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居住环境 民居建筑遗产 原生态

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定义,“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表明历史建筑在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的前提下,允许调整其内部空间及内部结构和构造,允许有一定的设施更新和本体改造。对历史民居建筑的界定,为我国的民居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模式和运作依据。近年来,大量的近现代特别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遗产纳入保护范围,在这样的社会研究背景下,研究地域居住环境,保护民居建筑遗产已是历史的必然。

一、地域居住环境与民居建筑遗产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陕西地区中,陕北、关中现存的大量地域性居住环境值得研究与探讨,缘起于本原文化与人类生态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对地域主义人文建构的认知与探索;在长期的采风调研中,着眼于观察地域主义历史民居建筑,融合于地方自然地形与地貌中传统建筑,从建筑文脉与肌理上都充分显示地方人文气息的变化,其发展的脉络都有地方人文情怀深隐其间,是任何材料与技术手段无法割裂也无法掩盖的地方情怀。面对如此强大的地域文化脉络,在延续其文化根基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做深入的剖析与调查,防止在推进地域主义建筑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不当措施的蔓延,根基性的本原文化需要代代相传;近年来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地方历史民居古城的调研——关中青砖建筑的大气磅礴、陕南民居的竹木建筑、陕北窑洞民居的敦厚朴实,都具有独特的地域主义文化建构方式;在地域建筑的文化发展与演变中,更是从多元的角度说明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本原与创新,人文历史的积淀充分体现了地方传统建筑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陕北米脂古城、陕南昭化古城、陕西关中党家村里,那些历经沧桑的传统地域性历史建筑中,大量遗存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营造方式,以及巧夺天工的砖雕、木雕等手工技艺。探索和发现传统性历史建筑在地域性生态环境中的文脉与走向,是对当下建筑文化背后传统文化建筑的关注,也是基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思考。

二、地域文化研究、民居建筑遗产保护中环境艺术专业教育贯彻的必要性

基于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在研究历史民居建筑、地域文化的溯源中,立足专业多元性及复合型教育的方针与策略,本着“走出去,悟心德”的专业意识,从务实的角度结合环境艺术专业的特点,教学中开设的基础课程《民居测绘》与《民居写生》,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为地方文化记忆的延续、文脉的持续性做了系统性归纳,用以服务今天的建筑与环境设计,也向设计前沿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了我们民族的、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既实用又唯美的民居文化元素。

将实践性教学纳入教学课堂所产生的教育积极性是多方面的,就像顾森在《陕北窑洞民居》序文中提到的:“民居凝聚的是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空间,凝聚的是丰富的文化信息。民居不像宫殿、寺庙或帝王陵那么宏伟,但它却是中华民族的所有建筑的母本,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具有本源特色的一支大流。”在这样的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中,其专业教育不言而喻,建筑民居综合的历史性文化,将比任何种类的遗产都更生动、更直观、更实用、更典型。

民居测绘的教学方式既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要求,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民居建筑文化的时代思考,因为传统民居蕴含了前人优秀的思想智慧,对传统民居的实地测绘与写生是现场“教与学”的建筑环境艺术的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真正通过实地测、量、绘等方式零距离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提高对传统建筑的审美能力。

三、民居测绘与民居写生

《民居测绘》课程主要强调对民居和建筑的初步认知,民居系统性保护测绘是民居建筑认识的有效途径,加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建筑的尺度、建筑的艺术、建筑的语言。从民居传统文化、人文内涵等各个方面,发现地域性民居建筑生命力长久不衰的魅力,提升学生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兴趣点,加强自身求学欲望。系统测绘有助于学生从专业角度剖析古民居建筑的建筑风格、模数、功能等(图1),通过解析认知设计的反向思维,在教学中达到设计活跃思维模式的作用,在现场与民居对话的过程中反思、体味建筑中所反映的社会宗法、家庭观念、习俗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等,理解建筑的艺术规律。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渗透,使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展开,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研究陕西民居及陕北窑洞居住环境,深入村镇,挨家挨户调研村落四合院形制结构,实测民居建筑构造及施工工艺,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的认知及人文素养。

《民居写生》与《民居测绘》课程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中是交替进行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民居写生是对民居测绘的完善与补充,在调研的过程中,民居写生从阅读传统文化真情实感的角度真实再现古旧民居的现状与建筑面貌,尤其是建筑的装饰艺术相较理论更具有现实的直观特性,也更具有说服力(图2);同时,民居写生可以培养学生对建筑序列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建筑的序列组织关系、尺度、体量、构造、比例等。

在测绘与写生的实践教学中,贯彻聚落性人文建筑的探索与研究,有利于客观传承本原文化与人类本体生态环境,因此整理与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本质性联系,是未来生态型民居建筑发展走向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参考文献:

[1]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2)18—22.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第2篇

引言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

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中国的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西方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下,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该如何创新。这既是亘古未有的挑战,也是文化推广的重要机会。随着带有民俗艺术文化符号的图案与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中,并获得了国内外广泛承认。本文通过阐述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民俗文化产生的特殊的根源,将民俗艺术价值与现代审美价值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与现代审美的传承性,以现代创新设计手法,使民俗文化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使民俗文化得以体现并且传承。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北区域;民间民俗艺术;概观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80-02

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代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处。在历史上,西北地区是联系中原和中西亚、欧洲大陆的纽带,在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两汉、魏晋开始直至隋唐,不断延伸、扩展、繁荣的“丝绸之路”,曾一度成为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形成

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形成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缘特征有关。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佛教石窟艺术、岩画艺术、地画艺术、彩陶艺术堪称西北艺术的代表。在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石窟群,如新疆的古龟兹石窟、莫高窟、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陇东南北石窟等等;还有充分体现丰富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岩画遗存,这些岩画遗存因其分布广泛、数量巨大而在世界岩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蕴藏着重要原始社会信息和原始艺术要素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大地湾地画也出现在西北甘肃的秦安。然而,更令人感叹的是这里的彩陶艺术,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彩陶数量的大多数,而且还代表了中国彩陶发展的最高水平。诸如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彩陶、大地湾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半山文化彩陶、马厂文化彩陶、齐家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作为原始文化和史前艺术的重要遗存,这些彩陶艺术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位置和意义;另外,西北还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艺术,如金碧辉煌的寺庙、各式各样的佛塔,它们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北地区地域面积辽阔,约3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在行政区划上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五省(区)。在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以外,聚居着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裕固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人口最多,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风俗民情,因此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审美理想,而由此产生的民间民俗艺术样式更是千姿百态,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缘特色。可以说,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西北地区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悠久和民族众多,形成了兼容开放、成分复杂、质直朴素、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特征。

二、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

民俗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具有模式化、群体化和能够世代传承的特点。可以说,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传承特点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艺术的一个重要内涵,即它必须是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并具备各兄弟民族所独有的不同精神风貌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的艺术。凡是民俗艺术都与民族所独有的语言文字、风土人情有关,缺少了“民族的”这一特点,我们的民俗艺术就“俗”不起来。现代民俗学认为,民俗不仅是原始初民的遗留或残余物,而且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因此,西北民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和形式都与西北区域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它根植于西北民间,是西北地区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风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它凝聚了西北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是应该地区人民群众根据生活的要求而创作,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艺术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是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本质特点;大众化、通俗化是西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的内涵。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强大生命力正在于它和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正在于它的内容表现人民大众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正在于它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同西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佛教艺术、彩陶艺术、地画艺术等相比较,我们对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研究始终薄弱。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西北五省(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我们发现西北民俗艺术就是结合西北地区民众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而演变的一部史话。它的产生、发展及其艺术规律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根源就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既是民俗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又是民俗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再现。

西北五省(区)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其民俗艺术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纵观西北地区民俗艺术的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丰富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艺术景观。

从形式、种类的角度上划分,西北五省(区)的民间民俗艺术大致可分为民间绘画类、剪纸工艺类、刺绣工艺类、染织编结类、雕塑雕刻类、陶艺瓷器类、民间玩具类、皮影木偶类、戏剧脸谱类、其他工艺类、民俗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俗艺术活动十二个种类,共约300多个工艺品种。2000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之下,西北五省(区)先后成立了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小组,开始注意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产业,使得西北地区一大批民俗艺术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政府拨专款用于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命名多个民间艺术之乡。如仅陕西省就命名了24个民间艺术之乡;甘肃省庆阳市也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庆阳的环县被命名为“皮影道情之乡”。与此同时,西北各省还积极开展民间文化传承人(艺人)的调查登记工作,目前仅陕西一省就已经有1.2万多位艺人登记在册。这些举措极大刺激了地方民俗艺术的再生,唤起了群众创作民间艺术作品的热情,对推动民俗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西北民间、民俗艺术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

诚如上述,民间民俗艺术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所以这就给西北五省(区)的民间民俗艺术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在民间民俗艺术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也大大拉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有特色的民俗项目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也成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西北是民俗文化富足的地区,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宣传西北地区的民俗文化,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人通过民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脱贫致富。这种文化驱动成为了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西北一些省份及县域利用该地区特色民俗产品项目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例如,甘肃省庆阳市以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为基础,连续举办的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就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在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中,仅香包一项销售258万多元,协议引进资金24.7亿多元。在2003年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共签约项目489个,签约金额137.18亿元。2004年的第三届香包节,庆阳市向外推介项目较前两届更进一步,共签约项目537个,签约资金84.5亿元,商品交易额达到975万元。目前,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提速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庆阳走向世界的桥梁。

除庆阳外,甘肃环县道情皮影产业的开发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1年,环县县委、县政府作出开发皮影产业的决策,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实施的项目为:规范皮影戏班100家,组建3―5个代表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最高水平的示范戏班;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每两年举办一次皮影艺术节等。 2002年8月,环县成功举办了“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目前,共开发出皮影工艺品两大类(礼品、装饰)22种,制作工艺精细,是馈赠、收藏、室内装饰的高档艺术品;年生产“龙影”牌皮影影件1万件左右,年产值50万元,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同时,还生产皮影挂毯、服饰、口杯、磁带、光碟、画册、桌历、挂历等相关产品。目前,全县有皮影戏箱底近百件,坚持常年演出的戏班60多个,有8个戏班曾经进京和出国献艺;皮影演出中介机构已成立,与北京中美同济文化传播公司签约,皮影戏班已赴北京、青岛、广州等市演出。环县道情皮影至此登上了其辉煌的舞台,成为推介宣传环县的有效载体,扩大了环县知名度,树立了环县新形象。

由此推论,如果西北县域的民俗艺术都能像庆阳、环县这样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出自己的特色品种,并以此为轴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有影响的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率的提高,那么整个西北地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民俗文化昌盛的崭新局面,必然会更快地到来。庆阳、环县的民间民俗艺术发展方向就是西北地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其他地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产业 战略选择 甘肃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得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的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址遗迹、历史建筑、博物纪念馆等的历史文化旅游和以民族风俗习惯、节庆等的民族文化旅游。

2、文化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已经相互参透、相互促进和相互结合,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既具备文化产业的特点,又有旅游产业的优势。

二、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重要依托。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地域辽阔,东西狭长、两头稍大,状似如意,具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被誉为黄金路段。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大地湾文化遗址、人文始祖伏羲、丝路文化、彩陶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等;甘肃由多个民族组成,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剪纸、香包、庙会、皮影、窑洞和牛肉面等;甘肃地区存在着五大宗教体系,有着神秘的宗教文化资源,例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和圣纪节,佛教圣地的莫高窟和道教圣地的崆峒山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独特的两黄(黄河和黄土)文化资源,例如黄河第一湾――玛曲、刘家峡、八盘峡等;甘肃是具有革命传统的省份,有着革命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会宁胜利会师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高台县烈士陵园等;甘肃现代文化产业和景观颇有影响力,有着相当实力的现代文化资源,例如《读者》杂志、歌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等。

三、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良好。我国的文化旅游起步比较晚,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也不是很透彻,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国外的权威机构的基础上来研究的。但是,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步扩大规模,呈现出质量优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数量增长的良好势头。甘肃将文化作为一项旅游活动来展开,向外来的旅游者展现当地的旅游资源。例如敦煌文化,它是将多种文化融合与撞击在一起的交叉点,是艺术的殿堂和丰富的文献资源。每一年都有上万人来到敦煌莫高窟,来领略其中的奥妙,同时这也带动了甘肃的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文化旅游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目前,甘肃的文化旅游也开始依托于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两黄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将山水风光旅游、商业旅游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起来,三者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将旅游者的需求引向更高的层次。

(3)文化旅游营销体系初步建立,文化旅游知名度稳步上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内涵越浓厚,旅游价值也就越丰富。通过文化精品对外宣传,吸引大批的旅游者到甘肃来旅游,实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局面。甘肃近几年通过一些文化旅游节和国际赛事来对外进行宣传,例如嘉峪关的国际滑翔节、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和酒泉神州科技文化旅游节。同样,大型的歌舞剧《丝路花雨》、《大漠敦煌》获得多项荣誉,电影《月圆凉州》和历史体裁的《大敦煌》都受到一致好评。

2、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不够和管理信息化滞后。甘肃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发掘的深度是远远不够的,投入的力度也是不尽人意。政府和景区管理人员没有重视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对其资金的投入也是严重不足。甘肃文化旅游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并且旅游科技投入较少,科技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的过程中科技含量不高。

(2)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由于受到资源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敦煌和甘南地区。河西走廊主要指的是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和嘉峪关5个市,具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而敦煌有享誉国内外的莫高窟,是现存洞窟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和艺术价值最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藏族群众的聚居区,除了有总人口的54.2%的藏族,还有其它22个少数民族,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于其他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没能够形成区域合作,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3)相关旅游产业专业人员的缺乏,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虽说甘肃从事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人员已达上万人,但是由于甘肃的旅游服务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导致各层次的旅游人才储备不足。首先是高层次的从事旅游规划的人才缺乏,不能够将甘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再者是从事专业导游和专业酒店管理等的高素质、善导游、懂管理的人才缺乏,使得许多品位高、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得不到有效地推广,不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4)文化旅游硬件设施有待加强,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甘肃的酒店和旅行社众多,可以容量大量的旅游者,但其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另外,除了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包括文化旅游景点的讲解到设施的介绍都要加强,例如景点的介绍牌应配上英文解释;景区的定点导游和服务人员的配备也没有供上相应的要求,综合接待能力比较薄弱。

四、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要想提高其竞争力,就要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凸显出其旅游特色。因此在制定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时,需要进行优势、劣势的分析,找出能产生机会和构成威胁的因素。根据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动态结合,制定出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如表1),以此来获得竞争优势,使甘肃文化旅游行业在整个旅游行业中取得有利地位。

第一,S-O战略,是发挥强大内部优势,把握外部机遇的战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应该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实力,抓住有利的外部机会,积极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扩展经营领域以获得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第二,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的劣势的战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虽然有众多的机遇,但是有存在着明显的劣势,所以要设法弥补不足,扬长避短,将劣势变为优势,积极寻求发展。

第三,S-T战略,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回避或减少外部威胁的一种战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着强大的威胁,但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要积极的面对外部的威胁,分析威胁的来源,调整战略,寻求新的机会。

第四,W-T战略,是减少内部弱点来回避外部威胁的一种防御性战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应该重视面临的威胁和克服内部的劣势,改善自身的条件,消除劣势,回避威胁,寻求新的市场机遇。

五、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

1、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某种特殊产品或服务使得其使用价值实现的方式来实现顾客价值增值,获得高于行业水平的平均利润。所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无论是在开发新产品或是改进旧产品时,都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文化资源的特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品牌支撑,形象致胜。品牌是塑造甘肃文化旅游形象的核心,是扩大客源市场和提升产业地位的基础。充展现“精品丝路,多彩甘肃”的旅游主题形象,依托“丝绸之路、沙漠戈壁、宗教文化、雅丹地貌”等的特色资源优势,在国内外树立起具有广泛影响的旅游品牌。

(2)打造特色季节旅游产品。根据甘肃每个城市的特色,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展特色的节庆活动,打造甘肃文化旅游的“四季”让活动形成品牌。

春季:借甘南州的晒佛节之际,传播宗教文化,弘扬藏文化

夏季:举办河西走廊葡萄酒文化节,通过丰富的活动,提升其葡萄酒品牌

秋季:凭借丝绸之路节和胡杨林文化节,弘扬丝路文化和感悟胡杨林精神

冬季:举办赏雪品梅活动,领略不一样的甘肃风情

2、增长型战略

(1)市场开发战略。市场开发战略是将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细分市场或开发新的用户群,通过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其销售量和经营规模的战略。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应该抓住景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巨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周边省份、西北地区及本省的区域合作,将资源进行整合,树立甘肃文化旅游的形象,充分的挖掘市场潜力。以甘肃为中心,构建西北区域的文化旅游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旅游区域空间布局体系,进而提高其旅游竞争力,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打造文化旅游强省。

(2)产品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是指向现有的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战略。

现在的游客讲究的是一种体验旅游,所以要充分利用体验营销的手段,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有效的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还可以开发一些附属产品,例如西北餐饮文化、大漠诗词、西部放歌等等。同样,要不断改进现有的旅游产品来增加旅游者来甘肃的旅游次数。可以借鉴其它城市成功的经验,如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带动了这些地区的旅游市场的发展,更掀起了旅游者去领略特色文化的热潮。所以在甘肃也可以推出类似的舞台剧,如《印象・丝路》、《印象・莫高窟》等等。

3、集中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是指将目标集中在特定的消费者或地理区域上,也就是说在行业较小的竞争范围内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要求企业不在于达到全行业范围内的目标,只是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展开经营和服务。

(1)核心市场的集中推广。由于推广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城市在国内有许多,例如西安、洛阳等等,所以甘肃要想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明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地理位置的市场细分,将西北和环渤海地区作为一级市场,加强对这几大省份的推广,进行深度的促销和传播。

(2)黄金周的投入力度加强。随着新的假日制度的实施,人们可利用的空余时间要比以前增多,所以这也是甘肃进行文化旅游品牌推广的良好契机。通过媒体,在黄金周前期或黄金周期间加大推广的力度,引领消费趋向,形成攻势。

4、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旅游就是要“保护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使其为当今社会谋利的同时,也能为将来所用”。有的人认为旅游业是“无烟的工业”,不像其它产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认为在投资工程中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消耗,并且旅游资源师可再生资源,不存在耗竭的问题。这些都是对旅游资源的扭曲、误解,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有效保护的话,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甚至是毁灭旅游资源。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的文明遗址。因此在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自然科学规律、按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科学的选择开发模式,合理的选择旅游路线、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特别是在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

六、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实施

1、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目前甘肃的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光是依附市场来调节、推动其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因为市场上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许多旅游企业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进行“价格战”,导致明显的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各个阶段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来进行干预。通过市场传递经济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利益,政府从各个方面支持甘肃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其旅游文化感染力和旅游文化的氛围,实现“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目标。

2、产业承接战略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将成为地区旅游业跨越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所以主动融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壮大甘肃旅游产业和提高其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有利于培养新的旅游业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转变发展的模式,加快实现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

3、多种促销手段结合

宣传、促销是让旅游者了解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想打造出文化旅游强省的称号,必须要加强宣传促销,扩大知名度。针对目前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强有力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必不可少,这一点在甘肃旅游“十二五”规划中也有体现。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一种手段,可以进行深入宣传,提升甘肃文化旅游形象。因此可以科学高效地结合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读者》杂志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等媒体。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入境和省内外旅游城市门户区、机场、火车站等科员及三空间,突出“精品思路、多彩甘肃”主题形象。

【参考文献】

[1] 霍海丽: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

[2] 尹彤:泰山旅游发展战略[D].辽宁大学,2012.

[3] 熊文平:临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 李国秀:顺境中的甘肃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分析[J].城市旅游规划,2013(7).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三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京),2011.

[6] 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

[7] 王磊:长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 陈永芝: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