是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区体育局为中枢,以各乡镇、街道文体站、单项体育协会为分支机构的群众体育网络。全区共建有15个单项体育协会、3个体育俱乐部和301家农村基层文体俱乐部,其中老年体协、武术协会注册会员达4000余人;二是加强管理和指导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大众广播体操、四种健身气功、地掷球、健身球、门球等各类培训班,举办了三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目前,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400名(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名);三是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活跃。举办了首届科技人员运动会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展了“全民健身月”、省运会火炬传递、省运会射击、举重比赛与区运会、老年人骑游和万人健步走等活动,组织参加了第六、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浙中片区全民健身活动暨全省职工迎奥运系列活动等。2008年,黄岩区被省老年体协授予“腰鼓之乡”称号,北洋镇前蒋村腰鼓队也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二)加大体育事业投入,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2006年以来,区政府加大投入,先后投资2500万元,建设黄岩射击馆;投资近300万元,兴建黄岩体育馆综合楼,解决了区少体校办公、学生宿舍、柔道训练房及变配电和空调机房,现土建部分已完工,进入变配电移机等后续工程。截止目前,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增加到0.98平方米。健身路径共330条;篮球场地共计33个;乒乓球房约30个。建成了20个小康体育村和3个省、市农村体育示范俱乐部。区政府还从区财政专项资金和体彩公益金中拨款给各创强乡镇、街道10万元,补助创强单位建设健身路径。

(三)注重体育教育结合,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较快。

近年来,区政府研究出台了《黄岩区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奖励暂行办法》。在体育人才的培育和选拔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扩大了业余训练面,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目前,全区有市级阳光体育特色学校4所,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所,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所。向省体工队、省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9名,被各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录取37人。竞技体育成绩喜人,2006年以来,全区运动员共获得全国级金牌4枚、银牌18枚、铜牌10枚;在第四届市运会上,获金牌76枚、银牌42枚、铜牌23枚,全市金牌数第五,团体总分第四。

二、黄岩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体育设施建设滞后。老城区小区体育配套设施水平还比较低,城区建设中一些游泳馆等公共体育设施被拆除后未得到新建,新建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不足,加之归属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场地基本上没有对社会开放,造成群众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农村的体育设施配套程度更显不够。此外现有的体育配套设施有些被侵占,有些由于缺少管理和维护,存在着安全隐患;第二,竞技体育人才缺乏。由于体制上和经费上的制约,区少体校办学条件差,区少体校自主招生的优势明显缺乏,学生家长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普遍存在,致使区少体校招生难度明显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部分项目年龄档次脱节、缺项多,运动水平停滞不前;第三,体育产业发展不快。区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理想,体育产业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重大体育赛事引进量少。全区范围内,个人投资兴办的健身中心、体育俱乐部、体育用品商店等,大多规模小,缺乏有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化实体。

对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性;运动处方;全民健身;运动损伤

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强,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特点。运动处方是从自然体育(体育即大肌肉运动)实行两个多世纪的经验总结中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育工作思想。西方几个发达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和应用运动处方,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正式研制应用,七十年代日本开始注意研制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末也引起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世界各国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不认识到认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重点实验到逐步普及。

生活中每一天都是一年之中锻炼的最佳时间,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组织器官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讲究科学的锻炼方法,重视运动中的卫生保健等方面问题,减少盲目性,加强自我监督保护意识。那么任何一项运动都会成为我们日常锻炼中有效的锻炼手段。运动处方的科学合理发展,对我国大众体育事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运动处方作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基础,对人们科学的从事体育运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促进百姓锻炼的科学化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观念可谓大众健身的“真理”。在2008年,随着“科技奥运”的渲染以及体育科研力量的不断彰显,“运动讲究科学”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关注健身质量,倡导更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体育科技力量在其中积极干预,促进了老百姓健身的科学化。2008年新年伊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在2007年中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年底《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这是我国群众体育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基本状况,将对下一步全民健身政策制定、工作安排等提供有效的参考,必将惠及广大老百姓。 除此之外,科技助力让全民健身的活动在2008后“全国开花”全民健身网络的构建层层展开,“国民体质检测车”开到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健身科普宣传、讲座等贯穿全年,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群众健身的科学化,深受老百姓欢迎。例如:如果不是“国民体质检测车”开进村里免费服务,广西阳朔的庄稼汉莫大叔一定还“蒙在鼓里”,他平时走路老是“踉跄”,总摔跟头。以前他以为要么是自己的鞋滑,要么是地不平。而当参加完这次体检拿到“运动处方”,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大腿和踝关节力量太弱,再不锻炼还得摔跟头,这一场景发生在2008年年底。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杰出表现给了国人莫大的惊喜,体育科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全民健身大舞台,体育科技一直以来同样默默居功至伟。在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不断高涨,体育科技将更多地向群众体育“倾斜”,让“金牌选手”与老百姓共享体育科研的成果。

2 体育和和科研部门不能仅仅为金牌服务

北京奥运会之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全民健身则是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体育部门不是只搞体育运动,体育科技也并非只为金牌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的职能就是:为群众体育的体育科研工作,追求一种“铺开”的效果,与竞技体育科技追求高精尖不同,更要追求平均化,挖掘竞技潜能不是该部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更要关注的是老百姓的体质状况,为老百姓的健康和健身服务。

3 全民健身的力度要加大

2008年过后,体育科研向全民健身明显的倾斜加大。在科技部“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领域的体育方面,研究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建立全民健康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上领先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位列其中。该研究涉及了体质检测系统关键技术、能量代谢关键技术,老百姓的运动健身效果评价,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与老百姓的健康与健身息息相关。此外,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群众体育也呈现出竞技化趋势,不少健身爱好者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运动水平和技术。针对这样的人群,吸纳竞技体育中的科技成果也是顺理成章。针对更多的普通健身者,一本《中国居民日常锻炼指南》也有望在不久后面世。全民健身绝不仅仅是老百姓自已的事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比如,鼓励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锻炼意识和锻炼时间。如果说锻炼意识是个人的,那锻炼时间就不只是由个人能做主了,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协商。

全民健身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抓住了青少年体育也就是抓住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根本。把学校体育做好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基础,终生体育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才能得到保障,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青少年儿童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2005年,体育总局对全国的体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椐统计,目前,我国体育传统校共有2万余所。1988-2004年间,5届奥运会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共获奥运会冠军97个,前三名155个,其中从体育传统校走出来的运动员,分别占全部奥运冠军和前三名的58.76%和49.68%,除此之外,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等,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真诚的希望各级体育部门能履行好自身职责,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共同为青少年体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不断完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工作;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 ”和 “奥运争光计划 ”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离不开青少年儿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贯彻好、落实好。

4 加强运动处方的科学性,预防健身的误区

4.1 歇五天练两天≠健身:每到双休日,一些上班族都要约上同事到体育馆打两三个小时的羽毛球,为已“断顿”几天的锻炼“补课”。但是令他们困惑的是,这种健身方式坚持一段时间,而且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精疲力竭,可运动的体力和耐力几乎仍在原地踏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式健身以弥补平日锻炼的不足。其实这种利用周末的充裕时间,却并非体育健身的最佳时间,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无益于健康。

4.2 偶尔的运动不等于健身:比如有的人很喜欢运动,但平常因为工作忙,根本抽不出时间。于是,每到周末闲下来,他们都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然后再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有的人认为周末去健身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一下一周来的工作压力。像这样“平常基本不动、周末基本没空、周一基本酸痛”的“周末战士”已经不在少数。健身俱乐部的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这些健身者一星期的前5天大多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周末突然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反而打破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周末健身也许能提高某些运动技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但技能提高并不等于健康增强。据介绍,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能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至5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巩固应该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因此,专家建议,周末健身族由于时间限制,平时虽不能像周末一样充分运动,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锻炼,就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样,锻炼才能真正获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

4.3 “周末战士”当心运动损伤:比如在冬天进行滑雪这也是冬季运动的新宠,一些滑雪场在冬天都迎来了红火的客源高峰。在尽享滑雪的刺激、快乐的同时,每年冬天都会有上百人因为滑雪造成的运动损伤而走进了医院。一些医院的医学医师介绍说,春节期间和周末是他们接诊的高峰期,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折和韧带断裂。因此,平时肌肉锻炼不够,而仅仅在节假日或周末进行大量的、剧烈的运动,就一定要注意防范肌肉拉伤式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冬季的医院每天都会有因为突然的高强度运动造成伤害的病人前来就诊,其运动伤害还是多以下肢为主,其中以腰部、膝关节、脚踝伤居多。因此,在很多人趁着周末开始到户外爬山、交游,但由于平时运动少,膝盖在爬山的时候上下屈曲角度又大,享了整整一冬天清闲的双腿、双膝突然增加运动量,很容易造成“滑膜炎”。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健康。而强身健体的方式很多,如扫地、登楼、打太极拳、健身气功、散步等,新兴的如打门球、跳健身舞等。只要认定其中一项,长期坚持下去,必见成效。如果一味东施效颦,往往会适得其反,生命质量便会大打折扣。尤其是老年人,参加锻炼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贪大反而会导致身心的严重疲劳,切忌今天学这一招,明天学那一招,花费不少,收效却甚微。其实只要人们坚持每天都能轻轻松松的活动,如散步、打乒乓球等半小时以上,不出两个月精神面貌便可焕然一新。

另外,还有几种容易忽视的健身误区。

(1)过于要强:无法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最容易受伤的方法就是举过大的重量。要增加肌肉力量,安全的方法是循序渐进。(2)不注重摄入水分:不要感觉到渴了再喝水,运动中要及时补充失去的水分。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和运动后都要补充足够的的水。(3)不做伸展:在进行大量练习前或练习结束后应做伸展运动。为了降低运动伤害,请不要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伸展肌肉。(4)忽略热身:举重或做有氧运动器械前需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身,你可以选择慢走或骑单车等。出出汗,加速血液循环,让肌肉和韧带得到预热从而降低运动受伤的危险,提高锻炼效果。 (5)依靠扶手支撑:如果利用扶手支撑你的体重,那么尽管能够达到跑步机或登山机的最高水平也失去其意义。可以轻轻地把手放在扶手上维持平衡从而获得满意的锻炼效果。(6)摆姿势:如果你只在镜子前摆姿势或坐在自行车上聊天不骑,是无法锻炼肌肉或消耗脂肪的。你应该鼓励自己多流些汗,令心跳加快。(7)越多越好:停止超强度训练。当你猛推重物的时候,同时也有可能猛拉到肌肉,造成肌肉损伤。(8)饮食过量:健身后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把每天摄入的热量加倍。不要用饮料和广告宣传的“高能量”食品替代正餐。高能量经常意味着“高热量”,有很多种低脂的正餐可以提供适当的热量、蛋白质等。

5 要注重体育人口的培养

在进行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调查时,我们国家对“体育人口”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直接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他们经常通过采取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达到体育人口所定义的要求,体育运动仅仅是偶尔为之,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等目的。

6 结论

总之,运动处方的普及,对全民健身,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1)运动处方能够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避免他们盲目从事健身活动,普通百姓可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科学地从事健身活动,真正使人们在自觉健身活动中受益匪浅,并为人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2)运动处方的存在,客观上实现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使“运动处方”理论有的放矢.通过运动处方人们动态开具“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健身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理论上丰富了“运动处方”理论,使“运动处方”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更加紧密。(3)运动处方可以由教师和医务人员开出,人员流动性较大,对指导对象会产生科学合理的影响。当被指导人员数量较大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现场指导和通过远程指导相结合.远程指导包括:电话热线进行心理调整和互联网上进行“运动处方”的案例宣传等。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参考案例,寻找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 运动处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

[2] 体育课中应用运动处方指导体弱学生的尝试.中国学校体育,1992.5

[3] 安排运动锻炼的原则规律.体育科学,1991.2

[4] 增强身高的运动处方.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