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沟通技巧和方法

沟通技巧和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疼痛;门诊护士;沟通技巧;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已成为近年来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当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及其结果所产生意见分歧时,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及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医患纠纷的产生及结果[1]。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窗口和通道作用更为重要。而疼痛门诊与其他门诊稍有不同,对护理人员要求更高,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而且对减少医疗纠纷赢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极为重要。为提高疼痛门诊护士沟通技巧,我院自2013年10月~12月以来,对疼痛门诊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现有疼痛门诊护士4人,均为女性,本科1名,专科2名,中专1名,平均年龄(38.56±0.24)岁,护理工作年限:≥20年1人,10~19年2人,

1.2方法

1.2.1培训内容

1.2.1.1社交礼仪培训 请相关礼仪教师亲自授课,1w一课,历时共4w,社交礼仪的培训内容包括形象塑造、行为举止规范及基本礼仪要求三大方面,形象塑造主要包括发型、面容、着装等;行为举止包括站姿要求、坐姿要求以及行走要求等;基本礼仪要求接待礼仪、会面礼仪等。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大大提高了培训者的积极性。

1.2.1.2沟通技巧培训 聘请相关专家和临床优秀护士进行沟通技巧授课,内容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及非语言沟通(面部语言、肢体语言等)。深入讲解沟通的重要性,如何在短时间内向患者传递相关信息,及时察觉矛盾并巧妙化解。掌握好沟通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患者及家属交谈时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每位患者,注意交谈时的举止仪态,神情专注、表情认真,注意交谈内容,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

1.2.1.3心理学培训 疼痛患者在饱受长期慢性病痛的折磨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抑郁、急躁、多疑、恐惧或是忧虑等精神症状,不利于诊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心理学培训,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是取得良好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技巧[2]。

1.2.1.4场景模拟训练 把平常工作中碰见较为难处理的案例进行集中,选出几个经典案例如:患者强行插队、候诊时患者突然病情变化等,讨论分析找出矛盾及解决方案,然后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换位思考,从而体会患者及家属就诊过程的感受,从而也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及组织处理能力。

1.2.2效果评价

1.2.2.1评价标准 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1.2.2.2评价方法 收集培训前(2013年5月~10月)及培训后(2014年1月~5月)患者或家属各100名,通过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评分,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每项均设为四个等级,满意10分,较满意7~9分,一般4~6分,不满意0~3分。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培训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 见表1。

3 讨论

3.1疼痛门诊患者的特殊性 疼痛门诊不同于其它门诊,疼痛门诊患者长期饱受疼痛的折磨,心理上比普通门诊患者要焦虑很多,并且疼痛门诊患者都或多或少忍受疼痛候诊,加上有些候诊时间长,环境嘈杂,患者及家属难免产生急躁的心理。据国内外研究报道,疼痛门诊患者发生医患纠纷的比例远远大于其它门诊患者,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要求疼痛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要高于其它门诊护士,对护士语气、面部表情及沟通上面要求更高。

3.2本次疼痛门诊护士培训的创新性 门诊患者与护士每一个接触的瞬间都体验到医院的服务和质量[3,4]。人际沟通技巧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5]。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疼痛门诊护士培训方法以经验教学式的教条主义学习培训,培训内容比较刻板,太过于追求专业知识能力的培训,考核方法也过于单一,按照传统式的闭卷考试,枯燥乏味,以至于大大降低疼痛门诊护士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从而使得培训越来越形式化。本次培训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抛弃以往的单一理论模式,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方式丰富多彩,提高了培训者的兴趣。

3.3沟通技巧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通过沟通技巧培训,护士提高了护患沟通的能力,能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培训前后调查表显示在着装礼仪、面部表情及就诊指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培训后患者愿意听从护士的就诊指导,就诊秩序上做到规范和谐,候诊时间也有了一定的缩短,特别在应急处理上有了质的突破,培训中通过角色扮演能更加体会患者及家属就诊时的心态,这为护患有效沟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使患者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杜文丽.门诊护士处理医患纠纷能力的培养与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0):78-79.

[2]邱玉芳,杨辉,宋丽萍.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7):1890-1891.

[3]张建英.浅谈门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1:124-125.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沟通技巧 培训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48-02

为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的现状,探讨培训对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作用,对参加《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班》的3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医院开展人文主义护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护理人员共32名。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27)岁,学历:本科3名占9%;大专25名占78%;中专4名占13%。职称:护士16名占50%;护师14名占44%;主管护师2名占6%。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在培训前后发放沟通知识调查表。发放问卷32份,有效率100%。1.2.2统计学方法。采用百分比x2检验分析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需求变化。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前后对沟通的认知情况见表1~4 。

3 讨论

3.1 沟通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对沟通的概念模糊,对沟通的方法、程序、评估方法知之甚少,更无法按照人文主义护理的要求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护生在校仅侧重于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导致沟通知识的欠缺,沟通能力的缺乏。(2)护士参加工作的时间短,临床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信心不足。(3)受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家里娇生惯养,涉足社会后难改脾气性格,工作中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4)受医院用人制度的影响。目前医院招收护理人员,对沟通的能力无具体的要求,且科室培训侧重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急救知识,护士无时间和精力与患者及家属做全面细致的沟通。

3.2 培训对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重要作用

患者住院期间希望获知自身的疾病资料,了解与病情、治疗相关的问题,获取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治疗的知识,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早日得到康复。目前有研究[1]表明:护理人员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看书自学、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院内讲课等,但由于看书自学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前沿性欠缺,护理人员更能够接受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等形式的培训。本次调查显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对沟通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

3.3 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知、信、行模式认为[2]: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因此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是提高沟通水平、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护理人员工作性质以及作息时间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学习的方法、途径及锻炼显得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各种方法均存在弊端,护理人员缺乏自学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又很少,而且有的医院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认知水平无法提高,因而无法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无法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还要不断思考,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4 重视沟通的效果

医院应该把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上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相关的知识、培训及时间保证,避免无效沟通带来的护患纠纷,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医院的整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沟通技巧;民航旅客服务;社会角色;服务场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5-02

一、课程现状

有效沟通是民航服务过程中满足旅客需求的重要条件。目前的“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课程教学以沟通技巧讲解、模拟演示、讨论为主,模拟演示会尽量结合民航旅客服务的场景进行。整个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沟通技巧的一般讲解,但是未能解释对于沟通技巧的运用时机和运用原则。

二、创新设计指导思想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服务行业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航空专业更是院校重点建设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航空专业与多家航空企业合作,培养了大量的航空专业人才。“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是航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与合作航空企业的调研分析,提出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场景分析和群体行为分析的沟通技巧课程改革思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沟通能力是服务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技巧层面的教学,很难提高沟通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对于沟通场景的分析能力和正确选择沟通方法的能力。服务对象的行为被界定在了心理分析范围之内,“沟通”就被限定在了技巧之上,对于如何正确选择适当的技巧几乎没有涉及。

1.以社会角色分析来重建沟通技巧

民航旅客服务之所以有着独特的服务场景,正是要营造出一个独有的社会角色,并通过这个社会角色对所有接受服务的人进行个人行为干预。坐飞机和坐火车的不同之处是被所有人共同接受的,原因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不同。首先飞行过程中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是最高的,乘客的个人行为对于安全性的影响非常大。其次飞机的密闭空间内容纳的人数也是最大的,个人在密集群体中,个人行为对群体行为的影响也最大。登机之前的服务也是明显不同于其他类似服务的,这种看似烦琐的登机服务不仅仅是为了安全检查,更多的是为了引导乘客进行角色领悟,是为了保证在后面的乘机过程中能选择正确的行为。

在这样密集的群体中与个体进行沟通所使用的技巧,就不能仅仅是基于心理学分析来进行判断了。沟通技巧本身强调的是方法,但是方法有很多,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是需要有理论支持的。基于社会角色的理论更适合群体场景,这也是为什么航空公司的服务标准细致入微的原因,标准化服务的目的不是忽视个体的差异,而是要明确“民航乘客”这个社会角色的与众不同。

2.结合岗位技能手册详解沟通技巧

理解“民航旅客”这个社会角色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很重要。这个社会角色属于一种表现性社会角色,这种角色在群体社会中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作用。所有乘客都默认“民航旅客”这个社会角色的一些行为标准,在群体环境中无形地构成了一种道德压力,对旅客自我约束个体行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服务过程中,维持这个社会角色的公平性就是服务人员行为的基本准则。

“民航旅客”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旅客。重点旅客自然就是那些不能遵守行为规范的人,第一次乘机的旅客肯定需要特殊关照,侧重点在于引导他们学习“民航旅客”角色的行为规范。过度频繁乘机的旅客同样也会成为重点旅客,由于他们过于熟悉反而开始关注一些漏洞和服务上的瑕疵,对于他们就要严格执行服务标准并适度警告。

民航旅客服务对于危机处理是格外重视的,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集合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不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案,再好的沟通技巧面对愤怒的群体也是没有用的。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中对于集合行为的分析,将愤怒的人群进行分化并快速区分开,针对不同的少数群体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技巧,才是正确的方法。

理解了社会角色理论的重要性,对于“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课程改革的方向也就清晰了。“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的结合点就是,将沟通技巧的理论分析融入到对于民航服务手册的学习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民航服务手册中的各种标准和技巧。

四、课程设计的创新之处1.场景教学

现有“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的教学情境以课堂讲解、分组讨论、课堂模拟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切身体会,学习过程中与民航旅客服务的结合点也很少。在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式后,新的教学情境也必然要出现改变。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在讲解服务手册和社会角色理论时,就在实训模拟场地进行,结合场地环境和服务场景对服务手册进行讲解,结合社会角色理论对旅客群体的集合行为进行分析讲解。分析后开始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基于角色模拟的理论学习和服务手册学习。准备好模拟之后就开始进行服务场景模拟,几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模拟,每次模拟结束后在现场立即进行评估和总结。

现有“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技巧”的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具体的沟通技巧进行服务模拟。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模拟部分都是以实现指定沟通技巧为前提的模拟,也就是为了结果而进行的虚假模拟。这种模拟在实际中发生的几率非常低,而且并没有解决如何选择沟通技巧的问题。

民航旅客的服务场景可以分为机上和地面两大类,地面服务场景又分为登机、达到和中转三类,机上服务场景可以分为登机就座、广播演示、送餐、应急等场景。

地面服务中的登机场景是航空旅客汇集在一起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体验民航旅客角色的开始,这个场景的服务要充分体现出民航旅客角色的特殊性,做足心理暗示,充分灌输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遭遇延误等意外情况时,要格外注意民航旅客群体的集合行为,由于群体正在汇集中,还未成为紧密的群体。一旦出现集合行为的某些特征,第一要务就是区分群体、化整为零,避免集合行为的出现。

地面服务中的转机服务是群体发生集合行为的危险时期,这时的旅客经过一段飞行时间,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群体,一旦遭遇意外,集合行为会突然爆发出来。这个时刻要求地面服务人员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要在接待转机旅客的第一时间充分观察群体构成,并特殊关注那些有影响力的旅客。这个服务场景模拟时要突出意外情况的模拟,尤其是对如何区分群体,将旅客化整为零,并将重点旅客集中在一起重点安抚。

地面服务中的到达服务是整个民航旅客服务的最后阶段,也是民航旅客这个社会角色的最后体验,完整的服务体验可以有效地提高民航旅客角色的塑造力度。

2.手册教学

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以服务场景模拟为主,以社会角色体验为辅助。模拟过程完全是参照民航旅客服务手册进行,模拟结果是开放的,不设置任何目标。

每次模拟结束后教师对模拟过程进行详细的解读,所有参与模拟的学生一起对模拟过程中的沟通细节进行解读,通过事后分析进一步理解服务手册用沟通技巧的选择和运用。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沟通技巧;儿科;护理操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23-02

在医院儿科,护理人员每天要进行很多护理技术操作,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都会给患儿身心等多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儿童的不理解、不配合,给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家长对患儿的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执行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院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地沟通技巧和运用技能培训,并将这些沟通技巧运用在儿科的护理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8月本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年龄2~7岁,平均(4.0±0.5)岁,对照组60例,年龄2.5~7.0岁,平均(4.0±0.6)岁,两组患儿均智力发育正常,意识清楚,在病情严重程度及家属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为患儿进行操作的护理人员在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操作;实验组则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用学得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1.2.1 实验组有目的地制定一系列操作流程,包括:(1)操作前,护士以建立良好的印象开始,先做到对患儿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到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留意沟通对象对患儿病情的认知程度;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1]。给予患儿合适的称呼,最好以患儿熟悉的称呼,这样会让患儿消除陌生感,使其感到亲切,同时操作护士一定要仪表端庄,化妆得体,使患儿有亲切感,愿意与之亲近,有研究发现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他的外表[2]。同时进行每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做好细致地解释工作,争取患儿的配合,解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不用医学术语[3],好让患儿能够听得懂,听得明白。(2)在操作中注意倾听患儿的感受,鼓励他们说出心里的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对患儿的不适表示理解和同情,但要鼓励患儿战胜困难,以鼓舞的语气给其信心与勇气,做到适当移情,根据患儿的喜好讲一些小故事,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患儿在操作中的紧张情绪。不要指责那些易激动的患儿,应给其发泄机会,认真倾听患儿及家长对病情的描述以及满足其基本需求,真诚自然,平易近人[4],缓解愤怒情绪,待其平静后再给予操作配合指导,并及时表扬。(3)操作完成后要及时对配合良好的患儿给予称赞,并让其继续保持,尤其在静脉输液穿刺完毕后更是应该嘱患儿不要乱动,给其讲明利害性,让患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并给患儿讲明呼叫器的使用,让其感觉不舒服时及时呼叫。

1.2.2 操作后给患儿及其家属发放调查表,调查此项操作对患儿带来的影响,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满意度、是否愿意配合、对护士是否信任、心理状态、对疾病本身的影响等。不会写字的患儿嘱家属,由家属来问患儿的感觉后再填写。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后表示满意者55例次,较满意者3例次,不满意者2例次,满意度为96.7%;能够信任护士、积极配合操作者56例次,较配合者4例次,无一人有抵抗情绪;家属表示对疾病恢复有利者48例次,无影响者12例次。

对照组在操作后表示满意者40例次,较满意者5例次,不满意者15例次,满意度为75.0%;能够信任护士积极配合操作者32例次,较配合者15例次,13例次有抵抗情绪;家属表示对疾病恢复有利者30例次,无影响者15例次,有弊者15例次。

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本院儿科通过在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调动了患儿的积极情绪

患儿来到医院这一陌生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操作,常会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操作前语言的准备工作正好满足了患儿的这一心理需要,使患儿感到受到了重视,使患儿对护士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增加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实验组护士有亲和力的语言,缓解了患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同时操作前对患儿的鼓舞和激励,使患儿感到如果自己不配合护理操作就会被人看不起,就得不到大家的表扬,从而使患儿能在整个操作很好地配合。传统的操作模式,很少语言沟通,增加了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3.2 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语言沟通技巧作为护理操作程序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注意自己的仪表对患者的影响,注重操作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注重自己的表情和语调,满足了患儿希望被尊重的需要,体现了对患儿的关怀,使整个护理操作流畅,气氛和谐,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使患儿的满意度提高。如果在操作中不注意语言的沟通,使患儿对整个操作及所起的作用不了解,从而产生抵抗情绪。患儿的配合也使患儿家属感到满意,护士的行为代表了医院的形象,是整个医院行为的缩影,相应增加了对整个医院的满意度,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3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由于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护士而言心里负担相应减轻,操作起来更流畅,患儿的痛苦也相应减轻,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1 400年就说过:“医学有两件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可见语言也是医疗手段之一[5-6],语言诊治疾病的事实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沟通中要适当应用非语言行为。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体态语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态语言[7]。正确运用移情和暗示等心理疗法,使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尤其是在静脉输液和鼻饲等操作中,并在沟通中发现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找出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俊丽. 浅谈儿科患者心理与护患沟通技巧[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4):380.

[2] 湛永毅,方立珍. 护患沟通技巧[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3] 龙仙菊. 沟通技巧在儿科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11-112.

[4]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7-62.

[5] 王娟,尹晓云.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09, 6(27):135.

[6] 汪钰君.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51,167.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患沟通;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0-01

引言:

急诊患者多为紧急危重的患者,其病情变化较快,护理操作流程复杂,并且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较多,极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1]。急诊输液需要面对各类患者,其面临着病人数量多、流动性大、病情繁多以及用药复杂等问题,是医院中最易发生各类纠纷的科室[2]。本院通过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接种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为38.28+4.35岁。干预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6例,平均年龄37.95+4.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患沟通,其实施方法如下。

1.2.1树立优质形象

医护人员的形象,能够表现出其自身的修养素质,并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要秉持真诚、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满足患者的合理心理需求,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输液治疗。

1.2.2充分尊重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及家属,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态度。在查找、呼叫患者时,采用适宜的称呼方式,避免由于不宜的呼叫发生而引起患者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

1.2.3沟通技巧的应用

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沟通技巧,并将技巧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通过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言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于患者沟通时,需要把握时机,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耐。

1.2.4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除了应用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微笑、鼓励性的眼神和安抚性动作给予患者以临床安抚[3],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效果评定

本次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_90》对两组患者进行输液后焦虑情况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测评,其分数随效率因子得分增高而提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同时对护患纠纷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82.2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4.52%;干预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5.16%,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42%,两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见图1),P

3讨论

急诊科所接收的通常为病情突发的患者或者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是医院极易产生纠纷的科室。在急诊科救助的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一系列不良情况,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

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关怀与安抚,使患者感到安心与温暖,提高了患者的遵医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研究发现,通过进行护患沟通,可以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病人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趋于正常水平[5]。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度,减少了输液风险发生率。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降低其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 论

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减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为医院数量了良好的医疗形象。

参考文献:

[1]赵英.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护理纠纷发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169.

[2]钟娟,谢小华.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07):110-111.

[3]王维花,穆爱兰.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54-57.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护理人员;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内容也由疾病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1 方法

1.1 管理者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为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养。邀请相关教授讲座语言艺术的课程。同时提供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护理学科的新进展,新观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为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可采取年资高的护理人员与年资低的护理人员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活动,管理者应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多一点关心和表扬,少一点冷漠、责备和批评,给护理人员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1.2 因地域的不同,在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

要努力学习民族语言,做到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正常语言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有沟通障碍时,可更换懂民族语言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3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积极主动的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

1.4 护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要加沟通技巧理论的学习并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病房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的反应,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地去理解患者的感受,以真诚的太度帮助患者。

1.5 护理人员要正确的评估患者接受信息的状态和能力,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沟通,提供信息时要注意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用医学术语。

1.6 护理人员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解,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个人问题,努力做到主动摆脱不稳定情绪。学会放松,把刺激情绪转换为力量用到工作上,培养果断、沉冷静的工作作风。

2 结果

2.1 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自我情绪的调解,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主动、积极、团结、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

2.2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有礼貌的称呼患者,熟练的操作技能,运用适当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焦虑,在工作中主动与患者交流等,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满意度。

3 讨论

3.1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各不相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也有差异,再加上护理人员忙于自身的因素,如涵养、责任心,知识面的局限等,沟通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3.2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隐患,年轻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患者的感受心理情绪反应较为忽略,护理人员忙于治疗性的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

3.3 正确的收集病情资料,加强动态观察,并综合分析,及时作出判断,积极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患者交流有针对性,实用性,运用这样的手段,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护患矛盾。

参考文献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学服务;医患关系;沟通技巧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 , 达成共识,它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收、分享和交流。当今世界医院药学服务的重点在于以护士为中心,开展药学监护,为护士提供优质的服务[1-2]。因此加强药师与护士的联系,促进双方信息的沟通,在当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药患之间沟通的意义、特点和模式,分析我国药师和护士之间的现状和阻碍因素,提出了有关加强沟通的方法。

1沟通的意义[3-4]

1.1有助于间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随着药品种类的越来越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也相应的增加,怎样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医师不可能知道有关药品的所有信息,也没有太多时间为护士做详细说明。身为药学专家,药师在这方面具备优势。例如,药师可以告诉护士药品正确的用量用法;能够详细了解询问护士的用药史,从而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也能告诉护士药品可能的一些不良反应;还可以针对不同护士的经济情况,采用药物经济学知识为护士提供费用低、疗效好的药物。

1.2有利于药师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与护士的交流中,药师能够积累丰富的用药经验,监测和发现新的药物不良反应。此外,作为药学专业人士,药师能够向药品生产厂和药品管理部门反映各种有关药品的建议和意见,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

2药师与护士患者沟通的阻碍因素

《执业药师制度》和《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改善了我国医院药患之间的交流。有很多医院专门开设了药物咨询窗口,还有些医院让药师下临床,参与查房,增强了药患之间的沟通。总之,我国医院药患沟通仍然是以用药指导和用药咨询模式为主要,互动沟通模式比较少,未能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知识。阻碍药患沟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药师精力有限、服务意识不强、药师能力有限、药师沟通的积极性不高、患者对药师的专业地位认识不够。

3改善和加强药患沟通的策略[5]

3.1改变服务观念,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代替"以药为本"的观念 药剂科应该区分开专业技术性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按照职称和学历两方面将药学人员的职责和岗位细分,这样药师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跟患者进行交流。

3.2供给适宜的沟通场所 作者认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是设立用药咨询室。选择咨询室的位置应该离药房近一点,方便患者询问。相比外界,在咨询室内,干扰比较小,有利于药患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的内容能更深、更广。另外,门诊药房可以使用柜台式调剂模式,柜台式调剂模式能拉近药患之间的距离,增强相互信任,利于交流。

3.3提升药师的积极性

3.3.1在药物治疗中明确药师的责任 提议从立法的高度,如拟定《药师法》,树立药师的职责和地位,对药物治疗结果药师将承担起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在责任感促使下药师才会主动跟患者进行沟通。

3.3.2设立激励制度,实行量化考核 每月或每季度在医院或药剂科中组织评选出服务模范,并在年度考核成绩中加分;相反,那些对护士患者态度漠不关心冷淡者、与患者发生口角者、被护士患者投诉者和引起用药事故者,将会按事件严峻程度在考核成绩中扣分。

3.4提升药师的沟通技巧[6]

3.4.1非语言的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是用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作载体。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能够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因此跟言语信息相比具有更强的有感染力。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如果药师使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能有效地加强药师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4.1.1注重药师的个人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药师的装着服饰会影响到药师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虽然这种他人对药师的感觉,药师自己难以察觉到,但是在彼此间药师的形象会是潜移默化的沟通手段,所以,药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饰和着装,保证能够以整洁得体的服饰、有条不紊的举止、端庄的仪表、落落大方的谈吐给护士患者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

3.4.1.2适当的目光接触 一般来说目光接触就是表示寻求交流的意思。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药师与沟通对象相对而坐,保持双方的眼睛在同一水平,这种姿势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相互间的平等关系和对对方的尊重。另外,相互间目光的接触,药师能够及时看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从而及时改变沟通方法。

3.4.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它是沟通中最丰富的表现方式,能表示一个人的真实情绪,也能够掩饰真实情绪。在与他人的沟通交往中,药师应该时刻注意到自己给对方展示出来的各种面部表情,并且尽量不要做出会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表情,如厌恶、不喜欢等。此外,药师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信息,从而鼓励对方用语言表达出来。

促进药师与护士患者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在新世纪对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药师提高自身形象、获得尊重的必然需求。和谐医院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药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在沟通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此外也要努力赢得临床科室的配合和支持,为参与药物治疗制造有利条件,真正地担负起药学服务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辉,潘泽亚,刘勇.应用沟通技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55-156.

[2]孟丽娟.从中西方面浅谈药学服务的有效沟通技巧[J].中华医学杂志,2011,4(3):106.

[3]卞晓岚,黄海,吴妍妍,等.沟通技巧在医院药学服务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5,8(7):575-576.

沟通技巧和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院前抢救;医患纠纷;医患沟通;抢救人员;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50-0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不断增强,医院的硬件建设、诊疗技术、服务能力、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1]。但同时医疗纠纷数量也不断增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这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2]。而医患沟通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沟通不良不仅影响医患关系、医疗质量,而且会引发医疗纠纷[3]。本文为此通过探讨了院前抢救医患纠纷的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本院科室的一些医生与住院3 d以上的患者以匿名方式完成调查问卷。

1.2 调查问卷内容

本研究使用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2份问卷:抢救人员和患者),(1)医生问卷内容。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从事医生工作时间、所在科室。医患沟通认知: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对患者的信任程度、是否相信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的作用。(2)患者问卷内容。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家庭人均月收入、费用类别、现居住地、住院科室。医患沟通认知: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对医生的信任程度、是否相信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的作用。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经过严格复核后,双人双份录入Excell 2010,保证数据库准确无误。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人员与患者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28名抢救人员,其中,男12名,女16名。年龄主要分布在24~50岁。本次调查的抢救人员的从医时间10年以上者3名,5~10年者18名,1~5年者7名。在2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10例,男性患者140例,年龄18~78岁,平均48.6岁。

2.2 医患沟通得分

医生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医患沟通技巧维度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方面得分高于医生,而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得分低于医生。具体情况见表1。

2.3 影响医疗纠纷的因素

从调查中可见,在抢救人员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工作繁忙(78.6%),其次是缺乏沟通技巧(67.9%)。在患者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不信任抢救人员(72.0%),其次是期望值过高(64.2%)。

3 讨论

医疗工作的直接成果是挽救人的生命,增进人的健康,而人的生命健康从来无法用金钱衡量。不过在相应的市场机制和法律规范还没有健全的条件下,盲目地把医院推向市场难免不发生灾难。事实上,医疗红包、药品回扣、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等已经明显地昭示了金钱潮的深深烙印。医疗服务对商业的贪婪消解着医患之间的关爱和信任,使医学进一步失人性化[4]。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单位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普遍模式。由于医院可以按药品进价的一定比例加价零售给患者,加成费自留,一定程度上使“以药补医”变为“卖药求生”。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有着直接的经济联系,这种卖药越多收入越多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助长了靠药创收的不良经营行为[4]。本文结果显示,医生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医患沟通技巧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方面得分高于医生,而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得分低于医生。

医患关系紧张与沟通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医疗改革滞后,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够,有部分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其次,民众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第三是媒体的介入,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媒体报道时有失公允,更容易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另外,专业“医闹”的增加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医患纠纷虽大幅度增加,但医疗事故率并未同步上升,这说明目前的医患纠纷并不只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往往是人文性医疗服务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频发的医患纠纷中,80%都是由医患沟通不畅造成的,由于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而这20%中也大都与沟通方式、方法不合适有关。

在防范对策中,笔者认为,加强医患互相沟通和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生要尊重患者,不仅要在头脑中考虑他们的病情,更要让患者知道你在为他们思考,为他们着想,主动和患者讨论病情,治疗方案等,让他们知道医生不仅有繁重的体力劳动,更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让他们了解医生的价值,体会医生的辛苦。比如某医院在外科诊疗前、诊疗中、诊疗后,集体讨论患者的相关病情,制订具体的诊疗计划,交由主管医师去具体实施[5],从而成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外科手术。二是将学习心得汇编成册,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再学习。完善医疗法制体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提出,要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维护医患和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法、患者权利法在内的规范医患关系、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医患关系的发展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建立医患沟通制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要明确沟通的内容、方式、时间、注意事项和由哪些人来和患者进行沟通;二是要将医患沟通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不按照规定执行的科室进行相关的处罚;三是机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医患沟通制度的监管,要不定期地深入临床一线检查督导,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6]。

总之,医患关系紧张与沟通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抢救人员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技巧评价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防范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左月燃.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 中华护理杂志,2009, 39(3):191-192.

[2]米勇,吾买尔江. 试论医护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新疆中医药,2008, 26(5):77-78.

[3]崔荣昌. 医护患关系中的医医患沟通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114-116.

[4]张岩,魏来临,赵延英. 谈抢救人员的非语言流技巧对医医患沟通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05,2(1):48-49.

[5]屈英和,国宏钧. 在医疗服务中加强医忠沟通的实证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4(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