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2010年罗非鱼市场五大关键词

廉价鳗鱼时代已基本结束

回顾·封面人物

1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一个观念,两项措施——兽药GSP推动兽药经营模式转变

出口水产品中使用添加剂的初步探讨

12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

如何让罗非鱼顺利越冬

微山湖乌鳢培育对比试验

芙蓉鲤鲫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兰州鲇仔稚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一种新型底质改良剂使用效果的研究

吕胜勇:我信奉“拿来主义”

换岗

鲑鱼价格上涨,越南获利

底层鱼物种面临重大竞争压力

行业动态

Editor'snotes——4%的品牌机遇

行业动态

早造虾低调开市

7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百洋孙忠义:内销,盘活广西罗非鱼市场

揭开渔业催产激素的神秘面纱——宁波第二激素厂厂长岑桂英专访

环保,大水面才会有大效益——本刊专访安徽芳草药业公司总经理王尚文

罗非鱼行情低迷,探讨低成本健康养殖模式

北海卜蜂举办金鲳鱼养殖交流会

养殖户亲睐技术培训

桂菜原材料“身份证”亮相柳州——记广西桂菜原材料基地申评会暨柳州市金臣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推介会

中美鱼类进出口贸易分析

浅谈嘉兴市中华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水泥池养塘虱,亩产近7万斤

无公害优质蟹种稻田培育技术

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

淡水鱼类饲料产品定位与饲料配方的差异化分析(中)

匙吻鲟苗种高密度培育初探

湛江王斌:一年卖2000台增氧机的经销商

2006年淡水主要养殖品种与养殖项目市场分析

做活库区渔业致富一方百姓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要点

湖南鳜鱼原种场通过国家级资格验收

部分鱼药极限浓度及配伍禁忌

奥尼鱼苗种生产技术

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

垦利县依靠科技实现渔业快速发展

芙蓉鲫养殖技术讲座(二)芙蓉鲫苗种培育技术

低盐度黑鲷鱼种培育试验

黄河入海口地区池塘泥鳅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蚂蟥的人工养殖技术

骆马湖网围蟹鳜套养试验总结

人工模拟淡水生态系统在有机河蟹养殖中的应用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问答(一)

三峡库区生态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技术探索

水库鱼禽立体高效养殖技术

池塘清淤当务之急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规模 淡水养殖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86-01

引言

严格意义上来讲,淡水养殖属于内陆水产业,大多以水塘、湖泊等内陆水域为平台进行鱼、虾等水产品的养殖。就我国区域划分的情况来看,淡水养殖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南地区,这是由于东南地区的地势高低不平,并且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在农业条件环境较差的背景下只能尽量开发淡水养殖。其中小规模淡水养殖凭借其投资小、风险小以及便于管理等优势成为了农民们的主要选择。

一、当前我国小规模淡水养殖的现状

1.养殖对象

就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情况而言,小规模淡水养殖的主要养殖对象有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等品种,其中鱼类包含了青鱼、草鱼、黑鱼、鲤鱼以及鲢鱼和泥鳅等诸多可使用淡水鱼,虾类包含淡水龙虾、青虾以及罗氏沼虾等,蟹类则大多为河蟹,贝类主要有螺丝和牡蛎。这些养殖对象都是适合与淡水养殖条件,并且在养殖规模大小上要求较低,因此成为广大小规模养殖户的主要选择对象。

2.养殖模式

从养殖模式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在小规模淡水养殖模式上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鉴于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养殖对象的差异,使得养殖模式的选择上也各有侧重。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小规模淡水养殖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类:

2.1湖泊及河道养殖。湖泊及河道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湖泊的天然饵料和人工投放私聊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水产养殖,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养殖费用,并且由于天然饵料较多的因素也使得此类养殖模式下的水产品更加接近野生,使其品质更高。但是这种养殖模式对于外在条件具有较高要求,此类养殖模式的水源应当同外界相同,为此需要设置相应的拦鱼设施。

2.2水塘养殖。相对于湖泊及河道养殖模式来说,水塘养殖的最大区别在于水源不与外界相通,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不需要设置拦鱼设施。从规模的对比上,水塘养殖相对于湖泊及河道养殖的规模小了许多,但是却更加便于管理。并且水塘养殖适合混养,养殖密度较大,使得这种养殖模式下的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2.3稻田养殖。从实质上来讲,稻田养殖模式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充分利用,借助于生态学原理来使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在这种环境中的养殖对象将会以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主要饵料,甚至不需要人工投放饵料,不仅能够促进稻田的增产增收,更直接缩减了养殖费用的支出。在此类环境中养殖的水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2.4网箱养殖。就我国目前的养殖模式来看,网箱养殖在小规模淡水养殖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和普遍,这种养殖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空间较小,饵料投放准确,且便于捕捞,具有较高的产量。

二、小规模淡水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1.强化养殖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鉴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仍然将会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小规模淡水养殖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规模淡水养殖中,很多养殖户在养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上存在很多盲区,而相应的主管部门也缺少对小规模养殖户的应有重视,使得小规模淡水养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摸索中进步。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小规模淡水养殖更多的重视和帮助,促使养殖户人人懂技术,懂得如何去寻找销路。在未来的小规模淡水养殖过程中,不仅要使养殖户掌握必要的养殖技术,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和提升,更要重视产品质量的强化,严格限制有可能对生物造成伤害的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通过加强养殖场地管理的手段,来逐渐恢复养殖生态环境,促使养殖场地和附近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2.拓展水产品的销售工作

与此同时,对于广大小规模淡水养殖户们来说,做好养殖工作,提升养殖产量和质量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寻找到能够长期合作的销售渠道。为此,在小规模淡水养殖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建议当地主管部门或具有足够实力的单位或个人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联营模式,由这些主体向养殖户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分类养殖,统一采购及销售,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养殖户的销售困扰,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小规模淡水养殖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为市场提供更加高质、丰富的水产品。

3.产业的有效整合

此外,小规模淡水养殖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当注重对产业进行有效整合。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箱和王伟养殖方面缺少整体性计划,没有明确的产量目标。并且大多网箱和围网养殖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针对于此方面的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应鼓励养殖户建立各类形式的养殖协会,逐渐完善产业链。为了切实保护淡水养殖条件和生态环境,还应当保护和优化内陆淡水水域的水环境,对其进行全年的监测。最后,各水体渔业管理机构还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渔业管理条例,通过发放养殖许可证的方法和手段来对养殖面积加以掌控,促进养殖面积的合理设置,避免养殖过度而影响到水质,促进小规模淡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监测水质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水草种类和数量变化的监控,为围网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结束语:历经多年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淡水渔业的发展来说,养殖技术的进步是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规模淡水养殖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走向。为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起小规模淡水养殖,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布局,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壮大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针对这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养,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存在制约问题。通过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试点示范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等措施。使得水产业发展走上稳定、走向规模、走出效益。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养殖水面由200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亩,增加了0.55万亩,增长25%;养殖产量由2000年的4776吨增加到2008年的7617吨,增加了2841吨,增长59.48%;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年的217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275公斤,增加58公斤,增长26.73%;水产养殖劳力由2000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0.76万人,增加0.11万人,养殖渔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5710元,增加1302元,增长29.54%;全县人均占有鱼量由2000年的12.5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3公斤;200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2865万元,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4338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长51.41%,占农业产值的1.58%。

“十五”期末以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很大,在养殖方法和措施上不断更新。由科学养殖取代了天然养殖,提高了养殖产量;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小规格鱼种放养,提早起捕商品鱼;由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养殖,提高了水体中饵料利用率;由养殖名贵鱼逐步取代部分常规品种鱼,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由单一追求养殖数量逐步向数量和质量转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规模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了适合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政策,鼓励农民利用非基本农田保护外的低洼低产田和荒地进行鱼塘改造,充分利用原丢荒的山塘水库进行科学养殖,积极调整水产业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开发大水面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2)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3年参与了“柳州市池塘万元水面养殖项目”实施,2005年我县实施了“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等项目,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不断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推广了大水面积综合利用化肥养鱼技术;80:20养鱼技术及配合全价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等。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优质新品种。近年来,我县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保大宗推优良的原则。在保留大宗品种草、鲤、鲢、鳙鱼养殖的基础上,加大优良、优质品种鱼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引导广大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良、优质品种鱼类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培育引进优质品种近20种。其主要品种有黄沙鳖、黄桑鱼、大口鲶、杂交鲶、本地鲶、本地塘虱、光倒刺鲃、倒刺鲃、银鲫、东北鲫、湘云鲫等,逐步形成了以养殖黄沙鳖为主的养殖基地。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提高整体养殖技术水平,并实行技物结合,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或调运各种渔用物资。加强向渔农提供渔业政策、生产信息、流通信息、鱼病防治、安全生产等有关方面技术和信息,推动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池塘老化严重,基本上属于泥基塘,池塘淤泥过深;未有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工作难度较大;很大部分池塘山塘水源来源于天然降水或自然沟水,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量。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水产养殖基本上是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致使水产品食用安全未有保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面积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仍较低,所有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科技推广经费几乎为零,各种项目经费的投入较少,制约了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渔业水域污染而发生鱼塘和江河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质廉价水产品过多,优质产品比例不高,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未有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未能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二)发展潜力

1、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发展潜力较大: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的比例还较大,如能加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底质改造使其形成深水塘,保水塘则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在养殖模式、饵料选择、苗种培育和品种选择上做好文章,提高产量及效益方面潜力还很大。

2、江河网箱养鱼、水库养鱼及水库网箱养鱼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江、洛清江、石榴河等,洛清江是县境内的主要干流,县境内己建成黄冕电站、江口电站、龙兴电站,每个电站筑坝后上游水流平稳,库容量增大,适宜于一定容量网箱养鱼,同时全县有蓄水工程883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18个,有可利用水面近10万亩,综合开发大水库,发展网箱养殖潜力较大。目前,我县水库养鱼产量相对较低,只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仍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稻田养鱼发展潜力较大:我县稻田养鱼有着忧悠的历史,建国初还形成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原因,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到2008年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目前,我县有保水田15万亩,只要采用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开发地方优质种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本地鳖、黄桑鱼、鳝鱼等优质水产品肉质品位好,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好,只要开展深入研究,采取科学的仿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保持肉质品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产量,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生产优势突出,商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具有较强的潜力。四、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渔业生产,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稳定政策,强化管理,依靠科技,完善服务,增加投入。

2、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在集约化、规模化上下工夫,大力发展大水面网箱养殖,提高名优水产品比例。

3、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搞活水产品加工和流通,走产供销一体化,农工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

(三)发展重点

1、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不同特色区域养殖发展。不断扩展区域特色产品养殖,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养殖,同时注重培育优势品种,打造品牌走向市场。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化经营,推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良种覆盖率。(1)加快水产良种场建设。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或引导群众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通过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水产苗种繁育体系。(2)采取选育与引种并举的措施,推进养殖苗种良种化。重点开展洛清江等河流名贵鱼类如光倒刺鲃、黄颡鱼、本地鳖、班鱼等的繁殖驯养。同时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不断丰富和满足养殖生产需要。通过引进繁养,实现苗种生产供应良种化。

4、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1)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水产养殖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水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投入品使用和休药期制度,确保无药物残留;严格执行无公害水产品国家标准,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立优势养殖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水产养殖业向无公害化发展。

5、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水源、电力、交通、场地以及重点项目的设施建设。(2)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保障体系。一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三是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四是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五是服务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水产养殖证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和流通管理,把好苗种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苗种选育和苗种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一是搞好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苗种的规格和质量;二是加强苗种流通管理,做好苗种质量鉴定和检疫,防止疾病蔓延。

(三)抓好试点示范。按照各乡镇养殖特点和不同的养殖区域,扎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抓好池塘、山塘水库“四大家鱼”高产养殖试点示范工作;二是抓好坑塘流水养殖示范工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三是抓好优质水产品养殖试点示范工作;四是抓好大水面网箱养鱼试点示范工作;五是抓好稻田养鱼试点示范工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总结配套技术,扩大推广面积,整体推进渔业生产发展。

(四)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把好产品质量关。鼓励和倡导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保护养殖水域环境。一是加强养殖用水管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二是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严格按健康养殖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三是加强渔用饲料和水产养殖用药管理,严禁使用违禁投入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四是加强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控,做好药物残留抽样检测工作。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1创新推广方式,促进技术推广

采用技术集成创新、典型示范带动的推广模式,积极推进“水产专家委员会+水产技术骨干+新型经营主体+养殖个体户”的推广服务模式。依托项目水产专家委员会,强化对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示范基地指导,水产技术骨干人员通过服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带动广大养殖个体户应用项目技术。2016~2018年,项目水产专家委员会每年对所有项目县(市)进行两次技术指导,培训项目技术骨干513人次。各项目县(市)非常重视服务方式的创新。杜尔伯特县采取“水产推广人员+河蟹协会+养殖户”的服务方式,河蟹产业发展协会由县水产总站发起成立,现有会员55家,县水产总站同县河蟹产业发展协会专家深入烟筒屯镇、一心乡、巴彦查干乡等乡镇组织开展产业扶贫暨送技下乡培训活动,培训水产助理、各村负责人和水产养殖户500余人。

2建立示范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不同类型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项目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导作用。一是建立池塘生态养蟹模式示范区,在肇源县鲶鱼沟水产养殖场建立了万亩池塘生态养蟹模式示范区。二是建立稻田生态模式示范区,建立了北安市乌裕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亩稻蟹生态种养示范区,在双丰农场万亩稻蟹生态种养示范区。三是建立湖泊(水库)生态养蟹示范区,分别在杜尔伯特建立了湖泊半精养生态养蟹模式示范区,在泰来县南山湖建立了湖泊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引导作用,组织现场观摩和现场会。各地组织示范区现场观摩100余次,观摩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2018年9月7日,在北安市乌裕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亩蟹稻综合种养区召开了全省稻蟹生态种养现场会,各市(地)、有关县(市、区)农委(农业局)、水产局的主要领导,以及水稻种植大户、渔业生产场户代表共120人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的召开,宣传了项目,扩大了影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技术普及。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养殖技术推广

为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注意建立健全了四项服务体系:一是渔政服务体系。依托各级渔政部门,维护好渔业秩序,使河蟹养殖户无后顾之忧。二是技术服务体系。以承担项目的各级水产推广站为技术服务体系的主体,注意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改进服务手段,从而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三是蟹种及渔需物资供应体系。首先,与河蟹苗种企业战略合作,保证优质苗种供应。重点与辽宁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合作,为黑龙江省蟹种生产企业提供“光合1号”蟹苗,为成蟹养殖场(户)提供蟹种。其次,各项目实施单位为场(户)提供物资信息,组织物资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2018年春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县河蟹产业发展协会组织专业人员远赴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集中采购河蟹养殖物资,解决广大河蟹养殖户采购养殖物资难的问题,购买调水药剂、增氧设施、防逃设施、水草、药品、饲料等6大类20余种,物资总重达32吨,价值60多万元。共涉及13户河蟹养殖户,共辐射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四是销售服务体系。组织河蟹养殖场(户)与顺丰、京东、淘宝等销售平台的产销对接,促进产品销售。

4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推进河蟹养殖

在河蟹产业化方面,积极推动河蟹养殖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4.1规模化经营

通过项目积极引导,一批河蟹养殖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全省万亩以上湖泊(水库)生态养蟹10余处。肇源县鲶鱼沟水产养殖场湖泊养蟹面积达到了12万亩,年产商品蟹50余万公斤。万亩以上稻蟹生态种养新型经营主体2家。万亩以上池塘生态养蟹企业一家。

4.2标准化生产

项目水产专家委员会制定了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池塘生态养蟹技术规范、湖泊(水库)生态养蟹技术规范、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范等三项技术规范,为河蟹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肇源县鲶鱼沟水产养殖场、黑龙江金海大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河蟹养殖企业标准。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稻田养蟹技术 意义

[中图分类号] S9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93-01

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温度高,降水比较丰富,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具有发展多品种、名特优水产养殖的条件,我市有稻田50多万亩,可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的有22万亩,引进了稻田养蟹,是我市农民增质增效,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对水稻养蟹技术进行探讨,指导农民种养结合,生态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1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1.1 基础设施建立

1.1.1 选好稻田

为了给螃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我们要恰当选择优质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新鲜、排水灌溉便利、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稻田。

1.1.2 挖蟹沟

蟹沟是螃蟹主要的栖息场所,在稻田施加肥料时,可以使螃蟹集中的躲藏在蟹沟里,减少危害,保证螃蟹的成活率。在夏季高温时,也可以为螃蟹提供一个凉爽舒适的生活场所。因此,养蟹的稻田要先在稻田四周挖一个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总体可开成“日”、“田”、“围”等形状的较大的环沟。

1.1.3 逃跑设施

防止螃蟹逃跑是水稻养蟹技术的核心,是水稻养蟹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选择好田地后,要做好防逃措施。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田地的地势情况,修建一个坡度适宜的坝埂,如果坡度过大,会增加螃蟹的爬行难度,减少螃蟹的爬行运动,养殖大量的懒蟹;另一方面在养蟹稻田的周围用塑料薄膜建一个墙体两侧脱空的、拐角处弧形的防护墙,防止螃蟹攀爬,实现对内防蟹逃跑,对外御敌害进田的效果,同时要对防护墙进行加固,向内侧稍有倾斜。最后在稻田相对的两角建注排水口,在水管内端设双层网包好,再设置铁栅栏,以防止河蟹逃逸和青蛙、田鼠的危害,在外端再套一个较粗的网笼,防止进水时杂物或害鱼进入稻田。

1.2 选择优质蟹苗

稻田养蟹,确保蟹苗的成活率和产量质量,就严格要求蟹苗的优劣。因此我们要选择外观结实健壮,体色晶莹透亮、黄中带青,大小适中,规格整齐,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的蟹苗。挑选时可以先把水沥干,用手抓一把蟹苗轻轻一捏,再放在平坦的地方,蟹苗能迅速向四面散开。

1.3 放养蟹苗

在放养蟹苗之前,首先要对稻田进行净化处理,减少稻田中的病菌。停止稻田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工作,然后排出稻田中的水,晾晒一天左右,用生石灰乳液全田泼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以达消毒洁田之作用。稻田消毒后,先施腐熟的人粪尿,以培肥水质。然后在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选择大小规格一致,合理密度的放置蟹苗,放养时最好放同一规格的蟹苗,如果是不同规格混合放养,就要注重后期的管理工作。放养时要注意均匀分散投放,以避免过于集中,而引起自相残杀,降低成活率。

1.4 饲养管理

1.4.1 饵料投喂

蟹苗下田后,要及时投放饵料,蟹苗个体小,每天投喂1~2次豆浆或蛋黄,泼洒均匀,然后在喂一些小鱼或者小虾等动物性饲料,促进蟹苗的快速生长;在蟹苗生长中期,螃蟹食量增大,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放,逐渐改投糊状饲料及一些动物内脏剁成的糊等,并投喂足量的水草,蜕壳期间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养殖后期是螃蟹长黄增膘期,应增大动物性饲料的投放量。饵料投放的数量应根据天气情况、螃蟹的生长需求灵活的安排,确保饵料供应充足,同时也不能造成饵料的浪费。

1.4.2 水质调控

刚插秧时,水位较浅,防止幼蟹损害稻苗,随着水稻的生长,要不断的提高水位,水稻收割后,加深到最高水位。由于水位较浅,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就要坚持勤换水。水位过浅时要适时加水,水质过浓则应更换新水。。

1.4.3 巡查蟹田

在水稻养蟹过程中,要加强对稻田的巡查,注意观察水质、螃蟹生长情况、吃食情况和稻田基础设施有无损坏,如果有损坏及时修补,防止螃蟹逃跑。另外还要重视老鼠、青蛙、鸟等动物进入稻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4.4 预防疾病

螃蟹长时间自然生长,抵御病害能力较强,人工养殖河蟹时间较短,蟹病易发生。螃蟹一般有水肿病、黑鳃病、急性中毒、纤毛虫病等,所以在养殖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稻田的水质,及时更换,保证水的质量,减少细菌滋生引发的疾病,同时在发病后要及时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最快时间内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2 稻田养蟹技术的意义

2.1 经济效益

利用稻田养殖商品蟹,经济收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稻田养蟹技术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种植方式,变单一种植业为种养结合,从而提高了稻田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大量的螃蟹养殖为优质高档绿色食品,是城乡居民所喜吃的优质水产品。带给了人们巨大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人们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2.2 社会效益

发展稻田养蟹,一方面充分的对稻田进行利用,增加收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稻田放养蟹,具有除草除虫作用,可以少用或不用农药,提高水稻质量;减少人工投入,有利于节约成本,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2.3 生态效益

稻田养蟹,实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优势互补,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放养河蟹后,河蟹可将杂草、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作为饲料加以利用,河蟹的排泄物、残饵可作为肥料肥田,促进了水稻生长;同时,河蟹所处稻田的环境,水质经常交换,比较清新,改善了水质条件,提高了稻谷的质量,降低了环境的污染程度,具有巨大生态效益。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向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倩,浅谈山区稻田养蟹技术的要点[J].农技服务,2008年06期

[2]严泽湘,浅谈稻田养蟹技术的发展措施和意义[J].农村新技,2015年04期

[3]崔明明,\谈稻田养蟹技术的推广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贵州;都匀;养殖水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3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苗岭山脉南侧,总面积2274km2,平均海拔938m。都匀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多而稳定,水资源和河滩资源较为丰富。由于该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大,山地多,平地少,水面的分布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市的渔业生产规模,因此,在都匀市发展渔业生产,适宜发展以池塘和山塘养鱼为主的生产形式。但除池塘和山塘外,本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地表和地下冷水资源,适宜鲟鱼、鲑鳟鱼等其它冷水鱼类养殖开发。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更好地保护都匀市丰富的渔业资源,科学规划养殖水域,发展人工养殖,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水域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市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省农委《关于做好县级养殖水域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都匀市渔业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养殖水域规划。现就笔者负责编制的都匀市养殖水域规划概述如下。

1 水域资源状况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70多条,地表水年径流量达16.68亿m3。本市河流、池塘、水库等面积共0.35万hm2,其中池塘面积56.8hm2,比较分散,成片集中最大面积不到2.53hm2,为宜渔面积;水库16座,水面面积约0.07万hm2,因灌溉、饮用水源需要,不作为宜渔面积;河沟、河流0.28万hm2,宜渔面积253.33hm2;全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已探明的较大泉井91处,地下水流2.12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12.5%,适宜鲟鱼、鲑鳟鱼等其它冷水鱼类养殖开发。

2 主要规划内容

2.1 体规划布局

依据地形地貌、气候、水域类型、水温高低、养殖设施条件、市场状况、渔业历史长短等因素,可划分为近郊养殖区、中部渔业养殖区,西部渔业区和东南部渔业区。对全市池塘、河滩宜渔水域、地下水资源、种质资源保护和养殖规模等进行规划。

2.2 规划目标

到2020年规划期内保持现有池塘养殖、流水养殖、河沟养殖面积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品种引进改良、培育名特优新品种,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产值(见表1)。

2.3 区域布局规划

根据都匀市水域环境分布及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库不列入渔业养殖规划。只对池塘、流水等水域进行规划,不包括稻田。

2.3.1 近郊渔业养殖区

该区规划范围包括小围寨、沙包堡办事处和绿茵湖办事处。本区以马尾河上游河谷盆地为中心。规划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集约化流水养殖和河沟养殖,其中规划池塘养殖面积27.33hm2,集约化流水面积0.73hm2,河沟水面86.67hm2,主要是采取河段承包方式进行粗放养殖。清水江流域上游以放养和增殖为主,同时发展城郊附近池塘养殖。利用地下水开展网箱养鱼和冷水鱼养殖。具体规划布局见表2。

2.3.2 中南部渔业养殖区

该区规划范围包括平浪镇和墨冲镇,规划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和河沟养殖。本区共规划池塘养殖面积18.67hm2,河沟130hm2。本区池塘养殖发展较为集中连片,养殖技术水平较高。河沟养鱼面积较大,本区拥有流水养鱼的条件,可建成集试验示范推广及商品鱼生产基地。具体规划布局见表3。

2.3.3 西部渔业养殖区

该区规划范围主要是毛尖镇,规划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流水养殖和河沟养殖,可充分利用河滩资源发展冷水鱼类集约化养殖。本区以发展池塘、温室、温棚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在碧口建立以保护大鲵为主的水生动物保护区。同时,以资源保护和冷水鱼类养殖为重点,重点发展虹鳟、蛙类养殖。具体规划布局见表4。

2.3.4 东南部渔业养殖区

该区规划范围包括归兰乡、基场、奉合,规划池塘养殖共2.8hm2,养殖品种为常规鱼类。本区内凤度河、归兰乡阳河、归兰乡基场河,水质良好,宜于鱼类生长,今后应该加大对天然鱼类的保护利用,做到有计划的捕捞。具体规划见表5。

3 功能区域规划

3.1 休闲渔业

我市山塘资源较为丰富,在确保环境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在小围寨办事处、毛尖镇建立以养殖体验、餐饮烹调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点2~3个(毛尖镇摆忙村2000m2、小围寨办事处1000m2、绿茵湖办事处800m2)。

3.2 水域环境保护规划

近些年来,贵阳市斗篷山景区、四方淮景区、剑江河、墨冲河等水生生物已得到较好地保护,主要的保护种类有大鲵、野生甲鱼、黄颡鱼等土著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等。为了更好的保护贵阳市的水域环境,本规划将在墨冲镇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主要保护品种为黄颡鱼,在全市重要河段实施禁渔期制度(2月1日―5月31日),并在重要河段(剑江河从陆家寨河段至马尾河段、墨冲河自墨冲至风转河段)实施“三场”保护。

3.3 名优特种繁殖、养殖场规划

全市在墨冲镇、毛尖镇等共规划建设6个名优特种繁殖、养殖场,具体规划布局见表6。

4 小结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7篇

关健词: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稻田养殖泥鳅主要适用于连片稻田,一般不挖鱼沟和鱼溜,放养前,加高加固田埂,搞好进排水口等拦鱼设备,待水稻插秧返青后,放养鳅种,每亩放鳅种3000-4000尾。

一、稻田养泥鳅的好处:1、稻田养泥鳅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每亩稻田不但水稻可保持原产量,还可收获泥鳅70-100kg,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2、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省用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3、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肥料分解,水稻发棵,谷粒饱满,达到稻鳅双丰收的目的。

4、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泥鳅生长的适应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3-27℃,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稻田不但提供泥鳅水域环境,水稻还能为泥鳅提供遮蔽、躲藏的场所,并能提供部分食料。

二、泥鳅稻田中的养殖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选择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没网拦,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耕田与施肥同时进行。耕田时可将稻田在中间隔开。先耕半边并施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追肥只能用尿素。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泥鳅放养。泥鳅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在放养时间上要坚持一个“早”字。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鱼”。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5、科学施药。稻田出现病虫害时,宜选用对症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能任意加大用药量。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嗔在稻口十上。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6、饲养管理。养殖管理技术要领:主要管理内容是日常的投饵和巡视田块、水质管理、检查摄食状况、成鳅病防治及防止逃逸等。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伏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喂养饲料有米糠、麦麸和少量鱼粉、加适量甘薯淀粉粘合团块状饲料,或蚯蚓、蝇蛆等鲜活饲料。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投饲量一般按泥鳅总体重的3%-5%计算,也可按实际泥鳅的吃食情况而定,每次投喂的吃食时间以3小时为标准。日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4-5时。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7、泥鳅的病害防治

(1)水霉病。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鳅种下田前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浸洗消毒;泥鳅感染此病时,各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田泼洒。

(2)烂鳍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痊愈。

(3)打印病。用量为每立方水1克的漂白粉化水后全田泼洒,或用2%浓度碳酸或漂白粉干粉直接涂抹患处。

(4)寄生虫病。鳅池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田消毒;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比例为5:2)合剂全田泼洒。

稻田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8篇

大新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东距首府南宁143km,东南与崇左市相连,南靠龙州县,西南与越南接壤,西北有靖西相邻,北天等县,交通四通八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县有地下泉水108处,这些地下水冬暖夏凉,常年水温在18℃~20℃之间,这些资源有利于发展冷水鱼类养殖,也有利于热带鱼类的安全越冬。全县有11条河流,43条支流,总长453km,河流水面积229hm2,总水面3533hm2。2005年养殖面积为1843hm2,其中:池塘1139hm2,山塘水库616hm2,河沟58hm2,其他养殖30hm2,网箱养殖450箱,共10520m2。养殖产量8029,t其中池塘养殖5510,t山塘水库养殖1898,t河沟108,t网箱养殖581;t渔业产值4817·4万元,占农业总量的5%,占农民人均收入150元。大新县于1985年成立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全县14个乡(镇)也相继成立了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现有水产技术人员12人,其中具有工程师职称3人,助理工程师职称9人。

2目前渔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技术基础薄弱

自水产技术体系建立以来,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稻田养鱼、池塘养鱼、山塘水库养鱼、江河网箱养鱼等科技成果,但由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少及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实行改制,实行了自收自支的政策后,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已有名无实,以致水产养殖群体的科技素质低下,采用新技术养殖名优新品种及渔业综合开发、规格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养殖意识相对淡薄、滞后。

2·2产业化结构不合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程度较低和渔业投入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密集型渔业的发展。在养殖品种结构方面,常规、价值相对较低品种占绝大多数,价值较高品种如罗非鱼、大口鲶等优新品种发展不起来或发展缓慢,在养殖措施方面,渔业综合开发能力低,如鱼鸭套养、休闲渔业等养殖户屈指可数。

2·3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低

目前池塘等养殖水面80%以上以承包方式发包给个人。据了解,大部分承包者都只是投放鱼种,没有进一步开展技术管理,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是很高。随着经济的展,用电量的增大,电力部门陆续在利江河、黑水河上建成了响水、那岸、上利、格强、逐克等电站,由此形成了好几个可以发展水产养殖的库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多年来都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目前仅在利江河(电力公司水坝)段、恩城河局部村屯以及明仕河的少数村屯利用河段进行网箱养鱼,其他的水域库区还没有开发利用,这对一个有着229hm2江河水面可养殖资源的县来说,现在的利用率确实偏低。总体而言,大新县水产养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的速度缓慢,规模化、产业化的程度及养殖水域的利用率还很低。

3加快渔业发展的几点思路

针对上述现状,为发展大新县渔业生产,实现渔业经济的根本转变,以大新县“十一五”计划为目标来发展本县渔业经济,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强项,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3·1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水产服务网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渔业生产是否能有较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使之能迅速转变为生产力。从大新县的情况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加强水产技术推广网络的建设,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稳定技术队伍。

(2)逐步完善水产苗种管理和检验、检疫手段,确保鱼苗种的健康及杜绝病害的蔓延。

(3)建立渔业服务组织。侧重在桃城、雷平、恩城等乡镇,鼓励引导发展渔业生产服务公司和渔业协会等渔民合作经济组织,为渔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购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新的层次上实行规模经营,提高整体效益。

(4)建立信息网络体系。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走入农村富裕家庭,信息现代化在各行各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认同。为此,要尽快组织建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及时准确地为渔业生产提供信息。

3·2调整养殖模式,品种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要瞄准市场,适应消费需要。从主养品种上、规格上进行调整,合理布局,制定出适宜本地的最佳放养模式。因地制宜,积极推行鱼鸭、鱼鳖、鱼龟等多品种混养模式,使当家鱼类和特种水产品协调发展,并且采取轮捕轮放技术,使水产品均衡供应市场,可避免淡季过淡,旺季过旺,产生水产品过分集中的现象,以利于加速资金周转,缓减养殖资金难的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销售价格,还能控制养殖对象的合理密度,减轻浮头、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死亡,节约饲料、提高产量。

3·3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可形成产业化的养殖品种广西续北海之后,又在南宁建设了罗非鱼加工厂,其生产的罗非鱼片主要销往欧盟、美国等地。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大力发罗非鱼养殖,于2005年出台了《广西罗非鱼产业化发展扶持暂行方案》。我县距南宁只有143km,距崇左市也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大新理应把罗非鱼做强做大,把罗非鱼养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一是水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把大力发展大水面规模养殖罗非鱼和网箱养殖罗非鱼提上议事日程,把它列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亮点来抓。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集体、个人等以联营或股份合作形式参与罗非鱼产业化的生产,以此形成规模经营。三是利用现有水库库区发展地方名、优、特、新产品养殖。

3·4搭旅游之车,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德天瀑布”、“明仕田园风光”的知名度的提高,到我县旅游的外地游客逐年增多,如何让游客留连忘返,看到一个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我们应以发展休闲渔业来做为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以休闲渔业来发展生态旅游,“以渔促旅,以旅带渔”,以此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