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农村建设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开展宣传,发动群众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调动民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试点确定下来后,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搞形式、走过场,对群众生产生活没有什么益处,针对这一情况,该村首先召开了村班子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随后召开了6次群众座谈会,并组织干部群众到榆树市十三号村参观学习,让干部群众亲身去感受新农村、认识新农村,转变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理解和看法,真心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好事。通过参观学习,群众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确确实实是一件为农村谋发展、百姓谋幸福的大好事,都积极投身到东岗新村的建设中来。
2.干部先行,感动群众
农民虽然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热情,但在建设活动中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清障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墙、仓子、杖子、猪舍、大棚等需要拆除,农民却不愿拆除。这时,领导干部不是采取强硬的态度,而是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厌其烦,做通为止,同时,领导干部和党员主动带头把自家的障碍先拆除,领导干部和党员家的障碍不拆除,群众的任何一家都不许动,处处走在群众的前头。全村共拆旧房100平方米,拆院墙14200余米,拆猪、牛舍1360平方米,截伐成龄果树1800余棵,拆除温室大棚5个,其中被拆党员干部的就有5户。实践证明,干群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起到了 主导作用。
3.制定措施,驱动群众
为了使新农村建设步入正轨,东岗村本着群众参与的做法,制定了很多积极有效措施。并采取了“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上级争取一点、镇政府补助一点、村里资源置换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各届赞助一点,有效解决了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问题。这些措施的出台使一些百姓的想法和动机完全转变,都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农民共自筹建设资金23.6万元。新措施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有了十足的干劲。
4.广泛参与,带动群众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完成。为此,该村积极与帮扶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利用同乡会、德惠六中六十周年校庆等机会,与家乡在外的成功人士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回报家乡、共建家乡。市交通局积极与上级沟通项目资金300万元,为东岗村硬化了17.5公里的水泥路。在社会广泛参与的带动下,全村建设热情高涨,农民真正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建立机制,促动群众
为了使东岗新农村建设得更好,该村通过“一事一议”制定了村规民约,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制定了公益设施自我保护制度,使排水沟、绿化带、道路、娱乐场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不受损害。建立了民主管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做到了垃圾定点存放,专人拉运,柴草垛村屯外堆放,文化墙保持清洁,排水沟随时清理等。农民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享受者。
6.利用载体,教育群众
东岗村本着综合利用、方便群众、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原则,建设了集理论学习、科技培训、远程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阅读阅览、信息传递、开会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会馆。会馆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馆内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各种健身器材、农民议事厅、农民夜校、图书室、会议室,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所有场所免费向农民开放。会馆建成后,对农民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几年来,先后培训农民5200多人次,基本上解决了农民求知求乐无场所、发家致富无门路、闯荡市场无信息的难题。农民还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每晚进行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又消除了一些不良风气。和谐文明的风气在全村已经形成。
关键词: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公共政策;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良好的公共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通过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协调社会矛盾,有助于国家形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治公平、公众参与、诚信共嬴的良好局面,从而可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农村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涉及范围,对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平衡城乡差距、实现乡村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公共政策,是一项与时俱进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广大农民利益需要的极具公平性的公共政策,对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将它是营造和谐农村,实现农村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
一、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体现
公共政策是国家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规划和指南,以调整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公共政策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合法性、层次性、普遍性、稳定性、目标取向性、预见性等特征。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分配社会利益,协调相关利益方关系,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缓和、解决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持续进步。
可见公共政策具有很好的平衡、协调、分配作用,可通过公平的利益分配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公平性体现
1.“生产发展”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农村的发展,首先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农民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否则农民就会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失去执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动力,而新农村建设也将无从谈起。而生产力的落后最终带来的是农村萧条、农业发展滞后、农民贫困的结果。因此,国家将“生产力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生活富裕”是让农民得到实惠的体现。试想虽然一个村子天天喊要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口号,但实际生活中却越来越贫困,这样只会让农民怨声载道。只有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如盖起了新楼房、添置了城里才使用得电器等,才会让其感受到政策真正功用所在。因此新农村建设将“生活富裕”作为建设的目标,是在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3.“乡风文明”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包括风俗、文化、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破除农村的不良封建迷信思想。一旦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被农民所掌握,成为其武装头脑的思想武器,将发生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塑造,促进城乡意识融合及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4.“村容整洁”是对农民人文关怀的体现。将“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不仅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是根据当前农民的生存环境出发,强调的是农民生活环境的和谐性。因为“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可以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树立其居住地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改变城里人对其不良看法,拉近农村人与城里人的心理距离,使城里人更愿意到农村旅游、投资等,从而促使农村面貌的进一步变化,促进“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
5.“管理民主”是提高农民自主管理的根本途径。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则是实现村民自主管理的关键因素。这有利于村民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有利于营造“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局面。
三、公平视野下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复原,甚至无法恢复原貌。且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建设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且不可走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路子,从而须克服贪多求快的不良功利心态,要从实际出发,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2.提升农民思想水平。一方面要破除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单靠国家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解放农民思想,不断促使其吸收新知识,提高其觉悟、认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创业、创收的能力。如要利用“五一”、“七一”、“九九”、“国庆”、“春节”、“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或者通过举办相关专业夜校,提高其生存、创业技能,最终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新农村的建设、维护都离不开其主体作用,须充分调动其创业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活力,以促进新农村的蓬勃发展。
3.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提高农民的自身民主管理能力以维持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以防止农村基层腐败、建设资金不到位、上级精神落实不到位、村支书一手遮天的现象出现。因此要做好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选贤任能,选好带头人,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牢固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做好村务公开制度,让农民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最后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使农民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机制的创新。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建设难度大、环境复杂,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很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可能。为此要充分顺应此形式,充分利用城市的巨大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扫清障碍。如鼓励城市人到农村投资兴办乡镇企业、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对进城务工农民多一份关心、爱心,让其深度感受城市的知识、文化,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的文化传播者和城乡沟通的桥梁。另外还可通过发展一些关联性大的产业来促进农村的发展,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城乡和谐游,以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就业,甚至通过旅游的文化交流功能使其发展积极的思想言行转变,从而拉进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距离,使城里人更愿意到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鼓励一些忧国忧民的海外华侨积极到农村投资,以增加农村建设资金,促进新农村发展。
5.因地制宜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每个农村地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建设的具体措施应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如一些地方基础设施较差,需要加强水利、交通等条件的改善。一些农村环境较差需要进行环境治理,加强环保工作。有的农村地区甚至各方面条件都不理想,需要全方位的改进、整治。与此相应的应建立相关的因地制宜的绩效考评制度,并将此制度层层建立,将责任分配到各具体行政机关单位,以便使新农村建设切实得到新的发展,完成预期建设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农村建设需要、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的公共政策,具有深刻的影响性,具有很好的统筹城乡、兼顾公平、平衡、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这一举措的巨大公平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友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探讨,2006(02).
[2]党文薇.新农村建设要三戒[J].西部大开发,2006(04).
[3]田煜.农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4]安洁琳,李彦昭,胡椿,赵金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02).
关键词:农民;培训;需求;体系;机制;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17—04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应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亿万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于是,研究农民培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关系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影响力大的有乡村教育实验、乡村建设运动等。这期间,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中华平民职业教育社,在“富教合一”方针指导下,开展贫民教育和推进乡村改进计划等活动,将职业教育从城市转向农村,积极为农村建设服务;陶行知在北京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将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奉行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晏阳初则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通过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积极推行乡村改造;另外,梁漱溟则特别强调农村教育、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主张从乡村人手,以教育求理性,从理性求组织。随后,积极主张通过农民教育来提高农民素质,将农民打造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在不同时期就农民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及方法等有深入的论述。
在20世纪80年代,罗晋辉(1986)对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途径、转移模式、流动特点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进入90年代,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袁利金(1994、1995)等研究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及其评价,戴思厚(1996)、袁兆亿(1996)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战略问题等进行了探讨,石成林(1991)、王敏(1991)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工、流动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1999年,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后,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号文件)出台后,研究热潮空前高涨。进入21世纪,仅从掌握的资料看,李文政(2007)等从创新农村教育与农民培训等方面,研究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李剑富(2006)等对新型农民的内涵、新型农民培育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彭希林(2007)、杜威漩(2008)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价值等进行了分析;应柏君(2003)则强化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有大量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从宏观、微观层面对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进入20世纪,学者们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研究得到全面展开,下面从培训需求、培训体系、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评价等方面分别综述。
一、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研究是农民培训的关键问题,只有清楚农民培训需求,才能对其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张峭和徐磊(2009)认为农民培训需求包括农户、企业和政府的培训需求,农户是培训的微观主体,企业是培训的中观主体,政府是培训的宏观主体。但目前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农户的培训需求上,姜长云(2005)研究指出要客观地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必须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结合起来,认为农民参加培训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农民参加培训的重要制约因素。有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受到培训内容、农民年龄、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期望培训收益、农户家庭收入、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农民对目前收入满意程度、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主导产业、培训地点、培训时间、是否接受过培训、对培训效果的看法等因素影响。其中,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望与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农民受教育年限、农民期望培训收益、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土地经营规模、以前接受过素质培训、对培训效果的看法呈正相关,与农民年龄、培训费用承担比例、农民对目前收入满意程度、培训时间时长、培训地点距离呈负相关,城郊农民中土地被征用情况与培训意愿呈负相关。从需要的培训内容看,在传统农区,农民最需要的培训依次是种养业技术培训、非农就业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但农民在非农产业与农业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始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以及非农业劳动,这导致单纯以农业种植技术为主的培训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对管理、创业、电脑等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意愿;农民最愿意接受现场指导,专家、农技人员的授课受到农民的欢迎;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以乡镇和县城为主,期望在农闲时开展培训。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中的绿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城镇建设中,环境绿化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农村环境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在农村中绿化不切合实际
例如,花灌木和1、2年生花卉的使用过多,大量的花灌木、草本1、2年生花卉等引入城乡,虽然从整体上增加了城乡的美观性,但是从管理需要方面讲就要加大精细度,而且要时常的维护,这样成本上会有所增加,对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适用。而且绿化植物缺乏适当的维护和保障。绿化植物被栽植到一个新地方就需要时间来适应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在绿化植物成熟前需要特别的关心和管理。村中栽植的绿化植物,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关心和管理,有的被折断,有的因缺水而死,或因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而死,浪费了许多的树苗。村容、树貌也因为绿化树木的残缺受到了影响。
1.2 植物的种类单一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审美观念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植物种类上的单一,从整体上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多样性的植物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物质财富,它培养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本文由收集整理注重环境的绿化,所以草坪的铺设、种植都很多,为了使绿化程度变的更好,各地区都大量铺草坪,这在农村是不科学的,偶尔种上乔木的树种,可以说是草坪上的点缀,把环境绿化简单的理解成为铺设和种植草坪这样说是不全面的。对于草坪的过度铺设,从整体上占用了人们的活动休息空间,会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将草坪改变成树木种植会更好些。因此,提倡对草坪的大量铺设和种植是存在问题的。
1.3 对垂直绿不重视
在村庄中很少有过多的绿色,所用的植物种类也都较少,在村庄的道路两旁可以看见有成排的柳树和杨树,它们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每到春秋季节刮风的时候这些树木会阻挡风沙,但是不仅要将树木种到道路两旁,还应将它们放置在村庄中,但是在村庄中,垂直绿化中所用的植物与乔灌木争夺生存环境,对乔灌木生长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很难起到垂直绿化的作用。
1.4 在农村绿化的风格存在雷同
为了改善农村的面貌,适应新农村建设,每个村都花了大量的资金去修建了小公园,方便村民日常的锻炼和休闲。可是往往在园内总会看到相似的园路、植物,无法分清村庄间的区别,从这点看有悖于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不利于农村的发展。所以说,农村的环境绿化应该避免雷同,要做到自身的独特性。而且有的村庄不注重季节变化和颜色变化,使得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不当,在冬季可观赏的景物太少,应该做好比例上的分配。
1.5 整体上疏于管理
现在都提倡搞新农村建设,大多数城乡都舍得花钱搞好绿化工程,但是只注重了建设,而忽略了管理,对种植好的树木就放置一边,忽略了对它们修剪、浇水,施肥等,在季节变化时树木所生的虫子,更多的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无法让人们更好的去享受绿化给人带来的方便之处。
2 对新农村环境绿化的主要对策
2.1农村绿化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
充分满足当地村民的需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地理形态,对于自然美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说:一些山区,可以种植符合气候的果树;这样既满足了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一些地方背阴向阳,气候好,比较适合种植花类植物例如玉兰、紫薇、牡丹等。这样不仅使环境得到美化,还能体现出本村的独特性。
2.2农村绿化尽量要符合当地的乡土
尽量减少对绿化植物的日常维护费用。如松柏,在一年四季都是常绿的,可以村庄的主道两旁,既美化环境又可以防风防沙。又如紫薇,夏季开花,而且花期较长,适合种植在背风向阳的公园中,方便人们进行赏玩。虽然同为绿化的植物,有些植物它独特之处。如臭椿,可以杀菌、滞尘,适合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作为绿化植物进行种植。
2.3建立村内绿化植物的保护制度
对村内的绿化植物进行适当的养护。派遣专人对村内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向村民宣传绿化植物对空气对环境的重要性,动员全体村民对绿化植物加以爱护,做到为本村的绿化植物的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要制定出奖罚条例,对于破坏绿化植物的人要惩罚,对于爱护植物的村民要表扬。新农村的发展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绿化环境,好的居住环境能够培养出人们的高雅品位,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绿化植物定能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一个亮点。
2.4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解决管理不恰当和人为损坏绿色植物等问题的办法,首先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束缚人们的行为,其次是加强对居民对爱护环境和珍惜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宣传和教育,普及村民的绿化美化知识,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春江镇;垃圾管理
1.农村垃圾处置与管理的不同类型
1.1 分类依据
农村垃圾处置和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处理方式不能适应目前生产、消费所产生的垃圾构成,但农村垃圾处置与管理问题并不仅限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同时也包括基层政府或者村委职能弱化、财力缺乏、效率与公平失衡等[1]。以往的农村按照经济区域[2]、经济发展角度[3]对农村垃圾管理进行分类,但是这对农村垃圾管理并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农村垃圾管理的分类依据必须基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考虑与农村垃圾处置与管理有关的关键性因素,如农村经济结构、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居民生产和消费能力、居民环保意识等。在关键性因素中,农村的经济结构会影响居民的收入来源,从而决定着居民生产、消费能力的高低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层次。因此,本文从农村经济结构的角度将农村分为“传统型”、“生态型”、“产业型”3种类型。
1.2 类型介绍
“传统型”农村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居民收入仅来源于传统农业收入,在农村居住的环境范围内不产生其他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流动性,居民呈现一定的老龄化倾向。
“生态型”农村是指具有特殊农业特色、风景景区、乡村旅游的农村,并且农村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收入来源上,大部分农户的收入以上述非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居民具有较小的流动性。
“产业型”农村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并且其经济主要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或者农村周边的工业企业以及在“传统型”农村下城市生活垃圾转移的农村,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除传统的农业生产外,以在乡镇企业或周边工业企业工作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2.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2.1 问卷设计与构成
根据研究需要将问卷设计分为4个部分:新农村政策、农村垃圾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处理及处理方式、政策措施访问。
2.2 农村样本选择
为保证选择农村的典型性,我们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再经过政府部门的咨询和选择来进行调研。初步选定常州新北区春江镇辖区内的农村为样本进行对比调查分析。在春江镇辖区内选定“传统型”农村史家野村;“生态型”农村魏村;“产业型”农村新华村。
2.3 受访者样本选择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村级受访者样本。以成年人尤其是户主为主,男女比例各占所选择样本容量的50%;年龄构成上,18岁以下与60岁以上人员各占20%。18~40岁与40~60岁人员各占30%。在实际调研中,每村收回有效问卷80份,问卷对应的不同类型的样本数量有微小浮动,但不影响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3.1 对新农村政策的认识
3.1.1 村民对“村容整洁”目标的看法
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目标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对该目标看法的调研中,在样本中,3种类型农村中居民的支持度均在50%以上,“产业型”农村新华村甚至达到100%(表1)。
3.1.2 新农村建设推广后的环境改善效果
从新农村建设推广以来的环境改善效果来看(表2),春江镇3个村中均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尤其是“生态型”农村魏村有96%的居民认为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产业型”农村新华村有81%的居民表示,自新农村建设推广以来,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3.2 农村垃圾管理意识
3.2.1 农村居民对垃圾管理的认识
调查农村居民对日常生产、生活垃圾的管理是否有清晰的认知和意识。在全部样本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垃圾管理重要的居民占绝对多数,春江镇3个村中有72%的居民对垃圾管理的意识较强、并经常自律,26%的居民虽然意识到,但日常中并不注意。
3.2.2 责任归属和参与意识
在责任归属的调查中,认为在农村垃圾管理问题上应该由政府与村民共同承担的村民占大多数,春江镇高达90%。春江镇3个农村中有24%的居民认为是村民的责任,说明春江镇村民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在居民的参与意识调查中,也考察的参与方式。其中愿意以出力方式参与的占多数,愿意出资方式参与的样本占16%。
3.2.3 环境保护意识
对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认知与分类意识的调查中,非常注重分类的居民所占比重不大,有所注意的居民占大多数。春江镇样本中,分类意识较强的居民占90%,仅有10%的居民认为没有区别和完全不了解,说明春江镇居民的分类意识较强。
4.调查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
从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效果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居民均表示在新农村建设推广后,农村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新农村建设自推广以来,在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下,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对农村环境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符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利益。
4.2 农村居民对垃圾管理有充分的责任和参与意识
绝大部分农村居民都能清楚的认识到农村垃圾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自律。农村居民垃圾管理的责任意识较强,有很强的参与积极性,且对垃圾处理分类的认知度较高,但是其责任和参与意识的水平有所差距。
4.3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居民的垃圾管理意识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的认可度较高,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将更多的关注放在经济发展上。在农村居民的垃圾管理意识上,春江镇3个村的农村居民对垃圾管理的意识和自律性较强,责任归属明确,参与积极性高,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更加规范。
4.4 经济结构影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从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方式统计来看,“传统型”、“生态型”、“产业型”出现明显的同质化倾向,除了“产业型”的特殊情况外,其他两种类型均呈现较高的相关度。“传统型”农村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居民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能够卖掉的卖掉,而不能卖掉的则任意丢弃。而“生态型”农村因为其目前的经济结构依靠较高质量的农村环境.会在经济的刺激下白发形成良好的处理方式习惯,不会选择任意丢弃,并且清楚该如何处置产生的垃圾。而“产业型”农村则具有更加复杂的因素。不同“产业型”农村之间存在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村民自治能力的差异。这种类型的农村更加倾向于不会选择任意丢弃。但是否明白该如何处理则取决于其他方面,且垃圾处理不是自发的,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方式必然决定了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4.5 政府有必要对农村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与环保宣传力度
从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出,愿意以出力方式参与垃圾管理的占多数。愿意以出资方式参与垃圾管理的春江镇样本占34%。虽然投资的偏好程度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是总体来说都占少数,因此农村垃圾管理需要政府进一步增加投资,但我们认为投资仅仅是一个辅助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村民自治角度上实行参与式规划的设计。在环境保护的宣传上,农村居民有较强的需求,希望能够更多地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政府需要加大宜传力度,积极运用NGO组织和高校资源,满足农村居民的合理诉求,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蔡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垃圾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5):78-80.
[2]任春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010-10I3[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地位,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有何作用,其地位如何?笔者就个人的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现代农业要求在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采用现代的生产工具,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生产达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它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农艺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它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是农业机械化,农业固定资产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增机减人增收”的时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乡镇,农户的收入比较高,农机大户、专业户比普通农户收入水平高,这些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广泛运用,它既能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种、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节本增效,还能解放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民增收拓展空间,同时农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使农机户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产业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实施,国家从政策扶持农机,我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这些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春、冬季在外进行机耕作业,秋季在外地进行跨区机收作业,从多渠道增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典型。
三、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关键,是农民达到生活富裕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力量,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农机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渗透于现代农业的方方面面。它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它能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比如小麦、水稻机收跨区作业等农机作业既抢了农时,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化还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带动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节本增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四、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
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节水农业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抢收抢种、大规模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机械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农业机械来完成。
五、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资源,也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机工业的振兴,取得了农工共赢的良好效果。
六、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