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1篇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研究综述

目前人们对西部大开放金融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的作用程度认识;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倾斜问题;西部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直接融资政策以及外资政策等方面。

(一)金融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的作用程度认识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推动。问题是金融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人们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金融支持处于主导性地位

马润平等人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须有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系统。在该体系中,金融支持处于主导性地位。”他们的理由是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可以拓宽西部开发资金供给的渠道,可以优化资金投向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2、金融支持不起主导作用

戴小平认为,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主导作用这种提法是过分夸大金融作用,也忽视了金融的特性。在他看来,金融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确实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原因是在西部大开发前期,由于投融资项目的长期性、非盈利性,商业性金融和外资大举投资内在动力不足,应以财政投资和政策性金融为主导;而在中后期西部投资环境改善后,商业性金融和外资才会发挥其资金融通的主导作用。除外,支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兰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在肯定金融业支持西部开发作用的同时不能夸大了金融业的作用,原因是金融作用的发挥要与金融领域内外环境紧密相关,不对西部金融环境进行改革,金融将难以真正发挥对西部开发的支持作用。

(二)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倾斜问题

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落后的根本原因时,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西部地区差异性的矛盾所造成的。为了发展西部,不少人认为必须根据西部地区实际,实施特殊的金融政策,为此提出了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倾斜战略。如马润平等人认为:要推行有差别的货币政策,途径有:①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②扩大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等。马洪波认为实行向西部倾斜的信贷政策其措施有;①降低西部存款准备金率;②东西部差别贷款利率;③提高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分支行的贷存款比例等。和秀星等人认为,有效的倾斜性金融政策是一种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无形资源,它是金融杠杆撬动西部大开发的“支点”。他们提出的措施有:①按大区实行差别准备金政策;②适当提高西部利率浮动水平;③适当提高西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等;④提高呆帐准备金比例等。

在这股要求实施倾斜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强大呼声中,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戴小平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倾斜受到很大限制,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有着不同的货币政策,那将给中央银行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在他看来,货币政策因为主要是调控总需求,即使倾斜后对于结构调节的作用也不大。作者认为他所理解的货币政策的倾斜,应是体现在实施具体的优惠利率和约束性管制的节制等两个方面。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

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到底是多还是少?人们看法不尽相同。张锖认为,“金融组织体系残缺不全,尤其是区域性商业银行缺位,是限制西部地区外部融资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她的根据是西部金融机构的网点密度与资产总量远落后于东部,提出的对策是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的设立标准等。人行兰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谈到要对“机构准入政策进行创新,降低西部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可见,不少人的观点是认为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了,为此提出通过降低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设立的标准等措施来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

而戴小平则认为,在构建金融组织体系之前,应明白西部需要怎样的金融机构。西部的金融组织体系目前是基本建立了,这时候过多增设网点,无异于自相残杀,引起恶性竞争,当务之急是增强西部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职能。他还认为没有必要专门设立西部开发银行,原因是三大全国性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履行这一职责。

(四)直接融资政策

发展西部金融,通过金融机构融资,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目前西部普遍存在着金融市场不完善的问题,表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但许多人提出的直接融资政策中关注更多的是西部资本市场怎么发展。和秀星等人认为“应放宽直接融资的政策限制,促进西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人行重庆营业部一个课题组关于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政策的建议之一是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张方等人对于直接融资政策的建议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培育完善;二是设立西部开发基金。他们提出的措施有对西部企业上市给予倾斜和优先;在西部建立第二层次的证交所;在西部发行区域性债券等。

戴小平却是从一个比较广阔的视角来谈直接融资政策。他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内容:一是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货币市场的发展。理由是资本市场主要是解决长期资本的融通问题,货币市场主要是解决短期资金的融通。两种市场对西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在发展资本市场时,应找准切入点,股票上市只是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更不能为上市而刻意破坏规则;在重视股票市场的同时注意发展债券和投资基金的市场。此外,吴跃云等人在论及货币政策融入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时,谈到的一点是西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他们主要是从西部货币市场的不完善来说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发展货币市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五)对外资(FDI)的政策

西部大开发必须采取各种政策,以多元化方式提供多种渠道吸引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其中灵活的金融政策对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点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外资政策的建议方面,人行重庆营业部课题组认为:实行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西部设立分支机构。马洪波认为:要加大西部利用外资力度,必须从基于规制的政策来吸引外资,那些对外资金融机构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法规和不合理的行为必须及时清除。张锖对外资政策提出如下看法:在间接利用外资方面,可考虑在西部地区率先放宽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首先是人民币经营种类的放开);逐步推行所谓“同步设点”政策,即要求已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金融机构,今后如要在东部增设分支机构时,必须相应的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等。

简言之,人们关于外资政策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是为了吸引境外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点,必须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以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其二是可以通过西部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政策来吸引外资。

二、制定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从有关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政策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当前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各方的观点,笔者得到的启示是,在制定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时应注意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这些关系理顺了,才能更好地设计,出现实可行的金融政策。

(一)增长与稳定关系

金融业遵循的最高原则之一是稳健经营,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在稳定币值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在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鼓励金融投;资西部大开发与维护金融业稳健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当前有的金融政策主张很有创新力度,但如果执行起来,其结果可能仅仅是在鼓励金融机构的冒险精神,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的稳健经营基本职责相违背。如适当降低西部企业贷款条件、降低西部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等。金融业一旦置于稳健经营原则于不顾,大肆投资放贷,金融泡沫也就为期不远,到时不仅造成巨大金融风险,还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所以制定金融政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好西部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二)政策创新与维护关系

西部情况的差异性和西部大开发的紧迫性需要金融政策的创新思维,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我们在强调金融政策创新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创新本质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而不仅仅是由政府政策就可以推动的结果。金融创新是在经济、技术、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都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在对金融政策进行创新时,应遵循金融创新的这种特性。政府行为不是万能的,政府失败论是客观事实。所以在研究金融政策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政府的金融政策不应过多地于预金融活动主体的自主经营活动,而主要以市场取向为主。有人提出的“同步设点”等措施实质上是强调·以政策的硬性规定(行政干预)来“迫使”外资金融机构来西部设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该政策可行性值得怀疑。②在对金融政策进行创新时,应该是在总结、吸收已有的政策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不应前后矛盾。如有人主张的降低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措施,“如果硬要实行,则会否定商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改革成果,回到原有的以各地分行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③相关金融政策的创新应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如倾斜性的金融政策旨在消除东西部存在的政策不公平现象,具有合理性,但应注意的是,在消除旧有的不公平的同时不应该又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产生。这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公共政策的属性之一,因为实现公平是公共政策要寻求的目标之一。有的金融政策主张在消除已有的不公平同时无意中造成新的不公平,并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是在进行金融政策创新时应加以避免的,如,降低西部法定准备金率等。

(三)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性与地区性差异的关系

当前西部地区的金融落后是由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性和西部地区差异性的矛盾所造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金融政策属于“一刀切”做法,这种做法忽视西部经济金融落后的实际以及对统一性政策给西部经济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入主张实行倾斜性的区域金融政策。该政策强调了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其一系列政策主张的本质是通过政策手段在抑制本地区资源和要素的不断流动的同时吸引外来资金的投资。笔者认为,区域性金融政策的提出同样没有很好地处理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性与地区性差异关系。因为该政策的实质是借助于人为力量将地区市场与全国统一的市场割裂开来,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潮流面前显得不是很合适宜。况且,这种区域性金融政策的存在也会给中央银行的监管带来困难。“原则上,为了区域发展目标,货币政策可以区域化,但由于货币系统的高度一体化,这样做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此,货币政策是较少用于区域目的的。”所以,该政策的现实性让人怀疑。人们在研究金融政策时需要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同时考虑金融政策的一般要求(统一性)与地区现实存在问题,协调好金融政策的统一性与地区性差异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金融政策。

(四)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的关系

针对当前西部地区经济金融滞后的状况,许多人提出的金融政策之一就是放松对西部金融机构相关标准的要求,希望以此帮助西部地区金融业尽快发展起来。如,降低西部地区的法定准备金率、适当降低再贷款条件、降低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等措施。人们可能对倾斜性的西部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寄予了过高的希望。实际上,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短缺的问题,金融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则是更深层次的方面。西部地区还属欠发达地区,本地区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造成地区经济效益普遍较低,投资环境不佳,可投资的有前景的项目不多,银行贷款回收、资产治理和风险问题因而也变得突出。这种状况下如果再降低有关标准,而不同时强调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那么可能的结果是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一哄而上,为了生存势必恶性竞争,导致的后果将是严重的。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就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应始终强调投资质量和防范金融风险。”所以,金融当局不可能对西部金融机构一放了事,与此同时强化金融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从政策科学的角度讲,一项政策的周期包含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等环节,其中监控环节对于及时矫正政策偏差、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金融监管措施是一项金融政策的重要环节,在强调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适当放松管制的同时,强化金融当局对其相关金融政策进行监控是其职责所在。总之,放松管制必须与强化监管紧密结合在一起。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2篇

专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研究 周肇光

货币政策研究

(7)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方式分析与政策建议 杨小蛮 张松

焦点透视

(11)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化问题及其前景 熊? 黄少炳

(14)如何看待当前投资与消费之间出现的相背离现象 吴琳琳

城乡结合

(17)试论省级人民政府强化农村信用社管理实效的路径 邹庆

外汇管理

(20)浅析我国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还是“主动升值” 樊士德

(23)对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探讨 包以文

法制园地

(25)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钱芳

资料

(27)近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回顾 无

储蓄探讨

(28)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原因探析 刘芸 张绪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30)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及竞争策略 李卫卿 叶晴 李慧霞

(32)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十策 王秀卿

工作研究

(34)对坚持与时俱进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杨光钰

(36)对加强金融统计监测工作的几点浅见 唐彬

(37)“圈地运动”一词的使用不宜泛化——兼析“圈地”与“圈地运动”的不可互见性 肖传钧

工作研究

(38)深度参与粮改 加强风险防范——对农发行余庆支行粮改工作的情况反映 邓勇

国库工作

(40)提高人员素质 重视机构建设 促进基层国库工作的发展——对毕节地区基层国库建设的思考 吴维旭 刘勇

(42)对当前县(市)支库岗位设置的几点看法 雷炳匀

区域经济

(43)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的资源整合 王瑞华

邮政储蓄

(46)我国邮政银行体制及其监管研究 林毅 陈卓 戴海淇 王军

工作研究

(49)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 保进“三农”经济发展——人行贵阳中支开展有关工作的情况及建议 段琼

读书园地

(50)古人读书佳话 无

基层来稿

(51)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履行的职责 李昌吉

(53)对农村信用社发挥服务“三农”作用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曾瑾

文明监督岗

&nbs

p; (54)移花“截”木非小事 肖传钧

华夏流观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利率市场化 ;金融脱媒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2-0083-04

次贷危机以后,影子银行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步入新常态,发展放缓。近年来,个别领域出现了小范围的金融风险事件,如2013年6月份的银行同业“钱荒”,2014年以来的一些信托产品违约问题。这些金融风险的出现,使我国的影子银行问题也备受关注。

关于我国的影子银行,各种观点对于其内涵、构成、影响以及监管等的看法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国务院(2013)发文认为我国影子银行是指一些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主要包括三类:①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督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②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③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理解我国的影子银行,既要纵向上立足国情,从历史视角来分析我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规律。同时,横向上要从国际视角(特别是影子银行最发达的美国)来观察影子银行的演进及应对政策,从而预判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 从历史比较看当前我国影子银行形成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当前阶段的影子银行外,我国曾出现过两次较为类似的影子银行,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农村基金合作会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金融三乱”(纪敏,2013)。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与农村基金合作会与“金融三乱”,在形成背景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一) 经济体制转型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带动了“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催生了农村基金合作会(温铁军,2009)。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大量金融资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农村基金合作会的发展。二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受自由市场经济影响,我国出现了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问题。三是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发展与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面对1989~1990年的经济低迷,国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2经济开发热潮的刺激下,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从1993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面转向,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在这期间,农村合作基金会高速扩张,“金融三乱”问题集中显现。与此相类似,2008年我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迅速下滑,国家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防止了经济的下行,但引起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2011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转向,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年来更是进一步严控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行业的信贷政策。在此期间,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三) 金融政策的制定

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期间实行的一些金融政策,催生并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首先,前期阶段的经济刺激政策,快速推高了物价指数,加上存款利率的限制,造成了低实际利率甚至是负实际利率,如1992~1996年和2010~2013年(见图2)。低实际利率导致了金融脱媒,资金寻求保值增值的渠道,进入影子银行体系。其次,经济政策引发了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一旦经济体制或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信贷大量收缩(如图1中1994年与2009年后的M2增长率、各类贷款增长率快速下滑),将使各类经济主体面临资金缺口。在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下,各类经济主体的资金缺口加剧,从而寻求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融资。再次,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和金融监管相对宽松,使影子银行载体有了发展的政策空间,长期处于金融压抑下的金融体系内在创新动力得以释放。

二、 从国际视角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如上所述,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与曾经出现过的农村基金合作会、“金融三乱”,我们可以发现其形成发展的一些共同背景。另外,从国际视角出发,与影子银行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当前影子银行的发展阶段。

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陆晓明,2014):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70年代末,金融严监管和金融压抑,影子银行开始形成;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2008年,放松监管和金融创新深化,影子银行高速增长和成熟;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来,监管再次趋严,影子银行及其业务在经历过短暂低潮后继续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前较为接近,主要体现在:

(一) 影子银行形成背景及原因

第一,都处于金融压抑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阶段。我国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3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到2%,允许设立民营银行,上海自贸区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等。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金融自由化思潮兴起。第二,都处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纷纷发展,已经具备了混业经营的特征。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允许证券公司创设货币市场账户以付利息、开支票、发行信用卡和借记卡,证券公司侵入商业银行领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放松。第三,金融业都处于多头监管模式,属于机构型监管。第四,银行的负债端都存在管制。我国目前仍然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存款利率也受到Q条例的限制。第五,高通货膨胀都导致了二者的低实际利率。

(二) 影子银行特征

二者都集中表现为金融管制下的金融脱媒,总体杠杆率不高、规模比较小、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具有投资型的业务属性,是传统银行的补充。

我国目前阶段的影子银行与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影子银行在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以及期限转换等方面相似,但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影子银行主要是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业务,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主要融资工具,以高杠杆率为主要特点。我国目前阶段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管制下进行的投融资活动。

三、 美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监管

美国影子银行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给预判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发展趋提供了一个参照。本文将继续就美国利率市场过程中有关影子银行的主要应对政策及影响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

(一) 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金融的发展,美联储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71年美联储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1、M2和M3三个层次,并将M1作为跟踪监控的重点。1975年M4和M5统计量。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姆弗里霍金斯法》(《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以法律形式确定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美联储修订狭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以反映影子银行的影响,如1981年将可转让支付命令等付息存款加入了M1指标(朱琰,2013),1984年M2增加了证券回购协议、欧洲美元。为适应新的金融形势,1993年美联储宣布放弃实行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改以调整真实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美联储通过调整联邦资金利率,使美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并持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

(二) 取消利率管制

美国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高企的通货膨胀,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金融脱媒加剧,银行经营困难。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1982年出台了《加恩―圣杰曼吸收存款机构法》,详细制定了解除 Q条例的步骤。1986年取消大额可转让存单账户利率上限以及存折账户利率下限规定,废除Q条例,利率全面市场化。

一方面,美国利率市场化放开了银行负债端的限制,使银行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利率市场化后,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市场对利率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美联储利率调控能力都大大增强。实际利率呈上升趋势,信用总量的增速迅速降低。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市场基金和垃圾债券迅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在“活期存款”和借贷市场上的业务带来很大冲击。竞争压力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转向“发行―分销”经营模式以扩大收入。此外,20世纪80年代利率管制的放松,高利率使得美国储贷协会利率存贷差倒挂,加上宏观经济的变化,房价下跌,引发了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三)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

低实际利率导致银行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流向金融市场,银行利润大幅下降,并寻求开展证券业务。美联储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第20条(S20)有关银行控股公司在业务收入占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从事一些证券承销等业务的授权,从1987年开始逐渐放松限制,允许商业银行的投行收入提高至不超过总收入的5%,1989年再次提高至10%,1996年又提高至25%。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顺应金融市场大发展的趋势,允许商业银行承销抵押支付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后来又扩展至承销商业票据、公司债、股票等。1999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一方面,金融机构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间的业务合作,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采取风险隔离措施,防止了风险的传递和相互感染。另一方面,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期,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成立了特殊目的载体(SPVs)以及交易商等影子银行机构,深入参与到引爆次贷危机的影子银行体系中。

(四)推广资产证券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首先,影子银行发展,金融脱媒加剧。为解决银行负债端受到管制而造成的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失衡,美国政府积极引导资产证券化,组建了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基础资产从早期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迅速扩展到汽车贷款、各类设备租赁等所有能够产生预期现金流的中长期贷款上,并形成了普遍流行的“发起―分销”模式。其次,积极发展债券、股票、货币等资本市场。1971年建立了二板市场NASDAQ,1990年建立了场外电子柜台交易市场(三板市场)。

资产证券化减少了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不平衡,避免了银行受到金融脱媒可能产生的风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重要的融资来源,缓解了银行信贷需求压力,也减少了银行高息竞争存款和从事高风险信贷的冒险行为。但是,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后期发展成为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涵盖一系列如ABS、CDO、SPV、SIV等金融工具的极其复杂的影子银行体系,它存在的高杠杆率、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以及游离于监管体系等问题,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五) 金融法制建设

美国重视立法和规章先行,先后完成了对证券化、非银行金融市场及工具、金融控股公司的一系列立法,使影子银行有法可依、功能定位明确、相对规范化和透明、银行业的外部竞争也相对有序(陆晓明,2014)。此外,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及混业经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相关法律,如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案》、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等。美国的金融立法,促进了美国金融业总体平稳发展。

四、对当前阶段我国影子银行政策应对的启示

通过横向上对比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影子银行,纵向上比较分析美国的影子银行,对如何应对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做好政策协调,渐近进行政策转型,结构性放松信贷政策

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科学评估经济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做好宏观经济之间的过渡与协调,尽量避免经济政策出现激烈的变化甚至是转向。另一方面,实现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经济政策要有助于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金融跨区域、跨业态的协调发展。此外,要使金融制度与经济政策目标一致。在现阶段,可考虑在控制总体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有助于国家经济转型的相关产业的信贷政策,既缓解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无序金融脱媒,又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是我国当前影子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利率市场化是应对影子银行风险的重要措施,但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利差收小,在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房价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突出,同时银行息差收入占比大,过于激进的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我们应该吸取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教训,建立能够防范风险而又减少引发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扩大银行业非息差收入,提高银行的风险应对能力,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三)限制杠杆倍数、提高透明度,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主要是银行信贷的补充,是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管制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美国20世纪70年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值得借鉴。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减轻银行的信贷需求压力,提高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但是,我们也要吸引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限制以抵押品为基础资产进行融资及交易的杠杆倍数,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

(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完善创业板,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相关业务,积极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从而丰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减少银行的信贷压力,有助于中小企业通过规范、合法的途径进行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疏浚结合、分类监管,加强影子银行的立法建设

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后以及次贷危机后的影子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给予规范和引导,而非简单地禁止。我国的影子银行,也应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不同形态影子银行的法律法规,使其规范发展。

(六)动态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应对影子银行,我国应根据金融的发展,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短期内,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框架下,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将影子银行纳入统计范畴,继续完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中长期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要逐步过渡到以真实利率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库存积压严重、运营资金趋紧、盈利水平下降等突出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主要表现为煤炭需求量下降,部分煤炭品种出现销售困难。一些煤炭企业采取产品降价的办法,降价保本无可厚非,但就整个行业而言。相互压价的后果必将造成恶性竞争,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股市持续下行、钢材消耗量减少、能源消耗量减少。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的煤炭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在国际油价和煤价大幅下跌的影响下,国内煤价普遍下滑。此次金融危机会给煤炭企业带来什么影响?面对危机。煤炭企业应该做些什么?作为一名煤炭企业从业者。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产生的影响

自2008年8月以来,国际、国内煤炭价格连续走低,焦煤价格下降幅度很大,动力煤价格、精煤价格区域性小幅下挫。可以肯定地说,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需求总量减少,煤价大幅下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金融危机导致下游行业需求下降

煤炭较其他商品来讲。成本刚性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就成为主导煤价走向的风向标。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经济增速减缓,这既与宏观调控有关,也与金融危机有关。宏观经济走弱趋势反映到市场,首先表现为煤炭四大下游支撑行业钢铁、电力、水泥、化工增速全面变缓,进而导致煤炭需求疲软。其中反映最为明显的是钢铁业。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下滑。直接影响了焦炭的供需平衡,炼焦企业随之限产降价。据统计,国内钢铁业中长材、板材价格较2008年6月中旬下跌幅度超过40%,导致焦煤、精煤用量持续走低。2008年9月份,电力、生铁、水泥、合成氨增长率分别为9%、6.5%、7.4%和3.2%,增速分别较2007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9.8个百分点、7.6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连续呈现增速下滑局面,导致电煤、动力煤需求量区域性减少。

(二)金融危机导致进出口格局改变

能源需求与经济发展速度息息相关。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英国等受到波及的发达国家,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经济陷入衰退,一些能源消耗大户纷纷减产或者停产,全球性能源需求下降。在运费与国际煤价双重作用下,使国际到港煤价已逼近甚至低于国内煤价。在国际煤炭需求大量下降、国际煤价接近或低于国内煤价的情况下。大量国内煤炭企业开始找不到国外买家,煤炭企业出口积极性大大挫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的煤炭库存,使国内煤企借靠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供应量的愿望无法实现。同时,国际煤价如果持续下降,势必改变进出口格局,从而使国内煤炭企业压力加剧,引发国内煤炭价格波动。

(三)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煤炭企业资金链条断裂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内市场逐步扩散。由制造业、委托加工业转向其他行业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害怕受波及而紧缩银根。链式、环式的经营链条必然会波及煤炭下游支撑行业企业,造成这部分企业资金紧张,间接使煤炭企业回款困难。另外,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市场上煤炭热销的利好的背景。使煤炭行业投入增速明显高过产量增速,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些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资本市场,在股市普遍下跌的形势下,后续资金与市场疲软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煤炭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

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从金融业开始。向整个经济体系蔓延,尤其是对矿业等基础能源产业的影响虽然滞后,但将越来越明显。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煤炭供求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企业将直接面对的挑战。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这次危机必将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加快重组、整合。形成产业的新格局。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煤炭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不少企业深陷困境。随后几年,中国煤炭产业经历了战略大重组、大整合、大调整,走出困境,实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此次经济危机正是矿业大集团修炼内功的最佳时机,要凭借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优势较多的基础条件,超前预测、积极应对,抓住机遇,集中精力解决好规划和扩充资源、优化结构、筹措和运作好资金的问题。

二、煤炭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我国经济受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波及是不可避免的。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耗的70%。其能源主导地位,决定了它比电、油、气将承受更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煤炭企业要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寻求办法,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一)要有信心

抗击当前不可回避的金融危机,最重要就是坚定信念。当然,信心不是建立在凭空臆想上的。信心来源于我国金融体制对抗风险的能力。我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相对独立,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受冲击的程度远远小于其他国家。其次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面总体向好,即使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企业微观业绩增长仍然良好,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开拓和发展能力。二是来源于煤炭企业的固有优势。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角,行业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能力较强。三是来源于对市场形势的分析。此次煤炭市场受到冲击最大的焦煤、精煤市场,价格下跌有其重要的原因。在市场刺激下。2007年未,焦煤、精煤市场价格快速上扬,与国际接轨迅速,但是电煤、动力煤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受国际煤价影响较小,涨幅相对不大。所以焦煤、精煤价格随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回落有其必然性。随着冬储煤旺季的逐步到来,对电煤和民用煤形成强力支撑。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门发出通知,2010年底前还将再关停4000余个小煤矿,将小媒矿总数控制在1万个以内,为大型煤矿腾出了产能释放空间,所以,明后两年大型煤矿供给仍然相对乐观。

(二)要有准备

对于危机的到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在思想、行动上做好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出最大的努力”。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要有危机意识。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危机意识。应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来得并

不突然,只是几年来一路向好的煤炭市场,使煤炭企业开始变得沾沾自喜。以致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对煤炭企业的触动就显得很大。当前,煤炭企业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充分认识这一危机在产业链上下游传导的滞后效应。充分认识危机发生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超前谋划,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确保企业平稳、安全渡过这个经济严峻期。

二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耍杜绝“大手大脚”现象,紧缩银根,该省的一定要省,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对管理者而言,要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动态。千方百计开源节流,提升效益;对员工而言,在工作中要节约点点滴滴,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以实际行动与企业同舟共济。

三是全面掌控市场动态,如关注电厂运行情况、钢铁市场情况、港口存煤及交易情况、客户货款支付情况等。不能掌握充分、全面的信息,就难以看到事物变化的端倪和走势。

四是做好职工思想引导工作。在企业内部迅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向职工讲清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讲清煤炭市场变化、煤炭销量、价格急剧下滑等严峻形势,教育干部职工不要对当前金融危机过分恐慌。

(三)要有措施

当前金融危机也是机遇,企业可借此自我检验,自我调整。抗击此次金融危机,煤炭企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确保安全。安全是效益。安全也是煤炭企业规避危机的重要手段。发生事故。不但使企业经济雪上加霜,遭受损失。还会带来政治上的影响,精力上的付出,也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煤炭企业要从紧从严抓好安全工作,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一通三防”这个重点,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以良好的安全业绩体现效益。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5篇

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本事实。对中国来讲,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结果。对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来讲,除了投资需求并非旺盛这一因素外,发展中国家由资本输入者向资本输出者角色转换主导的“储蓄过剩”是压低实际利率的主要原因,而最近几年里中国的资本输出贡献空前加大。目前,这些因素已经开始明显变化。

货币政策时滞

中美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的显著差异。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经济的差别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美国2004年以来多次快速加息导致房地产次级债问题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核心通胀压力有所舒缓,失业率开始有所上升。对于金融市场,目前共同的看法是由于还款高峰在2008年,次级债问题最坏的时候显然仍未来到。

但中国却是另外的景象,如果把时间提前到两三个月以前则更是如此,6月份工业增长达到让人惊异的19.4%高位(这是在2006年同期19.5%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二季度GDP增速则高达11.9%,这是10年以来单季的最高值。

实体经济的差异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政策效果。升息暂停了一年多以后,美联储开始降息,而且幅度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25BP达50BP。而与此同时,2007年是中国货币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期,到目前为止央行已经加息5次,提高准备金率7次,货币政策紧缩的力度前所未有。

2003年以来中美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本轮世界经济扩张如果从2002年或者更早的2001年下半年算起,中美基本同步,但发达经济体最初的扩张非常脆弱,2002年下半年工业产出开始出现明显减速,美联储继续降息直到2004年年中。而中国的扩张要坚实得多。因此,对发达经济体或者整个世界经济来说,真正的扩张起点应该是2003年,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本轮的扩张最早,强度也最大。三大发达经济体由于经济关联密切,扩张时间基本一致,但美国力度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最弱。

在之前双向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扩张最早、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因此美国经济已经面临衰退风险的时候,我国宏观经济却沿着相反的方向,即可能过热的方向运行。除了这些根本原因外,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与货币信贷的超预期扩张有关。

中美或者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实体经济运行轨道偏离造成的直接结果,是过去几年里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大商品需求的增量空前加大。而由于汇率低估,中国经济大幅度扩张的同时贸易顺差(同时也是资本输出)空前加大,并成为压低全球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两者本来应该是相反运行的。

汇率扭曲导致中国经济扩张的同时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这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矛盾。

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显著扩张和资本大量输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同时发生的,因为对一般的大国经济而言,贸易顺差是逆国内经济周期的。造成这一看似矛盾局面的关键外生因素就是汇率的显著低估。

在当前内外需均出现膨胀的背景下,贸易顺差扩大自然是汇率偏低和外需引致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平衡总需求而压制内需的结果。不管是在资本层面还是实物层面,当前的情况都是汇率低估带来的扭曲反映,而非经济意义上的理性配置。近些年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明显加大则是汇率作用明显加强的重要原因。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这种扭曲开始扭转。

通过资本输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压低全球利率。

全球储蓄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由净借入者向净借出者的转变,特别是东亚和拉美国家,其中中国的因素在急剧扩大。1996~2003年,中国经常项账户顺差的积累增量是387亿美元,占美国经常项逆差不到10%;2003~2005年是1149亿美元,占美国经常项逆差接近40%;2006年又增加了70%左右。

基于最近几年里中国资本输出的凸显,笔者认为,人民币快速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缩减将成为抬高全球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的关系走向另一个方向,即在总需求紧缩的同时贸易顺差下降,而后者将抬高全球利率,导致外部的紧缩。而实际上最近几个月里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未增加,如果用人民币或者实物量核算,贸易顺差实际上已经减少。

货币政策或超预期紧缩

中国连续加息,正在弥补以往错过的时间窗。2007年以来8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使货币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除了跟随经济扩张和物价反弹而采取的顺周期因素外,央行淡化“利率平价”货币政策思维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期利率政策的修正。

居民通胀预期仍然很高。当前的高物价使居民通胀预期继续强化,造成收入满意度下降和投资意愿继续增强。央行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快速上涨反应强烈,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比上季度大幅下挫22.5个百分点,创单季历史最大跌幅。其中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占比仅为3.5%,创历史新低。而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则逐季攀升,从1季度的25.9%,到2季度的29.5%,再升至3季度的47.1%。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仍不乐观,六成多居民判断物价继续上涨,创历史新高。

为了抑制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存在过度紧缩的可能性。通胀预期自我强化是央行担心的。笔者认为,当前通胀压力无疑很大,但是阶段性的,并不存在所谓中长期高通胀的可能性。因为刺激2007年通胀超预期的因素都可控制,食品价格将回落。更重要的总需求扩张问题虽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七八月份贷款并未如预期回落),可能是管理层并未实际严控。

美实际利率未必降低

从根本上来讲,美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次级债问题只是利率提高以后的正常周期性反应,但金融市场本身的脆弱性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冲击。目前美国房地产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尚未到最坏的时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刚开始显现。在当前通胀压力舒缓的背景下,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的宽松措施进一步缓解市场流动性,防止风险溢价进一步大幅上升和信用链条的急剧恶化。

实际上,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大,风险溢价会提高,这成为名义利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林证券的统计,最近以利差衡量的风险溢价水平急剧上升。

另外,由于住宅抵押在当前美国信用抵押中的重要性大幅度提高,房地产和次级债的进一步恶化将使得信用链条产生更严重的考验。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短期内尚存在继续大幅降息的可能性,比如100~150BP。

从实体经济看,美国利率不会持续大幅调低。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6篇

“PE(私募股权基金)这个行业,没有任何的行业准入,发展到如今鱼龙混杂、钱多人傻的状态不足为奇,现在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PE的了。”一位PE人士在微博上慨叹。

PE如何从一个精英化的行业,贴上“全民PE”的标签,在昆吾九鼎投资管理公司(下简称“九鼎投资”)身上得到最大的演绎。

几个从五道口出来的年轻人创立的投资机构,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300多人的团队,投资上百个项目,成功上市10余家,管理资产规模200多亿。与一般的PE不同,九鼎开创了“赚取人口红利的低端模式”,使这个原本优雅、高贵的行业变得亲民、粗鲁起来。被业内调侃成,全民PE的最大推动者。

九鼎的模式有褒有贬,但既然能做到如今无人不知的地步,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但这种奇迹能维持多久?特别是随着2011年股市的走低,依靠二级市场退出已经越来越难。在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看来,PE这口饭越来越不好吃了,未来三年洗牌必然洗死一大批PE。回归理性后,PE就是一份待遇稍高点的普通工作。作为“待遇还并不算高”的九鼎,究竟要如何转型?

崛起:有机会不抓住是傻子

2007年,它是几个从五道口(指央行研究生院,俗称五道口)出来的年轻人创立的投资机构。彼时,主要合伙人之一黄晓捷在央行研究生院做校长助理;吴刚在证监会机构部任职,分别是央行和证监会系统最年轻的处长。

没钱、没品牌、没背景、没成功史,凭着一股狠劲,九鼎带着浓厚的草根气息闯入PE行业。从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室再到北四环银谷大厦,最后到金融街众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扎堆的英蓝大厦,九鼎不过用了五年的时间。据有关数据粗略统计,在仅仅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九鼎打造出300多人的团队,投资上百个项目,成功上市10余家,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亿。

而成立于2002年的鼎晖投资,员工数至今仅为100人左右;中信产业基金也不过百人的规模。1985年创立的凯雷投资集团在中国也从来没有超过100人。

2008年,在清科的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0强还没有入榜的九鼎,2009年蹿到了第九,2010年是第四,2011年则是排名第一。

“基金搞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对PRE-IPO看得非常明白了,什么项目能上市、不能上市非常清楚。符合证监会要求的就能上,就这么简单。”黄晓捷说。

对于九鼎来说,最大的机会即是创业板。九鼎合伙人吴刚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并不否认,“九鼎正好在资本市场爆发的时刻,踩准了节奏。有这个机会谁不抓住,谁是傻子。很多同行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这一行将来竞争还要更激烈。”

第一批创业板28家公司中,九鼎就独中金亚科技、吉峰农机两元。其中吉峰农机一度成为创业板第一牛股,初步统计,九鼎投资在吉峰农机上获利超过2.7亿元。九鼎投资也因此一举成名。

2011年是九鼎投资的丰收年,到目前已经过会的企业有朗姿股份、海南瑞泽、桑乐金、佰利联、尔康制药五家。其中桑乐金、海南瑞泽、佰利联、朗姿股份、尔康制药已经陆续上市。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末,九鼎投资已投项目120个以上,其中已上市公司9家,已过会待发项目3家。另有19家公司已经向证监会申报材料,在证监会2月1日公布的515家IPO申请待审项目中位居所有PE榜首。

九鼎还是本土创投中第一批成立美元基金的创投。目前美元基金募集完成的创投只有九鼎、达晨、中信产业基金三家。九鼎合伙人李建国曾公开表示:去年九鼎投资金额近50亿。据悉,九鼎今年的投资计划,预计金额在120亿左右。

扩张:什么样市场做什么样事

2010年底,九鼎已经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30个办事机构的组建,并派驻了专业人员,在各自辖区内地毯式搜寻符合九鼎投资标准的目标企业。甚至放弃北京、上海、深圳等PE扎堆的地区,在无人关注的二、三线城市寻找机会。

“我们完全不依赖财务顾问公司就能保证很少有能漏网的好公司”,黄晓捷表示。“基本上现在中国所有的PE机构看的所有项目我们都联系过。要是没投就是价格或者理念不一致,很少有别人谈了半天,我们连听都没听过的。”

“极致的话,在区域上把中国每个镇的镇长都要联系上,每个镇上的销售收入税后利润超过一个亿的企业都要把它弄出来”,黄晓捷在一次活动上如此豪言。但他称,目前项目成功的比率是70:1,大约接触70个项目,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有一家可投资。

这种规模化、军团化的作战方式甚至让同行恐惧。“PE在中国一般就是夫妻店或个体户,突然有九鼎这样的模式觉得突兀也很正常,但事实证明是合适的。现在不少创投已经开始学习我们这种模式了。包括达晨在内的各家创投机构都在各地设立办事处。达晨现在在全国已有20多个分支机构。”吴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作为推行九鼎快速扩张最坚定的核心人物,吴刚的想法很简单:什么样的市场做什么样的事。九鼎的模式是最符合当前中国市场的。改革开放30年,沉淀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客观上他们都需要上市。而且现在甚至很多细分行业都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随着九鼎模式逐渐取得成效,其也被贴上了“搅局者”、“PE公敌”的标签。在时代周报记者对多家同业PE的采访中,反馈也是多以负面为主,诸如“九鼎破坏了行业规则、九鼎靠高价抢项目、九鼎不做尽职调查、九鼎投资企业只需两周的时间。。”

对于九鼎高价抢项目的说法,吴刚将其称之为“不动脑子的想法”。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什么样的机构会高价抢项目?第一,没有足够的项目来源,而九鼎有这么大的团队在找项目;第二,没有品牌,企业让没有品牌投的唯一可能就是其高价;第三,没有增值服务能力;第四,对企业不懂,以为都是海普瑞。九鼎都没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九鼎之所以给人高价抢项目的印象,吴刚解释,一是部分竞争对手为失败找借口;二是很多企业拿我们做忽悠。为了让多的机构高价投,声称九鼎已经高价投了。“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现在的企业也都很鬼精。”至于不做尽职调查,吴刚则觉得可笑,那九鼎养这么大团队,天天干什么呢?

不过此前合伙人之一蔡蕾也承认,招这么多人,良莠不齐,业绩驱动太强烈,难免出现个别人用高价招揽项目的情况。

沉淀:暂时不打算扩张

随着2011年股市的走低,依靠二级市场退出的PE越来越难。过去一级市场的PRE-IPO项目通常在10倍左右,上市成功后则有50倍以上的市盈率,赚取5倍甚至是10倍的回报很轻松。但今年以来,IPO市盈率普遍下降至20倍以下,而一级市场的估值却维持在18倍、23倍的高位。

统计数据显示,2月我国PE机构IPO退出回报环比骤降近4成,大多数PE回报率不足3倍。

九鼎投资自2009年投资吉峰农机之后,投资回报亦明显降低。2009年12月入股的海南瑞泽,2012年一季度末的账面回报倍数是2.64倍;2010年1月入股的桑乐金,账面回报倍数是2.1倍;2010年7月入股的朗姿股份,账面回报倍数是4.09倍;2010年10月入股的尔康制药,账面回报倍数是3.22倍。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自2009年IPO重启至今,A股市场上共有134家PE背景的公司股票解禁上市,涉及150家PE的248个投资项目。PE机构总计获得690.0亿元的账面回报,平均账面回报率为13.39倍。九鼎低于行业水平,仅为9.29倍。

“PE盈利模式的转变是种必然,也是迫不得已。”金岩资本合伙人敖焱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二级市场的市盈率自从2011年上半年以来就一直下跌,创业板的市盈率更是如此,这让很多PE去年的高估值投资项目今年很有可能发生亏损。”

无疑,随着一级和二级市场价差的降低,九鼎的投资回报率也将会越来越低。目前进入冰点的募资市场来说,是个挑战。此前,有多位PE的融资部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钱太难找。”

“我们也注意到了lp对市场看法的分化,去年订的基调是投资的节凑稳健”,吴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更多的精力将花在流程的优化、风控的提高、投后的管理。经过前五年的扩张期,今年算是到了一个沉淀期。之前是边扩张便解决问题。”

未来:主战场在并购

对于PE未来盈利模式的终结,九鼎早有预见。黄晓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把目前这种PE争抢项目形象地形容为“水面上捞一层油”,纯粹是技术活。等到这层浮油“被大家捞光时,做大规模、系统性就没戏了。黄晓捷预测,“2015年,我们这种大规模、军团式的方式,就要走向历史的终点”。

对于九鼎的走向,黄晓捷初步构想是:一是结合外部资源成立专注早期投资的子公司;二是未来将九鼎庞大的队伍转型为投资银行,改做服务,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2011年初,九鼎投资创建了国内首家由PE机构创办的已投企业高管培训交流平台―“九鼎商学院”,就是九鼎投资投后服务的一种增值形式。九鼎商学院负责人刘雪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主要是在对企业投资之外,对企业家的理论和思想上提高的关注,被投资的公司中很多是同一行业上下游关系或者是协同关系。”

此前中信产业基金招了华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庄涛、嘉实基金明星基金经理邹唯等,试图介入二级市场的资产管理,已经形成了PE、VC、定增、夹层、并购等业务形态并存的综合类资产管理公司,向国际顶级的PE黑石靠拢。

“九鼎的优势不在此。”在吴刚看来,对于PE将来发展的两个必然方向,一是向前移,VC化,在有限几个领域,做精做细,保持一个小公司的架构;二是向后推,做并购,九鼎很早就开始在这两方面做了尝试和布局。”

不过对于VC化,吴刚直言,“将是很小的部分,主要是国内的资本市场不配合。目前的市场实质性退出不做变化的话,中国就没有真正的VC。未来的主战场还是在并购。”吴刚透露,今年随着行业更加细分,团队更专业化,将投资一些更小的项目。在并购方面,今年在医药领域做整合投资。此前已为吉峰农机做了七八个并购。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7篇

由于今年经济增幅较高,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经济界议论的热点话题。调查结果显示,9.76%的专家认为目前总体上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现象,85.37%的专家认为目前总体上基本正常,但局部过热,4.88%的专家则认为不存在过热现象,相对而言,大多数专家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对一些问题也给予了关注,比如投资热、消费不旺的问题,供过于求没有解决、新增长行业如汽车等重复建设趋势形成等问题。

那么,如何评判经济是否过热呢?在评判过程中专家们最关注的指标是什么?我们给出了几个选择,其中选择物价水平高低的占56.1%(因为可以多选,故各项之和可能大于100%,下同),选择供求格局变化的占48.78%,选择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比较的占46.34%,选择主要经济变量如投资与消费的协调与否的占43.9%,选择就业状况变化的占19.51%。从中可见,物价水平仍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指标,当然,其他指标也很重要,也是判断经济形势的重要方面,实际上,上述几个指标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可以说是互动的。

2.非典影响分析

非典疫情发生后,对我国经济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机构、专家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本次专家调查也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1)非典对今年经济增长影响大致0.8个百分点左右

7.14%的专家认为非典对今年经济增长影响0.1个百分点左右,7.14%的专家认为影响0.3个百分点左右,38.1%的专家认为影响0.5个百分点左右,11.9%的专家认为影响0.7个百分点左右,14.29%的专家认为影响1个百分点左右,14.29%的专家认为影响1.5个百分点左右,7.14%的专家认为影响1.5个百分点以上,简单算术平均,估计非典对今年经济增长影响接近0.8个百分点。

(2)旅游业受影响最大

非典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甚至有的还有所受益,比如医药行业,但从负面影响看,旅游业受影响最大,在我们给出的四个典型行业中,选择旅游业的占95.12%,占比最高,其次依次是餐饮业,选择比例为58.54%,社会服务业,选择比例为12.2%,零售业,选择比例为9.76%。

(3)非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

非典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给出的选择中,43.9%的专家选择了社会发展,是选择比例最高的,即专家们认为,非典疫情的发生使我们对社会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他依次为,政府职能转换,选择比例为36.59%,就业,选择比例为34.15%,24.39%的专家选择了经济增长,14.63%的专家选择了心理预期。

(4)应对非典反应过度的判断

在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许多人都在反思我们在应对非典时是否存在反应过度的问题。调查显示,7.5%的专家认为不存在过度反应,65%的专家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22.5%的专家认为存在较大程度的过度反应,5%的专家认为存在较严重的过度反应。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出现过度反应是必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专家们对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谓是否反应过度也只是事后的一种估计。

那么,由于过度反应所造成的损失占整个损失的比例有多大?9.38%的专家认为在5%左右,21.88%的专家认为在10%左右,31.25%的专家认为在20%左右,21.88%的专家认为在30%左右,15.63%的专家认为在50%左右,简单算术平均,估计由于过度反应所造成的损失占整个损失的比例在23%左右。

3.财政支出可承受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支出的比例

如果我们国家建立宏观管理应急反应机制,能够承受多大程度的财政支出(占政府预算支出的比例)?50%的专家认为在3%以下,37.5%的专家认为在3%~5%,12.5%的专家认为可在5%以上。

关于建设方式,88.4%的专家选择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建,11.6%的专家认为应由中央政府自行建设,显然,在这方面,中央政府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4.过热行业已经存在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认为目前存在过热行业的比例达到90.24%,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76%。在过热行业的判断上,房地产、汽车、钢铁位居前三位,专家选择比例达到了78.1%、63.4%和53.7%。其他依次为信息产业,9.76%;煤炭和纺织,同为4.9%,有色金属,2.44%。

5.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2003年,尽管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高,但各地区之间仍有一定差别,地区差距呈拉大之势。从专家反馈结果看,认为2003年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占65.9%,认为变化不大的占34.2%,没有认为地区差距在缩小的。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判断,18.75%的专家认为各地区已全部过热;34.38%的专家认为东部沿海过热,不发达地区不热;3.13%的专家认为东部沿海过热,不发达地区冷;6.25%的专家认为东部沿海不热,不发达地区过热;15.63%的专家认为各地区经济全部正常;18.75%的专家认为东部沿海正常,不发达地区冷;3.13%的专家认为各地区经济都正常,存在局部过热现象。

6.对投资增长的看法

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近年新高,那么,当前投资增幅是否合适,26.19%的专家认为明显偏高;57.14%的专家认为偏高;16.67%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

针对近年投资率不断走高,2003年将继续攀高的事实,32.43%的专家认为投资率太高,存在风险;56.76%的专家认为高,但风险不大;8.11%的专家认为合乎经济增长,没必要太关注;2.7%的专家认为由于投资结构问题,高投资率形成的风险可能更大。

尽管今年投资增幅比较高,但对民间投资的判断上,专家们总体上并不十分乐观,只有11.9%的专家认为整体已被激活;64.29%的专家认为只是局部激活;19.1%的专家认为还没有明显变化,比如股市长期低迷、存款余额不断上升就是具体表现;4.76%的专家认为仍然显得不活跃,有待进一步改进、刺激。

7.货币形势判断及政策取向

针对目前相对比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幅,14.63%的专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偏高;63.41%的专家认为偏高;21.95%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同样,对贷款增幅的看法,15.63%的专家认为明显偏高;53.13%的专家认为偏高;28.13%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甚至还有3.135%的专家认为还低。

根据对当前金融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关于货币政策的取向,2.7%的专家认为应在目前基础上再积极些;75.68%的专家认为应保持现有力度;21.62%的专家认为应开始采取适度从紧政策,总体上看,主张保持目前政策力度的占了大多数。

从货币政策调控选择上看,在我们给出的几个选择中,5.56%的专家认为应着重总量控制;58.33%的专家认为应总量力度不变,重结构调整;36.11%的专家认为应总量、结构一起调,可见,专家们对金融领域、货币政策操作中的结构性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从金融领域优先发展重点的选择上看,选择发展资本市场和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比例最高,同为52.78%;选择发展货币市场的占16.67%;选择发展债券市场的占38.89%;选择其他的占5.56%,主要是国有银行转制及体制改革。当然,目前我国三个市场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专家反馈的意见的看,大都希望我国金融市场能有序、规范发展,加强监管,优先发展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8.东北地区要成为我国的第四增长极有一定困难

东北地区能否成为我国的第四增长极?4.88%的专家认为不可能;56.1%的专家认为起码短期内不行;29.27%的专家认为几年内有可能实现;9.76%的专家选择了其他,即认为增长重心虽北上,但不会到东北,当然,相对全国东北劳动力素质高一些,因此是有可能的,但主要在改制,取决于国企结构调整到不到位以及政策和具体措施情况,也有专家认为,东北有可能成为外资增长的第四极。

9.区域一体化进程平缓,城市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大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商誉减值测试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范围不断扩大,在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

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处理方面,及时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亦有不尽完善之处。

1.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难度

(1)尽管新准则对“研究”与“开发”进行区分并明确其含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的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2)新准则列出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但是这些条件和标准的表述比较抽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加大了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难度。

2.可能采用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1)新准则未对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如何处理做出规定,那么,企业可能自主选择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利润,如在赢利较大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费用化,减少当年利润,达到避税的目的;在赢利较小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无形资产价值,以提高当期业绩。

(2)企业内部研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准则所规定的五个条件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而,企业只需“合理”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从而给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可乘之机。

(3)在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限于直线法,并且对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调节利润。

3.对策建议

(1)明确列举出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建议仿效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列举出我国目前经济环境下存在的无形资产的方式适用性将更好。在我国逐渐成熟的无形资产也越来越多,主要应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租赁权、特许权、电子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若按以上列举的方式明示,将更具操作性,不使无形资产流于账外,降低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程度。另外,也可将土地使用权独立于无形资产单列,专门研究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摊销等问题也会更有助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运营。

(2)研究和开发。有关研发支出的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变通的方法:①在研发过程中设置“在建无形工程”科目,用来归集研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若企业研发成功,则连同申请注册费、聘律师费一并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完成资本化的会计处理;②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个会计期末,设置一个与“在建无形工程”相对应的备抵账户“研发失败准备”科目,以避免将来研发失败对当期利润造成巨大影响;③若研发失败,则将研发过程中在“在建无形工程”科目归集的费用扣减已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账户后的余额计入当期费用。

这种处理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减少主观判断,有效控制通过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模糊划分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其次,符合真实性原则,使账面价值与实际相一致;再次,杜绝企业将失败了的开发支出也“合理”地予以资本化的可能性。

(3)无形资产的费用摊销应区别处理。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一律计入管理费用不尽合理,这是因为,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有的是用于产品生产,有的是服务于经营管理,还有的是为了出租给他人使用。由于持有目的不同,受益对象不同,其摊销费用列支渠道也应有所不同。用于产品生产的,其摊销费用理所当然地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用于经营管理的,其摊销费用应由行政管理费用负担,计入管理费用;用于出租给他人使用的,其摊销费用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这样分别处理,更符合成本费用分配的“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

二、关于商誉减值测试的问题

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各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中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但不予摊销,即视合并商誉为一种永久性资产;二是不仅将商誉确认为资产,而且在未来受益期内做系统合理的摊销,即视商誉为一种可摊销资产;三是立即调整股东权益,视商誉为一种权益抵销项目。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界定商誉为一项资产,每年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确定其价值的变动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和FASB颁布的第142号会计准则(SFAS142)《商誉和无形资产》中的规定类似,对商誉不必进行摊销,而是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值测试。其合理性体现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的减值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现存商誉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利润操控。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也必然的存在一些潜在问题:由于商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要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范围的大小圈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结果;减值测试有一定的复杂性,执行难度较大,比如企业在对商誉进行分配后,发生报告结构变化,有些部分合并或取消等原因,就要对商誉进行重新分配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工作量很大,而且得出的结果也未必准确,但是却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但是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计量确认的操作过程中却缺乏详尽的指导和解释。所以这一方法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因为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与企业报告体系结合起来考虑的,越小的报告层次,越难得到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而且层次划分的越细,对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按照怎样合理的方法将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我国准则却没有详尽的指导,并且我国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商誉减值的准确性更难计算。

因此,笔者认为在借鉴国际准则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结合实际,对商誉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进行摊销,同时定期对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进行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这种做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便于操作,更符合我国现行情况。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首先应确定资产组,确认商誉的测试范围。其次对于测试时间,由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每年一次测试效果不大,应根据需要进行测试。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第一,法

律和经营环境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的重大调整。第二,出现未曾预料的强大的市场竞争情况。第三,关键人才流失。第四,减值测试单元内的营业分部或很重要的部分很可能要被出售或处置。第五,减值测试单元内的一个重要资产集合面临大幅度减值。第六,减值测试单元的附属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商誉减值损失。如果减值测试单元内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应首先进行非商誉资产的减值测试并确认其减值损失,之后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三、关于公允价值引入的问题

新准则规定有关资产、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并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客观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及时反映市场价值的变动。公允价值引入,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和中国会计的发展方向。但是,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善。

1.存在的不足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式,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缺乏对公允性作明确的界定,而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于是公允价值会因评估方式不同而不同。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导致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新准则下会计操纵的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容易成为企业粉饰经营业绩的工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相关交易大胆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应受到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也应相应制定制约和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2.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的全面运用最终仍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等系统工程来解决,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当前具体操作来说,笔者认为应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广公允价值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是否真正公允,必须解决人为操纵问题。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因此,关键的措施是尽量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

其次,要培育发展对公允价值可靠性验证的机构。发展对公允价值可靠性验证的机构,能够使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得到更好的效果。要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监督、处罚措施。要保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意识,完善市场法规,严格市场监管。中介机构应该加大对会计报告的审核责任,包括中国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财政部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等。

最后,要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因此,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