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微型课的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要把握好时间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课后小结要快捷。如果是要求真实上一节课的,把中间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提示一下就可以,尽量做到简洁。记得在一次教师微型课大赛中,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把一首歌曲从头放到尾,用时3分钟多。这在8分钟的微型课赛讲中,足足占用了将近一半,那又如何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呢?因此在讲微课中,教师展示的内容呈现即可,没必要把所有的课文都读完、把小黑板上准备的字全读一遍、“你说,你说”“你来回答”的语言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对于板书字数多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全写,适度地贴一下事先写好的纸板书也是可以的。许多教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在讲微型时,一般有不同的规定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二、要做好课前准备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牟淮蛭拮急钢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畅性,节省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展现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讲课者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上网看一下其他教师讲此课的方式方法;看一下教材与教参把教案准备的内容在自己脑子中过过电影;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课前反思一下自己“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几个教学步骤来完成,哪里是突出重点的地方,我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另外,即使走进讲课现场,看一下粉笔与板擦是否有,课件播放是否顺畅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编写的,是现成的教学经验,对备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备课的时候可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只有做好了物质准备、知识准备,讲任何课型都会成功的。
三、要注意环节要清
首先要弄清楚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微型课是一堂浓缩的课堂教学,教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自问自答,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省去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解释你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而说课是你就所设计的一堂课教学解释你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法,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所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微型课也是课,其各相关的教学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根据微型课的特点,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上。但“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评价”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可或缺。
四、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型课的上课现场虽没有学生,但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它需要教师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例如,圆的面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教师在课上直接这样讲述“把圆沿直径分割成无限多份小的扇形,由于很小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些三角形再拼起来就近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可以这样推导……”这看上去推理得很好,但他只是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推理,并没有展示出来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微型课的现场没有学生,上课教师眼里看不到学生,但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要“无中生有”。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虽然学生的活动现场并没有发生,但教师的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此外,在讲微型课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语言的流畅、注意一些教具的恰当选用、在穿着上要注意大方得体、英语课教学要使用英语教学、漂亮的板书、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等。
可以肯定,微写作也好,微型写作课也罢,不是天降奇兵,它们一直都在,它们存在的时间远早于这些新名词的诞生。不过,既然现在冠以这样的特定名称,自然深深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功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时代需求和学科发展背景下,把它们放在语文研究的视野里,立足于培养公民写作基本素养的层面进行重新打量。这样的审视与打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陈出新,实现其最大化的价值追求。
由此,我们的7&8合刊拿出将近一半的篇幅刊发了浙江慈溪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组微型写作课例。这些课例,或从遣词造句入手,或从仿段入手,或从作品风格入手,或从主旨情趣入手,由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在学而有困的写作细微处用力,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从不同角度诠释“微型写作课”的操作路径,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这些课例不都是完美的,但这种探索的努力值得肯定,有价值,也有意义。
编校这一组课例,我们的视点不得不聚焦在“微型”二字上。什么样的写作课例就是微型的?微型之“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微型写作课”的精义是什么?
什么样的写作课例就是微型的?从这些课例共有的特点可以窥知一二。这些课例,从微观层面构建写作课,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把写作教学作用于学生写的过程中。这一组稿件的提供者,慈溪市教研员沈建军老师这样概括:“微型写作课,立足于学生写作过程的精细化指导,在细微处指导学生写作,在困难处解决写作问题。其关键词是:聚焦、分解、归纳、还原、反省。”上海师范大学课程论博士邓彤老师认为:“微型写作课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微型写作课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他们的论断,递给我们一把解读微型写作课的钥匙。
微型写作课是相对于传统写作课而言的,如果说,传统写作课以传授知识概念为主 ,强调多读多写,教学流程上庞杂费时,教学内容以写成篇文为主的话,那么,对微型写作课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它从学生的写作起点出发,切口小,运转快,教学内容是由具体的写作问题而起,重视生活情境和交际语境,课堂上学生的写作常以片段式为主。
那么,微型写作课的精义是什么呢?
第一,微。目标具体而微,强调一课一得。微型写作课的学习任务明确,一般来说,主要写作练习的内容是:写好一人一事,写好一景一物,写好一情一理,写好实用文。
第二,实。面对生活情境,面对学生学习困境和提升需求,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微型课 说课 教学理念 儿童视角
在辅导代课教师和参与招聘的新教师微型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农村幼儿教师对这个新生事物了解较少,有些教师甚至对此闻所未闻,把微型课与说课混为一谈,认为微型课就是说课。基于此,笔者就辅导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新分配毕业生顺利通过招聘与考核提供一己之力。
一、厘清微型课与说课的概念,明晰二者的核心要义
长久以来,说课因其经济、便捷的特点和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教学竞赛、幼儿教师招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园本教研等活动中。因此,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对于说课并不陌生,他们知道“说课”的重点在于“说”,即说设计意图、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流程……知晓说课是介于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与环节,它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准备怎么上课,并用相应的理论来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以及“这样教的依据和原理是什么”。虽然说课中也要展现完整的教学流程,但是更倾向于理性的阐述,它提供的只是一张施工的蓝图。
近年来,微型课被认为是能更好地考核、评估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与教学素养的一种手段,因而在教学竞赛、教师招聘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等活动中取代了传统的说课。但什么是微型课?它与说课又有什么不同?广大幼儿教师对此还是有些模糊的,笔者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勾勒,以期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微型课与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从构词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偏正结构,关键词是“课”,它的本质是课,要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而“说课”是动宾结构,关键词是“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施工,说课则是蓝图。微型课与说课又有若干相似之处,一是活动时间基本相同,一般都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二是都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面对评委说课与授课;三是一般都用于诊断、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基本功等。
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促进的关系,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具备良好的说课能力是上好微型课的前提,因为美好的、科学的蓝图是有效施工的保证,而微型课教学又能更好地促进说课的完善与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综合合理地运用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理性水平。
二、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凸显教师的综合素养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理念的外在表现,任何一个行为背后总有一种理念在支撑。教育教学理念支配甚至决定了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创设何种教学情境等。因此,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贯穿于整个微型课教学始终,是评判一堂微型课教学是否优秀的关键和前提。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比较滞后,一是在微型课中设计的封闭式问题多,开放性问题少,“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在提问中出现频次比较高。二是微型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游戏性、情境性、趣味性,没有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大班语言《 小鼹鼠过生日 》微型课教学中,每幅图的教学形式基本一致,先提问,然后教师小结,最后一起跟着教师看图片讲故事。但如果让其说课,她会把纲要或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内容流畅地表达出来,但在实际微型课教学中,先进的理念荡然无存。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还比较低,同时也反映出理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还比较大。除此之外,在微型课教学中还存在着淡化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现象。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很多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不知道如何使用多媒体,常常放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评委知道你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
微型课教学虽然只是面对评委进行的教学活动,但是执教教师同样要精心预设活动过程,从活动目标的制定,到活动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都要努力彰显纲要、指南的相关理念,只有这样,微型课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拥有基于儿童的教育视角,努力实现“以学定教”
微型课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和“我”的一个对话。前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后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所面对的儿童,但在微型课教学中儿童的这个角色也必须由执教教师来完成。也就是说,在微型课教学中,教师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预设学情,虚拟出儿童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作出充分的预设和处置,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缺失了儿童的视角,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儿童,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理念。一是在微型课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仍然以教师的口吻来表达。在目标的制定上,很多教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把握还不准确,导致对幼儿的要求存在偏低或偏高的现象,例如在小班科学《 好玩的球 》微型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小班孩子不仅要了解不同种类球的制作材料不同,还要知道不同种类球的不同玩法等。二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与理答上,大部分教师不能从儿童的角度预设出不同的答案,常常用程式化的语言来表达幼儿对问题的看法,例如在大班社会《 城市美容师 》微型课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一幅图,并说说为什么?”时教师预设的答案是:“老师,我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地面、楼房非常干净、整洁;老师,我也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小河非常干净、整洁。”语言不仅缺少了儿童的味道,同时表达方式也显得单调与乏味。当然,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出示的教学挂图内容比较简单,对大班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同时也看出教师对大班孩子语言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此外,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出师幼互动的良好情境,常常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因为缺失了儿童的存在,从而显得枯燥无味。例如在大班歌唱《 绿色的家 》微型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预设幼儿的多种回答,并通过“回声应”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说:“刚才乐乐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到了小鸟娃娃,那么佳佳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呢?”教师停一到两秒钟后回声应:“哦!佳佳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她还听到了歌曲里面唱到了沙沙沙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沙沙沙是怎么唱的吧!”
一、厘清微型课与说课的概念,明晰二者的核心要义
长久以来,说课因其经济、便捷的特点和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教学竞赛、幼儿教师招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园本教研等活动中。因此,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对于说课并不陌生,他们知道“说课”的重点在于“说”,即说设计意图、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流程……知晓说课是介于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与环节,它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准备怎么上课,并用相应的理论来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以及“这样教的依据和原理是什么”。虽然说课中也要展现完整的教学流程,但是更倾向于理性的阐述,它提供的只是一张施工的蓝图。
近年来,微型课被认为是能更好地考核、评估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与教学素养的一种手段,因而在教学竞赛、教师招聘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等活动中取代了传统的说课。但什么是微型课?它与说课又有什么不同?广大幼儿教师对此还是有些模糊的,笔者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勾勒,以期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微型课与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从构词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偏正结构,关键词是“课”,它的本质是课,要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而“说课”是动宾结构,关键词是“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施工,说课则是蓝图。微型课与说课又有若干相似之处,一是活动时间基本相同,一般都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二是都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面对评委说课与授课;三是一般都用于诊断、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基本功等。
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促进的关系,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具备良好的说课能力是上好微型课的前提,因为美好的、科学的蓝图是有效施工的保证,而微型课教学又能更好地促进说课的完善与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综合合理地运用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理性水平。
二、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凸显教师的综合素养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理念的外在表现,任何一个行为背后总有一种理念在支撑。教育教学理念支配甚至决定了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创设何种教学情境等。因此,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贯穿于整个微型课教学始终,是评判一堂微型课教学是否优秀的关键和前提。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比较滞后,一是在微型课中设计的封闭式问题多,开放性问题少,“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在提问中出现频次比较高。二是微型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游戏性、情境性、趣味性,没有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大班语言《 小鼹鼠过生日 》微型课教学中,每幅图的教学形式基本一致,先提问,然后教师小结,最后一起跟着教师看图片讲故事。但如果让其说课,她会把纲要或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内容流畅地表达出来,但在实际微型课教学中,先进的理念荡然无存。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还比较低,同时也反映出理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还比较大。除此之外,在微型课教学中还存在着淡化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现象。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很多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不知道如何使用多媒体,常常放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评委知道你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
微型课教学虽然只是面对评委进行的教学活动,但是执教教师同样要精心预设活动过程,从活动目标的制定,到活动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都要努力彰显纲要、指南的相关理念,只有这样,微型课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拥有基于儿童的教育视角,努力实现“以学定教”
微型课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和“我”的一个对话。前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后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所面对的儿童,但在微型课教学中儿童的这个角色也必须由执教教师来完成。也就是说,在微型课教学中,教师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预设学情,虚拟出儿童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作出充分的预设和处置,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缺失了儿童的视角,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儿童,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理念。一是在微型课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仍然以教师的口吻来表达。在目标的制定上,很多教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把握还不准确,导致对幼儿的要求存在偏低或偏高的现象,例如在小班科学《 好玩的球 》微型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小班孩子不仅要了解不同种类球的制作材料不同,还要知道不同种类球的不同玩法等。二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与理答上,大部分教师不能从儿童的角度预设出不同的答案,常常用程式化的语言来表达幼儿对问题的看法,例如在大班社会《 城市美容师 》微型课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一幅图,并说说为什么?”时教师预设的答案是:“老师,我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地面、楼房非常干净、整洁;老师,我也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小河非常干净、整洁。”语言不仅缺少了儿童的味道,同时表达 方式也显得单调与乏味。当然,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出示的教学挂图内容比较简单,对大班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同时也看出教师对大班孩子语言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此外,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出师幼互动的良好情境,常常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因为缺失了儿童的存在,从而显得枯燥无味。例如在大班歌唱《 绿色的家 》微型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预设幼儿的多种回答,并通过“回声应”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说:“刚才乐乐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到了小鸟娃娃,那么佳佳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呢?”教师停一到两秒钟后回声应:“哦!佳佳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她还听到了歌曲里面唱到了沙沙沙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沙沙沙是怎么唱的吧!”
关键词: 微课 Java语言 课程教学
1.引言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课程,首先它符合课程的特征,即是一种教学科目,具备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是一种学习经验或体验。微课和一般的学科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区别是时长很短,基本控制在5分钟至15分钟,集中说明一个教学问题,其特点是泛在性、可视化、关联性。微课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当超文本、海量的数据在网络上出现后,微课以其数字化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形式发展起来。
微课不是在中国首次出现的教学形式,张一川、钱扬义[1]论述了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早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就正式提出了微课的概念。杨明[2]就高职教育阶段实施微课开发进行了大讨论,分别从利用微课做好教学研究、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学生课内与课外的活动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高职教育中融入微课技术的建议。
2.微课的设计
要搞好微课的设计,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课程结构具备独立性、课程设计具备模块化和知识内容具备微型化。
课程结构具备独立性是指微课以独立的结构出现,尽管微课之间是存在松散耦合的关系,但是单个微课有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
课程设计模块化是指将一门课程设计成微课的时候,由于时间限制,因此需要将课程首先进行有机的分割,成为彼此之间有互相关联的模块,然后根据模块的内容制作微课。
知识内容具备微型化是指微课所传授的内容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将一门课程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结构碎片化,使之成为微型的知识模块。
微课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核心概念,清晰地说明主题。同时应该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利用足够的教学资源,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帮助学习者完成集中而又完整的知识总结。在学习评价阶段,要提供离线或在线的习题,健全信息反馈系统,让学习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价值的反馈。
3.Java语言的微课设计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本身原理性强、知识点丰富,而高职阶段又要求突出学生对程序的编写与调试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教学,本课程组将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巩固学习。
微课的设计有一个流程,从知识萃取到教学设计再到媒体设计。在实施微课设计的时候,要遵循如下的流程。
首先是知识的萃取,先将该课程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创设出四个学习情境,将每一个学习情境转化为若干个项目。由于项目彼此之间存在前后的关联性,因此根据项目设计的微课就有关联性。例如在基本编程思想确立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基本信息系统项目中出现了Java的基本语法,主要是不同数值类型的介绍及变量与常量的应用。这里,变量与常量就是教学难点,很多学生知道变量是一种可变的数值定义形式,而常量却是不能产生变化的数值定义形式,但是应用起来却很困难。
我们进行了变量与常量的微课设计,微课的名字很重要,要吸引学生观看。我们取名为“认识变量与常量的区别”,为什么不提定义和应用呢?主要是学生会感觉到定义和应用已经是他们知道的内容,他们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两者的区别。
教学设计我们以1+1+1的形式,即引入一个案例,灌输一个知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引入的案例是在房子里放入两个盒子。房子代表的是计算机内存,盒子代表的是内存的一部分空间。当盒子没有加锁的时候,那么盒子里的东西是可以更换的,只要东西存放进盒子。这样的盒子就是变量,而里面存放的东西就是变量的值。如果盒子是加锁之后放进房间的,那么盒子里的东西就不能更换,原来是什么,现在还是什么。这样的盒子类似于常量,一旦被定义了,那么常量的值就不能产生变化。
接着我们会让学生上机操作,定义和初始化变量与常量,变量的值在定义结束后还能重新赋值,所以是一种可变的状态,但是常量一旦初始化后就不能重新被赋值,一旦再次赋值,编译器就直接报错。
学生通过盒子的形式,牢牢记住了常量与变量的区别,上机的过程无非就是学会如何定义常量和变量。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本来很难的内容就记在心里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微课的制作我们采用了录屏软件,由于盒子放进房间的状态,我们设计的Flas,并提示回答信息,两个盒子中哪个盒子的存放的东西可以产生变化。通过简单动画演示,学生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加锁的盒子与不加锁的盒子的区别,进而思维迁移到常量与变量。
微课设计的关键在于脚本的制作,所谓脚本是定义知识的演变与连贯,一个好的脚本往往能决定微课的成功与否。我们将整个微课场景做成脚本,包括解说词与字幕,并反复推敲与琢磨。在录制视频的时候,根据脚本设置的内容,录制一段段录像或者动画。
4.结语
微课是一种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特殊教育形式,依托网络的发展与信息的膨胀,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引入微课,对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关键词】 微课程;数学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这个术语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后来,他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程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课程导入、重点、难点、疑点、课后复习)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4.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高职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有些还是职业高中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入学的,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些给高职数学课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数学课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上,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偏少,尤其是数学课教学课时被不断地压缩,致使教师匆忙赶课,影响教学质量.数学课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也给数学课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
现行的高职数学教材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和论证的逻辑严密性,而应用性和联系实际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和“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教学过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数学教学和专业应用相脱节.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数学课内容多,信息量大,而课时又少,教师就只能赶时间,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且以纯理论讲授为主,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呆板,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毫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四、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在新课导入时的作用
高职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对高中数学的具体和深化,很多内容其实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接触过,例如函数、极限、导数等,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新课导入的微课,提前让学生观看此微课,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在制作时,针对学生普遍对数学望而生畏的情况,可以设计新颖、增加有趣的数学故事和问题,做个简短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做好铺垫.
2.微课在重难点中的应用
数学中有很多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头疼,也让教师讲课费劲,比如极限的概念、计算,导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函数的作图,积分的概念以及积分的应用等,由于数学课时少,每周可能只有一次或两次课,两次课之间时间间隔长,学生由于课时重,时间少,即使上课听懂了,但是下课缺少复习巩固,所以很多内容没有搞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用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好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下载下来以便随时点播学习,让学生将现有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3.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作用
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后观摩重难点内容的微课,教师还可以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成微课,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以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4.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意义
微型课时间短,又没有学生参与,是不是就只能虚拟师生互动,或者就平铺直叙的一讲到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微型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当然是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有充满激情的讲授,有环环相扣的讲授,有循循善诱的讲授,有启发思维的讲授,有创造拓展的讲授……何况,除单纯的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型课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测,教学方式要符合微型课的课堂情景和教学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准.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做,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的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作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总之,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方便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弥补了数学课时量不足的缺憾,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好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丽.数字与微化课程优化――试论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生态创新与发展[J].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0(4).
【关键词】微课;工具;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工具已经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目的都是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达到最好的掌握知识效果,“微课”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对知识点进行各个击破,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1.1 概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2 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主要特点
2.1 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2 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2.3 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2.4 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3、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利弊
“微课”的实质在于在缩小的班级和缩短的时间内,对教学技能进行集中的训练。它减缩班级人数及练习课时长度,简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每次课堂实践通常集中于一项特定的教学技能(目标行为,如演示技能、提问技能),针对3~6位听众在5~10分钟之内演习目标技能。
3.1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优点
3.11 让各种教学技能综合性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初学者很难分辨和掌握,微型教学旨在解决这一难题,它对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研究和训练,使复杂的教学技能得以简化,由易到难,由浅人深,渐次进行。
3.12 设置易于控制的简化的训练环境,通常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而是面对3~6位学生教5~10分钟,运用某一技能的微型课。
3.13 使用现代视听技术,记录课堂互动细节,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强化和巩固已学会的内容,努力调整尚未掌握的部分,掌握有关技能要领。微型教学往往需要在有固定安装摄像设备及计算机的专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室旁设有专门的控制室、观察室。所以,微型教学是从角色扮演转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有控制的,可以及时反馈的角色扮演,类似于实习前的试讲。它又比试讲更具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计划与设计,真正把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之落到实处。
3.2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缺点
3.21 教学技能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整体性和个人特点,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各种技巧,这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智慧,仅依靠微型教学是无法掌握的。
3.22 以录像设备作为反馈手段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人际评价的压力和主观偏见,但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辅导性。机器只能作为一种辅的反馈手段,它取代不了辅导老师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02-02
病理生理学侧重从代谢和功能的角度研究疾病,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临床病情观察、描述、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将微课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验课教学当中,突破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专科院校人文课程的增加,病理生理学总学时减少了,实验课也大大缩水,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而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一讲解,二操作,三完成实验报告”。首先教师在实验前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放一段观摩电教,实验教师示教动物操作部分,最后学生分成5~6个同学一个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和实验教师从旁辅导。虽然学生观看了电教和实验教师的示教,但是学生一旦自己动手操作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电教的观摩视频制作粗糙,对于一些细节操作没有具体体现,教师示教时全部学生都围在实验台周围,再加上学生接触复杂性实验少,课前预习不足,结果学生没看清楚。这样的示教效果导致实验成功率低,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最早的理念是由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McGrew所提倡的60秒课程而研发的。而在国内关注微课的第一人是广东省佛山市胡铁生,在2011年,他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定义。微课最新版的定义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网络课程新型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围绕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或一种技术等制作内存几十兆左右的微课,利用网络平台上传至网络或班里的QQ群,学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移动终端设备中,实现移动学习。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一次接受的内容较少,易于理解和掌握。微课教学方法的出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和学生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创造了便捷条件。微课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被全国广泛应用到医学教学实践。
(二)微课的设计制作
1.针对实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微课。要注意次序和内容,比如设计一个动物实验微课,首先利用微课介绍实验目的及原理;其次介绍实验需要的用品、动物及抓拿动物的注意事项;再次介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2.明确主题,针对性强。针对病理生理学实验课中的重点、难点,或者一个技术环节、一个操作流程,重点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犯错的细节。
3.微课视频的拍摄和制作。视频的拍摄、编辑制作要做到视频画面质量清晰、光线均匀、特写能够清楚展示操作细节,声音音量适中、清楚,对视频中的讲解和互动语言,应配上清晰的字幕,其中的文字内容宜简洁、明了,以充分展示或讲透内容为宜。课件要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增加微课堂的教学效果。微课的微视频控制在5~l0分钟内,最好以5分钟左右的视频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消除视觉疲劳,而且方便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三)微课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解决实验示教难,提高动手能力。机能实验比较复杂要在动物身上复制疾病模型,动物模型复制成功,才能观察到症状和临床表现,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许多学生实验过程中动物中途死亡,重新再做没有时间,分别观察别组的实验,学生总是心不在焉。即使动物模型复制成功,但在对动物模型进行解剖时由于学生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很大。重要的实验教学环节是示教,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利用微课内容精悍短小、容量小的特点,实验教师将示教的实验操作关键环节制作成微课,通过校内网平台或班级的QQ群发给学生,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观看,通过将微课带入实验教学,解决了病理生理学实验示教难的问题。例如,在小白鼠实验性肺水肿实验中,最难的是把已经发生肺水肿的小白鼠的心肺完整的取出来,这一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实验结果。将小白鼠心肺取出术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移动平台,学生自行下载,在实验课前预习,在实验课实际操作中几个同学合作反复观看微课视频,结果发现利用微课视频示教的小组实验操作成功率为100%。没有利用微课示教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把小白鼠气管拉断,肺组织被剪破,导致水肿液流失,肺系数误差很大,影响实验结果。将小白鼠心肺取出术制成微课,有利于实验示教,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解决了病理生理学实验示教难的问题。
2.促进实验教学与临床相结合。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密切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既能够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微课展示临床病例,让学生结合小白鼠实验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解释病人发生肺水肿时的临床表现,使学生弄明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临床上要学会观察、判断、描述、分析病情等。例如:利用微课视频展示,一位患有左心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明显气促、缺氧、发绀、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等症状。提出问题:“病人发生了什么改变?”“其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如何处理?”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对临床病理讨论分析,使临床病例与实验相结合,体现了实验教学与临床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早期临床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科研能力。机能实验都是以5~6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完成实验的,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每一项实验的各个步骤,只能分工合作。微课教学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定期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自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自行在实验室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动手能力。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是开展实践科研的基本功,是科研实际工作的执行力,与科研设计一样重要,科研设计中实验设计是最重要的,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好的思路及好的执行力。科研动手能力主要是:成功制备实验动物模型,掌握实验方法等,制备实验动物模型要求合理选取实验动物及制备模型的方法,等等。病理生理学实验均是动物实验,包含了上述要素:首先,选取动物品种很重要,肺水肿、缺氧实验用具、药物等比较经济,选取小白鼠是比较合理的;右心衰竭、失血性休克需要插管,家兔是较合适的动物。其次,病理生理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中得到很好的锻炼,病理生理学实验涉及了动物的抓取、备毛、麻醉、动静脉插管、药物的配制与注射、工具药物的使用、生理记录仪的使用、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解剖等基本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技术,通过动物实验动手能力的培训,从而为科研实践打基础。学生在开放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并制作成微课通过网络平台或班级QQ群发给教师,让教师观看其微课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再实行整改,这样一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微课存在的问题。微课以点的形式传授知识,只是围绕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环节、一种技术操作等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孤立的环节,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如何将知识点连成线并连贯构成系统的知识网,即“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转变,将是微课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更好地设计、研发和实施微课,也是现今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后续任务。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微课为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较高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工具,满足了学生课堂和课外的实验操作需求,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成效。
参考文献:
[1]吴起清.微课在临床高职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0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