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交通现状

公共交通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共交通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困局;应对措施

前言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的拥堵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对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各主要城市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上尽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相对于城市化的巨大需求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使得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需要在总结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 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主要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以及出租车以及公共自行车等组成。现今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巨大需求与城市土地供应的矛盾制约着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于完善。现今制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城市公共交通运载率低。(2)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意识不强,由于城市公共交通人性化服务的不足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很难获得民众的认可。(3)城市中关于城市公交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使得城市公交发展所需的加气、场站都无法进行良好的配套,阻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建立于完善。

2 造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对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的基础服务设施之一,对于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起完善、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使得民众能够方便、快捷的出行。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放弃开私家车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问题。

2.2 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够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相关配套设施及运营投入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正变成了常态化的问题。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城市中的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占城市GDP总量的4%±1%是比较合理的,其中城市公共交通所需要的资金要占据基础设施资金的16%±2%左右,但是通过对我国城市中的城市公共交通所投入的资金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各大、中城市中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投入的资金比例都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巨大资金需求。

2.3 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不合理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际中发现其并未引起各方的重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简单随意缺乏合理化的研究致使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等的问题。现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需要增加或是延长新的线路以确保新建区域民众的出行,需要在线路的规划设计中进行科学的论证以确保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2.4 城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缺乏合理的调配

现今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包含有公交系统、轨道交通系统以及出租车等,但是对于上述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运力配置、网络布局以及换乘体系等缺乏整体的规划,致使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3 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政府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体系,通过构建“轨道交通为骨干、主线公交为血管并辅助以中巴、出租汽车等”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应当对私家车采取不限买但限行的方式来对人们加以引导,同时通过政策的制定来对私家车的使用加以一定的限制、引导,促进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完善。

3.2 做好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资金支持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基金”的方式实现资金的合理调配,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资金来源上除了自营资金外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扶持,通过地方城市公共交通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财政的盈利能力来划分财政补贴比例,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金供应,同时对于专项基金中的资金需要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3.3 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的整合调配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大而复杂,然而各部分之间缺乏合理的调配致使无法最大限度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政府应当负担起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整合与协调调配的作用,做好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合理调配。形成以主干线、干线以及支线等的多级搭配新模式,使得公共交通资源覆盖全市,同时对于一些热门地区以及人口密集区应当加大资源的调配力度,保障人们出行。

同时通过加强对于公交场站的规划和执行力度,对于一些用地紧张的地区可以通过构建地下停车场并要求土地项目开发商将公交场站的建设相同步,并对公交场站的建设给予一定的资源、政策倾斜,鼓励各级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公交场站的建设中。同时可以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有效调控、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

同时在需要对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得居民出行换乘方便快捷,同时做好公交线路网的合理优化,实现地铁、公交、轻轨之间的三位一体,从服务更多乘客、提高线路运行效率以及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以及减少公交服务盲区等方面出发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化配置。同时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积极引入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调配以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同时政府应当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价格体系,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合理界定补贴补偿范围,对实行低票价、减免票、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对企业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经营冷僻线路等方面的投入,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补偿。建立公共交通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在城市公共交通用地上要健全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落实机制。细化城市公交用地综合开发政策,优先满足和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公交用地。建立健全城市公交用地综合开发增值效益反哺机制,保障用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切实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方便民众的出行。

4 结束语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方便民族出行、减少城市拥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陷入了困境,阻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完善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在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公交,2007(1):23-26.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2篇

Abstract: As the accelerated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number of urban motor vehicle is also rising quickly,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adequate energy reserves in China and the increased demand for energy is growing. In addition, a series of urban traffic problems also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ir pollution, and so on. This article makes discuss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and urban development, adaptability connotation,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explores the adaptability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and urban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for adaptability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in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China's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适应性

Key words: urban public transport;urban development;adaptability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108-02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公共交通由于噪声小、大气污染少、能源消耗少等优点成为绿色交通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伴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现状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是否相适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1 国内有关城市公共交通适应性研究的概况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郭玥在其硕士论文《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适应性研究》中,详细介绍了五类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2009年,乔欢,张鹤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将各评价体系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些常用的指标。2009年,长安大学代玙璠在其硕士论文《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中,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适应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公共交通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初步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内涵、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试图为定量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提供借鉴。

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2.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的,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公共交通线路网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后,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间接地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效运行提供财力支持和经济保障,促使人流、物流大幅度上升,并引发更多的客运需求。第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发展不仅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方便、高效、舒适的交通服务。而且对沿线的商业、文化、娱乐、土地规划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有轨电车,轻轨交通,快速公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已逐步形成共识:作为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必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1 阳泉市区公共交通现状

1.1 阳泉市区道路系统

阳泉市区由于受地形限制道路系统不够完善。尤其是桃河的阻隔,使南北方向的交通主要集中在桃河桥上,车辆拥堵严重。北部地区由于地形高差较大,东西向的联系也很薄弱,南部地区由于受地形限制,很多道路曲折,坡度很大。因此总体规划的重点任务是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1.2 阳泉市区公共交通系统

阳泉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公共汽车和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两部分组成。

阳泉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系统是在现有公共交通线路基础上,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道路建设及新客流吸引中心的需要,对原有线路、运营指标等进行了调整后逐步形成的。阳泉市现状公共交通运送能力为15万人/d,公交出行约占35%,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较大,基本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

2 轨道交通在阳泉市的适应性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功能、作用在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许多城市中机动车的速度与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城市道路建设的速度及增长幅度。因此,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必然,与此同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成为客观需要。

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速度快、污染低、安全、准点、舒适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在规划和实施中还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轨道交通按照其作为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方式,可以分为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独轨、缆索轨道等五种交通方式。比较而言,有轨电车和轻轨交通更适合阳泉市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城市中最早的一种轨道交通形式。现代有轨电车完全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它具有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行驶的特点,车站设在人行道上,或者在街中修建长条形的月台,以便上下客。有轨电车通常由单节或两节车辆组成,其运送能力在2000人/h~5000人/h,运送速度一般在15km/h~20km/h,车站设置间距500m。

2.2 轻轨交通

轻轨交通是一种中容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介于有轨电车与地铁之间,其覆盖范围较大,灵活性也很大。它具有以下特征:

1) 以电力为牵引动力。

2) 整条线路可以包括地面、高架或地下区段,地下区段仅限于必要的地方,通常距离比较短。

3) 可以有专用道,也可以在地面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行驶。为了保证一定的运送速度,在平交道口采用优先通行的交通信号系统。

4) 沿线设置车站,站台高度可以与车厢地板相当,也可以是较低的站台,或在地面上直接上下客。

5) 由多节车辆组成列车运行,通常不是很长的列车。

转贴于 6) 车辆可以采用铰接的结构形式。轻轨列车的编组一般不超过4辆,其运送能力在5000人/h~30000人/h,运送速度一般在25km/h~35km/h,车站设置间距为800m~1200m。轻轨交通的最低水平接近于有轨电车,最高水平接近于地铁。

轻轨交通的线路走向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应成为城市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通常是连接一些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铁路车站、汽车客运站、大型商业、经济活动中心、体育场等重要活动中心,以及规模较大的住宅区等。线路的纵断面设计,最大坡度限制为6%,坡道长度不超过500m;坡度为5%的,坡道长度不超过1000m;坡度小于5%的,坡道长度不受限制。

3 阳泉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

在公共交通方式中,有轨电车、轻轨及常规的公共电汽车在运送能力、适用范围、造价、运营速度、准时性等特征上各有优劣,因此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中不同的地点。从总体上,根据城市交通需求特点,合理确定不同交通方式的构成及其分担比例,建设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

3.1 交通型

交通型的发展战略以联系阳泉组团、平定组团、荫营组团、开发区的轻轨交通为主要发展方向。

根据阳泉市总体规划,规划期末规划市区人口达到75万;阳泉组团、平定组团、荫营组团分别承担城市的各项功能。阳泉组团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功能将吸引平定、荫营两组团的大量人流,为了缓解中心城市区的交通拥挤,增加平定、荫营两组团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吸引力,满足居民乘坐舒适、迅速、方便、准点的要求及公众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轻轨交通将是城市未来公共交通的理想方式。

3.2 延续型

延续型的发展战略以维持现状交通网络,适当调整交通方式的构成及其分担比例为主要发展方向。阳泉市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典型的自然风貌,未来阳泉的城市设计应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气质。现代、美丽的阳泉必然在城市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在公共交通方式的选择中,采用有轨电车取代公共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采用方便老人、幼儿、残疾人的特殊服务,使轨道交通更具人性化。

4 结语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1)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拥挤、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和乘坐不方便等。

(2)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尽管一些大城市实施了公交优先政策,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使得公共交通不但没能成为客运交通主体,而且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还呈下降趋势。

2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性思考

进入21世纪,传统公共交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运量、快速度、高准点、低能耗和轻污染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从长远战略发展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

(1)能源战略。我国是个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达到60%左右。而在所有交通方式中,快速轨道交通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以每百公里人均能耗为例,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11.9%;无轨电车是小汽车的10%;快速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6.2%[1]。因此,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2)环保战略。当前,我国环保状况不容乐观,在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如今城市大气污染已由工业和燃煤污染变成了交通尾气污染。据统计,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悬浮颗粒、氧硫化物、氮氧化物、氮氢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城市交通是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虽然我国目前机动车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少,但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护不善等原因,使单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均高于国外(见表1)[2]。

在大城市中,如果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50%左右,CO和氮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2%和86%,乘坐小汽车出行要比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平均每年每人多产生4.1 kg的氮氢化合物,28.6 kg的CO和2.3 kg的氮氧化合物[3]。

同样,城市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有些大城市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了80dB(A),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能最大限度利用城市资源,环境污染排放量最少,并能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效的城市交通形式。

快速轨道交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同时也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快速轨道交通充分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能减少城市交通用地,节约拆迁和安置费用。同时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安全、正点、舒适、快捷、大容量、污染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新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因此,建立和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5篇

Abstract: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a city of the window, which is about the city's image and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next few years, it will fa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and new road, which will caus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s can not only facilitate travel, but also increas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as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The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system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s problems in Suzhou city.

Key words: Suzhou; public transit; traffic transf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关乎城市形象与广大市民切身利益。换乘是指出行者通过两种或是两种以上交通工具之间的转换前往目的地,从而完成出行的一种出行方式。公共交通换乘包括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和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两种情况。加强公共交通换乘建设,不仅能方便市民出行,更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现象。

未来几年内,苏州面临地铁修建,新道路建设等因素,苏州交通还会处于拥堵状况[1-2]。如果不加强公共交通换乘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设施,会给苏州交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让苏州公交建设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苏州大发展。

纵览各国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策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换乘无疑是一项有效的措施。然而目前,苏州的公共交通换乘建设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1 苏州公共交通换乘现状与分析

交通换乘是指城市中的出行者通过各种形式交通工具的转换,达到增大公共交通吸引区的覆盖范围和绿色、便利、安全出行的目的。目前,苏州市已形成了包括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常规公交、出租车等在内的多元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1.1 枢纽现状

目前,苏州市内公交枢纽布局主要依托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主要集中在4个铁路站和4个环城快速路换乘节点以及汽车北站。2014年初,规划范围内共拥有公交换乘枢纽站12个,用地面积约11.7万平方米[3-5]。市区换乘枢纽情况如表1所示。

1.2 轨道交通换乘现状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5.739公里,共设24个车站,均为地下车站,横跨苏州城东西。2号线全长26.550公里,设22个站,与1号线形成十字相交的格局,并在广济南路站实现换乘[3]。该线路整体走向为南北向,纵贯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域。沿途可以换乘遍及苏州各个地区的公交车线路、公共自行车,并提供了大量的停车设施以满足停车换乘的需要。

1.3 有轨电车1号线换乘现状

有轨电车1号线全长18.19公里,贯穿苏州高新区,在苏州乐园站与轨道交通1号线相互换乘,初期设立苏州乐园站等10个站点。于2015年1月18日正式通车试运营,首月发送乘客18.5万人次。

1.4 常规公交

截至2014年年末,市区常规公交营运线路312条,线路总长达到6 854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6.4亿人次。

1.5 主要节点换乘调查

具体如图1至图4、表2至表4所示。

2 苏州公交换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交换乘枢纽数量不足、开发模式单一。苏州市市区(含吴江松陵区)目前的公交换乘枢纽仅有12个,无法满足居民日常出行的换乘需求;现状场站设施缺乏换乘枢纽节点,造成公交线路过长,部分路段线路重复系数过多;在开发模式上,缺少综合开发模式,未能在满足市民公交出行的同时促进商业和居住的发展,形成多赢的局面。

(2)换乘枢纽周边路网交通秩序混乱、换乘不便。多数枢纽换乘设施的缺乏,周边道路交通秩序非常混乱;周边缺乏行人过街安全设施,机非干扰严重;换乘步行距离长,换乘衔接不畅。

(3)轨道交通与地面公共交通换乘困难。在己建成的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地铁车站与地面公交站点换乘距离较长,相互脱节现象普遍;公套调整规划滞后,车站周围交通混乱,乘客换乘不方便。

(4)P+R(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措施推进缓慢、宣传不足。《苏州市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畅工作计划》上获悉,到2016年,苏州将建17处P+R停车场,总计11 105个停车位。这些措施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但存在停车场位置不合理、数量不匹配、宣传不足等问题,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2.2 主要原因分析

(1)规划滞后。苏州在2015年4月才了《苏州市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简本)》,由于总体规划滞后,所以难以从整体上考虑公共交通的换乘。

(2)建设与管理体制不顺,实施走样。一方面,各种交通方式的布局和调整难以统一组织;另一方面,由于投资模式的不同,无法系统考虑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问题,导致部分站点的换乘设施考虑不周全,换乘时间长、步行距离远,交通安全性差,实施效果不好。

(3)P+R站点选址不合理。根据苏州进行P+R调查的结果,认为停车费用是影响出行者使用P+R的最主要因素,通过使用P+R能够减少出行成本和节省出行时间,对拥有小汽车的中等收入家庭而言更有吸引力;然而目前在P+R站点选址时,并未考虑这一因素。

(4)小汽车使用理念。苏州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家庭购买小汽车的潜力和欲望都较强,小汽车更多地被看成了一种身份、社会地位的象征,研究表明这种小汽车使用目的不仅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出行而且很难转移到公共交通。

3 苏州公交换乘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公交换乘效率

(1)实施公交线网换乘优化。优化地面公交线网设计,推进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两网”融合, 科学实施线网调整,制定分类服务规范, 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适度延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优化换乘路线,减少换乘时间,提高换乘效率,保障换乘安全,促进客运服务均衡化。

(2)完善步行、自行车交通换乘系统。科学规划人行步道、自行车道,重点对古城区以内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整治,通过清除道路病害、移除障碍物、完善无障碍换乘系统,为步行、骑自行车换乘提供更好的设施条件,有效缓解快慢交通换乘难矛盾。

3.2 优化公交换乘环境

(1)提高乘务、站务人员服务水平。加强乘务人员业务培训,及时纠正不规范服务行为,按季度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维护正常有序的换乘秩序。在公交枢纽场站、首末站和中途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引导换乘服务活动,倡导文明换乘绿色出行。

(2)增强轨交站点服务功能。完善1号线、2号线、有轨电车等线路残疾人候车标志、导向标识和安全提示标识、换乘公交线路标志,并在有条件的车站增加座椅、换乘通道加装通风空调设备、完善电扶梯语音提示设备。加强客流集中站点的乘客疏导工作,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宣传,做好购票和补票服务,并帮助乘客尽快熟悉车票使用方法,实现顺利购票进站乘车和快速出站。

(3)改善公共交通换乘条件。做好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服务,确保新开通线路有地面公交、自行车等配套设施,完善的步行、自行车接驳系统,完善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点的引导标识;在有条件的站点,增设停车换乘停车场(P+R)。

3.3 鼓励公交换乘出行

(1)加强公交换乘扶持,实施公共交通补贴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深化公交换乘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换乘系统。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来解决城市交通的负外部性,如公交月票制度等。

(2)差别化的停车管理、征收交通拥堵费。城市中心与郊区停车换乘停车场的收费管理的差别化将促进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中心城区,利用经济杠杆来实现合理的配置,探索实施征收中心城区拥堵费[6-8]。

(3)坚持特定群体乘车优惠政策。不断完善《苏州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对儿童、老人、现役义务兵、盲残人士、见义勇为人员等继续实行优惠政策。

3.4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1)强化网络信息服务手段。加快公共交通换乘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公交车车载定位设备全覆盖及智能调度指挥,通过服务热线、网站、手机软件、微博、微信、电子站牌等载体,方便乘客选择公共交通换乘路线,查询公交、轨道交通实时运行情况等服务信息[7]。

(2)提升交通卡服务功能。优化社会发卡充值网点布局,为乘客提供更好的购卡、退卡服务。加大推进交通卡与“苏州市民卡”融合,研究推进苏州与上海、江苏其它省市实施交通卡互联互通。

3.5 保障公共交通换乘秩序

(1)提高换乘秩序管理水平。在有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地面安检厅,增加安检设备数量,提高安检质量和速度。加强对安检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安检服务水平。按照“一站一策”的原则,制定客运组织、大客流和突发事件应急、乘客宣传引导等方案并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在站内、车内散发小广告、乞讨卖艺等行为的治理力度,维护良好换乘秩序。

(2)优化交通换乘组织、加强静态停车管理。交通换乘组织应注意避免物理上造成的冲突;同时,加强换乘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在公平路权的原则上,合理分配,对信号灯、换乘诱导标志等进行综合设计;最后在于交通执法的力度,强化道路停车秩序管控,正确的决策、严明的管理才有利于交通畅通、换乘效率和安全性。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 问题 解决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理解及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城市居民和政府两个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一是可以从城市居民的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那就是把城市交通工具定位为城市居民出行采用的交通工具,包括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及出租车等等;二是可以从政府的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那就是指政府为了使城市交通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而所采取的一种组织方式。总之,可以这样来定义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同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同广大市民生活密切关联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力军和主要形式。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鼓励和吸引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有效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问题及停车困难的问题。再次,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及经营市场。最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给广大市民带来切实的实惠和及方便,是面向社会所有群体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实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首先,当前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整体实力非常弱,因为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主体只是局限在公交集团,并且城市人口同公交车辆的比相差也太悬殊,再就是公交出行分担率远远落后于很多的发达国家。其次,当前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比如很多城市的公交场站不但规模小,面积狭窄,而且功能非常单一,使用年限长,布局也是非常不合理,这不但给很多的公交车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且已经严重制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再比如,很多的城市没有做到将公交调度用房及出租车综合服务站等同公共客运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同整个城市发展及道路规划同步进行。另外,很多的城市也没有能及时建设符合城市快速发展及快速扩展要求的公交车专用通道及专门为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服务的信号系统。

(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缺乏共同财政的经济支持

当前的公共交通建设投入资金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根本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内在需要了。有一份来自建设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对全国117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其中就有大约66个城市在公交场站建设及车辆设备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资金支持的问题,这个比例大约要占到被调查的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可见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就是因为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当前的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这不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另外,当前的针对公共交通发展的税费也过重,还缺乏完善的公益性财政补偿制度,甚至很多的城市的公交集团公司成都是采取的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如此以来公交运营成本过高,经营压力十分沉重。

(三)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结构单一、公共交通公交站点设置不均衡

当前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结构过于单一,很多的城市共同交通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公共汽车及出租车方面,而对于能承担大运量的公交系统建设却是非常缓慢的,比如地铁的建设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等等。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当前将近有700个城市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总和才仅仅同英国伦敦一个城市的规模差不多。另外,很多城市的共同交通停车站场点布局和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公交站点设置过少,很多的公交车或出租车只能借用狭小的公共道路暂时停车,这很容易导致交通阻塞,通行困难。但是也有的地方的公交站点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公交站点的设置距离要求,设置过多、过密或不规范。这就导致了很多公交车辆进站时停车的时候只能占道停车,这也很容易造成路口拥堵,对于城市的整体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及网络规划不合理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很多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网络规划不合理,这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因为为了缓解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就投放了大量的公交车辆,但是这样的结果是缓解了乘车难的问题却又造成了行车难的问题,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另外,当前很多城市的公交线路网络也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比如有的地区,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公交线路过于密集,甚至多达几十条,但是也有的个别小区或街道,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区或街道长时间都没有公交线路通过。还有的公交线路太长,绕弯太大,不能提高行车速度,行车时间也太长,这也大大减小了对居民的吸引力。

三、对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一)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但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而且也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当前要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是一项能直接为广大城市市民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当前一定要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当成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要不断加强对广大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公共交通文明意识,最好是能成立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专门领导小组来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和领导。这样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及对公交乘客心理及出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要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在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如何才能够给公共交通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其次是要考虑如何才能有效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及如何才能使得公共交通线路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最后就是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良好的可达性及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公交不能覆盖的盲区。

(二)积极采取措施科学规划和积极完善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切实把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来,同时在对城市交通现状、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行科学调研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好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努力实现两者的同步规划和同步建设。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同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国土及规划部门要对于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给予用地保障,满足建设的实际需求。其次,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为基础的设施,必须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运作的方式来建设,政府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一定要纳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中来,其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要同城市中新建居住小区、新开发的商贸区及新的大型活动场所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同步设计,并且还要努力做到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最后,对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或者城市别宽的街道最好是还要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三)大胆采用先进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建设和完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

首先,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要了。那么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技术,也就是说要大力引进和开发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但是要注意引进或开发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时候必须要从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服务,才能彻底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调度及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其次,要积极建设和完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一般有着速度快、污染少及舒适安全等特点,但是大运量的交通工具运行是要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比如要使用专用的道路,要处于封闭的状态。当前我国很多的城市不管是从资金支持方面,还是在技术服务方面都还不具备短时期能建立和完善起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但是我们国家很多的城市可以分阶段来积极建设,比如可以在初级阶段逐步建设公共汽车专用通道,然后在逐步发展起公共汽车列车,最后等条件成熟了再去开发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四)不断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补贴和补偿制度

建设部等四部门在2006年底就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然后重点提出了针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政策。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事业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所以是需要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体系对其重点扶持。首先,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应该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专项规划,并且要把城市公共交通的停车站及各类枢纽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划归到政府性投资项目当中去,并且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更新或创新改造所需资金也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援助和保障。其次,要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补贴和补偿制度。因为当前公共交通受到油价上涨及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经营主体开始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因为低价原因或因为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原因导致的经济上的损失,政府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和补偿。并且要把这样的补贴和补偿形成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缓解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过高和公共交通经营压力过于沉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欧国立,李振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及结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2001年1期

【2】殷小寰,於昌荣:南通市公共交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城市公共交通,2008年10期

【3】周伟,李媛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的理论与方法,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期

【4】徐静:浅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9期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7篇

(一)公共交通视觉识别系统

在城市交通卡的设计上,一定要提前做好公共交通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准备工作,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是整个交通卡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设计,那么很难形成一个完好而有用的交通卡。毕竟交通卡是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等视觉元素的整合从而做出的一个形象视觉。考虑到交通卡所需要传播的区域和人群,在设计的时候更应该达成一定的共识,比如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形象应该偏向哪种设计方向?应该采用哪种设计风格?这都是在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的。

(二)公共交通视觉环境系统

公共交通视觉环境系统的设计研究也是城市交通卡构造的主体。在完成一个完美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时,一定要对这个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形成一套更新的视觉环境系统。本文以杭州为例,进行探究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成果,笔者也针对杭州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做了一些了解。发掘其视觉系统的设计就非常独到。包括在公交环境中的空间设计、色彩体系、视觉符号的设计运用,这都体现了杭州城市交通卡形象的独一无二。有了这样的交通卡,人们在使用时也会心情愉悦。毕竟是一个经过了精心设计的交通卡。这样的视觉效果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公共交通的良好视觉环境,也能够帮助大众消费者自觉而安心的乘坐公交车。此外,在设计公共交通视觉环境系统时各类媒体广告等视觉元素整合的系统也可以融入其中,这样增大了公共交通视觉环境的利用率,为商机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

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这也是一个能够帮助传达有效信息的重要系统设计方面。在完善了这方面的设计内容后,人们在使用交通卡的时候可以有更完善的视觉信息。这样的视觉导向系统也可以帮助人们对公共交通到达目的地的信息进行整合。这个功能是设计人员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做出的综合,这样人们使用交通卡就更为方便,甚至可以大大方便日常的公交生活。这个导向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引导人们顺利地乘坐公共交通,而这一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交通卡都可以查询到从此地到达彼地的公共交通办法,那不是很方便吗!有了这样的交通卡,我们的现代公交生活就可以很完美了。这也是为何视觉导向系统包括了道路交通标志、街道名牌、导向牌以及城市交通地图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

二、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研究常见问题

本文是以杭州为例研究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的,笔者在研究杭州公共交通的现状时发现其种类繁多,而且比起其他城市,杭州拥有一个独特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在这个视觉形象的设计中,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都有各自的视觉系统。这样充分的设计和实施系统表现了杭州城市交通的完善。但这些视觉系统的设计还处在简单的模仿状态,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现有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视觉形象的系统性建设

没有独特的视觉元素,无法体现杭州城市特点。这是设计师们公认的一句话。毕竟杭州的独特文化背景和城市内涵,就注定了杭州的公共交通应当具有自己的一个特色,让来往的游客都感受到轻松和随意,让本地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便利的出行。然而,现在所通行的城市交通卡缺乏视觉形象的系统性建设,这样的设计导致其基本的内容都有各自的视觉系统,然而却无法统一的结合起来去表现。这样的视觉形象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个系统性的建设,才可以将不同的公共交通标志整合起来,让众人看的简单而放心。但在建设过程中却没有系统性考虑设计表现形式。笔者在了解了杭州的公共交通现状以及发行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之后,认为想要将不同的公共交通标志在视觉形象和表现形式上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就一定要从缺点出发,将视觉形象的系统性建设做起来。这样才能够有改善、有进步。

(二)缺乏城市特色

我们都知道杭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它的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因此,当我们比较北京、上海、杭州三个城市地铁标志的时候,就会发现在这样三个截然不同的城市中自然会有三个个性分明的标志,这就跟该城市的视觉设计风格和方向有关了。每一个城市的视觉系统设计都会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的文化、环境特征,将这些都结合起来进行设计才会有各自特色的标志。然而,在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中,笔者发现,除了北京地铁在颜色上有所区别以外,其他两个城市的视觉形象设计都缺乏城市特色,这样的交通卡在外形方面就率先失了一分。每一个交通卡的视觉形象从设计思维到造型特征都应当经历过充分的改造,这样才能够展示出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标志。如果每一个城市的标志都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那这还有什么乐趣,还有什么旅游的冲动?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就更应当有城市特色,然而在这一样的圈形结合字母的设计上却没有看到应有的城市特色。笔者认为,这也是当前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的一大缺陷。

三、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改革研究

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文化元素值得挖掘提取。在设计其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的时候,应当将这些元素充分地糅合在视觉形象的设计中,这样才有一个充满了视觉的想象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的形象。如果是这样一个城市交通卡的形象,想必可以给城市中的人们一个新的享受,也能够真正带动杭州特色的公共交通,方便人民的生活。这也就是当初设计城市交通卡的初衷。

(一)视觉形象设计注意融入城市交通情况

杭州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五类。这也是由于杭州特殊的文化背景,是一座值得挖掘和提取的文化名城。因此,在杭州的公共交通中,应当注意融入实际的交通情况,将这五类主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情况都加进城市交通卡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够通过比较,形成新的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杭州城市交通卡,也可以带给行走在杭州的人们一个更加棒的城市公共交通!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标志都是需要结合一些相似的设计,也需要结合每一次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特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那么在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设计的改革研究中,我们也可以注意融入城市交通的情况,发现杭州公交体系中的更多精彩,将这些都融入到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的设计中。

(二)注意城市的文化特征

笔者在前文中说过,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忽视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因此,才给人一种和其他城市类似,很难让人们产生深刻印象的感觉。如果要改革现有的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那么一定要率先完成这方面的形成记忆。只有将城市交通卡的形象设计中融入城市的文化特征,才能够让人们快速地认识到这个公交标志,并且爱上这里的公共交通。我们构建和发展绿色的公共交通系统,就是为了给人们一个舒适放心的环境,如果所设计标志都无法给人这样的感觉,那么又怎能带动绿色交通的发展呢!例如杭州出租车的标志是由三潭印月图案抽象化设计而成,这种设计就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因为是三潭印月,这在杭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在改革城市交通卡视觉形象时一定要注意城市的文化特征,并将其应用到交通卡的形象设计中。

(三)注意对文化元素进行归纳

在杭州公共交通视觉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肯定要先对杭州这个城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了解其交通运输是怎样的。这样才可以建设一个完整有序的城市交通系统。若将杭州这个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元素进行归纳,对于建设公共交通卡的视觉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这在于交通卡的形象设计需要符合城市的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城市文化。这也是前文中提到过的。笔者认为,要想改革完善好现有的城市交通卡的视觉形象,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提取、转化该城市的文化元素,并且将其进行归纳。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识别系统、视觉环境系统、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

四、结语

公共交通现状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发展现状,问题表现,解决的建议与思考

随着城市化在加速发展,城市内人口和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多,交通的拥堵状况也随之加剧。城市交通问题日渐严重。在许多城市,由于过量的汽车,经常导致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大气遭到污染等。交通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市城市交通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探讨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可行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我市城市交通现状

1.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有所上升。虽然现在增长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需求面积增长。建设路、人民路、工农路路段终日繁忙,十分拥挤。要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充道路面积。首先,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4.其次,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目前房地产开发倾向于各种便利条件集中的市中心,从而导致人口的过度集中,过量的交通造成了道路超负荷运载。此外,占道经营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1.2、公共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公共交通的投资不足,致使峰值期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于供给,造成交通拥挤;②由于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波动大,高峰期过于拥挤,而非高峰期使用又不充分,收入锐减。

1.3、路网布局不合理

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人口与道路空间分布不均衡,交通设施建设受制约,路网存在结构性缺陷。

1.4、步行者问题

在我市据调查步行或骑自行车仍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步行交通量仍很大。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为改善道路交通进行规划,如加宽机动车道,但却很少考虑步行者的需求,因此步行者设施缺乏。比如在一些城市,人行道变窄了,交通安全岛取消了,不设置穿越马路的绿灯信号,机动车辆被允许停放在人行道上或道旁,这些都给步行者带来麻烦和危险。

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研究

2.1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

城市交通的特点是:行人多,人流和车流组成复杂,而且各有自己的特殊的运营规律。根据运营规律严格区分道路功能,才能改善城市交通的问题。根据实际调查,绝大多数交通事故是发生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因此,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交通车辆速度的不同,客货交通性质的不同将道路区分成为世界通用的方法。所以我国公安部门对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提出车、人“各从其类、各行其道”的原则,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通常采取对交通车辆分流的办法,即快、慢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分流,机动与非机动分流;并采取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辅助措施。

2.2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

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确立“城市公交优先”的原则,公共交通如果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话可以解决交通拥挤的大问题。如何能使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只有规范公共交通。第一就是要提高公交的营运质量。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和改造公交停泊站点,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第二增强乘坐公交的舒适度,乘车环境的优化很有必要。第三适当延长公交营运时间,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对乘务人员加强岗前、岗中培训,实行规范化服务。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的整治力度,为公共交通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3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第一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同时对各个类型的车辆进行分流,在减缓交通压力的同时也顾及了城市形象的塑造。第二交通配套功能也需要强化。在路边的随意停车也减少了道路面积,建设大型停车厂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当务之急。第三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对不符合道路交通建设有关规定的,要及时的拆改、增建。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应对原有的道路作必要的整治,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利用平行的、路面宽度不足的街道,开辟单向行车道;修建环绕干道和开辟绕行干道等,对于改善城市道路系统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结语

总之,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城市化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立足于城市交通的现状,研究制定出既符合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又符合国情的完整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报

【2】 大河论坛bbs.dahe.cn/

【3】 城市规划师

【4】 《最新城市交通、环境、生活垃圾及水务规划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