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1篇

商务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从多方面不断的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行业的这种引导机制。在减少城乡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是建立了工作机制。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2012年又批准成立了由商务部牵头22个单位组成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了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商务部发挥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回收行业的税收政策调研,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体系建设联动,绿色回收进社区、进机关、进园区、进高校、进商场的五进工程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工作的这种合力。

二是强化基础工作。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加大了企业备案力度,目前有近万家回收企业,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我们配合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规范,回收市场秩序,此外还陆续了废电池、废玻璃,等重点品种的分类标准。以及回收站点分检中心和回收利用基地建设管理的行业标准,推动回收体系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了行业的统计数据库,对近千家典型企业进行调查统计,行业的年度报告,指导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建设回收网络。2006年开始,商务部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三批共90个城市列入了试点。并且运用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试点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去年年底,中央财政已经支持了75个试点城市新建和改扩建51550个网点,341个分检中心,63个集散市场。同时支持了123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引起了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回收龙头企业的成长,以壮大。

四是做好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连续4年投入共计30多亿元,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我们按照四个倾斜,就是向工艺品种、向龙头企业、向产业集聚,和向技术升级倾斜的原则,认真指导地方做好项目的筛选。同时为确保项目建设的成效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明确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出台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引进第三方督察和通报制度,加强对项目的试点、试中、试后的全方位管理。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工作,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的支持下,特别是在国家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涵盖回收运输,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再生资源回收还存在着组织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偏低,部分品种的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社会对行业的认识也有待提升,这些的都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工作的方向。

今后商务部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相关工作。

第一,创新工作机制和体制。商务部将充分发挥废旧商品,部级联席会议这一跨部门的工作平台的作用,形成各部门支持回收工作的合力。2014年我们将聚焦重点回收的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宣传,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工作。争取在重点工作当中,实现突破。

第二,完善基础性的工作。一是以规划促发展,我们将于近期编制出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未来几年,再生资源回收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明确分检中心等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布局,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指导各地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并结合各地的实际,出台本地的规划。二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促进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的管理制度,加大现行行业标准的贯彻落实力度,适当增强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目录,建立再生产品的分类,分检加工作业和回收污染控制技术,再生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此外研究建立行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共享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平台,实现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诚信经营。

第三,着力推动行业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营销方式,通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我们准备以分检加工环节为重点,通过标准试点和示范等多种形式,支持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综合性的分检加工的龙头企业,以这些企业为主体,规范和整合前端的拾荒人员,提高行业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分检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专业化或综合性的回收分检集聚区。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2篇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必须依托于产业发展的支撑,否则会形成有量无质的不可持续的城镇化。然而,产业的选择与战略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四川省内江市南乡在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撑下,当地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产业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城镇化;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05-02

1 引言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必须依托产业发展的支撑,在产业发展的支撑下,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可以实现。当劳动力相对集中地在产业园区周围活动时,城镇化的形成也就随之而来,所形成的城镇也是“有血有肉”的,与漫无人烟的“鬼城”是有实质差别的。然而,南乡牛棚子村在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其村中的劳动力依然选择在外地打工,就近就业的意愿较低,与其它没有产业支撑的空心化农村并无不同,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南乡牛棚子村支撑产业的特殊性。支撑南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再生资源项目,俗称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这一产业在当地长久的发展使得那里的环境变得极差,劳动力流失度高也是可想而知的。

2 南乡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南乡以“牛棚子”村为腹地,在国道321公路两旁10多公里路段,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自发逐渐形成了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凭借着从全国近20个省(市、区)回收的废旧物资,每年高达数十亿元的交易金额给南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以废旧塑料为主体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销售市场。正如乡政府内部人员所说,“在我们这里没有废品,所有的废品对我们的群众来说都是有用的”,正是在外人看来不值钱的垃圾为南乡带来了赚钱的机会。然而,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据牛棚子村村民反映,睡觉的时候,特别是晚上,都能闻到一股臭味,就是废旧的胶燃烧所形成的。市场内的洗料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原来清澈的水变黑变臭,周边的地下水也已经污染了,村民守着水井却不敢用,更甚的是,在废水蓄积之处,粮食颗粒无收,这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极大的危害。除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外,消防安全又是另一大隐患。2002年,牛棚子村的一场大火更是烧了3天3夜,让内江几乎投入了全市的消防力量。

为了改变过去粗放型、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分散经营方式,中国供销联社于2008年8月28日成立公司集中经营再生资源项目。2009年4月25日,内江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合同书,将投资32亿元建设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分三期开发建设,打造成一个集回收分拣、污染治理、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管理培训、科技研发多功能于一体,连接城乡、覆盖四川、辐射西南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800亩,投资9.12亿元,2011年6月5日,一期工程项目12个分区、6个中心建成开园,120多户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主搬进园区营业。二期规划用地400亩,投资5.15亿元,重点建设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区、深加工区,二期工程项目现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3 再生资源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3.1 再生资源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3.1.1 当地居民经济条件改善

南乡从数年前穷的部分农民连煤油灯都点不起的境地,在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的支撑下,已经走出了数十位千万富豪,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据保守统计,南乡在2008年市场上身家超过百万的业主达50户以上,500万元以上的业主约10户,上千万元的业主约5户。再生资源产业为南乡当地农民提供了改善生存、生活所必需的经济条件提供了机会,在这种脏、乱、差的环境中,他们“痛并快乐着”。

3.1.2 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几十年的废旧物资市场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而废旧物资市场的劳动力容纳能力是巨大的,市场进入几乎不存在任何障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南乡党委副书记黄平说,再生资源公司一期工程所带来的就业岗位近千名,如果工程竣工,所提供的岗位预计将达万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资源整合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不仅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更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术。

3.2 再生资源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3.2.1 水污染影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看到公路两旁房子门口堆得如山的垃圾震撼了我们所有人,不禁考虑到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他们的生存环境究竟已经被污染到什么程度。据当地人反映,受地下水污染土壤质量已经变坏,粮食收成不高,食用安全度降低,大多数农民已不再从事农业。土地流转后,大规模的养殖业发展也不是很好,一个原因是农民参与度不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入不好。在南乡因为废旧物资市场发展而闻名各地的同时,它的环境污染也早已为人熟知,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想要从这里出发打开一片市场,难度是很大的。

3.2.2 劳动力流失度高

与其它有相当规模产业支撑的乡镇不同,南乡留下来的劳动力仍然是老弱妇孺。据乡政府反映,大多数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劳动力流失度很高。在再生资源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回流非常少,可见资源整合之后的再生资源基地对当地劳动力的吸引力也不大,要改变南乡的“空城”现状,仍须乡政府与再生资源公司做进一步努力。

3.2.3 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低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南乡内原来清澈的水变黑变臭,连从事废旧物资购销的业主都感叹,“我们是在赚子孙后代的钱”。自内江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合同书,再生资源公司已经多次向社会公示了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公示的内容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程度,对当地已形成的环境污染并没有采取治理的措施,而这样的环境到底还可以支撑再生资源项目基地经营多少年,是值得考虑的。

4 结论与展望

南乡的调研深深地触动了我,这里的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或许是出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被迫选择的废旧物资回收这一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站在他们的角度,废旧物资回收产业给他们带来的财富确实是巨大的。然而,在这种经济实力雄厚、生态环境极差的条件下,如何在再生资源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减小对环境的危害将是产业战略规划的重点,利用垃圾发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国内垃圾发电的技术来看,填埋气发电和焚烧发电是主要的两种方式,南乡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基础条件,通过可行性研究选择合适的项目建设类型,为长期可持续发展作战略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建,胡巍,余果等.中国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态势分析法分析[J].生态经济,2011,(8):90-92-102.

[2]钟劲松.产业转移视角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53-156.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3篇

政府把脉 、银行开方、企业抱团,三方携手,在“富民兴汨”过程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汨罗模式”破茧而出。

“破烂王”产业遇升级瓶颈

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串乡走户,收旧拾荒。早在晚清,汨罗城郊一带就有不少“破烂王”,他们以废旧回收为生。改革开放后,“破烂王”队伍不断壮大,汨罗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废旧物资聚散地之一。

汨罗市副市长王敏求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汨罗,以前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多属自发行为。2001年后,政府开始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引导,但到2004年遇到了瓶颈——全市整个再生资源行业每年得到的银行贷款不足1000万元,而实际融资需求至少超过2亿元,扩张和升级受到严重制约。”

此前,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前往汨罗调研发现,虽然聚集在汨罗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废旧物资收储加工户有700多家,但享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规模企业却只有20多家,这些中小微企业以家庭为单位,普遍达不到银行贷款准入条件,很难取得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而在政府方面,“‘以地生财’的路走不通,打造政府公共平台找不到钱,只好从初具规模的再生资源上寻求突破。”王敏求称,他们是“逼上梁山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国开行”。

国开行先当设计师,再做工程师

许平桂,平桂制塑公司董事长,曾因贷款难7次搬迁厂房。许平桂回忆,2003年他准备向某银行申请400万元贷款,托了很多关系,办了8个月的手续,最后才拿到一笔150万元的短贷,“贷款还了后,又要开始‘拆东墙、补西墙’。”

国开行在汨罗试点后,许平桂成为首批贷款受益者。2004年12月,国开行湖南省分行给他提供了430万元(5年期、分期付款)的贷款;2005年6月,他再次拿到国开行湖南省分行一笔2000万元(5年期、分期付款)的贷款。如今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PVC塑料领域生产商的许平桂称,“做梦都没想到能融资这么多。”

许平桂的贷款,受益于“一会三公司”之下的融资信用体系。

2004年,在国开行的指导下,汨罗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下称“协会”),改组并规范了汨罗市会计咨询服务公司(下称“会计公司”);2005年顺势而为,整合汨罗城司的优质资产,引进杨兴发、付国华等30多位较有实力的“破烂王”,组建了汨罗市恒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资产公司”)和汨罗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担保公司”),以协会为“龙头”、三驾马车为辅的“一会三公司”的融资担保体系初步完成。

“先做设计师,再做工程师。”在国开行湖南省分行行长王学东看来,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基础好,政府也花大力气对该产业进行了引导,况且,支持新农村、新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正是国开行的题中之义。“不是莽莽撞撞地搞,全面铺开也不行。”王学东称,“我们的思路是,要把市场‘赶进’诚信的笼子,就得设计好游戏规则。”

“一会三公司”模式下的信用架构,简言之,就是协会向社会敞开大门,企业如有信贷需求,必须加入协会,协会由9个片区分会组成,各分会内部又有若干个贷款联保体,联保体由3~5个户主自愿结成,会员之间互联互保,共同承担相应经济责任;会计公司从事财务服务,承担咨询服务风险;资产公司为承贷主体,负责贷款的受理、调查、评审、申报及贷后管理、收贷收息等;担保公司为资产公司的贷款提供担保,受贷企业以自己的资产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

架构完成后,国开行的贷款开始输入汨罗再生资源产业。2004年至今,国开行的资信支持已从最初的2300万元升至5.8亿元,并取得了经办贷款无一逾期、应收利息无一拖欠、在保贷款无一失控的业绩。在国开行示范下,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融湘江银行等也相继成为汨罗循环经济中的“加油机”。

“一是‘牵制强’,二是‘审贷严’,三是‘民主公开’,如同一个连环套,环环紧扣,能将过去不讲诚信的市场,变成最讲诚信的市场,将大量银行不敢放行的‘红灯’客户,变成银行敢于放行的‘绿灯’客户。”汨罗市委书记白维国如此评价。

政府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银行与中小微企业能搭起这座“金桥”, “红娘”功不可没——汨罗市政府作为担保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奉行“支持不干预,监督不越位”的原则,使得资信平台拥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

协会副会长付国华讲了一个例子:在他们的联保体里,有一位从事塑料回收的户主,妻子长期患病,唯一的资产一套住房也不值钱,拟申请10万元贷款——这在过去,别说找银行,即使找私人去借可能也借不到。怎么办?增强该住户信用等级,从联保体里找一两个较有实力的老板给他担保。“整个过程政府不介入,一切以融资信用平台的制度管人、管事。”

管理上有所不为,但在整合政府优势资源方面,当地政府还是积极“有所为”。

本刊记者了解到,汨罗地方政府与国开行合作成立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公室、信贷资金监管领导小组以及担保贷款安全监管小组,对“一会三公司”和受贷企业进行稽核和检查,以确保信贷安全。当地财税部门还从担保平台建设、担保风险补贴、税收奖励、贴息等方面实行财税倾斜。据统计,2005年来,当地财税部门共提供近3亿元财力支持。“把行业组织好、协调好、规划好,并给予必要的扶持,这是政府的责任。”王学东认为。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4篇

一、做好系统“五五”普法迎检验收工作

今年是“五五”普法达标考核验收年。年初,根据省厅、市局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等各级文件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与迎检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在年初及时向全系统人手一册发放《**省财政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等普法书籍,进一步规范系统行政执法行为。二是组织局机关及局直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到县一小参加全县“五五”普法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都达到了100%。三是开展了普法宣传培训,在县理工中专面向财经所基层干部举办了一次《物权法》知识讲座,扩大了法律普及面。四是按县法制办要求,做好系统行政执法听证员资格证办理工作。五是认真整理编辑,分年度对2006-2010年5年以来的普法文件资料进行了汇编,共8套(每套5册),制作了反映我局“五五”普法成果的精装画册6本,与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五五”普法专题片《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打造阳光财政法治财政》,“一本一册一片”的精心准备到位,为我局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市财政局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对我局“五五”普法工作先后进行了检查验收,各级验收组领导对我局普法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还把我局普法工作经验推荐到全市进行交流。

二、加强系统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工作

上半年,我们及时转发了市局文件《**市财政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梅财法规[2010]24号),对制定财政规范性文件的程序、有效时限、备案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为提高我局规范性文件质量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半年来,我们共审核了《**县财政局关于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通知》(梅财库规[2010]31号)等5份系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合规性修改意见,并做好备案。

3月中旬,根据县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对《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基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6份涉及财政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确认废止1份,继续有效5份。

三、做好全县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管理工作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文件(财税[2008]157号)要求,今年是我县实施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工作的第二年(共两年)。半年来,我股积极与国税部门协调,在依法依规对县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申报进行认真初审的同时,努力为我县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上半年,已为县顺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5家再生资源企业完成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共367万元退税申报资料的初审及送省厅复终审工作(其中去年四季284万元已退)。截至6月20日,我们已为县内相关企业实现政策性退税申报累计总额650万元,到位额567万元(整个2009年度)。在初审过程中,我们不断根据上级政策对退税业务进行细化规范,确保这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此外,在4月份,我们及时向市局报送了《全县一季度税收情况分析》。根据政策,对**德赛木业有限公司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进行了资格认定。通过积极开展系列税政管理工作,服务于全县经济发展。

四、推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

按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我股坚持对公开网首页各栏目内容进行经常性动态更新,半年来,在我县公开网更新公告通知7条,财政政务信息15条,政务公开新闻45条,及时对我县财政政务公开工作进展进行了网上报道,对各类财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进行了宣传。创新思路,推出了“挂历宣传公开”、“开通政务公开户外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三送’下乡月活动”等系列查询宣传活动,确保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常抓常新,稳中有进。2月和6月,市公开网分别以《**县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和《**县坚持“四抓”促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两期简报的形式对我县公开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报道。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5篇

一、上半年在外招商成绩突出。

在上海工作期间,主抓联系浙江、福建、广东片区的招商工作。带领投资促进一科同事,广泛收集招商信息,联系各地客商,开辟招商门路。特别是采取了“大海捞针,转园区,敲门招商”方式,得到市县领导和市招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2010年2月被市招局授予“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具体情况:先后联系客商30多家,洽谈项目20个,独立引进签约落户3家。

日化项目:7月30日成功引进落户经济开发区的全国洗涤行业十强企业东莞立顿洗涤用品实业有限公司,截止目前,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投资8000万元,并于2010年12月15日正式进行试生产。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投资建设。

20万吨硅酸钠生产项目:今年1月1日签订投资县经济开发区的广东雄泽贸易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生产经营洗涤用品专用硅酸钠(水玻璃)和色粒子、蛋白酶的企业。专门为广州立白、广州浪奇、广州宝洁、白猫等国内知名洗涤企业提供原料。项目拟投资3000多万元建年产20万吨硅酸钠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工程投入万元,正在进行试生产,完成投资总额的80%。

商务酒店(含房地产)项目。四川美神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20亩土的房地产及“八百寿商务快捷酒店”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等报建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二、下半年在彭工作成绩显著。

5月份招商结束回到商务局工作后,根据单位领导分工,内贸方面主要分管全县会节经济、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二手市场;外贸方面分管三外(外经外贸外资)工作;综合工作方面分管项目工作和打击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活动工作。具体如下:

(一)内贸工作。

1、会节经济:组织召开了“2010县首届消夏啤酒、“2010县美食和土特产品节”2个全县性展会。吸引消费上100万人次,商品交易1000多万元。特别是只用20多天的时间,带领单位同事,全靠招商的形式筹集资金,自行策划组织成功举办了县乃至全市的首届县级城市的消夏啤酒节,7天时间里,吸引消费人次80多万,实现消费收入500多万元。由于经费筹集快,组织得当,形式独特,得到了省商务厅、市商务局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表扬。

2、物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掀起六大”建设的要求,重点组织抓好了全市三大物流园建设之一的青龙物流园建设。先后协调同济大学物流规划院等部门搞好了青龙物流园区建设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的的大量资料收集工作,落实了园区名称、定位、土地区划、功能区划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组织通过了项目的专家评审。目前,保证了青龙物流园区的西货站、专业市场(钢材、石材、建材市场等)等项目的顺利进场建设。目前项目总投入万元。

3、再生资源回收: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收购“三电设施”活动,7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县首次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会。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补办经营资格证6家,口头教育警告6家。设计制作发放严禁违规收购“三电设施”标牌30个。有效地打击和净化了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威吓了偷盗犯罪分子。

4、二手车市场:按照行业要求,解决县二手车交易市场多年来的以街为市、以路为市“散、乱、差”现象以及“偷税漏税”问题,组织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各区县学手车市场管理经验,主笔写成调研报告材料,报告了县政府,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设立县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要求,得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引进备案登记了县第一家正规的二手车交易有限公司,启动县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建设。

(二)外经贸工作。

1、加强调研,跟踪服务重点外向型企业。深入乡镇、企业,对外向型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确定了10家出口企业、8家外商投资企业为重点服务企业,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帮助破解企业在退税政策调整、成套设备进口、核心技术引进、进口贴息、网上年检等存在的诸多难题,最大限度调动外贸企业进出口的积极性以及扶持外资企业健康发展。

2、深挖潜能,壮大外向型企业队伍。主动服务全县13家外商投资企业,对昌宏农业、巴斯夫、福临玻璃、尼科国油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外资并购项目的报批进行全程跟踪与服务,确保外资强劲增长势头,使全县利用外资实现了新的突破。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法;生态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施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基于上述“循环经济”的主要概念,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要着眼于生态效率。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物质的可循环利用性,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第二,优化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优化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要求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生态化。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相连接,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

二、循环经济制度的国外立法概况

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循环经济制度,是发达工业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此项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快速工业化的道路中,加倍地体验了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苦果。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制定了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利用、包装容器和家庭电器循环利用、化学物质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经济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作为母法,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根据相关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促进物质的循环,减轻环境负荷,谋求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律。

美国1965年于第一次将废弃物综合利用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1986年颁布了《资源保护回收法》,其中包括了循环利用的内容,是目前世界上比较详细、完整的一部法律,在美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美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但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德国1986年颁布了《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发展方向从“怎样处理废弃物”的观点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将各类包装物的回收规定为国民义务。1996年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

另外,1992年,韩国开始实施“废弃物预付金制度”,即生产单位依据其产品出库数量,按比例向政府预付一定数量的资金,根据其最终废弃资源的情况,再返回部分预付资金。2002年,韩国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改为“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即从限制废弃改为再利用。

此外,在北欧、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加坡等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多部单项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创建

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下,200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布,启动了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步伐,这是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良好开端。在《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中也有此方面的规定。另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规章,主要有:《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完善现有综合利用政策几点补充规定的通知》、《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新建和扩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1989-2000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纲要》、《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冶金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细则》、《化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细则》、《能源部粉煤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

现行的这些政策、法律、法规为规范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该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面的工作:

(一)将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经济道路的内容写入国家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一个部门法都必须在宪法的指导下制定。将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循环经济制度写入宪法,是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最重要的环节。经济发展同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密切关联的,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环境、资源、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在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其他环境立法与政策中得以体现。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经济功能区 战略

内蒙古资源富集,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内蒙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生态代价,致使内蒙古境内诸多人地系统脆弱区出现生态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对于内蒙古实现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生态型生产方式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着重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的问题和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完成和实现内蒙古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和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总体上跃升内蒙古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拥有国际话语权。

一、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必要性

1、生态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通过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实现人、经济、环境、生态的共生、共赢和共盛。经济运行若依靠“环境透支”与“生态赤字”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称之为“生态环境泡沫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但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长期以来,内蒙古采用的是缺乏高科技支撑的粗放型、自然资源和生态掠夺型生产方式,具体表现为过度放牧、不适当的开垦和耕作、森林过度采伐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内蒙古的资源与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承载力越来越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加剧。内蒙古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原因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初始扰动通过正反馈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则极大地偏离了平衡态,突出表现为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其表征是生态恶化,即经济发展的非生态可持续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现象加剧,土地退化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资源短缺,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解决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首先要搞好自然生态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其次要有利于自然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社会,而且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使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赢和共盛。

2、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问题

生态经济功能区首先要实现生态型生产,工业上实现零排放、无碳化,使碳单质和化合物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得以消耗、再利用,农业则立足生态实现再循环再利用。生态型经济功能区要求人类必须做到政治生态化,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努力实现工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能源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城市生态化;生态经济功能区要求实现生产生态化、消费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文化生态化。具体工业上实现废物、废气的零排放,变原始意义上的废物为资源,并循环利用,拓展和改进原有产业链条,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条,实现物质、能源、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闭环式循环产业链,实现无碳化生产,在节约资源、集约生产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和生态。农业上要求建立生态农业园区,进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逐级递推的农业生产闭环系统。

3、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进入知识文明的社会。全球的科技浪潮经过了蒸汽机技术对经济社会的线性推动,电气、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平面作用、信息化对社会的立体渗透,正在迎来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代表的先导性技术和产业的高度融合、交叉、全方位的渗透,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度渗透形成社会复合资本。生产要素实现全球化配置,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试图对全球产业链进行分工,将中国等后发国家置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他们的能源、制造、加工基地。内蒙丰富的资源正在吸引着先发国家的眼球,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意实现产业的高端化。而生态型经济区正是高科技、高创意、高社会效益、高附加值的先导产业集群的孵化器,通过构建生态型经济功能区一方面可以使内蒙古自身产业高端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自身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高端化;另一方面可以辐射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地区,使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我国的资源供给、原材料加工地。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与“四个转化”

1、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

资源经济是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以劳动、土地等一般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可称为物本经济和消耗型经济。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创新,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是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其目的是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型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实现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的转化。

2、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

内蒙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追随性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其思维形成了定式,产业与技术追随和模仿中东部地区。又因其资源状况及地理位置与山西和东北地区相近,其经济发展或资源开发易受山西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政府和学者提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内蒙经济社会发展的追随性。构建全国生态型经济功能区,可以竖立和宣传内蒙模式,形成品牌效应,率先实现科技、创意支撑下的生态型生产,实现经济由追随型向先导型转化。

3、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内蒙古与俄、蒙接壤,蒙古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钨、萤石、铅、铜、铁、石油等80多种矿产,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由于内蒙古与蒙古同根共祖,在内蒙打造中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将更有利于吸附俄罗斯和蒙古的资源,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的经济交流,将俄罗斯、蒙古的人才、丰富资源为我所有,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高端化使俄罗斯、蒙古处于产业低端,实现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4、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

环境保护的口号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的保护阻止了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与进一步恶化,但仅仅进行环境保护却只能使环境停滞,不会使环境提高和改善,因此必须进行环境生产。鄂尔多斯棋盘井生态园利用处理过的疏干水进行绿化和人工湖的建设,每年节约水费600万元的同时绿化了一方地区、美化了一方环境。蒙西工业园用二氧化碳生产PVC异型材料,改善了环境。此类事例证明,仅仅进行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环境生产,使生态型经济区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的转化。

三、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对策建议

1、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第一推动力,是生态经济功能区生态化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污、治污,从而很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实行从源头采购到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全程防污、洽污的办法,把污染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而保持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并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构建绿色财税政策体系

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应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因此,对发展生态经济的企业、项目,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调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全部给予税前扣除;对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对购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全部抵扣,并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税收优惠;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使用废弃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予以免征相关税收,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地制定草原生态补偿办法、范围和标准。二是根据草原生态保护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强化补偿标准的可行性。三是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四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保障生态补偿制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建设先导生态工业园

先导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先导产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先导生态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之后,以具有先导性的生态经济为导向,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先导生态工业园主要功能体现在绿色经营功能、辐射带动功能、高新技术孵化器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四个方面。以先导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先导生态工业园,通过对老工业园区产业技术严重落后、布局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生态化改造,淘汰了技术落后、互补性较差的产业类型,增加了技术先进、互补性强的产业门类。通过这种改造,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构建互补的生态工业网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减排效果,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飞、王传胜: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3).

[2]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 刘会军、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保;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指导老师:周艳华 姜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解决可再生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推广再生产品以完成回收再生产循环,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环保概念店”创业计划项目。在进行充实的前期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民意考察并进行模拟经营有利于分析“环保概念店”的发展特点和实操效果,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规划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笔者经过两个阶段的实地调研、模拟经营后,对大学生开展环保概念店创业实践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环保概念店创业实践的可行性。

1 环保概念店基本状况

1.1 项目特色

“五色花”秉承了绿色循环、蓝色畅想、红色真诚、金色理想与黄色进取的理念。绿色即为循环利用、环保再生;蓝色即为充分发挥环保者在环保方面的创新才能;红色即为通过回收各种可再生资源捐献给贫困山区学校学生;黄色即为通过征文方式收集环保者的创意和本店最新动态等来发行期刊;金色即为本项目的经营理念,通过本店的经营实现环保意识的推广。拟建出的是一套集“社会化”、“生态化”、“经济效益化”三化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经营体系的概念特色店。所谓的“三化”具体含义是指此项目利用商业模式经营传播一种环保理念,秉持“环保从娃娃抓起”的经营战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小学生亲身加入环保行列,收获环保的乐趣、学到环保的知识、养成环保习惯,达到对青少年消费群体的环保习惯与意识的教育及塑造作用,并以他们为发射点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达到社会效益与公益的和谐共赢。

1.2 运营模式

由于启动资金少、操作简单,因此概念店将采用连锁实体店与网店结合的经营模式。实体店负责招收学员和设计产品;网店负责销售可再生产品和网络宣传。意图通过实体店与网店经营的联合,扩大宣传,铸造品牌。“环保概念店”初步设想跟万绿达等垃圾回收再生公司合作,销售由废纸、利乐包、铝罐等再生后的文具、家具及礼物精品等,借鉴目前环保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国家的环保政策,销售带有独一无二的“绿色环保”特色的产品。推出“绿色兑换工程”、开设DIY工作室等服务。

1.3 发展战略

本项目欲选择在广州市天河区东圃的幼儿园、中小学附近开店,以幼儿园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为经营对象。同时计划在创业前两年稳定经营,积累原始资金与经验,建立并完善操作性强的管理系统,推出为大众所喜爱的可再生产品,打造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口碑。第三年则以东圃为发射点在其周围的黄村、棠下开设两家分店,初步形成“连锁模式”的雏形。第四年则要在整个天河区的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附近开设连锁店实体店,并要制定和完善连锁店的管理体系,形成本区最具特色的环保概念店。第五年则要争取向整个广州扩散,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环保的初衷,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商业的模式经营环保的概念与文化,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商业与公益的和谐统一,成为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的公益性商业机构。

2 模拟经营情况

2.1 经营考察分析

本项目在进行前期实地调研后,计划以广州市幼儿园、中小学附近进行模拟创业试点,但因团队项目发起人毕业及前期准备不充分、资金不到位未能实施。在前期准备过程积累了许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调整人员方案,决定放弃开展实体的计划,改为开展流动小车到幼儿园为小朋友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使得项目成功的开展。并在项目进行到中后期之后,面临大量资金匮乏,采用开设网店模式,出售手工成品获取资金。通过这几次的试点尝试不断调整经营方案,挖掘不同消费市场,了解客户群体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试图实现私营实体商店营销模式与环保概念的完美结合。

2.2 经营成果

在一系列的专门性模拟经营过程中,环保概念店的经营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果:首先在自身运营体系上,通过不断的实地调查、人员调整及模拟运营,团队开创了新的运营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并总结出了一套宣传营销策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营销方式,对环保产业的运营方法也有更深的了解。其次经济效益上,我们不仅通过流动小车的形式节约资金,并且还通过开设网店,出售手工产品的形式积累创业项目进行下去所需的大量资金,项目开展相对顺利,并开始盈利,几期盈利积累下来达到两千元左右。当然,我们始终不忘初衷,在与环保项目最息息相关的社会效益上,为了达到让更多的人支持环保事业,加入到环保行列,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派发传单的实地宣传及网络宣传等各类形式,不断地扩大宣传,坚持“以一带百”的宣传理念,不仅是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小学生体验到环保的公益,收获环保的乐趣、学到环保的知识、养成环保习惯,而且也有越来越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愿意加入到环保大军中。

3 项目评估

3.1 经营战略的失误

由于前期对项目的宣传工作做得不足,很多人都对我们项目的主旨以内容了解不够,因而得不到较大范围的群众支持,再加上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可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境况,导致实体店的经营模式难以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便在中期时只能将开展经营实体改为开展流动小车,以维持经营。但是正是因为以流动小车作为经营档口的吸引力不如实体店大,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小摊位卖的东西卫生和安全没有保障,因而导致销售效果不尽人意。

不仅如此,再加上经营中团队成员之间在遇到经营理念、宣传方式及设计理念的不同而导致争执和摩擦时,没有充分沟通,表明自己的看法,工作重心还是存在于营销上而忽略了品牌意识及产品特色和质量,问题一再被搁置。

3.2 不利的外部环境

作为行业的初生者,本店面临着来自外界多方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竞争,各种危机挑战导致处于弱势地位。像本店这种微小型模式所占市场份额比例低,完全缺乏竞争力。

3.3 社会经验的缺乏

由于创业团队成员全部都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缺失社会经验,对行情的了解渠道甚少,导致项目在前期处处碰壁,制定了不合理的预算,工作开展非常不顺利,以导致完成不了开实体店的计划。

其次,因为我们全部都是这方面的新手,作为初学者,手工制作水平不高,制作出来的产品可能会存在一些瑕疵,导致常常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再加上因为我们资金缺乏,只能采用流动小车的形式开展,但这种形式往往因为手工制作场地不稳定,不容易获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