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各国经济活动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逐渐超越国界范围,即商品、技术和信息等均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流动,而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该种新趋势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各国多方面的变化,国际关系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次将深入探究两者之间新趋势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20世纪末期,T丶莱维首次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即从本国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从宏观层面理解而言,具体是指各国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范围并构建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性地观点,但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起源的时间为20世纪,而具体年代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同国外研究者塞拉斯丶比纳的观点,即将世界货币体系作为缘起的标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观点也不够明确化,但大致划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持续性地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趋势影响各个国界均衡性地发展,致使贫富差距的拉大。笔者认为各国应客观性地看待以上两方面,通过调整本国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经济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关系分析

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国家关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而发挥主要影响力的是经济。两者之间表现为同步性的关系,一方面,财富欲求促使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及行为,通过向外扩展的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各国国际关系的变化成为了不同国家对外做出经济活动的催化剂,使得国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总体而言,虽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国资源的流动使得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提升本国的竞争实力,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

过去,强权政治时代各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妄图借以经济发展的渠道垄断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政治霸权的趋势。但伴随着国与国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使得各国之间联系逐渐密切化,而且一国只有做出对外做出民主、自由的外交方针,才能够吸引更过国家生产要素流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仍保留过去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和意图,那么该国可能被排挤于全球化的趋势之外。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地平台和机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生产要素流向国外其他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促使其搭建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制定出长期合作和沟通的对外方针和政策,而且国际范围内形成了合作的主旋律。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而言,由于对外市场的扩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国家均希望通过扩大国外市场推进本国发展,但流入国需求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致使流出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基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希望通过该形式以实现政治上的垄断和控制,于是出现了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现状。

3.国际关系呈现经济政治双化倾向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地发展促进了各国范围内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表现在经济中政治方面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关系政治化加强,二是政治功能的经济化发展。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和流出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或者冲突,缓解这些冲突的根本在于各国政府的介入,即通过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制定政治解决方案以解决该问题。于是在该趋势之下,为各国政治对话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于是出现了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出台和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方案等往往需要依托于经济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例如为了与其他各国进行政治上的合作,采取经济上合作的形式,即政治功能经济化发展。

4.各国外交关系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外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一,外交新目标逐渐形成。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是各个国家现阶段对外发展的根本,因此,目前各国制定的外交新目标大多为保持国家和平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等安全;其二,外交实施范围逐渐扩大。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地生产资源流入国,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往往从多边协调和合作方面制定政策;其三,逐步实现外交过程的民主化。各国公开透明化地外交使得一国内外交人员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更好地沟通,而且外交过程平等性地接受国民的监督。

5.国家间多极化发展趋势复杂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同时也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新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且在不断地变动和重组之中,合作和竞争仍未国家间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各国逐渐构建出“世界网络”,使得政治与经济朝着多重化、多极化、分散化地方向发展,一些国家出台和颁布了新的规定、制度等,国家之间以及本国内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使得国际新秩序逐渐构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化。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新趋势,新型趋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题。一国要想在该趋势下更好地发展,需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顺应趋势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审时度势,同时尽量避免负面化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卿中思(1986~)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学,成都创源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J].北方论丛,2012(3):115-116.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信;集成电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通信工程是指相关的设计方案通过决策且在项目工程中以实体的形态实施。完整的项目品质的产生是一个具体的流程,通信工程建设方案的执行也是一种创造物质的活动。信息社会的来临,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从前,邮寄一封信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而现在的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如今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效率的提升,而且更实现了成本的降低。现代通信则主要是建立通道需要一定的成本,使用成本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导致距离的消失和信息的泛滥。

1、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意义

信息社会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流动的时间,加快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在信息社会,通过电子机器以光速向世界各地汇款成为现实,金钱的信息流动时间大大的缩短了。货币变成了电子信息,现如今,虚拟公司、24小时实验室等新的组织形态纷纷出现,远程教育、医疗等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与此同时,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同样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实现了网络购物、网络业务办理、网络办公等均成为可能,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

2.1、现代通信技术与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活动超过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优化配置,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渗透乃至融为一体。所以说促成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是国际贸易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世界各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各种沟通和交往,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通信为前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它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动力,

2.2、现代通信技术与国际政治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是多极化的。所谓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以及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状态,它以各国的经济实力为基础,随着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竞争焦点主要是信息技术。

2.3、现代通信技术与文化多元化

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而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一种反映。当今世界文化所呈现的多元化的趋势就是由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级化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通讯手段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现象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因而,无论一个国家经济有多发达,如果没有强势的文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那么这个民族都无法长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参天大树。所以我们必须把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来加以看待,通信技术对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2.4、通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

2.4.1、在有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之前,光纤通信在传输容量、速度以及传输距离等方面的应用,表现了其一定的优势,并替代了早期的通信体系。进入新世纪后,光纤通信又开始以微电子、光电子以及光电器件的新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其中,激光源是光通信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以其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成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理想光源。而以硅基化合物半导体为基础的集成电路,则是构成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同时,作为光纤通信中的其它组成部分,比如:光放大器以及光探测器等等,其核心部件也均是通过光电子集成技术,将器件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从而使器件在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

2.4.2、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一项最具发展潜力的通信技术。移动电话与各种无线通信终端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备的产品。同时,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终端也将大容量、高速率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而电子元件的小型化与集成化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随着集成电路所承载无线通信功能的逐步完善,无线通信终端也不仅限于传统的业务特点,所以也就是说正是借助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才能在充分展示其自身特点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多业务的平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4.3、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与通信之间的结合,并使得它们直接相互依赖。以该通信方式为基础的新兴学科也都随之产生了。由于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为基础的通信方式,通过该方式,信息可在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传递,在现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咨询分析领域、军用自动控制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以及功耗等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得提升。除此之外,计算机其它部件的性能也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比如单条内存大小已由最初的16MB提高至4GB;单块微型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则由5MB发展至几百、数千GB;光盘的容量也在出现蓝光光盘之后,被提高至近30GB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集成电路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3、通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前景

3.1、在光纤通信系统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将集中于对新型高速全光器件的研究。而高速、易集成的全光器件,是实现全光通信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光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单元尚未摆/电/光转换与信号的电域处理。这大大制约了光通信网络的速度。相信在以后新型的高速全光器件的应用定会成为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中的关键。

3.2、在无线通信中

研制可承载多功能、多业务模式的集成电路模块,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的热点。除此之外,各种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等新兴领域,也将会成为通信集成电路发展中得到重视。

3.3、在计算机通信中

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设备,计算机终端的信息高速处理、超大存储空间等,都将会成为集成电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除此之外,计算机终端与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也需要借助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来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整体技术水平高低涉及到其整体投资的效益。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大通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技术管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引入现代化处理技术手段,以此提升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聂聪,姚强.通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硅谷,2010.

[2]喻伟.现代通信工程施工与工程监理[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

[3]黄友庚.产学研用,共推通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第十一届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无锡召开[J].中国集成电路,2013.

[4]李广武.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与个体生存境遇[D].吉林大学,2012.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54-01

摘要: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在资源的互通有无,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配置,即是“中心--”理论。这种全球经济发展下,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后便形成了相对的“中心”和“”。

关键词:中心--;经济增长;对外开放

一、“中心--”理论

所谓的“中心―”理论,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而刚好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体,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而多态的经济体系。在它们之间的变动与传递维系着资源配置与经济的发展。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1]

按照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世界经济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大工业生产体,二是为这大工业中心生产原料的经济体。前者就是“中心”,后者就是“”。实际上这就是生产工业品与初级品的区别。生产这些产品的地点,工具与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就决定了与之相关的成本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指的是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可以把世界划分成几块,欧洲以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占据了技术与资本的优势,相对的是以拉丁美洲、西亚、南美洲等国家为天然资源与劳动力占据较大的优势。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经济的发达程度,以一件商品来论断就是生产这些商品的技术。他们之间的区别在贸易交流之后会发生变化,这种区别只是暂时、相对的,也即有在相对的经济与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后来居上的仍然会成为这个“中心”的一员。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乃至“中心”。[2]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二、从世界的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增长

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开放经济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所面临的是在众多的国家中进行贸易与价格的竞争,在贸易中获得快速的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梦寐以求的,不仅是在经济数量上的增长主要是在经济结构更加的优化。然而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核心―”观点,并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论点,并指出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滞后和收入不均,源于市场失灵和国际经济的“中心―”关系。[3] 在技术与资金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在全球贸易机制不健全下凭借垄断的技术而压榨原材料输出国(),他们会在价格上的买入垄断和产品卖出垄断。这就是普雷维什所说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原因,特别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对技术和资金的需求。在这些“中心”国家具有技术和资金正是“”国家的需求,这样“中心”国家与“”国家间的垄断便形成了。这种不合理的贸易会伴随着全球贸易发展,单极化逐渐发展成为多极化得到改变,改变以往单极化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达到共赢。而“”国家受“中心”国家的压迫也会渐渐的改变。但这种改变仍然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实力上的。很多国家在开放政策上做出政策上的优惠就是为获得技术与资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贸易间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资金的也在发生变化。国际组织IMF与WTO等为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不懈的努力,全世界的贸易发展正在走向公平竞争公平贸易的局面。

“”国家向“中心”国家输出原材料主要是在量上获得更多的收入,而相对于它的“中心”国家主要以高附加值获得贸易收入,比如日本、美国、韩国。前者的原材料价格是很低,尤其受到垄断时。“”国家获得的外汇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建设,基本建设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增强剂。这样,“中心”国家与“”国家的是这种优势就会变得越来越来小。这种整体优势的增强,有利于全球资源的配置,在最有资源的配置下便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从一国开放经济分析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我们知道这样的模型:

Y=C+I+G+(X-M)

Y表示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C表示居民消费量;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国家的出口量;M表示国家进口量。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首先就在量上增长,开放经济模型中出口就是其中最大的增长源。在过去的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发生了改变,不管是“”国家还是“中心”国家都是在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相互之间的交换资源以达到配给。其中“”国家主要以出口原材料的数量占据优势来帮助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国家就购买原材料而加工成高附加值、质量高的产品出口。就在 “中心”国家向“”国家进口原材料的同时就在帮助它们弥补资金不足与技术落后。也即是说出口原材料的国家出口原材料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但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却不一定会带动这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比如伊拉克国家就是在增加经济数量,国家经济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出口业的增加同时要带来国家经济综合实力提升,而这综合实力就表现在国家的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发达等等。这也是“中心”国家真正占据优势的地方。

从这一个模型中通过出口贸易增加经济数量的方式来加快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结论

“中心--”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在贸易之间交换资源换得了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借助与“中心”国家之间的贸易使得自己国家发展成为了“半中心国家”,再由“半中心”国家变成了一个“中心”国家。在这样变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推动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它们不仅仅是在经济数量上有了较大增加而且也在经济综合能力上提高,也是数量向质量间转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 Vol. 7, No. 1, February 1962,p. 1.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4篇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同劳动群众有致富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由此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二战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局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形势、新条件之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否还适用?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一直都是广受学界关注的议题。林金忠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的学说史,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某些论述,后来逐渐被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所依据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推演存在逻辑漏洞。”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必然没有前途的。张雷声在《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看资本主义历史走向》一文中总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挑战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自我更新,但是毕竟从根本上说它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特征新发展,也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吴茜总结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三大动因:“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全球性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三大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波动和全球性经济的危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针对基本矛盾作出过自我调整,但是金尚培则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仅仅是局部缓和,而不是总体上的全面缓和,而且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讲,走向激化的总趋势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李建松、包宗羲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及其最终解决》、刘昀献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及发展趋势》、张雷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化及在当代的深化》也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深化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不少学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张俊山认为世界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仅仅源于技术或监管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张雷声也认为:“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总结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在《反杜林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包含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两方面,从而导致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正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所以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发生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实际上印证了马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性。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阶段,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形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诚如金尚培所言:“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如何正确认识,既是理论上的难点,又是教学上的难点。科学地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对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有何新变化?我认为,要研究变化,首先要看到其不变之处。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而另一方面,无论资本主义制度怎样自我完善,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痼疾,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

 

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世界形势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呈现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问题,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牵涉其中,无一能够幸免;其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积累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但同时,它又具有了归全社会所有的形式并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体居民服务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其三,资本主义集团所有制的发展,“随着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发展、新技术的发现和使用,企业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资本家个人或家族已经无力独揽企业、公司的经营,而只能由资本家集体经营,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的激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在最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这一进程是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取得的进展(如信息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快捷,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作用的增强等)既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却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的基本动因。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但另一方面却又加深了矛盾。“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又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导致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而联系当今实际,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妨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代价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为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反而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加深。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资源又一次趋于贫乏时,资本主义又会爆发新一轮的危机,比如金融危机。从历史动向看,虽然当今现状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大大不同,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资本制度无法避免的痼疾,资本主义走向衰亡依然是大趋势。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4―0048―03

一、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与效应

(一)文化全球化内涵。通俗地讲,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上的任何形式的文化及其表现表征,“互异”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并在两种作用的同时影响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文化全球化的结果,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alized cultures)。全球化文化的特征也就是文化全球化的特征表述。

(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文化全球化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形成的文化思想领域的变化及其模式类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动力,为文化全球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经济全球化所表现的是一种遍布全世界的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始于近代。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发展历程和表征方式,而这也都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最基本的传承框架。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乃至整个全球化综合效应的体现。

(三)文化全球化效应。1.文化同质化效应。文化全球化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凭借其先发制人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优势向全世界输出资本主义文化的结果。因此,在“不平衡”的文化对流交锋中,具有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凭借着“普世”、“民主”、“自由”等名义向全世界各民族国家推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殖民和入侵,从而消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造成了文化内质上的趋同。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西方商业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不仅涵盖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科学文化,而且出现了文化的同质性,即大众文化消费的趋同问题。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在广播、音乐、影视、网络上,这种通俗的商业消费文化随处可见。西方的这种大众文化消费的同质性主要存在并内涵于青年群体中,并以高速态势传播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大同小异的文化产品形式在许多地方为许多人所消费。2.文化多样化效应。文化全球化在其先期的效应上体现了文化的绝对主义倾向,即西方资本主义向全球输出其具有“普世”意味的资本主义文化,但这种文化殖民行为在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文化的相对主义倾向,即各民族挖掘民族文化运动的自觉爆发。

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以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效应驱动着世界文化从同质化向多样化进行着现时代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民族文化自觉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也承载着文化全球化重要的影响内涵和效应策略。

二、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觉,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详细的讲,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氛围中的人对其同步文化具有基本的自明和自知,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我国知名社会学家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文化自觉在本研究的视野中更多的体现出了对西方文化的自觉反思下,对自身文化的自省自知。

(二)民族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标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民族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显然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因为恰恰是文化全球化的同质化和多样化的正反两大效应的促动下,各民族国家才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和挖掘。民族文化自觉也就是人类自我实现所必需的全理性自觉。在这一自觉中,把握合理内核,返本开新地弘扬民族文化,同坚持以辩证法精神对待中西方先进文明建设和人类文化运动、人类命运思考所必须三大时代命题交汇于一个切点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以说民族文化自觉就是当下的时代精神。把握合理内核弘扬民族文化,不仅从民族文化看是自觉的必然,而且从当代人类文化运动的大势所趋看,这种自觉就是文化的大道所行。

三、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自觉的影响

(一)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区别特征,在文化全球化趋同效应的影响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对话和交锋中,往往需要将自身文化的先进内核和优秀基因挖掘并亮相世界舞台,从而形成文化的自信力展示。这种在同一平台上的多样化展示,往往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之间对于某一共同主题的认同,如生死、善恶、和平与发展,各个民族文化在形成、发展与成熟过程中都会对此形成卓有建树的文化解释和文化理念,而在这样的舞台上的自信展示,往往能够将这种“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叙述方式”进行同比异化比较,从而让各民族之间形成具有差异层次性的认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文化总是处于多元化状态的,因为不管民族之间如何交流与汇合,各民族也会自在或自觉地维护本民族的文化根性。但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在文化多元态势下,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往往具有整合交汇的必然性,因为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文明,最终是交流和发展。因此,面对文化全球化,不必惊呼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模糊,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和优化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从而在更大的概念下发展民族文化。

(二)加深世界民族文化趋同。文化的差异性并不是完全正面的,而会由于其自身的语言与思维的差异形成交流障碍,尤其是民族文化的习俗和感情层面上,甚至会形成民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因此民族文化的趋同可以说是文化全球化的一大积极因素,让千差万别的各民族文化在某一层次、某一环节、某一角度、某一领域获得一点相似之处和相通之道。这样有利于文化的对话和取长补短。

(三)反向激发民族文化自觉。文化全球化能够从反面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发掘运动。同志在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更明确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人民走过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化的体现。我们应当承认差异,有差异才能有进步。”这一论断是极为精准的,在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当代,必然会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壮观的世界性文化景观。这个声势浩大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个民族国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表达着不同的声音,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四、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自觉的思考

文化全球化虽然是一场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对待这种大势所趋,并非完全的听之任之,可以通过深入的反思来进行更有建树的认识和行动。

(一)多样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生态的瑰宝。文化全球化虽然让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效对话成为了可能,但始终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化终究是民族文化生态的瑰宝,是一旦失去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文明与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对传统的维护与传承正在进行一场大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市场化的推进对传统文化将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旦形成,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待文化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效应,既要接受,又要有所防范,对那些珍稀的、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基因,要予以格外的保护态度,从而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同作用进行卓有成效的隔离和防控,从而让这种趋同效应一定程度上有所失效。

(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自觉的促动是客观的,也是需要引导的。文化全球化形成了文化相对主义,各民族文化纷纷自觉发掘,这是一场必然而客观的文化运动,然而对待这一运动,虽然要秉承客观面对的态度,但是绝对不能放任,必须要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损害民族文化特殊性、差异性和先进价值内核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文化全球化的效应进行引导。比如,文化全球化激发的民族文化自觉运动最终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运动,即若干民族以拒绝文化交流、回避现代化作为保护自身文化的表现和路径,这种极端化的方式,就是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引导和指导缺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法国先期的保护法语运动,本身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民族文化自觉,但是其表现方式选择了拒绝英语,拒绝肯德基等极端行为,这样不仅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交流,更容易引发社会事件。

(三)民族文化自觉是一场系统性和革命性的运动。民族文化自觉这一运动是具有系统性和革命性,而其立足点在于文化的现代化追求。可以说,民族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因为民族文化认同绝不能一味局限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小圈子里画地为牢、敝帚自珍式地屏蔽“他者”文化。同时,民族文化自觉也是在挺立自己民族文化脊梁、呵护自己民族文化的自、濡养自己民族文化“独特的文明态度及其实践介入性品格、不断吸收“他者”文化中的优良质素来涵养自我文化从而创生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实践的动态的建制和重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慧群.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 现代化转型 现实性

一、政治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相关性

"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政治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谈:

1、政治文化自身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

一种政治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治文化转型或者更替,并不是一定要用一种政治文化来取代另一种。在原有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继而吸收新时代所要求的政治元素,形成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新型政治文化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的范例。当下国际政治主流是民主,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民主政治,它需要平等、法治、权利等新的政治元素的实现,而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所内含的那种专制、人治、权力崇拜等特点已经不适合现代政治的发展。当然,传统的政治文化并不是全都是消极的负面的,有很多有益积极的成分我们当然需要继承和弘扬,但是其要想在当前继续发挥作用,必须向现代化转型,摒弃其糟粕,弘扬其精华,通过政治实践和政治进步来形成一种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中国政治文化。

2、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求政治文化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推动传统政治文化转型不仅是因为其内容已不适应我国当前的快速发展,更主要是基于现代化对于民主政治的需要。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吸收新的东西并做出改变,剔除落后的阻碍事物发展的元素,实现一种全新的跨越。所以,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不仅是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政治进步的必然。当今中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体制也正进行着渐进有序的变革。政治文化作为现代化文化建设的一环,也必须与时俱进,朝着现代民主政治的方向前进,实现中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这是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基础的深刻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在经济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其根源在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也必然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的平等、民主、法治等精神随之内含在了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正是如此,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也从反面说明,现代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经济早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走向历史的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逐步摆脱了自然经济的小农生产方式的束缚,将"市场"引入经济发展中,中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然随着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相应发生改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走向现代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经济基础的根本改变,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现实的诉求。

2、政治全球化下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上也开始了全球化的步伐。世界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提高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必然要与他国进行交往和沟通。当前世界,政治全球化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越来越与其周边国家乃至符合自身政治利益的国家或地区联系起来,政治再也不是几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事情;二是当前世界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和局面。世界政治的发展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商议决定的。在政治交往的过程中,体现着政治平等、公平竞争、民主法治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逐渐形成并被直接各国所认同。中国要成为政治大国,也必须遵循这种公认的政治规则,改进原有的传统政治文化。

3、文化全球化下多维文化交融冲突的时代挑战

世界各国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门逐渐被打开,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中国的对外开放,除了籍此契机得以汲取外部文化的精华,变得更加的完善,进而促使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国门的开放也造成了各种思想、文化的集聚,其中不乏一些与当前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相冲突、排斥的文化,广大民众正处在一种多维文化的包围中。当面对须做出政治判断或表明政治态度的事件时,多维文化影响下各种思潮都会涌现出来,而且其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造成人们的价值混乱。加之现代社会个体政治心理越来越复杂,这对于主流政治文化的贯彻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的话,那么,西方某些对华敌视的国家就以文化作为武器,通过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来达到同化我国、消灭我国独立性的目的,这同样也是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三、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可行性分析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益成分与现代民主政治文化价值内在一致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之所以有实现的可能,就是因为它与现代民主政治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文化有着价值精神相一致的交叉区域,有了共同点,才会有对话的可能,在交融中才能够实现新的历史的跨越,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型。比如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民思想,对于当前关注民生、重视普通大众的意愿和要求,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再如传统文化中的忠君爱国思想,虽然那是一种皇权统治下统治者的驭民之法,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卫生活家园那种爱国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对于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并树立正确的爱国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2、全球化引发了当代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新审视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如今频频遭遇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逐年上升,民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度越来越低等,使得西方许多经济研究者、政治学家开始反思其制度的缺陷。同时,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成为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地方,西方也开始关注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许多国家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资本论》在西方几乎脱销。西方资本主义曾经主宰世界发展,但是如今,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强盛使他们不得不重新来看待曾经被他们扼杀限制的这种意识形态。虽然主观上西方各国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为了缓解其经济危机,找到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但是客观上,却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 伍俊斌.公民社会基础理论训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巴西外交部 巴西对外政策 外交决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D8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36-03

一、巴西外交部长期以来的决策核心地位

长期以来,巴西外交部一直有着其鲜明的组织架构,外交官群体普遍具有专业化的外交业务能力,很少有外交领域之外的人士在外交部担任职务,外交部部长一直由国家总统亲自提名,外交机构的负责人绝大多数都是拥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战略眼光的职业外交官。在外交决策中,外交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长期处于决策核心甚至垄断地位。对于巴西对外政策研究专家、社会团体以及巴西民众来说,外交部是一个封闭、独立、决策过程中很少考虑其他主体诉求和利益的机构。国会、政党、私营部门、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无法有效影响巴西外交决策过程。巴西外交部这种自我封闭、决策独立的组织特性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首先,根据巴西宪法框架,在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家行政机构具有高度的自,而立法机构处于边缘地位。巴西宪法确定的国家立法机构――国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一切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批准和否定总统签署国际条约;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销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令;有权对总统进行弹劾和审判;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等。①然而,巴西学者Alc?ntara(2001)指出,由于对国际条约的否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谈判,巴西国会否定国际条约的例子少之又少。②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巴西外交部在对外政策制定中享有高度独立的外交决策权,外交政策制定需要专业的职业经验和外交领域知识,参众议员们并不具备外交领域的专业素养。因此,巴西国家立法机构对国家对外事务一直以来都处于置身事外的态度。

其次,巴西外交部的决策核心地位与巴西总统制密不可分。总统制最初的形成是基于18世纪三权分立理论,总统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是最高立法机构;联邦法院是最高司法部门。然而,在巴西的总统制下,总统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在巴西,原本是三权分立制衡的总统制实践中往往成为总统主导制。立法和司法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与总统单独抗衡的。处于主导地位的巴西总统授予外交部在外交决策上的高度自,立法机构在外交决策中长期处于架空状态,在外交决策中拥有很少的话语权。

再次,二战结束后巴西历届政府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巴西对外政策的孤立特性。1933年以前,巴西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属于典型的初级产品出口的外向型经济。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巴西经济打击巨大。因此,作为这种外部冲击的自然反应,巴西开始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工业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试图通过发展国内工业和扩大国内潜在市场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国有企业、保护国内市场等为主要特点。巴西进口替展模式使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于世界,只有和跨国公司谈判时,巴西政界的关注点才放眼于国际层面。因此,除外交部这一专门机构,巴西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国际形势、国家对外战略等并不关心。

最后,巴西外交部在国家机构内部、社会公众、国际体系中一直享有很高声望。20世纪初在巴西边界问题中功勋卓越的“巴西外交之父”里奥・布兰科男爵(Bar?o do Rio Branco)在之后的外交政策制定中拥有极高威信,在巴西深得民心,以其名字命名的里奥・布兰科学院(Instituto Rio Branco)自1945年建立后,一直以来都有其独立的外交官培养模式。在巴西,只有通过里奥・布兰科学院严格的入职考试才能成为外交官,巴西外交官群体以极高的职业素养和过人的专业能力使外交部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对外决策核心部门。

二、由封闭到开放:20世纪90年代巴西外交决策机制的改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巴西国内的再民主化,巴西外交部在外交决策中的传统支配地位受到了冲击。之前的自上而下的外交决策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由下至上的决策因素。国会、政党、州政府、社会组织团体、大众舆论等多元化外交决策参与主体为这一时期巴西外交决策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西外交部逐步改了以往封闭的组织特性。这一改变是90年代国际国内新形势对巴西外交决策机制调整做出的要求。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范文第8篇

一、公共外交源于文化外交

将文化导入国家外交战略,古已有之。文化外交是国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政治化产物。文化蕴涵于国家的国家利益中,知识的权力化倾向与权力的知识化倾向相互交织,形成了文化利益论。知识改变权力,文化改变命运丰富而生动地体现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

文化外交定义为: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以文化传播为内容,以文化交流、沟通为主要手段,以和平方式开展的官方外交活动。文化外交具有柔软性,也被称为“柔性外交”,相比其它外交形式更易被外国政府接受。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外交活动领域的重要路径。

公共外交是国家外交中的新型外交,源于文化外交。公共外交超越了传统外交范围,以网络媒体(各类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互联网络、智能手机)为宣传平台,定义为:以信息和语言为主、以外国民众为对象的外交行为,开展解释和说服工作,目的在于取得国际共识,促进国家相关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共外交的核心是通过国家之间媒体和公众开展信息、观点的交流沟通,用影响外国公众的方式实现国家利益。

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涵,但又不完全相同。文化外交是一种直接外交形式,属于公开外交。文化外交的主体是双边或多边国家的政府,由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团体出访或互访。文化外交因国别和文明不同具有鲜明的本国民族特色。作为国家派出的文化使者,展示国家文化形象、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民之间的亲善友好。国家的价值理念和诚信形象在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间能否取得共识:国家间信任的生成,是国家间互动的变量。国家间是对抗还是合作,信任建构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公共外交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特点。开展公共外交的场合无处不在,其范围要宽于文化外交。公共外交主要包含各种教育文化项目的交流、向外国公众提供各类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类展览、组织各种参观和观摩、对外推介国内知名品牌和产品、召开各类民间联谊会、开展文化体育竞赛以及互派特使进行私人交谈和私人拜访等。不难看出,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涵。

二、公共外交尊重多元文化

文化空间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人类越进步,看待世界的角度就越来越多样化,创造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也就越多样。文化和文明既是多元的又是多维的。多元是指世界文明结构中的不同文明形式;多维是指同一文明中存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文化和文明是可以共生共存,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关系。文化观念在不同文明区域之间流动、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态。文明之间是一种互予互取的关系,世界文化的进步不仅有本身内在动力作用,也有与其它文明融合的推力。

文化的全球化是国家不得不进入的语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透过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可以清晰看到国家主体价值观的不可替代性,看到国家之间共荣共损,进而催生国际共识和普遍原则的客观性。

文化的差异不仅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特质。文化的差异给国家的共识造成客观阻碍,但在不同的观点中,也往往会反映出相似之处。因为每个民族国家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共享和分享一部分价值观,否则就无法相处。文化的差异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零和博弈”。过分强调文化差异会造成双边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导致冲突。绝对和简单的思维无法正确认识世界文化,执意把自身文明提升到 “普世标准”的程度,强迫其它文明区域遵守;简单地把国家分为民主与不民主两类,带给世界的无疑是极大的困惑和混乱。

民族国家在文化观层面的认知能力和体系强有力地影响着其理解、看待国际问题的角度和维度,决定其选择外交政策的立场和方式。因此有必要把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视为不同政治社会之间的文化关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全球化中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文化的多样性充满生机和活力,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任何国家之间都会存在价值观分歧,同时存在共同价值观念。尊重多元文化,在保持文化“和而不同”的基础上,通过与民间沟通和对话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开展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中国承办的奥运会和世博会就是中国公共外交尊重多元文化的成功典范。

三、公共外交体现文化影响力

公共外交是一种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力的综合外溢现象,这种外溢主要通过教育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实现。作为外交领域的“后来加入者”,公共外交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高度重视。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文化传播途径――穿越国界,跨越时空,最大限度扩展价值观念。近代以来世界信息传播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态势。强势文化历来是发达国家产生利润、带动变革、提供就业的强大经济发动机。各大国均以文化外交为基础,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将公共外交开辟为较文化外交更为宽泛的对外交流领域,作为拓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构建有利于本国政治安全环境的有效途径、塑造和修复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

实践证明,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展公共外交最成功的国家。美国的公共外交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专门针对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外交事务。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文化外交,开辟“文化新边疆”:通过媒体积极向社会主义阵营渗透美国价值观;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进行战后建设,向同盟国和资助国宣传美国生活方式、推销美国技术和通俗文化;帮助体制转轨国家实现国有经济私有制、修改教材;向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基督教;向贫穷国家派遣从事初级教育、医疗普及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和平队”;9q11事件以后公共外交逐渐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

从2002年3月起,美国将外交重点集中在中东穿梭外交上,同时加大对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国家的文化外交力度,开设了针对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语广播,播放美国大片、阿拉伯传统娱乐性节目,播放24小时不间断,覆盖所有媒介。向中东国家大力传播美国价值观,显示美国的生活方式,推广美式民主。美国政府出资500万美元,帮助中东地区10000所小学建立阿拉伯语书籍图书馆。这个被称为“中东工程”的文化项目,重点在于减少不同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与法国、意大利等古老的欧洲国家以文化立国不同,美国以价值观立国,美国的意识形态强烈地反映在对外宣传和各类文化产品中,向世人展示美国善于把国内外不同领域的问题相互衔接处理的能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十分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外交方面的强大宣传功效,提出外交转型的新概念。美国政府率先垂范,以网络媒体、手机等新媒体作为平台,实施“E外交”(E-Diplomacy):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依靠政府与公众对外宣传外交政策、传播舆论信息、开展外交活动,以期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美国国务院设立了网络外交办公室,将“增进自由链接”作为一项基本外交目标,鼓励美国公民与国际社会之间经由互联网开展交流互动,实现“全民网络外交”。互联网客观上促成一个超越国家边界限制的信息空间,既反映客观现实又直接影响客观现实。美国国务院网站开辟的社交网站Facebook、视频网站YouTube 、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地图搜索Google Map等链接,作为全民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为美国外交开辟新的通道。近期中东、北非部分国家的社会动乱,与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煽动有密切关系。

美国的公共外交具有普适性、国家性和时代性三种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则充分体现三性于一性,即美国性。美国将公共外交概括为:以政府主导的、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信息的国际传播为主要内容,涉及不同国家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过程。目的是影响国外的公众舆论,从而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国家利益实现。公共外交在美国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美国媒体、民众热衷于对外宣传自己的国家和价值观,美国企业、教育、民间团体积极提供各种资助。

信仰之争是权力与利益之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外输出价值观念、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一些国家从意识形态到生活方式日趋“美国化”。一方面全世界的民族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折射着美国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另一方面美国价值观的全球化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地方化、本土化,乃至不同文化因素之间的直接碰撞。

四、公共外交宣传新文明观

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依循文化国家(民族)国际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文明的多样性与经济增长一起推动着世界不断发展。全球亚文化群体大量出现,成为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一个基本表现。为达到公共外交目标,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就必须寻求不同文化中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历来主张尊重多样文明,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进而提出尊重世界多样性、尊重文化多元性的新文明观。

2005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此后“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被确定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和谐是中国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新内涵。和谐就是文化多元性的统一,是在差异基础上形成的秩序。文化的融合不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在平等对话中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从每种文化或文明中寻找共同的理念,发扬光大优秀成分,使之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安全问题共同成为建构国家实力的四根支柱,因此文化问题始终属于国家的战略命题。文化的进步不仅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信息革命后文化逐渐形成产业,与经济产业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传播运作的结果。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可能产生封闭式精神文化,一个经济强国不可能是文化弱国。开展公共外交要遵循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结合本国的内政和外交战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蕴含并决定着民族国家未来价值观的取向。

民族文化底蕴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始终与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外交政策存着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紧密关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家地位明显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由海外华人华侨参与主办的、旨在传播华夏文明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通过中文教育,积极寻求世界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对华夏民族和平发展道路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