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的亮点

线上教学的亮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1篇

现在提倡的生成性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我向大家呈现一节二次函数的复习课。

片段一:

师: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你观察到什么?

生:每张图片中都有抛物线。

师:再仔细观察观察,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1:这些抛物线都是对称的。

生2:这些抛物线都有最高点,都是y随着x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的。

生3:生活中的抛物线都是开口向下,没有开口向上的。

(全班一片哗然)

生4:不是,生活中的抛物线有开口向下的例子,比如跳绳的时候,绳子甩到最下面的时候就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师:谁还能举出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例子?

生5:我举个开口向上的例子,两个电线杆之间的电线或者绳子,由于重力作用,应该也是抛物线,而且开口向上。

师:很好,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思维也很开阔。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继续复习《二次函数》。现在同学们拿出各自课前收集、整理的二次函数的知识框架图或者知识树,在小组里交流,互相评价,将图表进行完善,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份优秀作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展示。

A小组:我们是用表格的方式整理的二次函数,列举了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增减性。

B小组:我们展示的是以表格方式收集的三种解析式,以及他们的顶点,对称轴,和三种表达式在图象上各自的优点;

C小组:我们展示的是以图标箭头的方式收集的二次函数的平移,和他??的对应的解析式;

D小组:我们是画的一棵知识树,树干是二次函数,有两个大的分支,分别是a>0和a

师:大家收集的方式很灵活有表格,知识树,流程图,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些图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片段二:

师:练习,写出下列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生1:我不会做第3小题,已知y=(x+1)(x-3),求它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师:你哪里有困难?

生1:因为题目中给出的是交点式,只能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求不出图象的顶点。

师:请说出你求的两个交点的坐标。

生1:一个是(―1,0),另一个是(3,0)。

师:交点是对的。

生2: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交点坐标,利用中点公式,求出它们的中点,是(1,0),那么x=1就是对称轴。

生1:我知道了,x=1是对称轴,也是顶点的横坐标,再把x=1代入到解析式中就能算出顶点的纵坐标。

片段三:

师:例题中,刚才我们已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4x+3,还已知两个点的坐标,一个是A(1,0),另一个是C(4,3),现在来思考第3 问,若点E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AC下方,试求ACE的最大面积。这是一个动点问题,点E是在抛物线上移动,要使三角形ACE的面积最大,同学们先猜测一下点E的位置。

生1:点E就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生2:不是!因为最低点与AC的距离不是最远的。

师:那你觉得E在哪里?

生2:应该与AC最远。

师:怎么样可以找到这个点呢?

生2:可以画图,画AC的平行线,找到与AC距离最大的平行线,它与抛物线的此时只有一个公共点,就是E点。

师:很好,继续讲讲你的方法。

生2:我们可以设AC的解析式,另AC的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相等,=0,就可以求出E的坐标了。

师:这种方法是画平行线找到的,下面我用几何画板给大家演示这种方法,我来拖动平行线,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它与AC距离最大时,是不是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现在同学们完善这一问的解题步骤。

生3:我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分割法。既然点E在抛物线上,我们可以假设点E的坐标,然后也是画平行线,不过是过E画y轴的平行线,这条线把ACE分割成了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式子,再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用分割法的思路也很好,关键要求出那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现在同学们在各自的学案上,画出过E点,并且平行于y轴的平行线,想办法求出左右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我的反思:

一堂复习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复习已经结束,作业和测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环节。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2篇

1.应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化静为动

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数学概念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到位就会给数学的后续教学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软件程序:①在屏幕上先显示一个亮点,接着从亮点向左射出一束光线,学生马上即可感悟到射线的形成了。②在射线上用不同颜色再显示出另一个亮点和两亮点中间的部分,学生对线段的掌握就比较清晰了,③将第一个亮点向右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④将两点再向两端继续延伸,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这样那些静止、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学生极易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学概念得到清晰的掌握而不再抽象。

2.应用多媒体几何画板、flas,把学生的抽象思维变为具体可视的形象思维

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使学生能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发现不变的数学规律, 以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的重点。也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从而步入举一反三的教学佳境。

例如“不论三角形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方向等如何变化,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交于一点。”“不论四边形如何变化,四边形的四边中点顺序连接成的图形永远是平行四边形。”过去的教学中,使用常规作图工具绘制的图形都是静态的,不易揭示极其内在的几何规律。若用多媒体电脑(如“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教学,对于上述问题可在几何画板中绘制好图形,用鼠标选定目标进行拖动、定义动画和移动,让图形动起来。在运动中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中点就保持中点,平行就保持平行。让学生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变化规律,加深感性认识,有效补充数学美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达到的效果。

3.应用多媒体尽量多的展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特别是相关的模型,便于实现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探究问题“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直线EF过点 O与 AB 、CD分别相交于E 、F,试探究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时,教师可在带领学生审题过程中,制作出相应的软件程同时把图形呈现出来,把平行四边形ABCD及其对角线设置为同一颜色,而直线EF可以变为蓝色,点E 、F设为红色,便于学生视图、审题。在学生完全搞懂后作出如下变形问题“在上述问题中,若直线EF与边DA、BC的延长线交于点E、F,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试说明理由。”学生的思维再次被调动起来,但是前面的解题已使学生有了思维的路线,很容易解决。不过这看似较小的波澜从思维的层面来看,对学生将来的思维发展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此时,我们的教师可以顺势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设置将直线EF绕点O旋转让学生观察,同时提出问题“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此时再与两边延长线相交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学生在这种反复变式的题型训练中,动画的效果既让学生感悟了题型变式过程,又很好的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这种平时教学中的培养模式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4.应用多媒体能够简化教学环节,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前预设;动态生成;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25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动态的生成。于是,就出现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预设而不死板,生成而不游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才能焕发出课堂的活力。那如何找到预设和生成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平衡点,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辨证关系,便成了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论题。先看笔者的一次教学实践片断: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众所周知,此定理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习惯性地预设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如图,在ABC中,AB=AC,图中有哪些角相等?为什么?

(2)反过来,若∠B=∠C,一定有AB=AC吗?

教师引导分析:联想到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3)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在笔者的潜意识里,这样的设计是完美的,因为以前几次都是这样上且效果不错。)

上课了,依循原先预设的环节,教学有序地进行着。

生1:可以作ABC的角平分线AD,然后利用AAS判定AB、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2:还可以作BC边上的高线,也是利用AAS判定AB、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笔者予以肯定后正要往下讲,突然一个学生举起手来,说:“还可以作BC边上的中线。”

笔者顿时一惊,因为之前从未想过做中线也可证明,心想:该听听学生的想法,就反问一句“作中线可以吗?”学生坚定地说:“可以。”顿时,学生们都开始思索,继而有议论声起。于是,笔者干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了。

很快就有学生喊:不行,三角形的全等不能得证!因为现有的条件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许多学生都说:老师,作中线不行啊!

可这个学生还是举起手说:“我认为作中线是可以的,只是稍微麻烦一些,需要证明两次全等。”笔者不忍心打断,让他说说证明思路。

生3:作BC边上的中线AD,再经过点D作AB、AC边上的垂线,垂足为点E、F,先利用AAS证明DEB≌DFC推得BE=CF,再利用HL证明AED≌AFD推得AE=AF,就可得证。

听完后笔者欣喜,于是再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4:还可用倍长中线证明。倍长中线AD至G,连结CG,容易证得ABD≌GCD则AB=CG,再过点D作AC、GC边上的垂线,垂足为点E、F,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F,再分别利用HL证明DEC≌DFC、AED≌GFD可得EC=CF,AE=GF则AC=CG,从而就可得证。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议着、听着、思考着……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虽然这节课的任务没能完成,但学生收获不少。

有了这样的教学体验,笔者开始对动态生成课堂予以关注。动态生成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关于课堂的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那么,面对课堂中超越预设、鲜活真实的动态生成,我们该做些什么?应如何让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和谐统一呢?

一、重视课前的精心预设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那么,如何精心预设,真正提高预设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笔者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 全面了解学生,精心预设流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善于与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

2. 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虽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但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深入钻研教材,把它吃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进行合理地、甚至是创造性地重组或改动。

3. 有效开发资源,预设弹性方案。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可以“块状式”进行教学设计,在某些方面准备好2~3个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顺利应对课堂生成。

二、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即使我们教师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种策略:

策略一:善用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笔者在讲析二次函数的题目: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7),B(6,7),C(3,-8),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坐标是 。开始认为只要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出当y=-8时,对应的x的值即可。可是,一位学生却提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方法: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根据A(-2,7),B(6,7)两点的坐标可以知道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然后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得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坐标是(1,-8)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笔者情不自禁为他鼓掌,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契机,于是继续追问:当函数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x1,0),B(x2,0),则对称轴可表示为直线 ;点A、B关于 对称;抛物线上还存在这样的一对点吗?若点(x1,n),(x2,n)在抛物线上,则抛物线的对称轴可表示为 。你能归纳出上述结论吗?由此可见,课堂上,由于教师能及时捕捉信息并善于运用,可以很容易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策略二:活用错误资源,解决学生困惑

我们不仅要善于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活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例题略)

策略三:借用分歧资源,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生的认知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例题略)

三、让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我们关注课前预设,并不是否定动态生成的意义,而是反对强制性预设,若预设引领的痕迹多了,动态生成的亮点就会少了。当然,我们提倡生成,也不是要摒弃预设的作用,而是要避免无效生成。因此,只有实现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目前,一些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不和谐的现象:一是课前预设过度,挤占了生成的时空。从表面上看,这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总是缺乏活性,很难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思维品质。因而这种预设过度的教学也是低效的教学。二是动态生成过多,使教学失控。一些课堂教学由于生成过多,使教学失去了中心、失去了方向,影响了预设目标的实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课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动态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预设中孕育着生成,生成丰富着预设。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进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既要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要在意“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动态生成,就算是节外生的枝,也能发出新芽。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正确恰当地处理,善待异见,顺学而教,才能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遗憾的发生,让数学课堂更显精彩!

参考文献:

[1] 王运芹.动态生成与精心预设[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2).

[2]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2005.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结合的结果。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开始就要保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动、形象的情景。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有一张矩形桌面,现在工人师傅把它锯掉一个角(运用多媒体演示锯的过程),会得到哪些图形?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整合、操作简易、交互性强,可使这些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可以通过作多边形的对角线或在多边形的边上任取一点,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在多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把这一点取在多边形的外部等)让学生与我们一起感受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达到理解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使得当堂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巩固与拓展、延伸,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巧妙地掌握辨析概念,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再通过这一端的伸缩使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接着,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来一水平线,再通过两端水平线的伸缩不仅使学生了解直线的形成,还能引导学生想象出来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再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段把这两个亮点连接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最后,出现一幅综合图(集射线、直线、线段于一图),让学生进行辨析并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数出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多少条。这样不仅辨析了三种线的不同特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利于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只能是似懂非懂,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课件演示: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的前进……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车轮只能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再让学生用圆的特点这一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就简单多了。

四、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平台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在进行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任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的问题教学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矩形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矩形的长和宽与双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结论的得出就顺理成章了。

五、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感的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成长 品课 教学艺术

一、聆听

在了解教材与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仔细聆听师生对话。即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怎样指导学习的?怎样巩固知识的?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是怎样设计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课例《不在同一点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位老师的引入分别如下:

甲老师:画图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过一点A可以画几个圆。老师在黑板上经过点A画出几个半径不等的圆。得出: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

(2)过A、B两点可以画几个圆。仍在黑板上过A、B两点画出几个半径不等的圆。

得出:过两点可画无数个圆,且圆心都在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过不共线的三点A、B、C可以画几个圆呢?仿(2)画法,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乙老师:同学们,你们会画圆吗?好,现在研究一下,画圆首先要确定什么条件?

学生:总结得出圆心、半径。

问:过一点能画几个圆?

让学生上来板书,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得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问:过二点能画几个圆?

再让学生练习,得出同样结果。

问:过三点能画几个圆?过四点呢?

让几位学生上来板演,讨论为什么?

显然乙老师所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二、观察

认真观察上课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看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让学生参与,老师如何与学生打交道,如何将教材活起来,使之成为学生愿意和喜欢学的活知识,用智慧的劳动不断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看是否坚持做到了“六个一点”,即“起点低一点,覆盖宽一点,台阶密一点,坡度小一点,反复多一点,要求严一点”,对例习题的精选是否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整体性。

三、思考

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己考虑的方式方法作比较。即思考这一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新课程理念是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教学效果怎样?如果换成自己去上,对教材又该如何处理?

思考上课教师是怎样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对学到的闪光点应怎样进行活学活用?如何控制课堂节奏?如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并与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扬长避短,汲取精华,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前提,追求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追求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全面、具体、详细。记录包括情境创设、点拨引导、师生交流过程、练习设计、教学反馈、教学中的亮点与失误等以及听课者的评价与灵感。记本节课教材的处理方法,记对这节课的简要分析,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要记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学生探究过程是否积极主动,教师是否应对了学生的需要,是否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课堂是否成为一个主体,每位同学是否都投入到学习中,还要记录学生的发言、动作、行为、表情以及师生交流情境,以使课后回顾探讨。

五、交流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6篇

一、多媒体计算机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一般只重视教师的“灌”,而无视于学生的“学”,不重视实践,置学生于依附地位。在这种教育“气氛”中,学生变得消极、冷淡、厌烦。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思想不活跃,知识面不宽广,综合能力差。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将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实现灵活的相互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交融地再现于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教“粉笔+粉笔”的单调模式达到声画同步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中的・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先在屏幕上出现5个苹果(问:这里有几个苹果?),然后用虚线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问: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再把其中的一个苹果闪动两次(问: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样,让学生观察动态的形象,理解“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含义。再如当学生知道什么叫分数后,屏幕上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夏天到了,荷花开了(荷塘中有6朵荷花),有5只青蛙在荷叶上嬉戏。这活泼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唤起了学生美的情感,这种美的意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多媒体计算机能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了一个实验,那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反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多媒体计算机能图文声像并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感知来获取大量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文字、数学、语言解说等配合传统教学的分析、推理,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加减应用题时,我把课本上两幅鸭子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河岸上有7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屏幕随着音乐游来了二只鸭子,学生很快列出算式:7+2=9(只),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从鸭子游来的图画,使学生产生许多的思维,从而明确这一道加法应用题。再分析第二幅图,“河岸上有9只鸭子,游走了2只”,屏幕上出现了鸭子游走的图画,使学生从“游走”产生“减少”的思维。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7篇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初级中学,占地面积500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6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074人,教职工109人。学校以“培育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以打造“数字校园”、形成“艺术特色校园”为亮点,以“崇真尚美,敢为人先”为文化核心。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推行“读、练、讲、理、测”教学五字诀,借助网络教室和信息化学习终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了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学校在教学方面精细管理,锐意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多款软件、多个平台为教育教学服务:借助校园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建设、完善各学科的学案教案库、课件库、微课库;借助“魔灯”平台,实现教材校本化、学材个性化;依托网络教室和学习终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借助“纳课”在线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线上交流、学习,凸显互联网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借助“淘题吧――自适应测评系统”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测评;使用敏特英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英语阅读;借助“理化仿真实验室”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学生借助网络终端自主选择学习进度、自主选择知识点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为了保障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学校连续两年投资共计一千余万元,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基础设施更新维护,实现了校园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学校新建了塑胶操场、四个网络教室和一个高端智能录播教室,并为每个班级安装了“教学触控一体机”;率先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局域网、校园监控网与Internet的三网合一。2014年,学校开启了BYOD信息化学习时代,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使学生的全学科、网络化、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学校获得的荣誉

线上教学的亮点范文第8篇

我区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堂教学生成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具有动态的特征。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静下心来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作一番审视。我们先看现在的生成教学中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老师出示问题情景:AD是入射光线,DB是反射光线,CDEF,此时∠1=∠2,请同学们分组探索以下两个问题:①有几个角?②这些角与∠1有什么关系?

学生整理回答如下:

生1:有9个角

生2:∠ADC=90-∠1

生3:∠1=∠2

生4:∠EDC=∠1+∠ADC

生5:∠1+∠ADC+∠CDB+∠2=180

……

教师发现,学生没有观察探究出两个角和为90和180的结论。于是,再次引导:哪个角与∠1有什么关系是指一个角与∠1的关系。

生6:∠EDC比∠1大。

生7:∠ADB也比∠1大

师(明显急了):还有哪些角具有与生2的结论类似?

生8:∠1+∠ADC=90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无语,教师只好自己上阵,得出:

∠ADF+∠1=180

∠EDB+∠1=180

然后,由老师给出互余和互补的概念……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预设的出发点与预设目标之间空间太大,虽然学生在这空间中自由生成,但这些生成是无效的。

误区一:要生成就不要预设

既然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教学生成,那么我们的课堂预设就要少些,在教学环节之间、起点到目标之间,留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生成,我们的课堂才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误区二:摒弃没有预设的生成

诚然,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老师一般都希望能按课前设置的程序顺利进行,不希望出现波折,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需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千差万别,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可能整齐划一,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教学现实。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没有预设的即时生成,教师心中固守教案,为了使教学流程不偏离预设的轨道,而视这种即时生成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摈弃这种可能成为课堂精彩的教学资源,只在表面上敷衍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有效生成的策略

(一)有效生成的环境策略:在人文的课堂中营造生成的氛围

(1)尊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伙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心理上容纳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为自己辩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物理”环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在教学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是有效生成的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得到相当的满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2)善倾听。在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 “学情”鲜活而灵动,但稍纵即逝。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练就一对机敏的耳朵去倾听学生的“有声语言”,一双睿智的慧眼去倾听学生的“无声语言”,一颗敏感而慎密的心去 “倾听”学生心中的涟漪。教师具备善于倾听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机智地把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即时的学习情绪、认知需要、独特的学习体验等。同样,学生也应该养成善于倾听的意识、习惯。

(3)共互动。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只有互动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对话。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只有互动的课堂才能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互动的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得到学习结果的过程;互动的课堂,更有利于实施新课程的“三个维目标”。

(二)有效生成的适时策略

1.在情境的创设中预设生成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

案例:师:(展示一张月历)这是一张我们常见的月历

现在你们只要在月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和告诉我,那我就能马上说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

生:我圈出的三个数的和是24。

师:这三个数是1、8、15

……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马上说出来吗?

生:想。

师:那么请大家观察日历上的数字,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中数字间的关系,然后看是否能发现老师是怎么解决上面问题的?你还能解决那些新问题?

(学生在观察、讨论后开始发言)

生:月历中的每一竖排的几个数中,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我想老师是设其中一个数为x,用方程来解决的。

师:是的。你觉得我是设哪个数为x的呢?

……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摸索、去创造、去感悟,课堂不再是固定、呆板的知识和思想灌输,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数学课堂。

2.在概念的辨析中预设生成

概念学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笔者进行概念教学时,注重概念的多角度理解,抓住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作比较,在这两个环节中,可以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我辨析,自我生成。

3.在结论的拓展中预设生成

学生在取得一个结论时,往往马上去解决另一个问题,没有意识去对结论进行拓展、反思。这时我们的教师切不可放过生成的时机,通常可以对结论进行纵向提升和横向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生成。

如在学生得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即“在ABC中,

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则DEBC ”。教师可以这样引发生成:

纵向提升式:如果AD AB,AE AC,那么DE BC成立吗?

你能得出一般的结论吗?(证明如图)

横向拓展式:在梯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点,那么,

EF与AD、BC有什么关系?(证明如图)

这样的拓展生成,不仅能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同时也应用了刚学到的结论,一举两得。

(三)生成的有效处理策略

1.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鉴别者。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曲解了生成的含义,往往不辨优劣,不问好丑,只要一有课堂生成,就如获至宝,紧抓不放,急急忙忙抛弃掉预设的教案,顺生而变,就事论事,随声附和,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结果十分令人遗憾,课堂变成了“牧羊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宝贵时光,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面对课堂生成资源,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取舍,善于扬弃,方能有效防止两种极端倾向的产生。

(1)防止因小失大――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抓住那些有利于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堂要着重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过滤掉非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免得全班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2)防止因少失多――抓了一个,丢了一群。教师在利用生成资源时,应努力抓住全体学生的共鸣点,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智慧点拨,艺术引导,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出情感的共鸣,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此,课堂要着重利用学生整体需求的生成资源,过滤掉非学生整体需求的生成资源,免得大多数学生既无兴趣又无欲望学习。

例如,在学习《数轴》这节内容时,有这么个练习:点A在数轴的原点,我们把A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然后向右移动3个单位,请问最后点A的位置表示的数是多少?

正当学生们要画数轴,准备操作时,一个同学说:“不用画数轴,只要(+4)+(-7)+(+3)=0,表示的数是0”。(明显,这位学生预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所以能用这种方法)

如果这时,教师抓住这种解法去拓展,让学生理解掌握,我想没有多少学生能产生共鸣。笔者认为,这样的生成,不必大做文章,只要对那位同学进行情感上的激励就可以了。

2.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促进者

(1)善于捕捉“三类点”

①善挖“错误点”,点化困惑。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判断时的一个错误,有效的组织学生对本课的难点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到结论,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在。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的不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定是孩子们的共同兴奋点,课堂更是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案例】 如图1,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以其中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几条?

由于题目简单,学生很快“数”出共 条线段。为让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在图2中继续探索直线上标有(A,B,C,D)4个点的情况。 个点, 个点哪?

结果一语刚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数呀,数呀!“ 条, 条,不对 条, 条”,回答之中,混杂着错误答案.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静下心来,“直线上标有 个点, 个点,同学们的答案就这么不一致,要是标有 个点哪? 个点哪?大家可怎么数呀?本题数线段的条数有没有规律可寻呢?”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经过启发诱导,学生立刻兴趣盎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的规律探索之中,通过合作交流,终于豁然开朗,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得到结论:直线上取一个点时,有 条线段,取两个点时,是 条线段…取 个点,有 条线段。

这时,我又问:“若题目中的点不是排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散落在一个平面内,问题的结果有变化吗?”学生又陷入了沉思…

②善捕“闪亮点”,激活思维。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③善抓“分歧点”,引发辩论。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这样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才是教学艺术。

案例:圆锥的俯视图

师:请大家画出锥尖朝上的圆锥体的俯视图

有的学生画出了两类图形

师:我先说明一下,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有不同的意见。 建议大家在自己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多渠道验证自己的观点,上网查证,向父母、亲戚朋友请教都可以,我们学的这部分内容,和机械制图有关,如果你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亲友那就更好了,关键是要能说明你的理由。明天的课上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第二天课上

生1:我做过试验了,从上往下看圆锥时,除了看到一个圆外,还会清楚看到中间的一个点。

生2:我觉得之所以会看到一个点,是因为圆锥体不够规范,如果圆锥体的锥尖只有很小的一个点的话,是不会觉得中间有个点的。

……

(2)善于处理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是调动、顺应、扩充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生没有进入课本、教师的预设轨道时,我们教师决不应该阻断他们的思维,而是应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轨道,允许他们用已有的经验和背景来解释世界。“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是在解释现实”是建构主义最核心的观点,教师的预案、课本的方法只是思维过程或结果的答案之一,并不能替代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3.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反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