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调查;综述;底层;陕西

[作者简介]田富强(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教师;(陕西西安710077)池芳春(1973―),女,陕西宝鸡人,宁夏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宁夏银川750021)田富利(1984―),男,陕西扶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 (陕西杨陵712100)

农村代表生态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家庭组织及社会结构紧密联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文化积淀多源于此。[1]

一、农村基层民主研究

邓武红博士指出在平民社会日益强大、个人权利不断彰显的语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成为现代乡村文明治理的必然选择。选举主要问题:(一) 贿选普遍存在。黑金扭曲选举结果,使恶人通过合法形式获取农村基层公共权力。运行制度不完善,候选人当选后很难监督制约,,贪污腐化。村民抓住眼前利益,贿选者与受贿者达成合谋。(二)防止基层民主演变成农村宗族势力实现家族利益的工具。对策有:(一)村级财务公开;(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参政意识;尊重个人权利,培育基层民主文化。农村基层民主处在中国场域特有的文化、制度和利益纠葛中,是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矛盾的深层次反映;缺乏整个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基层民主只能是“孤岛政治”。[2]

郝晓雁博士指出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经营方式转变与管理功能转型不匹配,自治组织运作机制不协调,管理方式滞后;(二)集体经济瓦解与传统资金运作方式破坏,导致村级债务增加,影响自治组织行政效率;(三)经济利益表面化和干部身份多样性,导致自治组织班子涣散,责任心下降;(四)农民参政意识淡漠,村民议事组织松散。对策有:(一)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体系;(二)依照高效、透明原则,完善村民议事和监督规范及办事听证制度。[3]

陈昌洪博士剖析了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腐败严重,难以选出为民办事的村官;(二)县乡政府对村民自治指导不力,村两委班子协调困难;(三)村级经济弱小,难以提供村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对策是:(一)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基础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为核心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惩治村官腐败力度;(二)县乡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环境;(三)政党主导,政权支持,自治主题,渐进发展:遏制、打击农村社会黑恶势力和财团势力;有效激励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提供必要公共产品。[4]

二、退耕还林还草研究

程默博士认为退耕还林要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一)尽快构建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二)通过鼓励产权合并实现林权相对集中,提高资产价值特征与产权制度匹配程度;(三)通过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结构改善,拓宽退耕农户就业增收空间。公共支出应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用能源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柱产业;救济补贴政策到期后生活贫困的退耕还林户,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5]

葛文光博士指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实际退耕面积超过国家任务,补助资金难以满足完善工程需要;验收不及时、不严格;造林技术应用不到位,种苗采用缺乏科学性,不重视林木后期管护;林权证发放不到位;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盲目性;农民对八年后生活不乐观。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绩观;出台《国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保证农民拥有基本农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建立林木管护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尽快发放“林权证”。[6]

三、农村专业组织研究

李双元博士关于陕西关中地区农民专业协会调查的案例为支部推动型、能人带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一)专业协会是农户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现实选择;(二)作为现行经济环境下农村诱致性制度安排,专业协会与村支部、村委会等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协调,需要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以促进基层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良性互动;(三)专业协会应先发展后规范。存在问题:(一)协会功能未完全发挥,与农户预期差距较大;(二)设立门槛,有悖国际合作联盟合作原则。[7]

岳佐华博士与李小玉女士指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信用资本,蓄积了人力资本,盘活了市场,促进了特色经济发展。汉中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类型有:龙头企业依托型、能人大户依托型、部门依托型、农民自发型。问题有:(一)1/2的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4/5的合作组织未注册;(二)部门依托型合作组织体制和产权不明晰;(三)管理欠规范,信息手段落后;(四)人员素质低,资金不足。[8]

四、农民增收培训研究

张聪群博士指出汉中市农民增收的障碍:(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收入下滑;(二)农民缺乏市场信息和经营指导,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四)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和培训率低;农民增收思路不广,收入差距拉大。并提出对策:(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消除体制,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四)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多渠道融资,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六)加快农业信息建设,增强农民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9]

黄雯博士指出,西安市蓝田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区域不断扩大、数量质量快速增长趋势:(一)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二)素质、技能与收入正相关;(三)自发性为主;(四)长期务工人员比重大;(五)行业分布不均,以餐饮业为主。建议因地制宜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竞争力;出台就业准入法,严格就业准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延缓劳动力供给,缓解就业压力。[10]

张藕香博士认为年轻力壮、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资本型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阻碍科技知识普及、良种推广、土壤改良、新技术应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应进行农业深度开发,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1]

五、陕西苹果产业研究

李继翠博士指出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产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标准化程度低;(二)行业协会不成熟,果农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三)技术推广、管理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四)资金和人才遭遇瓶颈制约。建议:(一)推行标准化管理,发展绿色果业和生态有机果业;(二)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三)加强苹果服务体系建设;(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苹果生产保障体系;(五)创新体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六)实施名牌战略。[12]

宋东风、王恩胡、锋博士指出,陕西白水县苹果发展要推广“四大”关键技术,规范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鼓励科研院所参与,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科技兴果;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促进苹果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市场化。[13]

六、农村医疗教育研究

睢党臣博士指出陕西省洛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宣传力度小,农民参保意识弱;筹资难度大,水平低;报销范围窄,受益面小;组织机构不完善,报销制度不科学。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机制;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基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强化行业管理,普及卫生知识。[14]

肖湘雄博士指出,运行机制制约了陕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医疗市场混乱,农民就医困难;(二) 费用居高不下,农民因病返贫;(三)投入不足,缺医少药,乡镇卫生院步履维艰。他建议:(一)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二)纠正专项经费使用和预算外资金财政统筹存在问题;(三)因地因时制宜,探索以农村合作医疗为导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其作为非营利组织给予扶贫资金支助;(四)有效补助乡村医生。[15]

王朝辉博士指出陕西农村学校经费困难:老校危房增多,新建校债台高筑;拖欠工资和“普九”债务偿还无望;负担转嫁给农民和村集体;县级财政教育包袱沉重。建议制订义务教育投入法,建立以国家、省、市为主,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校舍维护改造建设机制。 [16]

七、水资源与农村金融

王文军博士指出当前陕西安康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洪旱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生态退化与水污染严重;(二)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适应;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不足,分配不均衡现象严重,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三)水电站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严重;旅游业发展与水源地保护存在矛盾。建议:(一)适水发展,提倡节水型产业;(二)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水质和水环境安全;(三)开发非常规水资源,满足用水需求;(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合理、科学建设水电站;(五)建立有助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权水价制度;(六)协调完善水事决策机制。[17]

高波博士分析了西安郊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锐减,功能萎缩,实力不足;(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信用环境不佳。对支持“三农”的影响是:(一)金融机构从农村市场退出,县域资金流失,影响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二)管理体制不活,制约金融服务水平;(三)农村住房产权缺失,影响农民获贷能力和商业银行信贷支持范围。建议多方联动,优化农村金融投资环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18]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与社会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暂别城市的喧嚣,走进农村,亲近自然。当今世界,农家乐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乡村旅游”,国内农家乐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成都的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以“农家乐”来命名。我国农家乐虽然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旅游形式。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

为了能够把握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脉络,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农家乐”作为关键词检索,选取到2015年12月的文献,共检索到792篇中文相关文献(见图1)。

通过上图可看出,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这一时期,国内鲜有农家乐旅游,部分地区农家乐旅游也是处在初步摸索的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文献也寥寥无几。第二阶段:1999-2005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周假期的实行以及人们对于城郊旅游乃至乡村旅游的向往,农家乐旅游在国内逐渐兴起,并逐步发展,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研究逐渐增多。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将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家乐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具规模、最有代表性的形态,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学术界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成果也显著增多。

三、农家乐旅游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从文献资料分析看,当前国内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两大方面,我们总结了概念研究、开发意义研究、存在问题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规划与设计研究等农家乐旅游热点问题的研究概述。

(一)农家乐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概念研究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胡卫华(2002)从属性来定义农家乐,认为农家乐属于乡村旅游,利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资源,是一种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马艳霞(2003)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概括,认为农家乐是一种旅游产品,内容就是观乡村景色、尝乡村淡饭蔬食、体农家生活习俗、品乡村文化意韵,其本身是一种乡村文化的内涵。郑光豹(2008)则从经济角度给出了定义: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城市居民、工薪阶层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

关于农家乐旅游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并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学术界多以田喜洲(2002)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为主,即狭义的农家乐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而广义的农家乐则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形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

2、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心休憩的场所,也是农家乐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手段。农家乐旅游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和扶贫这四个方面。

经济方面:胡先群(1999)认为农家乐旅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旅游一业带动多业发展,繁荣经济。农家乐旅游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充分调动农村闲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文化方面:农家乐旅游给旅游地带来了人流、物流以及意识流、思想流,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胡卫华,2002)。环境生态方面:农家乐旅游既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优美质朴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也有利于美化和改善乡村环境,创造清洁生态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扶贫方面:王军(2009)认为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及区域差异。

3、农家乐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虽然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农家乐旅游一般有以下的通病:在发展理念上存在缺乏创意理念、缺乏品牌战略、缺乏科学规划、文化含量低、定位模糊等问题(张文菊,2007);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模式雷同、管理不科学、竞争手段单一等问题(吴文智,2015);在人员素质上存在经营业主各自为营,合作意识弱、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卫生消防上存在食品卫生有待加强、消防设施不全以及火灾隐患等问题(韩涛,2008)。

(二)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如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制度模式、组织模式等,是从不同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学者们也根据不同地区总结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邹统钎(2005)将成都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分为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川西民居型等。李菁、米薇(2007)对宁波农家乐旅游开发模式从旅游产品角度分为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美味佳肴型,从分布地域角度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依托型,从投资开发主体角度分为农户联合型、公司+农户型、公司+社区+农户型、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型、股份制模式。

2、农家乐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业主、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多集中于游客和业主。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游客研究,丁华(2008)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秦岭北坡农家乐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及地理空间等特征,揭示了游客以空间尺度较小的周末一日游为主等行为模式规律。孙莹(2011)对西安城郊型农家乐实证调研,分析指出城郊型农家乐交通环境至关重要,季节性影响较小,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气,并且游客重游率及忠诚度较高。

对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研究,王秀红学者(2009)研究较为全面,他主要以上海、武汉和成都近郊农家乐业主为研究对象,从开业起始目标、开业动机、开办原因、业主家庭目标、业主开办农家乐满意度等多方面对业主进行了研究。

3、农家乐旅游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吴倩妮(2006)从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深化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农家乐旅游设计提出了建议。江山(2008)则提出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迎合城市发展、城乡一体规划、区域环境建设统一起来,贯彻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模式。李巧玲(2015)从农家乐旅游产品角度,提出应激发旅游产品设计创意活力、强化旅游产品品牌战略、丰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制度环境。

四、农家乐旅游研究评述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荞麦;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3-0052-04

荞麦属蓼科荞麦属双子叶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起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和西南地区,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常年播种面积在100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为750kg/ha,总产约75万吨,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苦荞为中国所特有,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总产约30万吨。荞麦是一种小杂粮作物,具有生育期短,花期长,耐冷凉瘠薄等特性,也可间作或套作,是比较理想的填闲补种作物,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因此,发展荞麦生产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摸清我区荞麦的生产情况,促进我区荞麦生产发展,笔者就广西荞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发展前景与潜力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

1 广西荞麦生产现状

1.1 种植历史

广西的荞麦种植起源于何时,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据调查,很多农民都说种植荞麦的历史很久了,从祖辈都一直种下来了。据《广西通志・农业志》等资料记载(部分年份没有数据),广西最早有种植记载的是在1933年,历史最大面积是在1961年,种植面积达到15.33万公顷,总产5.75万吨。其后由于主粮生产的发展,荞麦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特别是80年代以后,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种植荞麦的经济效益不高,造成种植面积迅速下降,1985-1997年广西荞麦种植面积维持在0.62万-1.91万公顷。

1.2 目前种植情况

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低、劳动力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广西荞麦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近年的《广西农业志》等资料已不再单独统计荞麦的生产情况。据笔者从各市收回的调查问卷来看,2014年广西荞麦种植面积已不足1万公顷,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百色、南宁、河池、崇左、桂林等地,而且主要是在偏远的村庄和山区种植。种植的品种主要以甜荞为主,隆林等地有少量苦荞种植。

1.3 产量效益情况

目前,广西荞麦的大部分单产在900-1200kg/ha之间,高产田块也有超过2250kg/ha的。广西目前的单产水平比全国的高150-450kg/ha,与广西90年代的单产水平375-625kg/ha(见表1)相比,现在的单产已有较大幅度提升。荞麦在市场上的售价大多为4-6元/kg,有的地方荞麦达到售价10-12元/kg,荞麦粉的售价为20元/kg左右(隆安南圩镇更望湖),主要是销售给来乡村旅游的游客。农民种的荞麦大多是自产自销,少量拿到市场去销售,也有些农户种植荞麦不是为了食用,而是用来做饲料喂猪等畜禽。

1.4 主要种植模式

目前,广西荞麦种植主要有以下几种种植模式:一是“玉米+荞麦”种植模式,主要在马山、东兰、凤山等地,该种植模式在收获完春玉米后种植荞麦,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播种,12月至1月初收获。二是“中稻+荞麦”种植模式,主要在宜州、东兰等地,该种植模式在收获完中稻后种植荞麦,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播种,12月至1月初收获。三是“早稻+晚稻+荞麦”种植模式,主要在上林等地,该种植模式在收获完晚稻后种植荞麦,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2月至3月收获。四是“烟叶+荞麦”种植模式,主要分布在隆林等地,该种植模式在收获完烟叶后种植荞麦,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播种,12月至1月初收获。五是利用水淹地、滩涂地种植模式,主要在隆安等地,该种植模式一年可以种植两季荞麦。第一季在1月底2月初播种,4月底收获;第二季在10月播种,次年1月收获。

1.5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广西的荞麦品种基本上都是农民自留的本地种。在不同地方,播种量有较大差异,一般为75kg/ha左右,少的播种量仅为23-30kg/ha,多的播种量在150kg/ha以上。播种方式主要有穴播、条播和全田撒播,绝大部分地区以全田撒播为主,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全田撒种后,用牛犁翻盖种,大部分都不施基肥,有少部分地方施些草木灰或少量复合肥做基肥,播种完毕后基本上都不灌水、不追肥(有个别农户在开花前施些草木灰),也不进行其它田间管理,直至荞麦成熟收获。总体来说,广西种植荞麦管理粗放,栽培技术水平比较低。

2 存在问题和困难

2.1 产量效益低

虽然广西的荞麦单产水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达到900~1200kg/公顷,但是与其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起来,产量和效益还是比较低的。以1125kg/公顷,售价5元/千克计算,不计种子和人工成本,荞麦的收入也仅有5625元/公顷左右。而且,在广西基本上没有老板和企业收购荞麦,仅靠农民拿到市场上零售,销量并不大。产量效益不高,销售不畅,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荞麦的积极j生。

2.2 劳动力缺乏

荞麦的播种、收获、脱粒基本上是靠人工进行,没有机械辅助。虽然播种是撒播还比较轻松,大约需要15人/公顷,但收割和脱粒还是需要一定的工作量,收获大约需要60人/公顷。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居多,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所以种植荞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户宁愿撂荒,也不愿意发展农业生产。

2.3 栽培技术落后

目前,广西荞麦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技物配套相对不足。一是荞麦品种老化单一,基本上都是自留种,而且已经留种多年;二是种植过程中基本不施肥,管理也比较粗放,没有很好发挥荞麦生产潜力。

2.4 加工业落后

广西缺乏荞麦加工企业,农户大都是用小钢磨将荞麦打成粉后用来做煎饼吃,很少有把荞麦加工成面条、面包、糕点、饼干、荞酥或其它高档营养品,影响了荞麦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荞麦产业的发展。

2.5 领导不够重视

由于荞麦的产量效益不高,很多地方领导并不重视荞麦生产,没有把荞麦当成一造粮食来抓,基本没有资金扶持,放任其自生自灭。

3 发展前景及潜力

3.1 发展前景

荞麦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发展荞麦生产功能多,特别是由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世界性的新兴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荞麦的营养丰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荞麦虽加工性能差,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其营养保健功能远超过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大宗粮食作物。荞麦面粉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及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在人体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副产品的利用价值高。荞麦籽粒、皮壳、秸秆和青贮都可喂养畜禽,而广泛用作牲畜饲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壳。荞麦碎粒是珍贵饲料,富含脂肪、蛋白质、铁、磷、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为玉米的70%。三是医用功能很多。荞麦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科学研究发现,荞麦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这些物质是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及动脉硬化、心脏病、肝脏病等老年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四是有利于出口创汇。荞麦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中国的荞麦在国际市场上以“粒大、皮薄、质优”享有盛誉,主要出口到日本及欧洲有关国家。目前,中国荞麦出口量每年尚不足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所以荞麦在外贸出口中属紧俏物资。

3.2 发展潜力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荞麦生产有基础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季节优势,发展潜力大。一是基础优势。广西种植荞麦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最大时曾经超过15万公顷,可以说有良好的基础。二是气候优势。广西春暖夏热秋凉冬温,无霜期长,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平均气温为11℃~26℃,非常适合荞麦生长。而且广西秋冬季降雨也相对较多,可以满足荞麦生长需要。三是资源优势。广西有40多万公顷的春玉米,13万多公顷的中稻田,90多万公顷的双季稻田,这些作物收获后,除了一部分用于种植秋冬菜、绿肥等作物外,还有大量的冬闲田地适合发展荞麦生产,发展空间巨大。四是季节优势。我区适宜种植荞麦的季节是在9月至次年4月,这个时间恰好是很多地方的秋闲、冬闲、春闲季节,这时候发展荞麦生产,不与其他作物争季节。

4 恢复广西荞麦生产发展的建议

4.1 提高认识,重视荞麦生产

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荞麦生产的重要意义,重视荞麦生产工作,把荞麦生产作为一造粮食来抓,把荞麦生产作物消灭冬闲田地的重要途径来抓,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制定荞麦产业发展规划,指导荞麦生产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荞麦产业发展。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种植大户、合作社、公司企业等主体发展荞麦生产。

4.2 加强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一是全面更新荞麦品种,这是解决广西荞麦品种老化、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的根本出路。以筛选和引进品种为主线,同时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和提纯复壮,从中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荞麦品种。二是加强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宜我区的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三是探索机械化播种、管理、收获、脱粒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四是安排专项资金开展荞麦高产示范样板建设,通过示范样板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4.3 结合其他产业,推动荞麦生产发展

一是与养蜂业结合发展。荞麦是中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甜荞花朵大、开花多、花期长,蜜腺发达、具有香味,泌蜜量大。大面积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荞麦的受精结实率。荞麦田放蜂,产量可提高20%-30%或更高。二是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发展。目前广西正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也正蓬勃发展,各地可因地制宜,将荞麦生产结合到这些活动和产业发展中去,促进广西荞麦生产发展。

4.4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种植效益

目前广西的荞麦大多是农民自产自销,或拿到市场上零售,销量十分有限。因此,要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广西荞麦的销售问题。一是引导区内外的老板、企业到广西开展荞麦收购,扩大荞麦的销售量。二是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探索开拓国际市场,力争把荞麦销到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提高种植效益。四是在荞麦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后,引进或培育公司企业开展荞麦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保障销路和提高经济效益。

4.5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消费群体

加大对荞麦营养、保健价值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尽管人们种植和食用荞麦的时间较长,但对荞麦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认识仍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荞麦对人类的食疗作用不断被发现。因此,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特别是要宣传荞麦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和抗氧化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扩大荞麦食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人们对荞麦的消费意识,扩大消费群体。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成效感受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坚持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来抓,围绕“环京津休闲旅游强县”目标,着力打造旅游副中心目的地和环首都休闲度假基地,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核心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服务能力日渐增强,旅游宣传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规划日趋完善。规划编制了《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一心两轴六区六基地”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编制完成了《潮河农业观光园区规划》、《恒河源塞外山水休闲区规划》、《天子山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等一系列重点景区专项规划。同时,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编制了《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休闲基地建设规划》,划定在北水泉乡以西紧邻北京的四个乡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设施和农家休闲园,使之建设成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基地。旅游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我县将休闲旅游项目作为发展旅游关键环节,制定实施了县领导领包项目制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以来,先后谋划实施了将军国际健康城、北大青鸟3G产业园、国际体育休闲公园、山楂干红酒庄暨中国山楂小镇、天文科普城等10个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高端服务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50亿元,上述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三是服务功能逐渐配套。道路通行环境逐步改善。雾灵山旅游路县城—溶洞段大修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津兴线二级路即将开工建设、密兴线二级路年内也将完工,承平高速公路有望立项加快组织实施。旅游要素不断完善。一家五星级酒店已经开工建设,另一家五星级酒店已完成选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商品研发和销售中心正在选址,宽广超市等大型商业集团即将进入我县。

四是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采取政策扶持、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旅游、种植园和采摘园等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已有眼石、大沟、大安峪、王坪石等特色旅游专业村30余个,发展旅游农家院600余户,床位7000个,餐位9000个,旅游从业人员1600人。

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京津等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知行不一。由于旅游类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致使部分干部群众虽然意识到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行动上未引起足够重视,思路上也不够开阔。

2、缺乏整体开发意识。我县的旅游发展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景点太散,过于分散,各自为战,接待能力差,服务水平低,各景区之间缺乏精品线路串连,不能形成拳头。

3、旅游要素不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够完善。吃的方面。缺乏地方特色餐饮、传统小吃,没有地方标记;住的方面。目前县内仅有2家三星标准酒店和几家稍高档次的快捷类酒店,高档酒店很少,旅游旺季经常出现订不上房,住不下的情况。农家乐作为补充但档次偏低,卫生条件太差,缺乏规范管理;行的方面。县外和县城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道路标准偏低,特别是景区内道路标准更低,路况较差;购的方面。县内缺乏大型购物场所,旅游商品仅停留在山楂、板栗、苹果等土特产方面,缺乏深度开发。娱的方面。目前仅有一些KTV和足疗、洗浴场所,缺乏综合性的高档会所,不能有效拉动消费。

4、项目推进速度不快。目前已签约实施的休闲旅游类项目有10多个,多数还处在前期规划设计和项目审批阶段,开工的项目推进速度也比较缓慢。

5、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我县紧临京津,但京津地区,特别是北京客源对我县认知度不高,宣传方式上缺乏整体性,主题不突出,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6、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制约,我县各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缺乏有效整合,难以整体推介。

发展机遇和优势

目前,我县休闲旅游产业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快发展时期,概括起来有“三大机遇和四大优势”。

三大机遇即: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全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三大机遇。特别是省委书记张庆黎、代省长张庆伟到调研后,对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将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倾斜。

四大优势即:自然禀赋、区位、文化底蕴和后发优势。

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我县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到“十二五”末,全县旅游项目累计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要在全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行大作为、有大贡献”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大机遇,依托自身良好区位、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统一领导干部思想,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县十二五规划和十二次党代会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将休闲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建议采取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聘请旅游方面权威专家和教授到我县专门就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辅导,进一步开阔广大领导干部思维,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休闲旅游工作的领导,建议专门调整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掌握和推动旅游工作。同时,建议专门成立县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审批委员会,从项目落地、规划审查、修建性详规审批等多个环节进行把关。三是上下协调联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需要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县政府对各有关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进行规范,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各执法部门要尽量减少对景区景点的执法活动,对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一经发现,对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外地来兴旅游的车辆要实行一路绿灯,如有轻微违章,纠正后立即放行,不得强行罚款。乡镇也要深入研究支持旅游业发展问题,帮助解决景区开发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2、进一步创新举措,解决体制机制障碍。一是研究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整体收购旅游资源,整体包装打造,统一经营管理。在未找到合适投资商前,建议先由县政府或旅游商务局牵头成立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在各景区独立售票的同时,采取“一票通”或景区“联票”的形式,统一发售县内雾灵山、溶洞、九龙潭、六里坪、奇石谷等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各景区分成比例按照景区经营规模和接待人数测算。对旅游社组团购票进行让利,让利方式可通过各景区门票折扣提取,如让利有限建议由县财政适当补贴。二是协调处理好与雾灵山保护区关系。加强与雾灵山保护区沟通和协调,使雾灵山真正发挥旅游龙头作用,实现雾灵山保护区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互利共羸。

3、进一步加强监控,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休闲旅游类项目要严格贯彻执行“一防圈地、二防过度开发房地产、三防项目过度包装、四防项目建设和农民利益无后续保障”的总要求。具体工作中对已签约项目要本着“要么盯成、要么盯黄”的原则,绝不能让开发商拖拉、扯皮,伺机圈地,贻误我县发展时机。一要积极配合。对于已确定的开发项目,牵头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开发商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绝不能使项目建设因我们的原因而放缓或停滞。二要加强监控。对于已签约落地休闲旅游类项目,建议由旅游和商务局或发改局负责牵头管理,逐项目建立档案,严格按照所签订协议确定的时间节点和建设任务,挂牌督战,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向县领导反馈。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县乡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现状

勉县于2005年实施乡镇畜牧兽医管理改革,撤销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剥离出治疗、、饲料兽药销售等经营项目,重新组建了25个乡镇畜牧防疫站,为全民事业单位,定编68人。但大多数属于定补人员,基本工资的40%由财政拨付,其余60%没有着落。止2011年3月底,25个乡镇站共有在职人员66人,其中全额财政供养人员31人,定补人员35人(占53%);本科1人,大专17人,中专、高中26人,初中2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45人(其中初级37人,中级8人),技术工人19人,职员2人;50岁以上的30人(占45.5%),40~49岁的21人,30~39岁的8人,30岁以下的6人。乡镇畜牧防疫站由于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动物及其产品,大多是独立建房办公。通过近年来的冷链体系、扩大内需等项目建设,13个乡镇站的房屋经过重点建设或维修,基本满足办公条件;4个乡镇站无房,借住在乡镇政府机关办公;8个站的房屋均为上世纪70~80年代建设,目前处于危房无法使用状态,常年租用居民住房办公。25个乡镇站配备有冷链、检疫、化验、扑杀、消毒、办公等设备677台(件),已经基本满足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勉县于1999年成立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为科级事业单位,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担负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动物卫生监督等工作。中心定编35人,现有在岗人员29人(占编制的83%)。其中:男18人,女11人;大专以上17人,中专6人,初、高中文化6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10人,初级2人),占45%;30岁以下1人,31~40岁8人,41~49岁14人(占48%),50岁以上6人(占21%)。2.2.2基础设施状况近年来,中心通过扩大内需等项目建设,新建了电化教育室、生猪良种供精中心,完善了县级动物疫病分析诊断检测化验室,增添了冷链防护、检疫检测、现代办公等设施设备141台套,办公条件有了明显改观。

存在问题

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产业发展勉县畜牧公共服务队伍一直存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后备人才紧。县畜牧中心实有在岗人员占定编人数的83%,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在岗人员的45%。乡镇畜牧防疫站按照省农业厅等6厅委(陕农业发[2007]241号)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标准(试行)》测算,应编制96人,实有在岗人员66人,相差28人,并有5人因病无法正常工作;5年内到达退休年龄24人(2011年内退休5人),40岁以下不足10人,有1/3的站只有1人支撑工作。定补人员工资待遇不能落实乡镇站在现有的66人中,定补人员就达35人,都承担的是技术推广、动物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无其他任何收入。他们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致使信心不足,影响工作的更好开展。乡镇站基础设施差,在建项目经费紧缺在25个乡镇站中,有8个站仍无办公场所。近年来,虽然省、市先后下达13个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但项目资金较少,每个乡镇站项目建设资金仅有10余万元,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项目实施艰难,乡镇站面貌难有较大改善。工作经费严重缺乏,制约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1缺乏经费畜牧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没有经费投入,新的技术难以引进,技术人员得不到知识更新,对养殖户的培训开展困难,致使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动物防疫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艰巨,防疫工作经费短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虽勉强建立,但因补助偏少,队伍难以稳定。检测诊断手段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缺乏与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相适应的快速诊断试纸、试剂、诊断盒等,难以对动物疫病、违禁投入品等进行及时排查、发现和处理。县上虽然有一个设施相对齐全的兽医化验室,但因缺乏工作经费和一些检测必需品,难以全面开展工作。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6篇

(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在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应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了解、分析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结果与分析,从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改进农村职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54-04

在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备受关注。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1]。农村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农村劳动力、贴近三农的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2013年云南省总人口为4686?6万人,乡村人口为3705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181万人, 占乡村人口的58?87%[2]。乡村从业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转移[3]。当前,云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的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亟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弄清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4]。鉴于此,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究,以提出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建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情况样本,深入了解和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一)被试

1?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调查问卷被试

农村职业学校校长是基层职业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和执行者,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对云南省15个州(市)66个县(区) 的78所农村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见表1。

2?农村职业教育访谈被试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难于量化的定性问题,设计制作访谈提纲,对云南省昆明、文山、楚雄、大理等四个州(市)的23名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二)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1?调查问卷

针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设计自编问卷,包含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问题,并经专家修订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

2?访谈提纲

设计访谈提纲,结合个别访谈和小组讨论形式,对农民、农村干部、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分别进行调查。

3?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封闭式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开放式问卷及访谈内容采用文本办公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并不愿意送子女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即使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往往也选择非农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很低。问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的平均比例为88?1%,但是毕业生务农的比例仅为9?4%。由于受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云南农村职业学校所开设的涉农专业比例较低,仅为23?6%。与此同时,访谈了解到,由于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往往认为种地不需要什么技术,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调查还反映,许多农村地区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需要给农民发放误工费,方能组织农民前来参加。可见,云南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

调查发现,云南全省为农民提供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云南除了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民和农村学生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为农民提供着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均较为单一,内容主要是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较少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很少涉及农民生活方面的所需知识,如医疗保健、烹饪等。然而,调查中却发现,有很多农民有学习这些知识的意愿和需求。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在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室内听课为主,辅以少量的现场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加过培训的农民认为,室内知识传授往往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实用性不足,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他们更喜欢实用性较强的现场实践培训,尤其是一对一的在生产实践现场中的辅导,这样可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术。

然而,这样的职业教育形式不仅需要资金支持,同时需要更多的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如在昆明市某县的访谈调查中发现,相关部门由于缺乏某些领域的专家,无法为当地农民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而仅能提供培训的内容和领域又不是当地农民迫切需要的。这足以说明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

(三)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改进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5],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云南78所农村职业学校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双师型、专家型教师,而且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8岁,对年轻教师需求量较大。由于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致使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缺乏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提供的培训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不足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78所学校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都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础建设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访谈还反映,各级政府部门由于培训经费问题,一般把培训地点安排在县城,即使少量安排到乡村,培训也因经费限制普遍质量不高。

(五)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涉及高校、科研和农技推广等多个部门,包含研发、培训、推广等多个环节,虽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但调查发现,涉及的单位部门虽多但相互配合较少。目前国家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蚕桑局、妇联和烟草公司等都为农民提供着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但是这些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均按照各自的计划来安排培训,往往“单打独斗”,互相配合较少[6]。可见,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三、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多种获取农村职业教育信息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让农民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真正作用,以及给他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在提高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能根据自身需求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选择度和自主性。这有益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二)改进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需求,及时调整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现场实践、一对一辅导的比例,采取农民更能接受的教育形式,让他们能通过接受职业教育真正获得有利于生活和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聘请双师型、专家型的教师,或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更好地获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他们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增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首先,应切实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政策。尽快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标准经费,建立地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等。第二,应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能深入到农村基层地区,为更广大的农民提供切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7]。第三,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企业应在资金、实训平台上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教育培训活动应为企业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第四,应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及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发展的引导。

(五)完善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相互配合,设立相应的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并按照全省规划统筹发展云南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多个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系统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使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8],逐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 http: //www.centv?cn/my/folder3995/folder4001/2014/06/2014-06-2381678html.

[2]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胡晓勤.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欧颖,杨锐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1(7)67-70.

[6]唐智彬.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旱作农业 全膜双垄沟播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发展旱作农业,特别是发展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旱作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静宁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干旱少雨是其基本气候特征,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基本情况

静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境内海拔1340-2245米,年均气温7.4℃,降水量423.6毫米,有效值仅285毫米,年蒸发量达1512毫米,干旱指数3.2,且降水季节错位,时空分布不均,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全县147.3万亩耕地中,山旱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2%以上。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旱作农业的一项革命性措施。它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广泛的适应性,自从2005年代以来,我们举全县之力推广,当年示范种植全膜玉米19.5亩,平均亩产560.4公斤,较半膜增产19.2%。至2010年,全县双垄沟播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1.54万亩,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5.28万亩,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16.26万亩,总产值85833.69万元,新增纯收益24309.29万元,总经济效益15316.7万元。覆盖全县24乡镇392村7.2万户18.4万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综合抗旱作用突出。

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效果显著,其形成的微型集水面,使春季10毫米以下的降水沿播种孔下渗到作物根系周围,蓄存于土壤之中,充分发挥集雨效果,增加了膜下墒情,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改善了农田的水分供给状况,提高了作物生产的水分利用率,尤其在大旱之年,抗旱作用尤为突出。

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从2005年引进至2010年,全膜玉米历年增产均在20%以上,全膜马铃薯历年增产均在32%以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极大的促进了农民增收,仅2010年,全膜玉米平均亩产值就达到1590元,减除406元投入,亩均纯收入1184元。全县增产粮食5.9万吨,增加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从中收入252元。

3、产业带动作用强劲。

201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畜牧产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场驱动、企业拉动、项目带动,引导、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以全膜玉米种植产生的大量鲜秸秆为原料,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带动肉牛产业发展。目前,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120万元,以支持产业发展,使全县建成规模养牛小区2个,养牛企业2户,发展养牛示范村20个、养牛示范户1500户,其中养牛大户150户,发展养牛7.6万头,出栏0.85万头。

三、主要做法

1、超前启动抓规划。

每年9月份,县委县政府都组织召开全县旱作专题会议,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的旱作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农牧局长任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制定本年度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秋播开始前,项目领导小组深入村社地头,动员群众预留地块,并以乡为单位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协议。全县整区域规划,集中连片种植,从而形成了具有明显示范作用的万亩示范带,该区域也成为全县粮食生产的主战场。

2、多措并举抓培训。

多年来,县农技部门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多措并举,授人以渔。2010年,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栽培要点及操作规程为重点内容,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期,县乡技术干部240人(次),农民技术员及示范户4500人,种植农户3.5万人。实现了推广区每个社都有3-5名农民技术指导员的目的,为旱作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3、完善机制抓调供。

采取省里补助、县上配套、乡上扶持、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066万元,补助投放地膜820吨,有效带动农户投入7190多万元,解决了旱作农业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确保了种植计划的完成。

4、靠实责任抓服务。

秋季和春季覆膜工作启动之后,县乡抽组全体技术干部深入村社地头蹲点指导,督促群众规范整地起垄,并成立了技术服务小分队,就个别技术薄弱的乡村巡回强化培训指导,发现技术和质量问题,现场及时解决,对覆膜质量差的督促及时返工整改,保证了覆膜的质量。

四、存在问题

(1)推广资金短缺。由于我县是国扶贫困县,农民贫困面还较大,生产成本高,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普及的主要因素。

(2)机械化程度低。一方面受资金制约,加之我县适宜大型机作的土地面积小,农民不愿购买机械;另一方面,由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造成个别农户种植面积大、劳动强度高,并且由于机械化水平低,农户难以按照标准实施科学管理。

(3)废旧地膜存在污染。废旧地膜除部分被农民捡拾、焚烧和填埋外,相当一部分散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沟渠河滩,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和污染。

五、几点建议

(1)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建议省级部门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项目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整合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扩大农机具品种补贴范围,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北京平谷;旅游产业;发展;反思;对策构建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文化和体验经济特点的“无烟工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技术进步和资源约束推动国际竞争从传统生产要素的范畴向知识、文化价值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成为时展的潮流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消费结构升级和文化功能扩张促使国际产业结构日益向文化与高新技术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转型,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文化内容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大大增加,催生了文化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平谷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产业日益发展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平谷区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产业逐步升级,市场持续扩大,服务不断完善。目前,有国家4A级景区5个,分别为金海湖、京东大溶洞、大峡谷、石林峡、青龙山旅游区;4A级以下及正在开发的景区10余家。星级宾馆10家,最高级为四星级(大渔阳),本地注册的旅行社6家。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27个,民俗接待户1500多个,遍及10个山区乡镇。截止到2012年底,全区接待总床位2.9万张、总餐位6.2万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9万多人。2012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4亿元,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7.9%和15.1%。其中,民俗旅游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8.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位居生态涵养发展区首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品牌正在创立

平谷区先后荣获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区”称号,金海湖镇获“国家旅游名镇”称号,挂甲峪荣获“中国十大最有魅力的乡村”称号,鱼子山村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太后村荣膺“北京最具特色美食乡村”称号,京东大峡谷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自然景观目的地”和“中国低碳乡村旅游示范地”;渔阳国际滑雪场正式挂牌“首都大学生滑雪培训基地”,众多殊荣使我区旅游业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

平谷区旅游委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完成了《平谷旅游十二五规划》、《平谷区十二五期间高端旅游业发展规划》、《金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等编制工作,为平谷区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明确方向。同时新建千佛崖景区、渔阳国际休闲俱乐部;新发展市级接待户100家;投资200万元,恢复平谷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地委和县委旧址、公安科旧址”,打造红色旅游;高端休闲项目成功落地,洛娃五星级酒店一期正式开业。此外,“桃花深处”国际汽车营地、大华山旅游集散镇、轩辕黄帝陵、丫髻山旅游配套项目、十八弯沟域旅游等一批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四)旅游市场不断拓展

为不断扩大平谷区旅游市场,区政府及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了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以花媒,以“游景、摘果、赏馆、品食、领略平谷民风民情”为载体,通过影视、平面、广播、网络、手机、座机六大媒体,在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设计印制了《平谷旅游宣传笔记本》、《平谷旅游宣传便利贴》等4种宣传品;协助市旅游局制作了2012《京郊旅游手册》;参加了2012中国旅游产业节暨2012北方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博览会、赴台湾参加了第六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等重要旅游推介活动;针对朝阳区10万社区市民,与社区物业合作,聘请在校大学生入户发放平谷旅游宣传资料;在北京火车站、市内的繁华商场等人群聚集地,建立了3处固定旅游咨询点;开通一日游免费班车特色服务;在鱼子山抗日纪念馆举办了“快乐星期三,旅游进社区——万名社区老党员,红色传承游北京”活动启动仪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成功举办了《寻宝—走进平谷》活动;与北京电视台合作,直播2012年国际桃花音乐节开幕式;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举措,极大地吸引了人气,提高了平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旅游管理全面加强

根据《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章要求,区旅游委制定下发了《平谷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实施意见》,严格旅游企业在服务、安全生产等方面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了饭店星级重新评定、景区等级复核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对全市旅游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整顿。在旅游业,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带动了各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实现了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服务大练兵。举办培训班,对旅游管理干部、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旅游服务、安全知识、投诉案例处理等全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能力。2012年,区旅游委在全市开展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活动中,综合成绩为79.58,在全市16个区县中列第三位。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旅游安全工作明显加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二、平谷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旅游资源整合、对接、挖掘、利用有待增强。平谷区知名旅游品牌少,旅游产品化程度低,丰富的旅游资源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旅游结构单一,旅游景区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宾馆饭店、民俗户旅游接待项目缺乏创新。多数景区由国有企业或村集体管理,运行管理机制活力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各景区各说各的,各建各的,单打独斗,旅游开发分散,缺乏整合。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不够,特别是对平谷区独具特色的桃文化、上宅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体验等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不够,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开发档次低、文化内涵少,纯粹“卖景点”的现象,缺少有特色的精品旅游。

(二)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有待提高。旅游业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在平谷区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旅游信息、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环节相对薄弱,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各景区之间联系不紧、信息不畅,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特别是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在数量上、档次上、布局上与游客需求不相适应。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种少,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文化娱乐不丰富,缺乏与游客互动性、参与性娱乐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游客人均消费低。

(三)旅游投融资没有形成多元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存在着开发主体单一,投融资吸引力不强的现象,投资商对旅游产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信心,不愿介入旅游产业发展,加之平谷区财力投入有限、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态势还未形成,导致全区多个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进展不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产业规模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四)旅游宣传推介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虽然平谷区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但外界对平谷的认知度不深,客源主要来自于平谷周边的京津冀地区,知名度仅局限于平谷大桃,其他旅游资源宣传推介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各旅游景区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全区统一的宣传语和推介词,缺少大手笔的策划和高档次的旅游包装,没有形成对各重点旅游精品、旅游线路的整体打包促销,宣传声势和效果不理想,平谷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

(五)办大旅游、大办旅游的思想意识尚未形成。“旅游富民”虽然作为平谷区发展战略,但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自觉行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和联动机制,认为平谷旅游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户自己的事,主动参与旅游、人人享受旅游、自觉服务旅游的氛围不浓,缺乏办大旅游、大办旅游的思想。

三、平谷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构建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

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成为发展势头强劲、增长速度逐年加快、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平谷区要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区委、区政府要把旅游业当作龙头产业来对待,认真研究和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主管、社会参与等方式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人人参与旅游、人人服务旅游的浓厚氛围,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平谷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局”改“委”为契机,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干劲积极投身到工作当中。

(二)规划引领,突出特色,不断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工作力度

严格“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突出平谷区旅游特色,紧紧围绕“抢眼球儿、招来人儿、留住钱儿”上下功夫。一是以高端旅游规划为引领,谋划旅游大视野。聘请国内外顶尖旅游规划团队,围绕平谷旅游资源特色,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重新旅游定位,重新区域布局,高起点、大手笔,制定平谷区旅游产业发展高端规划。二是以龙头带动为特色,打造旅游大格局。针对平谷区三面环山、南平原的地理特征,对全区旅游进行通盘考虑,整体布局,打造“一区、两心、四廊道”新格局。即中国乐谷—首都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彰显音乐旅游特色;大华山旅游集散中心和泛金海湖休闲旅游枢纽中心;按照沟域经济地区分布和旅游资源特点,打造丫髻山沟域风景廊道、十八弯沟域风景廊道、熊儿寨地质风景廊道和西烟路桃花风景廊道。三是以项目带动为基础,实现旅游大整合。建立平谷区旅游项目库,加强全区旅游项目的总体管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重复建设以及无序发展现象发生。抓好丫髻山、大溶洞、石林峡、京东大峡谷等现有景区升级改造,丰富景区内旅游项目设施,促进二次消费;四是以板块合作为核心,促进产业大融合。坚持一区一色、一沟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养生山吧、休闲农庄、采摘篱园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旅游业与农业融合;鼓励东高村小提琴制造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体验项目,加快旅游业与工业融合;充分利用上宅农耕文化、鱼子山红色文化、明代残长城文化、火山文化、淘金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平谷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出一批富有平谷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加快旅游业与文化融合;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大赛”,积极推动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加快旅游业与商业融合。

(三)多元融资,项目推进,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旅游项目建设,把全区旅游项目纳入日常管理之中,建立旅游项目库,对重点旅游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落实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力度,鼓励大集团、大公司和民间资本参与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加大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研究并启动金融资本介入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努力打造多元化旅游投资主体。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加大对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四)包装策划,加强宣传,全面提升平谷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全区各重点旅游精品、旅游线路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策划、统一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开展大密度、多层面、持续不断的宣传,以提升平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加强与京津冀周边旅游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做好与北京大旅游的融合,实现旅游市场共建、旅游资源共享、游客资源互流,做好各旅游景区的对接;对内办好国际桃花音乐节、世界小姐大赛、全球知名旅行社组团推介、奇石文化节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逐步提升平谷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扩展旅游市场。

(五)加强领导,勇于创新,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政府要树立发展大旅游的观念,大胆创新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的联动机制;完善旅游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实行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加快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旅游资源资本化、景区经营公司化、景区管理一体化等模式,增强旅游活力;认真抓好区旅游委的职能转变,尽早实现从单一部门向部门联动、从单一发展向融合一二三产业、从“小旅游”向“大旅游”的转变;重视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依法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确保平谷区旅游产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平谷区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在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平谷区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平谷区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我国加入WTO使平谷区的旅游市场融入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平谷区旅游事业,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已经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致胜市场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将这个先进的理念与平谷区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同时要加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结合,促使平谷区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平谷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平谷区旅游出版社,2004:53-55.

[2]毛道云.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73-286.

[3]杨正泰,张帆.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1-34.

[4]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4):97-99.

[5]王艳.何山绿色旅游浅议[J].市场论坛,2012(2):43-44.

[6].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划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234-236.

[7]刘德光.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2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