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全球化;语言;文化认同感
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交流情感还是分享信息都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无论是进行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记录,都需要借助语言作为媒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种语言能否得到传播并被广泛使用是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不同的语言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容,忠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在过去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如果一种语言消亡了,那么以它为载体的所有文化都将失去传承。一般来说造成语言消亡的因素除了全球化驱使下强势文化的入侵之外,就是民族内部的民众对语言的不珍视,语言不统一甚至主动放弃本民族的语言。目前中国的汉语言就存在这些问题,当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盲目矿热,影响了民众对母语的文化认同,甚至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连他们自己都不会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然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语言被看作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对内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证明国家“软国力”的一部分。
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会不停地向外传播,作为文化的和平使者但同时也要防止它为文化侵略者服务。语言是根植于民族脊梁的血液供给,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将文化的整体信息细心全面地保存着;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凝聚内部精神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它的兴旺和衰微,就直接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兴衰。若有残酷势力对它致以粗暴地对待以至扭曲变形,就必然会对一个民族造成心灵上的直接伤害。
语言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就像美国著名词典编撰家韦伯斯特所说的那样:“国语是一个国家的标牌”。语言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底座。一个民族的文化奠基在那里,一切都不能游离散落,一切都被吸附集中。比方说宗教、思维方式、文化样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最后赖以生存的家园。语言一代代往下传承时,语言中就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二、我国语言与文化认同感的关系辨析
(一)区域方言与文化认同感是息息相关的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认同感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民众来说,即使没有相同的血统,在共同的方言的牵动下都倍感亲切,而说着不同方言的通一血脉,可能都存在隔阂,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互相排斥,不利于整体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二)方言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在中国,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借助方言展示的,也只有方言才能贴切的表现出其地域特色,因此一直以来,方言都在艺术的舞台上占据一些之地。但是在方言流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地域语言争夺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地域之间的隔阂。
三、全球化对汉语言文化认同感的冲击
(一)英语入侵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以及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国民来说,容易滋生焦虑情绪,从而不知所措。与此同时,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挑战,英语文化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国民的行为意识中,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从黄种人便成了“香蕉人”,尤其是政府在教育中将英语学习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鼓动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将英语与汉语言学习重要性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信心,弱化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汉语地位遭遇危机
由于汉语言地位的不断下降,公众在对汉语的认识以及实际的学习中都存在很多怠慢的地方,而附着在语言上的是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认同感,如果人们过去的重视对英语等外语的学习,而忽视汉语言的学习,甚至因为学习英语而妨碍母语的学习,那么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将会直线下降,目前英语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个强劲威胁对象。
(三)汉语地位下降导致文化认同的缺乏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感缺失会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过程中,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的缺失会让一个国家失去自我特色,而英语等强势语言在霸权主义的操作下一点点在侵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更多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机,还在英语热潮中被动或者主动的去放弃母语学习,学习英语,最终对母语丧失文化认同感,最终演变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沦陷,影响民众对国家民族的信仰c忠诚。我们流传数千年的文化正在被忽视,甚至被主动放弃,中华民族过去引以为傲的民族凝聚力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四、我国针对语言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公众对母语的忧患和捍卫意识
文化的入侵可怕之处不在于入侵的文化有多强大,最可怕的是面对入侵而不自知,甚至麻木不仁。要想有效保护民族语言,走出全球化语言面临的困境,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在个人危机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唤醒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国民需要意识到,汉语在当前中国遭遇的危机实质上就是中国正面临着的文化危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与喜好问题,而是与国家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公民心,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保卫汉语言,保卫汉语言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爱惜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从外来文化中学习新知识,但拒绝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逐与崇拜,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应该强化青少年对汉语言的保护意识。
(二)正确认识“英语潮流”,增强汉语自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融入到全球大家庭中去,不应该远离。为了在全球化中更好的开展国际交流学好外语是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通过外语,我们才能更快的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更好的理解新文化,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通过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在文化的碰撞中丰富本国文化内容,也才能更好的借助外语来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性外语人才的培养,这里的外语并不狭隘的知识英语,还包括诸如日语、汉语、法语等小语种,不能随大流,在利益的驱逐下投入全民学英语的流波中。学好外语,更不能忘记掌握母语。如果连母语都没有学好,想要学好英语也很困难;我们需要引导国民正确认识母语,不能盲目的崇洋,要将汉语言文化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汉语言的学习增强民众的母语自信心,提升文化认同感,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民族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才能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制定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广汉语
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我国需要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坚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言文化,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文化的传播也表现出更多的途径。可以积极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的畅销文化产品,积极走出去参与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汉语言的学习热潮,动员民众参与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内容,提升民众的个人修养,将民族文化认同感根植于民众内心深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在民众聚居的位置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汉语在民众心中的认识高度,引导民众尊重汉语,学习传统文化;借助全球化的趋势,就汉语言的推广制定与我国具体情况相吻合的相关策略,将汉语发展成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软实力产品,借助世博会、中华文化站等专场活动大力进行汉语言推广,同时我国学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尽可能的争取汉语言的话语权。
(四)保护文化多样性,我国坚持和谐共存
对文化来说,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文化的多有裕还有文化的趋同性。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角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也在努力捍卫本土文化,竭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才沉淀下来的,是整个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平等与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助,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是 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的,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也正因为国家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深刻的影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能够扭转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承认其为我们国家经济与国民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全球化对我们国家语言的侵蚀,无论怎样都要保护本民族的语言,确保文化的安全,借助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世界语言文化平等与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R.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竞.汉语的危机[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春.人类语言的大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1995(5);73.
【关键词】寓言 幼儿教育 道德启蒙 美感培养 认同感培养
寓言是民间文学中历史悠久而生命力强大,并且影响广泛的一种文体。从公元前三千年的苏美尔寓言算起,寓言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时间仅仅晚于神话与原始歌谣。寓言将哲理寄托在一个形象的、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里,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伊索寓言》 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中国古代寓言早期多是一些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壮情怀的知识分子阐释自己的主张、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最佳“武器”。但不管是西方的《伊索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这种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拥有短小精悍的语言、清晰深刻的寓意,实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因此,将寓言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也是不可不做的。
一、深刻的寓意――道德启蒙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历程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处于尚未形成的阶段,是容易塑造的时期。道德寓言是一种反映群体道德观,对违反道德的现象进行劝诫的小故事。由于寓言篇幅短小、完整连贯,与幼儿的欣赏适应能力相适应,因此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其实寓言的启蒙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在雅典,《伊索寓言》是儿童故事的主要来源。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从中学习民间的智慧,而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修辞训练。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利安在自己提出的教育计划里,将《伊索寓言》列为儿童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读物。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理性思维还不够发达的古代,使用寓言说理是一种大智能。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认为:“古代的笑话专尚风趣,内容缺少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只能用来助酒。伊索之书,则既可使儿童得到乐趣,又能使他们逐渐领悟物理之心,于发蒙大为有益。”
幼儿阶段是发展理性的重要阶段,因此,借用寓言这种含有隐喻或者暗示的方式,可以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如《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形象地感受到什么是诚实以及为什么要诚实,从小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诚实守信的做人道理。以龙为民族象征的中国,《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的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爱龙,降落人间的真龙把他吓得魂飞魄散,这就告诉幼儿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虚情假意。另外,中国人喜欢用麒麟、凤凰这两种代表吉祥的动物来说明某些道理。冯梦龙《笑府》中的《蝙蝠不至》,便是利用凤凰、麒麟、蝙蝠三者的故事清晰地刻画了蝙蝠处世滑头的心理,借以讽刺那些爱耍两面派的人,告诉幼儿不要自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人、对事、对物。
二、故事的表述――美感培养
寓言的表述是简洁、凝练的,它使用极其简洁的警句式的语言,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因此,寓言具有语言美的特点。寓言故事形象生动,精细简练,简洁质朴,它极少有臃肿的结构、烦琐的描绘、冗长的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另外,寓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学表达手法。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塑造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典型形象,比如狡猾的狐狸、懒惰的兔子;拟人化,能增强乐趣,丰富情节,使所有事物都变成会说话的生命体。当然,我们在给儿童讲寓言、读寓言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寓言中文字的表述,可能孩子们也不会理解这些手法,但是先前的接触能够让儿童有足够的文学阅读经验,从而发展他的文学阅读理性,发展对美好文学语言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也是一种对幼儿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手段。
中国有众多的成语都是由寓言提炼加工而成的,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这多半是因为寓言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概括力,故事的叙述本身就非常简洁明了。而寓言中,精炼的、浪漫的、质朴的语言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文学中的艺术表达特色,因此,借助寓言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发展对美好事物的了解与认知。精简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并不是复杂的事物才最吸引人,简单有时也是另一种美;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知道在不失真的基础上,怪诞的形象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三、民族的内容――认同感培养
民族认同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关于民族认同的含义,以往一些研究将民族认同的界定局限于种族划分和国家归属。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民族认同的内涵也在逐步拓宽,更关注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或者更强调对本民族价值和态度的共享。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把民族认同等同于种族认同。的确,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也要看到两者的区别,比如种族认同更多是从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生理维度来界定,而民族认同更关注的是社会维度、文化维度。因此,民族认同强调的是本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信念的认同。我国较早研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民族学家先生认为,从本民族实际情况出发,民族认同感指的是对由众多民族集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国外研究发现,儿童在5岁以后就会产生民族分类意识,并产生内群偏爱,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是必要的。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认同感产生的源头和认同的基本内涵。寓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一个民族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进行自我识别和认同。因此,寓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真谛。而民族文化的熏陶,会让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渗透并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本民族的认知与认同。例如,《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知道错了,能够及时悔改也是不晚的,其中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寓言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寓言不可避免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有的甚至是必须淘汰的糟粕。因此,不加分辨、不加选择地“拿来主义”、照抄照搬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争取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王舸.《韩非子》寓言的批判性研究[J].学理论,2015(02).
[2]周蓉.动物寓言式讽喻小说创作手法之比较――以《动物庄园》与《猫城记》为例 [J].名作欣赏,2015(01).
关键词:民族文化;学生品德;实施策略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信念支撑,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九章阐明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品德,因此各学校应致力在校园中渗透民族文化,以期让民族文化根植学生心中。
一、品德课堂植入乡土文化
1.坐拥村落,环境熏陶。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东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坐落于典型岭南村落之中,坐拥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三间三进”式族姓祠堂,临近当地闻名的北帝庙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环绕校园,教师可将之巧妙融入品德教学中,于悄然无声中让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三年级下册的《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这一课,结合我校地理环境,将社区文化融入教学。我将东朗村牌坊、村路、祠堂、民宅以图片形式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介绍这些建筑的历史典故,努力将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释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自己生活、学习的地方是如此富于传统文化气息。在课堂之外,我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岭南风格古建筑,他们触摸被时光雕刻打磨过的青砖绿瓦,感受被久远时代风吹雨打过的斑驳光影,在静心体味之下,民族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2.传统民俗,节庆熏染。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区域性风土人情方面的素材有所缺失,进行民族文化渗透的难度倍增。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明亮的分支,我将传统民俗与思想品德教学充分糅合、相得益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我校毗邻的新爵村、东朗村等村落都有自己的醒狮队,每逢节日庆典必定敲锣打鼓、上街采青、社区巡演。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扎根在家乡的传统》这一课时,我将醒狮这一岭南特色民俗搬到课堂,以醒狮的历史溯源、艺术风格、传承发展、代表地区为缩影,从地方民俗窥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如岭南地区非常重视的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东省有“冬至大过年”一说。在此时令的思想品德教学,我将冬至与教学相融合,从历史渊源、节气时间、民俗活动、传统饮食讲起,感染学生,使之对节庆民俗产生敬畏与热爱之心,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
二、校本课程渗透民族文化
1.以校本教材领略民族文化。为了让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民族文化教育读本》。该读本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切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寓意深刻。通过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培养学生品德,尤其表现在讲授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章节中。我请学生找出《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伟大人物的故事,并按年代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在课堂上讲述讨论。思想激烈碰撞之下,智者之光不知不觉之中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在另一课中,我将《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岭南地区在整个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汉唐两朝的历史现状真实还原,告诉学生那时候真实的岭南、真实的广东。如此一来,学生既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又感受到岭南特色文化。2.以武术课程理解民族文化。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我校所在岭南地区,传统武术正在儿童、青少年中逐步回归,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强身健体,体会民族文化的精髓。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武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全面开展武术强身运动。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安排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不断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在课堂上,我将武术辉煌与没落的历史娓娓道来,对春秋时期到清末民初的武学高手如数家珍,学生兴致盎然,沉浸在武术世界里,由对武术的理解升华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体验民族文化
1.经典诵读与书吧活动相结合。每周一、周三中午广播时间是我校全体学生固定的经典诵读时间,这一时间段,不闻喧嚣,唯有琅琅书声。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宋元戏曲到明清小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作品供学生诵读。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也许不能完全理解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但通过不断诵读,完全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固定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我校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师生合作。通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诵读比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在优秀经典作品的魅力震撼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倡议在校园一角设立开放书吧,在自由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将书吧管理全权交给学生,从书吧的命名、书籍的挑选、日常的管理都由学生完成。这校园书香萦绕的一角成为学生自由阅读、自主管理、相互交流、不断提升的学习园地,也是潜移默化地熏染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2.民俗活动与义务劳动相结合。民族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而应面向学生逐步扩大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将岭南特色民族活动与社区义务劳动相结合,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之初体验,对培养学生品德颇见成效。端午节赛龙舟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我们组织“五月五 龙船鼓”活动,协助社区村民完成制作龙舟的后期工序,前后历时十余天。在赛龙舟当天,学生们参与“起龙舟”。“起龙舟”是广府水乡的传统习俗之一,敲锣打鼓、鞭炮声声,男丁们纷纷跳入水中,将制作好之后藏于深水中的龙舟抬起。春节是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岭南地区别有一番风情。临近春节,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为老人制作春节粤味美食”活动,在油角蛋散发出的浓郁香味中,在社区老人的满足与笑容中,民俗风情的精髓深入学生心中,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深深的认同感。鲁迅言犹在耳:“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教师应当善用校园内外的丰富资源,从各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不断探索、不懈追求,让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得到升华,为中华民族培养品质优秀的莘莘学子!
作者:毕小卫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东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更好地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成为新疆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者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先行者。
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包括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在长期的民族交往和融合中,中华民族文化深入人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理念、价值规范、审美追求等深刻地融入到了各民族的血液中,并形成了能体现各民族文化气质、为各民族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追求与信仰,是中华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高度整合。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各民族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兵团在文化宣传中要更多地强调中华文化认同,更多地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要和兵团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体规划,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宣传。要和各族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亲和力,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兵团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要采取多种渠道,探索有效方式和方法。第一,利用传统教育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中国历史》、《新疆地方史》、《宗教文化史》等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对中华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中文增强中华文化的普及,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第二,采取综合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媒体,采取专题、专栏、评论、访谈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宣传,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传播中华文化的强大合力。第四,保护、发掘兵团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遗存,通过建设中华文化遗址公园、开展中华文化展和专题展览等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五,通过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如集市和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等。第六,充分利用兵团屯垦文化、军旅文化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历史教育中、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二、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文化的“共同性”,建设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文化,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途径。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必须加强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是各民族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形成共有的价值信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形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
解决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共同的文化,在发展兵团文化进程中需要更多地培养共同性,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培育共同理想信念,最终建立起一个能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华文化。
首先,坚定树立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文化的思想认识,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要克服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科学对待民族文化。其次,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元素。再次,在现实工作中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文化宣传等过程中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鼓励各族群众的交流,加强兵团和地方经济、文化、人员等方面的融合。
1、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勾践社会主义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论文关键词:达斡尔族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教育策略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传统文化 民族意识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多元文化教育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学者们探索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民族运动而逐渐兴起的,主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确实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成就,但给朝鲜族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学生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方面分析多元文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影响,并对朝鲜族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1 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和观念交流传播日益加快,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在多样化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超越国界,逐渐改变着现代的社会和文化,并且要求人们不断改变意识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多元文化教育是顺应时展产生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它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出发点,使不同人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不剥夺弱势群体的文化和存在价值,同时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谋求不同文化的共存。但多元文化教育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很难协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不少学者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缺陷。韩骅教授指出,“多元文化尚未很好解决价值取向和实际结果之间矛盾,并过分强调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价值的独立取舍,这诱导人们将共享社会普遍文化,增进民族文化共存和统一,保持民族、文化个性,争取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权利绝对对立的倾向”,这足以说明这一点 。
2 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朝鲜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所以在继承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多元教育。
2.1 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即民族认同性,是民族成员的自我认同、文化归依,以及对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有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离散群体中一部分共同体,朝鲜族在移居的100多年里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生活,逐渐熟悉中国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朝鲜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思想内涵和文化合理性,这对朝鲜民族的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分散在世界各国的朝鲜族还一直使用本民族文化、继承节日习俗和韩服等民俗服装,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继承传统文化。
2.2 青少年认识影响因素
学习是增强民族意识,修炼身体和精神的重要过程。但多数青少年认为学习是“必须履行的任务”,或出人头地的必行之路。排斥学习的主要原因有家庭中父母过高的要求和社会的高学历现象,使他们消极地对待学习。次要原因还有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平时的娱乐生活开始逐渐“西化”。西方提倡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这些是青少年的追求,也是一种时尚。他们重视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也越来越喜欢吃哈根达斯、麦当劳等西餐。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日益萧条,处于边缘的朝鲜族需要吸收多元文化的先进思想,但不能因倾向于主流文化,而忘了自己的传统。
2.3 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当今教育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逐渐丧失着原本的基本功能,失去对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视。
家庭不再重视传统礼仪,更强调孩子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家长从主流文化、价值观出发施教,忽视母体文化的经验,这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日益疏远,从而造成人性教育的缺乏。而且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朝鲜族聚居地盛行“出国热”,因此许多孩子由父辈看管。由于知识有限,长辈就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进行课后辅导。孩子与父母和长辈的接触越少,对他们进行人性教育的机会也越少,所以从家庭中培养的民族意识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功能渐渐地开始淡化。最重要的是家长用金钱鼓励青少年学习,这种行为间接误导青少年为钱、为名誉奋斗。家长的错误引导,将影响青少年继承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
2.4 学校模式影响因素
教育是国家兴旺的重要因素,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自工业革命开始,学校的功能转变成生产劳动力的“工厂”,培养忠诚于国家 “仆人”的场所。
学校为提高信誉和升学率,强调应试教育模式。尽管学校使用朝鲜语,但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而把重点放在考试上。不仅把青少年的全部时间安排功课,实行“满堂灌”政策,而且很少组织参观民族村、历史博物馆等增进青少年的民族归属感。老师则鼓励青少年学好英语、吸收西方文化,强调不同思想的相互沟通,达到较高程度的“兼容”,但这些观点容易误导青少年只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忽视传统的重要性。龚自珍曾发出“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3 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更好地为青少年进行教育职责。
3.1 加强学校教育
文明的校园、优良的校风,对陶冶情操、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组织参观民俗博物馆、民俗风情展览馆、文化历史遗址等,并讲述民间集会、民族历史人物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各种载体,让青少年获得本民族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和参与社会实践性。这不仅拓展青少年的实践领域,而且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提倡学习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自身的肯定,而且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让朝鲜族学生在民族整体上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2 加强父母的正确引导
父母的语言、行为、态度将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孩子判断问题的唯一标准,所以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起到模范作用。这对孩子人格形成和思维模式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文化影响。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热爱本民族文化和习俗,在此基础上辅助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让社会与孩子吻合性嫁接,让他们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能力。
3.3 加强青少年认识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文化,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族也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传统文化不仅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整体意识,也培养强烈的寻根意识,所以青少年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要继承节日习俗和民俗服装和饮食文化,始终不渝地坚持传统文化精神。所以青少年在吸取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多元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既可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也可以融入多元化社会。
4 结论
面对着强势的多元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影响因素出发,分析青少年、家庭、学校对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思想认知和态度,透视萧条下去的传统文化的命运,并提出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方向,以及提高朝鲜族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崔基哲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金文兆.信息化社会和信息教育的课题[J].教育月报,1994(12).
[2] 孙仁铢.韩国教育之根[M].培英社,1995.
[3] 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2000(6).
[4] 江万哲,宋贤宗.对韩国教育的理解[M].教育科学社,2000.
[5] 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6] 赵月.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7] 金宽雄.离散,苹果梨及其民族文化之根[J].历史与文化(韩国),2007.
[8] 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9] 赵德肃.多元文化教育: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10] 金虎雄.全球化与多元共生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