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学科化 学术品格 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56-03

学科是大学学术活动的基本质素,不仅是大学教育职能的直接负载者,还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伯顿·克拉克指出,大学是围绕学科组织起来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基础,学科作为一种“专门化组织方式”,是大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特征”。在我国,科研体制、学科划分体制与高等教育管理仍然承受着过去计划体制的掣肘,学科化成为众多研究方向、课程与领域博取合法性地位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某些课程或研究方向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摇身一变,迅速升格为学科;而作为有着百年历史传统的大学语文,在21世纪却步履蹒跚,成为与其背负的责任和期待极不匹配的边缘化课程。于是,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语境下,诸多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希冀通过一种身份的转换或者构建来完成一次完美的转身,以期获得学术身份认同,大学语文学科化也就提上日程。那么按照目前国家学科制度和学科形成条件来看,大学语文是否具备成为学科的资格呢?

一、大学语文学科化的困境

“学科化毕竟是人类思维进步的重要标志,长久无所归属的芜杂之地,或者被重新划分,或者是自生自灭,一般很难逃出这个规律。”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学语文课程可能走向终结,这并非危言耸听:包括《光明日报》在内的权威主流媒体,也曾连篇累牍地报道大学语文的“尴尬”、“失落”与“掣肘”。大学语文这一块“长久无所归属的芜杂之地”始终无法融为中国教育机制的一分子,以获得学界的公民权。除了某种意识形态导向之外,也与大学语文自身定位未明、学科内涵建设不成熟有关。

1 大学语文尚无明确的研究领域

任何学科就有较为稳定和明确的研究领域,其肇始于学科知识点的问题式探索。研究领域不同,研究性质也就不同。学科应该具有边界的规范,虽不说不能越雷池一步,也应该体现自己比较完整的知识谱系与学术范畴。因为“不可渗透的边界一般说来是紧密扣连汇聚的学科规训社群的要素,也是那个知识范围的稳定性和整合的指标。可渗透的边界伴随而来的是松散、分布广泛的学术群,亦标志更分散的较不稳定的和相对开放的知识结构”。我们很多研究者认为大学语文具有跨学科的属性,这种界定的危险性就在于赋予大学语文“更分散的较不稳定的和相对开放的知识结构”。其结果可能是我们始终在研究“他者”而非大学语文专属的问题范畴,正如有学者认为“科学研究物质性、追求普遍定律和生产真理;而文学研究则探索人类的灵魂、欣赏独一无二的杰作和变化气质”。即使作为大学语文有着语文的内涵,我们的研究不能与文学完全决裂,但需明白的是一门学科知识体系可能会跨领域,但它必须有自己的中心研究对象,而这个研究对象又是别的学科所不研究或者说不是重点研究的。比如说生态文学批评,纵然涉及到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但实际是研究文学的或者说以研究文学为主的,生态学在此充当方法论的角色。大学语文研究的领域与范畴如何?我们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自己都很困惑。只要稍微梳理下近30年大学语文研究成果就能知晓,我们的研究对象过于发散,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存在众多业余性、感悟性、肤浅性成果,有阐释力、学理性的成果微乎其微,因此无法凝练学科共识,更无法呈示给外界一个整体性学术群体。

2 大学语文尚无特色的研究范式

虽说大学语文不是政、经、文、史、哲与艺术的大杂烩,也非传统经史子集的国学,更不是写作技巧的集纳,但是,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又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存在着交叉与跨界。一般而言,凡以学科面目出现的,就必然有自己的研究范式。肯尼斯·贝利说:“‘范式’用在社会科学中,就是观察社会世界的一种视野和参考框架。它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所组成……范式是研究人员通过它观察世界的思想之窗,研究者在社会世界所看到的,是按他的概念、范畴、假定和偏好的范式所解释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大学语文研究范式应是其在理论体系与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研究领域与研究活动的一套基本的理论与假设,以及研究人员以此为中心形成的较为统一的学科理念、价值取向、方法手段的集合。研究范式有助于揭示学科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和本质,反映了学科形成的一般方式、步骤及其合理化的程序。从现代学科演进历程中方法论的运用来看,有以分析、归纳为研究方法的,这是归纳型学科;有以演绎方法为主体的,可称为演绎型学科;有以观察、比较、分类为方法论的,可称之为描述性学科。方法论实际上是一定理论原则在具体认识与实践过程中方法的总和。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我们至今尚未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研究范式,既没有分析归纳。又不能演绎,虽说可以比较、分类,但鲜有令人信服的成果出现,以致于大学语文研究与中外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界限模糊,关系暧昧。如此一种欠缺客观与学理的混沌研究状态,充分说明目前大学语文研究尚未形成本质性、本源性的理论原则。

3 大学语文缺乏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学术阵地

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具有共同旨趣、共同研究领域、相近研究方法的研究队伍。学科成型,不应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单家独灶,需要一系列具有影响的成果集合,要能创造出得到包括本领域之内的专家学者所公认的规范。我们大学语文教学队伍是否真的庞大且稳定?我想,好多同仁是否和笔者一样,除了讲授大学语文之外,尚有一门自己主打课程;并且,围绕着这个主打课程相关的研究才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学界一直在呼吁建立稳定的大学语文教研队伍。可限于现实的逼仄或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呼吁永远被呼吁着。大学语文研究队伍缺乏稳定性,缺乏正规化、规范化与制度化保证。学科的形成,还要看有没有理论阵地,亦即具有学科属向的学术刊物。一方面可以交流学术思想与展示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提供讨论、争鸣与辨异的阵地;一方面可以以此团结研究人员,提携学科研究人才,并能为学科建设培养薪火相传的接班人。大学语文没有一份正规的学术期刊,必然缺乏坚定的理论走向,也就无法就学科建设相关范畴、理念、原则、方法与手段形成共识。其对同道的凝聚力必然减弱。

4 大学语文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以体系构建为终极指归。在体系的统摄之下,是大学语文学科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稳定性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甚至有可能形成一套特殊的话语系统。黑格尔以哲学为例,阐明了体系之于学科建设的意义:“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之后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并且,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知识,或思想传统,或者说是一种研究纲领,以便同行之间互相认同,以便新人被培养训练成这项学术事业的继承者。”因此,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备,被视为衡量学科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这种理论体系反映在以学科教材为基础所形成的世界观、伦理审美规范和理想上。那么我们大学语文的事实是一千所学校,两千种教材。既有纯粹的文章编选式样,又有语言文学杂糅式,还有实用写作式。教材混乱反映了编写者思想及其审美的缺失,也说明了大学语文价值体系的断裂。实际上,相当部分的大学语文教材没能够凸显编者的思想理念,或者说编者本身也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认知,完全沦为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畸形产品。即使有的编者有自己的编撰理念,要么单纯从传统中寻找精神资源。要么很容易地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附庸,缺乏价值的独立和个性。如此,意图通过大学语文形成严格的学术规范与系统的学术训练是否有些空中楼阁般奢望呢?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困境的突围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科建设关乎着国家主导价值的推行。首先,国家的主题是发展,其中尤其以经济发展唱主角。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产生的基础就是学科的发展。为此,国家在主导意识中会优先发展那些有利于提升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经济进而提升综合国力的学科。其次,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作为压倒一切性的主要任务,而经济学的本质就是利润和效益。作为利益的挖掘而言,大学语文是很难转化为GDP增长值,与一些自然学科相比没有任何经济增长点的优势;即使与大学英语这类工具性课程相比,也无法为国家带来间接性经济效益。再次,大学语文作为人文性课程,在以消费性为主导的社会中育人成效尤其缓慢,因此,在规引意识形态正确导向上,尤难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竞争。大学语文一旦无法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麾下,其学科化的紧迫性与必然性系数就大为降低。但这并不代表大学语文学科化永远沉沦泥沼。走学科化之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需要远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脚踏实地,走务实的道路,逐步解决建构学科体系的攸关问题,促成大学语文学科化的完成。

1 塑造一种坚实的学术品格

文品如人品,人品亦如文品,学术研究依然如此。学术品格是学科的尊严、风格和形象的集中体现,反映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群体的精神风貌,是学科的灵魂。一方面,学术品格决定了学术境界的高低;一方面,学术品格影响着研究者对学术的探索进路,学术不是走星路,可以有终南捷径。它需要学人的坚守,需要学人不被物欲蒙蔽。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秋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再加上批判之态度,这必然有助于学术品格的形成。前两句告诉我们要有自由与独立的精神,才不会随波逐流,从而迷失自我或者亦步亦趋;后者告诉我们要有分辨意识和怀疑精神,惟其如此,才不会过于迷信既定成果。大学语文研究尤其如此,课程处境的尴尬与失落,教师自身发展的严酷现实,都需要大学语文教研者能够具有饱满的学术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及学科研究的执著追求。先生曾说。一个学科可以挥之即去,却不可招之即来。学科的文化场域,是一种学术群体的共同信念、研究方式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对其成员有引导与规训作用。学者们的学科规范、传统、观念可以代继相传,以期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评判标准及行为方式能够跟得上学科建设的需要。“在每一学科领域里,都有一种新成员要逐步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发达的系统中尤其如此。……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团体的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团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所以,在前辈学者的影响下,学术新人们才能找到依附感与归属感,找到可以为之奋斗的学术方向。只有聚集了众多有归属感与共同学术信念的集合体,才有可能大批量产出学术成果。这是大学语文学科化的必然选择。

2 培养一种“问题取向”的研究意识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3篇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人文教育仍然没有跟上急剧变化的时代,没能切实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口头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而大学语文正是承载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这些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它对继承祖国的悠久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的容纳新知识和新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该门课程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一般都是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课时大概在三十四十左右,要在短短的几十小时内学习如此多的文学作品几乎不可能,加之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很突出,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相对来说普遍轻视一些,这样一来,如何教好大学语文就成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本人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要学会思考,有灵感的迸发。大学语文的侧重点不再是逼迫学生去背诵和记忆某篇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比较系统的掌握语言和文化的规律,它不再是枯燥无味,而让学生放松绷紧的神经,感到轻松快乐,如同是听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大学语文并不具有像英语那样的“实用”,也不可能直接作为升学、出国、就业的敲门砖,但良好而准确的汉语表达在学习和工作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是长久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语文的运用。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生影响可能超过专业知识。大学语文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二、信息与思想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宣称:未来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世界。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认可还是反对,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不注意收集信息,对世界的变化反应麻木迟钝,生活也可以简单重复地进行;如果迷失在信息的大海里,对各种各样纷繁的信息缺乏判断和处理的能力,结果将是茫然不知所措。

二十来岁的大学生读到的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没有读到的是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这种年龄的人一方面对新的信息与变化很敏感,另一方面,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很多:求学、就业、爱情婚姻、为人处世等等。他们既需要足够的信息和思想来帮助他们求学就业、规划人生,为人处世、把握情感,又很自然地喜欢各种各样的知识与信息以拓展知识面,弥补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世界与自身,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格更加健全,自我素质更加提高。因此,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自然怀有一种期待。

这样一来,对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就提出了要求:在介绍作家讲解作品时,一方面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既有质量要求又有数量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服务于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指的是实质而非表象。国外生活与国内生活,现代人生活与古人生活虽然形式上相差悬殊,其实还是有许多精神实质一脉相通。一部《红楼梦》,经济学家能看到管理,革命家看到排满,医学家能看到医术,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就说明了文学作品的多面性、丰富性。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发现与挖掘出这些丰富性,就找到了陶冶、熏陶与教育学生的捷径,这也是努力教好大学语文的捷径。

三、方法与技巧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是应试教育,一方面教学目标死板僵化,另一方面也带来教学过程的死板僵化,更主要的是思想意识的死板僵化。这种教育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思想内容也与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脱节。这种教育不受学生的欢迎是肯定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拓展思路,进行创新。

彭书雄教授在“人文导航,精神成人――评周金生、江少川主编的《人文大学语文》”里谈到英国语文通过教材里的“人与自然”,沟通动物学、地理学、生命科学三大领域;日本语文教材《灰姑娘的时钟》由童话故事谈到“时钟”和机械时钟的发展史,以及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所造成的雇佣劳动制与“时间等于金钱”的经济伦理观念,由此打通了物理学、经济学学科领域。因此,大学语文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进行类似的知识延伸与拓展,既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学习课本知识,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4篇

在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选择使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基于此,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提出了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影像资料;大学语文;影像手段;影像元素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必修公共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辽宁师范大学所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自主出版,由张庆利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读本》。该读本中所包含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到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方便教师传达文本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来,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步提高。因此,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重视。

一、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影像手段,即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艺术作品,发挥其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以期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影像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延伸,有着众多区别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势。

(一)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学实验得出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听觉。此外,该研究还证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感知和接受的感官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好。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视艺术作品是作用于多种感官的多类型信息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运用影像资料所带来的多维度、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课堂表现形式极具感染力,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文章进行理解。

(二)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对知识的感知指的是对知识表面或者外在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课文文字中所阐述的内容,所具有的逻辑性的认识。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像资料,可以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感性材料。例如,在讲解贾平凹的《秦腔》这一课时,播放一段秦腔表演,让学生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便于教师课堂内容的进一步讲解。

(三)播放并讲解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性记忆的持续

心理学中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有这样的结论:从听觉获取的知识人们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信息传递工具,人们能够记忆65%的知识。这一实验表明,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记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

虽然影像手段的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种种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倚重影视作品,限制学生思考

影像手段作为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具有区别于传统文本的传播优势。在课堂上的使用,会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但是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产生模式化认识,限制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例如,在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引入一段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应片段,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戏剧文本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形象由文字描写一跃成为视觉上可见的直观人物形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文学形象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影视艺术作品中统一出现的人物形象由独一的演员来饰演,这样的演绎方法抹杀了不同人心中的具体人物形象,势必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其次,除了人物具体形象差异外,部分影像资料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原有情节,影像资料内容有别于教材,易对学生造成误导;最后,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课堂文本有一定的阅读思考与分析,直接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会定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探寻止步于初级阶段。换言之,一些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的文学接受与独立思考。

(二)淡化文本阅读,喧宾夺主

教师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作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材料时,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影视作品的音乐、图画、色彩等视听效果上。此时,过多地使用影视艺术作品,会减少学生对文本的精读和理解。影像资料的使用,虽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也容易使课堂关注点从课文的内涵偏移到外在表现,冲淡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浅尝辄止,对文章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内涵止步于画面感对视觉的冲击,乃至从影像资料回到教材文本时,思路仍然留在播放过的视频中不能自拔,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占用课堂时间,容易本末倒置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虽然极为重要,但是课时安排受种种条件限制,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一个学期里仅有的32个学时对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的大学语文来说完全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量的影像资料势必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被迫压缩或侵占其他课堂项目的时间。同时,引入课堂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涵盖大量内容,除了教材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之外,往往还包含了众多题外因素。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播放影像资料在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大学语文教学负担,甚至使课堂的教学中心由教材转向影视艺术作品,从而忽略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的,造成本末倒置。例如,在讲到辽师版《大学语文读本》中《侠客行》一文时,有的教师会选取一段有关“侠”文化的影视片段来引入课堂主题。这样的方法虽然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同时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次要内容误推到教学重点,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传递人文关怀与文学素养的大学语文课变味成了历史课、哲学课。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影响元素作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出影像手段有别于其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根据文章内容量权衡相应的影像资料使用幅度

为了确保选取的影像资料发挥最大的效用,就要保证所选影像资料长度能够在教学计划安排内完成。在逻辑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需要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逻辑性分析论证。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缜密思考、严谨表达的能力,此时如果选取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的组成部分,难免会打断学生文本分析的连贯性思路,使学生思维陷入肤浅化的瓶颈。因此,在讲解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减少甚至避免影视艺术作品的课堂使用。在一些文言文、诗词、说明文和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影视艺术作品便能够发挥其优势,将文章讲解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加深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理解。由此,教师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影视资料。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受教能力,简短有力的影像资料能够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像资料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上,就能自觉进行思维活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选用拖沓冗长的影像资料,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避免造成影像资料喧宾夺主的情况。

(二)选取恰当的影像资料,使影像教学手段与大学语文课堂相适应

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对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影像资料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在使用的时不要喧宾夺主;其次,所选取的资料要长度适中,不能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应该用来交给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再次,选取的影视艺术作品应具有代表性,可采用剪辑的手段,截取影像素材中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片段,切忌通篇播放。对于一些较为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可布置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欣赏分析。总体而言,在选用影像资料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语文课程的特色,有效发挥影像资料的优势。譬如,在讲解《长恨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不仅能够让作品内容形象化,还能比较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借此让学生分析两种不同表达效果的特别之处,实现大学语文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内容相适应。

(三)注重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

在运用影像手段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被影视艺术作品所牵引。当影像放映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很难短时间内重新回归到课堂中。为此,在运用影像手段时,要注意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所谓“联动”,就是有目的性地安排影像资料播放,以提高课堂语文学习效率为根本目标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放映影视艺术作品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问题预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欣赏与分析。在放映结束后,教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点评学生回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联动,引导学生将思路重新转回课堂。在选取较长的影视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按层次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对各部分依次进行播放与讲解,通过这种模块分析的播放方式,把控课堂节奏,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对未来影像资料在未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原则进行一定探究,以期引发众多一线教师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作者:李帛芊 迟琳玉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恩.文学类公选课教学原则之管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3(5):58-61.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3]樊星.文学教育应该注重趣味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1(3):4-7.

[4]郑君.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6-257.

[5]林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9):38-40.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影视 大学语文 教学

影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形式。青年鲁迅就曾因它而弃医从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他还认识到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留下了这样的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影视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把影视资源有意识地引入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等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适时引进影视艺术,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的张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影视来帮助大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影视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一、 运用影视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大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细腻,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新异的刺激物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正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运用声、像、景、情并茂的立体式影视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能力。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曾说过:“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综合形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吸收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改变“一潭死水”的语文课状况。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该文的电视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电视中充满磁性的朗诵声音配上那风景秀丽的赤壁山水画面,学生看得有味,听得入神。播完后,全班鼓掌,认为电视中读得真好听。笔者要求学生学着读,大家十分感兴趣,纷纷憋足了劲跟读。一节课下来,这篇平时要求学生记忆时个个叫苦不迭的文赋,居然班上大半同学能很流利地背诵了下来。毫无疑问,取得这样积极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是一大关键,而这兴趣又直接来自于所播放的电视散文。在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笔者改变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吟诗、品味的教法,而是引入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筝伴奏曲,再配上一幅幅和诗歌情境配套的影视镜头,用它来创设学习氛围。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情趣横溢。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课文巧妙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这与老师的一味讲解相比,要更加形象生动,更为有血有肉,从而更能使学生有融入其境之感。在教曹操的《蒿里行》时,笔者适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反映汉末战乱的相关片断,听着片中主人公的低吟,竟有学生流下泪来,这一意境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绞尽脑汁想达到的效果吗?

二、 运用影视突破教学的难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荀子《劝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影视便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对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巧引影视丰富学生感知,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席方平》这篇课文,由于作品描写的社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古今社会风物人情习俗的不同,学生深感艰涩难懂,加上文章采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作品内容、人物形象等对仅有十多年阅历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特别是对文学修养不高的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让学生粗通文字之后,放映介绍明代社会的影视短片,将文言文的学习同影视资料结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再比如教《段于鄢》时,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复杂,学生难于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就把电视剧《东周列国志》中相关片段搬入了课堂。学生通过对比观看,既了解了郑庄公这个人物,也感受到了宫廷斗争中人性的泯灭。因为此时学生的接受,是在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有真切可感的意境中进行的,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影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将影视引入课堂,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由于它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所以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深入地观察生活,更无法准确地把握物象特征,表述的语言呆板、干巴、公式化、概念化,简单说,就是缺乏描写的本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声像并茂、立体化展现生活画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相关影视镜头,启发学生思考该镜头的特点,诸如人物肖像、言行神态及环境等,之后进行如同绘画写生一样的摹写。比如,选播电视剧《天龙八部》中萧峰和解宋辽两方后插箭自尽的镜头,《三国演义》中周瑜玩蒋干于股掌之间的镜头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游春”的镜头等这些人物言行、心理和景物描写的活教材,让学生观赏、讨论、品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语言空洞、素材单调、观点与材料相割裂,在议论中很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充分利用影视节目可以有效促进这种状况的改变。现在各级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透视”“社会关注”等栏目,或就重大事件进行议论,或就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由于栏目中的材料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主持人的评论又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议论起来自然大有兴趣。如果能把这些好的节目引入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更为学生提供机会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大为开阔。

转贴于

四、运用影视促进,扩大文学名著的阅读、普及

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能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形形的娱乐,离文学名著是越来越远了。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读中外名著的就更少了。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一项调查,学生117人,完整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仅有三位,读过四本当中的一本的,仅有五人。这个结果是触目惊心的。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影视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大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中外名著几乎都已搬上银(荧)幕,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哈姆雷特》……将这些影视作品引进课堂,既可以把课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人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是交互性的,很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并进而化为阅读文学作品的期待,影视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于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都会成为学生阅读原著的直接动力,而这种阅读无疑比观赏影视更进一步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

五、运用影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精神世界

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坚韧意志、爱国主义的教育,往往容易流于说教。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又是审美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审美主体通过感知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情绪,才能产生美感。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空间于一身,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功能方面,正可以起到外来刺激作用。它以动态的视觉造型为主,但又辅之以声音,以丰富的音响培养人们的和谐感、节奏感,发展听觉感知能力。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使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更为具体、明确;声音有助于扩大和加深画面的含义,使之更真实、更富有意蕴。画面与声音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艺术整体,共同发挥着审美功能。学生这一审美主体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视听综合感知,以直观的影视镜头作为外来刺激,融入自己的情绪因素,产生听声类形、以目代耳的通感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大专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才来尽情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愿望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杂剧《窦娥冤》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了厚望;在《巴黎圣母院》里他们学习分辨美与丑;《哈姆雷特》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本质意义;《老人与海》告诉他们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一组组影视镜头与文字互相映衬,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出美来,通过直观可感的荧幕形象陶冶性情,构筑美好精神世界。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包含了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以为,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以广义的“文化”眼光审视大学语文教学,以大文化视角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影视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得当,影视就将会成为激活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殷莉、肖石泉. 大学语文[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袁智忠. 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人文性 表演法

大学语文是面对大学阶段中文以外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首先,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分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工具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已经具备读写的基本素养的大学生们,在大学语文课堂里,究竟要学习什么,我认为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学习实践,容易给人一种很宽泛的概念。那么,如何收放自如地把握,就源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文系以外的专业,在很多大学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常常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尽管实质上很重要,但却被专业课这一砝码无情地压倒。很多学生开始对于学习存有着功利心,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放在那些可以获得证书,能够更清晰地证明自己的能力的,可以直接创造价值的课程上。在课堂上会出现背英语单词、看计算机考级书的现象。殊不知,在大学期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位置摆正了,朝向把握好了,才能更好地朝这个方向成长为苍天大树。

大学语文的学习具有间接性、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陶冶情操。在今天越来越快的时代步伐中,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那么,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成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急不可待的任务。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受学于同一个老师,最终能够出类拔萃的学生是那些以学为乐的人。正如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述:“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1]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单调的讲授法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成为老师完成任务的配角。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体验。叶澜教授针对严肃、沉闷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的状况,提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2]教育实践也证明: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体会到乐,使之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窍门。在此,我试探讨自己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表演法。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指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综合性运用口头、肢体、情感等表达方式,形象地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使学生轻松而又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交流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讨论、辩论、演讲、朗诵、角色扮演等把语文教学活动表演法带入课堂。

一、让学生走进自主表演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讲台是老师的专属,没有想过自己走上讲台做表演会是什么感受。那么,首先,要给学生灌输开放的教育观,积极地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我。学生由起初的担心到上台的紧张,再到最后自如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很多学生在最初得知自己要上台表演时,往往处于紧张的状态,而当他走下讲台,耳边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心中涌入的成就感和被认可感,不是坐在台下能够感受到的。当他得知自己说得有多么棒,当他感觉自己的事前准备有所收获时,就会自主地喜欢上这一教学方法,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3]所以,即使教师的思路清晰,课堂表达清楚,也不能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请学生上台演讲,主动参与这个课堂,当然,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一周的时间就足够了。主题没有限制,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均可。可以说文学作品,可以谈人物形象,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看到学生从有些担心到天天期待着演讲的到来这一个过程,从起初站在讲台上微微颤抖到非常自如大方地展现自己的口才。看到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心里非常欣慰。这既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实践了大学语文的实用性。

三、以主人公的姿态感受美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穿插诗歌配乐朗诵课堂。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总是不会拒绝的。在进行诗歌教学中,单纯的讲解也许没办法把美感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不能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开展一次这样的表演,让学生不再是在电视上,从老师的口中,而是从课堂上,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同学演绎的配乐诗歌朗诵去感受诗歌的魅力。伴随着缓缓的轻音乐,同学激荡澎湃的朗诵荡漾在课堂之中,这时,给予他们的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了。我想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自己的跃跃欲试,是一种积极地、主动地对诗歌的学习和感受。

四、鉴赏能力的提高

作品作为真、善、美的载体,需要我们广为传播,体会内蕴。这也是大学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那么如何使学生提高鉴别能力,这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在戏剧或抒情性文学教学中,可以开展话剧表演。话剧与小品的区别之一,就是参加的人员较多,包括背景、道具、服饰等的准备。这样就特别适合由学生组织排演完成。当然首先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先要了解关于话剧的基础知识,再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例如在讲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一散曲时,组织学生排演话剧。经过一周的准备,参加表演的学生多达二十人左右,约占全班的三分之二,最终展现在课堂上的又有很多版本的高祖还乡剧。例如:方言版的、现代版的、武侠版的、歌舞版的,形式之多,令人惊讶,学生竟然可以通过自己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道具、改编剧本,呈现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恐怕是连老师也没法想到的。这样一场表演,无论是作为观众的同学还是作为演员的学生都是有所收获的,相信他们对于善恶是非、对于戏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有深刻的把握。

再如,在学习江淹的《别赋》一文时,讲述了人世间的八种不同的离别,展现出以悲为美的境界。就这一课的学习,我给学生布置了一场以离别为主题的话剧表演,让同学们分别以自己的想象和亲身的经历诠释离别这一主题。其中两名女生的情景剧表演格外独特。

五、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自觉不自觉地便融合成了一个团体。在大学校园里由于课下时间较自由,这样的集体活动还是很少的。这些集体活动既有效地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知识。

总之,采用表演法教学,既生动活泼,又直观形象,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当然,表演法的使用也要适量,过于频繁地使用效果就欠佳了。

参考文献:

[1]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1.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职 兴趣 培养

1.引言

经常听到有人说,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校的学生生源一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一时间完成了从初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共性:语文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上课状态也不积极,喜欢讲话、玩手机等。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动力也不佳。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走走过场,让广大的高职语文教师感觉到了很大的危机感,甚至担心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是否会呈现教学空白并走入死胡同的状况。作为一名在高职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尽管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全新的模式改变这一现状,积极的进行改革,努力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呈现一个新的局面。

面对和高中语文课程相当的教学任务,不足的教学课时,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口若悬河的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静如死水,呆若木鸡,有的聊天,玩手机。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则,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了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2.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改善高职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2.1 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就是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创建一些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语文学习的能力,寻找适合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发并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想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思维,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增强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以及探索的精神,这样也就有助于减少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讲话、玩手机等不良上课状态。因此,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是培养和激发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2.2 设计悬念,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导语和悬念也是非常关键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与高中课程相当,知识量大,但是课时紧张,常常教师为了赶时间,就忽略了悬念的设计,也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而成功的导语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内容。好的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应当精心的设计导语,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语文学习。巧妙的开始能够让学生带着期待的迫切情绪渴望新内容的讲授。教师不仅要用风趣的语言,还要拥有饱满的激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愉悦的心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当中设置悬念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巧妙的悬念设置,能够令学生的心理活动自然的集中在所讲的知识上,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要点。

2.3 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应该努力优化教学形式和与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所以要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如采取探究课、活动课、讨论课等多种授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拘泥在教材上排定的次序逐段教学,应该针对实际状况,或者配合形势、节令、时令教学内容进行变更,也可以独具匠心的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的前后次序,进行专题教学或者单元教学。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积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优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是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只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所特有的学习特点,努力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努力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对语文内容学习的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努力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把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一批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燕.大学实用语文.大连理工出版社

[2]孙丽丽.大学语文教材的问题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3]刘桂传,曹红卫.立足课堂周边辐射引导自学[J].中国成人教育

[4]王丽梅.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和改进[J]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大学语文的期待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减负;提质增效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除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三个科目外,其余十一个科目都将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并将成绩作为高中录取依据,因此像语文这种传统中考科目在平时课时安排上都有所减少,但要求并未降低,分值未减少。于是出现教材教不完,学生负担重的现象,而减轻学生负担又一直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要求的。如何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保证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基层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对其它课程学习影响较大,因此,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关系重大,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学会做加减法。

减负首先是减法,即简化教育方法,要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通俗易懂。那么如何减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减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缩短。将冗长的教学过程予以合理剪裁,使之变成一条捷径。无论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或是语言的练习过程,都要尽量简化思维过程和演练过程。缩短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目标相对集中,内容明确单一,方法简易有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坡度。即减小原有的坡度,使学生既可以攀登,又有一定难度,通过自己努力,可以爬上去。例如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初一新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切都很陌生。初一开始学习语文时,要特别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降低难度,培养信心。三是要精简。及删繁就简,修剪枝蔓,突出主干。语文课程有多种形态,各种板块,罗列开来是为了实现明确的目标,使各项教学要求得以落实,如果各自为阵,就容易重复。所以各个板块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联系。例如读写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阅读与习作结合。这些结合使内容得以简化,目标容易实现。由于这些结合是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结合,其中必然渗透学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减去课堂上的“非教学现象”,减去那些多余的﹑无用的空话﹑大话和套话,尤其是那些貌似正确的假话,还要减去那些重复多次的“正确的废话”,减去那些繁琐和无效的“议论纷纷”,减去那些和语文学习无关的冗长的活动过程,减去那些繁琐的文字排列组合和文字游戏。总之,要简化﹑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形成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减是为了增,在语文教学中减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呢?一是增加学生的读书时间,包括朗读﹑默读以及自由读书的时间。二是增加课堂上动手书写的时间。三是增加学生自我揣摩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为此,课堂上要进行“大扫除”,扫除语言垃圾,使课堂变得干净;还要严禁噪音﹑杂音污染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当前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第一,长文短教。现在反映课文教不完,教学中除了对精读和略读严加区别,明确自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对精讲课文也应提倡长文短教,一般应在两个课时完成,提倡教师对教材合理﹑科学的处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明确疑点;短教主要不是减少时间长度,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因而“短教”其实是“精教”,长文短教即长文精讲。第二,精讲多练。精讲即要讲得精要,要言不繁,讲得精练,惜语如金,还要讲出精髓,引领学生抓文眼﹑理文脉﹑品文韵,的文章之要领,悟文章之主旨,可提纲挈领。由于讲得精要,所以必然讲得精彩。为此,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良好的语言是对教科书的必要补充,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认知的对象。教学过程中的导语﹑过渡语﹑小结语都要准确﹑鲜明﹑简练﹑生动,又要亲切﹑自然﹑平实﹑流畅,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当前,在强调所谓“学生主体”的情况下,有淡化教师“讲”的倾向,这是不对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互结合”,说明,教师的“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离不开“讲”,教师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当学生困顿时,加以点醒,思维拐弯时予以拨正,也离不开“讲”;当学生面对文本徘徊不前,在表层打转时,更离不开教师的“讲”,彰显四两拨千斤之巧和穿针引线之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师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的重要手段。精讲和多练是相对而言的,精讲是为了多练,精讲多练实际上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精讲保证了多练,指导着多练;多练消化精讲并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三,多读书,少做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阅读课要强调“多读书”。把学生的读书活动贯穿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对话首先是和文本的对话,读书是和文本对话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通过读书从文本中去找。要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通过读书才能培养语感。学习母语,语感十分重要。语感是母语在个体头脑中存在的基本方式,是对语言无需推理的直接把握与运用。培养语感就要多读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读者和文本直接对话,和作者交谈,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期待心理相互融通后重新创意的过程。读是理解,是吸收,是内化。学会读书就是学会理解,而理解文本就是理解人生,品读文本就是品味人生。

学生朗读,我们通常习惯的认为是读给别人听。其实读主要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品味。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懂得吟诵语文,并在吟诵中调节身心,愉悦心灵。在读书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是一种乐趣。多读书,还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习惯。当前各种花样翻新,名目繁多的教辅资料充满书店,塞满学生的书包,使学生淹没在题海中,学生苦,老师苦,家长苦。让学生做这些支离破碎,繁琐不堪的练习题,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得语文水平,反而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大学语文》 徐中玉,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