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转产转业 渔民 政策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在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今天,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矛盾逐步激化,而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开发潜力向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近海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海洋资源不断衰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稳定,尤其是中日、中韩和中越北部湾协定的相继实施,使本来就十分严峻的局面雪上加霜。

为此,我国政府从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角度出发,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渔业管理经验与政策,我国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于2001年开始实行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至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90年以来,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0多年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渔业大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船和捕鱼技术的不断成熟,捕捞强度的加大使得海洋资源枯竭。现在一艘普通的钢质渔轮的生产水平相当于三艘中小型帆船,而劳动力的使用数量却比帆船节约了30%。

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化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大量沿海滩涂被占用,港口建设,海上漏油事件的频发,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对鱼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的繁殖能力下降,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

特别是随着《中日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相继生效,我国传统的渔场面积被压缩,大批渔船被迫撤出,据统计,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我国东部各省(市)约有2.5万艘渔船从日韩的对马、济州、大小黑山岛等传统作业渔场撤出,据浙江省统计,仅中韩渔业协定就有超过一万余艘渔船转产,约3万捕捞劳动力下岗待业,波及近10万渔民的生活问题。

鉴于此,从200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扶持渔民转产转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报废渔船补助,转产转业项目补助,转产转业渔民技能培训补贴等。

2.政策实施的困难

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的作用具有统领的作用,所以对于渔业双转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渔业经济。尽管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努力对渔民实行转产转业,希望渔民提高收入、渔业走出困难, 然而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而且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如渔民转产后返流捕捞现象普遍;又如渔民退出捕捞而非渔劳力进入捕捞有逐年增加之势, 削弱双转成果;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海洋开发的推进,临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大量海域被征用、填没等, 对传统的沿岸渔业生产造成极大冲击, 渔民失业或潜在失业增加, 渔民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1]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双转政策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2.1双转政策涉及的渔民规模大且素质不高

虽然随着捕捞强度和渔业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让大部分渔船和渔民从捕捞大军中退出是历史潮流,但是我国的转产转业政策是由于中日、中韩协定而被迫集体退出捕捞业的,我们把这种称为突发性转产,而发达国家是在市场机制下,受利益的驱动而进行的常规性转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渔民转产问题来得比较突然,突如其来的协定使我们措手不及,大量待转渔民使得我们不得不尽快制定政策,也使得双转工作一时难以开展。

从2002年起,我国对沿海渔民实行转产转业政策,力争5年内减船3万艘,约30万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此外,渔民相对来说,接受的教育比较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转业的职业技术,造成就业困难,渔区渔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滞后等等也给双转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2渔民转产转业的沉淀成本过高,政府扶持资金少

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所谓沉淀成本是指即使厂商不再进行生产也不能收回的成本。[2]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假定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是沉淀成本。那么对于一个人是否要进入或退出某种行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沉淀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他就可以持续生产;另一种是当沉淀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他就会选择退出这一行业。

实际上确切的说当厂商的收益在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时,即使会出现一些损失,他也会继续生产,因为如果停止生产,他就蒙受更大的损失。

对于渔民来说,渔船是渔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就是投入生产的固定成本,根据政治经济学知识我们得知固定成本是通过工人的劳动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再通过出售从而得到弥补,也就是回收成本,它不能一次性收回。对于渔船这样的高价值产品更是这样,动辄几十、上百万,回收周期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渔船的专用性很强,几乎不能用作别的用途,因此,它的二手市场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所以,淘汰旧渔船和转产转业对渔民来说成本比较高,难以承受。渔船越大,投资成本就越高。拥有大渔船的渔民一般靠借款,加上利息成本,退出捕捞业经济损失很大,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一定补助,但是政府的资金补助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渔民仍是杯水车薪。

2.3政策宣传不到位,完善政策实施的手段

任何一项政策要想达到良好的政策实施效果,除了科学的制定政策目标,进行可行性的政策分析,监督政策实施的过程外,还要有良好的政策宣传手段。渔例如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并不负责,仅仅下发给各渔村干部,也不深入渔民做思想工作,使得政策流于形式,渔民们也只知道有此政策,对其内容却知之甚少,甚至曲解政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希望能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①宣传教育

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渔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现在的形式。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他们对政策的拥护;

②强制手段

执法机关作为国家的强制机关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在利益的诱惑下要分清是非,对于一些年老失修的渔船和无证船舶要坚决的查处,依法办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杜绝寻租行为,认真履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

③利益诱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今天,双转政策的实施除了国家要进行干预与指导外,更要利用好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时候要配置以其他的辅助措施,引导渔民自己退出海洋捕捞业,例如建立渔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就业指导,对转产转业的渔民给以生活部贴等等;同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使渔民自主择业,自己选择退出方式,从而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双转政策的补助对象不明确

国家实施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对象是渔民,所以对于渔民这个概念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虽然任何公民,商业机构以及外国人和公司都可以在我国从事渔业捕捞,但我国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对象应该是传统意义上渔民。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所谓的专业渔民是世代生活在渔村且一直以捕鱼为生的才是渔民,至于原“非专业渔民”的人员成为渔民家庭的成员(入赘女婿等)而下海捕鱼的,这些可以由当地渔民协会视具体情况, 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渔民入会条件来确定。[3]另外,对于“船老大”和“渔工”也要区别对待,都要顾及,例如在渔船报废项目上,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的文件规定,渔船报废专项补助的对象是渔船的所有人,即该船的股东,而没有考虑在渔船上的雇工,可见,现行的渔船报废补助政策仅仅注重渔船的产权,却忽视了渔民的渔业权。[4]

3.完善我国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建议

任何一项政策从它的提出、实施到产出,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其中的不足之处,随着时间的发展来不断修改、完善它。

3.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

渔民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和农民还不一样,农民还有土地可耕种,而渔民只能依靠海洋生活,没有任何的生活保障,更何况在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今天,渔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视。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沿海各地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忽视现实的因素,做到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做到减船、转产转业、保护恢复资源并重。

3.2加大对转产转业渔民的政策扶持力度

①要落实转产转业的各项补助资金,例如对渔船的报废拆解的补助,对渔业税费减免的资金

②加强对渔民培训补助政策。通过农业部渔民转产转业培训专项资金及地方培训补助政策的实施,帮助受训渔民掌握一技之长和提高就业能力

③实行渔民税费减免政策。在沿海各地取缔违规涉鱼收费,在办证、纳税方便,给予优惠和减免;四是对从事海水养殖的渔民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

3.3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

现代渔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海洋资源的衰竭,必须调整渔业发展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海产品,同时加大滨海资源的开发,促进渔民的增收、转型,从传统的以打渔为生的渔民变成真正的“上班族”,这样才能更好的吸纳更多的转业渔民,促进可持续发展。

3.4完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船舶报废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坚决依法办案,处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同时针对我国渔业资源的特点,进行渔业权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建立一项符合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权制度。

3.5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建立渔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在城市已经有了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险制度,农村也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而渔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渔民,特别是老年渔民,病残渔民等弱势群体还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广大渔民最迫切的要求。只有渔民的医疗卫生、就业、养老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才会得到根本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舜斌.制度、国情、政策与渔业问题[J].海洋渔业.

[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6:161

[3]刘舜斌.渔业权研究II[J].中国渔业经济,2009,1(27).

[4]韩立民.渔业经济前沿问题探索.海洋出版社[M].2007:143.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2篇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10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明确我省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第一步,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第二步,认真落实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措施,到2020年末,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迈上新台阶,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1个配套文件,这12个文件将作为指导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性文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结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10”政策文件,把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1+11”文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和吃透精神实质,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县已争取到财政扶贫项目18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9064.8万元。二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1—10月,我县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25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4.53%。三是“33668”扶贫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是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成效显著。在11月4日全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情况统计表中显示,我县在全省88个区县中干部遍访人数为4255人,居全省第一,访问贫困户户数36886户,居全省第二,访问贫困村次数242次,居全省第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首轮贫困村贫困户的遍访工作进度较慢,部分乡(镇、街道)完成较差。遍访贫困户录入率低于50%的有2个镇、街道,其中双塘街道贫困户遍访任务为1041户,实际录入64户,占比为6%;鹦鹉溪镇贫困户遍访任务为2549户,实际录入510户,占比为20%。遍访贫困村录入率低于50%的有3个乡镇,其中__镇遍访任务为14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4%;鹦鹉溪镇遍访任务为19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0.5%;长坝镇遍访任务为10个村,实际录入1个,占比为10%。二是贫困户信息不精准,存在逻辑错误。系统中超过120岁的有6人,其中孙家坝镇3人、大坝场镇1人、长坝镇1人、天桥乡1人;小于0岁的有7人,其中青杠坡镇2人、天桥乡1人、思林乡1人、兴隆乡1人、鹦鹉溪镇1人、__镇1人;贫困村登记表中女性贫困人口填写为0的村有25个,其中__镇9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林地面积填写为0的贫困村有30个,其中__镇14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收入大于贫困线(2884元)未脱贫户数有3户,其中板桥镇、凉水井镇、杨家坳乡各1户;非低保户领取了低保金的有23户,其中大坝场镇21户、板桥镇2户。三是贫困村计划出列、贫困户计划脱贫标注不完全。贫困村计划出列年份未标注的有76个,其中:__镇18个、鹦鹉溪镇15个、__镇10个、思林乡8个、青杠坡镇8个、大河坝镇7个、大坝场镇4个、塘头镇4个、香坝镇2个;贫困户计划脱贫年份标注率低于30%的有11个,其中大河坝镇22%、枫芸乡25%、合朋溪镇27%、胡家湾乡24%、三道水乡29%、双塘街道25%、天桥乡21%、亭子坝镇22%、鹦鹉溪镇24%、许家坝镇24%、香坝镇22%。四是数据填写不完整。全县有1602户贫困户未填写银行账户,其中:鹦鹉溪镇663户、大坝场镇413户、许家坝镇390户、三道水乡93户、塘头镇25户、大河坝镇11户、胡家湾乡3户、思唐街道1户。五是身份证号重复人口较多。其中塘头镇707人、__镇179人、大坝场镇171人、鹦鹉溪镇149人、大河坝镇113人、青杠坡镇105人等。

(一)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

1.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对象准不准。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全面认真核实,逐户逐人彻底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对尚未建档立卡的其他农村贫困人口,一并进行全面清查核实,通过程序上级确认后补充建档立卡,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继续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工商注册人员、购置车辆人员和在__、铜仁购买房屋人员等“四类人员”信息比对和复核清理工作,所有问题这次必须全部解决。二是看脱贫需求清不清。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完善帮扶措施(即,通过产业和就业发展一批:包括城镇化、旅游业、建筑建材业、山地高效农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产业园区带动和能力素质提高8项措施;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一批:包括小城镇、产业园区、重点景区、县城及县城

规划、就地就近搬迁5项措施;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是低保保障兜底措施;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主要是医疗救助措施),并按年度拟定帮扶项目计划,解决好“怎么帮”的问题。对贫困乡、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乡施策,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整乡帮扶、整村或整组帮扶措施,并准确记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三是看指标数据是否齐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档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否资料齐备、数据详实、管理有序;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登记和贫困户收入管理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合理。四是于11月28日前全面完成信息平台核查任务。五是对重新核实的贫困人口及相关工作,实行由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书面承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于11月28日前向县委、县政府书面承诺,县委、县政府于12月5日前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书面承诺。2.扶贫项目管理实施“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项目安排是否精准,是否集中瞄准贫困村、贫困户。要对2014年和2015年扶贫项目覆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情况开展认真核查,解决建档立卡和项目安排“两张皮”的问题,消除大而化之、撒胡椒面、面子工程、优亲厚友、扶富不扶贫等突出问题。二是看项目是否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三是看项目的进度快不快,质量好不好。四是看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高不高。五是看“第一支部书记”在项目管理中是否做到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四个全程参与”。

3.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回头看”工作。一是看资金是否使用精准,是否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并在“信息平台”项目管理系统上做好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及报账进度、项目覆盖农户及项目地理信息等备案工作。二是看是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要求规范使用和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三是看是否按照要求实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2015年计划乡镇“摘帽”、贫困村和贫困户出列“回头看”工作。一是看帮扶机制实不实。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落实好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做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两个全覆盖”;解决好人员选派不好、工作任务不明、驻村时间不够等问题,切实做到因村派人;解决好帮扶责任流于形式、帮扶效果差等问题;解决好非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看脱贫成效真不真。准确反应2014年、2015年减贫成效。主要核实2014年贫困人口脱贫标识及后续跟踪管理情况,2015年扶贫开发信息采集、减贫计划落实情况(含贫困人口计划脱贫、贫困村计划出列)、减贫摘帽乡镇的标识。对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精准度进行随机抽查核实等。探索对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以及贫困村退出开展第三方评估核查。三是要坚持“三个按照”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即: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贫困退出机制指导意见中“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区,凡纳入低保的家庭,视为脱贫人口”的意见,对低保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四是要巩固扶贫成效。对2014年以后脱贫的人口,如有返贫迹象要进行后续跟踪管理。对纳入2015年及以后脱贫计划的贫困户要认真落实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原则上计划脱贫人口在当年应享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包括投入的各类公益性项目)。

(二)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考核。

1.减贫摘帽暨巩固考核验收工作。一是已经实现“摘帽”的17个贫困乡镇,按“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的标准,按照县级年度评估核查、报市级年度复查的方式进行,确保稳定脱贫。各乡(镇、街道)的减少贫困人口计划年初已经下达,要提供可靠真实资料,按照程序录入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二是尚未实现省定标准“摘帽”的杨家坳乡、兴隆乡2个贫困乡,必须在2015年末实现“摘帽”目标,通过县、市两级验收。

2.贫困村出列考核验收工作。贫困村出列执行国定退出标准。以贫困发生率和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衡量指标,在实现“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3万元”两个指标时,即可退出。今年,我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计划安排有71个贫困村出列,其中:宽坪乡、亭子坝镇、青杠坡镇、三道水乡、天桥乡、合朋溪镇、鹦鹉溪镇、板桥镇、胡家湾乡、大坝场镇、枫芸乡、凉水井镇、关中坝街道、双塘街道、塘头镇、许家坝镇各2个村,兴隆乡、杨家坳乡、长坝镇、思林乡、大河坝镇、__镇、文家店镇各3个村,香坝镇、孙家坝镇、__镇、瓮溪镇各4个村。贫困村出列任务已在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备案标识,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流程,按照出列程序,准备好相关资料,千方百计确保贫困村如期出列,由县扶贫办于11月15日前出台考核方案。

3.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工作。贫困人口脱贫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有安全住房、家庭无辍学学生为主要衡量指标。凡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年国家贫困标准(今年贫困线标准为3028元),即视为脱贫人口。今年,我县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减贫工作流程,对照在建档立卡中标识今年要脱贫的农村贫困户完善资料,各乡(镇、街道)既要有脱贫人口花名册,又要有减少贫困人口的专题报告,经过县扶贫办审核后及时录入贫困户信息平台,确保完成减贫任务。

(三)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1.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和监管程序。一是按时拨款报账。项目实施单位要按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报账,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挪用、不滞留。通过对5个报账试点乡镇的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很多,如未采购、未招投标及委托实施的项目内容与批复方案不一致等。二是加强管理。县扶贫办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开展项目、资金监管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三是强化监督。县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要组织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督促检查工作,要做好扶贫项目的廉政档案建设,确保扶贫资金

高效安全。2.扶贫项目实施工作。一是抓好已建项目的管抚。对已建好的核桃、油茶、精品水果等项目要按照方案进行管抚,县扶贫办要及时将管抚费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方案实施项目,按时拨款报账,县扶贫办要抓好督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三是抓好竣工项目的验收。对已竣工的项目,项目实施乡(镇、街道)要进行初验,然后申请县级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单位申请县级验收的项目进行验收,必要时可采取第三方验收的方式进行。

3.2016年扶贫项目申报工作。一是建设好项目库。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结合县整体规划、本地资源、扶贫对象需求和精准扶贫要求,扎实开展项目编制工作,县扶贫办要抓紧建设扶贫项目库,将质量高、可行性强的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今后县级审批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筛选。二是抓好对接。县扶贫办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

任务已经明确,现在关键就是狠抓落实。全县上下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以强有力的工作执行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始终把精准扶贫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检查督促、亲自核实把关。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要履行“主抓”责任,把主要精力和到位的项目资金安排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要认真实施好“1+11”配套文件,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干部要履行“主帮”责任,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帮扶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二)切实加强监督监管。县督查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重点对乡(镇、街道)和部门工作开展、人员到位、工作效果进行督查,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县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全程监管,严格落实资金报账制、公示制和拨付制,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县纪委、审计等部门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以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的条例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这是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教育部早已提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持有相关技术资格或者职业资格的人数应该达到50%以上。所以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加强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科技发展的水平,还是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者的素质也相应有很大的提高。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除了拔尖的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据调查分析,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问题由其严重的专业领域有护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在这种形势下,历史赋予了职业教育重大的历史使命,即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特色,不论是经济建设、社会现代化还是教育发展,都急需职业教育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二、本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本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了向社会建设输送人才,导致职业教育行业异常发达。但是近些年来,虽然在实施特聘岗位计划、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方面,已经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成绩,但是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现有教师队伍状况还不能达到。师资现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编制因素制约

由于编制的原因,职业教师的师资严重不足,继而导致了双师型教师难以达到标准。截止2013,我市共有职业学校273所,在校学生共45万,生师比为30.8:1,相对于同阶段的普通学校的生师比19.2:1,差距太过于悬殊。在现有职业教育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仅仅占了30.88%。如果按照国家关于20:1的生师比的标准,我是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10000左右的缺口,在这其中,双师型教师的缺口也是很大的。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2.各职业学校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识不足

虽然本市职业教育的历史已有多年,但是部分学校并不能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还没认清形势,所以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不够重视,也不能认识到教师对专业的规模性建设的重要性,根本上是对学校健康发展的认识不足。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就是因为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的领导重视不够、投入的培训资金不足等。

3.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职业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在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内动力不足。这些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此外再加之学校对专业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还有所保留,这正是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所以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就很难提高。据统计,在我市的职业教师中,本科文化程度者仅占77.69%,与阶段普通学校相比,相差将近20个百分点。此外,不少学校错误的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使得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双师型教师的价值减重不少,影响建设质量。

三、探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方法

1.制定双师型教师的统一标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必须要统一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必须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制定专业技能型教师的申报评审第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执行统一的认证政策与管理方法。这样就能使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定标准之时,应考量教师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层次做出规划,以达到激励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不同职业技能等级的双师型教师都有其目标和方向的目的。

2.强化管理制度

目前职业教育的管理上,还处于分割状态,普通的职业学校管理权在市级,技工学校的管理权在劳社局,职高的管理权则在教育系统。这些管理权限不一致的现象,使得无法统一的规划全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理顺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方法,是使得我市职业教育走上战略化道路的重中之重。

3.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鉴于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与各职业学校联合制定教师目标考核体系。将各区县的职业学校全部纳入考核监督范围之内,为其制定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对于不能完成目标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进而使得各职业学校重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应该联合制定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激励机制,让各学校提高其参与性和积极性。各学校也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那些不断提高自己、寻求专业发展、工作认真的老师要加以奖励,而对于那些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业务停滞不前的教师,可对其作出适当的惩罚。这样一来,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提高,进而整个职业教育的水平也随着提高。

5.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计划

各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水平、师资水平、师资质量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对重点教师进行培养,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取外地培训学习,联合企业单位,让部分教师在基层锻炼,将生产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引入学校担任教师等手段。灵活多变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结束语

职业教育之关键是教师质量,只有具备了一直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才能使职业教育事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才能将教育和生产紧紧地链接起来。再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必将迎来越来越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4篇

今天的主题是“挑战与变革”,刚才贾可博士做了一个主题演讲,非常好,他的演讲更让我感到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诚惶诚恐,因为看起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的确非常广泛、深刻、沉重,没有办法在很短的时间里谈清楚、谈透的一个话题。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观点不一样,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紧迫感和态度不一样,如果现在市场比较低迷,可能大家的紧迫感强烈一些,甚至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谈这个话题,人们的语气也不一样。

今年在汽车市场的开局不是太有利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个阴雨天气,可能谈这个话题就比较沉重,更加有压力。如果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话,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是挽起袖子干活去吧,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谈的问题。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对于未来挑战的一些认知。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又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种精英必然有各种高见,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的观点扔出来供大家分享、交流、批评。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各位多多包涵,我谈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二是市场外部的挑战和企业将来可能遇到的内部的挑战。

未知的挑战可能就隐藏在已知的挑战中

首先是我们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挑战,我们不讲明天能卖多少车,后天能达到多少市场占有率,这看起来不像是今天的话题。我是想说,从中长期来看,业内基本上有一定的共识,我们今后的挑战可能是在能源、环境、交通。但是很少有人谈到另外一条,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用户的习惯、行为、偏好的改变,这一条可能是最难以琢磨的挑战。

另外,未知的挑战可能就隐藏在已知的挑战中,就如我刚才讲的,我们今天,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交通情况下,很有可能突然有一天消费者会改变他们的出行习惯,改变他们对汽车的认识。

比如说为了应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开发推动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是十分有把握地知道,什么时候马路上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

到2020年国家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个目标,会有所要求,当然也有各大机构预测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有一家著名的机构预测2025年日本25%的新车是电动车,当然它讲的电动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中国到那个时候大概有3700万辆的销量,其中有400~600万辆的电动车,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各种各样的预测都有。

我们的感觉是,市场的变化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这怎么理解呢?尤其我们看未来的时候,感觉不到这种变化的速度,但是如果我们回头去看看过去的话,往往会吓一跳。

1989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所有汽车用的都是化油器,今天想想这件事情很不可思议;家用轿车标配双安全气囊,在我印象中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还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好像是一个很新的技术,但是看看今天的马路上比比皆是;双离合器,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双离合器变成所有汽车的标配。

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感受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往往回过来看的时候,觉得这种不确定性发生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对趋势变化的认识是最不可知的挑战,是来自市场对企业的一种挑战。

标致雪铁龙集团对未来趋势的挑战上有比较紧迫的看法,在应对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抓得很紧,在混合动力,尤其在柴油混合动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认为到2025年在欧洲和中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当然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市场的比例大致会1∶1。这种判断,感觉上不大好相信,但是当我们听到他们介绍这个的时候,我宁可相信如果是这样的话,2025年中国3700万辆车一半是新能源车,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很难去相信,但我宁可相信它。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我们相信各个厂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相信今年的车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会展示给大家。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面,我相信我们看到这些新能源车的发展要比看到我们业内简单的而且非常热衷地扩大产能、扩大网络可能更有意义。这是我想讲的已知和未知的挑战。

合作与竞争的内部关系调整的新挑战

第二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另外一方面的挑战,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另一种特有的挑战,是企业内部的挑战。

合资企业已经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在中国汽车界,合资企业比例比较大,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总体上中国合资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但是现在中方都有自主品牌,随着中方的成长壮大,自主品牌的成长壮大,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逐步浮出水面,合作双方的合作关系会有一种新的挑战,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放在桌面上谈,实际大家心里都知道。

比如说合资企业一个外资品牌可以和两个中方合作成立合资企业,中方可以有多个合资企业,这里各种关系搅和在一起,原来单纯的合作关系变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与竞争或许会有一个新的形势出现,这将会是我们行业可能面临的新的挑战,而且是一种不完全可以预见的挑战。

在瓦兰总裁执掌以后,标致雪铁龙提出了与中方加强合作的策略,这个策略可能有借鉴意义,包括加强产品规划、支持合资企业出口、提高合资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合资企业一起定义节能和新能源的规划方向,提升品牌和销售以及支持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等等。公司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前瞻性的策略,如果公司能够坚持这个策略,有可能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5篇

(一)生物工程专业规范方面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增设生物工程专业成为许多高校的办学热点之一。由于各高校办学基础参差不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差别较大,甚至差异迥然。一些缺乏工科办学条件的师范院校开办生物工程专业的过程中,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于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构模块,对工程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培训则鲜有涉足;而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不仅生物基础理论模块十分薄弱,且受办学成本限制,对工程技能培养也相当弱化,课程能减则减,学时能缩则缩。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思路不清晰,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淆、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教学计划制订程序不严谨欠规范,校内校外均缺乏严格的专家认证过程,导致教学计划安排随意性明显,没有意识到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并加以落实和强化。因此,制订统一规范的生物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已经成为生物工程专业办学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在我国,一些高校生物工程教育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多数对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工程设计缺少理解,觉得科学比技术更重要,这也正是这些生物工程专业工科教育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工程设计的误区,导致学生缺少综合实验设计和工程设计的经历。此外,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综合性实验也由于学生人数偏多、设备台套数不足,动手操作的少,旁观的多,教学质量大受折扣。而设计性实验更是凤毛麟角。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教学则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一般以校外为主,校外实习基地是工程训练最好的场所,是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实习经费偏少,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往往由企业单方面提供。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尽管不少高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没有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对学生实习热情不高,而生物工程专业相关企业又相对偏少,导致一些新增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不对口,实习内容能减则减,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证,常常是走马观花,草草结束,难以发挥实习应有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及考核方式方面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一般都建立严格系统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措施和考核评价办法,而一些高校对实践教学却往往缺乏有效的全过程监督和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或没有认真落实和执行。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体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难点,由于实践教学流动性强、机动性明显,不易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给出准确评价,因此,少数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往往采取点名制方式进行过程控制,对于实践效果则依赖于最后的实践理论考试,考试内容通常属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极少有学生不及格。通过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仍旧属于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抹杀了学生兴趣,阻碍了个性发展,确实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强化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控方案,并不断改进实践教学考核办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得到保证。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虽然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引进了大量的具有生物专业背景的博士人才,有效解决了多年来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偏低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发现,这些新增专业新进教师相当数量属于学术型的,擅长科研学问研究,很少在企业工作过,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缺乏工程技术学习和研究经历。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能手,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况且一些高校为这些教师创造培训、进修、企业锻炼的机会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导致这些高校部分生物专业教师宁愿多上些理论课,也不肯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即使在举足轻重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选择毕业论文的多,采用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的则寥寥无几,极少数高校新增生物工程专业甚至清一色的采取毕业论文形式。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于专业培养目标。目前,特别是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双师型”教师、师资专业背景比例失衡、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问题。(五)工程师培养体系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审核,教育部最终批准61所高校成为首批批准的“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一批涉及工程与工艺的工科专业成为试点专业。相比而言,属于朝阳产业的生物行业尚在培育、壮大过程中,虽然许多从事生物工程教育的人士已经意识到“卓越计划”对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部分相关企业并未深度参与到一些高校生物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空间依然广阔,职业资格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尚不够健全。为了适应国家工程教育发展新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与其相关产业的合作,使得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驱动生物行业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链条灵活运转。

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措施及途径

(一)规范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工科办学思路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正式设立时,对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备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构筑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时,要重视生物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工程等基本知识单元的设计,以此组成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体现专业的本质、交叉与融合。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兼顾个性差异,留有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具体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各校的特色和条件设定,特别是选修课程更要体现不同学校的基础和专业定位,如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工艺、能源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等,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学生来源、教育资源的差异以及培养目标的行业方向和特色。

(二)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确保工程技术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方面,逐步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及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积极引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和社会应用新项目,引入国内外方法成熟、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先进的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应当有体现工程技术训练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生物工艺技能,而应有所拓展。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应逐步加强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和加快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利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搭建具有生物工程技术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分层次构建完整的“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工程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利用生物工程仿真技术、校内外工程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能力。为保证工程实践教学质量,应着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顺利完成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必备的条件和环境。通过与企业联合投资生物产品中试生产设备、购置生物工程仿真装置等方式构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是拥有或模拟一个真实的生产系统,完成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或模拟真实的产品生产,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按教学要求逐个环节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生产,这个训练过程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生物产业属于朝阳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引导、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办生物工程企业。同时积极寻求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这是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能够顺利建设和良好运行的关键。积极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相辅相成,从而确保并不断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方式,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产品的学习等多种实践学习方法,采取产品带动,设备配套,工艺优化,动手操作与学习思考相结合,基本原理和现场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为主,紧密结合工程技术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工程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往往是连续的多过程,基于工段分批轮换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是一种高效可控的途径,化整为零,既可减少相关企业的人员增加压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学生可以接触并了解全部生产工艺,并能掌握整套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方法,同时有利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作为能否顺利进入下一生产环节的依据。在考核环节上,改变传统单一笔试考核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采取现场答辩、实践总结、不同产品工程工艺设计等灵活多变的方法,并结合实习单位提供的完整的考勤考核记录、企业指导工程师开出的实习个人评价等辅助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为实习顺利开展构筑坚实的平台与保障。

(四)拓展师资队伍建设渠道,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工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在教师构成上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工程背景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生物学方面背景的教师也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各种背景教师所占具体比例不能一概而论,可依据各校的特点应进行适当的建设。专业教师引进或录用考核时,除考察理论研究水平和外,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优先引进和录用,在引进待遇上给予适当倾斜。同时要为缺少工程实践经历的在职教师创造条件,派遣其到企业单位顶岗工作,鼓励教师借助生产实习机会,接受企业生产训练。支持教师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校企互动模式,在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改造旧设备等生产实践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一批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企业中工程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协议,到校或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理论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教学工作。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6篇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of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tourism or hotel is serious during the hotel internshi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view on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of the hotel interns based on the loss data and cases of the students in hotel practice of Guangdong Tourism Institute in the past 5 year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is a normal phenomen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interns. To alleviate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the hotel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trainee and innovate the way of leadership, the school should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and standardized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should achieve stable and sincere cooperation mechanism.

关键词:旅游专业;实习生;“逃兵”现象

Key words: tourism major;cadet;phenomenon of "deserter"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209-02

0 引言

长期以来,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流失率高、实习满意度低、职业认同度低、毕业后酒店业就业意愿低”等“一高三低”的现象一直存在,国内诸多学者、旅游教育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学者们、旅游教育者们多从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等四个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三高一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际上,“三高一低”是紧密相关的,环环相扣,“流失率高”正是“实习满意度低”、“职业认同度低”、“毕业后酒店业就业意愿低”的表面和先兆现象。

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实习生近5年流失数据为例: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广东旅校每年派出1500名左右的旅游或酒店专业的学生赴酒店实习,实习生年流失率慢慢从8%上升至10%,并且,学生流失的高峰越来越集中在前三个月,流失的原因更加多样。因此,正确地看待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了解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主要观点如下问所述。

1 “逃兵”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它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对实习生在技能、抗压、人际、自律等方面综合的考察,实习生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况且,酒店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基层工作者薪酬低、行业吸引力低、人员流失率高已经是长期存在的诟病,实习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进入酒店业实习,直面酒店业实际,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逃兵”现象。相对而言,酒店实习生的流失率低于酒店业整体员工的流失率。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实习生近5年平均流失率为9%,而酒店员工的平均年流失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相对而言,实习生因为有学校的约束和管理,在酒店人力资源中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队伍。因此,尽管有着良好的希望和愿景,旅游教育者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酒店实习生的“逃兵”现象,接受一个合理的实习生流失率水平,不仅要思考如何降低实习生流失率,也要关注“逃兵”的心理问题和后续选择。通过回炉培训、再次分配实习、允许自行系实习单位等方式,帮助“逃兵”顺利完成学业,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

2 “逃兵”现象原因具体分析

综合各位学者、旅游教育者的调查和分析,酒店实习生“流失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对于行业认识不够、不能吃苦耐劳、抗压能力不足、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自我成就感低等方面。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实习薪酬低、实习培训较为基础、酒店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不能安排实习生轮岗、缺乏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三、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重技能轻素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实习带队教师的管理和指导水平、实习生管理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社会上轻视服务业从业者,实习生在酒店服务工作中地位低、成就感低。

学者们的总结较为全面、客观。然而,结合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近5年来酒店实习生的流失案例,笔者发现,尽管学校和酒店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化,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越来越科学和规范,实习生的年流失率却没有明显的下降,并且,以“90”为主的实习生流失的速度更快,流失的原因更加多样。实习生中止实习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①实习生的实习态度与自我定位:实习生抗拒实习,好逸恶劳,不能吃苦耐劳,不认同酒店行业,要求自主择业或创业等;

②实习生的身心健康与生产生活损伤:部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患上各种急性、慢性疾病、工伤等;

③实习生的社会适应与生活:如违反企业规章管理制度,不按规章制度请假,上班期间手机不离手,不服从管理,顶撞上司、粗鲁对待客人等;下班期间沉迷网络和手游、作息不规律、钟情垃圾食品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④知识与技能习得方面:如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不敢面对外国客人,不敢承担收银工作,岗位技能长期无法提高等;

⑤情感与交往因素:如实习生恋爱、早孕,与上级、同事相处不好,与家人产生冲突等;

⑥职业操守与违法行为:如实习生偷窃、实习生拾物不交、实习生泄露酒店商业秘密、实习生私自侵吞酒店营业额、实习生聚众斗殴等;

⑦家庭及其他事务:如实习生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实习生升学、出国升造、入伍等情况,都会造成实习生中止实习。

3 如何改变“逃兵”现象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由来已久,流失率水平有增无减。在以平常心看待它的同时,我们探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习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能碰到的各种情况,在实习中都有可能出现。酒店行业吸引力低、人才流动率大也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如何缓解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降低实习生流失率,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的真诚合作、共同努力。

3.1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首先,酒店需充分重视实习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将实习生作为储备人才,专门化地管理和培养。酒店首先应和和旅游院校达成真诚、互赢的合作关系,就实习生的输送和管理达成稳定的契约和合作管理制度,支持、配合学校第三年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共享实习生管理和培养经验。酒店应成立专门的实习领导和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在能力培养、业绩激励、职业晋升上给予机会和路径。

其次,酒店管理者应积极研究“90后”实习生的特点,积极改变领导方式。“90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科技,对于技术和网络的更迭换代驾轻就熟,对于平等和快乐自然认同,对于创业和创新更加熟络,对于个性和自我价值更加追求,他们也更接近酒店新一代的客人,更有利于酒店业在时代新的浪潮中拥抱新技术,服务好新一代客人。因此,在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酒店业也应该顺应实习生新生代的特点,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90后”实习生的优势。

3.2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首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贯彻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构建稳固的校企合作机制,甄选优质的合作企业,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共同培养人才。再次,要设置科学有效的实习管理机制,包括实习制度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科学的实习管理和评价制度等。最后,要培育一支精诚能干的“双师型”实习指导队伍,落实学校对于实习生的管理,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沟通实习生管理和培养问题,共同解决实习生的各种问题,并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争取家长对于学校实习政策的理解和对实习管理工作的的支持与配合。实习指导教师需要站在“学校、企业、实习生及其家长”三方共赢的角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高超的技巧和沟通能力,以才服人,以德服众,取得三方的满意。

4 案例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和实习就业办,不断探索和深化校企合作新方式,探索实习管理新办法。2012年,学校牵头成立了“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由2003年创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发展而来,目前有行业协会、企业、院校成员单位共160家,其中大部分是合作10年以上的著名旅游企业。广东旅校学生优先安排到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实习、就业。“职教集团”每年定期召开年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把脉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目前共同合作制定了3项全国旅游教育专业标准,并由教育部实施;合作开发了酒店前台、客房、餐饮部员工技术技能要点库等,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此外,学校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教学体系,形成了“双任务、双导师”的第三年实践教学模式。“双任务、双导师”实践教学机制是基于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教学和“‘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化”的实操教学为“双任务”,以学校和企业双方“导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型。学校导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和技能基A,以及良好的学生管理经验。通过第三年实习管理和实践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行业企业和学校全面参与教学中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学材建设、师资队伍配置、参与教学、实施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工作。近5年来,实习生的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实习合格率稳定在88%以上。

5 结束语

只有行业企业和学校长期稳定、精诚一致的合作机制,就实习生的输送和管理达成稳定的契约和合作管理制度,企业高度重视实习生人才储备,创新实习生领导方式,校企双方定期通过会议、考察、项目合作等方式沟通人才培养问题,创新和共享实习生管理经验,才能使得双方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三方的共赢,减少酒店实习生的“逃兵”现象。

参考文献:

[1]黄绍平.近十年来国内酒店实习问题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5-158.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7篇

一、基本情况

××县属亚热带,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发展种植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橡胶、粮食、甘蔗、茶叶是××县四大传统产业。但是,近年来,农村转变了经营土地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种粮面积减少,出租、转让土地较为普遍,开发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面积在扩大,粮食安全面临严俊临挑战。

2008年底,全县有10个乡镇、52个村委会、502个村民小组,共有户数62620户;年末常驻总人口25.94万人,户籍人口2172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840人,农业人口144416人。2008年粮豆播种面积296914亩,其中:水稻112779亩,比上年实际减3067亩,旱稻17719亩,比上年实际减1161亩,玉米155765亩;黄豆8068亩;其它杂粮2583亩。2008年粮食产量7802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2吨。其中分品种:稻谷43161吨,同比减少2610吨,玉米33799吨,同比增加5268吨;大豆647吨,同比增加147吨;其它杂粮414吨,同比减少203吨。

二、粮食生产发生剧变,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一)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全县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县耕地面积40.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3.36万亩,旱地面积27.03万亩;2008年全县粮豆播种面积29.69万亩,产量7802万公斤,水稻、旱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4228亩,产量减少261万公斤;目前全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占水田面积的38.9%;橡胶园面积达176.9万亩,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由于农民减少种粮或不愿意种粮,原因是出租土地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随着土地租金越炒越高,每亩租金由最初的400元上涨至2009年的1500元,农民出租粮田还在延续,越来越多的农民由粮食生产供应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所以××县主要产粮乡镇的许多农民把粮田出租给外商种植香蕉(出租期限一般为1-3年或1-6年),有些农民减少种粮,有些只种家庭口粮,有些农民直接不种粮,导致收购储备粮都非常困难。山区、半山区农民转变经营土地的方式,不断出租轮歇地给当地城镇居民或外商开发种植橡胶园、茶园等。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接待海内外旅客,粮食消费增长加快,目前粮食年消费量约6万吨,××县原本是粮食自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县,但现在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二)粮食市场供应不稳定

××县粮食供应(商品粮)从过去自产有余到现在75%从外进、波动很大,市场难于稳定,目前十个乡镇除勐伴、瑶区市场上见到自产粮外其余乡镇都是外进粮,勐海县粮食进入我县市场约点70%以上,其它景洪、国内外等约占5%。如产粮区出现灾害或国内外粮食出现大的波动,给我县的粮食供应军需民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国有粮食企业现状

××县国有粮食企业于1999年进行改革、改制,2008年8月完成,企业改革改制前和改革、改制期间,工作停止不前、政企职责不明、经营产业单一、低抗承受风险能力不强、观望等靠思想严重。目前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如何围绕市场搞活粮食流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这是我县粮食企业当今的主体。2009年企业机构设置已到位,人员返聘工作也顺利完成。目前,全县粮食系统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户,其中:购销企业1户,军粮供应1户。有在职工28人(局机关9人、收储公司13人、军粮供应站6人)。粮食购销企业固定资产总额901万元,县级储备粮151.5万公斤。当前粮食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粮食工作的第一要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在操作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的乡镇在粮食直补中体现了“平均主义”,有些农户出租了全部粮田,已不种粮食但还在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有的农户种粮面积多,但补贴拿得少,有些农户种粮面积少,但补贴拿多等等,种粮补贴体现不出多种多补、少种少补的优民政策,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种粮劳动力不足,主要精力都经营橡胶、茶叶产业上,因为农民种粮收益低于种植橡胶、茶叶和出租粮田的收益较好。

(三)粮食企业目前主要的问题

①产权还不够清晰、政企职责不明、经营管理机制不规范;②管理者有消极思想、市场观念淡薄;③粮食企业难于控制粮源收购、销售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小,目前销售市场为零;④低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灵、把握不住时机、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

五、对策及建议

(一)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技术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香蕉的需求所承载的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地开发香蕉产业,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防止该产业大起大落。

(二)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要规划出一定的面积来发展香蕉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确保有一定的粮食生产面积,以确保自求平衡,自食自给,确保粮食安全。最终实现粮食生产和香蕉产业能够共同发展。

(三)建议地方政府干预农民出租水田行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农田制度。加强引导、教育农民减少出租粮田的面积,缩短出租期限,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鼓励农民生产粮食;控制橡胶种植规模,尤其要严格控制海拔高的有林轮歇地开发种植橡胶的规模,这是保护雨林民族与雨林和谐共存的必然选择。

(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让财政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民手中,使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五)确立高标准经营粮食理念;做好粮食工作关键在于人,××粮食企业经过进行长期的改革、改制,虽然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经营管理方法,发展的思路都没有改变,所以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变陈旧经营管理机制,要开拓创新、推新理念、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摸式管理方式来发展,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掌握粮源、争取主动、上门收购粮食;粮食企业的工作,最主要就是要以收购为主体,粮食企业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发展思路,开展订单收购,预约收购,跨区域收购,品种兑换,国外收购等多种收购形式。总之要敞开仓门、大量收粮,原则就是“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一定要把粮食收购工作做好。

(七)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及时销出;粮食销售工作是粮食工作中的第二大环节,按照“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的原则,粮食企业要改变过去收购一斤粮卖一斤的单一做法。首先要掌握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如价格、运距、运费等,核对成本及时销售;二是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销粮方式,采取卖原粮卖大米,卖饲料等多种品种,走出店门、主动服务;三是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原粮、大米或成品粮、饲料等按需求都进行批发和零售,以方便粮食需求者为主,服务到位。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精神;复合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谢慧敏(1982-),女,福建三明人,江西服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四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课程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编号:JXJG-13-26-9),主持人:宋丽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53-05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挑战。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看出,高职与就业市场自然而亲近。然而,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复杂,加之办学层次低,学生综合素养不高(人文素养较为欠缺),一些高职院校舍弃特色、求大求全、太过综合式发展而“忘本”(“本”即职业性和应用型),还有高职教育仅依靠传统、单一的学科知识培养的学生也很难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为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和自身实际,依托多个相关的学科,重视应用性教学,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一、问题的缘起: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挑战

(一)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校的扩招和经济的疲软造成了高职生就业困难。高职教育的初衷和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出,都是为了服务国家的发展,培养出大批量的懂理论以及上手快和操作性高的技术性人才,然从现实看,许多高职院校,由原来中专学校直接升格或者从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及成人学院和中专的学校合并且升格,多会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鲜有创新和突破,加之高职的生源基础较差,在就业市场难以有效融入也就可以理解了。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吻合,为了降低办学成本,一些职业院校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办文科或管理类专业,即使工科类高职,其办学设备或实验实训器材也是循环往复法的多年使用,较少为了直接衔接市场而进行更新。即使一些获取了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暴露出不少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此外,社会转型下,高职教育的传统就业观念被不断挑战,许多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模糊不清、定位不准,这就使得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课程和教学内容缺乏复合应用性

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来,依然存在较重的“中职教育”痕迹,应用性教学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实验课实训课作为课堂讲授理论课程的依附或陪衬,实验内容也多以演示型和理论验证为主,缺乏专门的实践性教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机制,实践性教学功能依然弱化,实践教学保障滞后,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严重缺乏;一些被贴上学术化、理论化或具有人文思想的社科类课程被认为无市场交换价值则减而又减。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内容的守旧、单一,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被人为地割裂,直接造成了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综合素质偏弱,市场适应性自然会也就不强。

(三)复合应用型教师的缺乏

随着对高校评估和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迅速提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逐年攀升,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合理化构建以及学校未淼姆⒄刮抟善鸬搅吮U献饔茫即便如此,多数高职高学历者仍然欠缺。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考察,懂专业理论、职业技能且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倍受欢迎,然而与“双师型”教师重要地位相较,依然是来源单一、严重欠缺。因为,“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并非简单的昭示着高职教育应用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1]而有些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专业实践经历,却由于学历上不去,职称低,从而收入报酬难以保障而跳槽企业。如就业指导教师一般由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没有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的班主任、辅导员或任课老师兼任,他们虽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但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工作实践上都不是很合适,极易形成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等问题。

(四)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的错位

高职教育具有行业办学的传承优势,主要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而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增加招生规模,盲目新设专业,上新项目,看轻了内涵建设,并不注重贴近社会生产实际和职业分工,甚至朝综合性院校发展,为了降低办学成本,重文轻理,忽视了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属性,特色办学的空间被压缩,差异化竞争成为口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就需要以培养流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不断凝练学科和专业特色,强调专业定向与职业方向的密切联系,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形成互补优势,朝应用型教育模式发展,并为职业教育赢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审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2]。应用性特征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也是由这类教育的本质内涵和定位发展目标所决定的[3]。

(一)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贯穿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思想观念。“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着做的标准模式”,即为人们在特定领域的活动提供了概念框架和共同规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应用”是其核心体现,不论专业及其专业特色,只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应该具备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人文社科自然常识)、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和素质(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要求,而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其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主要依靠课程的优化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为此,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性的技术和技能以及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共同构成了高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高职办学合理定位与发展。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是高职对知识的技术性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高职教育传统单一的“一技之能应用”模式调整与纠偏,利于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

2.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与高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互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以实验、实训为载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相结合,既可以服务教师的科学研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应用实践的机会,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入,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同时,高职院校选择实训项目可采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行业立体式合作,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校方积极学习、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市场经验,同时,也要全面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基本教学环节中去。当然,生产实习和科研训练作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将更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3.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高职作为突出应用性和专业性的职业教育,其对在校生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是要实现与市场的无缝衔接,即使火候欠缺,也可也通过企业的简单培训进行弥补。相较传统单一的技能培养和市场需要应用人才却又难以满足而言,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将有关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与人文精神进行高度融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能力培养,形成符合市场的应用性特征。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效果看,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也是较受欢迎的。

(三)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以德国和芬兰为例

德国的职业教育重要性凸显,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于20世纪70年代才作为当时联邦德国教育系统中一种新的机构类型而出现,是目前德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比较明显。与我国应用型本科学制不同的是,德国由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等非学术性高等学校实施的专科教育,学制为3-4年,培养有实际操作的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德国,“双元制”模式特征鲜明,效果显著。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与双证书教育的类型有:美国的产学结合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我国台湾地区的“建教合作”模式等。另外,芬兰多克技术学院以实践能力为重要标杆的招生选拔机制与就业机制,面向市场设置需求课程与专业设置,与学生职业生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践的师资队伍,密切联系地方发展的应用型科研以及全方位的校企合作等都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我国的高职院校可充分借鉴不同模式的优势,并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开发出真正适用的高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四)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江西服装学院(以下简称“江服”)一向重视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江服依托服装产业优势,坚守特色不动摇,紧紧围绕“服装”做文章,专业不贪大图全,规模保持适当比例,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及校内外近百个实训基地,设立创业学院,构建“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实践模式,加大产学研投入的比重,加强并不断升级“校企合作”“府校合作”。江服立足“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教师按照学术型、教学型、技能型三类进行分类服务管理,加大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比重,注重师生赛事文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如北京・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就业初的上岗培训提前在校内完成,真正“以生为本”,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力成本,并潜移默化的融入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故该校的就业――“江服现象”一直被行业和市场津津乐道,这也算是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检验。

三、复合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义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两个根本问题。高职结合行业和地域分设学科和专业,区别于学术性为主的大学本科的应用型专业性教育,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应用性、专门性、针对性和行业性。

(一)学科的应用性和课程的多元性要注重

一般而言,专业设置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需求。由于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的直接适应性较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行业领域相适应,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的P系,强调应用能力的主线。同时,可根据“模块化”教学模式面授的方式,注重应用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科导向型的课程模式,积极尝试应用导向型的“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一体化课程模式系统讲解就业指导的内涵、作用、方法、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通用基础课程、专业途径等,以体现就业指导的基础性和一般性;二是开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创新提高课程几大类,形成“宽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个性基础、活模块”的多元课程体系。另外,高职生的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需要被重视。

(二)实践性教学与产学研结合要突出

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改革自然促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性教学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此,高职在人才培养方面就要突破以校内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传统的灌输授课方法已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采用“启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应该成为主要的实践教学方法。此外,应用型人才强调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社会的直接适应性,采取更加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与双证书教育由于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学校、企业实践性教学的系统严格训练,使基础理论体系、实践工作过程的对接性得以加强,真正形成毕业生所需的专业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就业市场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的任用和发展要保障

高职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的任职和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批高素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6]。为此,对于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发展要求,须强调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融合转化的能力。同时,鉴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更新,高职院校要主动为教师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并依据相应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积极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地方高校本身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校内培训、研修、新老帮带、教学研究等活动外,尝试建立类似于西方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专业发展休假制度”,让教师每五年至七年轮流带薪外出到相关的行业、企业、学习或挂职,也可以到应用型本科进行交流活动,开展应用研究活动。另外,我国高职院校还需要建设一支精通业务,具有一定专业年限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他们定期开展规范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就业知识,了解就业政策,紧跟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四)高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保障要到位

高职教育依法治教并以人为本,其大多具有行业办学的传承优势,空间区位性或地方适应性比较强,高职的人才培养不仅要立足地方经济,还要紧跟市场与行业发展,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背景下,强调应用型发展,建设具有高职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特色为中心,建立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模式,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深度衔接。同时,学校努力拓展特色办学的V阔发展空间,始终贯穿应用型教育并及时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经费、场地、必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及时做好就业跟踪服务。

(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人文精神要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类学生群体,由于基础相对较差,自律性不强,理想信念薄弱等特点,虽拥有一技之长,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毕业。随着西方自由主义和时下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多数高职毕业生的功利思想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弱化,加之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加表现出自我认知不明确,误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业的价值倾向也与市场的选择呈现出无奈,表现出职业技能外的道德滑坡,给企业和自身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若在校期间,学校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相容,提升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将会有益于毕业生和市场之间达成良好的双向选择意向。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向”在行业,定“性”在专业,定“型”在应用,定“位”在教学,定“格”在实践[7],坚持特色化办学、差异化竞争和人文精神的融入,将有关知识理论、实践技能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培养,形成的应用性特征具有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也使得毕业生与行业发展和市场衔接更为有效、安全。为此,复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提倡不仅有效拓宽了市场选择高职生的范围和可能性,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做好了结构与功能上的些许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国艳,曹如军.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现实困境与求解之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59-63.

[2]陈玉琢.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J].榆林学院学报,2016(3):97-99.

[3]刘欣.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0(4):8-14.

[4]王第.谈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教育,2012(7):50-51.

[5]张学.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