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首先,利用村里山地多的特点搞了果树种植:山下葡萄,山腰苹果,山顶种山楂。又组织村里的女劳力搞起了桑蚕养殖,其成本低,见效快,很快就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桑树种植面积猛增,村党委的领导便专门到县里请来了桑蚕技术员指导大家科学养殖。同时与县茧站建立合同,做起了蚕种的养殖,为全县提供部分蚕种,这一次收入又增加不少。前年蚕茧不景气,丝绸出口下降,村党委便与县外贸联系,在山村建大棚搞肉鸡养殖,肉鸡产量增加,而需求不稳,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了村的冷冻冷藏厂。自从冷藏厂建立后,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鸭、鱼、虾都有了养殖户。2002年春党委与邻近村庄联合办起了生猪养殖基地计划年出生猪一万头;芦笋种植基地芦笋是一种高营养蔬菜,充分利用其抗旱、喜光的特点在山坡上大面积种植。
第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意为人民办事。党委开会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家伙选上咱们,在就应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山上果树浇水难,就从外地请来钻井队大了一口150米深的机井。村里的弥河污染严重,村里水无法喝,便贷款为村里安上自来水。有些老果园的果树品种落后了,就从县科技站请来技术员,嫁接新品种。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使用的道理,这是村党支部几年工作的总结。
第二、有发展的眼光领导群众走先进的路子。针对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卉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从99年起村党委便鼓励大家高大棚花卉。2000年青州万红花卉市场建立后,村即便很快于之建立了产销关系这使得山村花卉生产走在了山区的前列.支书说时代在发展党员不能落后,这样才能领着大家向前走。
桑蚕养殖业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体,养蚕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消毒技术需贯穿整个养蚕过程。近几年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在养蚕中已按规定消毒,但养出的蚕还是病多、茧层薄、产量低。为此,结合实践经验就蚕农生产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促进养蚕业的发展。
一、养蚕生产布局
养蚕生产布局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它不仅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外,还影响到桑树的生长及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最终影响到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进行养蚕生产布局,要以各地的气候特点、桑树生长情况、养蚕设备条件、养蚕劳动力资源、养蚕技术水平及当地的农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为依据,做到统筹兼顾。
二、严格消毒防病,防范于未然
1、重点抓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提倡二次消毒,前一次消毒根据自家发病的种类,采用针对性药剂消毒,如上一期蚕有僵病发生的农户,用抗菌剂“402”1500倍液消毒,如发生血液型脓病,则用5%新鲜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第二次消毒,在养蚕前一星期进行,大力推广以“消特灵”为主的优质新型广普性药剂,确保养蚕前消毒防病质量。蚕期中做好蚕儿易感期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蚕期结束后,同样根据蚕病发生的种类,采取相应的药剂进行回山消毒。发生蚕病时,应在每天傍晚给桑时采用针对性药剂,如发生血液型脓病,在加强通风换气的基础上,采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发生僵病可选择药效较长的“灭僵灵”防僵粉和“优氯净”防僵粉或抗菌剂“402”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也可用“熏消净”进行熏蒸消毒,大蚕期也可用“消特灵”主剂200倍液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2、加强桑园培管,提高桑叶质本文由收集整理量
桑叶是蚕的唯一食粮。桑叶质量直接影响蚕儿体质的强弱和抗病力,桑园施肥要做到n、p、k合理搭配,多施有机肥、复合肥提高桑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在施足春夏肥的基础上,增施秋冬肥,同时做好桑园除草、翻耕、整枝、剪梢等培育管理。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力
养蚕环境对蚕的体质和抗病性关系密切,小蚕宜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提倡小蚕共育,标准温湿度饲育。大蚕宜低温干燥,须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严防高温闷热并做好稀放饱食,养蚕大户建议推广使用塑料钢管大棚养蚕技术以解决养蚕房屋紧张的矛盾。同时做好眠起处理,分批提青淘汰迟眠蚕和病小蚕,根据蚕儿的生理需求采摘适熟叶。小蚕用叶可用“消特灵”试剂400倍液进行叶面消毒,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4、严防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目前生产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如“甲胺磷”、“辛硫磷”、“敌敌畏”等。中毒蚕表现为爬行、翻滚、摇头、吐水、头胸肿胀,蚕体缩小等症状。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阿托品添食解毒,每针阿托品2毫升加水5公斤,稀释后喷在桑叶上添食,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二是有机氮农药中毒,主要是“杀虫双”“杀虫眯”等农药。中毒蚕体青白、软而有弹性,形状大小不变,不吃不动,呈麻痹状;有的蚕五龄后期轻微中毒,还会苏醒,给以无毒桑叶还会结茧,有机氮农药中毒后,可用盐酸肾上腺素每针1毫升加水0.5公斤喷蚕,经1—2小时蚕儿苏醒后用药液喷桑叶进行添食解毒。三是菊酯类农药中毒,主要是“杀灭菊酯”“杀灭速丁”“敌杀死”等
,症状为:吐水翻滚、头胸向背面或腹面弯曲呈螺旋状。目前生产上尚无有效药剂进行解毒。
四、鲜桑饱食,提高单产
桑叶愈新鲜营养价值也愈高,蚕的生命和全茧量也高。因此要注意保持桑叶新鲜,必须做到早、晚采叶轻装快运,小蚕缸贮,大蚕畦贮,严防桑叶萎凋和变质、坚持不喂虫口叶、过老过嫩叶、泥沙叶、萎凋叶、发烧叶、农药污染叶等不良叶。给桑要及时均匀,不缺叶、不吊食,做到良桑饱食。
五、科学养蚕,技术规范
1、做好蚕种领运、补催青、收蚁工作,确保运输安全。
夏秋蚕在出库、催青、运送、收蚁时期,一般气温比较高,要注意避免接触28℃以上的高温,领运种应在夜间或早晨气温低的时间进行,并做到松装、快运、及时发放,农户领回蚕种后要做好补催青,温度以不超过26℃。干湿差1.5℃为好,蚕种要进行黑暗保护,收蚁当天早晨4—5时左右感光,收蚁时间宜早,一般掌握在蚕种孵化后两小时左右收蚁,收蚁方法单户饲养的以桑引法为主,小蚕共育以吸引法为主,饲养小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技术,以保桑叶新鲜,让小蚕吃饱吃好。
2、稀蚕勤喂。
夏秋蚕生长快,为了避免高温危害,要稀放蚕头,勤除蚕沙,坚持每张蚕种五龄后期40——50个蚕箔,有利蚕食桑均匀,生长整齐,增强体质。并根据夏秋蚕桑叶容易萎凋的特点,每次给桑量适当偏少,增加给桑次数,特别要注意喂夜蚕,使蚕能充分饱食,防止高温闷热等不良气候的影响。
农业保险业务方面
(一)日本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趋于成熟完善
日本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在1947年后逐步开始实施时只有农作物水稻和麦类、桑蚕,家畜牛、马、种猪、山羊、绵羊。之后,伴随日本农业发展、灾害统计的进步、农户对灾害风险分担的需求增加等,于1949年增加了农业保险合作社及农业保险合作社联合会自主开展的保险业务。1972年和1978年分别增加了果树和旱田作物、园艺设施保险业务。2003年,扩大了农户自主选择农作物保险承保方式以及补偿比例的范围。2007年提高了大豆和马铃薯全抵承保方式的补偿比例。目前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见表1。日本政府强制性保险对象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水稻、陆稻与麦类作物;农业保险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农户无需求的不在政府补贴的保险范围内。因为农户散养禽类的很少,基本是工厂化饲养与加工。现行农业保险品种和业务也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户需求的变化而确定的。2005年日本水稻、麦类和乳牛的承保率已分别达到90.7%、86%和87.7%。日本农业保险具有一定强制性,日本政府规定,在农作物保险中,对稍具规模农户,如北海道水稻、陆稻经营规模为0.3~1公顷,麦类为0.4~1公顷及以上的农户;都府县水稻经营规模为0.2~0.4公顷,陆稻、麦类为0.1~0.3公顷及以上规模经营户,必须参加保险。小规模农户可通过加入农业共济组合申请农作物保险,如表2所示。
(二)中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逐渐开展
我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以及其他保险业务,其中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和果树以及其他种植业保险产品等;养殖业包括大牲畜、小牲畜、家禽、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保险产品等;林业主要指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其他包括农房、农机具以及渔船保险产品等(见表3)。我国农业保险投保方式均为自愿参加,尚未出现强制保险。我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基本处于试点或产品设计阶段,如安信农险曾选择上海南汇西瓜作为全国首个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标的,人保财险针对海南的天然橡胶开展气象指数保险创新试点,国元农险选择安徽省长丰县、怀远县分别作为旱、涝产品的研发基地等。中国农业灾害的承保率(保险金额占中国农业生产风险总金额的比重)2009年仅为10.03%,距离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户防灾减损需求相差甚远。
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方面
(一)日本拥有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
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局对各种可保作物都要进行年度收成抽样调查,以地域可保作物收成平均数确定保额,再根据每个都、道、府、县过去20年灾损资料计算出该地的基准费率(一般每3年修订一次),都、道、府、县政府再把所辖全部耕地(如根据地形、栽培作物、农户受灾几率等)划分为若干同类风险区,保险费率是由各个共济组合在不低于这个基准保险费率的范围内设定保险费率,也可在适宜合作社内,根据灾情制定各风险阶段的保险费率。不同风险不同费率既有利于地区或农户之间的公平,也有利于规避道德风险。因为农户支付的保费是根据以前的数据计算的,与农户获得保险金额的期待值相等。在农业保险理赔方面,为提高灾害补偿效率、减少或杜绝道德风险,对于小微灾害不进行受理。以农作物保险为例,农民虽然可选择不同的投保方式(见表4),但是质量保险、灾害收入保险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全抵承保三种方式,却只适用于那些能够比较准确提量(及产值)销售资料的农户才能够投保。承保农户发生灾损后,可向共济组合发出灾损通知;随后共济组合进行灾损核实后向联合会报告;至于质量保险、灾害收入保险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全抵承保三种方式的保险,由共济组合会员农户选举出灾害评价员与共济组合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确认。随后,依据农协掌握的农产品销售数据为基础与该次收获后产量或产值进行比较,确定损失。以每块耕地(指由农田道路、田埂、水路等划分的小块耕地)为单位的承保方式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半抵承保方式不利用销售数据,灾损评价员与共济组合等组织的人员一起确认灾损。若出现巨灾,联合会向农林水产省报告,由农林水产省认定损害程度;灾害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联合会可自行认定损害程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联合会都会将灾损最终认定的通知送达共济组合,共济组合据此为依据支付农户保险赔偿。整个损失评价过程,农户评价员起主导作用,因此纠纷极少出现。
(二)中国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尚在探索之中
鉴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农业保险统计类型多样,尚未像日本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目前的农业保险产品大多采取“主险﹢附加险”模式,例如,中央财政补贴支持的种植业保险,主险涉及6种主要灾害,不同的标的费率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尽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着很大的自主权,但同样采取“主险﹢附加险”模式。正因为主险至少承保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自然灾害,使得费率偏高、保额偏少,农民灾后仅能获得基本的物化成本补偿(见表5)。
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方面
(一)日本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大
在日本,从1929年《家畜保险法》颁布到1947年《农业灾害补偿法》颁布间的18年中,农业保险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农业灾害补偿法》颁布后,政府的大规模财政补贴和对种植业采取一定强制保险后,农业保险才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国家补贴农业保险费率在50%以上(见表6),补贴的农业保险事业费可达共济组合、联合会经常性事业费的50%左右。国家补贴这些费用的原因在于农业保险与一般损害保险相比,保险费率过高。例如,陆稻、麦类和水稻的全国平均保险费率分别为18.658%、11.578%和2.755%(见表7),是建筑物火灾(约为0.05%)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再加之农业保险运作经费,若由农户自己负担就很难使其愿意加入共济组合,况且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的职责之一,国家在财政预算内补贴上述费用是必要的。
(二)中国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有限
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有着政策支持。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就免征农牧保险营业税,2007年中央财政补贴才开始直接介入农业保险,国家政策开始从税收减免转向直接的财政支持。当前,就种植业保险而言,中央财政对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海南补贴40%;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补贴35%。就养殖业而言,中央财政对能繁母猪保险补贴保费50%;对奶牛保险补贴保费30%;对牦牛和藏系羊保险补贴保费40%。此外,中央财政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补贴50%和30%保费;对海南的天然橡胶补贴40%保费。在已有的试点中,都只是在小范围试办,其推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补贴力度不够,这种小范围的供给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还有较大缺口。
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方面
(一)日本拥有健全的专门法律法规
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的实践都表明,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顺利开展的保障。日本是发展农业保险较早的国家,农业保险的地位及其运营规则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日本1929年颁布《家畜保险法》,1938年颁布《农业保险法》,1947年修改合并两法为《农业灾害补偿法》,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政府职责、强制与自愿保险范围以及费率制度、如何计算赔款和进行再保险等有详细的规定。为更好的运作农业保险和让农户更积极地参保,日本农业保险相关制度已修订过23次,最新版本为2009年。迄今,日本已形成可持续、全覆盖、惠农保农的灾害补偿制度。
(二)中国尚无专门性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转移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政策保障。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非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我国的保险法主要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以商业保险法调整农业保险活动,难以建立起明确、稳定、清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法制的缺失给农业保险实践带来了很多困难,如农业保险的定位、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农险的支持原则、对农险投保人的利益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如何保证农险的投保面等问题都难以明确或得不到有效落实。
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关键词:贵港市;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贵港市的农业发展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地处广西的东南位置,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资源丰富。虽然历经多年的农业推进和发展,但是其现代化建设水平还相对滞后,在其发展建设的进程中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为使当地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并行的可行举措,以提升本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贵港市农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贵港市具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具有良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利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蔗糖、稻米、蔬菜、水果等为传统农业产品,随着贵港市农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渐将桑蚕、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引入到发展扶持体系中,通过引导生产企业进行质量认证等形式,产品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逐渐增强,为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工作,本市提出一系列针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制约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1.1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较低,未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贵港市的农业产品增值率较低,传统农业产业的比重较大,而现代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却没有得到重视和普及,产业结构没有将自身丰富的农业生产优势发挥出来,化肥农药使用率明显增加,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不利于农业生态体系的构建。虽然在农业产业的体系中有很多优势的农业品类,但是其发展水平相较于农业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养殖业被农户选择成为自主发展生产的增收方式,集约发展程度较高,但是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操作中,还存在布局不规范、生产环节对于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制约优质农产品的生产。1.2农业生产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贵港市农业生产技术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生产水平,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工作制度不完善,服务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其服务内容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要求。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没有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得到推广,农民不能理解现代农业的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理念、缺少进行农业生产现代技术应用的动力,农民缺少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的渠道,造成化肥、农药等众多的农业生产资源被过量使用,不仅造成农业产品品质的下降,更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养殖业造成的人畜粪便以及作物秸秆等有机肥料生产资源被大量丢弃闲置,还有人类生活垃圾等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限制了农业的现代科学发展水平。1.3进行农业生产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东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本区域内进行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很多的田地因为缺乏生产劳动力而被闲置,年龄结构偏大的生产劳动力对于现代技术和生产理念的接受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很多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仅能保证自身的生活物质需求,没有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积累,难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难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1.4农业生产资源没有被有效开发,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产品生产需要结合自身的生产优势,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其产品价值。贵港市内很多山区地区特别适合现代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够实现较大的市场经济价值,但因为种植技术等原因限制,很多农户为解决温饱问题,却将这些地区拓展为粮食作物的生产,农户即使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会有很多的生产阻力,但是却只能进行粮食作物的种植,农民在满足自身的基本粮食保证之后,再实现粮食作物向市场经济行为的转化,不利于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另外,本区域内进行农产品加工的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重视眼前经济利益的实现,缺乏发展的战略眼光,忽视农产品品牌建设,欠缺农产品深加工的理念,导致整体行业内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较低,难以实现更大的产业经济发展。
2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贵港市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的逐渐增快,贵港市内进行农业生产的民众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而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又不能实现更大的经济收益,人们为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违背了农业生产建设活动的自身规律,加大了现代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农业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影响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以及民众已经感觉到环境污染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破坏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贵港市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应该重视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的应用,实现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追求农业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生态体系的构建,将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统一起来,实现对自然环境科学合理的改造,保证人们在满足农业生产以及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优质生态环境的享受,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建设进程成为相关部门开展农业发展工作亟需解决的课题。
3贵港市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的构建
贵港市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耕地、林地、水利等自然条件优越,在进行相关体系建设工作时,需要将这些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将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并行,构建迎合时代需求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体系。3.1利用浔郁平原农业生产的综合优势,发展生态优质稻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社会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绿色稻米、有机稻米成为稻米市场的消费热点,贵港市内的浔郁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条件良好,虽然在目前的稻米生产中,连年实现增产增收,但是农户应该具有时代的发展眼光,重视稻米品质的提升,积极发展生态优质稻米的生产,种粮大户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经济以及实力优势,加大对于现代稻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目标基础之上,开展绿色稻米、有机稻米生产模式,利用产品品质的提升,扩大稻米产品的市场盈利空间,进而提升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现代化生产水平,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3.2拓展区域农业产品进城新模式。贵港市内的城镇人口众多,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优质农产品,具有较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相关部门要敏锐把握民众的民生需要,发展包括优质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在内的优质农产品生产项目,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经营的操作模式,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区域农业集约化,减少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同时,现代化农产品生产项目的开展,能够保障民众生产生活需求,实现优质农产品走向城镇百姓的餐桌,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3积极推广农业生产经营,实现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效益。贵港市的农业产品有很多农业原料型品类,如蔗糖、木薯、桑蚕、中药材等,进行农业发展需要对这些农业原料加以利用,扶持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相关的生产项目,发挥龙头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以产品加工以及深加工来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能够充分调动农民进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农作物产品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对相关作物的产品深加工生产项目建设,实现对作物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农业作物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效益。3.4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现代城镇人口的生活工作压力重大,民众期望在节假日时间走进自然,放松身心,农业发展要积极把握市场经济契机,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生产项目。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将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地域人文资源综合利用,利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理念,促进当地农民实现传统农产品生产之外的增产增收,同时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发展集农业生态景观、休闲度假娱乐、人文宗教以及农业生产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将为农户带来巨大的增收空间,促进区域内农业产品的转型升级。
4贵港市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建设的对策和建
议4.1加大城乡农业统筹开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未来阶段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在进行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的同时需要与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协同共进,探索和挖掘区域内的农业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规律,组织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园区,通过科技示范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和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农业技术宣传和推广模式,实现现代农技推广的社会职能。另外,相关工作部门还要积极开展农村的水源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工作,提高农村民众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4.2加大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经济附加值。首先确定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农业产品特色,创立生态型农业发展品牌,实现生态农业以及特色农业向产业经济的转化,加大对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消费的观念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集约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同时要加大对于农业产品生产企业的品牌建设宣传,以重点企业及龙头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加大对自主农产品生产经营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品质以及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等多种措施,使农产品品牌产生社会公信力以及消费力,促进农业产品经济附加值的提高,进而实现农产品生产农户以及企业的增产增收。4.3实行现代生态农业阶梯化、差别化发展战略。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的构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点,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考虑实际生产发展情况,实施阶梯化以及差别化的发展战略。阶梯化生产模式是基于对生态农作物的生产而言,其一要加大对农作物生产的土壤改良,增加有机种植肥料的应用,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污染,其二需要推广生态化农业生产、循环农业生产、间套农业生产等现代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其三推广优质农作物生产技术,带动有机肥料等行业的发展。差别化发展战略是基于生态农业体系构建而言,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的构建需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作物特色优势,开展不同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和经营,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进而实现产品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农业产品经济价值的实现,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扩大市场空间以及产品收益,促进农户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时,能够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5结论
贵港市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在其发展和建设的进程中凸显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丞待解决,相关工作部门要改革和创新工作理念,加大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引导民众树立现代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消费理念,通过加大城乡农业统筹开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大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实行现代生态农业阶梯化、差别化发展战略等可行措施来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的构建,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同时利用农业产品品质的提升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增产增收,促进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原天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永贤,潘丽萍,杨彬等.科学推进贵港市富硒生态产业发展打造西江流域”中国硒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158-160.
一、 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的兴起和发展
广东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产丝量历史上曾名列前茅。珠江三角洲既是广东省的粮仓,又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它是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的肥沃大平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自然条件是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终年无雪,四季常春,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桑蚕的饲养一年达八至九造。区内河网密布,特别是基水地区,四面河涌纵横,桑基鱼塘交错其间,交通方便,对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城乡经济,具备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种桑养蚕的重要地区,蚕桑业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经济作物。南海、顺德、中山、三水等地的桑地面积约占全省桑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五,产茧量占全省百分之九十左右,成为我国著名的生丝产地,和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并列为我国三大蚕桑区。蚕业起源于我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蚕桑业生产的发展,与中原和长江流域比较,是稍迟而且缓慢的。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广东省南部的珠崖(今海南岛),西部的德庆,北部的连州,以及中部的广州附近等一带地区,女子已有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育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2]。汉朝建安中,交州剌史步隲到南海(今广州附近一带地区)观察地势时,见到广州附近一带“高则桑土,下则沃衍”,反映了当时广州附近已利用高地种植桑树[3]。
唐代,广州已成为我国通往外地的港口,各地的商人和外国人都相继来广州贸易,贩运绢丝,农业生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已是“田稻再熟,桑蚕五收”。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日渐南移。北宋末年,大批士民渡岭南来,散居于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兴修水利和围垦土地。北宋徽宗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修筑了“桑园围”。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已伸展到南海县的九江、沙头和顺德县的龙江、龙山一带[4]。
明初,珠江三角洲蚕桑除相继在西、北江沿岸的南海、顺德、中山、新会、番禺等一带地区发展外,还向东江沿岸的东莞、增城,北江沿岸的清远等县扩展。顺德县的平步村已是“四月蚕成麦亦收”,“夏末粜谷春卖丝”。南海县的西樵居民,一年衣食的支出都靠种茶和蚕桑解决[5]。广州府南海等八县,有夏税畦桑共四万七百五十一株,东莞、增城、香山等县已有小黄桑种植。珠江三角洲蚕桑生产,主要蚕桑产地如南海的九江,顺德的龙山、龙江,尚未围垦利用之前,只能分布于高地,进行小面积的种植。
明中至清初,珠江三角洲蚕业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而土地的利用也有所改进。基地和水塘布局的生产形式相继出现。随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广东丝织品更远销海外,蚕业的商品性日益增大。广州府各县已是“男勤稼穑,女务蚕桑”的盛况[6]。顺德县的龙江这时也出产了著名的丝织品——“玉阶”和“柳叶”,并成为广东的贡品[7]。1530年,佛山的丝织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的生产,整个丝织行业划分为十八行,进行分工分业的生产[8]。
由于对丝织品的需要增加,珠江三角洲的南海、三水、东莞等县的桑地面积更为扩大,广东蚕造由唐代桑蚕一年五收发展为“广蚕岁七熟,闽则八熟”。同时,广东丝织品如线纱、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已远销国内外,享有声誉。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反映当时广东丝织品的品种、质量和对外贸易的概况写照。
以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刺激,生丝大量出口。桑塘地区不断扩大,桑地面积也随而增加,加速了珠江三角洲蚕桑生产的发展。南海、顺德等县部分地区,已经是有桑塘无稻田的地区了。种桑和养鱼相结合的专业化生产,已占农业生产的首位或第二位。甚至出现了“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居民以“农桑养蚕为业”[9]。
二、基塘的形成与修筑桑园围
1、围“海”筑塘 围“海”筑塘是指将一些河涌堵塞或圈筑河旁来修筑成塘。早在十四世纪中期,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地区的劳动人民已经结合修建水利来“堵河筑堰而养鱼”了。据史料载:明中,顺德县陈村等地区的“筑海为池者”,更是“辄以顷计”。围“海”筑塘的生产活动,六百多年来不断发展,三百多年前相当盛行。《广东新语》则说:这种“筑海为池”的活动,已遍布于“广州诸大县村落”。后来,由于河流逐渐变狭,围“海”筑塘潜力已不大,又跟不上桑基鱼塘发展的需要,因此,围“海”筑塘的生产活动就逐渐减少了[10]。
2、挖田筑塘 唐宋以前,珠江三角洲不少部分地区都是面临大海,地势低洼,水患严重威胁着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既可收到地尽其利,又可收到降低地下水位有利生产的效果,便组成基、塘的生产形式。因这些平旷低洼地势,挖塘蓄水养鱼,不但可以发展生产,又能使挖塘的余泥填高部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患。这是当时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充分利用低洼地发展生产的方法之一。清中,由于受蚕桑业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少洼田被改成鱼塘,洼田地区变成基塘地区,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等乡,不少池塘都是挖田筑成的。后,蚕桑生产畸形发展,原来已有基础的基塘区,更大规模的挖田筑塘,出现“人与鱼共命,鱼与谷争秋”的情景,挖田筑塘的风气,向邻乡及其附近扩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河涌密布和“地势低洼,水潦频仍”,是形成基塘区的基础。围“海”筑塘和挖田筑塘,是当地劳动人民改造洼地,利用自然的主要途径[11]。
3、修筑桑园围 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农业开发是在唐宋以后。此时,人们为防洪水,保护农田,已开始建造堤围。据史志记载,北宋时沿江已建有堤围十余座。从堤围发展趋势看,早期的堤围多建在珠江三角洲的上中部。建于宋代的西江、北江上的堤围绝大多数在鹤山—南海一线西北。据《罗格围志》载:宋代南海县的西北部始筑堤围,最早有北江的罗格围,这段堤围长26005丈,捍卫农田400顷。其次是北江的大富南围、大富北围和西江干流左岸的桑园围,筑堤规模较大。如桑园围,分东、西围,“西围自三水飞鹅翼起至龙江河澎围尾止”,长“万二千余丈,捍田千百顷”[12]。桑园围修建于1101年至1125年,堤长14700丈,捍卫农田面积1500顷。据宣统二年(1910)《南海县志》载:“雍正五年(1727),桑园围,海舟堡属之丫基,采石修筑,桑园围修筑用石自此始”。据此记载,桑园围到清初才开始在部分基段上改用石方修筑,而始筑桑园围时极可能是用泥叠成的。桑园围是宋代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南面的河岸堤围,堤大且长,用泥修筑;桑园围的修筑东西两基均“遵海捍筑不与水争地”,并根据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在桑园围“下流之水较上流差四、五尺”,故筑堤留口,在围东南角的倒流港和龙江滘两水口,“不设闸堵水”,让围内水及江“水从外灌入围内,互相宣泄。”即将桑园围修成开口围而不筑成闭口围。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南海县志》载:“邑内江防之最巨,无过桑园围,形势与它围不同,它围形如碗,桑园围形如箕,东西两堤皆从上游建瓴之地,依山筑堤,从高而下,顺水性,送至下流而止,而下流之水较上流差四五尺,故围尽处,甘竹、龙江两口,其水从外灌入围内,互相宣泄。”[13] 筑堤后,洪水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珠江三角洲农田受泥沙淤积的机会也因而大为减少,地势低洼的状况被固定下来。据《新建南海县桑园围石堤碑记》载:“田之未围堤也,大水浸之则泥沙加积焉,一年积二三分之泥沙,百年积高一二尺之田地,自有堤而田无水患,地亦不复加高。”堤围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不断地加高培厚,小围联成大围,土围改成石围,有些地方大围之内又建起子围。如著名的桑园围内就有东方子围、五约子围、南方子围等。
三、 果基鱼塘向桑基鱼塘发展
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基塘的利用,最先还是“凿池蓄鱼”,基面“树果木”而成为果基鱼塘。基塘地区的果基鱼塘布局出现在明初池塘养鱼兴起之后。原不很适应果木生长的低洼地区,利用堆土筑墩或挖土筑基,以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种植果树。更利用凹陷的积水池进行养鱼,以收到果鱼两利,后人称为“果基鱼塘”。明万历年间,南海县九江地区的塘基,人们将低洼积水地或易淹的农田挖深作池塘,挖出的泥土培于池塘四周以为基,池中养鱼,基上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14]。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布局,是明代后兴起的。因“桑基鱼塘”布局能够很好地把养鱼业和蚕桑业的生产结合起来,成为比较更合理连环性生产体系。这是“果基鱼塘”所没有的。据史料记载,明末“桑基鱼塘”兴起和发展地区,主要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的桑园围和古劳围内,其中以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高鹤县的坡山等乡发展较快[15]。到清初,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蚕桑不断发展之后,有些地方的“果基鱼塘”仍然继续保存甚至发展,而另一些地方的果基鱼塘很快衰落。史志称“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不得一”[16]。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如南海县九江乡一带,明嘉靖年间蚕桑还未普遍发展,妇女日常劳动是纺织,而龙眼又遍野,那时大面积自然是“果基鱼塘”了[17]。此后,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塘以养鱼,堤以树桑”的桑基鱼塘代替了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果基向桑基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塘鱼、蚕丝出口的贸易打下了基础。《广东新语》对广州和南海等地桑基、果基与鱼塘的记载:在各县—“广州诸大县村落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柑、橙次之,龙眼多树宅旁,亦树于基。基下为池以畜鱼,岁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大者至数十亩。其筑海为池者,辄以顷计”。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岭南肥美的稻田被弃,农民筑田为基,或筑海为池,基上植果、植桑、植茶,基下为池养鱼。人们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当时已形成了包括南海县的九江、海洲、镇涌、金瓯、缘潭、沙头、大同等乡,顺德县的龙山、龙江等乡,香山县的小榄和鹤山县的坡山、维敦等连为一片的“桑基鱼塘”专业生产区域[18]。桑基鱼塘,种桑养鱼,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商品生产。岭南人把种桑—养蚕—缫丝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结合为一条龙。由于桑基鱼塘带来的农业生态文明而产生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桑—蚕生产发展,并牵动了缫丝的发展。据《广东新语》载:“计一妇之力,岁可得丝40余斤”;“计一亩之地,月可得叶500斤,蚕食之得丝4斤,家有10亩之地,以桑以蚕,亦可充八口之食”。正如《广东新语》提到:果基鱼塘与桑基鱼塘这一新的生产结构所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便是使岭南人在商品经济之路上富裕。屈大均生动地描绘了在商品经济之路上发家致富的新型农民的形象—“左手数鱼,右手数钱”。
四、 桑基鱼塘与堤围的结合
1、建堤围后筑基塘 从基塘与堤围结合的方式看,主要是建堤围后筑基塘。据史料记载,堤围内的桑基鱼塘有:南海县九江乡五子围,“内护桑基鱼塘二十二顷”;东方子围,“通围内桑基鱼塘六十六顷”[19]。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既可收到地尽其利,又可收到降低地下水位有利生产的效果,便组成了基、塘的生产形式[20]。如“秀丽围,近年业蚕之家,将洼田挖深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21]。
2、先挖基塘后筑围 据史料载:顺德县福安围,围内基塘共四十顷余;保康围,内包烟户桑基鱼塘五千八百亩;合安围,内包桑基鱼塘一百亩;东园围,内包桑基鱼塘四百亩;北辅围,内包桑基鱼塘一千亩;乐成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一百余亩;龙乐围,内包桑基鱼塘七百一十亩;南华围,内包桑基鱼塘四百亩;永福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零五十亩;富安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八百零二亩,合德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七百四十六亩;大成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八百六十七亩;东洲围,内包桑基鱼塘一百三十二亩五分;安定围,内包桑基鱼塘六百三十八亩;长乐围,基塘三十六顷;凌化围,基塘二十七顷余;里沙围,基塘约十顷余;永丰围,基塘三十余顷;北洲围,基塘约十余顷;沙嘴围,基塘约十顷余;康围,每乡涌口各一基塘[22]。一县之内,就有20余座堤围内包有桑基鱼塘,少者百亩,多者五千余亩,可见桑基鱼塘与堤围的结合多么普遍了。如《顺德县志》记载:“旧有大墩障,仅围南便田亩,东北无围闸拦束,每逢潦至,水从径口逆入横流堡内,田禾尽没,基塘半空……同治三年春,乡绅……倡筑大围名曰玉带……告成后,洼田尽变沃壤,租息比旧倍增”。这也说明,桑基鱼塘不能单独抵御洪潦,有必要筑堤围来保障基塘和田地的正常生产。稻田改作桑基鱼塘之后,一方面因田基培高而免除了水潦之患;另一方面因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鱼,鱼屎肥塘,塘泥培桑,形成良性循环。在循环中,各种物质得以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史志中也多有改田为塘后,“收入自倍”,“十倍禾稼”的记述。这样,堤围为农田提供了保障,桑基鱼塘的高收入,又为修筑堤围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源。堤围与桑基鱼塘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堤围的渍涝问题,外御洪水,内除渍涝,使基塘免遭洪水冲决。二者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它们因此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功地解决了田地与水的矛盾,也为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桑基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桑基鱼塘”是“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收到了“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屎饲鱼),减少了环境污染。
1、桑、蚕、鱼、猪的连环性生产 种桑、养蚕和养鱼三者之间的连环性生产体系,是珠江三角洲桑塘地区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桑、蚕、鱼连环性生产的起始,当在桑基鱼塘兴起之后,到了清末才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据《高明县志》(1894)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又据陈启沅《蚕桑谱》中的《蚕桑总论》载:“蚕食余剩之粟,可以养鱼;蚕疴之屎,可以粪土。固可以培桑,并可以培禾蔬菜杂粮,无不适用”。利用桑叶饲蚕,蚕沙落塘作塘鱼饲料,塘泥上基作桑肥,做到“基养塘,塘养基”的循环利用,互相促进。这一方法,不仅能把种桑、养蚕和养鱼三者之间在生产上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任何一方都可以促进或影响它方的发展。这是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地区生产独具的特点之一。过去在桑塘地区流行着一句“蚕壮、鱼肥、桑茂盛,塘肥、桑旺、茧结实”的谚语,充分说明桑、蚕、鱼连环性生产互相间的密切关系。另外,珠江三角洲桑塘区的农家,除了饲蚕种桑养鱼外,也有利用部分鱼塘水面放养水浮莲,作猪的饲料,结合养猪,既可利用猪屎肥桑地,又可以饲鱼。使基塘的连环性生产更臻完善,农村里的劳动力更能发挥。这是“桑基鱼塘”地区生产结合的方式[23]。
珠江三角洲的养蚕业同塘鱼养殖业密切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把桑、蚕、鱼三者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一般来说,用800斤蚕屎,再加上适量的青草饲料,便可育肥100斤鱼。通常养蚕用桑一千斤,可得蚕屎残渣500-600斤,每担蚕屎可值二元以上,从而增加了蚕桑的总收入[24]。
2、桑基和鱼塘的比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地区,最初是利用基来种植果树,故相互间是没有一定的比例。但到了明代的中后期,随着蚕丝业的发展,原来种果树的基地,逐渐改植桑树,桑基和鱼塘配合生产才有一定的比例。当时地基和鱼塘的面积比例是“三比七”或“四比六”,即大部分采取“三基七水”或“四基六水”的配合形式。清末,人们根据桑叶、蚕沙和每亩塘鱼产量所需要的饲料和塘泥的沉积量等关系,作出了更恰当的基塘比例。因长期受到雨水冲刷和年年戽泥上基的影响,以致塘面逐渐增大,基面日渐缩小,故后期的基塘有“六水四基”或“七水三基”的比例。有些因基面严重崩卸,基面成了又高又窄的所谓“瓦筒基”,造成水肥流失大,桑叶产量不高,不符合基塘的合理比例,塘鱼产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基塘面积的大小则是因应把地势和拥有的土地面积而有差异。因此,在同一地区内,其基塘的大小亦有所不同,鱼塘面积有七至八亩的,有十多二十亩的,也有四至五亩的[25]。
现在,在珠江三角洲蚕桑区(南海、顺德、中山等地)的桑田形式一般都是桑基鱼塘的形式,这种生产形式传续至今。除了地理上的原因之外,在经营上也是合理的。据一位参观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外国学者说:“基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同类型的低洼地区也可以这样做”,并主动提出资助经费进行研究。可见,独具珠江三角洲农业特色的桑基鱼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注释:
[1]、[2]、[3]、[4]、[9]、[14]、[23]、[25]《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四。
[5]《南海县志》1835年版。
[6]明嘉靖 黄佐《粤会赋》。
[7]《广东通志》1713年版。
[8]《佛山纱绸行业史》。
[10]、[11]、[16]、[14]、[17]《珠江三角洲农业志》,三。
[18]《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下 第371页。
[12]《桑园围志》1817年版。
[13]《广东史志》2000年第3期 第33、34页。
[19]《农业历史论集》第146页。
一、外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
此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一路上,大家边听、边看、边议,感触很深,普遍感到这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农民积极性高,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势头猛,所到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高,发展速度快。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就是外地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和发展速度。到安丘市参观时,看到遍地是大葱、大姜、花生等经济作物,几乎看不到粮食作物。临朐县仅上半年就召开了五次有关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大会,还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交流活动,加大力度抓调整,掀起了农业结构调整热潮。今年春夏两季全县共调增经济作物10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62万亩,粮经比例达到4:6。畜牧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养殖小区总面积发展到1.6万亩,奶牛存养量达1.5万头,相当于整个淄博市的奶牛存养量。栾城县自身资源优势不突出,人口仅有32万。这么一个小县,生猪存栏却是我区的两倍,蛋鸡存栏是我区的三倍,牛存栏是我区的2.5倍,畜牧业产值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可见他们结构调整的力度有多大。当然,这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都组织万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把县里的农业会议开到县外先进地区,能够经常性的组织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活动,其工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农民富裕,财力增强。调查中发现,凡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地方,农民都变富了。栾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以粮食种植为主,农民增收缓慢,自9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调整思路,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并大见成效。*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其中来自畜牧、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产业的收入分别达到778元、350元和600元。春源草业公司所在的城南镇,草坪产业平均为农民多增加收入约1200元,一些种植养殖专业村,单项种养收入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年,安丘市财政收入实现了3.3亿元,其中农业收入达到了1.4个亿,接近财政收入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农民纯收入70%以上来自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变富了,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奔小康乃至更加富裕的信心。目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农民群众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高涨。
三是发展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临朐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4处乡镇形成了千头以上的饲养规模,涌现出饲养百头以上的奶牛生产专业村19个。该县大棚西瓜也非常出名,杨善镇大棚种植面积发展到4200亩,明年可达到1万亩,仅西瓜一项,该镇农民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莱阳的龙大集团是以农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现有员工13000余人,总资产10亿元,*年共加工各种食品9.2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仅在山东省内,就有5万农户为龙大搞蔬菜种植和加工。其下属企业达22家,乘车参观半个多小时还转不完。诸城外贸集团拥有资产26亿元,1.8万名职工,*年完成工业产值32.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4.3亿元,利税1.1亿元,出口创汇2.16亿美元。其中肉鸡一体化生产体系形成年产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商品代雏鸡8000万只、饲料50万吨、加工冻鸡14万吨、分割出口4万吨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肉鸡出口生产基地;玉米淀粉年生产能力106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色素提炼形成年加工色素2亿克的能力,带动基地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色素出口生产基地。*年公司向农村投放资金30亿元,为农民增加收入2.8亿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是外向度高,创汇能力强。近些年来,安丘市积极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因地制宜,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了创汇农业的发展。目前,安丘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78家,年加工能力185万吨,在潍坊市商检局公布的出口蔬菜企业注册登记中,该市有45家,占潍坊总数的68%,有3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农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创汇作物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去年通过多渠道出口农产品63万吨,提供出口货源26万吨,实现收购值21亿元,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莱阳市食品加工企业已达到250家,今年1-6月份,农产品出口创汇达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
二、外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验
外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主要可以概括为“六抓”:
第一,抓龙头,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拉动力。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抓好一个龙头,就会带起一个系列;建起一批龙头,就会带起一片基地。所考察的地区无不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环节来抓,靠龙头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如,诸城市近年来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坚持不分层次,市乡村户一齐上;不分性质,国有、集体、民营一齐上;不分方式,独资、合资、合作一起上。截至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龙头企业已发展到9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全市7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在50%以上。莱阳市培植龙头企业250余家,固定资产达到了26.5亿元,年加工转化各类农产品50余万吨,其中:蔬菜30万吨、粮油16万吨、肉奶4.5万吨。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并为第三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市有10多万劳动力参与各种食品的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1/4。
第二,抓基地,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有了龙头,还必须建好基地,这样才能为龙头企业均衡供应大批量的优质原料,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莱阳市按照龙头企业需要什么,附近基地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原则,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企业车间式基地,订单式基地,大户、合作社连接下的规模化基地等,密切加工企业与农民的关系,靠加工企业的能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在蔬菜生产方面,分别建起了10万亩芋头、10万亩大田菜和保护菜生产基地;在畜牧方面,分别建起了1万头奶牛、8万头肉牛、1400万只肉食鸡生产基地和25个千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果品生产方面,建起了面积35万亩的苹果生产基地,稳定发展了2万多亩的莱阳梨生产基地。诸城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思路,大力组织专业化生产、规模种养。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纳入了基地化种植,养殖大户发展到2万个,各类专业饲养场9800多处。目前,全市种养基地提供的产品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70%以上。另外,为了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关系,促进基地建设健康发展,对龙头与基地农户全面推行了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龙头和基地的双向约束,使双方真正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了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抓市场,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的地方,都是开拓市场比较成功的地方。实践证明,市场也是龙头,开辟好一个市场就能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象诸城市皂户辣椒市场,年交易量5000多万斤,交易额2亿多元,带起了1.6万亩的辣椒基地和3000多个贩运加工户。目前,该市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61处,其中兴建的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旱地码头”。近年来,还积极调整优化市场结构,开辟多元化市场,教育引导各龙头企业树立“站在全球搞营销”的观念,实行老市场新客户、老客户新市场、新客户新市场、大客户大市场,在巩固现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南北美、欧共体、非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齐闯,构筑多元化、多口岸的营销格局。该市外贸公司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主导产品肉鸡由日本市场扩大到新加坡、沙特等8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192处直销点,内销冻鸡7万多吨,实现了内贸外贸相互补充,企业回旋余地大大增强。他们还针对市场的多样性,开发适销对路的大众化产品,抢占市场,如中康公司的大姜、圆葱、芋头、胡萝卜等保鲜品出口,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去年共出口各类蔬菜9000多吨,创汇600多万美元。
第四,抓科技,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农业能否再上新台阶,最终要靠科技。所考察的地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莱阳市顺应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从种子繁育、种植,到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农产品优质化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重点抓了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几年来,先后引进蔬菜良种40多个。目前,该市种植的基地蔬菜,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临朐县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县政府投资成立了畜牧良种繁育中心,从国外积极引进推广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加快畜禽品种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莱州市加快实施“科技兴农”工程。目前,该市涉农科研组织79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在推广体系的建设上,坚持政府推广、科研机构推广与民间互相学习借鉴相结合,着力构建市、镇、村三级科普网络。目前,莱州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近年来,市政府还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在电视台开辟了“农业科技天地”和“民营科技园”两个电视栏目,采取定期播出、滚动播出的方式,普及农业实用型知识,宣传依靠科技进步发家致富的典型。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专业技术难题,该市又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并成立了10个农业专家组,配备了专车,及时解答、解决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疑难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业科技110"。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广方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功能的不断健全,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第五,抓中介,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为了切实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拉长、拉紧产业化链条,使农民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市场,达到农民、企业、政府都满意的目的,他们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了以合作社为主的各种中介组织。依靠中介组织,把龙头企业和农户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增强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度,以此推进产业化升级。在中介组织的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兴办专业合作社。莱阳市围绕蔬菜、果品、畜牧、粮油等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发展了供应、加工、销售、服务四种类型的合作社。如该市的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共有社员126户,股金10多万元。*年,合作社统一为社员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170吨,帮助社员销售蔬菜、大梨等产品400多吨,为社员增加收入13万元。二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兴办合作社。如莱阳市的宏达食品公司,组织538户菜农成立了专门为企业组织原料生产和供应的宏达果蔬供应合作社。*年,合作社为企业供应的原料占企业需求量的70%。三是发展各类学会、协会。诸城市箭口镇东丁家庄子村食用菌研究所,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带动起600多个食用菌专业户,户均年收入过万元。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组织1400多个,提高了农民的组织程度,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注重发挥经纪人的中介作用,把市场与农户联结起来。诸城市乡埠头村是一个偏远村庄,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村党支部围绕发掘本村养猪的传统优势,发展了一支由45人组成的经纪人队伍,靠他们跑信息、找销路,仔猪年交易量达到5.5万头,远销江苏、青岛、胶东、高密等地,不仅把本村的传统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而且成为全市的一个仔猪繁育、交易集散地,辐射带动了全市的仔猪生产。
第六,抓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加快调整。临朐县每年拿出50万元无偿扶持畜牧良种繁育中心。河北栾城县每年筹措*万元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制定出台了《栾城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农户担保机制,调动了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795笔,总额4551万元,支持农户3055户。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规定年产仔猪17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每年可享受县政府40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鸡存栏1万只以上,猪存栏300头以上,牛存栏100头以上,兔存栏*只以上的养殖场享受县政府15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对新建30头以上的养牛场,每新购一头肉牛,享受500元财政贴息贷款,每新购一头奶牛,享受1000元财政贴息贷款;对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并与养殖户订有收购合同的,享受县政府100万元一年期贴息贷款;对中介服务组织,年销售畜禽产品在500吨以上的,享受县政府20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另外,对外地区人员或企业到栾城投资兴办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且年加工规模达到*吨以上的,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年终县政府还将额外奖励3万元。二是搞好土地流转。为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土地问题,栾城县采取互换、转包、出租、反租倒包等形式,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为农业结构调整留出了宽裕的空间。1999年,结合土地调整延包,对人地矛盾突出的142个村进行了重点攻关,共留出空白地5万余亩,育林地2万亩,规划种植小区、养殖小区、工副业小区126个,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9万亩,涉及农户16000户。三是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安丘市成立了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服务中心,及时国内各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栾城县投资160万元建设了栾城信息港,并且基本实现了与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基地、示范园区之间的联网,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做到了“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四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搞好人才服务。目前,诸城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25所,在校学生近万人。在办学方向和教育内容上,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林果、桑蚕、食用菌、食品加工等30多个专业。近年来,共向龙头企业和农村输送中等技术人才5万多人,有3万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5000多人成为农村专业户和科技带头户,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对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建议
根据我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牢牢把握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作文章,在项目带动,龙头拉动上下功夫,实施“科技、市场、名牌”三大战略,在重点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大力发展创税、创汇农业,从而达到结构品质调优,经济调活,产品适销对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思想解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不扫除思想障碍,突破“思维瓶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就无从谈起。尽管我区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传统种植方式根深蒂固,群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发展效益农业不积极,特别是西部乡镇,存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还有一定的难度。对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从改变农村干部群众的传统观念入手,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交流活动,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一步开阔视野,使思想观念来一个大解放,认识来一个大提高。要选派组建农村工作队,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帮助村级班子抓宣传发动和观念更新,抓统一规划和品种选择,抓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特别是注重抓好典型,以期用实实在在的做法、成效引导和示范农民,让老百姓自觉主动地调。东部乡镇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向“无粮村”、“无粮镇”方向发展,真正掀起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潮。
(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外地发展来看,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后要重点抓好齐美斯有限公司、丽华集团、蔬菜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同时,要着力挖掘和引进一批有经验有市场的能人积极来我区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关部门要从发展农业的大局出发来制定发展农业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通过实施扶持政策,力争培植出一批象“龙大”、“得利斯”等那样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名牌,把我区的农业加工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探索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积极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和供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三)下大气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市场是高效农业的导向和载体,对实现农业商品性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离不开市场的带动。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下大气力搞活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一是要下大气力抓好直销市场的开拓。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吸引和支持外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来我区设立办事处。加强合作,要定期召开农产品销售洽谈会和新闻会,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业。坚持国家、集体、联合体、个体一起上,建立起多元的运销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和发挥个体、联合体在运销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产品运销。三是利用国际互联网、参加农业博览会、外出上门洽谈等多种形式搞销售。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要广泛招商引资,吸引国外客商来我区创办农产品出口项目,利用这些企业,从国外引进适销对路的优新品种,提供给农民种养,建立和发展创汇基地,实行合同生产、合同收购,产品按国际市场加工后再销往国外。同时,鼓励我区蔬菜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出口,积极开拓国外蔬菜销售市场,逐步提高我区创汇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四)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兴办多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发展农产品销售型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合作经济组织既可以由农村种养大户牵头建立,也可以由运销能力强的个体、联合体或加工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既可以是一个村、一个乡镇为单位,也可以跨村、跨乡镇,其宗旨是要积极参与和组织好农产品销售。二是发展社区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即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以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宗旨是担负起对区域内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源开发等职能。三是技术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托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吸收农民入股参与组建,其宗旨是开展以农业技术、良种繁育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机服务等方面的系列化服务。四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
(五)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服务网络。尤其要稳定现有农技队伍,并制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科技承包等多种形式,创办农业示范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的引进、转化与推广。二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大力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新品种,建议成立畜牧良种繁育基地,搞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同时,要注重抓好高效养殖、模式化栽培和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率。三是继续抓好农业科技攻关。要结合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加大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积极在农业生物技术、工厂化栽培与养殖等领域落实一批项目,使高科技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各乡镇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抓出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推动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普通教育为龙头,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协调发展的农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六)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培植农产品名牌。现在,各地都很重视名牌效应,象安丘市短短几年建成了6个“中国特产”之乡,有48种农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有18种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我们必须强化品牌意识,通过特色和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以蔬菜和畜产品为重点,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名牌产品。为确保我区农产品质量,农业部门要引导农户向有机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区被评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区”的优势,组织农户按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努力打响临淄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同时,搞好农产品品牌认定,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农产品博览会,让更多的名牌产品走出临淄,走向世界。
考点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以某区域(西北、黄土高原等)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掌握对生态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措施并可以迁移到其它地区。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不是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对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能力上,会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考点透视】
在生态建设方面,荒漠化、水土流失是考点。常以区域图、示意图、坐标图、柱状图等为载体设题,以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北湿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地为背景,要求考生探究回答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森林、湿地主要考其生态效应、退化和保护。试题强调地理事物变化的内在因果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9~10)题以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为背景,考湿地的功能。
考点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
掌握有关流域的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等基本概念和流程图读图使用方法,理解流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特征;通过图表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条件,从条件中进一步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抓住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可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建设的建议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案例可说明流域开发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考点重点,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考点透视】
线状河流以水系为纽带,将流域内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高考综合题提供了良好的命题背景。近年高考中多以某河流域局部地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综合考查以下的某些方面:水文水系特点的描述,流量变化与补给类型的关系,水能蕴藏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河流与产业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预测与探究,流域治理与开发建议的提出(如图1)。中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第32题,长江上游的资源、水土流失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有时也会选取不典型的小河设题,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题,以甘肃石羊河为背景出题。还有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4题、全国文综Ⅱ卷4~5题等。
■
考点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纲解读】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本考点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在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具体来说,一是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明白农业布局概念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该区域的位置图、气候图、地形图等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布局特点和问题,探究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
【考点透视】
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条件,可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也能发展多种农业。该区域究竟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还要综合区域内外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对于区域的农业发展,高考题往往以区域图表信息为载体,突出考查区域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粮食安全、“三农”、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及发展方向。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27~28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7题考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等。
考点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核心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体要求如下: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的最基本情况和消费结构,理解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储备、消费和区域开发利用观之间的关系,明确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考点透视】
以矿物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区,随资源枯竭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整治与转型。多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等资料,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其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能源消费、石油危机、中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资源型区域转型都容易成为高考题选材的切入点。如2010年天津文综卷第13(3)题考查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28题考查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第36(2)题等。
考点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纲解读】
考点主要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具体解析如下: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等基本概念,能通过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二者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掌握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的方法。
【考点透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考点,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图、统计表、文字材料是命题的主要载体,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迁移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如2011年江苏地理卷第28题的佛山市家具生产与专业镇发展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13(4)题的S市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6(2)~(4)题的鲁尔区和沪宁杭区可持续发展等。
考点6: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而是要让考生理解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当然在复习产业转移时,会涉及到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为减轻当地的环境、资源等压力而向其它区域转移,有利于迁出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为寻求新的市场而产业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为让发达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而转移,则有利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考点透视】
产业转移是当前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之一,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因素、影响。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33(3)题、江苏地理卷第28(4)题,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2题、海南地理卷第23题。
考点“资源调配”在本刊“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复习中已有涉及,此文略。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表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案例不同,人教版和中图版分别是以西北荒漠化防治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来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表2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几类主要生态建设。
区域综合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中国山西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山西利用其煤炭资源本身、市场、位置等优越条件,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但随着简单的开采输出生产方式的持续,原有优势渐失。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加强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如图3所示。
(2)流域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是一个成功实现综合开发的优秀案例,能给我国河流开发利用带来启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见表3。
开发治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成立了流域管理局,以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为切入口,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统一开发和综合治理。这一举措,恢复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修建大坝和水库,蓄洪防洪,发展航运增加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电厂余热发展温室栽培,山区发展林牧水库养鱼;水质得以提高;利用廉价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林区水库等发展旅游业。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
东北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人为原因破坏了生态,使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消失,反过来制约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北大仓”又有变成“北大荒”的威胁,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水、畜牧业,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地区适当发展畜牧业,城郊发展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4)。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历时长,工业化的渐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且快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城市病”。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的背景和地理条件。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图5)。
产业转移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际差异的出现,在区域内发生了产业升级,在区域间表现出由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及转出区的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图6)。
2.复习攻略
给空间定位,用基础铺垫
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演变的根源。分析各区域特点和发展应从空间定位展开:明确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如黄土高原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相对脆弱,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频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珠江三角洲面南海,邻港澳,近东南亚,又是著名的侨乡,这是我国其它地方少有的两个内在有利条件,即地利人和的区位。再遇到国际产业迁移时机和国家许多优惠政策,珠三角很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从而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研究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时,回顾能源分类、中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某些能源的分布区与消费市场关系,有助于理解相关道理。这就是注意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样,研究流域要铺垫水文水系的基础,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时,应铺垫农业的分类、区位因素、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特征等。
画简图示意,揭因果关系
区域的环境变化、经济活动,都是有原因的。只有追因索果,弄明白内在关联性,才能真正达到知识内化和能力迁移。简明示意图醒目明了,易读易记,可突出关键,揭示本质,阐明地理内在联系。
列图表对比,理知识体系
为对区域地理事物有整体认识,或者区别相近事物的差异,可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围绕区域某一主题,进行纵向系统归纳,可实现对此类问题的完整认识(如图2等);列表对比相似的区域问题,可总结共性,区分细微差异(如表1、表2等)。
找案例规律,寻分析思路
复习中要对教材精选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解剖、透析,提取案例中的主干规律和主干思维方式,寻找分析区域发展的思路,能迁移到相似的区域案例中(表4)。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分析此类生态问题的起点和关键。
析重点“新”区,求能力迁移
高考很少直接用现行教材上的案例区域来命题。因其内容大家太熟悉,版本不同也会有失公平。而教材之外的区域更具有分析、综合的探究价值。复习时可将与高中区域发展原理联系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热点问题落实到教材之外的“新”区域中,探究其区域发展。主要地理热点问题有粮食、能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自然灾害、极地科考、人口、城市规划等等;重热点地区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北局部生态区等。不同省市区自命题的考查内容,也有本土化的特点。复习时应注意对本省区热点及地理特色乡情的认知和探究。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从知识内容上看,很少直接考书本上的固化知识。多以某局部区域为背景,考相关知识原理的迁移能力。如中西部的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利用、河流综合开发、农业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产业转移。
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读取有用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推理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措施、探索发展方向的能力。
从题型题量上看,以综合题形式为多,题量大,分值高。综合题的简答题更多侧重于对地理事物、现象、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的探究。
从综合题中简答题的设问角度看,不会问很广泛的大问题,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和探究广度。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4)题,从“农业生产”的角度,问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2010年重庆文综卷第36(2)题只要求分析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产业转移对双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3(2)题只要求探讨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对症训练
(2011年福建文综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命题立意:以“某山区低产山坡地的改造”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段资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解答技巧: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增产效果微弱。后改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地形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对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农作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土壤肥力提高,那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的结果。
参考答案:(1)C (2)B
(2011年广东文综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材料1: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7)。
材料2: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8)。
■
(3)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
(4)图8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 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5)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6)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命题立意:以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为背景,考题涉及到自然地理的河流、地层沉积、气候类型,人文要素的农业生产,区域发展的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的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地理内容。还考查了考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分析加工、描述判断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极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以经纬度和祁连山等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中山脉分布、等高线变化可以看出地势的高低变化,得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 没有注入海洋, 故为内流河。第(2)题据图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结合中国气候知识,石羊河在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4)题石羊河的水量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农业生产要从节水开始。
答题要用词准确。如第(3)题,答成“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分,而“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给分。后者非并列,层次不清。避免口语和空话。如第(4)题答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给分。
参考答案:(3)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 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4)久远 湖沼 湿润 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5)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6)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四点即可)
阅读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图10)。
材料3:青藏高原与全国及一些国家人口素质对比(见图11)。
材料4: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表5)。
(7)青藏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8)高原城镇和旱地分布的共同点是沿 分布。从材料2看出,高原小麦最终干物质累积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除太阳辐射 ,昼夜温差大外,更主要的是生长期 。
(9)青藏高原有丰富的 、 、
等可再生能源。
(10)分析材料3、4,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11)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