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收预算 预算性增收 税收优惠

税收预算与税收优惠的概念及延伸

税收预算(revenue budget)是上级领导机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对税务机关完成税收任务的目标测算,是国家财政预算体系的核心。它包括了预算体系的编制、分配、检查以及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税源可靠、税收有效。税收优惠(tax incentives)是为了配合我国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照顾措施,减轻或减免纳税人的税务负担,以达到支持和引导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税收预算主要采取“以支定收”的方式进行,即根据税收用途来决定税收多寡的问题。税收预算的编制体制采取的是一种“基数增长”的机制进行的,在上年税收计划完成的基础上,按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综合各地税源增减变化情况等因素,一般再调增几个百分点,形成新一年的税收计划。这种税收预算体制的编制就为我国税收预算带来了增收的可能。在税收优惠方面,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起到的是政策调节、政策扶持作用,优惠区间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于基础性建设、吸引外资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这是对税收预算的一个“负增长”,而且不可预测性很强。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寻求临界点就成了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

税收预算性增收和税收优惠现状分析

(一)税收预算性增收现状分析

国家税收预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税源问题,保证税收稳定,为公共财政提供保障。稳健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保证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为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财力支持,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税收预算是面临增收的压力的,其主要方面有:

由于我国财政预算与gdp比值、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比值较低,社会各界普遍要求提高这两个比值。这直接带来了各级政府在安排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预算时要求明显的高于gdp增长,最终导致了税收的预算性增收甚至是超收。

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夯实财力基础,国家或多或少的要求实现地方税收增收以扩大内需。政府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财政支出带动积极发展,为了控制财政赤字的规模,就需要在控制国债的同时增加税收。从2009年新疆率先获得30亿地方债发行权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获得了不同额度的地方债发行权。事隔一年多来看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效果并不明显,这部分缺口对税收的增加提出了直接要求。

政府机关不理性行为。如前所述,税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支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兴土木、乱搞建设,带来了资金紧缺,对税收要求加大。同时税务部门为了迎合上级部门领导,采取多征税的方式,确保“超额完成任务”。

(二)税收优惠减免现状分析

我国实行税收优惠的目的是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照顾措施,以减轻某些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最终引导国家产业结构稳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优惠是对税收预算的一种政策性减免或减少,且不可预测性很强。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和地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倾斜性。税收优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为吸引外资进行的优惠。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虽设立机构场所的但其取得的所得却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实行减按10%的税率进行征收的决定。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城建税。

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可抵扣政策减免。现行增值税法条里明确提出了以2008年12月31日为界,期间以前买入的固定资产卖出时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期间以后买进的固定资产按17%抵扣,实现了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与此同时,为鼓励技术进步,企业固定资产确实需要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折旧,但是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年限的60%。

对农业产业链的税收优惠。增值税明确规定了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税,企业所得税中对农、林、牧、渔项目所得也提出了相应的减免税规定,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中药材的种植、家禽的饲养、远洋捕捞等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和内

陆养殖实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采取加速折旧、加大新产品开发费提取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目前国家对重点扶持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进行征收。

对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于2008年1月1日之后新登记注册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自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纳税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税收政策。

纵观我国税制发展模式,一方面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国债和财权积累,带来了税收的增收,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就必不可少的需要对一些功能性税种进行税收减免。在税收预算时,方法太过单一、政策干预太强,对税收预算太过宏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税收优惠方面太过微观,大多局限于所得税,并且只有降低税率和免税两种,在扣除方面也只有个别行业可以享受150%加计扣除的优惠。同时纳税人负担较重,依托于政府力量的税外费用名目繁多,严重冲击了税收调节的主导地位,形成了税费不清、以费代税的不良局面。

税收预算性增收和税收优惠存在的矛盾

(一)对税收预算性增收和税收优惠的基本认识

由于采用基数增长法进行税收预算,目前税收持续高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随着时间推移,基数不断增长,税收预算值不断加大,导致税收压力不断增加;现行的税制结构决定了我国税收收入的弹性不能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目前的征收状况对税收收入弹性增长的贡献与地方税收预算性增收呈负相关。因此在预算性增收降低的情况下保证税收收入的同时,对国家鼓励的产业进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就提出了挑战。而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出台,都是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行业发展和扩大内需、提高纳税人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进行的。现行的优惠政策集中度是比较高的,仅仅局限于个别产业和个别地区,可能导致纳税企业从低税收优惠行业向高税收行业进行转移,最终使产业失衡,税源不稳。

在我国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税费并立的局面,在税收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费用征收,纳税人的总体税负其实是不轻的。单纯的要求预算性增收是不切实际的,更应该厘清税费关系,确立税收的主导地位,加强征管来堵塞漏洞和清缴欠税来化解政策性减收的缺口。树立目前的税收优惠是为了将来的增收做准备的信念,才能保证税收预算增收与税收优惠的协调发展。

(二)税收预算性增收和税收优惠的矛盾解析

预算征收是为了保证税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税收优惠则是为了扩大内需,同样也是为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增和减同样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正确发展,表面上存在着矛盾,实际上是殊途同归,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度”。如果税收预算超过了纳税人的度,会直接影响税收源泉;如果税收优惠超过了国家的度,人们富了,国家穷了,基础设施相应的也就垮了,宏观调控也就相继失效了,金融危机的防御性就降为零,社会也将动荡不安。因此,在这两者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应该把两个比重提高到合理的水平。目前,我国各种税费合计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5%-30% 左右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纳税人的总体负担是不轻的。靠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来提高两个比重是不恰当的。只有有效地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和清费立税的前提下,才能完善税收体系,也为税收优惠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解决税收预算性增收和税收优惠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以直接税和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共有19个税种,其收入主要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共享税。部分税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联度不高,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税收收入增长应当高于经济增长。应当明确税收优惠并非不利于税收预算,而是为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更加全面的发展,税收暂时的减收是为了以后年度的增收。从我国最近几年的税制改革可以看出,在税制改革方面对于税率已经开始重视,所得税税率从33%下调到25%说明了对纳税人总体税负的减轻。但是在税收优惠方面,仍然关注个别行业和部门,可以想象其结果就是,产业的严重倾斜,纳税人可能转移到税负较低的行业中去,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同时还需要根据预算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不能一味的“以支定收”,不切实际的支出会减少纳税人的投资和消费积极性,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失衡,不利于经济发展。

(二)以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和税源情况进行税收预算

以税收征收质量来代替“以支定收”的指令性税收任务,以当

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和税源情况进行税收预算。目前通用的基数加增长数的方法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税源的状况,也不能体现出税务部门的主观努力程度,无法确定依法治税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不能搞“一视同仁”的方法,否则会出现不发达地区地方税负较重的情况。因此各地税务部门应当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立足经济发展,按产业来测算税源,做到量能收税;以征管质量来进行对税务部门的考核,政府部门应当对本地的经济水平和税收水平进行正确匹配,合理考核绩效,避免税收的盲目性与主观随意性。

(三)推进税费改革和地方税种的改革

传统意义上就存在着“税务收税,工商收费”的说法,致使纳税人面临着双重压力。大量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各种收费和摊派资金是导致我国税收收入负担较重的主要原因。加快清费立税工作,既可以实现税收预算的增收工作又能做到不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对产业政策进行调节,使税收优惠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不断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堵塞漏洞、惩治腐败,加强税收清缴工作,严格税收执法是目前税收工作的核心。通过开征新税种、调整税率增加税收收入,发挥税收的削高调控作用和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作用,实现收入分配的基本公平。对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实际量能情况;从企业的生存周期入手,合理估计其优惠期间,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运用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随时保持关注,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结果要进行实时监督,不断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布局,才能在巩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防止产业失衡,促进经济积极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双年.当前税收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金融,1996

2.林杰,潘贤掌.关于地方税收预算性增收与政策性减收问题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1

3.刘慧民.对税收计划任务管理的反思[j].税务研究,2004

4.于子胜.论税收支出与完善我国税收减免制度[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资助;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现状

2007年,随着国家新助学政策的出台,对贫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设立了由中央全额支付的国家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地方及高校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助学金,极大地提高了奖助力度[1]。同时资助形式也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奖、助、贷、补、减、免、缓”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奖助体系[1][2]。覆盖范围也从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进一步扩展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等。资助政策的种类多样、资助强度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奖励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有效地鼓励了广大学子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困难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随着国家、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奖、助力度的增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生的身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但目前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

1.名额分配不均。目前在困难生的名额分配上各高校为了操作方便,简单地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学校将指标分到各个学院,各学院再按比例分配到各班,这样导致很多班贫困生名额多,有些班贫困生名额不够,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困难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难以核实。目前各高校每年都会安排老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困难生进行实地走访,但是成本昂贵且困难生人数众多,各个高校不可能到每个受助学生家里去了解实际情况,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来评定“贫困生”的身份,尤其是大一新生,这些表格的证明在评比时所占的比重更大。但是有一些地区的村委会、街道民政部门在对这些表格的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只要申请就予以通过,对于调查表内容的真实性完全不去审查,导致在困难生的认定中,学校难以掌握所有学生的家庭经济实情,出现了很多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

3.人工审核表格时间耗费问题。在困难生认定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表格的审核上,各个老师也不停地向学生强调表格填写的注意事项,但上交上来的表格仍然是错误百出,纸质的表格不停地来回修改,涂改的痕迹过重,也使得表格内容的真实性失效。

(二)民间助学渠道贫乏

民间助学[3]是指由社会爱心人士(单位或者个人)自发组织参与的,对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而采取的各种提高性的帮扶活动,它强调的是自发性、公开性和公益性。但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民间助学力量参与却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更愿意资助名气大的高校,这样做社会效应高一些,能够为自己做宣传,所以一些重点高校得到社会的资助往往比普通高校的要多,而一些地方或名气不大的高校就很难获得社会资助资金了。另一方面,企业下放资金的时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学生往往要等上一年多才能拿到企业的补助资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享受到资助。

(三)困难生受助后的思想管理困难

1.缺少对困难生思想上的关注。高校资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往往只注重贫困生的认定以及资助的下发,在后续的几年里,也是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缺少对贫困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的关注。一些应当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救助措施不到位,使得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周围环境有排他情绪。

2.资助工作对困难生的隐私保护不到位。资助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但是有时学校过度的“关心”,资助活动开展得过多,让受助学生站在台前,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在每次受助学生名单确认时,要在班级内公示,在系部公示,在学校公示,将受助学生的信息及情况全面暴露在公众面前,让他们的隐私受到伤害。

3.资助育人工作不到位。一些贫困生在尝到资助“甜头”之后,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了过多的依赖,不思进取,也不想勤工助学,只会索取不懂感恩,责任义务感不强,觉得在校期间只要不违反校纪校规,我就能顺利毕业,思想上产生了惰性,成为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双困生。

三、完善资助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

在困难生的认定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

1.认定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中多人上大学的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的学生;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丧失劳动力,又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变故,家庭开支突然增加的学生;父母均为城镇下岗职工的学生[4]。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以明确申报等级及标准,如孤儿或单亲学生的等级应为特殊困难或困难,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同时各学院或者各系部可以根据本学院或系部各班级困难生申请的人数进行动态的调整。

2.建立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该认定体系主要是由学生所在生源地的初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因为初高中教师对当地的贫困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都比较了解,对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能够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最后该评价跟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校。这样不仅能够为高校节省实地走访的成本,还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个实际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认定的准确性,便于高校开展后续资助工作。

3.高校建立困难生申请系统。将所有的表格电子化,学生自己在网上填写,提交申请,学生自己去跟进申请的情况,最后申请审核通过打印去当地部门盖章后将材料上交至学校。这样不仅保证了表格的真实性和整洁,大大减少了人工审核表格的时间,还调动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受助学生管理制度

对于受助学生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制定受助学生义务劳动制度。让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和关爱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引导受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关心他人。

2.建立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学校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在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更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3.做好后期的监督管理。接受各种匿名形式的举报,对违反校规校纪、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的学生要立即取消其受助资格,停发补助,必要的情况下追回资助资金,并给与相应的纪律处分,保证资助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受助学生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获得支持,还能使得他们珍惜受助机会,感恩社会,更能使得资助制度能够得到长效的发展。

(三)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高校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政府还应当充当一个积极的倡导者,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高校学生资助中来,并牵头帮助企业与相关高校建立互助关系,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捐助,大力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到高校设立助学金、基金会等。积极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来。政府对资助贫困生的企业可以进行相应奖励,如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高校要规范社会资助的管理,对社会捐赠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引导社会捐赠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将会越加全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新的问题出现,在资助工作的探索上,也会有更多更好的措施,在不断的进步中,保证更多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真正地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凌燕.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张峰.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现状与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8,06:46-48.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实训;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05-02

近几年,宁夏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不足,而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结构体系、技能实训模式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将对宁夏职业教育技能实训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宁夏现有的8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7所为公立职业学校,1所为民办职业学校)进行研究。

一、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实训即把大学生在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内训模式转化为教育的模式。面向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自主研发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引入有企业从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运用当期运行的真实项目,实施案例教学;按照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定向培养具有职业品行素质和行业领域知识的技能型人才。经过对宁夏现有8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近些年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发展思路、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专业设置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在实训方面存在下面的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经费紧张,分配不合理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然而,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职业学校很大的花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发展上,虽然近几年投入有很大提高,但相对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费用,还是杯水车薪。另外,在经费投入上,无论是政策倾向还是资金扶持上,公办职业院校要优于民办职业学校。最近几年,宁夏对职业教育尤其实训方面投入很大,但是投入的资金大部分落到公立职业学校,比如,在2008年宁夏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自治区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自治区高职骨干示范专业建设工作。其中对于列为自治区示范院校的给予专项建设经费,像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获得了1 09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而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分得“一杯羹”还是有一定困难的[1]。另外,对于在实训基地建设争取贷款方面,公办学校优势明显,银行为了降低贷款资金风险,甚至不给民办职业学校贷款,学校存在生存困难,对于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就更谈不上更好建设了。

2.专业设置陈旧、重复,升格前后教育衔接不到位

由于宁夏这8所高等职业学校绝大部分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产生的,专业仍旧是中等职业学校老专业,另外,一些学校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对申报成功后专业建设缺乏思路和规划。因此,对于实训模式,仍采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模式,不能按照高等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训基地,按照高等职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到位,对新专业的实训工作则缺少建设。

3.学生实训时间不足

由于实习基地建设比较薄弱,实训仪器价格昂贵,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以电气自动化专业来说,设此专业的学校就有4个,而有电气自动力化实训基地的只有2个学校,其他学校学生只能通过与校企合作办学,实现学生的技能培养。相对,学校有实习基地,但实训的电机电器也不是很多,学生的实训时间也不超过3周,学生缺乏实际工程环境,实训效果不理想。因此,很难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4.实训指导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足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夏各个高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发展有所改善,但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仍旧短缺。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是学校升格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任课教师或是从本科院校毕业进校,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很难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这就使得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握课程的实质,不能指导学生培养出符合真实生产、管理的技能和本领。另外,具有特色专业的教师极度缺乏,教师的专业结构与专业设置的需求不匹配。因此,实训指导教师的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实训的效果。不过,欣喜的是各个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都在加大投入,解决实训教师短缺这一问题。

5.实训指导教师缺少继续教育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操作技能欠佳,这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缺少外出培训、进修机会,使得所学知识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充实,不能和当前社会对专业知识、实训技能需求相适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具有主导作用的教师一旦知识或技能缺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对专业的迷茫,对学习、实训的目标不明确,因此在学习、实训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6.学校与行业、实训单位(企业)合作不深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是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为本地区的企业输送人才[2]。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必须依托企业,才能真正培养出适用人才。由于实训经费的缺少,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社会缺少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导致在学校与企业合作时,学校的积极性很高,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而对学校课程设置及学生就业等问题参与度不高。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深。

二、优化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模式的对策

通过对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模式发展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尽管在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实训教育从无到有,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职业实训教育体系。要想将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就必须大力完善、发展实训教育,从政府、学校和实训基地三个层面加以研究,为实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应对策略。

1.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给予政策措施,保证经费投入

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对待,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要积极开拓渠道,从多方入手,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职业教育筹措更多的资金,保证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对能够为学校实训提供基地和实习岗位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实习基地建设较弱的学校提供建设资金,提高职业教学、实训质量。

2.学校要优化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设置专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符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和预测,要紧密结合宁夏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建设具有新知识,能通过和实训单位的共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跨越式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增、减、撤、并专业,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专业,根据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对旧专业进行改造[3]。宁夏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发展的重点行业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穆斯林用品和清真食品等,作为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设置与这些重点行业有关的专业[4]。如增加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急需的煤化工专业,各类水处理技术环保工程专业,根据宁夏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如做强民族特色食品,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回乡食品专业,确定现有专业招生的数量,真正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达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一致。设置专业要有超前性,要有超前意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实训企业的需求,避免设置滞后、重复,造成人才培养浪费。

3.实行校企、校校联合办学,提高实训教育水平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就要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和校校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可以是全面合作,也可以是局部合作,合办某几个专业,学校提供师资,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双方共同管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实现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行校校联合办学,在一个学校进行1~2年的基础课学习,到另一个具有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和较好实训基地的学校进行后期学习、实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2]。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对学历有要求,而且还要有生产实践和管理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针对高职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欠缺,一方面要选拔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还要将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设在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或合作企业,以满足不同的培训要求,通过教师到企业单位包括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学习锻炼,要对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加强培养,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起到模范引领作用[5]。还要引进一批在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为兼职教师,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5.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

要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加强实训教育,增加实训学时时间,按照分散实训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原则,各专业科学安排实验、实训、实习,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构建在内容上有机衔接,在环境上互为补充的校内外实践体系,实现课程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教学一体化[6]。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等教育。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训教育,实训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本文通过对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模式的研究,找出实训教育中存在经费、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且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青芳.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3]肖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33).

[4]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教育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群体,日益被社会所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贫困”不仅是现象上的生活步履维艰,而且由于事实上的心理比较,作为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这种“贫困”在心理上也有突出的表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

1.自卑和自尊心理冲突

自卑是一种消极负面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自我轻视,甚至自我否定和心灰意冷。自尊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经常愁眉不展,心情低落,自怨自艾,缺少欢笑,遇事逃避,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相对于一般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不少贫困大学生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悲观绝望,逐渐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成为“双困生”。

2.消极情绪中的极端心理

重重压力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贫困大学生甚至走上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怠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极端不满的宣泄和自我沉沦。如果贫困生消极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排泄,内心矛盾与冲突长时间得不到化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可能导致严重心理失衡,如怨恨父母、仇恨社会、自我颓废,更有甚者会引起一系列的心里疾患,如强迫症、神经衰弱症,非常极端者还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渴望交往与羞于交际的矛盾心理

人际关系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渴望交往是青年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多数贫困大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封闭自我、愧于交际,合群性较差。另外,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习、陌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使一些贫困大学生自卑、敏感多疑、自我封闭。长时间会造成贫困大学生性格上严重缺陷,孤独沮丧。

4.学习与生活双重压力下的矛盾心理

贫困大学生一般要面对怎样处理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学习与兼职的关系,怎样处理学习与恋情的问题,等等。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对于贫困生家庭来说非常高昂,贫困生为此经常担忧,不能集中精力安心学习。有的贫困大学违犯校纪校规经常旷课,忙于各种社会兼职来赚取学习和生活费用,耽误学业甚至荒废学业。有的贫困大学生埋怨家庭出身,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对贫困的无奈,对经济资助的需求,与在生活上自立自强的想法相矛盾,使贫困大学生陷入了心理矛盾中,成为背负生活、学习、精神多重负担的学生。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经济的困难

贫困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多是经济困难引起。交不起学费,每当开学报到或者学校催交学费时,他们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产生强烈的焦虑和自卑;生活困窘,无力购买生活必需品,他们常常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同学、朋友之间交往所需的开销也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还有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庭困难、父母倾其所有甚至借贷来供自己读书而产生压力和负罪感,也有少数贫困大学生因此产生对父母的怨恨情绪,这些都会引发他们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

2.社会观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以金钱至上为核心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泛滥。金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身份和地位的标准。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贫穷似乎成了落后、无能的代名词。不仅有些家庭富裕的学生瞧不起贫困大学生,有些贫困大学生也瞧不起自己,并迁怒于父母,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做出偷盗等违法行为。

3.家庭教育的失误

生活的压力使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细心呵护孩子心灵的成长,对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暇顾及,教育子女的方式往往简单、粗暴,一味逼迫孩子学习,使孩子的性格畸形发展,变得孤僻、抑郁。还有些家长将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无辜的孩子头上,在这种影响下,孩子也可能产生仇视社会、仇视他人的心理。

4.学校教育的缺失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育,忽视对他们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第一,政府在政策上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保证制度,形成以助学贷款体系为主体,以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辅助,资助信息系统完备,资助面公平且富有效率的资助体系。另外鉴于目前许多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经济困难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政府应该考虑让贫困大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常态

农村土地整治是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抓手。然而,因土地整治理念导致的项目难以确立、关系难以协调等因素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成效,如何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推动实施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德州市陵城区为例,详细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新常态下土地整治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陵城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

陵城区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以土地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陵城区实际,通过实施一系列增减挂钩、工矿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实现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地区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陵城区现代农业强势推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全面改善,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全部完成,建成规模连片的“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路成网”的高标准农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整治理念难转变

近年来,陵城区土地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认识有所增强,工作力度逐步加大,但土地整治理念相对滞后。在农村土地规划、村庄建设上,思路不够清晰,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观念不强,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缺乏整体、系统意识,尤其在新农村产业协调推进与基础建设上,超前预测能力较弱。“十二五”以来陵城区新建农村社区24个,同时结合社区建设,新建、扩建49个产业园区,但园区发展粗放,缺乏规划以及园区类型过于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难选择

当前,在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程中,客观存在着项目整治项目难选择,重点难确定等问题。陵城区“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增减挂钩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由于调查研究不深入,现场勘察不到位,以及对土地综合整治内涵理解不透,致使项目设计宏观性强,微观针对性、可操作性弱,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规模生产及农村规划建设结合不紧密,使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大打折扣,农村建设用地压力有增无减。“十二五”期间陵城区建设24个农村社区,将全区原来989个行政村合并为404个

社区(村),建立了以农村社区为管理单元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但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并未有实质性改变。截止到2014年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两者面积比重仍为18.4∶81.6。

(三)土地整治各项保障难到位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既需要持久深入的推动,来增强土地综合整治的后劲与活力。从当前陵城区运行情况看,各项保障整体推进意识不强、相关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客观存在。目前,社区建设筹资渠道较窄,市场化手段应用不够,土地指标交易平台迟迟不能开通等原因制约着两区同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新建社区设施建设标准普遍较低,部分社区配套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农民缺乏入住积极性。部分安置区农民在入住社区后,无法适应新型的发展环境。

(四)土地整治对象关系难协调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是通过土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城乡一体化格局,使土地布局更加合理,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陵城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耕地增幅明显低于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任务较重,加之田、水、路、林、村建设系统性较强,选址、规划、监理、排污等要素缺一不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给土地流转和土地综合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当前陵城区土地、建设部门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形势认识不清,在项目投资渠道、建设目标上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工程不认可,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意识不强,积极性、主动性欠缺,部分新建的农村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三、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着眼长远,树立土地综合整治新理念

针对当前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统筹协调意识不强等问题,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通过对农村环保产业的调整,土地的综合整治与优化,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要树立创新协调理念。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少规划、不规划、盲目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要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契机,将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根据农村配套设施建设实际,优化设计项目,重点对耕作半径、农村产业、进行合理安排,使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各项建设统筹发展、协调发展。

(二)精准确权,适应土地整治改革新形势

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赋予了新农村建设一些新的任务,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针对当前在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项目难选择、重点难突出等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要增强土地整治平台的支撑力,切实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在适应稳增长形势中,增强分项治理的针对性。当前,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政策的实施,为耕地占补平衡赋予了新的任务,明确了较高的标准。比如,在农村耕地整治中,要加强宅基地与集体用地的治理,科学规划,重点提升耕地保护的数量与质量。

(三)加大保障,夯实土地综合治理新基础

完善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机制,在对耕地、村落整治,以及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规范招标的程序与操作步骤,加大对整治过程中土地质量的监督,尤其要关注工程的管护,确保跟踪督导不断线,监管制度不空缺。同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在加强农业、循环农业土地整治中,要将公共服务建设融入基础建设进程,共谋划,同推进。同时,针对土地流转的特点,改变当前依赖地方政府垫付的现状,探讨由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单位融资的路径,从而加大资金的保障力度。同时,要关注农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着力做好惠民生相关工作。

(四)注重协调,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新活力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对象关系难协调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明晰社会经济新常态、美丽宜居乡村新目标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明确的新标准,以解决助力发展与保护土地矛盾、推进管理方式改革、提升土地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维度,认清形势,提升站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扩大受众面。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的法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管理人员素质,确保编制、岗位、人员相对应,队伍素质精良。

(陈军伟单位为山东省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曾亮单位为山东省平邑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 张艳彬.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J].浙江国土资源,2016(3).

双减政策的现状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经营模式;规模化;发展对策;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S513;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401-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80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spects for the models and scale with corn business in Shiya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ural areas, the type of business models, economic benefits and its sca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ix areas included in Shiyan were know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model and large-scale with corn business in Shiyan, we raised points: promoted the corn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sm building actively; improved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land transfer; accelerated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 which is aim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with corn business in Shiya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rn (Zea mays L.); business models; Large-sca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hiyan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产量最高的谷类粮食作物[1],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既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又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军[2]。十堰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的秦巴山区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春播和夏播玉米的适宜种植区,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当地粮食作物首位[3],全市年均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33万hm2左右。近年来,十堰市围绕南水北调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茶叶、烟叶、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已形成专业化的区域经济优势,并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农产品品牌,有效推动了十堰山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4]。为保护丹江口库区水质、推行“一控双减三基本”、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目标,十堰市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玉米产量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十堰市玉米主产区4个县1市1区玉米的经营模式、规模化经营的现状以及对各种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入手来研究十堰市玉米最适宜的经营模式、制约玉米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今后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玉米生产规模化,并为整个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十堰市玉米生产经营现状

1.1 全市基本情况

十堰市国土面积2.36万km2,辖4县1市5区、106个乡镇、1 857个村,总人口 3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万、劳动力150.9万,耕地面积20.55万hm2,水域面积10.07万hm2,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73.6%,山区特征十分突出,俗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说。境内南北气候兼备,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玉米生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8.3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0.55%,是三大主粮之一。玉米主产区4县1市1区面积在8.24万hm2左右,占全市玉米面积的99%,2014年比2013年总面积增加0.65%,两年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在4 593.00 kg左右,比湖北省平均单产4 646.25 kg低53.25 kg。其中2013年比湖北省平均单产4 721.25 kg低113.25 kg,2014年比湖北省平均单产4 571.25 kg高11.25 kg。全市99%的经营模式是单户经营,企业+农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合作社+农户四种规模化经营模式不到1%,其中后4种规模化经营模式2013年有1 216户,2014年增加到1 740户,增幅达43%。

1.2 抽样调查经营模式与规模化经营情况

2015年8月对十堰市玉米主产区的4县1市1区,即郧阳区安阳、大柳、刘洞、白桑、南化5乡镇16村,郧西县城关、涧池、香口、土门、观音5乡镇13村,房县土城、红塔、野人谷3乡镇7村,竹山县秦古、宝丰、溢水、擂古、楼台5乡镇18村,竹溪县水坪镇、龙坝、中锋、蒋家堰4乡镇8村,丹江口市习家店、蒿坪、土关垭3乡镇8村,共计314户农户进行了2013-2014年玉米的经营模式与规模化经营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堰市6县(市、区)玉米种植区域以山区居多;农民文化以小学、初中为主、少量高中;耕种模式以人工牛耕为主、半机械化为辅;用工模式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家庭收入大多来源于外出务工。玉米经营模式情况有单户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户四种经营模式。其中以单户经营为主,达到260户,其次是种粮大户30户,企业+农户类型有18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数量最少,仅为6户(表1)。

由表2可以看出,十堰市玉米的规模化经营还不成熟。农民种粮面积在0.67 hm2以下的居多,达到221户,随着种粮面积指标的增加,户数逐渐减少。愿意增加种粮面积的户数比不愿意增加种粮面积户数多24户;不愿意成为种粮大户的户数比愿意成为种粮大户的户数多48户;不愿意转让承包土地的户数较愿意转让承包土地的户数多出24户。粮食规模生产经营形式最多的可能是自家单户经营,有214户;其次为土地流转家庭农场,有54户,是单户经营的25.2%;第三位为农田托管服务型,有40户,是单户经营的18.7%;科研基地带动型有5户,是单户经营的2.3%;土地入股集体型数量最少,仅有1户(表2)。

1.3 各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

1.3.1 产量 2013年每公顷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户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户,每公顷产量相差最大可达1 884 kg;2014年4种经营模式每公顷产量相差比2013年小,仅为976.5 kg,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户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户(表3)。2014年与2013年的产量相比,在单户经营、企业+农户和家庭农场3种经营模式下是增加的,增速分别为1.9%、21.0%、10.1%,仅种粮大户经营模式下是下降的,增速为-2.5%。

1.3.2 投入成本 2013年投入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种粮大户、企业+农户、单户经营、家庭农场,四者之间最高成本与最低成本之间相差1 263元/hm2;2014年投入成本由高到低依次是企业+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单户经营,最高成本与最低成本相差减少到912元/hm2(表3)。2014年投入成本较2013年仅企业+农户是增加的,增速为7.1%,其他3种经营模式则是下降的,增速分别为-2.2%、-4.3.0%,-0.2%。

1.3.3 经济效益 2013年种植玉米的利润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户经营、企业+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单户经营的利润分别是其他3种经营模式的1.50、1.71、1.91倍;2014年利润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户经营、家庭农场、企业+农户、种粮大户,单户经营的利润分别为其他3种经营模式的1.31、1.35、1.53倍(表3)。2014年利润与2013年相比4种经营模式效益都是增加的,单户经营、种粮大户、企业+农户、家庭农场的增速分别为21.3%、35.5%、35.2%、76.3%。

2 调查结果分析

全市在玉米经营面积和单产上,按十堰市农业局统计数据,2010-2014年5年逐年上升,从8.15万hm2增加到8.32万hm2,增加2.1%,单产徘徊在4 500~4 605 kg。抽样调查的农户在经营模式中比例最高的仍然是传统的单户经营模式,占比83%,企业+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只占17%,可见十堰市玉米规模化经营程度极低。在效益方面,单户经营效益高,但面积小,主要靠劳力精耕细作;都是自有土地,单产和效益好,但不成规模;粮食收入占不到家庭收入的20%,主要收入来源是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企业+农户模式种植面积在0.67 hm2以下,属订单农业,不需土地租赁费用(由企业提供),种植品种和技术有统一规范,收购价比其他稍高,效益比较稳定,粮食收入可达到家庭收入的20%,主要劳动力可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和其他副业收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平均种植面积大,以半机械化为主,管理粗放,需支付土地租赁费用,每公顷产值相对低,但规模化程度高,粮食收入占家庭收入达到70%,劳动力可就地就业。按照每户收益计算,4种玉米经营模式有巨大差异,平均每户种植面积越大,户收益越高,差异就越显著,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户经营

在辐射能力方面,玉米高效经营模式辐射带动能力相对不足。根据2013年和2014年玉米不同经营模式分析可以看出,这两年企业+农户、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农户数量不多。只有通过高效经营模式的辐射带动,才可以实现分散农户、大户和农场的规模化分工,顺利实现与市场机制的有效对接,保证农户稳定的利益。

3 玉米经营和规模化的制约因素

3.1 劳动力不足,年龄大且文化水平低

调查发现,农户平均每户5人,在家务农人口平均年龄超过50岁,劳动力严重不足,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程度,占总比90%以上。年轻人多外出务工,不事农业,不会种地,玉米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农民在玉米的生产经营特征上仍以粗放型为主,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相对较少,多以原始的劳动力投入为主。同时,由于土地紧张,经营规模有限,且生产技术水平不先进,玉米质量不高,造成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经营效益低下,农民积极性下降。同时,调查中发现,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中,粮食收入仅占28.62%,外出务工收入占31.80%,其他来源占39.58%。这同样说明了生产经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此来保证玉米产量。

3.2 耕地贫瘠,机械化程度不高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区特征十分突出,耕地面积仅约20.5万hm2,而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3.6%。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和“一江清水送北京”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政策的实施,造成一些低山、河滩不能改造成农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5];耕地面积没有集中成片,大都是单个分散的,难以规模化经营;耕地的质量比较差,坡度大、耕层浅、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影响了作物产量和质量,再加上山区耕作地块普遍较小,形状不一,农业机械在山区使用效率低,这种局面导致科学技术的劳动力转化较为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深入进行[6],影响规模化生产效率。

3.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困难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的水利、电力等设施不配套,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直接关系。十堰市的灌溉设施缺乏且年久失修,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7%左右,导致大片的玉米季节性干旱,影响产量。生产的农产品流通不畅,也与当地的仓储、交通、信息等硬件建设跟不上有密切的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幅下降,加上山区耕作地块普遍较小,连片面积不大,不成规模,导致土地流转困难。问卷调查也证实农民不愿意转让出自己的土地,种植的土地大部分仍是自家责任田。十堰市现有的粮食规模生产经营形式大多是农民自己承包土地和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型,农户对于流转土地存有诸多顾虑,以自家承包的土地为自家的私有财产为观念,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会丧失土地的承包权,而且土地出租费用较低,甚至有农户宁愿土地抛荒,也不愿意出租,大部分没有劳力的家庭选择把土地借给亲戚耕种,农户普遍对土地流转持有消极态度;种粮大户与家庭农场则希望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收入,却又产生了无地可租的矛盾。

3.4 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经营融资艰难

研究表明,十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高投入时代,由表3可以看出,肥料、种子和人工的价格近年来涨幅较大,造成农民投入增加,收益减少,直接导致农村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就业。这不仅打击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而且农村剩余的老人、妇女由于缺乏文化和科学知识,仍然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和种植,产量增幅潜力不大。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生产成本的上涨已经成为制约十堰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规模化经营的农户普遍反映影响种粮经营规模的最大因素是融资难,农户贷款的主要渠道是农村信用社,融资渠道狭窄、金额少、周期短、贷款利率高。由于种粮大户的经营规模较大,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大,现有的银行融资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资金缺口很大。

3.5 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利益没有保障

问卷调查显示,农民愿意增加耕种面积但是不愿成为种粮大户,究其根本则是因为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农民面临多重风险,特别是自然和市场两个方面的风险。十堰市地处南北交接地区,近年来生态发生了转变,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经常变动,而农民相应的保险政策扶持不到位,保险险种不足、覆盖面较小,农业保险赔付率较低,都制约着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原因和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对市场流通没有正确的分析能力,销售价格不稳定,跟风似地进行生产和销售,具有盲从性,最终损失惨重,致使农民的利益没有保障。

4 玉米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4.1 积极推进玉米产业化经营机制构建,保护好农民积极性

政策扶持不到位,保险险种不足、覆盖面较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低,而十堰传统玉米种植发展模式已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相关利益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基本形成思维定势,尽快普及玉米产业化经营,获得产业化效益比较困难。正因如此,首先要摒弃小而全、效率低下的传统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到产业化生产经营进程中,通过引导推进玉米产业化的进程,来促进玉米产业化经营,注重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协调推进,建立规范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的宣传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及扶持政策[7-9];其次,尽快构建利益保障和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氛围,为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要为产权让渡、经营权转移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10];第三,要加强政策调控,保护好农民积极性。近几年,国家适时启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保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从而保证玉米播种面积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这一政策措施要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要逐步提高临时收储收购价格,统筹考虑生产成本、比价关系和农民种植收益,探索对规模化经营的农户补贴政策;第四,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保险种类,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玉米生产风险。

4.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在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条件最恶劣、需求最紧迫地方开始,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电网改造、公路建设、技术推广等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之内,稳步推进田间工程如坡改梯、薄改厚,对具有耕地开发条件的非耕地等进行改造,有效改善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要落实养护责任,量化到人,后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管理,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条件,使其发挥长期效益。

4.3 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促进规模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保证山区玉米规模化经营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转让,促进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这个特点[11]。针对十堰市的山地特征,6县(市、区)的耕地面积和玉米产量有很大的差异,加强和引导土地流转管理,对土地流转的范围和流转土地的使用要进行科学规划,使其符合十堰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需要,使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向有利于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耕种集中,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提高粮食的商品化。同时要制定合理补偿政策,建立双向农地流转补贴制度。当前,关于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政府补贴,还仅限于对农业经营大户以及整合土地者进行补贴。这种单方面的补贴政策虽然有助于激励部分农户或其他经营者参与土地规模经营,但要实现农业集中用地的阻力仍然较大。在制定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对转出土地的农户进行适当的补贴,使其在转出土地时不仅能获得转出土地的租金收入,还能获得相应的政府奖励,激励那些对土地流转有担心或不满足于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的农户转出土地。这一政策有助于土地集中和部分农户彻底脱离农业,实现双赢[12]。

具体措施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亲自讲解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解疑答惑,消除农民们的顾虑,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地进行;二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合作社经营、企业经营、种粮大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三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坚持经营规模适度,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4.4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相互结合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突破口,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向全世界宣告了科学技术的运用转化在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上的巨大作用[6]。目前,虽然在部分地区已实现玉米机械化播种及收获,但十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低于省内平均水平。

1)大力发展机械化,积极推广玉米机械整地和精量播种,推广农机农艺融合模式化作业。把发展玉米机收作为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组织开展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适应山区机具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新科技、新技术和新设备[13];发挥机械收获抢农时、保季节、降损耗的作用,解决玉米收获费工、费时、成本高的问题。对于部分农户、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在先进机械上缺乏购买力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价格优惠、价格补贴等方式帮助农户更新生产设备,便于农业机械使用范围的扩大。

2)调整种植结构。根据玉米生产的地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比如在浅山丘陵区、川道河谷和河滩地等具有地势平坦、气候温暖、热量阳光充足的优越条件的田块,可以重点推广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玉米+大豆、萝卜/玉米/芝麻、春玉米/秋玉米/大白菜、马铃薯/玉米/甘薯等主体栽培模式。而在高海拔地区和背阳地阴湿区气候冷凉、光热资源不足的区域,可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早播促热技术。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创建试验示范区,辐射带动玉米集成配套增产技术大面积推广普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14]。

3)科学布局,以基地单元建设带动玉米产业化。目前,十堰市已经意识到本地区在烟叶、茶叶、水果、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在部分县市建立了多个基地单元,形成种、管、收和售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粮食作物的建设、投入和扶持,以生产来带动加工和销售环节,增强基地单元的辐射能力来带动玉米产业化的发展,保障玉米产业的稳产增收,也可以根据玉米和其他作物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建立全新的联合型生产基地,形成相互促进作用。

4)加大对玉米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我国玉米加工产业产品品种众多,而十堰市玉米加工产品和企业相对比较匮乏,在保证玉米足够食用的前提下,需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促进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扩大玉米加工企业的地区影响实力。建立玉米产销网络,对生产、加工、销售有相对应的一条龙服务,实行订单生产,可有效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避免盲目性。对玉米生产企业紧抓不放手,积极建立企业与农户间的联系,拓展玉米农产品加工,增加收益。

5)开展针对性的种植技术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户对农业科学知识和新技术、新措施、新农艺的利用水平。依托十堰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业教育部门,开办农技培训课程或下乡亲自进行技术指导、现场培训,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规模化和良种、良法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经营素质和市场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李旭业,王晓春,等.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 (6):165-168.

[2] 赵久然,王荣焕,史洁慧,等.国内外玉米动态及展望[J].作物杂志,2008(5):5-9.

[3] 徐 涛,肖能武,秦光明.十堰市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种业,2013(6):40-42.

[4] 袁本华.鄂西北农业结构现状分析与特色农业经济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88-90.

[5]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9)[Z].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6] 宋建武,刘恒新.加快突破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瓶颈[J].中国农机化,2010(2):18-21.

[7] 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69-70.

[8] 蔡伟民.对农业产业化几个重点问题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1998(2):25-30.

[9] 王化信.论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J].农业经济问题,1997,(1):58-66.

[10] 李剑涛.健全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焦点和核心: 千阳县蚕桑、烤烟加工[J].中国农村经济,1996(9):99-100.

[11] 叶剑平,蒋 妍,丰 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4):48-55.

[12] 刘凤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J].管理世界,2006(9):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