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 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以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导优势。近年来欧美各国对华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外贸企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主线,是企业实现新的更高级形式的资源配置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学者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操作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把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引导外贸企业开辟国际市场的有利方向,激发企业活力,减少企业的效率损失,避免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外贸企业循序渐进地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强化创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没有技术创新,单单是靠仿制和加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外贸企业必须突破传统,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树立创新意识,跟踪国内外新技术,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创造出全新的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制造出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创造出能满足消费者未来需求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注重品牌效应

在现今市场背景下,品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品牌以其难以替代的独占性、个性化以及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延伸性,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这已经成为新世纪商业发展的潮流。因此,外贸企业必须以质量为本,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自身实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有足够的信心和信任感。特别要注意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使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完善组织管理体质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还是企业自我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加入了WTO这个国际组织之后,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机制必须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灵敏度的、高运作效率的组织管理机制,才能让管理者得到正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以便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五、推广电子商务

时下新兴的电子商务已经越来越规范、成熟,它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为快捷、方便的服务。外贸企业在经验、海外商务关系等方面都成为了电子商务开展的有利条件。选择域名时,尽量选择符合目标群体的位置、所在行业,比如针对英国地区,你可以选择.UK后缀名,这样熟悉感会更亲近,还有比如你们是做LED的,最好域名里面包含这个关键词,这样对网站的排名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能够增强企业的知名度。

六、建立人才培育体系

企业竞争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外贸企业尤为重要。要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大量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培训,这两手都硬。通过外引内培等措施,打造一支强领会能力、高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强意志力的人才团队。

七、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等,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外贸企业应与时俱进,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新的价值观念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小结

中国加入WTO后,外贸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创立一片自己的天空,关键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因此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学者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必须注重和加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只有这样,我国的外贸事业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 H].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陈凤新, 卢锡慧. 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J] .集团经济研究, 2005, ( 13) .

[3]王睿, 郑雯. 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J ]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 04) .

[4]刘秋, 朱海峰. 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 J] . 当代经理人, 2006, ( 04) .

[5]杨笑冰, 曹庆仁.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J ] . 企业经济,2006, ( 05) .

[6]郭瑛. 外贸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J ] . 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2006, ( 03) .

[7]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8]童利忠,丁胜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9]黄锡伟.打造核心竞争力[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客户关系管理 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以往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规模、固定资本、销售渠道和人员队伍,已不再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新竞争对手和新机遇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创造出新结构以适应变化需求。依赖于客户生存的企业必须学会如何服务于具有不同背景的客户,并借助相关系统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客户关系管理CRM不仅将帮助企业在管理客户关系方面表现更佳,而且将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支撑企业拥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特有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如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它不仅仅表现为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产品、设备或者企业的特有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上述技能与机制之间的有机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如产品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研发竞争力、财务竞争力等的统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以Internet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更加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CRM方案和系统建设的发力点,将使企业拥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

二、CRM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在现代CRM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包括:

1.具有更充分的客户价值。在CRM环境下,富有战略价值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能够真正按照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其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真正站位于客户角度上考虑问题,努力提高顾客价值量。只有能够为客户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真正对客户最重视的价值有所贡献,企业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2.需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更为卓越的创新设计。在CRM环境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有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战略规划,这是核心竞争力赖以生出并发展的生长点。在现代CRM环境下,只要在相对的行业或市场中发现独特的价值,通过可行、经济、创新的规划和努力,都有可能技术先造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3.多元的延展性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CRM环境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以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和扩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如果缺乏延伸和扩展功能,企业就不能获取领先地位,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市场,而是一系列的行业市场和商机。

4.具有不易被人模仿的独特性。在现代CRM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为企业所独自拥有,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和内质之中。并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三、CRM环境下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企业通过CRM系统实施形成的统一客户联系渠道和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企业细心了解客户的需求、专注于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并通过在全企业内实施“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来强化这一关系,通过统一的客户联系渠道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这种种基于客户关系和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因素,都将在市场和效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优质的服务可以促使客户回头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整个业务也将从每位客户未来不断的采购中获益。

2.CRM系统将为企业创造出先进的客户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这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总体的规划都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CRM能够使企业跨越系统功能和不同的业务范围,把营销、销售、服务活动的执行、评估、调整等与相关的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客户收益等密切联系起来,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客户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为企业商业决策提供分析和支持,这将从根本上总体保障企业投入足够而适当的资源建设其核心竞争力。

3.CRM系统还将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提高。因为CRM在功能方面实现了销售、营销、服务、电子商务和呼叫中心等应用的集成,其目标是持续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先进化、自动化水平。CRM系统自身具有能动的持续进步的能力,将保证企业不断根据其资源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调整竞争战略、突出产品或技术优势,在拥有良好而稳定的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上获得不断的市场成功。这些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相关构成要素将起到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CRM将创建企业基于互联网络的管理应用框架,使企业完全适应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生存和发展。CRM将推动企业在Internet环境下的高速发展――企业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通过实施和应用CRM,才能具备在Internet环境下适应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能力,这也是Internet和网络经济赋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涵义。

参考文献:

[1]李琪:《客户关系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广宇:《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摘 要] 顺应环境的变化,会计应当恰当地反映和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量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核心竞争力会计产生的必然性进行简要的基础上,主要就核心竞争力的确认、计量以及我国企业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倾向于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来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处理。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日趋剧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必须努力培育并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而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性化,并恰当地揭示和披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量及其动态变化。这也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有必要指出,十多年来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基本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和趋同为主旋律,对此,我们认为,今后企业会计改革和发展必须突出创新和突破,如此才会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使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提高效益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本文试图对核心竞争力会计这一新课题进行初步探讨的重要基点。

一、关于核心竞争力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一)对核心竞争力本质的进一步认识

正确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认识和核心竞争力会计问题的前提。综合已有观点,可以将对人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的各种认识归纳为五类:(1)基于技术与产品创新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2)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3)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4)基于组织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5)基于文化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林善浪、吴肇光,2003)。

显然,不同的学者,所占的角度不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相差甚远,但又各有其道理。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一种综合了企业资源、能力、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合力。可以说,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超额收益,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其原因就在于,任何一项优势从长期来看都是暂时的,它能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也是有限的,要想延长这种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优势,必须要通过各方面的协调合作,需要综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能力、环境和制度:

1.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并可以利用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资源,例如企业拥有的资产、核心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资源,核心竞争力中的资源应该是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资源。

2.能力。主要是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协调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只有创新才能永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资源也需要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正如再好的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能露出它的锋芒。

3.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则主要是指企业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外部环境是指市场环境、政策因素、条件等等,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人际和营销。

4.制度。制度的本质是指人与人之间结成的关系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中的制度的核心之一就是规则,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规定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二)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鉴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体系并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确认、计量和报告已经势在必行。

1.核心竞争力会计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和决策。首先,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在广义上就是一项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基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应对这项重要资源进行记录和报告。其次,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角度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越强,越有利于信息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情况披露得越充分,信息使用者就越能对企业的未来有越全面地了解,也越有利于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和决策。

2.核心竞争力会计有利于企业管理者重视和强化对核心竞争力的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进行培养、发展和维持核心竞争力。会计使核心竞争力从隐性转为显性成为可能,核心竞争力会计也就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会计就是企业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会计的独特,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控制的活动。

二、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会计处理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是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体系的关键和难点。企业的经济资源,只有以具体的数量表现出来,其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技术、资源、组织和文化等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但它对企业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却无法得知,所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即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视有余,也不知道如何去培育、珍惜、保护和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和效能也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如不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以确认和计量,势必会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产生重要。

FASB在1997年6月发表的“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的概念公告征求意见稿和1999年3月31日的修订稿“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建议使用现金流量折现作为计量某种资产的一项属性,无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和计量是一种启示。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来看,不管定义有多少,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能为企业获得未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一家企业的未来的超额收益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越大。因此,我们主张将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企业未来超额收益的现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亦即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来确认和计量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具体可区别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两种情形来进行:

1.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预期未来企业平均收益-净资产公允价值×行业净资产收益率)/i]×(1-a)

2.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净资产公允价值×(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i)n}×(1-a)

在上述算式中,i是折现率,可以选用市场利率;n是年限,可以根据实证研究,考虑行业的不同来选取。由于企业超额收益并不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的,还有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资源稀缺程度等因素,所以设定参数a来排除这部分因素的影响,a的设定可根据行业不同,环境不同来设定,且一旦设定一般不经常变动。

(二)核心竞争力的后续确认和计量

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根据其自身特点,可以借鉴无形资产的处理进行后续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作为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往往具有报酬递增性(至少未必报酬递减)。尽管形式上无形资产可能存在明确的期限,但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考虑,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可能就失去了合理的依据。可见,无形资产完全有必要进行后续确认和计量,逐期计提减值准备(葛家澍、杜兴强,2004)。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随着企业整体价值的变化,也有必要对其价值通过重估,进行再次确认与计量。为了防范企业日益增加的风险,应根据稳健性原则,按照企业能否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减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企业可于每年年末,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进行后续确认和计量,后续确认和计量的期间选择可以采用初次确认与计量时的相等期间并逐年滚动。

(三)核心竞争力账户的设置

为了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升、增减变化及其所产生的收益等情况,在现有的核算账户体系中,须增设一些新的账户。

在资产类账户中,增设“核心竞争力”账户,反映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该账户借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增加,贷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减少或注销,余额为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现实价值。

为了反映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减值状况,需要设置“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该账户贷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减损;借方反映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恢复而转回减损的价值;若有余额,其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累计减损的价值。“核心竞争力”账户余额与“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余额抵消后的结果,反映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净值。

与“核心竞争力”账户相对应的是在“资本公积”总账中增设“核心竞争力”明细账。该账户贷方反映企业增加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借方反映减少或注销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及其减损的价值。

三、对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相关建议

基于上文的认识和探讨,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应尽快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

1.确立核心竞争力会计十分重要的认识和观念。在全球竞争,企业要从全球化中获得最大利益,并保持持续的,关键是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人们就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广泛认同,但若不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就无法得知它对企业的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贡献,或者价值有多大。所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即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视有余,也不能很好地去培育、加强、保护和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和效能也远远不能够体现出来。

2.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核算。企业在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1)充分借鉴吸收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2)注重对技术创新费用、营销费用的核算;(3)加强对未来信息的有效预测,会计部门应对企业与构建核心竞争力有关的信息(过去和未来)在财务层面进行评估。

3.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披露。为使相关利益团体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企业应将有关核心竞争力信息对外披露,但这些信息的对外披露应以不损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对于如何规范核心竞争力的对外披露,例如以何种形式向外披露、如何设计报表格式以规范其披露、如何对这种披露进行监管等,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选择。

4.重视对核心竞争力的和评价。会计的意义在于管理。企业应分析其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和种类,即企业目前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必须通过具体指标来反映。会计应综合企业内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按一定的识别标准,采用系统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描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概括和说明。企业在设计核心竞争力指标时应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遵循整体性、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

[1] 林善浪、吴肇光.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 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汤湘希.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的基本理论. 财会通讯,2005年第9期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 电子化方案

1.前言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的产生、采集、整合、反馈与决策都空前加速的时代。在灵活性与快速反应主宰的商业战场上,企业如何才能实时感知消费者迅速变化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在信息科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企业又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大潮中竞争制胜?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日臻成熟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包括管理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等等。企业希望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增进自身对于客户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保障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很好地吸收、运用客户导向的理念,从中得到在客户忠诚度、满意度方面的提高,实现良好的利润收益。

事实上,在国外,对企业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的探索,伴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纷纷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这个时期开始,信息技术和IT产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MRPII/ERP等信息系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企业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而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赢得客户长久的信任和支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一些可以帮助企业从各个方面进行客户管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案相继出现,如自动销售系统和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等都被广泛地采用。随后,市场营销管理、订单管理、电话销售管理、客户支持管理等各种独立的方案和功能模块不断出现,企业开始依托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规划,结合Internet平台和电话等手段接受用户订单和服务请求,进行前端销售管理,创建与相关业务的管理接口等。

在电子商务全面升温的时代,企业对整体性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就是一种包括了企业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整合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可有效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功能模块,从理念到技术、从产品设计到应用,都被证明了是可以提升企业运营质量的全面电子化方案。

2.客户关系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2.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致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

客户关系管理,也是企业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相关的全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的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

人们普遍认为,CRM将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在成熟市场中高效动作并获取稳定利润的法宝。来自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CRM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据国际数据集团(IDC)对欧美300家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不管美国还是欧洲的企业都正在增加对CRM软件的预算,这300家企业1998年平均花费310万美元在CR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上,计划每年的预算将平均提高8%。IDC还预期全球CRM市场将以每年40%的成长率,从1998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10亿美元。尽管目前美国的CRM市场开发利用率目前尚不到25%,但它将以44%的年复合率迅猛发展,根据AMR Research的研究和预测,美国到2003年用于实施CRM的预算可能达到168亿美元,目前软件行业前五大CRM厂商会则占领40%的市场份额。最乐观的预测来自专门从事市场研究的METAGroup公司,其报告显示全球的CRM市场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全球CRM市场2004年的销售额将跃升至670亿美元。METAGroup还指出,未来企业在CRM上的投入将赶上并超过ERP,到2004年,分析、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将成为CRM市场中的生力军,其年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82%。

CRM的出现,使企业真正能够全面观察其外部的客户资源,并使企业的管理全面走向信息化、电子化,从而促使企业更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2.2企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特有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如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进一步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内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它不仅仅表现为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产品、设备或者企业的特有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上述技能与机制之间的有机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如产品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研发竞争力、财务竞争力等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它们之间关系密切,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些公司最大限度扩展其核心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为各种客户生产核心产品,使公司获得加强核心竞争力和扩展步伐需要的收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以Internet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更加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CRM理论与应用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将最直接地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方面,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从对短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关注,延伸到对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努力上。

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CRM方案和系统建设的发力点,将使企业拥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运用CRM系统建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公司内部智慧、知识的汇总,是凝聚现有业务的“塑胶”,更将成为企业发展新业务、开拓新领域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纵观所有成功的公司,无一不是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拥有优良的生产制造过程、或拥有卓越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最佳服务的能力、或拥有开发新产品的高度创造力、或拥有降低生产成本的业务流程等等。如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自己独特的、炉火纯青的发动机技术――这种技术推动本田公司研制开发出多种高功能、高效率、低耗油、低污染并具有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发动机产品,这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从而使公司可以生产出一系列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高度竞争能力的终极产品,包括本田轿车、本田跑车乃至本田割草机、本田发动机驱动的游艇等。蓝星集团以其独特的清洗技术开创了中国清洗行业,并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拥有全国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是全国PBT、双酚A、特种环氧树脂最大的生产商。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在新世纪内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瞩目。世纪之交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出现的,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涉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一轮又一轮的企业购并浪潮,究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谋求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全球霸王”,其核心竞争力大大超过欧洲空中客车;美国金融业中花旗集团和旅行者公司的合并,给全球金融界产生了地震般的冲击波;美国的福特公司购并日本的第五大汽车公司马自达;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厂克莱斯特合并,更是加快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重组步伐等等。蓝星集团并购了30多家军队保障企业、5家科研院所,每一年还不断有新的企业走入蓝星的旗下……所有公司之所以在专业领域内展开一轮轮的并购风潮,进行“强者恒强”的重新组合,主要是为了集合企业优势、抢占技术高地,从而让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拥有别人只能望其项背、更无法轻言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2.3CRM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CRM)将不仅帮助企业在管理客户关系方面表现更佳,而且将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打造核心竞争力。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以往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规模、固定资本、销售渠道和人员队伍已不再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决定因素。由于新竞争对手和新机遇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创造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变化需求。依赖于客户生存的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对待具有不同背景的客户,并借助相关系统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强对客户的吸引力。

企业通过CRM系统实施形成的统一的客户联系渠道和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企业细心了解客户的需求、专注于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并通过在全企业内实施“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来强化这一关系,通过统一的客户联系渠道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这种种基于客户关系和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因素,都将在市场和绩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优质的服务可以促使客户回头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整个业务也将从每位客户未来不断的采购中获益。

CRM系统将为企业创造出先进的客户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这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总体的规划都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CRM能够使企业跨越系统功能和不同的业务范围,把营销、销售、服务活动的执行、评估、调整等与相关的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客户收益等密切联系起来,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客户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为企业商业决策提供分析和支持,这将从根本上总体保障企业投入足够而适当的资源建设其核心竞争力。

CRM系统将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提高。因为CRM在功能方面实现了销售、营销、服务、电子商务和呼叫中心等应用的集成,其目标是持续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先进化、自动化水平。CRM系统自身具有能动的持续进步的能力,将保证企业不断根据其资源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调整竞争战略、突出产品或技术优势,在拥有良好而稳定的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上获得不断的市场成功。这些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相关构成要素将起到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CRM将创建企业基于互联网络的管理应用框架,使企业完全适应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生存和发展。CRM将推动企业在Internet环境下的高速发展――企业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通过实施和应用CRM,才能具备在Internet环境下适应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能力,这也是Internet和网络经济赋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涵义。

3.结论

在今天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层只有将自身与企业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与外部动态环境相适应。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的第一选择。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大潮中竞争制胜。

参考文献:

[1]陈启申.供需链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张毅.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李友.CRM:化繁为简的理由.

[5]管政.CRM:中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效应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而在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在这里,我们着重论述科技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这是因为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对我国来说,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的途径。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前者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后者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一般说来,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中心展开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有时要循环交叉或并行操作。科技创新过程不仅伴随着技术变化,而且伴随着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

我国的广大学者在对科技创新理论和实践做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科技创新的涵义:“科技创新是重新组织生产或研究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系统,从而推出新知识、新产品、新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总之,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应包括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也就是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的技术和谐组合”。这里提到的先进技术不是单指科学技术,它既包括科学技术,又包括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可以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发明独特营销手段和运用独特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交互作用,而生成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成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包括企业的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内的复杂系统。

三、国外企业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以科技含量较高的IT企业为例说明科技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方法。

公司运用科技创新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有如下方式可供选择:第一,强化本公司的自我研发能力,或是提高获得外部技术专利的能力;第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独创性,或是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第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自身竞争力并加快投入市场的速度。

美国微软公司――全球最大的软件企业,它在很多项目中均处于优势地位,利润率也高。该公司积极强化本公司的自我研发能力,其研究开发之早,产品的独创性都首屈一指。它们在开发期上也作了极大的努力,且新产品的成功率极高。

另一家公司英特儿公司则只参与计算机行业中微处理器的研制,具有38年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它在计算机芯片上获得成功,取得了极大成效。英特儿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旦开始研究,则大力加快研究开发的速度,并争取早日成功。所以说,它们的成功关键是研究开发过程。

综上所述,着眼于技术创新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来观察企业活动,就能从与以往有关企业战略的书本理论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思考。比如:“规模化经济”战略可重新定义为“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规模;“集中化、特殊化”战略可重新定义为能同时聚焦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化、特殊化;“差别化”战略可认为是提供附加价值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别化。

四、科技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分析

1.科技创新的催化效应。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已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2.科技创新的扩散效应。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科技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科技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如果企业将其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和扩散到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配置,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培育 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长盛不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核心竞争力。凡成功的企业,无不缘于其创新能力、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源和基础。例如德国西门子的电机制造技术、索尼的微型化等核心竞争力为各自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商业管理研究院的管理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英国伦敦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教授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尤其是协调组织中各种技能的学识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文中指出日本NEC公司之所以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奥秘就在于它远见卓识地培养了核心竞争力,由此掀起了世界研究核心竞争力的热潮。根据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描述,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尤其是学习如何把不同的产品、技能统一起来并把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资源或能力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合力,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产,是企业特殊的长期持续经营能力。它具有无形性与动态性、系统性与整合性、专有性与不可复制性,是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遗产”。其构成要素包括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资源优势、环境条件、营销网络、管理协调、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可表现为企业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核心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核心品牌形象能力,核心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企业的特殊资源、自然禀赋、一次成功的技术发明并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企业整体为载体,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并非通过市场交易就能真正获得;其关键是协调和有机结合,不是分散的技术或技能。

一、培养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战略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竞争力的着眼点。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培养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养、发展和更新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1.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识别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是由多种技术和能力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其识别应当是由各战略业务单位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以便于对此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技术、人力资源等各种能力上。同时应采用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识别出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利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可操作性。

2.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第一,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它关系到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因此高层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战略,有意识地培养和学习,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第二,是让企业战略业务单位的管理者和全员共同参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有学习型的组织才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配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第四,重视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积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长期培育,更多地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并非某项重大发明所能造就。最后,创建相应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2)外部并购与联合开发――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加速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可能守着原有的核心能力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整、变化、扩充。如果企业能够迅速吸收外来资源,则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必要的竞争力要素,赢得商机。可通过外部并购和联合开发等方式快速获得某种核心竞争要素,但要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注意学习与积累使其内化。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出版副总裁乔纳森・D・利维先生所提出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能力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得到了业界普遍的赞同。企业人力资本的多寡、知识管理能力的强弱才是制胜因素。因此不断给员工施肥、让更多人得到知识,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2.注意区分核心竞争力与有竞争力的产品、独特资源等

核心产品或独特资源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而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3.正确看待企业合并、战略联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笔者认为,合并与联盟对短期内提升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只有积极主动地从联盟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地长期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日本与美国的合资企业通过在联盟中的学习与积累,大大提升了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注意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意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例如传统工艺景泰蓝就是被日本参观人员学习、模仿而流失,并最终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败涂地。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和保护以避免核心竞争力的丧失。首先,应自行设计、生产核心产品。二是要加强对核心能力携带者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消除本位主义思想,对核心能力携带者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应谨慎处理某些可能包括具有潜在价值的核心能力及其组成部分或核心能力携带者的经营业务。

总之,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付明喜:左右企业命运的12大选择,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年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7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了公司竞争优势的核心是公司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重要观点,并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够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巨大影响。之后,大量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而言,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它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战略业务单元专有的资源,而是整个公司的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于“协调”和“整合”,它的形成不是企业内技能或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有机协调和整合。

2.基于组合观的核心竞争力。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给组织在某一特定领域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组差异化技术、互补资产和惯例,同时也是组织中主要创造价值并被多个产品或多种业务共享的技能和能力。这个定义除了指出创造价值和能被多个产品或业务共享这两个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外,也把核心竞争力定义在技能上。

3.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该观点认为,应该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能否为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芮明杰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隐性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就是隐性知识创新的过程。

4.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该观点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操作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于企业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在组织内达成共识并为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的企业文化,为一个综合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

芮明杰、陈晓静、王国荣(2008)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概括为以下5点:(1)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即应当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2)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3)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完全不能复制的;(4)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当是互补的;(5)从企业未来成长的维度看,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性。

二、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当前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体上比较偏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和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目前,国有企业处在由传统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向较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过度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十分薄弱。“所有者缺位”的制度令众多国有企业缺乏效率;政企不分的“婆媳关系”仍然存在,使国有企业市场化行为扭曲,使一批企业害上了“软骨病”;国有企业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活力不足,法制不够健全,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造成极大障碍。

2.国有企业原有管理体制模式中漠视企业核心竞争力。尽管体制改革已经30多年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国有企业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仍然很浅显,国有企业的决策者还未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放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许多企业往往迫于应付当前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对短期经济利益过分注重,而对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的发展缺乏关注。

3.国有企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不足。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知识等无形资源的学习和积累,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及技术与管理等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多数企业忽视市场信息、商标、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积累与维护,忽视知识结构的重组与知识技能的提高,制约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4.企业内部还未形成创新机制。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还有赖于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创新机制。包括企业价值观的更新、企业文化的培育、人才获取和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企业创新环境、内部民主及沟通渠道、知识管理机制等。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国有企业经营者观念落后,墨守成规,惧怕风险,排斥创新,以致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成员对企业变革的信心和支持降低,甚至抵制,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弱化,国有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通过上述对于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文将从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形成团结的学习型组织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5个方面阐述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国有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其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对企业所需资源的争夺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夺社会资源的能力。为确保企业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要有比其他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要树立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制定和研究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着眼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2.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制度保证,所以,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地革新和完善以企业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规范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探索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和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的途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的竞争,国有企业要完善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研发投入,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重点,围绕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好技术攻关,力争在一些优势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又能带动其他各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技术主动权,从而创造出整个民族工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4.形成团结的学习型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组织学习方式有重要关系,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十分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因素更加复杂多变,知识资本已成为第一资本,决定着企业未来竞争优势。企业能否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能否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和解决新问题,都要靠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造就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8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核心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能为顾客带来更大的满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比其他企业更多的产品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能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有的差异化的核心能力,企业利用核心能力可以赢得顾客和市场,并且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占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3.延展性。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进入新的多样化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具有打开多种产品的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得传递延展过程。

4.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来源于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和长期性,但不是所有资源要素都会对核心竞争力的成长产生有益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的、效仿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5.动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性表现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企业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而是企业可能变为劣势企业甚至消亡,劣势企业可能变为优势企业。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6.关联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局限于个别产品,也不仅是企业用来生产产品的个别物质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形式是隐性的、相互关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往往是企业整体效率优化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是各个部门和员工个人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学习培养建立的。

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误区的问题

1.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根本不知道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而是眼前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企业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战略规划,更不用讲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构建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

2.关于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没有清晰的思路。另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但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走了好多弯路,错过了一些企业发展的好机会。

3.多元化的误区。一是过早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仍处于产品周期的早期成长阶段的时候,就受到机会的诱惑而开始进入其他行业。这种战略上的错误不仅使它不能在这个关键阶段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而且使自己对其他行业的进入缺乏稳定的支撑。其结果往往是自己在新行业没站住,也失去了自己原有行业的竞争地位。二是过快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在初步获得成功之后,就以为什么行业都可以进入,而且能很容易成功。但多元化发展是有其前提条件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在其主业获得了牢固的市场地位,而且多元化发展不会稀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搞的“多元化”不但没能降低经营风险,反而由于提高了财务风险而倍增了经营风险。扩张的经营没有保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营也失去了。

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和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公司制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股份激励制度、法人财产制度、独立董事监管、员工持股计划等内容。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2.技术创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还可以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其次,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重要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后,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要深化薪酬分配制度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尊重人才和知识,允许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比重,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变革,企业管理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价值创新等多方面。管理创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而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即确立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科学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