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篇

目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从办新入院,签知情同意书,产妇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特殊治疗用药,危重孕产妇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范措施。结果:2012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至今,产科安全隐患明显减少。

【关键词】母婴同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护理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共分娩人数4120例,其中顺产4000例,剖宫产960例,初产妇3000例,经产妇1120例。年龄17~42岁。平均29.5岁,重度子痫前期75例,前置胎盘375例。

2.安全隐患:

2.1新入院产妇,孕妇隐瞒孕产次数,存在急产,胎膜早破引起脐带脱垂。

2.2从未做过产前检查的产妇,只是在村里给保健员听胎音的孕妇,存在胎儿已死宫内可能。

2.3孕产及家属对护士的态度不满:一些护士缺乏爱心及同情心,办理入院时态度生硬,未尽到热情接待,产妇腹痛,家属紧张而引起不满。

2.4未详细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住院期间应遵守和注意事项,使孕产妇及家庭对知情同意权未完全明白和享有,发生隐患时而引起纠纷。

3.不可预知因素:子痫前期重度发生抽搐,脑出血,入院时血压偏高,产后不检测血压,引起产后子痫。前置胎盘大出血,胎膜早破引起脐带脱垂引起胎儿窘迫。

4.特殊用药:应用硫酸镁不经常巡视,引起滴速过快,抑制呼吸或过慢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4.1药液漏于皮下,引起局部肿胀及疼痛。

5.产后产妇晕厥:产后突然用力排尿,腹壁内压上升,阻碍静脉回流,使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出现心搏出量减少,脑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厥。

5.1阴道壁血肿:阴道壁血肿是阴道壁血管受损破裂,而皮肤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组织淤积形成血肿。

5.2手术回房后未打开尿袋引流管夹子,导致尿液不能排出,引起膀胱高度膨胀,产妇痛苦增加。

5.3产后大出血:未按常规按压宫底。

5.4留在阴道内压迫止血纱布,未记得取出。引起宫腔内感染。

5.5尿潴留或残留尿:产后腹壁松弛,腹压减低,特别在分娩过程中使膀胱三角区受压,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张力减低等,有尿时也无尿意,排不出尿,长时间5.6压疮:术后产妇因切口及宫缩疼痛,害怕活动翻身,骶尾部长期受压,局部循环障碍而引起局部红肿。

5.7产后大出血:正常顺产,剖宫产术后因护士未按常规观察产后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未及时按压子宫,导致血液不能及时排出,特别是剖宫产的产妇,因宫口未开,凝集的血块容易堵在宫颈内口,而引起血液不能及时流出。

6.新生儿方面:

6.1新生儿手腕带上的新生儿的姓别写错,严重的新生儿手腕带上的新生儿姓别不符合。

6.2窒息:出生后1~2天,有的新生儿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易引起新生儿窒息。冬天天气冷,家属怕孩子着凉把被子盖住孩子的口鼻或把被子裹得太紧,影响孩子的呼吸。

6.3脐部出血:由于助产时粗心大意,用脐圈扎脐带时未认真仔细检查,脐圈是否完好,致使脐圈断开,未起到结扎脐带的作用,而引起脐带局部出血,接生完后助产士离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未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脐圈断后未及时发现,引起脐部大出血,严重可危及新生儿生命。

6.4有的家属特别是农村来的奶奶们喜欢用绳子绑住孩子的手脚,绑得过紧时引起肢端缺血,严重时可引起坏死。

6.5新生儿游泳时发生溺水:游泳前来未认真检查游泳圈是否漏气或扣钮是否扣好以及选择泳圈大小是否合适。

7.防范措施:加强责任心工作认真细致勤观察及时发现

7.1产妇入院时,在认真接待产妇的同时,首先听胎音,特别是胎膜破的产妇,再详细的办入院,以免在办理入院过程中因时间差的关系,到产房检查时发现无胎音引起纠纷。

7.2详细询问产妇孕次和产次,如有第二胎或引产过的孕妇先到产房检查再办理入院,以免引起急产。

7.3办入院时认真耐心做好入院宣教,告知孕妇及家属注意事项,嘱咐他们详细阅读告知同意书后签名,时间以及日期。

7.4高危产妇,如产前子痫重度患者,床头挂明显标示,预防跌倒,嘱咐其起床时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扶住,子痫者加床栏。

7.5要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及时测血压,及用药避免漏测血压,用药引起病情加重。

7.6嘱产妇转身不能过快,蹲下时间不能过长,保持大便通畅,不能用腹压过度,妊高症患者全身全身小东脉痉挛,底脱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以免诱发胎盘早剥。告诉产妇:阴道有流血腹痛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7.7孕产妇应用硫酸镁时应详细告知硫酸镁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每分钟最快40~50滴每分钟,4~5小时滴完,因改变,液体滴得太快或太慢是及时按铃,护士也要加强巡视,并做好交接班,输液架上明显标志“特殊用药”。

8.按压宫底了解宫高及阴道流血情况,剖宫产产妇切口部位放置约一斤重小沙袋,用腹带固定,松紧要适宜,以免切口敷料渗透。增加宫缩减少产后出血。无论工作多忙,术后每小时一定按压宫底一次,以促进血液排出,并注意宫底高度,如宫底比回房时高,且压出的血液如淡淡的血浆样,考虑有血块堵住宫口,必要时在严格消毒下进行阴道检查,掏出血块。

8.2顺产产妇产后4~6小时内尽量排第一次尿,如无尿意的多喝水,如已排尿,询问排尿是否通畅,同时注意膀胱区有无彭起,以免引起残留尿。

8.3产妇起床排尿前,应先吃饱,在床边坐5~10分钟,无头晕后方可慢慢的下床小便,而且要有陪人或护士陪伴扶助,小便完后慢慢起来。

8.4产妇诉说有坠胀感,想排便又排不出,这时要考虑有阴道壁裂伤的可能,应做详细检查。

8.5术后产妇下肢有知觉,能活动后,嘱产妇伸脚曲脚并轻轻的抬起臀部。并教会协助家属更换会阴垫产垫拉平,保持骶尾部干燥受压和按摩。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生儿脐炎;自制脐粉;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058-02

The effect analysis of the self-made navel powder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ing the 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

ZHU Shao-hui1,YU Dan-hui1,DU Wei-ke2,YANG Cong-xiu1

(1.People's Hospital of Fengshun,Fengshun 514300,China;2.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Fengshun County,Fengshun 51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adopting of self-made navel powde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 Methods:388 cases of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68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120 case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third day after birth, after disinfection treatment, the self-made navel powder was adopted to the navels of the neonates. For the control group, only 75 % alcohol was adopted. Observing and comparing the shedd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 and the 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umbilical cords of all the neonates shed in 5 days, with 2 cases of 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ate was 9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umbilical cords of the neonates shed in 8 days, with 26 cases of 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ate was 78.3%.The shedd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s of the neon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ewborn navel inflammation;Self-made navel powder;Adopt

新生儿脐炎是断脐时无菌操作不严或出生后脐带残端护理不当,细菌入侵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新生儿出生后,接生者在距脐轮1 cm处断脐后包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变黑,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3~7 d脱落。在脐带脱落前如果残端被细菌污染,脐部则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发生脐带炎症,临床表现为受感染的脐部最初有渗出液,如果未及时处理,可出现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多有臭味,并向周围皮肤扩散,成腹壁蜂窝组织炎,继而炎症向血管蔓延,进入血液,成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或破伤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慢性脐炎者常形成肉牙肿,表现为小的樱红色肿物,脓性溢液,经久不愈。我院近年来,用本院自制的脐粉用于预防及治疗新生儿脐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新生儿388例,其中,男婴212例,女婴176例;顺产261例,剖宫产88例,产钳助产16例,臀位助产23例;足月新生儿362例,早产儿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8例及对照组120例,两组在性别、胎龄、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1.2.1脐粉的配制脐粉按约1∶10∶20∶20的比例配制,即取碘仿20 g、硼酸粉200 g、氧化锌及滑石粉各395 g。首先将称取的氧化锌、滑石粉置于瓷盘中,放入烤箱,用120℃干热空气消毒1 h,放冷却,然后将称取的硼酸及碘仿研磨成粉状,最后将以上4种药粉充分混匀即得。

1.2.2脐粉的用法观察组268例在出生后第3天,即脐带根部开始融化时,于洗澡后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将未脱落的脐痂轻轻提起,再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围绕脐带根部、由内向外作环形消毒,然后在脐根部撒上少许自制脐粉,并盖上消毒纱布1块,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直至脐带脱落。未脱脐而要求出院的,给脐粉带回家自行换药,并予以护理指导。对照组120例每天于洗澡后用酒精涂擦脐部。

1.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在对住院新生儿及出院新生儿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用我院自制的脐粉后,脐带于生后(5.00±2.05) d全部如期脱落,脱落后脐窝干燥,无红肿、无渗液、渗血现象,仅有2例发生轻度感染,有效防治率达95.5%。对照组脐带于(8.00±3.15) d脱落,其中有2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 有效防治率78.3%。两组相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新生儿脐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性细菌感染。脐粉中的氧化锌对皮肤有抗菌、收敛、滋润和保护作用[2],并有干燥的功能,主要通过皮肤表面吸收到细胞核内,被细胞所摄取的锌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形成,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人体组织的修复。硼酸分子或解离后的氢离子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沉淀而杀菌[3],对组织无刺激性。碘仿可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以上药物与滑石粉配制成撒布剂能有效防治脐部炎症的发生,且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我县较偏于山区农村,很多产妇分娩后第二天便出院,甚至在家分娩的也占很大比例,他们往往缺乏对新生婴儿脐部护理的知识。我们对这方面十分重视,出院前指导产妇家属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的常规发给10 g左右的脐粉带回家中自行换药,并交待清楚用法及注意事项。如指导家属给婴儿洗澡时尽量不要浸湿脐部敷料,每天检查脐部,观察脐带残端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勤换尿布,避免尿布直接覆盖在敷料上污染脐部,换药时注意保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脐部干燥。我们在产后随访中仍严密观察,发现有护理不当或出现脐部炎症的,及时予以指导和处理。

通过我院近年来对268例新生儿用自制脐粉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脐带脱落前用脐粉能预防脐炎的发生,弥补酒精消毒的不足,而且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在山区家庭很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玉生.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3.

[2]李长潮.新编临床药物手册[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412.

[3]郭希夷.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50.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科患者、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如何安全的护理儿科患者,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关注和努力的方向,防范护理事故是儿科的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科根据患儿小,表答能力差,缺乏自理能力,针对患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常见的安全的问题

 1.1 窒息:喂养时不当,人工喂养的橡胶孔较大易呛奶.溢奶。食物及呕吐物误入气管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2 意外伤害:小儿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但无主动防范意识,易坠床,烫伤,触电,误服药物或将一些小型食物,如花生.瓜子.葡萄干等,塞入鼻或误入气管等造成意外伤害。

 1.3 医院感染:由于小儿免疫功能缺陷,血脑屏障功能不全,尤其是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常见的感染有:

1.3.1 皮肤感染;

1.3.2 脐部感染;

1.3.3 口腔感染;

1.3.4 肺部感染等感染后常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

 1.4 医务人员的因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人力资源缺乏,技术水平低,工作不够熟练对危重病人抢救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

 1.5 护理管理因素:管理的意识淡薄、疏忽大意,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工作的督促检查不到位,对新护士及科室业务技能培训考核抓的不紧。

 2 护理对策:

2.1 创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严格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针对院内感染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提醒,调,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让每位护士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坚决做到一次性物品不反复使用,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雾化吸入,吸引器等装置,均做严格消毒处理。病房定期用紫外线消毒,出院病人终末消毒。对住院患儿每日专人进行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确保患儿无褥疮发生。

2.2 强化病房设备管理,新生儿病房的暖箱,蓝光,电源等定期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幼儿及儿童病床加床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并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危险地段有警示提醒。

 

2.3 因儿科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随时会有急诊的患儿及新生儿需要抢救,因此抢救物品及药品除了做到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放置.定时清点,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外还要做到严格班班交接,人人掌握四定三及时的要求。

  2.4 儿科护士长应针对护士对专科操作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对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如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法、留置针静脉的穿刺法、新生儿ABC复苏术、更换尿布法、喂药法、脐部护理。暖箱的使用、蓝光疗法、气管插管的护理等都应熟练掌握,加强儿科新护士业务技能训练,做到每人精通业务,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

 

2.5 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长时间住院的新生儿及有并发症和存在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重点在于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如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留置针加强护理,暖箱每日擦拭一次每周消毒一次。鼓励母乳喂养,提高患儿免疫力。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4篇

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温馨一病房共收治产妇723人,其中初产妇有568人,年龄为22~35岁之间。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操作一对一的服务模式。

2 母婴床旁护理指导

2.1 新生儿护理指导 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新生儿的照顾及喂养方面的知识: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哭声、黄疸、大小便等变化,更换尿布,脐部护理,新生儿呛奶预防和处理以及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注意事项,鼓励按需哺乳。在病房床旁为新生儿洗澡、抚触,告知洗澡时室温,水温,注意事项,抚触的好处及方法。怎样观察新生儿面色皮肤颜色、是否哭闹等异常情况,注意新生儿的安全,防止烫伤坠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和处理。

2.2 母乳喂养指导 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的及婴儿含接姿势,教会产妇如何保持乳汁充足。护理方面的知识。

2.3 产妇产后康复指导 告知产妇早下床的好处,产后及术后4~6 h排尿的重要性,排除宫腔积血,促进收缩,减少产后流血。如何预防产褥期感染,不可盆浴,保持外阴清洁,病房内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产褥期加强运动锻炼,促进机体复原,保持健康体型。以及性生活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

2.4 饮食方面指导 产后饮食要富于营养、清淡易消化,含有足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和纤维素,在饮食结构上,要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干湿搭配品种多样化。

2.5 产妇情绪调节指导 因为产妇产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于不平衡状态,使情绪很不稳定,家属掌握了产妇这一特殊生理变化,体谅产妇的异常情绪,给予多关心和体贴,使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乳汁分泌和身体的恢复。

3 体会

3.1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2]。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求,促进产后母婴亲情的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转变,顺利地度过生理、心理的波动,减少产后抑郁。

3.2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提升了产妇与家庭对医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改善了家庭与医护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减少了差错率的发生,并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充分尊重产妇及家属的多种权利,通过护士的指导帮助,增加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产妇的信任和赞扬,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3]。

3.3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有力与产妇身心康复,尽快适应母亲角色转变,让产妇能亲自参与新生儿护理及自我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体验到作母亲的幸福感,解除产妇的焦虑情绪,并能很快与新生儿互动,建立情感,树立自信心,产生成就感,使其由关注自我转变为照顾新生儿,促进了母亲角色的转变[4]。

3.4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促进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开展床旁一对一指导,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护士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专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实务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8.

[2] 张华,杨桥.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与体会.内蒙古中医药:169.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婴儿破伤风 病情特点 护理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57-01

1 前言

所谓新生儿破伤风,是指一种叫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了婴儿的脐部,产生了痉挛毒素,进而引起婴儿牙齿紧闭和全身肌肉痉挛。这是一种急性感染疾病,这种病潜伏周期较短,造成的病死率较高。随着现代我国接生技术在城乡的普及,这种病在临床上已不多见。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种病仍经常发生,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广大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这种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这对患儿的及时发现与治疗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1]。

2 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出生在5至12天之间。本组患儿均为传统接生法接生,并且全部患儿的接生消毒都是不合格的。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为:面容苦笑,肌肉僵硬,拒绝进乳,肌肉时常发生痉挛,体温较高,呼吸困难等。50例患儿中,有8例最为严重,呼吸已经非常紧促,面色发青发紫,四肢出现紫绀,并且抽搐不断。另外的30例为中度感染,剩余的12例为轻度感染[2]。

3 护理方法

3.1 为患者提供良好环境。应该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禁止尖锐或过大的噪音惊扰。要把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之间。室内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各项操作中,如测量体温、翻身等要尽量在使用镇静剂后同时进行,而且要快,要轻,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3.2 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新生的婴儿皮肤娇嫩,所以他们穿的衣裤及使用的尿布,被褥都要求是柔软的,并且保持干燥。每隔三个小时应该更换一次尿布,粪便排除后要将臀部洗干净,擦干后可预防性地涂抹适量的红臀软膏,以加强患儿的抗菌能力。要坚持每日用温水擦洗一次,同时要注意保持腹股沟,腋下等皮肤皱折处的清洁与干燥,预防皮肤糜烂,压疮或红臀现象的发生。

3.3 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对患儿口腔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患儿长期置胃管,加上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在对婴儿进行口腔管理,要在使用镇定剂后进行,因为患儿的咀嚼肌发生痉挛,牙关是紧闭不开的。使用方法是:用棉签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对口腔进行擦洗,每天一次,擦洗时要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擦洗的动作要尽量轻柔,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

3.4 对患者进行眼部护理。对患儿的眼部护理方法:可以用黑色的厚棉布制作眼罩,遮盖住患儿的眼睛,使婴儿眼部避免受到强光的刺激,这样做的作用是能够减少患儿抽筋次数。

3.5 对患者进行脐部护理。对患儿脐部的护理方法是:患儿的脐部要用双氧水进行清洗,这样可以改善脐部局部的无氧状况。洗完后要涂上安尔碘,这样就给破伤风杆菌的繁殖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并且要以TAT进行脐周封闭。脐周封闭的做法是:用1mL的注射器抽取1500U的TAT注射液,在脐部周围的腹壁以及脐带的根部做环形的封闭。换药后要及时将所有的会发生污染的敷料清理掉,以防止带来新一轮的感染[3]。

3.6 执行消毒隔离的规定。患儿入院后要置于隔离病室内,隔离病室的窗帘要用颜色较深的,灯光不可太亮,要保持光线的暗淡。工作人员进入室内要更换隔离衣,接触患儿的前后都要使用1∶100的金星消毒液侵泡三到五分钟进行消毒。患儿使用过的棉签,药物等,都要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而患儿接触过的听诊器,体温计等,都要用2%的过氧乙酸浸泡进行消毒。患儿出院后,对室内要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然后对其密闭,1小时后才可通风。

3.7 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在输液过程中,应尽量安抚好患儿,要避免患儿躁动而导致针头发生松动或者移位,同时注射人员还要注意输液管是否有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出现,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造成损害。当患儿的药液即将输完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更换,或者拔出针头,不然容易因为空气的进入而造成危险。

3.8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要将其用药情况,抽搐发病时间、频率,强度,心率等做好相关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了解并通知主治医生,及时做好相关的救治工作。

3.9 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患儿通常牙关紧闭,不能够主动吸吮,痉挛发作频率较高时要暂时停止进食,而只能用静脉输液的方式来维持所需营养。我院采用的是快速插胃管的鼻饲喂养法。这种方法的做法是:在婴儿注射镇定剂后,将患儿的头部及颈部尽量向前倾、屈,并快速、轻柔地为患儿插入胃管,要注意在胃管与接有针筒的输液延长管连接后悬挂起来,高度要一致。针筒抽去针芯后要记得加奶用,在上面盖上无菌的纱布进行喂食。对患儿的为食量,要根据婴儿的成长进行,每次的喂食量要适度,不可过多或过少。

4 护理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由于抽筋频繁,容易引起喉肌和呼吸肌的疲惫,进而导致呼吸衰竭,面色发青发紫的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窒息。因此,把频繁发生痉挛的问题解决掉是医治破伤风患儿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护理人员要时常注意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控制好痉挛的发生。要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顺畅,要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要随时保持患儿脐部、皮肤、眼部、口腔等部位的清洁,要避免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对于患儿破伤风的治疗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看护理人员是否能够对婴儿的护理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而对于社会,要广泛加强卫生宣传,呼吁广大民众要到医院去进行卫生合格的接生,避免因接生卫生的不合格而给婴儿的健康带来隐患。

参考文献

[1] 崔英姬.11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14)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剖宫产术;人性化服务;护理体会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1]。妇产科在近几年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并落实了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以剖宫产术前、中、后全过程为例,将护理体会和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580例,孕36~42周,持续硬外膜麻醉100例,腰硬联合麻醉480例,平均住院6天,均康复出院,无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入院宣教 当产妇及家属走进病区,接诊护士就要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亲切地称呼产妇并进行自我介绍,带产妇走进病房,热情主动地进行详细的住院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护士长、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并发放住院病人问卷卡。里面有全科护士的姓名,服务、技术好、一般、差均可打“√”,有意见及建议可填在意见栏内或直接向护士长反映。主管护士和护士长要及时访视病人,耐心热情地与产妇及家属交流,了解产妇的情况,增进护患之间的友谊。

2.2 手术前护理 得知产妇确定手术后,针对大多数产妇和家属都具有的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主管护士根据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耐心地进行安抚,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和麻醉时的感觉及注意事项,详细客观地介绍手术室环境、仪器设备及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麻醉的可靠性,增进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消除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使其配合手术,确保顺利实施。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与麻醉师做好交班,交待家属在手术室门外等候。巡回护士要在产妇进手术室前15min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22℃~24℃)、湿度(50%~60%)。

3 手术中护理

3.1 做好接诊工作 当产妇送入手术室后,护士热情友善地迎接病人,作自我介绍,仔细核对姓名、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指征、手术名称、术前用药、过敏史等。并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告诉产妇不要紧张,护士会一直陪伴左右,有什么不适或者需求请尽管告诉护士,护士会尽力解决。

3.2 协助麻醉 说明麻醉与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及配合。实施麻醉时,巡回护士应面对产妇,站在床边,说明摆好的重要性,帮助产妇屈躯,握住病人的手,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增加其安全感。并保护产妇的自尊,尽量减少身体隐私部位的暴露。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胎心音的变化。麻醉成功后即留置导尿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妇插尿管的不适感。

3.3 术中的关怀护理 麻醉成功后,护士要做到细致关怀,再次调整室温在产妇的耐受范围。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做到稳、准、轻、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输液的通畅,观察尿袋尿量、色。告知产妇:手术就要开始了,你很快就见到你的宝宝了。分散其注意力及缓解其紧张情绪。在术中牵拉脏器及出胎儿时出现的不适及恶心、痛感时,护士要指导其深呼吸,头偏向一侧,并及时用肢体语言来安慰、鼓励产妇。与此同时,新生儿娩出后处理好,让产妇确认性别,做好早接触,让产妇感受当母亲的喜悦。有个别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者,应积极安慰产妇:现在的年代,生男生女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宝宝健康可爱!及时纠正其不良心态,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在手术结束时,对产妇告知其手术已经结束,准备送回病房,要及时擦净皮肤上的血迹,穿好衣裤,盖好棉被,注意保暖。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亲自护送产妇到病房,注意保护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勿脱落,尽量减轻产妇的痛苦,搬动时切勿拖、拉、推,注意轻抬轻放。将产妇安置在床上后,向病区护士详细交班。

4 术后护理

4.1 接出室工作 与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做好交接班,予去枕平卧位,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切口、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各种管道(氧管、输液管、尿管、镇痛泵)是否通畅,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向产妇及亲属交代在手术中的情况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比如、禁食、保暖的必要性等;做好新生儿的出室核对工作,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脐部、大小便情况等,并交待保暖、观察、安全工作。告知产妇及家属,直到出院,产妇的饮食由食堂负责;产妇的翻身、换会阴垫、新生儿的喂养、换纸尿裤、换衣服等基础护理工作均由我们的护士及护工阿姨去完成。让产妇安全、舒适,让家属放心、轻松。

4.2 健康宣教及技术指导 每天下午及必要时,主管护士会根据产妇的生命体征、排气、大小便情况、腹切口的愈合及新生儿的情况,做好相关宣教及技术指导工作。如:饮食、活动、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并深入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给以对应的指导、解释,使其早日适应当妈妈的角色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早日康复。

4.3 出院指导 包括简化各项出院手续,发药、发出生证到床位详细交待注意事项,示范脐部护理,留下咨询电话,确保顺利出院。

5 评价工作

“对我们的服务及技术是否满意,产妇及家属说了算”。出院当天,收回问卷调查表,了解家属及产妇对科室工作的评价,征求对护理的意见,以便改进服务。

6 小结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目标,使其不断学习专科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另外,人性化服务也展现了护士温柔、善良的品性,体现了服务过程中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人文精神,强化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2]。

参考文献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26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38例,经家属同意按分娩顺序分组,对照组(沐浴组)69例,研究组(游泳组)69例,两组母婴均无妊娠合并症。评分>8分,体重为2.2~4.4kg之间。两组新生儿在体重、胎龄、出生评分等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研究组每天游泳1次,每次游20~30分钟,对照组每天沐浴1次,每组均按母婴同室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游泳适应证:①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宫产儿、顺产儿产后当天至12个月;②32~36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在1.8~2.5)住院期间无须特殊护理者。禁忌症:①新生儿Apgar氏评分低于8分;②患有婴幼儿疾病需要接受治疗者;③小于32周早产儿,体重低于1.8的低体重儿。

注意事项:①婴儿游泳期间必须有人看护;②婴儿游泳特制圈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保险按扣是否扣牢,是否漏气;③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④婴儿套好游泳圈后检查下颌,下颌部是否垫托在预设位置,要逐渐且缓慢入水,泳毕新生儿要迅速擦干水迹,保温,取下游泳圈;⑤泳毕新生儿取下护脐贴,予碘伏消毒液或75%的洒精消毒脐部2次,并用一次性护脐带包扎;⑥室温28℃左右,水温38℃左右,吃奶后1小时游泳;⑦选择正规品牌的婴儿游泳圈和游泳附属设备,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水质用特殊游泳液配方或洁净水;⑧住院期间为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桶内套是一次性塑料袋,一人一桶水;⑨新生儿与看护者的距离必须在监护人的一臂之内。

观察指标:比较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月之内的大便转黄时间和体重增加情况。

统计方法:新生儿大便转黄时间、体重增加的比较均采用u检验进行比较。

结 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的比较:研究组56±6.4小时;对照组63±5.9小时。研究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平均提前6.8小时,u =6.68,两组对比(P

讨 论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早产儿

近年来随着产科和新生儿科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逐步提高。但此类患儿病情危重,需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以便及时使用急救药物,且此类患儿大多需要较长时间的静脉营养支持,但又由于静脉隐匿,造成穿刺困难。为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脐静脉置管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37例(因需保留脐带,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其中男86例,女51例;平均胎龄31.63±4.92周,出生体质量1.28±0.34 kg,均无下肢及臀部的血液供应障碍及脐膨出、腹膜炎等疾病,于生后呼吸、循环稳定且出生后12 h内行UVC。均征得家长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脐静脉置管方法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适当保留脐带1-2cm,根据出生体重或测量脐静脉插管长度,目标深度为(1.5×BW+5.6)cm,选用美国Utah Mebical Products,Inc公司的一次性脐静脉插管装置。极低出生体重儿仰卧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碘伏消毒皮肤,范围是脐周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抽吸肝素生理盐水(1U/ml)冲管并检查管道情况。插管开始,首先在脐带根部系一根无菌缝合线,从脐静脉插入插管至预定长度,回抽有无回血,如有回血用缝合线固定插管,再次消毒,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床旁X光拍片了解插管位置并定位,详细记录插管时间,保留日期,使用过程中常规应用一线抗生素预防感染,拔管后常规将脐静脉插管末端送细菌培养。

2 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3-22天,平均11.96±4.01天。置管期间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6%,其中导管感染5例,系真菌和链球菌感染;堵管3例,立即予5u/ml肝素生理盐水冲管后通畅。置管期间出现腹胀3例、渗液l例(留置7天使拔管)。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周内往往喂养困难,需要静脉营养支持,同时对于并发症的治疗也需要静脉给药,因此建立静脉通道十分重要。与外周静脉插管相比,脐静脉插管的优点包括:可以用于全肠道外营养,减少了重复外周穿刺所带来的疼痛,同时也可用于换血疗法[1,2]。与其他中心静脉插管相比,脐静脉插管相对简单,操作时间短,不需要麻醉。然而,脐静脉插管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插管型号的不匹配,未严格无菌操作等。脐静脉插管的不良反应有:与导管有关的血液传染,空气栓塞,导管插入与拔出时的大量血液丢失,血栓栓塞,心脏填塞,心律失常,心包或胸膜渗出,急性肾损伤[3,4]。

极低出生体重儿因生长发育不完全、各系统功能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外源性病原菌的侵袭而发生感染。本组137例,置管期间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6%,其中导管感染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各1 例,分别置管 4天及 7 天,出现脐周分泌物增多拔管;肺炎克雷伯菌 2 例,临床无感染征象,置管 10天及14天拔管。4 例患儿血培养均阴性。酵母样真菌 1 例,该病例置管 16 天后出现低热、白细胞增高而拔管,同时血培养报告为白色念珠菌。与文献报道相似[5,6],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十分重要,置管时间较长者应注意合并真菌感染。

通过本组137例脐静脉插管的体会以及对相关文献总结,笔者认为,脐静脉插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插管后射线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Vernooij等[7]报道了一例因置入动脉引起的臀部组织坏死,本组137例病例均准确置入脐静脉且由射线确定导管尖端到达准备位置。(2)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输液器,脐带局部消毒,更换无菌纱布。(3)牢固固定导管于皮肤,防止其脱落与位移。(4) 细菌学检测:每周1次分别做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适当使用抗生素。(5)勤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及有无感染、周围组织坏死等。(6)保持导管通畅:采集血标本或输入血制品后,用生理盐水或原输液彻底冲洗导管,同时不得有气泡进入脐静脉插管系统。(7)严格控制滴速:防止因输液速度过快造成肺水肿、心衰等并发症。(8)监测血常规,Shalu Narang等[4]认为红细胞压积的升高与导管相关的血栓栓塞有显著的独立关系,在出生1周内的低出生体重儿中,当红细胞压积高于55%时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较高;另一方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可及时发现置管过程中因失血引起的贫血;此外白细胞计数亦是一项较敏感的感染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脐静脉插管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成功率高,应用范围广,既可迅速建立给药通路,保证危重患儿的抢救,又可较长时间留置,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不仅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又可减少患儿的痛苦,为患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快捷且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能有效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护士、医生均应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同时为了最大可能地减少并发症,医务人员需严格无菌操作、标准化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玮琪,李思勤,梁海华.脐静脉插管置留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01, 12: 1107.

[2] Joanna BN, Justyna CK, Dariusz G et al. Complications of umbilical vein catherisation. Case Report[J]. Pol J Radiol, 2011; 76(3): 70-73.

[3] Haase R, Hein M, Thale V et al. 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s-analysis of malpositioning over a 10-year period [J]. Geburtshilfe Neonatol, 2011;215(1):18-22.

[4] Shalu N, Jason R, Timothy P S, et al. Risk factors for 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thrombos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Pediatr Blood Cancer,2009;52(1):75-79.

[5] 陶连琴,朱婧,谢微微等.新生儿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