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质检问题;解决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国际贸易频繁化,食品质量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不少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增加低成本化学物质,有些商家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物质,导致许多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必须快速调整,解决在食品生产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问题,加强质量检测和监督。本文总结了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改善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1食品安全检测环节存在的问题

食品检测体系是指执法机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或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国家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及该类食品的行业标准为依据,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工具,在科学的条件下对于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安全进行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体系。由此可知,食品质量是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食品的安全。下面主要论述食品安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1.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虽然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已经意识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并且强调科研技术对食品安全的支撑作用,以及先进科学仪器设备对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但由于食品加工制造企业的资金问题或者为了私利,并没有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而是仍延用陈旧的检测设备,致使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质量。检测机构也没有对新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更多多精力,所以导致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并不理想。

1.2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不完备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较外国相比惩罚力度不够,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盈利不惜违反法律,并且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都是各类食品的行业标准,不仅不能涵盖所有食品行业,还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的支撑。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的食品有两套执行标准,统一性较差,不能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操作性。同时现有的标准都比较落后,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起到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的作用[1]。

1.3食品检测机构的设置问题

食品检测工作要经历从原材料到批量生产加工再到人们餐桌,这是个历时长,且繁复的工作,应有完备的机构设置进行支撑。虽然如今我国逐步形成由多个部门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质量检测的系统雏形,但有的检测机构重复设置甚至有的机构只是简单的复制,造成监管责任不明确,并且浪费检测资源、资金和人力,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技术的提升[2]。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整个机构的各方面投入和管理还是欠缺的,距离完备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机构体系还有一段距离。

2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对策

2.1及时更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

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中相关企业虽数量众多,但极为分散且都不具备相当规模,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企业法人及管理者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因此政府应当在相应的统筹监督管理中加大经费投入,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并且积极引入或自行创新发明新的可靠的检测设备,取代陈旧不达标的检测仪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安排尽量全面的检测项目,逐步完成全方位,高技术含量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

2.2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重视,并且完善相应的检测和评价体系,从标准的完善来达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目的。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每个环节的把控,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应该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对现行标准进行优化,并加以创新,适应时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并且覆盖食品加工生产各个环节,从而保证食品安全检测更加高效、高质。同时还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力度,加快食品认证体系的建设,从更多方面保证食品的安全质量。

2.3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

我国目前食品检测部门的设立要进行有效调整,撤除冗余的检测部门,实现部门管理的精优化,排出责任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部门检测水平。我们不仅要在现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合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还要鼓励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发展,政府应该完善对其的监管政策,并适当放开其权限,提升其公信力,共同服务于人们和社会。

作者:王金梅 单位:赤峰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参考文献: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资源整合 支撑系统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中心环节,规范、科学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配置结构能够保障检验检测工作的高效运行,进行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对于提高检测效率、维护公共利益、优化资源结构及增强检测能力等方面都有好处。同时,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可以实现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从而进一步的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就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及其支撑系统作一下粗浅研究。

一、做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优化整合

(一)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各地区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小组,以质监、工商、卫生、农业、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检验部门为组成单位,以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推动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当地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的工作有:制定食品检测年度计划和经费预算、协调好部门关系、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质量控制、编报简报通讯、传输信息动态、汇总检测资料等等。

(二)调整投入渠道,实现经费投入效能最大化

只有保证工作经费和检测经费的投入,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主要有如下途径:其一,各级政府应将设立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协调机构、组建检测网络、构建信息平台、统一并规范检验方法等所需的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其二,当地政府要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专项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开展突发重大应急检验检测等所需的工作经费和检验经费。其三,财政部门应按照当地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检测专项经费,食品领导小组则根据各检验单位承担的检验工作量,通过任务带经费的方法来核拨检验补助经费等。

(三)整合分散的检验检测资源

鉴于我国的生产企业和中介检验尚未形成规模,所以目前食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承担。但是由于部门众多,导致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叠严重,职能交叉又缺乏统一的标准,再加上设备简陋,经费欠缺,真正具备检验检测水平的检测机构不足,使得检验检测整体水平偏低,仅有能力进行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又由于检测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导致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检测,最终大量浪费了资源。由此可知,尽快整合各检验机构的资源,采取网络监测的手段实现食品检验检测的统一管理已迫在眉睫。

(四)规范检测方法,统一标准

近年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食品标准化的发展却严重滞后。诸如标准不统一、标准存在交叉、重要标准短缺及实施状况较差,甚至连强制性标准都未能很好的实施。因此,理顺标准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具体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开展针对现行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大清理,确保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的机构中做到统一检测标准,在检验方法上做到规范。

(五)转变工作观念,明确责任

在做好整合资源、调整投入模式、组建监测网络、统一标准以及规范检验方法的基础上,要积极转变工作观念,在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协调,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学会积极配合。真正实现并逐步推进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相结合、本地检测与前瞻性检测相结合等新的食品质量检测模式。

(六)重视检测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实现检测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避免重复检测的出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也是进一步加快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构建部门信息沟通平台的最终目的。在一定的计划时期内建成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检测数据中心和适应食品安全监管需求的社会服务系统能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传输,从而实现食品检验检测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快捷应用。

要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监管信息工作,需要加强领导,做到分工明确。农业部门做好初级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协调检测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等工作;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负责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检验检测信息收集工作;实践证明,畅通的信息监测体系和统一、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评估对于正确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形势意义重大。

(七)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验检测的工作体系,为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提供技术方面的保障

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测报告网络是由质监、卫生、工商、农业、商务、食品药品检验等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由食品药品检验所负责。

在具体工作中,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测报告单位要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检测,特别是对食品养殖各个环节的日常检测,要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保证信息的畅通,结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特点,对食品安全进行分析,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体系,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相应的监测报告单位承担现场调查、试验室检测、样本采集、提供检验报告等技术鉴定工作,得出的相应数据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二、重视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实现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

在分析国内外食品检验检测领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要实现我国检验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多维度的支撑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能机构系统。要进行检验检测资源的有效整合,必须要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去具体实施。构建集中、有效的职能机构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相应资源;第二,资金保障系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需要经费投入效能达到最大化,资金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设备配置系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需要拥有先进而且配置科学、合理的检测设备,构建良好的设备配置系统可以提高食品检测资源整合工作的效率;第四,制度支撑系统,构建完善的制度支撑系统为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五,人才培育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离不开人的参与,构建该系统为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第六,网络信息系统,从上文可知,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资源的高度整合具有重要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及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能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超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与支撑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2012(05).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量控制 食品 质量 安全

1、前言

在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热点以及新闻媒体所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使得许多的食品生产企业都多少受到了影响,因此随着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区的高度关注,控制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现在政府部门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在许多行业中都渐渐的形成了一种以检测为主要的空竹方法的安全保障规则,因此国家在行使有关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的时候就会需要注意更多的问题,因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要严格,一旦发生问题,就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会有许多的人因为食用了有问题的食品产生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政府就更应该注重食品安全的问题,因为政府是人民群众的保护部门,所以必须要对食品安全控制做出一些有效的措施,计量控制就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控制食品各种添加剂的分量,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食品的安全,才能为食品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也能有效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做好食品安全计量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食品安全控制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因为食品安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在实践中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食品安全控制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食品安全控制组织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在实施计量法规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学习然后落实相关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需要专门指定负责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相关组织,因为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需要进一步的推广的,如果不能有效的推广就不能保证效果,所以必须要有人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推广工作。在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一定的信息,让人民群众了解到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性,每一个推广组织所辖区的相关的计量技术规范都需要专门的制定,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检查,才能保证效果,组织实施各种计量器具的应用学习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到食品安全控制的相关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政策有很好的落实,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进行强制鉴定,这样才能保证量值传递和相关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计量控制和检测对于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如果学想要控制好食品安全不出现问题,就必须要从质量技术上入手,充分的进行相关的监督检验工作,这样可以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因为计量检定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有效分工,在各个部门的充分合作以及管理之下,就可以保证整个食品控制过程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面对各个食品生产企业,对整个食品行业有清楚的把握,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能及时的有效的控制住,这样对于一些个体私营单位也是比较好的,因为食品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工作是非常难的,存在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的特点,因此在这种非常艰苦的控制环境中就必须要保证各种工作都到位,不能出现问题,一旦一个点出现问题,整个控制系统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克服仪器设备配置不全等问题,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些工作,才能在客观现象上有一个良好的把握。

4、现在计量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4.1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方法落伍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生产单位发生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食品的相关企业的制度不合理,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因此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非常不健全,在日常的工作中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管理死角和管理盲区,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就不能很好的保障企业的食品安全,因此许多的具体制度也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所以在工作中的工作力度不够,管理效率会很低,所以就会降低食品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4.2食品生产和计量的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

在一般的食品生产企业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不高,从而在食品生产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向食品生产机器中投入不合理的添加剂,控制不了成分就会导致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工作人员的道德进行约束,这样才能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将食品安全风险减低到最小,因此道德的约束对食品安全生产活动的有效管理由非常大的影响,现在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人才招聘和选拔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招聘的人也是良莠不齐,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所以在工作中会比较容易因为一些个人的私心进行一些活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的问题

5、解决食品安全计量控制问题的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5.1针对食品安全计量控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

在食品生产的管理中,需要高度的监督措施,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那么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就会不足,因此就会大大的削弱食品生产的控制力度,所以在现在的食品生产企业中,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手段更新,从而才能大大的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方法的落伍导致了企业的食品生产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就会引起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管理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5.2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约束和培养

在食品生产以及计量控制的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食品生产链条的安全性,也能保证食品的计量控制得到有效的落实,以后的人员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道德,因此在食品生产计量控制的工作人员的选拔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选拔的流程,任用工作人员的时候也要进行岗前培训,充分的在上岗前进行道德的培养和约束,充分的和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交流,这样就可以在道德的约束上加强教育,只有建立一套充分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食品计量控制的工作人员的道德安全,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

5.3加大各项检测力度,构建安全生产环境

各项职能工作都必须要围绕在一个非常统一的政策前提之下,这样才能保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运作。因此在企业的控制工作中必须要加大检测力度,这样才能保证食品生产在一个非常安全得环境中进行,才能更好的构建安全的食品生产环境,这样一来,所有的食品生产的过程都是有所保证的,也就能及时地进行计量控制,一旦发生问题,也可以按照原则进行改正,才能有效地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对人民的健康有所保证。

6、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品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此需要食品生产企业的人真对待,不断地探索食品安全生产的办法和措施,才能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常萱,曾素娣.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作用的探讨[J].中国计量,2011I(4).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 技术 检测控制

一、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概括

1.基本概念

饲料添加剂一般是指为了一种特定的目的用微小计量的添加到饲料之中的一种物质上面的称呼。从一般情况而言,添加剂是能够配合饲料生产的唯一核心物质,它能够帮助改善饲料的喂养效果,它一般添加的计量会很小,但是作用却是很大的。

2.饲料添加剂检测控制和技术分析的重要性

2.1对用户的重要性

对于饲料的用户而言,必须要对饲料品质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检测和技术分析,从而得出的信息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一些贸易上产生的纠纷,以及对于饲料配方和添加剂的生产和投入的参考信息。而且,饲料的添加剂质量问题关系到整个畜牧和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整个畜牧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对于饲料的添加剂的整个生产过程和投入过程,都需要保证每个环节进行检测和技术分析,从而可以保证最后生产出来的饲料能够保证整个环境和资料的有效利用。所以,对于一个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控制和技术分析师势在必行的。

2.2制定政策的基础

对于整个饲料添加剂质量和安全指标进行一个有效的检测和技术分析,能够保证我国制定相关的政策有一个科学的依据,也是为以后国家执行行政监督和执法的重要基础。饲料添加剂的相关质量法律和法律以及整个检测的规则都是根据实际的生产活动之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些法律和法规也是为整个饲料行业的质量和生产等各个部分做服务的。

3.安全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我国随着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类的消费水平也在稳步上涨,但是国内也出现了许多食品质量的问题案例,比如瘦肉精、三鹿奶粉等,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质量问题,使得现代的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追逐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并且这样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的趋势。

二、饲料添加剂检测控制和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

1.原料资料不符合标准

在我国许多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缺少一定的原料处理设备,比如添加剂会经常使用的矿物盐一般都会含有很多的结晶水,这样的现象会造成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出现结块、管道堵塞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水分含量过高的添加剂,并且添加剂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像这样的问题,不只是有这一种,还有许许多多的案例,许多添加剂的厂家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用一些工业用盐作为添加剂的原料,这样的行为使得整体质量严重超标,使得生产出来的饲料完全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影响了整个饲料添加剂的质量。

2.配方的设计不合理

在许多的添加剂厂家,许多添加剂的配方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论证,也没有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就开始投入生产,这根本无法保证整个添加剂生产的质量。有时候添加剂生产产品出现了一些成分不足、配合比例不一样的情况。所以,配方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我国大多数工厂生产出来的添加剂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3.酶制剂的活性测定

对于饲料添加剂而言,酶制剂产品的质量检验质量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酶制剂的活动测定对于整个检测控制的工序而言是非常细致的一个工序,也是马虎不得的一个工序,它涉及到整个流程的温度、时间、PH等几大要素,在整个酶制剂检测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的问题都能够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国内目前也是仅仅对一部分的物质的检测确定了测定的方法,而对于大多数的检测物质仍然没有一个算的上是完整的测定方法。

三、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检测控制和技术分析

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手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具体的化学分析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分析。定性最主要的事鉴定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元素以及组成结构物质而言。它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检测方法。而定量的分析就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检测手法了,它需要对添加剂中组分含量的多少进行一个详细的测定,从而达到标准的添加剂生产。

2.感官分析法

感官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体的视觉和嗅觉等感官器官对饲料添加剂和原料的外观等方面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而且经济消耗低,也是在对添加剂样品检测时候的第一步检测。

3.物理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主要就是利用饲料添加剂的某一特定的物理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硬度、熔点、重量等等,从而得出的信息能判断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好坏。

4.生物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成为近几年来最为新奇的一种检测方法,它解决了许多化学分析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现阶段经常会使用生物检测法的免疫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等。

5.仪器分析法

对于仪器分析法而言,它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了一些物质的特性来进行实验,从而通过仪器的各项功能,来直接转化成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物质成分和含量信心的分析方法。

在许多实际的运用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扬长避短,来获取最佳的检测效果。

四、总结

饲料添加剂一般是指为了一种特定的目的用微小计量的添加到饲料之中的一种物质上面的称呼。从一般情况而言,添加剂是能够配合饲料生产的唯一核心物质,它能够帮助改善饲料的喂养效果,它一般添加的计量会很小,但是作用却是很大的。随着畜禽生产和饲料生产的发展,在市场上应用的饲料添加剂也是越来越广泛,而饲料添加剂像食品添加剂一样都让人们格外的关注,并且饲料添加剂质量上存在的问题确实让人们不得不去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彪.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M].中国畜牧业.2009.

[2]胡晓波.有机微量元素的整合[M].食品科学.2009.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7〕51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努力,全市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深入实施了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抽查等制度,各企业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使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初级渔农产品、制造加工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我市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不高;部分传统产业层次不高,标准偏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大量存在给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少数企业缺乏诚信,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二)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准入企业的后续监管。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农兽药残留危害,防止农产品的源头污染。食品和初级农产品应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工业品应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直至销售的全过程监管链条。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监督管理网络。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食品、农资、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

(三)加强流通环节质量管理。严把货架关和餐桌关。全面实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对所有食品经营户实行实名登记制。进一步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建设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强化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完善食品卫生索证管理和卫生监督结果公示制度。

(四)大力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对象、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和水产品等重点产品,大力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整治。要把小作坊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作坊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坚决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的食品加工小作坊。落实行政打假责任制度,深化区域性、行业性质量整治,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和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对经销者在经营活动中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依法从严处罚。对制假售假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实施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市场退出制度。认真落实企业产品召回的有关规定,督促生产企业、销售者主动召回、停止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依法实施强制召回,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确保强制召回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坚决依法吊销其许可证照。建立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制度,对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后,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等不能持续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企业,依法查处并取消相关许可。

(六)严把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关。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严厉打击逃漏检和弄虚作假行为。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和后续监管,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严格出入境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严防有毒有害物质和病源传入传出。加强出口食品生产管理,严格实施疫情疫病、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引导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维护我市产品形象和国际声誉。

(七)提高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市县两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质量问题突出的食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制度,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工作,加强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对潜在质量风险的评估。完善、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加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和食源性疾病防治等工作,尤其要防控学校、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

三、夯实质量基础,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八)加强质量法制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质量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加强质量普法工作,努力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市质量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九)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做好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严格执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强制性标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针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强化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标准情况,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水平;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强化企业质量控制;健全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和标准制修订快速应急机制,增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能力。鼓励企业制订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及时把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高新技术和共性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强化质量安全技术基础。进一步加强科学计量的基础工作,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重视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推进安全卫生、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一批达到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检验机构。加强基层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等公益性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内建立集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建立检测实验室,完善企业的检验检测能力。重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十一)引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检验检测,严格落实售后服务责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技术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要运用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品牌,全面提升我市产品的整体形象和质量竞争力。

(十二)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全市质量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搭建质量安全信息化平台,推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向食品行业全面推进。建立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记录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信用电子档案,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制度。实施质量违法“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和单位,依法处理并向社会曝光。加强质量诚信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树立“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强化“失信受罚”的风险意识,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自觉抵制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完善质量投诉维权和仲裁鉴定网络,畅通消费者质量投诉和维权咨询渠道。建立健全质量举报制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对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依法保护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十三)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管理理念,对生产、销售、经营的产品质量和安全负责,建立实施质量责任制,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商品经营者要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依法承担质量责任,对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缺陷产品要主动下架,自觉抵制假冒质量标识、虚假质量宣传等违法行为。超市、连锁、特许经营等经营者要加快推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

(十四)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有效发挥规范行业、促进产业、服务企业的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实施行业质量提升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利用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培育、标准制定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十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提升活动。坚持以质取胜战略,积极开展“质量兴市”以及“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深入开展“3.15”、“质量月”等群众性质量活动,以普及质量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为重点,使质量活动不断深入到乡镇(街道)、社区,形成全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企业应深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质量改进、质量知识学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争创技术标兵等质量管理活动,努力建设企业的质量文化。

(十六)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公共信息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的质量理念和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和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大力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和防假辨假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和措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辖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区)政府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走质量振兴之路,促进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十八)落实目标责任。各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本辖区、本部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切实把目标责任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监管部门的权力和监管责任必须一致,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对不作为、乱作为、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照党纪国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充实基层一线监管力量,加强一线监管工作,金塘、六横等乡镇要设立专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配备必要的人员,实现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和食品“三网”(食品市场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整体效能,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将农村药品“两网”和食品“三网”并网运行,统一建立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监督网、流通网(以下简称“三网”),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确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领导,落实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监督网、流通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努力构建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的工作目标是:构建职能清楚、责任明确、权责统一、运转高效,覆盖县乡政府、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全县责任网络覆盖率达100%;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有监督员、乡镇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的食品药品监督网,全县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100%的乡镇设立食品连锁超市,75%以上的行政村设置标准化农家店,鼓励大中型批发企业以连锁的方式,把安全放心的食品及时供应到农村市场;大力支持药品批发企业面向农村直接配送药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实现全县乡村药品供应网络覆盖率达100%。

二、全面落实食品药品“三网”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

(一)建立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政府责任网。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将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定期分析评估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制定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监管链,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责任到县、到乡镇、到行政村、到组、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出现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建设,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构筑各方积极参与、信息渠道畅通的群众监督网。扩大监管基础,落实监管人员,加强监管力量,各乡镇都要选配一批政治条件过硬、法律意识较强、有事业心、责任心、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为食品药品协管员。每个行政村至少要配备一名食品药品信息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消费者中的维权作用,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中的宣传作用,在打假治劣中的举报协管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真正做到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监督、协管、信息三网并行的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在各监管部门现有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监管资源,逐步形成统一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时传递、资源共享。鼓励群众提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建立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探索实行购买假劣食品药品先行赔付制度,形成全社会、全方位的群众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以保障农村饮食用药安全。

(三)加快建设农村食品药品流通网。采取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供应体系,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改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提升农村食品消费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大力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食品配送和供应网络,在乡(镇)集镇开办连锁超市,在具备条件的村开办标准化农家店。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统一动态的管理模式,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的农村食品“示范店”。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信息服务网络,在县、乡(镇)、村三级建立信息站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网上展销等服务功能,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水平。

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依法规范”的原则,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购药的要求,深化农村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支持药品批发企业向农村直接配送药品,鼓励连锁公司向农村延伸网点,巩固、完善和扩大集中配送、连锁供应网络,鼓励在没有医疗网点的村开办药品零售店,允许乡镇卫生院为本辖区边远地区的卫生所(室)配送药品。建立起一个渠道畅通、流通规范、保证质量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食品药品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503号令,切实担负起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诚信建设,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药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安全信息机制。将现有分散的食品质量检测方式整合起来,建立全县食品药品快速检测中心,由食品药品综合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食品质量检测计划,定时在县电视台、三峡秭归在线及县食品药品网络上统一,引导公众安全消费。

(五)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与“新农合”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与“新农合”有机结合,探索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要把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药品零售企业纳为“新农合”定点单位,方便群众就近有选择地购药,纳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使农民用上安全、质优、价廉的放心药品。

(六)强化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的各项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保证“三网”建设的有效运转。要做到“八有”,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机构牌子、有联系举报电话、有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有工作记录、有辖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档案、有电脑、有经费投入。

(七)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网站、墙报、黑板报、标语等方式以及各种会议,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药品安全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县行政学院要把食品药品安全纳为对乡镇、村干部培训的内容,增强各级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制观念和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食品药品“三网”建设工作的领导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调研组通过与浙汀省丌化县商局,药监局,质检委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走访基层,采取随机取样、会议交流与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开化县月前24个乡镇的食品企、超『和商店等的食品安全现状,发现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中存在的‘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的措施,让全社会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些地区和国家频繁发生恶性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门:rE式颁布实施,新法在农村的实施普及力度,更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及时做好宣传工作,使《食晶安全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调研方式、时问和对象

为调查《食品安全法》从实施以来,在农村普及影响力的成果,调研组结合浙汀省开化县]商局,药监局,质检委等相关部门于2009年9月15r]和16日走访了全县24个乡镇,对每个乡镇的食.}安仝示范创建1.作进行了调研和考核验收。调研组在听取乡镇创建1:作汇报后,采取随机取样、会议交流与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查看了创建资料台帐,实地检查,种植基地、农资连锁店、食品生产加工氽业(小作坊)、食品超市、农村放心店(食杂店)、学校食堂、小餐饮店等场所,并对照《开化县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验收标准》进行了现场打分,调研组组把检查的基本情况做了统计并向乡镇作了反馈。

2食品安全企业抽样检验结果

2 1调研对象、检验项目及结果

抽样检验组对各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食品超l_J、小餐饮店、单位食堂等60个场所的食品货物原料及添加剂如:油类、米类、酒类、水、月饼系列、酱油、饮料类、猪肉产品、鸡加『产品等。通过检验项目如:酸价、过氧化值、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黄曲霉毒素B2、致病菌、总砷、铅、总酸、氨基酸、蔺落总数、大肠菌群、酸度、铅、_|氧化硫、酒度、色素、甲醇、杂醇油、铅、洒度、沙门氏菌、志贺氏蔺、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致病菌、二氧化硫、铅、铜等。检验结果出现如下:汉堡中检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合格:鸡类产品中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合格:月饼中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肠道致病菌不合格,其它食品正常,食品合格率为99%。

22食品安全法普及问卷调查

调研组通过采取随机面谈、发放问卷调查、会议交流等形式,走访各个乡镇的普通农民与餐饮食品机构的商家,对食品安全法的普及程度及运用进行调研。下面分别是针对普通农民消费者与商家的不同问卷,在参与普及调查的十五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随机挑选出3O个普通消费者,l5个商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3调研结果分析

3、1农村食品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农村食品商店检查时发现,些食品在店主进货时已临近保质期或是过了保质期,部分食品外包装上生产厂家、生产口期等标识不清晰、不规范,这些食品来源多是不规范的批发部,一些甚至是从城里商店拆下货柜的食品,也被不法商贩送到农村出售。农村经营户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放纵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

3、2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不够,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目前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农民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属于弱势群体。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选择消费品时容易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而先考虑价格。加之,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或者维权成本太大过程负责,这些都在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和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

3、3低端食品低端消费市场大,形成监管盲区

在江浙地区存在了大量的外来务T人员,而他们闽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以消费价格低廉的低端食品为主,主要以低档白酒、油炸食品、豆制品、卤味制品等食品为主,加工点多位于城乡结合部,业主以外来人员和本地…些欠发达乡镇农民为主。存在生产条件差、设施简陋、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特点,政府在监管难度很人。

4加强开化县食品行业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4、 1严格实施《食品安全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食品安全法》明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新“j定”方案的要求,牢同树立依法监管和依据职责监管的理念,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法定职责,监管部门对于农村食品安全更要要加大督查力度,严惩不规范的批发商铺。为扩大打击范围,监管部门也要鼓励农村百姓和经营业主积极举报到农村市场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商贩,对于举报有功人员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 、2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工作

让食品商户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从事食品经营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懂得义务向客户宣传,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广泛的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宣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努力使食品商户严格依照《食品安全法》履行经营者责任和义务,了解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并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广大食品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努力使广大消费者明白其享有的权益以及维护权益的途径,为《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3不断完善农村食品质量检测体系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各级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重点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商铺的监督检查和抽验,形成统一岛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畜产品 食品安全 食品销售

[中图分类号] S85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76-01

一、畜产品安全的现状

畜产品安全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严重,1996年的疯牛病,1997年的禽流感,1998年的猪脑炎等一系列畜产品安全存在问题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我国在畜产品安全上仍有许多不足,无论是饲养养殖,还是加工销售,都与外国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我国积极展开应对,在200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了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管。

自从中国加入了WTO,国际上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畜类产品在对外出口过程中,面对国外先进的食品质量检验标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的不足也日益明显。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添加剂的发明与运用也影响着畜产品的安全,有些商家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或改善食品味道来扩大利益,大量使用添加剂,导致添加剂泛滥,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二、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饲料方面的问题

饲料的的品质决定了畜产品的质量,像白积病会由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的缺少引发,而长期喂养牲畜南瓜胡萝卜等,也会导致黄色素的沉积从而造成黄脂肉的形成。而且现今饲料添加剂的广泛私用,如果使用不得当,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危害食用这些畜产品的人。

2.兽药的食用不合理

有些养殖户只考虑自身利益,在养殖过程中放松对兽药使用的要求,改变药的使用分量等,甚至有人采用便宜却没有安全保障的药品,很可能造成兽药的残留,也无法达到控制动物疫病的作用,给食用畜类产品的人造成安全隐患。

3.畜产品加工的问题

畜产品的加工过程同样影响着畜产品的安全,企业的规模不足,设备较差,导致加工时的卫生不达标或者操作手段不规范,都会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隐患。加工过程是将畜类转变成食物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掺杂造假也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4.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畜产品完成加工以后,会通过交通工具的运输进入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运输的不合理,储存的不科学,都会影响着畜产品的质量。温度,环境,时间等都需要做到严格控制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输环境,无论哪个地方出了错,都会影响整个运输的结果。同时在运输前,以及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储藏手段也很重要,食品在这一过程中最容易变质,所以对运来畜产品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5.食品安全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食品监管部门起步较晚,相关法规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对于畜产品安全缺乏强制有效的监管。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工作的执行也不够彻底,没有规范性和持久发展的可能性。加上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畜产品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和改善。

三、 如何保证畜产品的安全质量

1.建立完善饲料喂养体系,加强对饲料的监管

饲料作为畜产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饲料体系,严格规范饲料的使用,明确使用的分量和使用的作用,保证牲畜的营养达标,从而确保畜产品的质量。明确饲料的来源,杜绝违禁饲料的使用,加强对饲料的监管,保证牲畜的健康安全成长。牲畜吃的健康安全,我们食用畜类产品才能更加的放心。

2.加强对畜产品加工的管理

更新牲畜屠宰的设备,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屠宰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加强对卫生的监督,保证畜产品不受到污染,同时在动物屠宰前也要加强检验的重视程度,不能敷衍了事,牲畜加工前后,两道程序保证了畜产品安全质量,防止安全不达标的畜产品流入市场。

3.完善运输储存技术

畜产品从加工到进入市场出售还有一段时间,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畜产品进行储藏,要求加大对运输储存技术的研究投入,保证运输能力满足所需的运输量,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畜产品的冷藏保鲜技术同样重要,只有过硬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畜产品可以及时进入市场,且产品的质量安全不受到影响。

4.完善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相关部门,加大对畜产品安全的监察力度,明确相关职责,是畜产品安全问题发生时可以有效展开应对,提高监管的效率。加快立法,运用法律的强制力,确保畜产品的安全。借鉴柜外的经验和技术,尽快完善我国的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人们食用畜产品的安全。积极与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接轨,使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符合国际上的要求,推动畜类产品对外出售业绩的提高。

5.加大宣传的力度

普及畜产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加大畜产品安全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到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危害畜产品安全的行为予以严重打击,起到警示作用。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食用者,畜产品的安全对他们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让人们了解到这个重要性,大家才会积极投身保护畜产品安全的行列中去。

四、小结

畜产品安全的问题日益严峻,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食品的质量,更提出了对技术水平,管理体系以及人们的安全意识等许多方面的要求,畜产品安全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需要在不断前进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使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小,让人们在餐桌上可以放心使用畜类产品。畜产品安全的保障,更是对我们自身健康的一种保证,吃得饱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追求,吃的安全才是我们所要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肖安东,匡光伟. 重金属对畜产品安全的危害与对策[J]. 中国兽药杂志,2011,0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