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超”精神;跨越发展;城市转型

“三超”精神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大庆油田科技人员挑战三次采油、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期大庆人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与传承。秉承这种精神,油田科技人员在三次采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与进展,确保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26年高产稳产,对形成和发展中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何把大庆建设成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推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2010年10月,大庆市委决定开展弘扬“三超”精神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拼搏进取、敢于超越、勇创一流,围绕“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不断开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一、“三超”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一)“三超”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建国初期石油开采的科技难题是“三超”精神形成的历史前提。20世纪60年代初,松辽盆地第三口探井喷油,发现了大庆油田。有些外国人以大庆油田原油凝固点高,含蜡量高,又粘又稠,只有搬到印度尼西亚才能开采”,并吹嘘,离开他们“中国人就不能开发这样大的油田”。当时,以王启民为代表的年轻科技人员对此十分气愤,发出了“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的豪言壮语,发扬敢想、敢拼、敢干的精神,先后完成了萨尔图油田开发方案研究、碎屑沉积油藏注水开发油层研究、利用平面物理模型研究油水运动规律和小层动态分析方法研究等项目,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凌云气概,为“三超”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油田开发建设遇到了新问题,为“三超”精神形成提出了现实要求。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而这一时期,原油综合含水量已超过60%,严重影响了原油的采收率,成为制约大庆油田持续高产稳产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一瓶颈,事关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事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对此,大庆油田科技人员顶住压力,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坚持科技创新,响亮地提出了“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秉承这种精神,他们挑战“三次采油”,坚持进行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最终打破了外国专家长期以来认为聚合物驱只能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到5个百分点、油田特高含水期不能注聚合物的传统说法,实现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飞跃。

(二)“三超”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超”精神即“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超越权威,就是尊重权威、借鉴权威、但并不迷信权威,勇于突破和创新,在质疑和挑战中寻求真理;超越前人,就是对前人已有认识否定和提升,在学习前人、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解决他们没有遇到、没有想到、没有解决的问题;超越自我,就是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不断开拓创新,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在自我完善、自我砥砺中进步成长。

“三超”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三超”精神的实质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体现了大庆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不懈的创新追求和执着的创新决心。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继承和延伸,“三超”精神充分体现了 中华民族“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革故鼎新,勇往直前”的改革创新精神。它充分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锐意进取,勇攀时代高峰的坚定决心,是大庆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重大贡献。

“三超”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超”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石油科技战线上的继承和体现,特别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从打破中国“贫油论”的束缚,到油田开发方案的顺利完成,再到挑战“三次”采油技术难关……纵观油田开发技术路线与重大措施,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成就,无不闪耀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结果。石油科技人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时所体现出来的“三超”精神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胆识和气魄,体现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弘扬三超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超”精神是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在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经产生,就以其时代精神的特质,超越科技领域,融入大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的城市精神,并对大庆城市科学和谐跨越式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三超精神是实现大庆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余年来,尤其是大庆建市30余年来,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了由资源型经济向多元型经济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城市建设由矿区向现代城市的转变,由单纯的企业文化向多元的都市文化转变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资源型城市,大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实现大庆跨越发展必须把眼光放远,打破常规,要有敢于超越的精神,采取加速跨越发展的方式发展我们的接续产业,按照新体制、高科技、民营化、外向型的方向,着眼未来发展,稳石油、强石化、兴替代,走出一条非油工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集群化、经济结构合理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大庆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最终将大庆市发展成为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实现大庆的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2篇

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就要深刻挖掘“艰苦创业”的时代内涵。艰苦创业的石油精神,体现了兴采人在长期石油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融汇了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具备的时代意识,它是全厂继续发展前进的根基。辽河油田会战时期,兴采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头顶青天一顶,脚踏荒原一片,顶烈日;冒严寒;抗地震;战洪水;制井喷;降油龙,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换来了今天的持续稳产高产,建设了文明美好的家园。如今,兴采厂已踏上第二个40年的新征程,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才能不断开创企业质量效益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面对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的新常态,更要牢固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的理念,在坚定低成本发展信心上下苦功夫,在油田勘探开发上下硬功夫,在精细生产管理上下真功夫。做到打破常规、锱铢必较、甘苦与共、爱厂如家,让“我与兴采共进退”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识和追求。

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就要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道德规范作为企业精神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兴采人崇高的职业道德,展示了广大职工可贵的精神风貌,它是全厂继续发展前进的可靠保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才能有恪尽职守的默默奉献;才能有学习技术的孜孜以求;才能有科技攻关的累累硕果;才能有油气产量的蒸蒸日上;才能使企业主人翁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转化为广大职工哿ν心、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在爬坡过坎新的历史时期,兴采广大职工更应该发扬爱岗敬业的高尚品格,更应该展现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更应该发挥爱岗敬业的光荣传统,在各个岗位上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在管理中严细认真、精雕细刻;在学习中学以致用、练就本领;在科技上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在夺油上产、降本增效的工作实践中,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采油厂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就要展现企业“建功立业”的责任担当。企业精神的内在动力,体现了兴采人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的优良作风和挑战市场再创辉煌的坚定信念,它是全厂继续发展前进的力量源泉。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断崖式下跌,油田生产经营骤然转入寒冬,生产经营进入极为艰难的时期。与此同时,潜山产量大幅度下降更是雪上加霜。受产量波动大、成本紧缩的大环境影响,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一直对该厂来说“压力山大”。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辽河油田创效骨干生产单位,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彰显稀油和天然气大厂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在“十三五”起步的关键时期,兴采厂要切实肩负起“三大”责任,助力辽河油田提质增效,这不仅关系到兴采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辽宁城市人民群众生活的福祉。为此,我们坚持“持续稳定发展”的主题不能变,坚持“增资源、稳规模、转方式、保效益”的总体思路不动摇,确保“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原油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持续运行。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 语文课程 创新 教学资源 建设

在当今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包括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在内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应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情况和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创新思维和创新性教育实践,积极地去应对问题、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因此,本文拟就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创新和加强高职语文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思路与建议。

一.科学定位 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创新

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来说,进一步明确其课程功能和目标定位,是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的前提条件。高职语文课程功能和目标定位,是由其课程特殊性以及现阶段高职语文课程教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坚持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功能和目标的科学定位,首先是要把握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属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的这一基本特点和规律,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两点论,即坚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项基本功能和属性,不能顾此失彼。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项功能和属性,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二是要坚持统一论,即强调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与统一。换言之,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不是相互游离和割裂的两个系统,而是统一于语文教学环节之中的。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坚持课程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的教育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结合起来,并将二者统一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既要防止语文教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又要注意克服忽视语文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问题。从总体上看,语文课程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一般属性和理念,表现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就是要把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落实到高职院校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之中,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需要和规律。如果说,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其目的和要求与语文学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其独有的特性和功能即在于它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具体到了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正因为如此,有人将高职语文教学的功能概括为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和发展智力、夯实从业实力三个方面。[1]

根据高职语文课程功能和目标的定位,其课程改革创新应从体系、内涵和方法入手,着力凸显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要强化和突出学生在语文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和功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语文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研究者指出:“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2]语文教学当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和引领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基于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还是前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都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文本的过多过度解读和讲析是大可不必的,如若这种解读或讲析不当,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至于那些机械的语句语法的训练,实践证明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要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转换角色,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和方法。其次是要改革创新语文教学评价和考试方法,要按照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对语文考核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以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探索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2.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内涵与需求,将语文教学融合于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之中。

首先,要从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入手。从语文教学的内涵看,无论是基于人文性的目的要求,还是着眼于培养和掌握和运用汉语言文字能力的需要,高职语文教学都要力求做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充分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特征和属性。基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的和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要把一般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与高职院校特定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在当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敬业爱岗的职业情操、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高尚、健康心理品质。如何通过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帮助在校学生培养这样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有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基于语文教学工具性的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与对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语言文字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而是应该将其纳入到学生所学专业、职业教育的体系内,成为其职业教育的有机内涵和组成部分。

其次,是要努力建构一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大语文格局,努力形成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局面。这里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要主动地拓展教学的领域和空间,自觉地将语文教学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之中。无论是通常所说的阅读写作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精神和理想情怀的教育,都可以而且应当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开展的各项职业教育活动,使得高职语文教学与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更加切近。二是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要有机地契合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要求,努力使各项职业教育活动更加具有人文的色彩和理念。譬如,在各项职业教育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的习惯,等等。这种“大语文”教育环境和气氛的形成更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作出的艰苦努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学校各方的支持与配合。

二.夯实基础 加强高职语文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具备的人力资源、专业和课程资源、学科建设和科研资源、设施与环境资源及实践教学资源。相对来说,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依然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长期以来主要是借鉴和模仿普通高等院校实践经验和传统模式,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教学资源体系。根据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以及现阶段课程改革创新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加强高职语文教学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语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

当前,进一步加强高职语文教学资源建设,要着力抓好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语文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训练体系建设两项重要工作:

1.结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属性和要求,加强语文学科教材体系建设,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建设,也是改革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职语文教学要进一步体现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属性和功能,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实现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的高度、有机的融合。这些教育理念和目标要求,必须在语文教材中得到鲜明地体现。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首先必须坚持和体现针对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和要求。研究者论及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建设时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应该以开发职业角色需要的知识技能智力为主,带动或促进其他各项智力的发展,并结合其专业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3]这一目的要求首先必须在课程建设中得以体现。譬如,“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无论是作家、作品的遴选还是赏析,都可以适当考虑选取一些职业教育相关方面的内容。所谓应用性同样是基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建设的应用性,旨在强调、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和要求。通常,人们把高职语文教学分为阅读与欣赏、演讲与口才、写作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教材建设的角度考虑,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都要有鲜明的实用性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创新性强调的是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地更新教材内容,以保持教材的时代性。高等职业教育从来都是紧跟时代前进发展步伐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建设必须在保持经典性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在路径上可以采取统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建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通过行业或学科内的统编教材建设,切实保障语文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可采用校本教材建设的方式,通过自编教材建设,增强教材对各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适应性。

2.根据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属性和要求,加强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建设,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要的资源建设任务,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实践和训练。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突出高职语文教学应用性和能力本位的原则,这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急切呼唤。在教材结构上,人们提出“采用以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线,兼顾文学知识教学的复合式小模块结构模式,每个小模块以‘语文能力训练短文’、‘借鉴实例’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语文能力训练短文置于单元之首,起统摄借鉴实例、指导练习的作用,借鉴实例起示范及例证作用,思考和练习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养成素质的作用。”[3]与这种教材体系相适应,高职语文教学还需要建构起一套以突显应用性和能力本位为宗旨的实践训练体系。这种实践训练体系包括教学活动方案、教学评价和考核方案以及相应的资源保障体系。要与教材内容设计相对接,进一步形成语文教学实践训练的规范体系,把各项实践训练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评价加以保障。另外,语文教学实践训练还需要相应的资源保障,例如实践训练的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相关方面的指导教师。特别需强调指出的是,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建设要与正在积极推进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推动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汪念明.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朱文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J]中学语文.2002(03).

[3]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4篇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A)―0006―02

随着教育发展,学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新途径,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这是学校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实践证明,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一所学校从发展走向壮大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教育品牌,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是创新教育品牌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包括数量增长、规模扩大、条件改善、机制优化、质量提高、文化建设、民主开放、稳定公平等等。怎样创新教育品牌,我认为,发展并丰富学校内涵是创新教育品牌的有效途径。省级示范性高中是一种品牌,鲜明的品牌形象就是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消费者的一种吸引与保证。因此,创新教育品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战略任务。

二、树立人本思想,提高管理效能

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主体;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内涵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内涵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方面的整体提高。学校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清晰的办学目标和高效的管理措施。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工作能否健康发展,既要依靠一支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管理队伍,更要依靠一支德业精良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创新实践精神,具有规划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改革创新能力,具有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管理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此来带领教师队伍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以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确保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确立奋斗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要把注意力从抓硬件建设尽快转移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发展上来。学校的内涵发展自然是指人的发展。谁是发展的主体?当然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展的。因此,学生的发展必然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只有教师发展了,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水平,高超的育人艺术,了解、尊重、关爱学生,才可能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要做到以下方面:在传统与现实的结合中给学校准确定位,在严谨与宽松的环境中推进学校管理,在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中体现办学特色,在立德与育才的统一中促进发展。这样,把办学目标不仅锁定在办学质量上,更锁定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营造优质教育的环境与空间,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教师的发展,这样教育的整体发展就会更加强劲,教育成功的愿望就会如期实现。

四、传承优秀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不仅是传承文化的场所,更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就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它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风,反过来又影响、激励着学校每一位员工。有些名校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渊源流长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底蕴。有些新办的学校虽办学时间不长,但进入校园后也能感受其内涵之深、育人氛围之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滋养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株花草育人”,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学校文化说到底就是学校文明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学校历史、传统、成就、影响、特色等非物质文化方面,它对师生思想、行为起着内在的潜移默化和外在的陶冶示范作用。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化事业;功能定位

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核心功能

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为什么需要传承传统文化呢?首先,“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其次,“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华夏儿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作为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内化为各族人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成为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当中,她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2]

高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无论从社会责任、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都是十分有必要的。(1)从社会角度来说学校具有教育功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教授一定的技术,还需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培养。这样的人在进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道德需求,能与人正常的交往,不扰乱社会秩序。许多人由于缺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与约束,素质低下,扰乱社会治安,最后需要入狱接受改造管教。学校在整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2)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一所学校会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丰富校园生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习优秀的学生。理工科院校由于注重学生在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养,因此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往往缺少一丝人文的暖阳,让人感觉更多的是严谨,甚至是死板。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对于理工科学生,优秀的文化传统能让许多学生将一部分注意力跳出繁杂的公式进而转移到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增加人文素养的学习,这不仅利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同时也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3)对于学生而言,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论语》里有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好学,同时在学习进步的道路上要学会向好的人看齐,对于看到那些有缺点的人要帮助他改正。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在生命中困惑不前,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将会步入犯罪的黑暗深渊。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增加对自己伟大祖国的了解与热爱。正如我们会在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对个人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会指引你走向幸福生活。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学生自身角度来看,传承文化传统对于理工科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弘扬时代精神为保障的辅助功能

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技术、科研方面的人才。创新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同小觑的作用,而很多理工科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来说,学校应该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科技创新是国家实现跨越式的必由之路,没有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生产力将很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从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中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现在中国正在努力从世界工厂走向创新工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不是仅靠人多力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创新人才的地方。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普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之后,能做得最好的仅是在其原来的基础上更熟练地运用他的知识,然而却缺乏在原有基础知识之上进行下一步发明、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单就其个人发展而言,在一定升职之后将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同等条件下相比,一名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其发展空间就不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发展的结晶,而改革创新更是成为时展的不竭动力,普通理工科院校应该把弘扬时代精神作为自身功能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培养具有改革大局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新目标。

三、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功能

高等教育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3]而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我们学习的公式、理论都是无数科学家在反复地思考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对于这一些知识的理解,我们有时需要通过实践的帮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知识的内涵。这同时让我们对实践有了高层次的理解,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另外,对于各行业来说,实际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知识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实践,只有在时间的过程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智慧的力量。否则只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现在公司对于员工的岗前培训常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弱,操作经验缺乏。这就是为什么公司在招聘时更青睐于熟练工。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就是要针对社会的人才需要特点来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考评机制改革、教学计划制订等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高校只有更加注重培养有实际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来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不断增强学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发展前程。

四、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深化功能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原来的教育定位上可能有所偏失,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们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做好就好了,从来没有想过学校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的任务中,然而从国外很多著名院校的发展实践来看,抱有这种理念的人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我看来,服务社会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要实现与社会的接触与合作。比如很多院校的科研资金就是来源于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的捐助,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高校科研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的困局,同时,可以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为更早和更快的适应社会、感受社会做好准备。其二就是要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各个高校有自己各自的校园文化和强势学科专业,高校就应该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参与社会服务,比如一所法学院校就应该在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上做得更多,一所医学院校就应该在社会困难群体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有所作为,一所检验、检疫院校就应该为广大群众能吃到放心食品不遗余力。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的新使命。

笔者认为,普通理工科院校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但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理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拥有奉献社会的崇高理、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litary academy teaching tasks, post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military academy education. We should stand at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a stragetic height,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lan and promote post education with innovative ideas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ost education in milita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eaching task transformation means an overall change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system, education criteria, teacher training and logistical support, rather than simply repairing teaching content, modifying teaching method and adding or subtracting authorized personel. With post education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military academy education, the academies must change their concepts, clarify their ideas, clear their objects and plan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post education from a higher starting point.

关键词: 创新;任职教育;教学任务;军队

Key words: innovation;post education;teaching tasks;army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11-02

1 创新是军队院校教学任务转型的必然要求

1.1 任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创新 任职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形态在军队院校出现后,需对教学体系进行更新、充实和完善,对任职教育的规律性进行探索研究,对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与任职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促进各学科的优化组合,突出院校特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

1.2 任职教育理论研究方法需要创新 为实现研究结论的精确化,需要创造研究的新方法、新手段,任职教育理论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1.3 任职教育应用理论研究需要创新 军校院校任职教育更加贴近部队、贴近作战任务、贴近岗位需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给予了创新的回答和解决。应用理论研究结合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任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强调综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2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任职教育的发展

2.1 改革创新任职教育教学体系 院校应根据自己担负的培训任务,构建出与岗位任职教育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紧扣能力生成创新组训模式、围绕能力培养精选教学内容、按照能力构成创立课程结构,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任职教育实际,加强各学科专业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组合,通过梳理成果,深挖内涵,着眼院校各学科专业特色发展,做好规划设计。

2.2 改革创新任职教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要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贴近学员任职岗位、贴近实战、贴近部队需求出发。

①根据学员任职岗位需要提炼补充内容。搜集现职岗位学员的成功经验和体会,针对任职学员拟任岗位的特点,在学员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炼补充专题内容。②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选取研究探索内容。从实战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设置未来战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选取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经典战例进行分析。③选取部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2.3 改革创新任职教育教学环节 在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设计,是保证任职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把外聘授课与自身授课合理安排,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①要合理安排参观见学活动。使学员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要在教学实施中提前安排“走出去”看什么?学什么?回来后干什么?这些问题,“走出去”是拓展知识的必要环节。

②恰当处理聘请教员与自身授课的关系。教学实施中,自身教员授课是主体,但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请进来”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对于一些知识前沿和跨学科的问题等,需要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在聘请什么人,讲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上,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注重外聘讲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③要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内容确实之后,教员应当提前设置,像实施中学员扮演什么角色、研讨什么问题、自学哪些部分、精讲哪些内容等,把理论、实践和知识拓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安排好精讲、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教研室采用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

2.4 改革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方法 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学员往往在年龄、学历、职务层次、任职经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指挥军官,应以具备整合高新技术装备及多种作战因素的能力为基础,以提炼有创意的指挥概念并形成系统设计为素质能力的最高形态,这种智慧和能力的获得,创造精神的激活,需要有适应的教学方法加以培育。这就要求教员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留给学员自主开发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使课堂向“实战”拓展延伸,使知识向创新型发展。

3 处理好任职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任职教育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院校教育任务转型,是从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的转变,不是对学历教育的否定。

3.1 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借鉴创新的关系 为推动学科建设,引领院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院校必须坚持有效的自主创新,发挥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

3.2 是要处理好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为使创新成果更直接地用于实践、改善现实,必须具备更有发展性的创新观念,任职教育建设必须对改革的实际和需求、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建设和部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3.3 是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在新的教学条件下,任职教育建设要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性创新,学历教育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积累了比较丰富成果,为更好地适应教学任务转型,形成了一些有效经验和成功做法,这些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葛玮,赵金沙.论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对我军任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重庆通信学院学报,2009(07).

[2]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3]陈勇.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回眸与思考[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4]高敬东.教育转型:问题与对策[M].出版社,2009.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7篇

一、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数学具有极高的智力价值,对于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极大的可能性。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别人地思考,而是要经历一个复现知识的起源和途径的过程,即小范围的重复人类的数学文化。显然前者是削弱和压抑儿童智力发展的办法,后者才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精神的途径。数学是高智力的活动,皮亚杰认为:“在逻辑一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

比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儿童学习进位加法“9+3”,在实物操作和已有的数数经验的支持下,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创造出如下几种方法:(1)把9根和3根小棒放在一起,从1开始数从而得到12。(2)在9的基础上接着数出3个数,从而得到12。(3)在接着数和10+几得十几经验的启发下,把3分成1+2,先用9+1得10,再用10+2得12。

二、数学学科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辅助,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教师的依赖,是以教师的有序组织与调控为前提的。课本不是剧本,不能照本宣科。课本只是简明的例题和及其扼要的说明,不可能是详细的解说和提示。关于教材深层次的科学性,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智力性,认知的程序性等,是靠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创造”出来的。对每一节课而言,教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有时甚至客串演员。这个“编、导、演”的过程就是创造性的劳动。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意味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对课程进行符合实际的新的诠释。

教学是多因素的创造结晶,是精神产品,没有固定流程和模式,具有极其明显、极其丰富的教师个性。像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种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给教师提供了展现创造性劳动的舞台。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觉解放师生的创造力

在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要求教师要以教学新思维和教学新视角来观照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教师要彻底放弃课堂中“支配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创设各种条件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

从教师本身而言,要自觉运用研究性课程的理念,对新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设计,甚至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裁剪与组合”,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紧密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富于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来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能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热情和创新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想。这样才能解放学生的思维,使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新颖性、飞跃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以前听过实验二小华应龙校长上过的一节“圆的认识”的课,印象颇深。在学习画圆环节的时候,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结语进行了总结。而在新授后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在用不了圆规的情况下,画半径3米的大圆。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手拉手转圈画圆的,有用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旋转画圆的等等。华校长先表扬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抛出了点睛之笔:“不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现在同学们手中没有规和矩,怎么也能画出圆来呢?”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回答精彩纷呈。听课老师们不由自主为学生的表现鼓掌。试想若华老师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挖掘,没有课堂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是创造不出这样一个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既有知识内涵又有思想外延的精彩的环节的。

综上所述,教学是教和学双方共同的创造活动,创造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本身的成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数学规律的认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学生的创造才能是师生智力劳动的综合体,它凝聚着学生对知识的丰富情感、浓厚兴趣和热烈追求,也凝聚着教师对知识深层次的挖掘,对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和对学生创造思维的明智指导。进而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成功进行创造性学习是教师教学的极高境界。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第8篇

1、求实精神。

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科学理论的构建。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而不是个体的体验。实证精神,就是尊重事实、诚实正直,并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科学的重要品质。

3、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精神,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科学精神是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学家们正是凭着锲而不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仰仗理性思维才能超越此岸世界并最终达到彼岸世界。提倡科学的理性,就要反对盲从和迷信。崇尚理性思考,绝非简单拒绝或否认人们的非理性的精神世界。人们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追求理性和真,而且追求情感、信仰,追求美和善、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失却了健全理性的导引或调节,人们就容易迷失方向,就会陷入迷茫,就会产生思想和行动的盲目性、自发性。

5、创新精神。

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科学的突破和创新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精神。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根据事实提出与以往不同的见解,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无不是一种创造思维的结果,比如,“场”的概念的建立,“黑洞”的发现等。实践证明,思维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往往会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6、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怀疑精神是批判精神的前导,批判精神是怀疑精神的延伸。没有合理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而没有科学的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建树。新思想是在对旧思想的否定中诞生的,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当然,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7、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民主是科学发育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民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随声附和,或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随意编织自己的见解是与科学精神决不相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