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1篇

民族文化传播对提高民族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作用

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教学效果,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普遍具备民族文化特征,为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更能有效地加强民族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民族理论教师要加深认识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要以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准则,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强化对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诠释为重点,使民族理论课程内容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所处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中国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关于世界民族与中国民族概况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等多种形式交流的现实情况。不仅要重视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更应使学生们接纳和欣赏我国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必须要剔除偏见,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民族理论课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作为课程价值评价的核心部分,积极进行以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独立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进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阐释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针对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这一章的讲授,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随着夏商周三代更替,华夏民族内部和华夏及四裔民族之间,通过民族文化传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的景象,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学习,达到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真正起到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内化成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将自我实现融入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只有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才能使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有效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出困惑和疑问。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面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自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绪,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强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状态。大学生要明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论课程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同志所提出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把朴素的民族情感转化为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4.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族理论教学中必须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 以民族文化传播为教学重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在大学生过多的关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如我国 56 个民族当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称都会叫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密不可分。另外,学生平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民族文化,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却是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民族理论教师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内容授之于课堂,把民族文化同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民族理论课在民族文化传播中优越于其他课程之处,就是作为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课可以有效地引导各专业的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们的本专业当中,在各学科中进行渗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与学校主流文化疏离,有形而无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对民族价值观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的同时,要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识,更要从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让学生真正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有选择地吸收并进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对本专业进行创意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合理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民族理论课堂是各专业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基本场所。民族理论课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双方获得文化的提升。要优化民族理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注重精心选择细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全面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巧妙利用教学艺术,通过优化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以实现民族文化的高效传播,不断地提高民族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进行多种尝试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与风俗习惯这一章,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具体民族文化特性时,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大量图片和适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针对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对比展示我国各民族的古今服饰,引导学生指出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特点,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民族发展状况。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选择与主题有关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讲解他们自己对民族元素与所选主题结合创作的一些想法,同时,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个性化地传达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民族讲起,从熟悉的生活当中找寻民族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补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让大量有关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过本班学生间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恰好与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契合,是适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极佳途径。要重视民族文化实践教学,突出与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的民族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文化宣传等。民族理论课要以传播民族文化为目标,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如组织学校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参观民族古迹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少。如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民族理论课,每个教师都带有7 -9 个合班,一个教学班人数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二百人,难以实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在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内选个别代表或者抽一个小班去进行实践,不能真正实现全面民族文化实践教育。其次,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理论课程民族文化实践环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展实践环节需要经费支持,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设置、购买所参加活动场馆的门票、提供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奖品等。经费不足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带领学生参观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设施场馆,就只能选择一些免票的项目,或者选代表参加活动。对于在民族文化社会调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小组,只能给以精神鼓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教学的形式,需要更进一步完善。总之,在民族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坚持创新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论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

作者: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院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双语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政治稳定

双语的存在与发展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种族群体的基本信仰紧密相连,双语教育是促进各种族群体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东西方国家凡是主张双语教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都希望通过双语教育来帮助实现本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民主、自由”。通过双语教育,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社会的政治观念,从而产生维护现行政治制度和遵守法律的行为,形成相应的政治意识。清朝满蒙之间总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并肩打下并保卫大清江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和蒙古族之间语言互通,满族除满语外会蒙古语,蒙古族除蒙古语外会满语,以至“满蒙不分家”。世界著名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教授和m.西格恩教授在其世界名著《双语教育概论》中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而言,它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

(二)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语言既是交际的手段,也是心智活动的工具,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言语活动。双语者拥有两套交际手段和两套思维工具,掌握双语意味着个体潜力的增长。双语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提高少数民族能力素质,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双语教育有利于传承、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40多个。首先,双语教育可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双语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保证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其次,双语教育可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间的交流,实现文化发展。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受益于其他民族文化。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使用,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语言工具。第三,双语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繁荣和谐。双语教育倡导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倡导各民族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繁荣和谐发展。

(四)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认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各民族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态度和意愿并不完全相同。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对于缓和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问题效果显著。但是,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个别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是爱国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双语教育不仅使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而且熟知国家的历史,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参与国家生活,从而易于产生国家认同感。

二、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双语教育的法律保障和执行

我国各类法律法规中,对民族教育非常重视, 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 还没有民族教育单项法, 没有居于《宪法》和《教育法》之下的民族教育基本法——《少数民族教育法》。应通过制定出台《少数民族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作用和要求。只有这样, 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才能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双语教育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力度。

(二)培养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

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是有效实施双语教育的前提基础。双语教育师资, 除普通教师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有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受同化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民族观,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自身言行;要掌握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知识,充分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并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思维特点,并从少数民族地区学

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要熟练使用民族语和汉语,懂得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专门知识和技能,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了解和热爱第二语言民族文化。根据上述双语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应结合我国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强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育的专门训练和短期再教育;在高等院校通过设置双语教育专业、攻读双学位、主辅修等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招聘部分汉族教师,为有一定汉语能力的高年级学生上课,使汉族教师在双语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改善双语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等。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疆;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培养

一、引言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荟萃之地。新疆地区的文化主要包含两种构成因素。其一,是那些在不同历史时期参与新疆各民族形成过程的古代各民族的文化。这些古代各民族早就已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建立了各自的古代文明。他们大都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有过重要的活动,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历史剧。这些来自古代各族源民族的文化彼此汇合,相互交融,成为新疆现在各民族文化的骨架和基本构成因素。其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往来所吸收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新疆地区的文化发展常常呈现出相对开放的状态,这就为新疆各族人民能够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准备了自身的条件。新疆地区各族人民是各种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承担者,这里不但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和突厥语民族的故乡,而且是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古代中国文化四大文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世界性宗教,阿尔泰,汉藏,印欧三大语系的语言交错影响,互有消长的地区。新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境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为邻,境内与甘肃,青海,相邻,是我国濒临国家和地区最多,与多种不同文化相接触的省区。新疆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13个世居民族。全国56个民族成分中,新疆地区目前有55个,仅缺一个基诺族。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同时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外来文化彼此碰撞,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多元文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区与国内外其他国家省市,地区的合作交流,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样新疆地区对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专业化。与此同时,许多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对国内外各种语言文化虽有浓厚的兴趣,但常常陷入了被动学习语言的困境,不知如何动态且有效率的把握各种语言文化知识,与不同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不知如何正确应对,感到非常迷茫。因此,许多新疆高校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在学校学到相关的跨文化知识。纵观古往今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越是重视文化多元化培养的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就越好。所以,新疆地区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巨大挑战。

二、深化教学改革,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范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及其能力和习惯。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的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适当的和有效的沟通的行为。这种行为隐含的能力就是具备如何领会不同文化并能恰当的与不同文化的人沟通。研究和推动新疆地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学习本土和国内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带有本地区特色的各种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对于新疆地区高校有中国新疆本土特色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符合目前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新疆地区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如何正确的培养新疆地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也是一个值得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

1、开设跨文化教育课程,拓展相关文化学习的内容

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多语言,多文化地区,同时现在又处在一个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紧密联系的时代,所以对于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学习了解本土各民族文化及与本土发展紧密联系的各地区,国家文化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是十分有必要的。了解这些文化,至少能避免和不同文化的人接触时产生文化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了解不同文化习俗和文化差异,不仅有利于新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而且有利于新疆地区大学生摆脱与外地区或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人的文化接触的障碍,对加速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建设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和与新疆地区精密联系的各国家地区文化相适应的教材和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类教材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方法,以文化习惯,风土人情,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实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模式,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及跨文化沟通技巧等。课程可涵盖多个选修模块,提供几十门课程给学生选修。比如:可以设置关于新疆地区各民族和新疆地区发展紧密联系的各国外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的内容模块。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基础是共同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共同的文化传统。民间文学往往通过形象塑造,非常朴素的把这个民族共同心理状态表露出来,强烈地体现出自己的民族性特点。还可以设置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化异同比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程可就各个不同民族文化进行分类,由学生自主选择,涵盖交际学,文化比较,开阔国际视野等方面。有志向将来从事边贸工作的大学生可以选修一些与周边国家相关的文化,比如:以哈萨克文化为例,当了解到哈萨克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草原穆斯林文化时,就不难理解哈萨克人的禁忌,崇尚自然的特性及自由,豪爽,无拘无束的民族性格。

2、开展跨文化第二课堂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靠在学校第一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种能力需要在社会上充分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应积极开设跨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更好的拓展第一课堂教学。教师联系相关活动场所,定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真实的语境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新疆各族人民都酷爱音乐。新疆各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善于创作不同民族乐曲和弹奏各种不同民族特色的乐器。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让新疆地区大学生学习各民族有代表特色的乐器,诸如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热瓦,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不拉,从实践效果看,这显然能为学生应对跨文化交际挑战提供了机会。新疆地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毕业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会更强。

3、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专题教育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不同民族文化中有关禁忌,节日,礼仪等专题讲座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在维吾尔语中有许多语言禁忌,比如有些维吾尔人是忌讳别人夸赞自己的小孩子的,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坏运气。所以最好不要当着小孩父母的面夸赞小孩漂亮,可爱,聪明,否则可能会使父母不高兴。再比如,哈萨克族人崇尚“白”色,认为“白”是纯净无邪和忠诚的象征,有许多和白色相关联的词。比如:“白心”等。若多方面了解相关的各民族和各个国家的文化知识,将有利于大学生日后自如的和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交流,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碰撞。

在当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于一个在新疆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与不同民族国家的人来往,交流,会减少许多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在新疆亚欧博览会上,一位资深的中外贸易机构负责人曾说,有效地减少交流的障碍,新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更快。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应当在像新疆这样一个特殊地区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

三、强化大学生跨文化思维意识,传承人类健康与先进文化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区,加之与周边多国接壤,目前又处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所以对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在高校里的现状是许多大学生没有一定的本族语以外的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不得不进入一个狭窄的生活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只有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意识,才能是大学生的发展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1、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一个国家占据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同时掌握多元文化对当今处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小视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中华多元文化的繁荣富盛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民族的大团结。各种交流畅通无阻能促进整个社会高效协调运转,提高民族社会地位,又很好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外的各种文化价值观也涌入了中国各地区,这些文化价值观都受到了国内一些青少年的追捧。例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个核心价值观理念是“金钱至上”。现在有些国内的年轻人也开始认同这一理念,用金钱来衡量一切。对于诸如此类的一些外来文化的糟粕,我们应当是坚决予以抵制的。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长期用汉字作为通用语言,并用汉语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导致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有走向消亡的趋势。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类重要的非物质财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文明的消亡。对于此类现象,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可以设立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班。还可以在全国的民族院校开设民族语言文化专业,该专业应覆盖55个少数民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民族语言文化的拯救工作。比如在影视节目中,可以增加一些少数民族的元素,扩大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这个全球各种文化价值观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既要有勇气去了解,接触各种不同文化,也要时刻保持清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护好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多元文化思维的优秀大学生。

3、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思维意识

世界著名教育专家William Perry认为一个人要跨越自己本族文化的思维局限,一般需要通过四个主要阶段: (1)二元思维(Dualism' s Thinking)二元思维模式的判断的标准一般依赖于外部权威,认为世界都是好坏分明,黑白清楚。这种思维的人一般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感情,信仰宗教的,他们不愿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2)多元性思维(Multiplicity's Thinking)具备多元性思维的人往往喜欢挑战外部权威,他们认为世界上有不同的标准,对一个问题应从多方面去考虑。但是,该阶段思维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些差别,也没有建立自己和外部差距之间的关系,态度上比较消极。通常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怎样都可以,行为上还是受自己二元的思维影响。持这种思维的人,会对与自己不同的做法表示理解,但他们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做决定。(3)情景相对思维(Contextual Relativism's Thinking) 处在该阶段思维的人一般能根据特定的情景和场合,收集尽量充分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他们了解自己和外部的差异,视自己的决定和判断为多方面的整合。(4)坚持相对性思维(Committed Relativism Thinking) 处于这阶段的人们在做决定时往往能够超越自己本族文化的限制,他们经常根据几种价值观来判断在特定的情景和场合下所能选择的最适合自身利益的决定并予以坚持。没有跨文化思维意识的大学生一般多局限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但事实上应该往第三和第四个阶段思维努力。后两者的主要特点是,在了解自己的文化思维的基础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努力收集信息,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追求在特定的情景和场合中做最合适的选择。打造跨文化思维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于当今日益国际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交往,必须具备跨文化思维意识。所谓文化思维意识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人群成员的共同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而跨文化思维意识是了解多个不同民族文化的多个层面。比如不同民族文化的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不同民族文化的英雄人物性格,在不同民族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不同英雄的性格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不同民族文化待人接物的不同礼仪。礼仪是不同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式。在维吾尔文化中,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自觉地跑来欢迎,然后女主人用盘子把茶水端上来。人们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双手,以示尊敬。在回族文化中,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不同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 跨文化思维模式的核心是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也就是如何通过跨文化思维模式了解自己文化。同时,不断建立比自己文化更大的跨文化思维模式。随着大学生面临不同文化的经历和知识的增加,根据需要,不断增加自己对中华各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家文化知识。在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的时候,运用这种跨文化思维模式,就可以解决一切在跨文化交际当中遇到的问题。

4、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各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多样化意味着差异。比如:欧美文化强调个体差异,个人自由,个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集体重于个人。在遇到这些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时,大学生应学会,沟通理解,促进合作。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应学会科学正确的判断,识别各种不同文化价值观,用更理性的态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从而追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与当今时展不相适应的落后部分。比如:“别尊卑,明贵贱”,“唯古是崇”等。作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思维一时的大学生,也应有勇气摒弃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比不上时代潮流的东西。正确认识各种文化价值观,取长补短,真正培养出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意识。

5、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高等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陈岸涛,2008)大学生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将有助于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对于提升该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一个具有文化自信心的民族,将有助于该民族自信、自尊、自重、自强地生活在这个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世界。

四、结语

当前,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使得文化多样化成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在多民族地区,不仅该地区各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同时又与世界其他文化相互碰撞。所以,如何传承自己的优秀文化,同时又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优秀文化,创造出一种灿烂又符合当今时展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岸涛.当代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蔺玄晋,陶劲松.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浅析[J].当代经济,2007(1).

[4] 张宏辉.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3).

[5] 姜秀敏,林红霞,吴舒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 顾晓鸣.文化选择的可能性与选择机制[N].文汇报, 1986-12-16.

[7] 王书芳,张宏辉.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大学的文化性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7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57―00

“公民”作为一个从西方传人的概念,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以及公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公民教育是泛指培养年轻一代建立一种自省、自律的公民责任的教育。其目的是提升公众参与民主过程的能力和意愿,使公民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决策者。并愿意以理性、沟通、妥协的方式形成共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改革和健全发展。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民族国家对个体发展最基本的期望,也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由各种文化塑造出的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日益密切。他们带着思想上一直到行为上多种多样的方式进入共同生活。伴随这一过程,对抗性的矛盾也出现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后,不同民族、种族的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使各国进一步重视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存、共处,进而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意图通过公民教育帮助各民族人民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学会理解和尊重他民族文化、培养文化共存意识以及与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成为多民族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中,文化和人口占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个体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意识导向以及主体民族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不同的民族同一性。民族同一性主要包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关于本民族群体与主流社会文化以及其他民族关系的认识。教育家福特(Ford)提出了民族同一性有六种不同类型:自卑的民族意识、封闭的民族意识、民族同性的确立、双重的民族意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意识、全人类的民族意识。福特的研究着重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并且发现,在绝大部分学校中,都存在其中五种类型的学生,第六种类型作为一种理想还不普遍存在。其中,自卑的民族意识和封闭的民族意识,往往会造成少数民族对于本文化的自卑体验,进而排斥、拒绝他民族文化。而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意识、全人类的民族意识则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以及他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能相互理解、适应和分享他民族的价值观、习俗,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责任感,形成国家凝聚力,并能形成积极的民族、国家和人类观念,具备在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当前的国际全球化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并和其他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公民。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一些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如维、藏、蒙、回、哈萨克等集中居住和生活于此,受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几大宗教影响较大。同时,西北地区是我国文化异质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另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再加上西北地区位居我国边疆,周边与多国为邻,许多少数民族同时还是跨境民族,民族宗教关系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各民族人民形成怎样的民族同一性对于不同民族关系的形成以及西北地区的稳定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极具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个体的民族意识、民族同一性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家庭和教育条件下社会化的结果。之所以表现出某种类型的民族同一性,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的、文化的原因,要改变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民族同一性,对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就必须改变这个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一个方面,在帮助少数民族儿童建立良好的民族同一性中是有所作为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教育作为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在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把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或第一目标,得到学者们的共识。其中,万明钢教授指出,培养公民是一切教育目标表述的基础,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公民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地包含在基础教育的目标中,公民教育的内容也一定要渗透在相关的课程之中。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分析

丛立新教授在《公民教育与小学社会科》一文中强调,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实施公民教育,而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社会科课程。世纪之交,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也将通过社会科课程实现。然而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仅仅通过这一渠道还将难于有效达到目标。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在社会文化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民族文化形式上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同一性。这要求公民教育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识、理解、沟通作为重要任务,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形成积极的、开放宽容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同一性。

然而,笔者通过检视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发现公民教育课程从多种文化角度进行阐述的内容极其有限。教材编订者缺乏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倾向于说教、且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解释文化现象,忽视对不同学生文化资源的利用。教材内容表述倾向于知识化,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部分脱节。同时,受学校知识以及教师潜在文化观念影响,汉族学生不但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的去了解他民族文化,相反,少数民族的学生也因缺乏体现民族文化的学校课程,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疏离。由于本民族交际工具的缺失以及文化心理的影响,这样的教育形态下培养的学生面临着进入本民族文化群体以及他民族文化群体的双重困难,由此产生文化边缘、文化隔离现象。为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实施有必要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在实施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面对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国外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承认和包容多样化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模式成为西方公民教育的主流取向。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强调,承认、理解和尊重是现代公民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文化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是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理论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公民教育理念,多元文化取向的 公民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教育目标上,学校要培养未来公民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而不是一元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既要强调普适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同时,也要呈现多元的文化,使学生在公民认同上,既能达致共同的国家认同,也能理解独特的族群文化认同。在多元与一体之间保持张力。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族群不同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在教育手段上,公民教育课程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能够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效果。

从国外关于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看出,多元文化背景中公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排除文化差异,相反,是要肯定文化样性,把不同文化当成值得保存和延续的资源,帮助所有学生由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认识他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能够容忍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能力。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的提出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单纯考虑普适性文化而忽略其他文化,无形中增加了不同文化群体学生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困难。无法正确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也就无法更好地认识他民族文化,进行文化间的共同交流与发展。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了解多元文化的主要途径。学校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传递社会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而且也应该能够呈现多元的文化,把各种文化差异呈现出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尊重差异,善于处理矛盾、冲突的未来公民。根据我国著名学者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应该是“多元一体的教育”。这里的“一体”就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它以汉文化尤其是汉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但不是唯一,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知识。这里的“多元”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知识都有可能进入国家课程之中,尤其是在各民族地区,应在课程中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来。因此,在多种文化成分并存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公民教育课程既要注重课程的普适性,又要突出民族性、地方性。然而,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以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为起点,科学整合多元文化,合理构建既注重课程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性、地方性,又符合多元文化背景中独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仅强调国家课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惟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开发主体与课程空间的扩展来实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试图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从国家课程政策层面强调分级负责,给地方、学校留有课程空间。目的是解决国家课程很难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要的现实。其中,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基本精神指导下而进行的。其目的旨在满足不同地区发展、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达到或实现国家课程所确定的目标。地方课程能紧密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地方课程的提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课程兼顾普适性与差异性提供了平台。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考

根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公民教育的任务以及地方课程的特点,如何用好课程改革赋予的课程平台,切实有效开发地方课程,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目标,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领域。诸如地方课程谁来开发、如何选择课程资源、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等若干问题都有待研究和思考。在笔者看来,在地方课程开发中至少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课程开发主体的“本文化”性。

地方课程总是与地方知识相联。地方性知识指某一区域的人民或民族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保存的地方文明和以非文字形式保持的地方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马林诺斯基曾经指出,理解地方文化必须借助“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因为文化即意识形态,自有其“语法”,“文化的语法”不仅仅是以语言、认知写成的,也是以神话、宗教、艺术、民俗乃至天文历法、丧葬典仪等文化文本和文化话语写成的。所以,为了制定出准确反映地方文化的公民教育地方课程,地方社会科课程只能由本土人,也就是由各民族地区的“本文化”人来开发,使课程开发者与课程消费者达成一致,避免“强势文化”现象出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受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限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对本土文化具有充分体验,并具有课程开发意识、能力的人还很少,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还须借助外在力量,如高校课程专家等。为了帮助“本地人”有效的开发地方公民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地方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社区人士组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其次,课程资源选择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除了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的课程资源,还包括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条件的课程资源。

地方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并非都以现成的、完好的资源状态等待着我们顺利将其纳入课程领域。这些文化资源未经教育学深加工,只能是“准资源”或“备选材料”,还不能直接走进地方课程。另外。课程容量的有限性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也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纳入所有文化资源的课程是行不通的,这将导致课程负荷过重。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要根据公民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多元文化背景中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以及地方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把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

另外,文化的体现既可以是物化的载体,也可以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融为一体,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因而,在公民教育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关注学生多样的生活,从不同民族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范围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带到教室里来的课程资源,对学生个人及他们身边各团体成员的一切细节深入了解,使这些文化资财转化为可用的资源。从学生生活中提取可利用资源,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给不同文化视角与观点“发声”的机会,引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

另外,革新主义的课程指出,教师、学生是具有内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和重要载体。课程资源利用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件事件的呈现,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本身就 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资源的利用状况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状况。他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是影响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洞察学生及周围的人与事,在不断与学生和社区的交互学习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再次,地方课程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文本形式,它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指导和规划作用。地方教材,是以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材料为内容的教材。地方教材与国家教材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将充分反映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

“地方课程、地方教材的提出就是为摆脱文化霸权的影响,针对主流文化资本的分配,反映多种文化,提出的一种呼唤和要求。”通过开发反映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地方课程教材,将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整合进教材之中,这对于国家教材会是很好的补充。将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在教材中得以表现,对于民族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本民族文化,他民族学生了解别的族群的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课程教材所要呈现的不仅仅是肤浅的、表面的文化内容,更不是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简单陈述,应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课程形式的整合性。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5篇

一、引言

“河湟”最早是指流经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后来就将由黄河和湟水冲积而成的大片谷地称作“河湟地区”或“河湟谷地”。早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乃渡河湟、筑令居塞”的记载。河湟地区所指的范围有小河湟和大河湟之说。小河湟指的是以西宁为中心的包括黄河流域和湟水河流域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大河湟则除了上述地区外还包括了甘肃的其他一些地区。河湟的中心是河州和西宁。

从自然地理位置看,河湟地区西倚青藏高原,并与之连为一体,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且介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处于农业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与甘肃定西、甘南,青海海南、海北等地区相接。河湟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不仅宜于农业生产,也适宜于牧业生产。

从人文环境看,河湟地区是儒家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处。宋元时期是河湟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一些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者以及中原内地的商贾不断来到河湟,并有部分人定居于此。随之,他们也将各自的民族文化带到了河湟。久而久之,在河湟地区便形成了藏文化、汉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格局。

二、河湟地区的文化交融

河湟地区的文明包括儒家、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三种文明。三者在河湟地区交往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所谓“和”就是三方相互尊重,相安无事;所谓“不同”就是说存在差异,不强求一致。儒家的仁礼和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伊斯兰的清洁精神,从理论上看,三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利害冲突,可以互相补充,彼此欣赏(美人之美),加上三者共处一片蓝天之下(河湟),这是三者“和”的现实基础。但是“语言和宗教是文明的两大关键课程”,也就是说从文明的载体看,三者的差异悬殊还是很大的。

儒家的载体是汉语和汉族,其“仁礼和合”思想附着在宗法(血缘)社稷(地缘)基础上的等级社会结构之中,有着严格的尊卑、亲疏的等级秩序,显然,其中并没有佛教慈悲情怀及伊斯兰清洁精神的位置,儒家讲究夷夏之辨,认为夷狄遵从了儒家礼仪,夷狄就成了中国人,夷狄如果不认同儒家礼仪,即便生活在中国,也不以中国人视之。由于伊斯兰洁身自好,不参与中国主流社会的思想交锋,因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到了清代,官员、士大夫中歧视伊斯兰教的言论比比皆是,这说明儒家对佛教与伊斯兰教划了一条无形的界限。而佛教对儒家也有批评,认为“那南赡部洲(中国)者,贪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具体到藏传佛教,它的载体是藏语、藏族、佛寺。它不同于汉地佛教之处就在于它有严格的活佛转世制度和经院教育制度。它是以出世为特征的,它的藏语表述,寺院传承、教义的思辩性,人生态度的出世性,使佛教慈悲情怀同样具有一定的界限。而伊斯兰教也严格地和儒佛保持距离,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伊斯兰教讲究“真主独一”,用哲学的语言讲,就是一神论,而佛教,有人说是多神论,有人说是无神论。儒家有天地崇拜、圣贤崇拜、祖宗崇拜、皇权崇拜,民间的泛神杂信倾向明显。伊斯兰学者赞同儒家的入世精神,认为儒家的“修齐治平”是人生大道,但批评儒家不明“原始要终”之至理。

三、多民族文化互动中的变异与同化

文化的变异往往是导致文化整体性变异的基础,整体性变异是历史过程中部分变异逐步积累的结果。十三世纪后在河湟地区孕育产生的土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等新的民族共同体,其民族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历史过程中,以各自先民的文化为基础,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因素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无疑是各民族先民文化由部分到整体逐渐变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的过程。因此,尽管各民族文化与其先民文化之间有渊源关系,但已经是不同于其先民文化的、经过了重构的新的文化。而这个过程的完成,与族际间互动关系密不可分。高丙中曾就土族文化的重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土族先民文化是以萨满教和蒙古语为基本特征的牧业文化,而现当代土族文化是在其先民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藏汉两族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后建构的一种农业文化,是一代一代土族先民对原有的牧业文化重构的产物。很显然,土族文化的这个“重构”是由与周邻民族即主要是与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所促成的,是土族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文化互动的结果。土族的文化是如此,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的文化大致上也都是如此。和土族一样,东乡族和撒拉族这些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多种民族也即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文化互动在各民族文化的建构过程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汉、藏、蒙、回这些大民族的文化是上述各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重要资源所在。

文化同化或文化转化的现象主要反映着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的结果是一种文化转向另一种文化,也即被另一种文化所同化。在河湟这个民族的地区,我们既到看得到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同化现象,也可以看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同化现象。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6篇

1.1民族心理认同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代表主流文化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学物理相结合,并能够利用学习到的大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们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大学物理课程形成肯定性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过分迷信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与科学事实或原理相悖也坚信不移,这种对大学物理课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另外也有学生采取同化方式,远离本民族文化,脱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结合实际经验将物理知识拓展和应用.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课程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一个有机部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课程价值对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除其在物理知识、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独特价值之外,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结构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等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映在对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反应等心理过程以及外显行为,也直接作用于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1.3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程选取物理学科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中的实验、原理、概念作为基础并渗透物理学中影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典型的物理方法如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联想类比法、理想模型法以及物理统计法等等,是为理工农医类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理工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分为汉语言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其教学要求整体低于汉族学生,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更加深奥,思维更抽象,工具从简单代数到高等数学,期间的跨度使得多数学生难以适应.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差别较大,但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程度较低,仍使用材、统一内容、学进度,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形成较低程度的认同.

(3)另外,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虽然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内容,目前前者占比重较大,近代物理的学习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近代物理思维,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教学内容中近代物理内容较少,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前沿性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1.4授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其知识建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处在正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适时得法地引导尤为重要.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心理认同的主要方面.学学物理的少数民族班级有民考民和民考汉两类,前者其基础教育中的物理授课均为民族语言或少量双语,后者汉语言授课较多,但总体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基础物理中物理专业术语均为英文音译,与大学物理全程汉语言授课不能很好衔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物理专业名词不能理解、对号,而大学物理授课教师均未受过民族语言培训,不能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不明白,学生表达的意思教师又不理解,这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教师不能有效沟通,降低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进一步对大学物理课程产生排斥.

(2)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其大学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他们对与其不同民族的授课教师有着特殊要求,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文化、风俗、信仰等,需要教师耐心、亲切地与其交流,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并融入他们的文化,他们亦会对歧视少数民族的教师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进而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程度的建议

大学物理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与方法训练、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思维、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心理认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物理教学.

2.1调动学生积极乐观的认同态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与少数民族精神及物质文化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矛盾,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我们需要更好的尊重、包容并融合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和传统、思想和行为,增进民族交往和认同,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民族心理认同的积极性.适时引导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融合,各民族增进相互了解,避免隔膜和歧视,真正认识到各民族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建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适应主流文化,建立科学的民族发展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多元一体的和谐、美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亦会产生从众心理,在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同时能积极了解并从心理上认同学校教育,认同大学物理课程,愿意了解课程意义和价值,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构建其对大学物理课程积极的认同心理.

2.2修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物理课程

针对理科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精选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适应专业需要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修订的主要目标.修订的主要方面有:

(1)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的相关联系,比如电工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偏重电磁学,医学专业则偏重流体力学及振动等,增强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性、实用价值性、专业前瞻性.

(2)融合多元文化课程理念,修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实践,旨在打破主流文化课程垄断格局,对多元文化进行统整、兼容,在课程中反映多民族文化,注重课程的多元文化性和民族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并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知识,反映地域特点,增加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实践经验,引起学生的共情心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传承与发扬,体现大学物理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一体性.

2.3授课教师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培训

针对具有特殊文化背景和心理结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素养,还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少数民族语言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礼节用语、课堂交流简单用语,尤其对民考民班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学习民族语言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认同.

(2)少数民族历史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人种志和发展史,旨在增强授课教师对少数民族及其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形成及发展的脉络及民族性格、思维特点,从而产生共情并融入少数民族团体,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深厚友谊和情感.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要使教师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结构、特殊习惯、宗教习俗等,在与学生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促进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融洽交流.

(4)民族理论和少数民族政策及教育政策方面.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理论,以及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语言、宗教等政策,民族教育政策中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民族教育课程政策、经费政策等,促使教师从理论上、从政策上正确认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2.4改革物理课程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步伐较为落后,至今仍没有形成联系少数民族、联系专业特点的大学物理课程,其教学理念保守、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难以获得少数民族学生较高阶段的心理认同,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建构交互式、信息化的跨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融合其专业内容,理论联系应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媒体资源,采用师生、生生交互方式,创设开放、生动、形象的大学物理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在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基础物理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为他们物理课程从民族语言授课转换为汉语言授课形成缓冲和过渡阶段,锻炼和提高他们物理课堂上汉语言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复习与巩固基础物理概念、原理,厘清物理专业术语和名词,为进一步学学物理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3)建立大学物理课程少数民族分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效果的衡量和反馈,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据专业类别如农林类、理学类、工程类,依据语言基础如民考民班、民考汉班等划分不同层次,对他们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方面进行区别评价,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鼓励他们创新思维,树立自信,激发兴趣,促进他们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心理认同.

3结束语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7篇

在当前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应当妥善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碰撞。虽各民族地区的文化都是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文化沿袭而来,具有鲜明的特色,但多元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去除民族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偏见,形成和谐融合的局面。然而,师范生对于多元文化的价值态度,会直接带到教学活动当中,耳濡目染地传授给教育对象,造成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误解。所以,师范生首先要端正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践行落实多元文化整合,实现文化公平。

二、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多元文化教育调查分析

1.普遍认同提高多元文化教育相关知识

在以往的教育当中,单一的主流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并不多见,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排除异己、文化征服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一定的进步。师范生担负着教育传承的重任,所以其“单一文化代言人”的角色也必将向多元文化教育者角色转变,那么就必须要求师范生具备对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高度认同与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笔者在对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西部地区师范生对掌握多元文化教育知识的认同程度如表1所示:

2.肯定多元文化的教育思想

多元文化教育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各民族文化以融合的方式进行整合来达到协调的目的,因而对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也趋向于多样化和全面化。西部地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占据地域优势,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很容易受到文化融合的熏陶和影响,师范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认同度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特别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情感价值态度。表2中列出的数据显示的是西部地区民族师范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态度分析。

3.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关照

在对师范生的多元文化课程进行编制过程中,发现当前的课程没能真正体现出文化多样性特征,没能承担起多元文化传承的责任。课程作为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精髓应当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表3所示的是师范生反应的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情况。从表3的统计结果不难发现,有近50%的师范生表示学校已经开设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选修课,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显然这部分的学校已经将多元文化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了还有半数的学校尚未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将多元文化纳入课程设置中,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足及跨文化整合能力偏低的现象。

三、促进师范生多元文化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1.端正多元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态度

先生提出了“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无论对于外来文化还是本民族文化都要采取“去粗取精”的态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积极引导师范生对多元文化的理性认识,不能盲目地去吸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应坚持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培养不放松,加大多元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广泛为学生开展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动,使多元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2.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

正如上文内容所述,师范生是未来多元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然会受到老师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最基础的多元文化教育知识储备之外,还要加强对师范生多元文化教育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以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为主体,定期为教师组织专门的培训,丰富其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在众多师范生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这对该地区高校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沟通、交流,教学相长的机会。

3.加强师范生实习过程监管,确保实习效果

实习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而言,是一段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检验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过程。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学校组织的实习仅仅是一种学生应付毕业的“形式工程”,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提高实习的效度存在很大难度。为此,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定期做好师范生实习效果监管、抽查工作,确保师范生真正投身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多元文化教学前线,严格审核师范生实习汇报成果,要求其上交详细的实习经过记录、教学视频等。另外,实习学校要将实习生在处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冲突的能力、多元文化教授能力以文化认同水平等情况,及时、准确地反应给该地区师范院校,从而不断改进师范生的培养方式。

4.结合地区学校、家庭文化资源,参与特色校本课程研究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8篇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之的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就不能再通过自然演化来实现由传统向适当的环境的重要转换。这就需要对我国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合理分析,既要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也要吸收西方体育的可取之处。这是我国传统体育与全球化大背景乃至时代潮流接轨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体育 定位 选择

全球化是由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构成,是当代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这就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并逐步趋于一种统一的文化形态。对于我国民族体育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体育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并学习融合外来体育文化,就需要对我国民族体育进行深刻的自我认识以及合理的规划。因此我国民族体育将自己定位在深厚的中华文化之上,选择一种适合我国文化的在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兼容并蓄的民族体育发展模式。

一.我国民族体育的定位与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文化的交叉冲突造成的文化认同断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因此除了现代体育项目,还有许多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由于不同民族体育的传承方式、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的差异,造成了体育文化互相交叉时产生激烈冲突,由于不同文化的排他性造成使得了民族文化间互相抗拒,直接导致了文化认同的断裂。

(二)由于文化语言的差别造成的对话失衡

在全球化以及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自身也在飞速的全球化,导致了体育模式,制度,甚至精神内涵的广泛传播并趋于统一。但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缜密严谨的制度和传播方式更加适应当代环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力量为依托,把持着文化交流的主动权,控制着文化交流中的流量、流速、流向乃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的性质”。在奥林匹克,锦标赛等西方模式占据绝对主流的情况下,东方体育文化很难表达,这就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话语权的失落。在这种文化语言的差异与力量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纯铜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的失衡。

(三)由于传统体育的文化之差造成传播缺乏

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中,不同体育文化有其特有的基本特点、立场、和价值取向。这就表现出了相当的主导性和排他性。传统体育文化长期缺乏相对统一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使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困难重重,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缺乏。

二.对于全球化民族体育的定位与选择的应对方案

(一)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的整合

针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的多元化、以及由于地域限制而造成的封闭发展格局,需要对各民族文化透过交流、互补、渗透和融合,在批判和取舍中获得共有的文化认同。但在文化的整合过程中需要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个性,使之获得向外传播和自我整合,又不失文化标志的能力。

(二)从语言的差异转向文化的和谐

全球化导致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同一个空间相遇,造成了不同体育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不同民族体育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同时也使其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民族体育文化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其他价值,积极“参与”和“分享”整合民族体育,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对统一和和谐。这就需要达成一种共识或是规范,促进各个民族传统体育对自身的审视,扬弃自身的消极成分,实现文化提升:自主借鉴、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发展。一个适合的共识能够促进各民族互相理解,消除文化冲突。促成语言差异转向文化和谐。

(三)从盲从走向民族体育的复兴

“弱势体育文化历时性的民族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的国际化诱惑,以及强势体育文化对弱势体育文化的侵蚀与催化导致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模式失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危机,这种危机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但主要是外源性民族体育文化危机。”由于西方体育模式的成功和体现的“现代性”,民族体育盲目学习其竞赛制度、评判标准、技术体系、以及运作流程。逐渐无法摆脱对西方的盲从和移植。但由于传统民族体育与这种制度并不完全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断裂和文化的缺失。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明确定义自身的文化身份,也需要保持对其他文化的宽容态度,促进自身的整合与转型。构筑一种适合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模式,促进其他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并促使其传播,以此实现民族体育的复兴。

三.小结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可以借鉴西方文化来实现对自身文化的深层优化和整合,在吸取其优点的同时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西方规范、严谨的组织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用来弥补民族体育的不足,加快民族体育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用包容的态度审视各个文化,来进行定位和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