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这是一个由勤劳、伟大、智慧的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字。我早就想对这个字,及它的深层含义表示点什么了。现在,真正让我能表达出来的,是语文老师给我的作业,这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可是突然地,我找不到要写它什么,也许是因为它可写的地方太多,多得让我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正如我在周末的不知道穿什么衣服。最终,我想到的是两个星期前历史老师的课题。一个与“海洋文明”有关的课题。
文明,有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提取这两种文明的“公因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公分母”是“水”。
水,通过不同的途径养活了不同类不同的文明。在养活文明之前,它先养活了人;在养活人之前,它先养活了组成人类身体的细胞。然后,让这些细胞因为水组成了“组织”、“器官”,最终组成了正在破坏、污染,并且在腆着脸继续使用“水”的人。
你说水是不是很伟大?
也许是,也许不是。伟大只能用来形容人的精神。而水,它只是一个物,或者是一种资源,一种和大兴安岭的木头、新疆的石油一样的资源,它们不存在任何精神。只不过水,它可以被应用得更广泛,比如可以用:“泡”(茶),“浇”(花),“洗”(衣服),“洗”(车),等等一系列以三点水为偏旁的动词去消耗它。但这都不算什么,这对水的消耗和污染,与做分解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差不到哪去。而“差得到哪儿去的”,是污染,是浪费这类带三点水的词语。
这类的“三点水”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现在,我就要用这个设问的修辞方法,来和在读这些文字的你聊聊,说点近的吧:咱家的水表的做功量要增加;月底是水费帐单可能做点加法运算。间接地,报纸上的新闻可能多写几个“水”字儿;被污染的河流中少几条活鱼;地球上可能因为缺水而少点树,多点风沙或台风什么的,然后引起目前我们关注的“温室效应”,再往后,说不定我们可以节约所有去游泳馆的门票钱——不是说因为缺水,就不开游泳馆。而是温室效应让我们可以在大街上游泳了。
这些内容听起来,似乎可以被某些人放到“扯淡”这个类别里。因为这些“现象”好象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遥远了,不论是时间还是距离。但是,事实可以说明一切:因为污染和浪费,我们缺水。
我们人类缺少我们能够使用的水。所以,沙特阿拉伯人喝的水,是用海水蒸馏提炼的;所以,巴西、智利政府没事儿就从把南极飘过去的冰给弄化了来喝。所以,我现在身处的北京地区所用的水,不少来自长江——有没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感觉?
关键词:化石燃料,温室效应,低碳建筑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在当今社会生产中人们所用的能源绝大部分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消失使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急剧增加,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所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日益凸显。全球变暖问题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科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全球的建筑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碳排放的60%以上,碳排放主要就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所以减轻建筑物的碳排放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减缓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了低碳、零碳等生活关念。因此就产生了零碳建筑的概念。
二、零碳建筑的含义
谈到零碳建筑就要先说一说“零碳城市”,“零碳建筑”的构想来源于”零碳城市”。”零碳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理论中。所谓“零碳城市”是指城市对气候变化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零碳建筑是零碳城市的重要一个方面,它是采用综合建筑设计方法,不用常规污染性能源,不损失绿化面积的建筑,用以最大化地实现“零碳城市”。我们要正确认知零碳建筑。绝对的零碳建筑是没有的。零碳排放,不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而是指尽可能不用能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化石燃料,也就是说尽可能不产生碳排放,对无法避免产生的碳排放使用植树等自然方式补充等量的氧气与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平衡。做到零碳排放,一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尽可能将其减少到零;二是将不得已排放的废弃物充分利用,也就是将一种产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或燃料,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量出现的低碳建筑、零碳建筑都基本采用这种方法。提出“零碳建筑”主要是提倡不用有污染的常规化石燃料,加强开发可持续能源。尽管真正要做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零碳建筑”作为人类环保的一个理念和目标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三、零碳建筑实施的措施
目前,世界上建造零碳建筑实现零碳排放的方法一般都是在建筑内采用可再生能源,例如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用地热能供暖等,对无法避免的的碳排放用植种绿色植被的方法来吸收并且还可以造氧。零碳建筑除了尽量避免碳排放以外还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阳光、风、雨水、生活垃圾等。如收集雨水净化、灌溉;利用自然气流自调节室内通风、温度;利用生活垃圾用微生物发酵发电,充分利用生物能等等。
2002年完工的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建筑”。整个社区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的办公和商住面积。它实现“零碳”生态社区的方法是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说是一个“零碳”项目,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化石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良策。
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零碳馆世界瞩目。该馆是采用本土化产品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共的零碳建筑,该馆贴切地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座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零碳馆中设有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间,全方位向世博游客展示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在能源使用上,“零碳馆”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还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把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四、零碳建筑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只有了解了生态环境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本次调查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如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比,造成海洋赤潮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白色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沙尘暴、酸雨等问题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61.85%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56.7%的学生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比,仅有15.46%的学生知道形成海洋赤潮的原因。而上述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是以选择题出现的,如果以填空或问答题形式出现,答案的正确率必然还会有所下降。高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等问题的了解程度见表1。由表1可见,高职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但总体而言,他们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生态道德相关问题了解得不很多。
二、高职学生的生态保护行为状况
本次调查还涉及了高职学生的生态保护行为,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践踏草坪,制止别人践踏草坪,拒绝吃野生动物,拒绝选择过度包装的商品,自备购物袋,过度消费,随手扔垃圾,垃圾分类等问题。受访的高职学生在生态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如表2所示。在这组问题中,对于拒绝吃野生动物这一问题的回答最令人满意,其次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问题,大多数学生做得不错。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施行已逾五载,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自备购物袋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是很强。这一调查结果表面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表现得不太好的几个问题,其实做起来更简单,但即使是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总有很多学生做不好,特别是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如践踏草坪和制止别人践踏草坪等问题,高职学生管自己还较容易一些,约束周围同学就显得非常无力,亦或者是根本不去关心别人的生态保护行为。这些问题也说明高职学生的整体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情况
人们只有意识到生态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环环相扣的关系,才能有意识地去保护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意识是行为的基础,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保护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在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和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产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生态保护行为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很难想象,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会产生很好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意识应该是包含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的自觉意识,任何忽视环境保护的社会发展和放弃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都不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应有含义。因此本次调查也涉及表3~表5中的一些问题。对表3问题的回答表明,高职学生对现今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对表4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表明,大多数高职学生从过去“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中走了出来,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对表5问题1的回答表明,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尤其是对于生态问题,仅仅有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对问题2的回答表明,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还没有非常清楚的定位。
四、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低碳建筑;障碍;对策
在人类活动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的条件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变化,其中气候的变化就是让人最担忧的一种恶性变化。当前气候的变化,给人类社会正常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使人类避免由于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积极参加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会议并签署相关的承诺。目前最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的到2020年实现各国的减排目标。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正在大范围的实施二氧化碳减排和降低温室效应的对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对我们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低碳建筑概念被提出并被付诸行动的主要动力。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低碳建筑的发展在我国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进而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大范围的应用并推广,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降低气候变暖对我们带来的威胁而做出一定贡献。
一、低碳建筑的涵义
低碳,顾名思义是指含碳量较低的物质。在科学界,低碳所指的是那些含碳量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低碳建筑则是低碳技术与建筑工艺结合之后产生的新词汇,对于低碳建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释义。当前,在我国对于低碳建筑的定义主要是认为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目标基本一致,但是二者的切入点、侧重点和技术方向都有所不同,低碳建筑主要是为了响应节能减排,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主题。我国的低碳建筑要求在整个建筑建设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制造建筑材料、设备,建筑的施工和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尽量少的使用化石原料,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思考,从建筑生命周期出发提出低碳建筑的涵义为:低碳建筑是一类要求建筑产品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充分贯彻利用清洁能源的思想,用以解决整个建筑自身的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同时,建筑内产生的废弃物也要参与到建筑的资源能源循环过程,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低碳建筑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低碳建筑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在我国,低碳建筑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要想大面积的推广低碳建筑,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相关从业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依据当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状况分析,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社会参与意识问题
低碳建筑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意识先行。这需要我们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对低碳建筑有一个好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低碳建筑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未在社会上进行良好的推广与普及,社会人士对低碳建筑还没有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公众心理对低碳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并没有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能耗的方式,阻碍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推广。
(二)政策与机制问题
当期,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刚刚步入正轨,国家在政策与机制方面,对低碳建筑还未有很好的涉及。目前,各地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油少、气少、煤多导致能源消耗过度依赖煤的多污染的局面,而对于低碳建筑的发展,政府并未制定有关政策,对一些建筑能源消耗量大的单位也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减排措施,更缺少低碳建筑的激励性政策,导致许多企业不愿主动降耗来减少碳排放,也导致低碳建筑在我国并没有能够取得足够的政策支持。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和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低碳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程,在其中广泛的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有较强的低碳技术做支撑,但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技术能力水平有限,发展低碳建筑所需的低碳技术较低,使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虽然发达国家早已进行了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他们担心再向我国提供低碳技术之后,会影响他们的技术的竞争力,因此,低碳技术一直对我国都是封锁状态。低碳技术的缺失,是阻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为了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积极减少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笔者结合相关调研及自身思考分析,提出如下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一)发展低碳建筑,须意识先行和全社会参与
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发挥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面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低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及控制环境污染等需要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应加强气候变化的危害教育和发展低碳建筑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机制
政府应积极研究低碳建筑发展的趋势和优势,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鼓励低碳建筑的建设,从行政方式、审批环节等方面促进低碳建筑的尽快建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认识,使人们都能积极响应低碳建筑的建设,进而促进低碳建筑的建设和推广。
(三)投入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科研攻关
在发展低碳建筑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低碳技术,其他都属于纸上谈兵。因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积极的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的科研攻关,对低碳建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保证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持续建设和发展。
总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积极研究低碳技术,大力推广低碳建筑的建设与应用,其意义重大。在当前低碳概念已经开始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的发展低碳建筑,在我国形成良好的低碳意识,促进我国环境气候的改善,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曹小琳,柳云状.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03:115-117.
[3]刘翠翠.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当上海加入伦敦、纽约、悉尼、汉堡、东京、约翰内斯堡行列,看客歌手一同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歌舞狂欢时,中国人终于加入了环保全球运动。如美国政客戈尔所说,中国的环保问题是世界的大问题。且不论此话背后的政治意味,此言的科学意义毋庸置疑。
比起经济全球化,环保全球化实在多了。就算我掏空口袋去花旗开了个户,也算不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但我用了个布袋子在路上招摇,就算赶上环保全球化的趟了。空气不分国籍,海水不用护照――环境本来就是全球资源。这句话的正面解读是,蓝天面前人人平等;负面意义是,撒一泡尿大家闻臭。
可惜的是,日常生活中大家视力有限,总是优先观察负面意义,然后将其做正面解读:吐口烟污染了环境,我自然利益受损,但那些辛辛苦苦保持良好生活做派的环保人士不也吸了二手烟吗,他们也有损失。照此推论,人家污染,我也受损,环保何苦?
十来年前口号满大街的年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知名度极高。但所谓“人人有责”的基本含义就是“人人无责”,单纯的道德约束力无法让人明白,为什么少用几个塑料袋、开高几度空调、少开高油耗汽车就成了本人职责?
好在我们全球化了,当道德约束力不足时,时尚成了环保的重磅理由。加入环保队伍,你就加入了全球时尚圈,上海陆家嘴的土人就和伦敦、纽约Live Earth者在同一战壕奋战了。就像环保手袋“I'm not a plastic bag”在伦敦受宠在台北也遭哄抢一样,虽然诱惑的由头有点傻,但理绕了一圈回来还是不错的:环保之责无人赦免,与其抵抗不如沉溺。
波希米亚是天生环保的,现在布尔乔亚也学会了扯块绿布往身上披。别说人家这是作秀,当作秀利人利己时,人家立马高端起来,留下你一个随地吐痰的阿巴在被街头大妈教育:2008都快到了,你不环保我还得绿色奥运呢,给中国人争争脸,OK?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29-01
培养学生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实践和完成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1.转变观念,明确意义
1.1 要树立"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不仅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从不例外。学生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也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1.3 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昧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
2.1 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会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会问"。很多学生不善于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是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模仿,因而创新能力不足。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生活中的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生活经验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一旦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或不明白的事实,他们最容易向老师或书本提出质疑。这些问题有些可能当时可以解答,有些可能一时解答不了,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豁然开朗。例如,①有些树叶为什么到冬天会变黄?为什么会脱落?而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黄,也看不见明显的脱落现象?②瘦肉精饲养的动物为什么肉质比较瘦?饲料中加了添加剂后为什么鸡在短期内会变肥?③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容易骨折?④为什么熏烤、油炸、腌制的食物食用过多会对人体有害?⑤为什么有些人会花粉过敏、青霉素过敏?⑥为什么有些人需要补铁、补锌?⑦农民在种地之前为什么需要犁地、松土?种庄稼以后为什么又要除草、施肥?……。又如怎样妥善处理家庭垃圾、学校垃圾?它们是否回污染环境?"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2.2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2.2.1 情境假设法。情境假设就是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过去、现在、未来)的假设发问,并在假设的情境中推理思考,进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生态系统平衡时,问:当草原上风调雨顺时,草会怎么样?草原上的羊群会怎么样?当讲到"温室效应"的危害时,问,假如温室效应,地球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2.2.2 列举法。列举法即要求学生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例如:当讲到"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要求列举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当讲到"人的感觉器官"时,问,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2.3 比较法。比较法就是要求学生对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例如,在学植物分类时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在学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时,比较家蚕、蝗虫各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方式等。
2.2.4 替代法。替代法是指其它的字词、事物、含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例如:在讲到"人体的免疫功能"时,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及"第二道防线"可分别用什么另外的文字来表示。在讲到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时,问,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用得不科学,用一个什么字来替代会更准确些?
2.2.5 打破常规法。打破常规就是指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成规,寻找不同的观念。例如:当讲到"生物进化"内容时,问,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外,还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时,问,环境保护除了植树造林、防治污染以外,还有哪些措施?
2.2.6 想象法。想象法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设想未来,与情境假设法有些类似。例如,在讲到"生物的遗传"时,问,基因工程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学生成材的催化剂。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而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蒋碧艳,梁红京编著;生物课程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36;
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和以往的主题比起来,这一主题显得比较“虚”而笼统,不像去年的“地质遗产保护”那么具体而实在。可是,笼统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因为具体问题已经不能一个个孤立地解决,必须有更宏观的视角和思路,才能综合地观察、分析、解决纠结在一起的各种问题。因此,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善待地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并不乐观。
善待地球已经不是一个新说法。温室效应、沙尘暴频发、荒漠化严重,一项项事实都在提醒人类,我们不断面临的地球对人类的暴虐,往往首先肇端于我们对地球的肆意破坏和蹂躏。地球永远无言,但因地球环境恶化而带给人类的灾祸,却不免让人怀疑这是地球着意加给人类的报复和惩罚。当沙尘暴以人类力量完全无法抵挡的狂暴席卷而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何其渺小;而当我们追踪沙源,知道这灾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追求富裕的努力时,我们又不得不怀疑,在地球、在自然面前,人类难道真的是理智的、理性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的“灵长”吗?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及我们所赖以存在的一切,都源于地球,地球是我们永远无法僭越、无法征服的主宰。所以,面对地球,唯有善待。
和善待地球一样为我们所熟悉的说法,还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个客观的陈述,没有人怀疑它的准确。但这一客观陈述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和这一事实带给人类的困境,却未必被我们真正理解。关于这一说法,应该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理解,一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地球面临灾难时,人类无处可逃;二是我们--我们人类,包括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不同人群,共同拥有唯一的地球。不同的人群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可以有贫富之别,可以占有不同份额的资源,但有一点是平等的,即我们只有同一个地球。前一点提醒我们必须善待地球,不能让它最终沦落成荒芜的家园;后者则告诫不同的人们,以任何方式对地球的施暴、对资源的过度掠夺、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其后果最终都无法转移,都会以曲折的方式落到破坏者头上。
今年入春以来,沙尘暴频发,北京人再次直接地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威胁。而专家告诉我们,这些盘旋在我们头顶的黄沙并不来自我们身边,甚至不完全来自内蒙古或西北,其中有相当部分来自更遥远的地方。而当本报记者远赴蒙古国追踪到最初的沙源的时候,“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说法就不再是一种抒情,而是严肃甚至严酷的事实。而当沙尘暴随着大风继续向远处飘去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
一定会有人指责牧区百姓的过度放牧,或西北农民的过度开荒,可是,在一个日益相互关联的地球上,没有谁的行动可以与他人无关地独立发生。正如欧美市场对“沙图什”披肩的需求催生了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偷猎一样,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为地球环境的破坏负起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 建筑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生态建筑观的含义
(1)建筑室内的居住环境必须舒适,而且还要健康、无害。(2)在修建高质量建筑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对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要进行充分地利用,使建筑物修建完毕之后,能够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建筑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能源消耗降至最低。(3)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所使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并对这些回收之后的资源进行重复的利用。(4)对于建筑物的朝向要选好正确的方向,对于建筑物的体形和建筑室内的空间布置,要处理妥当,尽量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5)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对绿地尽最大努力地去保护并尽可能多地再去开辟一些绿地,以改善建筑周围的景观,保持建筑与周围生态之间的平衡。(6)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筑修建的工作效率。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技术可以极大提升建筑功能,但是将技术与空间剥离,仅依赖技术推动力,建筑的负面效应将会大大增加,如果生态技术无法和创作本身融合,只是成为一种装饰技术手段,其正面效应无法完全体现。生态的实现,需要来自基于空间布局思维上的多维度集成。具体来讲,生态技术理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方案创作进行客观量化。
2.1 气候与建筑的生态耦合
建筑是气候的产物,近年来,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成为研究与设计的热点。Andreasi 和 Ryozo分别研究了巴西湿热气候与日本寒冷气候条件下,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同济大学的吕爱明研究了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应变建筑的设计策略。这些都表明了,继“形式服从功能”、“形式唤起功能”之后,当今的设计观已转变为偏重生态的“形式遵循气候”。一个方案在一个地区也许是经典之作,搬到另一个地区,由于气候的不同,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同一类型的建筑,基于气候差异性的空间塑造会截然不同,设计创作应充分考虑气候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采暖制冷等被动式低能耗生态技术,结合空间布局,将气候与建筑进行最佳生态耦合。如在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是重点,设计时应着眼于被动式集热技术如何与空间布局更好的融合;南方湿热地区夏季防热是重点,设计应着重考虑在合理的利用遮阳和自然通风的生态基础上,完善功能布局和空间的形体塑造。印度建筑师查理斯・柯里亚在帕雷克住宅(图1)设计中,为解决干热气候下的遮阳和通风问题,在设计中强化了当地民居的“管式住宅”设计理念,其内部庭院由此演绎出两种剖面形式:“冬季剖面”和“夏季剖面”,通过冬季建筑空间的收缩和纳阳措施,以及夏季建筑空间的开敞和通风,应对气候变化。
夏季剖面为下大上小的 A 形,内部空间与外界的接触面减少,有效降低了夏季阳光照射的强度,同时 A 形庭院竖向高度的增加强化了风压通风,形成良好的空气吹拔效果,很好的适应了对于当地夏季午后炎热天气;冬季剖面为下小上大的 V 形,室内空间面向室外开敞,大面积接受日光的照射,达到冬季保温的目的。柯里亚发掘印度当地建筑适应气候的特性元素,就地取材,建立了一系列建筑空间和形态,完美的诠释了气候和建筑的耦合生态共生。中国有创作气候适应性建筑的基础,建筑师应深入分析场地的地理地貌、气候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以独特的建筑词汇和语法 , 创造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特色空间。
2.2 技术与空间的生态对接
不从建筑的主体 - 空间出发,而一味的进行所谓的“生态技术”的堆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使建筑成为无意义的、高成本的技术堆积。就设计创作而言,作为实现建筑的手段,技术为辅、空间则是主,不能本末倒置。空间行为,是指通过空间布局激发或引导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让人们在获得舒适感、愉悦感的同时,自发的以更健康的方式使用建筑,享受建筑,从而达到生态技术无痕植入的目的。设计师应该创作中注重技术与空间的量化结合,具体制定出能引导空间行为的生态设计策略,从而顺利实现技术与空间的生态对接。
2.2.1 “生态表皮”的运用―引导人们体验技术的舒适感
目前,公共建筑体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原来的单一建筑逐步演变为具备多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大体量、长进深不利于生态空间的形成。如何通过空间的设置,巧妙地引导室内的空气对流、自然光线的渗透,利用一切可能的自然条件,最大化满足空间的物理环境环境需求,使人们在感受建筑的同时,体验技术带来的舒适感,是生态设计的重点。给建筑赋予灵活的“生态表皮”,是建筑“生态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科技进步使得极具技术含量的建筑表皮在美化建筑形体的同时,成为对建筑的不舒适进行补偿的有效手段,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表皮的技术处理,在不影响正常的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改善室内主体空间的环境品质。杨经文在设计梅纳拉大厦时,通过植物、玻璃和遮阳钢架,自下而上建构了双层表皮。螺旋而上的立体绿化,带来了遮阳和氧气,南北两侧墙面的通透玻璃幕墙缓和太阳直射,炎热的东西墙面,用铝制散热片和遮阳板进行微气候调节,同时有意的空间开敞,使得自然通风得以顺利进行。人们能自然的感受到生态技术在建筑内部带来的舒适感(图 2)。
2.2.2 室内公共空间室外化
空间的本质就是人们交往、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公共空间在内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随着生态理念的植入,室内公共空间性质发生了外延,它既是连接内外的实体灰空间,同时也是气候缓冲的物化空间。当前有很多的建筑,大量的将实体功能空间划分出一定面积的公共空间,其目的就是作为气候应变界面,来自动调节建筑微环境,形成生态效应。同时,在公共空间室外化的基础上,可利用温室效应和自然通风,与建筑空间整合形成 “边庭”的护界面,积极应对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优化室内的物理环境。盖尔森基兴的德国科学园,在建筑西面设置了一条长 300 m 的“拱廊”边庭空间,斜向玻璃墙在模糊室内外空间界限的同时,另一方面,通过拱廊上的隔热窗扇的有机闭合和开启,提供通风和朝向湖面的通道,为温室效应和室内通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3 集成化生态设计传统线性设计
在生态理念的冲击下,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多专业、跨学科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集成化生态设计(图 5)已成为未来设计的趋势。建筑生态效应的实现,需要多专业设计人员同时、同步设计,这要求建筑师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起集成化生态设计观。集成化生态设计是从全生命周期来加以考虑和优化建筑的过程,它把传统线性设计所忽视的主动式和被动式技术整合到一块,通过技术筛选,以较低成本获得高性能和多方面的效益。这种设计方法在形式、功能、性能和成本上把生态技术理念与常规建筑设计标准紧密结合,并且集成化设计越早介入设计,生态有效性就越高。贝丁顿零能耗社区,清华大学节能示范楼(图 6)的落成及实际产生的生态效果,证明了集成化生态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 结语
随着生态技术理念的普及,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必然会成为未来设计创作的主流。生态技术理念的设计植入,对于习惯于传统设计创作模式的建筑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若想在建筑设计中成功融入生态思维,实现客观技术与主观设计的合理对接,建筑师应加强生态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自然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时候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让人们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要想修建出一个好的生态建筑,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就必须能够处处体现出生态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对外来的特殊物质的选用,在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的情况下来满足当地建筑的需要。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时,只有做到了建筑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才能使整个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徐析.景观领域中的生态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05).[2]李海兵.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J].建筑节能,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