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篇

信用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良好信誉的创建以及良好形象的树立。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问题,探讨了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信用管理;信用缺失;信用风险;对策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一)定义

企业信用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它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对企业法人性质的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产品信用销售。一般的,企业信用管理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各项管理的核心环节。合理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可以说,企业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手段有:1、建立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2、根据企业的客户战略来设计企业的信用政策。3、应收账款管理等等。

(二)意义

企业信用是企业管理之本,直接关乎企业的存亡和发展。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良好形象的来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的基本要素有企业建立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产品质量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市场占有率的多寡、企业财务状况和历史信用记录等诸多层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或担保,最初要考虑的就是企业的信誉水平并且是决定贷款与否及数额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其他经济往来中,良好的企业信用管理也能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发展机会。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确立和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正视,我们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意识薄弱,信用观念扭曲,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特别是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发展滞后。

(一)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信用管理能够有效约束企业因授信不当或客户履约意愿和能力突变而违约的现象发生,从外部机制上构建对失信企业的约束力量,挤压甚至涤除不良信用记录企业的生存空间,达到净化市场环境,构筑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遗憾的是,当下多数企业未能充分理解信用管理的极端价值,以追逐利润为根本目标,过于看中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普遍缺乏信用管理理念,重销售轻收款并非个案存在,导致信用管理长期缺位,企业信用管理的统一体系也难见端倪。

(二)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企业以追求销售利益最大化的大背景下,对客户的授信并非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信用管理制度之上,多出自企业管理层随意主观的个人行为,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国际上通行的客户资信统一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先进制度没有得到借鉴和吸收,由此,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失控、坏账和逾期账款发生的盖然性。更危险的是,因不敢授信及大地压缩了市场交易的发生和市场规模的范围,越权授信又引发合约的难以履行等现象层出不穷,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暴发信用危机也只是时间问题。拒不完全统计,囿于信用管理制度的先天不足,目前国内企业平均账款拖欠天数超过90天,而美国企业平均账款回收期(DSO)仅为38天,这种看似时间长短的差别,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三)信用管理职能设置偏差

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总体上由销售部和财务部承担。但由于管理目标、职能设定、利益分配和市场反应上的差异,两个部门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可谓是捉襟见肘。反映在具体实践上,两部门因分工模糊、职责不清引发的扯皮推诿现象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交易过程中尚有不少企业的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集联系客户、报价还价、谈判签约、组织货源、运输发货、质量确认、催账收账、客户服务于一身,业务部门基本上大包大揽,承担了所有流程的工作。应该说,源于信用管理职能设置不清而导致的管理真空或混乱,是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目前,信用销售早已成为世界各大企业发展的主流,但我国超过半数的公司连信用部门都还没见踪影。

(四)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企业信用管理看似轻而易举,事实上它是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这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理解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各种知识技能,也要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有个到位的了解。然而,在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尤为紧缺,即便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难以符合上述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今后510年内,我国大多数企业将会陆续建立起信用管理机制并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那么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缺口将会扩大,据预测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信用管理经理,200万信用管理人员,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将更加迫切。

三、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程度

要看到,政府在经济社会信用管理方面的主导性地位。政府在引导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加大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指导。加快设置专门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机构,建章立制,推进相关立法的开展,对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政府行为,约束企业信用作为,并且以创新性管理为企业信用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当然,在构建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的工程中,更多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企业是信用管理的参加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它们认识到了信用管理的价值,一切工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此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员工信用理念的树立,促动企业的信用文化的有序开展。在政府、企业和员工的三方互动中去实现良好企业形象。

(二)合理设置企业信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发达国家企业大多设有专门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他们是企业信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如前文所述,我国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聘用专门人才具体操办信用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主要着眼于实际情况,不要搞一窝蜂一刀切,充分借鉴西方先进企业信用管理的经验,建立明确的、合理的、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还要做好信用管理各部门的协调事宜,处理好各方关系,明确分工、划定职权,为信用管理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发生风险事故时,各部门推脱责任、敷衍了事的现象,也有助于企业找到事故的根源和发展脉络,查找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为后续的改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三)重视培养专业的企业信用管理人才。

人才从来都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和动力,高素质的信用管理人才也不例外,他们在更战略的层面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知道,企业信用管理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引进发掘难度可想而知。实践中,企业主要从以下两个渠道获得信用管理人才:一是招聘途径,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二是自我培养。受制于该类型人才的供给不足,企业完全可以从内部出发,选择有潜力的员工或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或培训,挖掘在信用管理方面的能力。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能够为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保证,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极大地促进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3(6)

[2]刘莹.浅议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对策和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5)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2篇

摘要:回顾了读者信用管理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读者信用管理应采用积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不同的读者享有不同资源的权限,同时提出在进行中学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时需对读者进行培训,对读者适度宽容以及保护读者隐私等建议,在读者信用管理的研究中做出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132-03

1研究综述

以“读者”和“信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笔者一共检索到20篇相关文献,其中在图书情报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有12篇。最早将信用引入图书馆进行研究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朱全德,他于2004年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的《试析在图书馆中实行读者信用制度》,对图书馆实行读者信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1]。

读者信用的研究在国内还几乎是空白,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读者信用建设的背景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如何建立读者信用体系以及一些基础概念。信用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是为了减少交易的风险而设立的一种制度。现在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的时候很强调信贷主体的征信记录。如果一个信贷主体在征信方面出现不良记录将严重影响其信贷的审批。图书馆读者信用研究的兴起很大的原因是经济领域对信用的重视以及信用在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现有的文献中也借鉴了经济领域的信用制度,采用信用积分制可以对读者有正向作用,对读者的一些负面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更有学者认为应该将图书馆读者的信用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征信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人征信体系。但也有学者认识到图书馆的读者信用与经济领域的信用有一定的区别,不应该只是将经济领域的信用制度照搬到图书馆信用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是本文的关注所在。

朱全德认为读者信用制度是指图书馆或图书馆通过中介征信机构对社会公众建立起个人的信用档案信息,公众通过此信用信息在图书馆注册后,凭信用信息评估的等级分获得一定程度的借阅、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权利的一种制度。此定义认为读者的征信机构不一定是图书馆,还有读者的征信与使用图书馆的资源的权利相关[1]。笔者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因为读者信用管理是读者与图书馆的一种契约关系,不应该引入第三方,这样会让读者的隐私较难得到保证,同时也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转移到图书馆与第三方、第三方与读者的关系。这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不是很适合,同时这样做不利于图书馆信用制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读者信用制度的征信机构必须是图书馆。

2中学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意义

以往学者赞成图书馆使用读者信用管理的原因主要是:①是读者的违约成本过低,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在减少读者违约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②是对读者的违约行为除了罚款之外就是说教,而说教在教育读者要守信用的效果不好。现有的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管理的时候对违约的读者主要也是采用罚款、说教和取消其借阅权利的方式,但这对图书馆管理和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上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学者认为图书馆使用读者信用管理具有提高读者信用意识,减少其违约行为的作用。但笔者认为除了这些作用外还具有以下作用:树立读者的信用意识、促进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改善图书馆管理水平、为读者的就业提供帮助。

2.1有利于树立中学生的信用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图书馆有义务为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努力。图书馆对中学生的信用进行管理之后,中学生读者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对自己的将来会产生影响。采取罚款制度的读者管理会让读者产生不好的意识,会产生金钱本位的思想,只要有钱就不在乎是否违约。但采用信用管理则能帮读者认识到这是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而不是金钱就能解决的,这有利于中学生读者树立很好的信用意识,也为整个社会创造讲诚信的环境做出很大的贡献。

2.2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

图书馆采用信用管理必须采用积分制和等级划分。积分制的优点就是易于计量和评估[2]。积分制具有很强的正向导向作用。图书馆管理不应以惩罚为主,而应该以正向的激励为主,这样才能构造和谐积极的读者和图书馆的关系。采用积分制的信用管理可以对不同的积分层次的读者给以不同的权利。这既能激励读者文明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读者的违约行为。

2.3改善图书馆管理水平

读者信用管理不仅仅是对读者行为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一种信息反馈。读者违约并不是每次都是读者的错,有的时候是图书馆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或者馆藏资源存在不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基于图书馆自身问题造成读者违约的,图书馆应该对其违约行为而造成扣积分给以一定的补救机制,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在相应方面做出改善。

3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设计

3.1设计原则

朱全德认为图书馆信用管理设计的原则有标准化原则、法律原则、共享原则和统一原则。首先,笔者认为读者信用属于个人隐私,不能共享,如果需要获得读者的信用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或者读者本人许可才可以。其次,在保留读者信用的时候可以参考国家和国际通行的做法,长期保留正面的信用记录,而负面的记录保留一定年限。我国征信条例规定负面征信保留记录不能超过5年。图书馆读者信用记录对负面的信用也应该设定一个时限。再次,读者征信的设计应该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不宜贪大求全,而应根据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提供的服务进行设计。所以笔者认为在设计读者信用体系的时候既要维护图书馆的利益也要维护读者的隐私,既要与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又应该因地制宜,既要惩罚违约行为又要注意尺度。

3.2设计思路

笔者设计的思路是为了解决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冲突,为图书馆和读者双方考虑的前提下做尝试。传统的图书馆在应对读者违约时一般从以下几点着手:新生入学的时候告诉读者违约会有哪些惩罚;图书差不多到期的时候进行邮件提醒;对违约的读者进行罚款并限制一定时期内不能借阅图书;批评教育等。但是这些做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读者违约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现在的借书证上应该加上读者违约的信用记录。由于笔者认为读者信用应该积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所以应该对读者进行划分,在不同的积分阶段享受不同的待遇,比如标价比较高、馆藏资源比较稀缺的资源授予积分比较高的读者。而对积分比较低的读者只能借管理资源丰富的图书和价格较低的图书。对经常违约的读者可以减少其图书借阅的数量。根据读者的信用记录来授予不同的权限,享受不同的资源。必须保证的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大家的读者信用积分是一样的,享受的资源是一样的。

为了保证对不同积分的读者给以不同的激励,图书馆有必要对资源进行划分。比如根据图书的价格和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行划分,这样才能对读者具有相应的激励作用。但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图书馆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读者违约一两次。在读者违约的次数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才限制其使用该资源。这就保证了违约次数在许可的范围内的读者可以享受全部的资源,只有在违约次数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才开始进行惩罚。

4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设计读者信用体系必须要可行。读者信用体系设计的可行性需要从法律角度、技术角度、经济角度和用户角度多维来观察。

4.1法律角度

我国在2009年10月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的信息包括个人信用交易信息。涉及交易的信息都应该算在个人征信范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契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交易关系。为了减少这种交易的不确定性,图书馆有必要了解读者的信用记录。读者信用管理也是整个社会征信管理的有益补充。

4.2技术角度

现在经济领域已经具有很成熟的征信管理技术,而且现在图书馆对自己的读者都有很基础的一些信息,比如性别、班级、学院和号码等。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加上征信的情况不是难事,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与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匹配就可以了。

4.3经济角度

读者征信的设计只是在原有的图书馆管理软件上的升级,并不会给图书馆造成很大的成本负担。如果该系统改造升级的成本过高则可以考虑替代方案。

4.4用户角度

读者信用管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能够爱惜图书馆的资源,也为读者树立言出必行,树立讲诚信的形象及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由于保护读者的信用隐私,所以读者比较容易接受。之前图书馆一般对违约的读者进行通报提醒,读者比较难接受。采用积分制的信用管理,能够让读者更积极地维护自己的信用。

5中学生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内容及评估

5.1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内容

在中学生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内容方面可以参考郭强等人设计的《大学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信用评价的初始状态、信用评价的当前状态和信用评价的执行效果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6个三级指标[3]。这26个三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读者的信用。但笔者认为由于是读者的信用记录,涉及诚信方面,所以更倾向于将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体系限定于信用评价的当前状态指标。借鉴郭强等人的《大学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设计较为简单但比较实用的中学生读者信用管理体系框架(见图1)。

图1中学生读者信用管理体系框架5.2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评估

对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每个指标打分,然后将各个指标的分数加总。同时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的大小可依据该行为的恶劣程度,比如偷窃图书的行为比超期还书的行为更为恶劣。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读者信用总分等于各个指标的权重乘以相应的分数然后加总再加上新生入学时的分数。

读者信用总分=初始分数+∑权重×分数

不同分数的信用积分对应于读者享有不同的权利。可以依据读者的分数将读者划分成五颗星,不同星级的读者享受不同的读者权利。这也要求对馆藏资源进行五星划分。新生入学时候可以设置为全部都是3星级的,通过积分制的影响读者划分到5个星级中(见图2)。

6中学生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做好读者的教育,让其对读者信用管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必须保护读者的隐私,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配合读者信用管理的实施;必须给读者一定的犯错机会,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读者,读者一开始可能并不是那么熟悉信用管理制度,读者有试错的机会;读者信用管理也应该接受读者的监督。

6.1做好读者教育

现在的图书馆读者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一些有关图书馆借阅规则和文献检索技能的培训。除了这些教育之外,图书馆也会在其网站上列明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规则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由于现在的图书馆没有引入征信管理,没有将培养读者的诚信意识纳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管理中并没有有关读者信用管理的教育。图书馆应该将培养读者的诚信意识纳入其管理范畴中,对读者进行读者信用管理的教育与培训。

6.2保护读者隐私

读者的征信是读者的个人隐私,图书馆有责任保护其隐私,在没有得到读者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不可以将其征信记录给读者以外的任何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接受读者的信用管理,才更有助于读者信用管理的开展和实施。

6.3对读者保持适度宽容

人对新事物的了解总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图书馆应该允许读者有试错的机会。在可接受的次数内,图书馆不应该对其予以惩戒。只有读者的犯错次数超过一定的限度才应该按照读者信用管理的积分制对其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权限进行限制。

6.4读者信用管理应受读者监督

读者信用管理的实施必须接受读者的监督。读者信用管理不仅是图书馆的事情也是读者的事情,读者有权利对其征信的真伪进行监督。读者信用管理只有在被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公平、公正,才能更为权威,才能起到个人信用管理的作用。读者信用管理是个人与社会不断博弈的结果,如果该记录不能确保其真实性,则信用管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7结语

中学生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在现实中极少被使用,但它能够培养读者的诚信意识,能够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相衔接,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减少读者的不诚信对中学图书馆资源造成的浪费或损坏,也能激励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所以,笔者认为中学图书馆应使用读者信用管理制度规范读者行为。虽然关注读者信用管理领域的学者不多,但从200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将信用制度引入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笔者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在采用读者信用管理的基础上对读者和中学图书馆资源进行分类,不同的读者获取相应的图书馆资源,也提出应该对读者的宽容和隐私保护及对整个读者信用体系的监督。笔者希望可以为中学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方面做出一点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全德.试析在图书馆中实行读者信用制度[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19-121.

[2]任家乐,雷若寒.读者信用积分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6):88-91.

[3]郭强,赵瑾.大学图书馆读者失信现象与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84-89.

[4]李东林,沙爱霞.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76-78.

[5]田昊.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用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23-24.

[6]刘海君.读者信用体系构建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1):80-83.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体系  信用管理部门  客户资信管理  内部授信  应收帐款  DSO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探讨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垂耍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我国信用管理现状

2.1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国内外关于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文献有很多。如:国际上的~w’ro的基本原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国内的《合同法》、饭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我国硎法也对诈骗犯罪行为处以刑罚和规定。

2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问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欺骗贸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目标发生偏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信用管理。

2.3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职责划分不清,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2-4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包括资信调查、产品赊销、应收账款收付。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以上环节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贸易对象的政治状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势必增加贸易的风险。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当、技术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赊销风险缺乏客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迫切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范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信用已成为当前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伴着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随时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我国企业IFII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4.1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管理瑰念,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是企业力口强信用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企业上下树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形成企业独特的信用文化,并将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

    姐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测i和落实权责对等的业务流程。目前国内大型内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个别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一如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不予发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仅要看合同金额更要看收到的款项等。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由销售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在信用销售上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而传统的信用交易之所以存在信用风险的隐患,就是因为缺乏控制环节。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应该由事前预防、过程管理和事后处列组成。事前预防包括搜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实时关注,对客户进行信用的评级,然后根据客户的价值和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将信用销售的审批权利和对应收帐款追讨责任归人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员工,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等,风险到人;事后处理握岁寸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盛刹空,对逾期贝蜷歌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此外为了保证流程的落实,企>J立该设立完整的信用管理操作规范和业务说明,确保员工对了氰用制度的理解,把工作落到实处。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43提高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素质。合格的信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信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位能力a招聘、吸收符合信用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合格人员到信用管理岗位操作培训,使其能胜任本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b.制定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组织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后续培jlllo

    4.4企业内部各部门角色定位。企业内部与信用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各自正确的角色认同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内部协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经营规模及企伦目标等来i}i1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

    对于信用管理部门,DSO(应收帐款变现天数)几乎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指标。DSO表示每_ o收帐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帐款变现天数袱当年年末应收帐款余韧当年总销售量)*365,即DSO=s AR/SALE)*365。对于销售部门而言销售量是衡量其业绩的主要指标,且销售量越高越好;对于财务部来说年末应收帐款越低表明其业绩越好;对于信用部门而言DSO是考核其业绩的指标,目越低越好,DSO要下降必须减少应收帐款、增加销售量。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而使应收账款的规模越来越大。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应收账款在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存货的同时,占压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应收账款属于非收益性资产,大量的应收账款还会降低资产周转速度,增加资金成本,降低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创新型思维,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深化信用管理,减少资金占用,保障资金安全。

一、应收账款研究概述

(1)对应收账款的功能的认识。西方经济学者很早就意识到了商业信用的作用,将商业信用视为企业的货币资源,认为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者对商业信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信用交易使得商品交换与货币交换在时间上可以不同步,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2)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认识。虽然应收账款具有促进销售,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但是由于应收账款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势必要虚增企业报告利润,增加了潜在亏或。应收账款的存在还降低了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3)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经过长期研究,理论界对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应收账款保理,转移信用风险等。

二、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市场营销观念不正确。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重经营(销售),轻管理,认为只要有市场,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从而不断地刺激销售人员盲目地扩大销售。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常常认为账款拖欠是一种正常现象。殊不知,企业的发展要受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约,快速的销售扩张,势必要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链一旦断裂,轻则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2)信用管理不到位。企业决策层缺乏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设置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匹配的风险管理部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处于分散和分割的状态,缺乏系统性,职能划分不清、责任不明、落实不到位。特别是不少企业将应收账款管理职能分配给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前者负责催收,后者负责记录。这一职能设置方法,导致销售和财务部门与其自身的工作目标冲突,并且二者之间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信息不畅通,应收账款风险往往长期不会被发现。(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少企业缺少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主要表现在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监督不力,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流于形式。对内部控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会降低经营效率,严格的信用控制碍手碍脚,束缚了企业对产品市场的开拓,容易贻误战机等,故意架空内部控制。

三、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转变销售观念,重视现金流。首先要树立完全销售观念,产品销售给客户只完成了产品销售的第一步,只有当收回货款,整个销售过程才算终结。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可持续增长的理念,将企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销售规模控制在企业的资源(现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严防资金链断裂。为此,企业要严格信用标准,控制赊销规模,压缩应收账款,释放现金流量,以缓解财务压力。(2)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和先导。改变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分散管理的办法,对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以增强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协调能力。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客户档案,动态地管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用、综合评定客户信用等级;设定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等信用政策,加强与客户沟通,洽谈信用销售的方案,落实货款回收等,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3)以价款管理目标统驭信用管理。应收账款具有促销功能,扩大应收账款规模可以增加企业账面利润,所以如果秉承利润最大化目标势必要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失控,增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损害企业价值。所以,企业应当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导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以引导企业管理人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注意约束财务风险。产品销售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应当围绕价值管理的目标,即企业最大化,组织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企业决策者首先要树立价值管理的观念,同时还要注意督促市场营销人员和信用管理人员,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要求销售目标必须服从企业价值最大这一最高目标,严格控制信用销售,加强货款回收工作力度。(4)建立信用报告制度。企业应建立定期的应收账款报告制度,通报应收账款发生、回收信息。(5)建立定期对账制度。应收账款坏账的形成,既与信用政策有关,也与日常管理不到位有关。因此,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定期对账制度,信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进行核查,了解信用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检查应收账款是否超出规定的信用额度,有无违反规定的应收账款存在等。财务部门要及时向客户寄送对账单,一方面是防止应收账款的错户和串户,另一方面也对客户欠款起到提醒和催促作用。(6)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划小核算单位,加强经济责任考核是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不明确,自然无法落实到位。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单位主要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中的相当一部门与客户信用有关,财务部门应当协助销售部门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财务部门还应当定期进行账龄分析,监控应收账款风险,并将其信息用时通报给有关责任单位。同时,销售部门还应当注意将收账责任与销售责任相对应,从而使销售与收账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自我抑制盲目销售行为。(7)完善销售业绩考核制度,督促应收账款期后管理。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的期前管理(信用管理)与期后管理(货款回收管理)目标相冲突,结果是销售部门对信用部门施压力,迫使信用部门放松信用标准,从而使信用管理流于形式。为此,企业应当在价值管理思想的引导下,统筹考虑应收账款期前管理与期后管理对企业价值管理目标的影响,通过业绩考核制度的设计,激励业务人员关心应收账业期后管理,并将其传导到应收账款的期前管理,减轻由于业绩考核指标不当所造成的销售部门对信用管理部门造成的压力,从而使信用管理目标与销售管理目标的工作目标保证一致,最终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对销售部门的业绩考核应当以当期销售回款率为考核指标,并与其薪酬挂钩。(8)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工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要注意信用部门与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之间的分工要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而且其间的分工要清晰,边界要清楚。例如,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独立,与销售业绩不应当有任何关系;财务部门不得参与信用管理当中的任何工作,以防止其干预销售部门的工作;任何有关应收账款的财务记录,财务部门的账目要清楚,货款只能由财务部门收取等,以防止各部门,寻私舞弊。授权审批控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工具,任何一笔销售都要经过信用部门的风险评估,并要符合企业信用标准。为此,要特别监督销售部门的每一笔销售业务是否都经过了信用管理部门的评估和批准。

参考文献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5篇

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收账款是在经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提高资金回笼速度,对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效果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首先,应对管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其次,要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完善信用管理部门职能。再次,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全程跟踪管理,保证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管下进行,保证应收账款管理满足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

二、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对管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和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对管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取得实效。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小企业应设定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管理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中小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需要设定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对应收账款的额度、应收账款的管理计划和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进行明确,使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在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得到有效推动,保证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基于这一认识,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设定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是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应收账款管理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根据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需要,合理设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有效的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对满足中小企业管理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2)中小企业应划定明确的应收账款范围。除了要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之外,对应收账款的范围进行划定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对应收账款范围的划定,不但要明确哪些为应收账款,同时还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设定优先级,保证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范围能够满足准确性要求,使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够有更强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果。结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际,划定明确的应收账款范围,是确保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措施,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在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划定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范围,并在规定范围内合理开展工作,是保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取得实效的具体措施。

(3)中小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回笼资金进行统计。由于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时间不同,所回收的金额也不一样,要想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效果,就要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笼资金进行统计,对未及时回笼的账款进行标记,为后续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保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发生遗漏的现象,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的利益,确保应收账款全额回笼。在目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由于应收账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额。因此,加强对应收账款回笼资金的统计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回笼资金统计机制,并定期对回笼资金的数额进行统计,才能达到有效掌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回笼资金规模的目的。因此,中小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回笼资金进行统计,做到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

三、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完善信用管理部门职能

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的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很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希望做大业务量,往往盲目赊销,忽视信用风险,而财务部门为了控制财务风险,又容易处于保守状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为此,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小企业应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涉及的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有些单位在付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用不良问题,为了加强对付款单位的管理,并对付款单位的信用进行有效评价,中小企业应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的关联单位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等级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应收账款管理取得实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不但是满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效的关键。成立了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之后,中小企业实现了对应收账款单位的信用评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中小企业应对信用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进行明确,保证其正常开展工作。考虑到信用管理机构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的专业性,中小企业在成立了信用管理机构之后,还要对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进行明确,使信用管理机构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做好信用评价工作,进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信用信息,提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效果。基于信用管理机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建立之后,对其管理职能进行明确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信用管理机构而言,明确管理职能也是确保信用管理机构职能发挥的重要着力点。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信用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进行明确,保证信用管理机构能够正常工作。

(3)中小企业应聘任专业人员,提高信用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明确了信用管理机构职能之后,中小企业应根据工作实际,聘任信用评价专业人员,保证信用管理机构的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确保信用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因此,中小企业应对信用管理机构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提高信用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对于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构而言,聘任专业人员是保证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构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基于信用管理机构工作实际,以及信用管理机构的现实特点,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予以支撑。因此,中小企业应聘任专业人员,确保信用管理机构的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四、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全程跟踪管理

信用管理部门的信用审查和额度确定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风险的预防,但仅仅预防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信用审查和信用限额毕竟是对客户未来还款能力和意愿的一种主观判断;另一方面,客户本身的经营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其还款能力和意愿也时常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必须着重对应收账款进行体系化的全程跟踪管理。企业应建立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分别是信用管理阶段前期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事前控制。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中,做好事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事前控制主要是在应收账款发生之前,就对付款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保证付款企业的信用处于较好的范围内,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完善的信息保障,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质量,使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对付款单位的信息有较多的了解,保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达到预期目标。考虑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特殊性,做好事情控制的重点在于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进行提前谋划,对可能影响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开始之前进行有效处理,保证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因此,做好事前控制,是提高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效果的关键。

(2)做好事中控制。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做好事中控制主要是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从法律和制度角度保障应收账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应收账款的债权管理效果,保证应收账款能够符合法律特性,确保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具备合法性特征,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实效性。结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际,做好事中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使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在管理中期得到有效开展,充分满足应收账款管理需要,使应收账款管理能够在整体性和实效性方面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目的。

(3)做好事后控制。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这些措施包括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销售分类账管理;账龄监控与贷款回收管理;债权管理等。有一些分析指标如账款逾期率、账款回收周期、账龄结构、坏账率,这些数据看起来枯燥乏味,却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企业有一个弊病,就是对应收账款漠不关心,很多应收账款的账龄已有几年,而在欧美等国家,法定超过半年的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因此,做好事后控制,是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论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6篇

农村信用管理的内容包括信用主体、信用活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信用制度等。信用管理必须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落后和超前的信用活动形式都会阻碍农村金融活动发展。在农村信用管理创新中,政府占据主导和核心地位,依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和农民金融服务需求为管理载体,比如在信贷优先投放给那些诚实守信的农民,建立最基础的债权债务良好信用关系,同时依靠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一)信用管理必须适合农村金融活动需求

落后的信用基础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社会失信严重,社会信用状况差;二是传统的封建的小农的自给自足的观念,这是一种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封建小农经济思想,这种思想不利于农村金融活动的开展,这样农民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金融抑制现象。落后的信用基础会阻碍农村金融发展,在失信的社会里无法开展有效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经济交往无法正常、有序开展。

(二)信用管理制度的创新

信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内在自我信用约束和司法等外在制度的保障等两方面。

1、农村社会精神文明等内在制度管理创新

建立信用行为的奖惩制度。农村以村为单位的群体集居方式,有利于对同一村民的信用行为起着规范作用,虽然私利主义大量存在,但是当大家都遵守同一品德标准时,单一个体或小数人违反大家已经默契的品德标准时,就会遭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遣责。所以有条件的村组织可以对“失信”的人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相应惩罚,对于诚实守信的人进行相应的奖励,奖惩分明的民间监督和管理机制。

2、司法等外在制度的保障和创新

(1)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更离不开司法体系的保障。在封建社会有“皇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司法体系作为社会管理的保障。有效的司法体系能保证信用行为的规范性,司法体系是代表人们行为的一种规则,起着威慑作用,对人们的“失信”行为进行相应惩罚。我们的社会活动规则需要司法体系进行维护,法治社会里代表着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平等意味着每个信用主体必须遵守纪律,规范自己的信用行为,遵守公共道德和各项法律制度。

(2)农民的法律观念落后造成司法体系在农村实施的困难。由于农村区域分散、交通条件差等条件落后,造成司法体系的司法实施成本较高,也是造成农村司法保障不力的另一原因。

所以在农村,应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农民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司法部门应该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司法实施力度,使司法体系对“失信”行为起着事先威慑作用,对“失信”行为起着惩罚作用,使具有传统美德的淳朴诚实的农民增强法律维权意识,使地方强势和家族强势的势力文化作用下的置法律于不顾的“失信”农民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共美德,使司法等外在制度在规范和促进农村地区的信用建设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3)司法等外在制度的保障和创新还包括不断完善各类征信系统。现有的征信系统往往只局限于银行业的征信系统,而银行业的征信系统又往往只局限于涉及于银行业务的普通的债权债务偿还信息,这种征信系统的实用性比较局限,往往只适合于银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实用性比较有限。

企业或单位组织部门的征信系统发展比较滞后,造成对这些经济活动的主体信用行为的规范和制约有限,即使被银行类采集的个人的征信系统,由于农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对征信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失信行为被记录,对自身的信用行为的规范和自律性不够强。所以,征信系统需要不断 完善和丰富信用采集内容,扩大信用信息采集的群体,同时在农村要大力宣传守“信用”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征信系统在信用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建立以征信系统为中心的信用管理模式,对“失信”行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惩罚,包括法律惩罚等手段。

(三)对信用关系等方面管理的规范和创新

农村信用管理的内容包括信用主体、信用活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信用制度等。信用管理制度包括内生制度和外在制度。信用主体包括农村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的主体。信用活动主要指参与农村各种的经济和生活关系的总和。信用形式是指农村经济活动通过信用标准来衡量人们的经济生活行为。信用工具是指人们采取某种合作或交往方式进行经济活动。

(1)在推动信用工程建设过程中,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组成信用建设的主体,只有广泛参与的信用工程建设才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增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作为社会上的公民,人人都是这个社会上的信用主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旁边的事物,同时向人们表达着我们的信用状况如何。所以信用主体不仅要规范自己的信用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做到“诚实守信”“依法、依章”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而且对旁边的信用主体和发生的信用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上信用管理人员。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现金

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即商品信用虽然不是信用的主要形式,但是对企业之间相互融通资金,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确定合理的赊销期限,设定可行的信用标准,制定成本最小的现金折扣政策,都可以帮企业降低坏账风险。

一、全过程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明晰权责。信用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强,需要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实施。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信用管理专业化;系统管理应收账款,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降低应收账款比例,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优化客户管理,调整市场结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职能包括:专职负责企业的信用管理,保证信用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制定和监督实施企业信用管理政策。整理完善客户资信信息,建立健全客户资信数据库并负责日常维护与数据及时更新。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原则和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估客户信用,组织实施、评审、授信。优选客户资源,建立高质量的客户群体;监督客户交易全过程,对应收账款实行四步管理,主持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的规划、监督和实施。

2.完善全过程信用管理操作流程并监督实施。客户信息是企业建立全程信用管理的基础,要求各个销售部门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确保资料的准确、真实和完整。对客户资信信息要进行系统管理,建立资信数据库,定期更新和维护客户数据,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及时有效。对申请授信的客户,应提前通知客户并让其填写“信用额度申请表”,明确双方的信用关系。初步评价客户的信用额度申请,提出意见,上报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依据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要求,确定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加强企业订货管理和发货管理同时及时更新客户信用等级评估结果,对交易额度和客户资信等级进行及时调整。对每日发生的较小额度的赊销业务,应按下列程序进行:由销售人员填报信用额度申请表相关信息,销售部门对其进行初审提出信用等级、期限和额度的建议,最后由信用管理部门作出评审结果并实施。

3.建立自动化的信用管理控制和分析系统。建立客户资信信息数据库,录入客户资信状况相关信息,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开发客户资信信息评价系统,对客户的信用等级、期限和性用额度进行评估。信用管理员根据上述评价,和客户近三年的信用记录,综合评估,最后确定客户的信用指标,在处理发货业务时,信用管理系统对一定额度以下的小额频繁交易将实现自动审核发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就是要对发货到回款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根据科学的信用管理原则提高应收账款的效益性和安全性。自动化应收账款管理需要按“四期”进行控制:预警期即发货日到付款到期日;协商日即货款逾期60天以内;催收期即货款逾期60天以上至180天;清欠期即货款逾期151天以上。

二、企业全过程信用管理的具体实施

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清理,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分清应收账款由谁来负责;其次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科学管理应收账款,构建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交易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全过程信用管理的核心是通过销售部、信用管理部、财务部分别独立执行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管理,建立包括信用评估、订单审批、应收账款催收等在内的科学的信用管理工作流程,增加业务透明度、权责明晰,业务规范,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三阶段管理方式即销售部(前台)、信用管理部()、财务部(后台)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从而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可以加强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与管理,识别客户风险。对客户准入严格把守,坚持安全性与效益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客户基本情况的审核,审查客户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本集团成员、实际控制的法定代表人真实姓名、完整的客户信息、公司注册资本、主营范围、财务状况、股权的结构、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主要资产、资产安全情况和重大诉讼案件等。对客户严格进行信用评级,分类授信,同时对授信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加强审批管理。在签订合同以前要慎重地选择客户,一方面要避免贸然签约,首先应该对客户背景熟悉,了解客户的资金运作状况和信用状况,在了解调查清楚以后选择有潜力和风险确定的客户签约,同时要避免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和急于开拓市场而与信用不良客户签订合同。另一方面合理调整客户结构,选择和保留信誉度高的优质客户,而放弃一些存在潜在风险或信用不良的客户,使客户群的信用程度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使应收账款回收周期不至于很长,甚至缩短款项回收时间段,减少坏账风险和资金占用量,保障现金的及时回流,使公司经营更加稳定。对于签约过程,应该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审批制度,通过专门审批人员对客户信用进行全面分析,为销售人员提供决策建议,最后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后签约审批。只有建立健全客户资信状况调查与管理,才能进一步科学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核定信用额度。因此,要建立要建立客户资信评估管理体系,实行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规范化管理,为客户资信评估建立良好的基础。客户信息:一是业务部门在销售过程中主动收集,二是通过专业的资信调查机构获得,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将上述来源的客户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更新,保证客户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即建立授信制度,规范评估程序,分析业务风险。客户授信制度是风险控制的中心环节,最主要的是确定信用额度。信用部门要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定量化信用风险,为授信额度提供可靠依据。并要定期对放账客户做资信调查,调整信用额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监控,降低坏账发生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中期监控主要是对应收账款的密切监控,无论是在正常账期还是在非正常账期,都要密切关注对方公司的变化。主要关注:对方公司财务方面动向,比如对方公司在银行所拥有资产的连续下降,销售额连续下降、其他供应商的催账力度增加、应诉次数增多等信号。对方公司其他公司治理变动的趋势,管理层的变动、拒绝提供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资料、难以接触到管理层、经营者到期更换等情况都可能说明该公司存在欠款不还的可能性,应收账款风险会加大,因此这是应该密切关注该笔款项的账期、利息支付情况等。对方公司企业运作方面动向,设备资产频繁购买或处理、购买习惯发生重大变化、过度的快速扩张等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

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即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信用管理的重点。事后控制的中心工作就是加强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监控和对发生问题的应收账款采取有效措施追收。对应收账款要实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例如财务部制定年度预算,信用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分析监控,销售部及时催收等,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缩短收款时间,降低呆账、坏账,来保证企业资金链条运转正常。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账政策。这是针对逾期的应收账款专门制定的政策,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催收。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收账人员收回款项的效果,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量运转,保持应收账款较高回收率,但是同时也要同客户保持好关系,让客户满意,使他们继续同公司做生意。

参 考 文 献

[1]谢旭.全程信用管理,赢在风险掌控[J].首席财务官.2011(11)

[2]高永岗.对企业信用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会计之友.2012(13)

[3]徐志铭.企业信用管理模式[J].企业导报.2010(1):99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信用信用政策

市场经济要高效、有序的运作,需要人们恪守市场游戏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是诚实、守信,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信用的价值被严重忽视,信用缺失现象愈演愈烈.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把这句话引申一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信用政策和信用策略就是你这个企业的生命”,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信用的问题,信用政策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企业非常关键的基本点或者是出发点。未来的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发展和政府监管建立起一座桥梁,使现代化企业能够插上诚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一、什么是企业信用

信用形式按信用主体(对象)分,有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公用信用三种。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活动中与信用相关的行为、状况和能力。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不仅仅是道德领域上的诚信、可靠,在商业领域还表现为一种可带来利润的资源、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账,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追账只在信用管理中占很小的一部分。账款逾期率、账款回收周期(DSO)、账龄结构、坏账率这些数据看起来枯燥乏味,却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天天研究、月月分析。并且应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企业的信用方针。

二、制定企业信用有什么必要性

为什么企业老总都对信用风险深恶痛绝?那么企业缺失信用的表现都有哪些方面,危害又是什么呢?

(一)信用缺失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据测算每年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直接损失不低于2000亿元。2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户改制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巨额的呆坏账损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3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屡禁不止。4.股市、基金黑幕重重……

(二)信用缺失的危害

信用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扭曲了经济关系.增了交易成本,每年企业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超过2000亿元。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是无效成本……等等.信用状况的不断恶化,使信用这个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信用愈来愈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信用缺失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市配置资源的低效率,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消费与投资行为.如果任其展,必然会危及整个经济基础。在经济转型期,如何针对不同市场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寻找防范信用缺失的措施,是一项长期且十艰巨的工作,它有赖于政府、商家、个人的共同努力,有赖于人们的德水准的提高及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完整的市场规则,才能保证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信用体系的好处是提高经济环境中的透明度.降低信用风险管的成本,加快信用决策。企业的信用体系,需要植根于法律的基础,服务的对象来讲,分为金融信用体系和非金融信用体系两个子系统数据库了;我们真正将信用数据库做成防范欺诈行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防御体系。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风险等级来定贸易模式、定价格、定谈判条件,也可以通过良好的信用管理来规避因风险而招致的潜在损失,比如,政府的机关或政府部门拥有很多的信息资源。当然它负责制订有关信息披露的法律,同时有监督的功能,最后还要提供公共的信用管理教育;而私人机构的职能则不同,他们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必须面对市场竞争而冒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开发出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客户选择决定方案的标准是能否为他们带来好处。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企业本身针对它的客户进行的风险管理。在我们很多企业谈到信用风险问题的时候,他们对此不是很重视,他们觉得主要是做业务、做生意,所以有时信用风险的管理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后来他们发现做了生意收不到钱,信用风险管理的学费也就付出了。当然建立信用文化,推进管理的进步,需要靠制度来支撑。我们主要希望以后我们的信用管理是可以用信用信息作为基础,可以用自动化的手段来作为工具。一个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在全世界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后才建立起来的。

三、信用政策的内容

企业老总对“信用风险”大都深恶痛绝。企业制度信用条件时需要在信用成本费用和提前收回账款对企业现金流转总的影响之间进行权衡,还要使提供现金折扣和追加收账费用等手段的利用与采取信用条件所达到的效果相匹配的信用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影响企业资产的优良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般而言,信用管理政策手册的形式和内容会因企业的目标、组织结构、业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内容应包括信用管理的目标、组织结构及职责、客户信用、信用检查、应收账款管理几部分。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其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流程的具体需要而加入相关的内容说明工作的具体流程。下面我们分别讲解这几个部分。

(一)目标

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目的并非是要企业为避免风险而丢掉生意和机会,而是给企业确定一个承担商业风险的范围,从而增加有效和有利可图的销售。然而企业要提高销售、降低风险的水平是要用相应的指标来具体描述的,同时要有具体的数字来衡量和考核。通常企业实施信用政策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信用销售支持企业的销售目标;保持回款速度;保持低坏账率;确保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二)组织结构

这里组织结构是指与整个流程相关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它首先要规定谁对整个信用管理流程负责,有权进行调整。通常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来负责整个流程的审定和修改,通常这个小组要由主管财务的副总来担当。其次它要规定信用部门的构成、组织图表、工作范围、委托的权责界定,同时还要其他相关部门的权责界定。在这部分中,企业还可以说明信用部门的地位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常规和特别情况下的授权界定等等。

(三)客户信用评估

这部分应简明扼要地说明信用部门对客户进行评估的依据、方法和目的。例如信用部门利用客户的付款记录、财务情况、内部信息、外部信息等等进行综合加权平均来评估客户,评估结果用于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条款。如果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规定,还应包括客户调查和信用评估两部分。客户调查中要解释如何收集客户资料?如何自行收集客户材料?如何向客户直接索取资料如何从资信调查机构获得参考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更新?等等问题。在客户信用评估中还可以规定以下内容:客户如何进行信用申请;客户赊销的标准;怎样确定新客户的信用额度;特殊交易条件下的信用安排;增加或减少信用限额的方式;增大信用额度和延长赊销时间的程序和要求;担保条件规定。

(四)信用条款

信用条款是对信用评估结果的直接应用。由于不适当的信用条款将导致信用期限延长、还款速度下降,所以信用条款也是为了达到信用政策所规定目标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这一部分要设定不同的条件下提供销售和服务的标准条款。同时还要规定企业中对不同的信用限额和信用时间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五)信用核查

在与一家客户有长期交易时,对客户的赊销额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控这种赊销额的变化一即风险的变化.以决定与客户进行信用交易的策略。例如,对同一客户的所有新定单必须加到原有定单上,并比较客户账号上的总额是否超过其赊销额度。如果定货额超过赊销额度须申报主管经理,由主管经理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如通过先付部分贷款或某种担保,否则要停止信用交易以控制总体的风险。待客户的应收账款额或交易条件有所改善,则还可以继续交易。信用检查是控制企业总体风险的主要手段。

(六)应收账款管理

这一部分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对企业债权的保障、管理和追收做出规定。在保障措施中,企业要针对不同业务的风险。对风险较大的业务采用信用保险、保理、信用证、动产和不动产抵押等债权保障措施,同时规定业务操作的规范。

在管理和追收过程中,企业要对如何管理应收账款进行详细规定。通常这一部分企业可以形成专门的收账手册。基本内容有:定义与收账任务有关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建立“未逾期账款询问”制度以及实施方式;需要采用追收的警告和制裁手段(电话追讨、信函追讨和上门追讨等);收账的时间安排;收账每个时间段的确定;最终追收方式的确定;使用抵押品的时机及处理抵押品的方法;转移到收账机构的时间和程序;转移到律师事务所的时间和程序;特殊睛况下的选择。

(七)信用政策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不同企业的信用政策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不同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客户破产/坏账程序——当客户破产后企业应采取的步骤,以及注销坏账程序;信用管理报告——企业内部报告的制度,以及信用部门每月进行信用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标准的表格和信函——可以汇总企业所有的标准表格、协议、内部文件等供相关人员对照执行;衡量信用部门业绩的方法。

四、执行企业信用政策

执行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执行能够带来价值、创造价值。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执行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的方法。如果执行不力,再好的政策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出色的执行,可以弥补不够完善的政策而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好的政策加上好的执行必定会大获成功。

执行企业信用政策,就是落实企业信用政策的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包括对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和风险作出分析、对客户企业的能力进行评估、交信用政策与实际运营以及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相结合、对这些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进行协调.分工协作和责任的具体落实;还包括对风险控制方法和任务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发现漏洞和欠缺,坚持不懈地改进、完善、追求卓越,以及将奖励与所取得的成果相结合。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该公司自2000年底开始推行信用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公司销售总监王桂芳女士介绍,2000年年底,东阿阿胶建立信用管理委员会,并由总经理亲自主持,各部门主管组成。制定信用政策、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安装风险评估管理软件RAM;建立信用评估模型;指导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对每一笔交易记录。

王桂芳说,东阿阿胶的信用管理主要体现在销售管理部,两位信用管理专员专门负责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评估、实施授信等。以9天的应收账款为例,在60天时东阿阿胶给客户发对账函,到90天时东阿阿胶便以不同形式发催收函,当180天时,将转给法律事务部进行清理。

王桂芳介绍,实施规范信用管理取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东阿阿胶坏账比例大幅降低,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5个多亿,2002年销售收入6个多亿,但正在法律事务部进行清理的应收账款只有30多万。在医药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一般为100多天。而阿胶的平均周转天数仅为一个多月。王桂芳强调,对客户进行放账时,应该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决定是否应该放账。如果放账风险过大,应该停止发货或者采取其他现金交易等措施,统计显示,到2002年三季度底,因为放账风险过大,东阿阿胶停止发货的客户占总客户数量的14%,占了7%的销售额度。

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诸多方面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通过对24家初步建立“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的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管理后的第一年,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就从14%下降到9%;赊销额平均上升13%;坏账率平均下降3.6%;销售未清账期(DSO)平均缩短37天;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平均上升21%。同时,客户信用数据完整。客户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全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