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教育的理论

生命教育的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1篇

东苑小学2000年起在校园设立“悄悄话信箱”,学生在学习和人际等方面遇到困惑,都可以通过这个心灵沟通的绿色通道向信任的老师一吐心曲。近年来“悄悄话信箱”来信调查显示,很多孩子表现出缺乏自尊自信、挫折耐受力低、同伴和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相信,塑造学生阳光心态比培养“神童”更重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为此我校将生命教育理念落实到方方面面,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大气、雅气、灵气、朝气”的精神面貌,在行为上做到“出言有训、眼中有活、行之有范、心中有人”,并以增强学生心理弹性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表现出的良好适应过程,学生具有较强心理弹性意味着具有能够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学生能够拥有高品质生命的表现。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它与危险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如同伴、亲子关系等),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生命品质,我校针对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活动,在角色扮演和参与交流中体验生命的意义。针对心理弹性的外部保护因素,我校开展了增进亲子关系的家庭心语活动,在小学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乐趣。

二、校园心理剧:增强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因素

研究者发现,心理弹性强的儿童具有四个特征。首先,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更多采用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这会产生正面反馈并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其次,他们常具有乐观的性格,能获得他们的积极关注,经常与自己成长的重要成人有紧密联系;第三,他们能够接受和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甚至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向着即定目标前进;最后,他们对生活有一种控制感,相信生活有意义并且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这样良好心理弹性的青少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珍惜、热爱和尊重生命。为此我们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活动,通过小学生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参与感悟、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支持,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他人感受,获得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加以练习,增强心理弹性。

我们的校园心理剧基本模式确定为暖身――表演――分享――实践四个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我们摸索出开展校园心理剧必须遵循的规则,包括引领者和剧组成员地位平等;引领者要有能力把握情景剧的主题、控制其进程,并能及时对参演者点拨;氛围宽松,给参演者一个宽敞、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活动过程要伴随解决问题(即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以及评价形式的多元。为提高教师开展校园心理剧的能力,研究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级专业学习,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讨论,分头策划、组织、编排富有本班特点的校园心理剧。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再实施。活动安排一般在班队课或晨间谈话时段。

为加强校园心理剧的实效性,研究采用教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心理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针对心理弹性。学校情景剧开设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练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鼓励学生觉察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符合自己或别人需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法上重过程,重方法,开展教师剧本创作与学生表现评优相结合;即时评价与剧后评价相结合。

三、心语时刻:增强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外部保护因素

开展小学生生命教育,除了要增强小学生心理弹性内部保护因素,我们也不能忽略外部保护因素,家庭就是关键方面。很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环境有利于儿童的成长,父母应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很好地照料他;同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正面期望,而且当小学生完成这些期望时,家长能提供需要的帮助,对于增强儿童心理弹性也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开展了增强小学生心理弹性外部保护因素的心语时刻活动,实现家庭教育从“听话”到“对话”的关系转变,确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针对众多家庭亲子教育内容随意、形式无序的现象,学校开通各种培训渠道提高家长的亲职能力,依托家长委员会创设“心语时刻”活动。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确定对话主题,给家长在亲子对话内容上提供选择。家长可根据参考主题开展亲子对话。我们在和家长交流中制定了亲子沟通的原则,包括①积极倾听,观察体验。让孩子说话,当孩子在讲话时,不要轻易插嘴,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说话内容;②适当回应,学会接纳。孩子讲话时不能随意打岔,多用姿态语言,通过点头、拍拍肩膀、眼神等“行为语言”,表示接纳、尊重、关怀,营造宽松对话氛围;③因势利导,等待感悟。亲子对话,要合理找时间并注意场合,既不能随心所欲,避免“词不达意”,更不能一味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减少“唠叨”。在具体实施时,我们要求家庭每天建立固定“心语”时间,可以是运动或散步、睡前、游戏、亲子阅读、接送孩子途中等。发起谈话时,态度上应该轻松自在,减轻孩子压力,通过天气、新闻等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之后,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与孩子交流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策略的推进过程。家长要说出孩子的感受,并用积极准确,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话进行总结。谈话结束前,用“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等语言,或笑容和肢体语言鼓励孩子。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综述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苏海针(197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理论研究。

生命教育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至今,一度占据教育理论的中心位置。但是无论生命教育也好,life education也好,education for life也罢,其核心都离不开“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而且不同视角的分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一、实施地域的不同

生命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因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实施取向。在此暂且只探讨明确以“生命教育”概念为其旗号的相关现状。

(一)西方国家

第一位倡导education for life的是美国的J. Donald Walters,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不过,education for life实施范围仅限于其倡导者在美国和意大利所创建的阿南达学校。

通常认为,最早的life education概念是1974年由澳大利亚的Rev.Ted 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简称LEC)。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LEC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总的来看,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内涵、范围、宗旨与推动单位方面均不相同。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推动单位并非官方或正规学校,着重于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远离犯罪和贫穷等话题,将生理与心理卫生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涵;而国内生命教育则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主题已远远超出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关注的范畴。

(二)我国港台地区

香港于1995年起推展LEAP(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其内容延续了LEC的宗旨。1996年,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首先在校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开始扩大。三年后,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又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建议学校把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这些内容融入有关科目。如今,香港的生命教育是大都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1997年,鉴于校园频繁的自杀及杀人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此系岛内“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此种生命教育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其内涵属于广义的生命教育,范围很广。如今,台湾在教育当局和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近10年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我国大陆地区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把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表述为“education for life,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即把“生活即教育”命题用“生活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来阐释。中文的“生命教育”一词在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才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所以我们如今所谓的生命教育内涵基本与港台地区保持一致。

鉴于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生命教育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6月,上海市也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跟其后,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官方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显然,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羽翼之下,生命教育实践也只是“星星之火”,远远达不到其在理论上的热闹程度。

二、分析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

生命现象是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现象。对生命系统,我们只能作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性的描述,而无法给生命下一个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因此,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可以有多层次、多纬度的阐释,如此遂造成生命教育内涵的各具特色。台湾学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

吴秀碧等很多学者根据身、心、灵三个层次,即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来认识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可从生理与身体层面、心理活动与行为层面以及信念与灵性活动等层面入手。① 也有的学者根据知、情、意、行四方面来阐释生命教育:认知层次指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次指个体能够将认识真正加以履行,不轻视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次即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 学者郑崇珍则从生命的生存、发展、自我实现等从低到高的需要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从低到高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③ 而台湾更多的学者皆认同人的生命有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四个向度,认为生命教育应以自身为出发点,逐渐向外拓展到他人、社会、环境,直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建立世界伦理的观念。最后一种认识角度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比较普遍,基本能达成共识。

三、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不同

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的一切又相当复杂,所以,有关生命的方方面面无不理所当然地被纳入生命教育内涵之中,诸如两性、死亡、生理健康、感恩、信仰、安全、防治、自杀防治、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交往技巧、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此,黄德祥教授的看法比较典型。他认为,生命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包含五个向度: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志业(生涯)取向、生活教育取向、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并且认为美国的品格教育亦可视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④所以,各学者口中的生命教育、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所实际实施的生命教育可能包含以上具体内容的几种,重点会落在不同的具体内容上面,生命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面貌也就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了。

四、外延不同

外延的不同是指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生命教育”等同于“教育”一词。国内很多学者认同,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如叶澜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⑤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应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至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况且,将现有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断改革与进步,不断朝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⑥从各种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观点来看,明显可以发现其重点有所偏重:不突出生命的物质、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群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继 续 教 育 研 究2008年第3期

当然,最狭义和最核心的生命教育是直接与“生命”、“生存”、“生活”、“死亡”等词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指死亡教育。

五、名实不同

名实之分即是生命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具体实施、实然状态的差别。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希腊哲人普遍对生命、宇宙及人的关怀,还有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所实施的“有教无类”、提倡“启发”的私塾教育都属生命教育之列。

虽然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就广义的生命教育内涵而言,国外有关安全教育、宗教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范畴都与生命教育水融,甚至被生命教育概念纳入囊中。比如英国的彼得•麦克非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诺丁斯的关心学派及目前主要在宗教教育中开展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都对生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近10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情感教育”、“情境教育”、“愉快学习”、“自主创新”、“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和谐教育”、“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虽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莫不从关照人的生命意识出发,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自然,国内不少学校也打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旗号,究其实他们实施的是否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是否真正与生命有关,这显然是两码事。

六、与死亡教育的关系不同

生命与死亡唇齿相依,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诸多生命教育概念有时涵盖死亡教育,有时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通用,有时又把死亡教育排除在外。

让我们先从生命教育的渊源谈起。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美国早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死亡学(Thanatology)的研究,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后来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引入台湾可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却因国人避讳谈死的禁忌,直到1993年傅伟勋的专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提出“生死学”一词,国人才逐渐接受。此后“生死学”一时蔚为显学,“死亡教育”也就转为“生死教育”。到了1997年,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正式提出中文“生命教育”一词,用“生命教育”代替“生死教育”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味,因此迅速被社会所接受。

其实“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差异不大。张淑美就曾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确实如此,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可以视为生命教育狭义上的解释。台湾大学里的生命教育就采取狭义的定义,以生死取向居多。

七、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区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从宏观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同义词,不是一种单独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它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一针见血地直指教育的本来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注重个体独特的经验;从中观上说,生命教育单指生命教育课程,意指教育的内容方面,这种课程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生命成长为宗旨;从微观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策略与方法以“体验”为核心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最后,笔者想引用孙效智先生对生命教育内涵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的三项足以供参考的原则,于我们拨云见日颇有助益:(一)定义问题。基本上定义没有对错可言,我们不能说哪种生命教育的定义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任何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理念或理想来赋予生命教育某些内容。(二)共识与开放原则。定义适不适当或社会是否接受需要社会整体通过共识过程去讨论,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应以一种封闭而独断的方式来决定,而应该透过开放的交流对话来确定并丰富它的内涵。(三)周延原则。生命教育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力求深度与广度上的周延,避免各种片面与狭隘。

注释:

①吴秀碧.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22.

②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③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④黄德祥.小学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life.省略.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外生命教育;发展历程;成效;启示

国外生命教育开展较早,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果。其中,美国和英国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许多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很独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了生命教育的特点及成效,尽量展现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以期能够借鉴国外生命教育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当前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一、多层面的生命教育内涵

1.从生理层面理解

英美等国生命教育源起于预防自杀、吸毒、暴力等危害生命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削减对生命的威胁,有明显的健康取向。在生理层面上,生命教育是从生命健康的角度来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在强调个体对自我生命认知的基础上,教育个体生命以正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去尽可能地保持健康,维护自我与他人生命的安全,实现生命之间的和谐发展。

2.从伦理层面理解

从这个层面来理解,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和交往的技能、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氛围的教育活动。基于此,英美等国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和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从人生哲学层面理解

从人生哲学的层面来理解,生命教育就是从生命中学习。华特士在他的《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一书中提到,生命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而不仅光是训练他们求职或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强调不只是学生时代,人的一生都在受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从生命中学习,这是一套受用终身的人生哲学。真正成功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发展个人独一无二的生命特征。

二、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早,内容丰富而又多样,美国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1)珍惜与尊重生命。(2)张扬与发展个性,即个性化教育。(3)注重生命间的和谐。(4)培养孩子内在自信和乐观精神的挫折与逆境教育,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而英国生命教育主题和内容则尽可能地包含学生人生整体和其全部生活的历程,并在英国学校生命教育目标的引领下,着重探讨学生个人和生活实际的关系,逐渐形成了自我生命、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自我生命与社会以及自我生命与环境这四大领域的内容。力图从知识、能力与理解三方面人手,把主题纵向的深入化探讨和横向的普遍化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新经验与价值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三、对我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1.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促使生命教育不断普及与深化的有效保障,这是英美等许多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虽然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已将近十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匮乏,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那些对生命教育概念有较正确理解的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也感到有诸多的困惑和力不从心。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表明建构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生命教育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已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因此,针对这一现实,我国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科研活动和实践探索,努力探寻和研究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使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早日开花结果。

2.制订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

国外的生命教育之所以取得了较好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政策的干预。而我国目前尚缺乏正规的生命教育法令法规,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命教育走上法制轨道,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在法律法规内容方面,不仅要明确提出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深化其地位和作用;更要尽可能详尽、全面地把一些具体要求、管理办法,如教育目的与目标、原则、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管理职责和经费等等分门别类地做出规定。这样,我国生命教育的开展才能有章可循,也才能保证其实施的效率和规范性。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系统,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65-01

系统科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特定的结构与层次组成的一个系统,并通过结构与环境所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来体现自身的功能。

一、生命教育结构系统

从“生命教育系统”所处的位置和地位来看,它无疑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与“生存技能教育”子系统一起构成“教育系统”。生命教育子系统与生存技能子教育系统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

从生命教育系统自身来看,它无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由生命教育理论子系统、生命教育技术支持子系统、生命教育人才子系统、生命教育费用投入子系统和生命教育管理子系统五个有机结合的子系统构成。

生命教育理论子系统是生命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或称主导因素,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它在根本上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成败和效果;

生命教育费用投入子系统是生命教育系统的另一个主导性因素之一,它决定着生命教育的速度、规模和质量;

生命教育技术支持子系统是生命教育系统的物质技术资源的保障性要素,主要是先进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如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手段与方法的投入与使用等;

生命教育人才子系统是生命教育系统的保障性因素。没有一支高效高能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就难以保证生命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另一方面,也很难保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开发的学术水准和理论高度;

生命教育管理子系统是生命教育系统功能发挥的调控性因素,它在根本上决定着生命教育系统运转的效率与投入产出效益和水平。

主导性因素是生命教育系统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与条件。支持性因素对主导性因素起着配合与支撑作用,是主导性因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调控性因素是指对生命教育系统起结构调整和协同控制机制的因素,是系统结构优化和系统环境优化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主导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和调控性因素是内在的有机统一体,其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中是各不不同的。

二、生命教育环境系统

与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样,系统的环境同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生命教育环境系统由教育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科技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构成。

生命教育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生命教育环境系统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生命教育系统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在功能上的互馈相关效应,使生命教育结构系统产生整体功能放大效应。如生命教育的环境系统,从体制(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权限的划分)上来讲,要求教育体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互呼应和协调,不能产生互不相关的“几张皮”现象。

所谓层次性是指生命教育环境系统是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生命教育系统的。各个环境子系统的要素,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作用于生命教育结构系统的,即具有层次性。比如,政治通常通过经济作用于教育(政策与资金投入),可视为外层环境。但是,作为“生命”教育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与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关),其政治导向性就会直接对生命教育发生作用。这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具有共同性,不仅中国的政治要对生命教育问题进行导向,在西方,尽管“进化论”存在巨大的理论缺陷和漏洞,生命是由进化而来的观点却是不允许人们置疑的。在美国,把神创论写入教科书是违反宪法的,教科书中在叙述人和生命起源时只能写进化论,而且不能说“进化论是一种理论而不是事实”,因为仅仅“这样”说就会有诱导人们去相信神创论之嫌。更为霸道的是,不许陈述有关“人与生命起源问题存在进化论和神创论两种相矛盾的观点”这一事实。

所谓动态性主要是指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下所作出的具体政策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三、生命教育系统的功能

生命教育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显现出的整体放大功能。概括地讲,就是促进“教育进步”和“人的健康(包括“体壮”与“心怡”两个方面)发展”而实现人生幸福的最终效果。

生命教育系统功能是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的相互作用体现的,这些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的功能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机制,是实现生命教育系统放大效应的基本来源和途径。如生命教育导致的教育进步和人的健康发展,作为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系统能力的潜力,其作用和功能的发挥与释放,不可能遵从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遵从非线性的指数规律。具体来讲,生命教育导致的正确看待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这一意识的强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的增强,必将对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可观的多倍放大效应。

生命教育系统功能的大小及其发挥程度,取决于生命教育系统的“能力”。生命教育系统能力是对生命教育系统“效力”和系统“潜力”的总称,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用于描述生命教育系统功能发挥的条件和可能性。

生命教育系统效力,是指生命教育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功能的发挥程度和水平。这种发挥程度和水平是通过生命教育作用于教育进步和人的健康发展的各种具体指标来评价的。

生命教育系统潜力是指生命教育系统功能的潜在部分,即未能发挥出来的部分,或者说,是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系统功能的可能性。这种系统潜力的存在,一方面是有生命教育系统的结构优化程度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生命教育系统的环境质量决定的。这种潜力存在的客观性,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两方面信息及其对比确定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由生命教育结构优化程度决定的潜力称为结构潜力,把由环境质量决定的潜力称为环境潜力。这样,生命教育潜力的挖掘或者说生命教育潜能的释放,实际上包括结构和环境两方面的挖掘和释放。

生命教育能力作为对生命教育系统效能总量的描述,包括已发挥的系统效能和待释放的系统效能两大部分。因此,生命教育能力的评价就包括效力和潜力两个方面。提高生命教育系统能力的含义,就是既要保持和发挥生命教育系统效力,又要挖掘生命教育系统潜力两个方面。

所以,生命教育系统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保持和发挥它的效力,使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但是,能力提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需要不断挖掘它的潜力,使能力在保持和发挥现有效率的基础上,与潜能的释放相互作用,进而产生更大的系统效能,以不断增强生命教育能力。

生命教育潜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教育结构潜力,是指在现存的环境下寻求进一步利用环境来调整结构的可能性。二是生命教育环境潜力,是指在现有结构下寻求改善环境的可能性。三是综合潜力,是指通过结构与环境的互感效应,把结构潜力和环境潜力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来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可能性。

生命教育系统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全面发展)、经济功能(集约化)、文化功能(选择与创新)、资源功能(节约与储备)生态功能(天人协调与绿色发展)、信息功能(传播与认知)和社会功能(和谐与结构优化)等。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85-0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和伤人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道德教育效果的质疑。这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高校广泛认可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研究,提出许多可行性意见。笔者希冀从新媒体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以期为生命教育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华特士针对当时青少年吸毒问题而提出的。此后,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中心(LEC),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1]。英国生命教育中心创立于

1986年,也是致力于防止药物滥用。可见,生命教育最初针对青少年吸毒、药物滥用等问题而产生,逐渐才发展为对青少年的自杀、杀人等问题的关注,是一种基于社会问题而催生的教育。尽管生命教育内容得到广泛认同,但不同国家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却是各有千秋,像美国的品格教育和情绪教育、日本的寒冷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等。

在我国生命教育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大规模有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已被列入中小学课程。与西方不同的是,它主要针对社会过于追求教育的工具理性而导致其价值理性的萎缩和丧失。香港于1996年开始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兴起的诱因主要是香港现代化发展造成人们过于重物质生活、利益回报,却忽视心灵与精神的培育。而大陆地区开始实施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认为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近年来,上海、辽宁、江苏等地都富有创造性地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等活动。虽然生命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但是,它已经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发展成了一项全新的教育运动。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由于其立足的理论基础不同,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认识也不相同。从轻视生命事实的角度审视,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特征入手,进而认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提高生命质量[2]。从生死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审视,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生命和死亡,培养理性的态度,从而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3]。故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认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从而珍惜自然生命,追求精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命教育运动在我国兴起以来,一直集中在中小学领域。长期以来生命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造成了今天大学生轻生事件频发。首先,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相对滞后,无法应对屡屡发生的校园轻生事件所带来的挑战。其次,由于市场经济带来了高等教育工具理性与人主体属性的迷失,从而出现了大学精神的退化与生命教育的漠视。当今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缺失,让大学生失去了精神支柱。这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所造就的“单向度的教育”和“单向度的人”在现代所遭遇的尴尬[4]。再次,虽然我国已经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遗留症的影响,素质教育大多数成为了一种形式,而高校教育实质依然关注的是怎样生存的本领,往往忽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由于没有生命教育专门的课程,大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行使的是生命教育的功能。并且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很少顾及到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命需求就往往被忽视。

(二)大学生生命观模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虽然有了极大提高,但是社会却出现了精神和信仰匮乏的现象。可以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导致人们所信仰的价值理性丧失,从而出现人生意义的匮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不高,58.10%的大学生表示“有时快乐有时不”,7.2%的大学生则“经常不快乐”[5]。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重塑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往往会陷入价值和意义难定的困惑之中。同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别“90后”的一代人,是非观念淡薄,生命观模糊,生命意义迷失,心理压力空前增大,这些无不昭示着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生命教育。

针对我国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的情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实施途径,不过几乎都认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这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新媒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机遇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其内涵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有所发展。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6]。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7]。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以数字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等,具有交互性、信息的海量性、个性化等特点。

随着新媒体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模式。新媒体的特点适应大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展示自我个性和争取话语权提供了舞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反映着新媒体的烙印。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新的契机

首先,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让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生命教育。而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则为生命教育内容的丰富提供了可能。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已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并且被学生作为求知的渠道,习得或实践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态度等[8]。大学生可以从网上及时获得各种关于生命的知识和事实,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珍爱和维护自己的生命。

其次,新媒体推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以课程为主,通过设立生命教育课程及讲座来传授相关知识。这种模式下生命教育方法单一,常常流于形式,并且教师素质也不是很高,对大学生没有多大吸引力甚至会导致他们的反感。新媒体的高度开放性与交互性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广泛性,打破了社会、文化和心理上有形与无形的障碍,为生命教育方法和手段带来了变革。大学生在空余时间常常利用博客、微博等网络载体进行相互交往,这种虚拟的、非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大学生感觉轻松自在,利于他们倾诉自己的心声和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再次,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阵地。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个性化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媒体,甚至在第一课堂上大学生都在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冲浪,这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教育阵地。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专项活动在我国高校刚刚起步,系统的理论研究尚不足,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给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其开放性、虚拟性也容易使大学生放纵自我行为,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高校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占领网络虚拟高地。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实施。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2]韩小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点与突破――以生命教育为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0,(8).

[3]石艳华.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4]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5]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6]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94-04

近年来,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掀起了一股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因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化统领,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是指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遵循生命教育的客观规律并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特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人文精神、关爱情怀和高生命品质的人。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内涵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生命教育的规律以及时代的发展等因素。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生命教育的最终尺度。

1.以人为本: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实践。在现代教育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尊重人的本性,重视人的能动作用,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价值;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观念”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对于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校来说,“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大学生为本,高校不能只传授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领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教育和引导他们关爱、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和质量,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为大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服务,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强化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只有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保障。因此,我们要尊重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第二,重视大学生生命发展的情感因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理解、关爱、重视每个大学生的生命发展,才能为大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生命情感氛围。第三,张扬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张扬其个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可持续的发展,是大学生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尊重和关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性、情感性和个性化,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人本转向 [2 ]。

2.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主题

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一直是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永恒主题。诚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初级和高级之分 [4 ]。初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根据社会的现实条件尽可能地发现、挖掘、培养人的才能;而高级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使人的智慧、思维、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生命教育虽然难以达到高级的层次,但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朝着高级层次更进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化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种全人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智力、能力等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它不仅力图促进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还试图满足大学生的身心、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说,通过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懂得生命有多种层次和内涵,使他们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生理的成长、成熟,还包括心理、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以及社会适应性、社会关系的良好状态,从而能够注意自我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把握生命之本,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健康成长起来。

3.可持续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人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的发展性是指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人的生命潜能,使人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而自由的成长。可持续性则是从连续性的角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畸形、片面的发展容易破坏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因此,只有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发展。而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尊重生命、立足生命、发展生命,最终达成完善生命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生命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时间上是终生的、可持续的。追求生命的终生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和重要体现。柏拉图主张人要从3岁一直学习到50岁,彰显了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华特士曾用专门的章节详细论述了人的终生发展,他认为不同时期应予以不同的教育,以促使人们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5 ]。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个体生命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升华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其生命质量得以充分的展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宗旨正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由此可见,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4.开放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由于生命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隐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命教育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以倡导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化、科学化,既要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又要保证生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能把生命教育模式化、狭隘化;既要借鉴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构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把生命教育对号入座,也不能把生命教育当做一个大筐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样的话生命教育将无法研究并走向封闭和形式主义。有人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他们与生命教育相关但不能完全替代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在确定自身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主动吸纳生命科学、生命哲学和心理科学、道德教育等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自身对现实需求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系统的勃勃生机和强劲的更新能力。同时以自身的变化求得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也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开放性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坚持开放原则,积极融入社会,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教育的适应力和实效性,而不能局限在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中。其次,体现生命教育的开放性,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大学校园,主动接触现实社会,只有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才能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认知;也只有勇敢地去面对生命的困惑,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走出价值虚无和理想主义,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完善人生意义。

二、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1.明确导向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前提

导向是教育的旗帜,明确正确的导向,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所面临的压力也多种多样,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他们往往会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中。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才能让生命教育少走弯路,才能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其次,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多种价值观念的侵蚀,使不少大学生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生命意义危机。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困顿时期引领大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

2.把握规律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高校要贯彻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即“90后”大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目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往往缺乏磨砺,经不起挫折,其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纠结、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这种生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抑郁、狂躁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内在主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的不同。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更侧重于抽象层次上的生命教育,诸如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社会责任的担当、生命价值的凸显和升华,等等;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爱情观、婚姻观、家庭伦理、社会责任教育等。使得大学生能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增强家庭、社会责任感等;还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生命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遵循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3.体现时代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时代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的总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教育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是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激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碰撞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不良信息也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常常遇到超出他们自身应付能力的事情。长期高负荷的压力,极易导致他们产生挫折感加剧及自卑等负面心理。这使本来就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年大学生根本无法承受这种长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如果其心理一旦失衡,只有通过外在的支持和帮助,才会重新获得平衡,才能有效缓解生命危机感并增强应对不幸的能力。

因此,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立足于当今这个信息社会,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努力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与此同时,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采用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

4.富于创新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创新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革新,还包括教育内容的丰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在教育方法上,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形式方面要尽量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于我国大陆高校来说,似乎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绝大部分高校是以在“两课”教育中渗入生命教育为主,以适当的生命教育主题讲座为辅,这种方式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首先要打破常态,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辅之以一定的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满足大学生叩问生命意蕴、渴望成长关怀的需求,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使命。而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则是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对大学生们所关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热门话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念或是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而且是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 [6 ]。因此,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不能满足于在思想教育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呆板的学习状况,开展一些活动体验、情景体验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或许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反思等过程,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关主题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由此可见,全面提高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明确导向性是前提,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及崇高理想信念教育。把握规律性是基础,只有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规律性,才能使生命教育走向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导向作用。与此同时,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动生命教育在科学化的轨道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黄凤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性与革命实践性[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27;陈桂生.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基本概念[J].教育丛刊,1987,(3-4):18.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一、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中缺乏对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氛围

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高校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它们更为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人生价值。如今的高等学校,似乎更成为了一个“加工工厂”,它只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岗前培训。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就业劳动人口增加而就业岗位并未显著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率成为了高等学校一较高下的主要标准。许多高校不重视生命教育,学生并未接受到生命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生命教育里那种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性的完善,对生命的关怀并未体现在高校学生身上。

就学生情况而言,这一代高校学生大部分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就直接导致了家长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家长们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可是对于孩子的精神世界知之甚少,最终导致这些孩子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等性格上的弱点。当面对难于解决的困难时,就承受不住,也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生命。

2.高校并未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大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得教育,即学校,家庭,社会。而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大部分还是在学校渡过的,学校里的教育对学生尤为重要。这奠定了学校教育在学生教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现在,高校课程都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并未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所开设的课程中仅仅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会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但偏重于政治、道德说教,缺少人文的情感性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课兴趣,这样的课程,学生也只是应付,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高校有必要开设专业的人生价值课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进行干预,给与大学生人文的关怀。

3.高校内部并未形成对生命教育的机制

现有的机构设置中,大部分高校中并没有专门的机构针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进行管理和引导。而对于学生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课程,又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来讲解。其实高校学生在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中时代,由于高中时代的压抑,同时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对生命意义的迷惘,高校学生亟需专业的心理人员来进行心理疏通以便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感知生命,珍爱生命。

二、对策和建议

1. 高校转变策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高校,要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珍惜生命”的主题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健康教育,良好的体魄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还有安全教育,最近发生了多起大学生失联的事件,这说明高校学生对外界社会防范性太低,急需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成立类似的社团,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对危险环境进行再现,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掌握求生要领。此外,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探索,珍惜生命。

2.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在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课,一是实践课。

理论课旨在向学生们传播一些生命的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另外,还要给同学们渗透一些生命的意义,帮助同学们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实践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实践,一是自卫课程。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到实践中去,高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在生存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立能力;组织学生们去医院,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下生命的到来和生命的流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组织学生们去福利院,敬老院等,让他们体会一下生命的不易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校学生们会对生命的认知提高一个层次,也有利于将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如今的大学生防范意识差,很容易遇到危险,在此情况下,开设自卫课程就显得很有必要。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在不伤及学生的情况下尽量真实,让学生感觉到危机感,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在真正遇到不法分子时才可以逃脱。

3.高校建设专业教师团队

高校需要配备专业教师团队,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有可能真正的、彻底的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然后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尽量将生命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教授学生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绝不是一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统一起来,营造一种良性和谐的生命教育氛围。学校要帮助家长了解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不要过分的宠爱孩子,而且家长要帮助孩子直面生活中的苦难,让他们自己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让孩子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社会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多宣传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物,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对社会充满信心。

三、结语

生命可贵,来之不易,父母辛苦地把我们抚育成人,是想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努力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于社会、于家庭,生命教育都是一件大事。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是以育人为本,是要帮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高校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斯源. 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闫慧. 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马B.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刘婷.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效性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和谐社会;体系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而我国未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创造群体将是今天的青年大学生,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生命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和谐的人。生命教育与和谐社会这上看似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由于一个共同的联系对象:“和谐的人”的存在,实质上具有了相当紧密和必然的联系。

(一)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一致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1]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与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大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环境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二)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生命意识教育、伦理意识、和谐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生命教育。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有思想的青年群体,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承受着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出现身心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生命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引导与创造功能

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建立与家庭沟通的渠道,同时也要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对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生命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精神,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社会共融共存。[2]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屡见报端的由于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社会和教育的抗争等引发的一系列故意伤害他人、自杀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薄弱与无力。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扭曲了教育的本真,限制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展开;其次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影响了高校生命教育效果的发挥,第三是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消极因素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根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和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生命教育体系

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起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和谐体系。

(一)生命教育要构建和谐的目标体系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护自然的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4]建构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一要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二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三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生命教育要建立和谐的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人格教育、生死教育、生存教育、审美教育、成功与挫折教育等。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激活大学生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培养大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生命的内涵。

(三)生命教育要建立和谐的保障体系

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是整个生命教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团队活动三大载体的保证作用。[5]为了加强大学生对人生生命的体验,可以借鉴台湾一些大学的做法,在高校开设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及“人生哲学”三门课程,以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和服务实践五大领域的选修课程。

四、结语

和谐是一种美,追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实施生命教育,培养和谐的人,这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的规则,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构建和谐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印伟光.围绕和谐目标创新学校德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1):91-92.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吴荣顺,崔园萍.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1.

[4]陈祥军,王金龙.新时期的和谐教育理念[J] .理论界,2006,(6):91-92.

[5]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67-68.

作者简介:侯亚彬(1975-),男,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