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继续教育;现状;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全世界经济和社会的飞速进步,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当今很多国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向计算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普及教育及推广应用,以争夺这个对政活、军事、经济、文化以至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决定意义的“制高点”。

在这一新形势面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把计算机做为高科技工具改进本职工作的重要 性,因此产生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技能的强烈需求。这一需求推着计算机继续教育的到束。

二、计算机继续教育的三个层次

根据我国国情舒析,计算机的继续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星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部分人员虽然在大学里学过有关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但是计算机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他们的知识陈旧速度加快,他们感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因此对他们进行计算机新知识的继续教育就成为必要。 第二个层次是对计算机专业外的业务骨干的继续教育。 这部分人员受过中、高等教育,目前大部分是中缎以上职称,多年从事于某一专业方向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是各行业的骨干。他们虽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对计算机这一新型工具还知之不多或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使其成为自己工作的 “助推器”。如果这部分人真正学会了把计算机与本专业的工作相结合,将会在我国各个领域 产生巨大的效益。使汁算机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强大生产力。所以让这部分八用好计算机是 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三个层次是对第一、二层次之外的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人员的继续教育。 计算机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中最活跃的代表,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和各个方面。深入到教育,妮乐等领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汁算机的普遍应用逐渐形成一种计算机文化。变革着人们的观念,促进着我国现代他的进程。因此,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计算机继续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认识到科技的威力,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提高适应现代化的能力。这将成为中华腾飞的社会基础。

三、计算机的现状和对策

我们的现状是:虽然计算机硬件不断更新、软件版本不断升级、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家用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但计算机的人均占有率并不高,应用还够广泛。虽然公家购置计算机的数量不断增加,有些单位虽然已经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但还仅仅停留在打字的阶段,没有充分开发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功能,或还没认识到用计算机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继续教育的任务太重要也太艰巨了。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机遇,加大我国计算机继续教育的力度,我们国家与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就会被延缓。因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重视计算机继续教育,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计算机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在上述计算机继续教育的三个层次中.第二,三个层次人员占的比例很大,约占计算机继续教育对象总数的80%。因此应受到较多的注视。其中第二个层次的外计算机专业的各行业骨干,应首先成为当前计算机继续教育的重要对象。这是因为:第一,他们是业务骨干,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较好的专业素质,一旦学会了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就会如虎添翼,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和竞争力。第二,他们在本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们利用计算机改进工作的成果,会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热潮,从而促进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科学化、现代化的水平。第三,这些人分布在各行业.各行业的科学化、现代化必将汇集成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 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因此针对各行业需要对骨干人员进行计算机继续教育,将会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华民族的腾飞。

其次,对第三个层次的人员进行计算机文化的继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很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没有在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的机会,但计算机软、硬件更新之迅速,普及之迅速,都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他们从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到时代的脉博跳动得越来越快,从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新技术新应用中体会到计算机正闯入人们的生活,预感到不懂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文盲。危机感使他们想自学计算机知识,但面对科技革命产生的大量信息,又感到迷茫,不知该从何学起,该学些什么。因此出现了有些人在缺乏对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性能、结构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购置计算机,片面追求“高档次”,脱离实际需要和自身使用水平,使机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功能和资金的浪费。这说明引导自学者入门,帮助他们在浩瀚的计算机知识的海洋中精选必须的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也成为计算机继续教育的任务之一。在信息革命的时代,“知识爆炸”使具有自学能力的人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只有通过专业人员对外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才能使自学者找到恰当的学习途径。

四、计算机继续教育之教材

从当前国外的计算机书籍来看,除一部分高新技术著作以外,大部分都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读者写的软、硬件使用手册、入门指南、自学教程等,它们已成为计算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根据我国的国情,当前第二、三屡发的读者是大多数,固此,针对各行业特点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书籍和指导自学者学习的普及类书籍尤为重要。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新

1计算机技术发展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1.1推进时代进步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成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微博和微信为例,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这两种通讯方式的使用是有赖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推进,与此同时,互联网产品的出现也给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人们能够依托已有的计算机互联网软件来开展自己的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解放更多劳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计算机数控机床的产生,计算机操作有关机械能够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这就会使得人们有选择性的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更加要求精准度,且重复性高,相对简单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完成,将人类从简单机械重复枯燥的劳动当中解放出来,去进行更有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1.3丰富人们生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它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更加发展和普及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相对比较枯燥的,由于信息传播媒介的相对简单和匮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也就相对比较单一,通过阅读和看电视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获得实际上是相对简单僵化的,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许多人不能够随时随地的介入自己想要的信息,定制化人性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2计算机技术发展创新的路径

2.1依据实际需求

计算机技术发展创新的第一个路径,就是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相关的考量。所有应用工具的这种发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来展开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也不应该例外,与此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并且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透露更多的时间人力精力和物力,人们盼望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人类社会乃至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所以说,着眼于设计行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一定要将市场化的理念引入其中,要围绕着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2强调前瞻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第二个路径就是要强调前瞻性,因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如果失去了计算机行业本身发展的先机,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主体而言,他们就会失去了市场的青睐,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一个相对下风的地位上,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与此同时,着眼于人类社会的个人发展而言,只有那些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能够在激烈的时代竞争当中保持自己独特的调性,维持自己的优势领先地位的公司和技术才能够获得时代的认可,才能够达成推进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3重视跨界融合

以互联网加为代表的跨界融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的过程当中,着眼于跨界融合,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集中在一起,采用互联网媒介进行集中的解决,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互联网行业纵深发展的不二法门。一段时间以来,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的风口正在挤占人们的视线,成为时展的重要命题。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时期的跨界融合的先进经验中吸取经验,将相关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当中,是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行业提出的新的需求,也是计算机行业本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实际上与社会的需求有不同的需求,这与时代的发展都息息相关。着眼于推进时代的进步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广大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与研究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自觉的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为推进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海波,仲秋雁.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结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42-46.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给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和学生在思想上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实践的充分积累,把握好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着互联网时代迈进。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一方面,面对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从事各种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工作的机遇。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整合资源,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对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机构以及企业等相关组织的配合与互动。从学生成长的外围环境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校是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容易取得实质效果的场所。因此,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大学生本人、高校、家庭、社会,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予以推进。随着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和岗位要求的进一步专业化,计算机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和学生本人,都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投入足够的资源,围绕有计算机专业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展开工作和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蓝图规划和职业生涯合理定位,是学生在计算机行业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起步。帮助学生结合个人情况,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他们奠定通向成功的基石。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计算机专业的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自己对计算机行业职业发展路径的清楚认识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明确规划。而计算机行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多,很多企业都会希望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在挑起专业技术的担子之余,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成为企业将来的管理人才储备。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完成很好衔接的情况下,会频繁更换工作甚至转行。因此,高校有责任帮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在树立做一名计算机行业领导者的坚定信念。 

 

二、实践中充分积累 

1.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计算机专业时处于被动状态,仅仅因为高考分数较高,刚好能够填报某个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或者是因为家长对计算机行业就业形势的初步判断而不由自主的选择了该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自己今后如何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知识,如何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展,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等知之甚少。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低年级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有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合理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从长远来讲,更加会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是今后在计算机行业发展是否顺利。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最好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这些老师对计算机行业的过去、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都比较了解,知道各类不同的计算机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具体的计算机行业相结合,方便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规划并付诸实行。 

2.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和基本流程以后,可举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和对计算机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信息渠道、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拓展,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引导学生在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同时,把体现自身价值与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相结合,把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作为一促进自己成长成材的具体计划,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把书面的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将来在计算机行业中有所建树,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邀请计算机业内专家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计算机行业内的专家,包括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一般拥有各自领域内丰富的计算机行业从业经验,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院校应该经常邀请这些专家给学生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行业情况,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为弥补这些差距做好积累和准备。 

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学生的自身素质都会发生变化,计算机行业的更新速度更是快于其他行业。因此,邀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子行业环境的动态,并针对这些动态变化,重新对自我进行剖析和评估,对职业生涯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及时的修订,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合理调整各阶段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三、时间上恰当把握 

在学生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把握好时间节点,抓住几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除了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外,单位实习前后以及大学四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重中之重。 

1.在单位实习中分析思考,合理调整目标 

单位实习,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今后可能的就业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都有较全面的理解。各级院校一般都会在大二或者大三暑假,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更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意识,以及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尽快形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实习结束后,学生通过对实习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对自己原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合理的调整,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在大学四年级明确差距,及时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大四对自己毕业以后如何发展,都有了大致的理想规划,再通过之前的单位实习锻炼,也了解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环境,此时可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生涯规划准备做一个回顾:首先,审视是否已经确立了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之前的准备是否足够充分,还存在哪些差距;其次,需要个性化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如可邀请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行业人才需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接受计算机行业的应聘技巧培训,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后,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关注招聘信息,体验模拟面试等,查漏补缺,做毕业前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冲刺。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德、智、勤、技等多个方面。针对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并最终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管理,2009,(7). 

[2]游静,卢莹,徐守坤.从就业形势看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教育,2009,(8). 

[3]辛汉玲,丁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调查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08,(5).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分析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

二、电算化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可供上级部门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三、走全员化管理道路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几年来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经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想在管理工作中有所发展,首先要从领导开始转变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科技信息和开发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不仅能简单操作计算机,而且要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编程工作,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其在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舍得投资,为应用计算机技术打下可靠的经济基础。其次组织更多的管理人员。采用拉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或与其它技术实力雄厚的单位、科研院校联合起来,开发出经济实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多种管理业务知识,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同具体的管理业务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二个强大的培养双向或多向人才的学习潮流。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082-01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中的重要性

1.1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固定性的必要因素

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建造,建筑物和土地不可分割的性质使建筑物具有固定性。同时,建筑产品与工业产品存在一定不同,即工业产品人员和工业设备以及施工现场较为固定,但不同产品在生产线上可分批分次、同批多次生产,最后产成品实现,使工业产品的流动性就很强。而建筑业不同,它的固定性使得建筑设备和工人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作业,这样就要求建筑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传输工具,能够让信息管理者能准确,速度的配合施工一线工作,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1.2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多样性的主导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作业规模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气候环境不同、样式不同等,使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管理者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精准的了解施工的地形、地质、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因此这也就对建筑行业与其他工业行业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区分。同时,其他行业产品即使生产数量大,但是生产统一、加工方式相同,使其可以按照一样的方式重复生成。而建筑行业的不定因素繁而杂,不同因素会导致最后建筑工程与设计图纸的不符。因此,只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主导下,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多样性方案,以此进行复合型工程。

1.3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短的关键因素

生产周期是指从加工对象投产至加工完毕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情况子下,一个建筑工期从开始施工至交付所耗时间可以长达2~3 a,或者3~6 a甚至10 a之久,这样漫长的工期比工业产品周期要长很多,因此施工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材料浪费、节省人力资源,还突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解决建筑工程项目体积庞大的 因素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能迅速发展至今,说明需求量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需求逐步加大,都导致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复杂而难于管理。而现如今办公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挖掘其价值所在,迎合时展需求,结合建筑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系统一体化,使得工程管理系统较为庞大的问题得到协调统一。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中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行业在各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不但具有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稳健的发展空间,还有国家的扶持基础,并且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生产部门。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呈逐渐上升的姿态,二十年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工程建筑业的弊病也逐渐露出“马脚”,使得管理方式的落后、传统观念的日益加重,设计思维单一、跟不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求等问题接踵而来。

2.1 软件开发与工程管理协调不一致,缩减了应用范围

目前,计算机软件应用在建筑工程行业里处于初级试用阶段,虽然取得相应效果,但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死板、陈旧,最主要还是用以往的经验来部署实施,不能和新技术相融合。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知识,软件的开发人员也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管理的认识,使得开发出的软件难以适应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应用效率大打折扣,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同虚设,加之应用范围的广泛使用,使软件开发与工程管理之间存在不协调,使得计算机新领域很难迈开正确的第一步。

2.2 全面人才的匮乏和管理人员观念的差异

建筑工程业人员大多是专业技术型人员和以劳动力为主的人员,他们几乎对计算机知识认识度为零。同时,建筑管理人员又具备计算机知识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进而导致了专业计算机人才资源的匮乏,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不便。

2.3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机构人员变动频繁

建筑工程和施工条件没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变化因素颇多,使的施工的频率和节奏很难把握,导致不同阶层的管理人员的调动频率加大。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上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文化了解不统一,对企业给予的技术培训,知识再拓展有抵触情绪,导致企业即使愿意提供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里的跳跃式发展。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生活中,计算机信息技术随处可见,它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而建筑业只是有一小部分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所实践,并未普及到整个行业里,所以在我国的工程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还需要从初级阶段介入,“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是一项漫长而具有期待性的工程,使建筑业应用计算机科技的曙光指日而待。

3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快软件管理的开发和应用

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日渐成熟,特别在建筑业也有所突破,一项新的技术软件开发就要以适合行业的发展来迈开第一步。因此新软件的出现不一定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全面铺展在建筑业里,可以将试点作为中心、重点,积极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程,并结合政府采取的措施逐步带进更多、更大的工程效益,让所有建筑业看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里的优点。同时,要为高端软件开发使用者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实现利人利己,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3.2 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靠建设管理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并要求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正确的看待计算机技术。同时,各大建筑行业应加快脚步,掌握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并培养开发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技术人才,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做领导和员工考核标准,条件较好的企业应结合工程的需求自主研发和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

3.3 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摒弃旧观念

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否成功有效地应用在建筑行业里,更要注重企业管理层的接受程度,企业高层管理人或者施工队员都要接受不同级别的计算机培训,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职工培训,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职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并规范的做出企业规章,并以鼓励和竞争的模式来提升高层和施工员工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的认知。同时,还要跟住新时代的信息脚步,提高自我修养,摒弃员工的旧观念,从根本上使计算机技能得到提高,使其能够更好的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是一颗种子,虽然发芽、成长,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其他国家而言较为漫长和落后,但这颗种子在浇灌和修剪过后,将会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有所提高和进步。因此,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改变落后面貌,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同时,我国建筑管理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也为国内建筑行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困境;应对;措施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性,当经济发展较快的时候,科学技术的进步幅度比较多,科技成果比较显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又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往的电力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了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使我国的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适应国际发展的潮流。

1.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力计算机信息化,就需要认识其面临的困境以及其发展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具体来说,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研发不及时

电力计算机系统应该和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每当电力企业部门职能、内部控制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时候,电力计算机系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增大了研究、开发的难度,使得整合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现面临着很长的周期,MIS在功能上的改变是比较频繁的,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滞后,影响了管理的时效性。

1.2技术与系统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将会不断应用到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当中,诸如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办公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研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但影响了整个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向,还对系统的软件结构有着较大的影响。此外,这些新技术还需要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CAD等进行整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电力系统变得十分复杂,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1.3信息化意识不强

以往的电力企业主要依靠的淡出的市场模式,对于市场—计算机模式还没有完全适应,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清晰的认识,实际上,从当前的电力企业的发展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与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经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就需要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转变过来,使其充分认识到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电力企业的发展符合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1.4实践效果不理想

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已经基本形成自身的办公系统,虽然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先进性,但是其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与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使得工作人员很难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这样就使得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目标都无法很好地践行,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效率。

2.电力计算机信息化困境的应对措施

分析了以上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就需要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理顺各方关系

优质的服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密切联系当地政府,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反映数据对电能的供应进行替换和调整,使终端能源消费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力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要求。

2.2创新企业服务

当前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相应的服务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大量的手持终端产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全方位的计算机服务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客户的中心地位发挥的更加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借助电力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在缴费的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不但可以采取代收、银行托付等方式,还可以利用POS机刷卡、工行缴费通等方式来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服务水平。

2.3依托先进技术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就需要逐渐实现计算机业务流程的电力化,将服务和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详细了解用户用电方面的实际状况,诸如客户的用电限制、客户的服务反馈、客户的实际困难等,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对用电的需求,在保障安全、便捷的基础上,还应该实现不扰民、高效的服务标准,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在技术的利用上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体系更加完善,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设计相应的计算机服务信息系统,收集客户对服务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及时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向客户供相关的业务咨询、供电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使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更加全面化。

2.4培养新型人才

在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壮大。为了更好地完善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计算机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好相关的招聘工作和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计算机体系,发掘一批电力计算机的骨感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电力计算机业务发展的需要,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2.5完善信息系统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完善电力计算信息系统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不断提升系统的风险预防能力,提高系统的危险预警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相关的风险判别和研究工作,要组织专门的人员或部门来进行分析,加强追踪调查,摸清当前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问题和瑕疵,以便及时对系统进行修复和完善。

3.总结

我国的电力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越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我国的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是十分完善,这限制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往的电力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逐渐完善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 [科]

【参考文献】

[1]陈雷.浅谈ERP在电力系统中的实施与应用[J].科技风,2010(16).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

前言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它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现阶段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足、投入少以及专业化人才缺失等问题。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坚持,若想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顺利开展,企业的领导层要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并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部制度,并让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1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和信息技术的提升,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已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企业内部能更快地传递文件,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提升了沟通效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开支。

1.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得办公变得智能化,内部员工能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的资源,扩展自身的业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的企业,在竞争中会更有竞争力。计算机的应用使人的工作、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变。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趋势,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

1.2整合优势资源

企业若想提升工作效率,离不开对多种资源的整合。企业管理者需要搜集多种信息,做出科学评估,才能做出决策。如果信息渠道不完善,就会影响到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做好对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企业能快速、精准地捕获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保障单位的根本利益和正常运转。

1.3提升企业管理水准

企业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数据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数据搜集的过程比较烦琐,人工处理这些数据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做出验证。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企业基础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企业管理层能对当前的管理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制订适当的处理方案。

1.4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不足,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管理层没能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化的深刻内涵,不能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联系到一起。日常管理中,将信息化误以为是技术,忽视了管理作用。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滞后。当前许多企业虽然有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和管理软件,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较小,未能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落后的原因是缺少专业人才,领导层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信息化建设管理作为企业长久发展的大计。

2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建设片面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信息化不只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计算机软件建设。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很舍得对硬件进行投资,但对信息化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运用却缺乏规划。这不仅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法形成发展合力,还会影响计算机硬件建设效果。

2.2缺乏信息化人才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进来。像绩效考核、办公室文案、行政管理等均会产生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问题,如果计算机信息化人才不足,信息化建设就成了一堆摆设。

2.3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备

当前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滞后性非常严重,计算机信息化软件管理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延伸,特别是很多企业在管理工作中通常会应用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考虑信息化管理精准率、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缺乏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管理,且在管理规范与措施方面也缺乏严谨性。

3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策略

企业必须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且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完善并获得经济效益。目前,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变得日益紧迫。为了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企业应该提升管理,实现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目标,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提升重视程度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层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重视信息化发展。企业要将信息化建设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意识里,发动每个人的力量,建立其全面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企事业单位可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信息化建设做出规范,以提升建设管理的效率。

3.2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企事业单位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要格外注重网络的安全防护。全体员工要有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基础的防护措施。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配置相应的防火墙。企业要对内部的网络保护系统做到及时更新,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

3.3培养计算机信息化专业人才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中会用到许多专业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因而企业需要培养或招聘一些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企业的信息化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要熟悉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平时要多开展内部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强化专业人才的素质。企业还能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一些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奖励。员工自身也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人员也要加强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部门职能,这样才能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状况,以更好地开展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社会发展使得所有人都必须具有计算机信息化应用能力,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培养各部门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确保他们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员工充分掌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由此才可借助计算机信息化发展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3.4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完善内部的制度。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计划,对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特点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模式。信息化建设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要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日常办公中,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稳定。

3.5创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体系

如果想紧跟时展步伐,企业应该注重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信息化体系。对企业而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应与经营的需求相结合,使企业信息交流及时性与便捷性得以实现,从而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在具有较强信息化处理需求的行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逐渐呈现出综合性发展特征,囊括信息技术所有研发资源,从而使信息化建设管理在数字模拟化、档案资料管理以及模型建设等领域中得到有效应用。

3.6完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才可完成相关工作,所以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创建一个更为有效、全面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有效制定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强化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保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质量。

3.7注重市场和企业信息化的关联性

企业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自身与市场发展现状相适应,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所以,企业应该全面优化自身结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企业计算机信息通道的有效性与通畅性。除此之外,还必须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力与思维方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8篇

摘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操作技能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脑的组装与维护技术、操作系统的安装、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是一个值得高职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方式,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采用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组装维护 项目化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选购策略;计算机组装的步骤;BIOS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系统的设置与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自己采购、使用、维护计算机以及毕业后的工作紧密相联,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重视。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首先是教师要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摒弃普通高等教育中强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其次学生也要转变观念,在这方面学院和老师要起指导作用。要向学生介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只有注重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才会自觉地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去实践。

三、课程教材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特点是学校规模大、数量多、专业设置广、办学条件好和招生人数多。但作为高职院校核心建设项目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落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高职教材的选定成为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据笔者在多家出版社网站上了解的情况,该课程教学效果较好的高职教材并不多。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实际。编写者要首先深入了解市场对该技术的需要,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高职教学中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教材应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方式为主,要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尽量保证教材内容与市场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

四、课程实训室建设思路

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配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建立和完善该实训室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学生实验小组负责制,实验前登记每个小组所领到实训设备,实验完成后按照登记表如数归还,出现丢失情况的由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指派经验丰富的实训老师配合理论老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训条件来掌握本门课程所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组装维护人员的职业核心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可适当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最新的发展状况、专业从事计算机组装维修工作岗位的基本状况、现今IT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也可以聘请一些计算机组装维修行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谈谈该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养,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现场接触,对学生观念的更新、今后的学习方向、步入社会后职业定位和选择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