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于建筑材料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层建筑 建筑材料 检测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逐步强化,而建筑材料的检测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检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多层建筑目前仍然是我国建筑市场的主角,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不仅要抓好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与质量控制,还要对建筑材料开展科学检测,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1 多层建筑建设材料检测现状与重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上,工程分包现象较为普遍,建筑公司获得建设权之后,会对工程进行分割,逐一分包给相关建设单位,这样的建设模式对工程建筑的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部分建筑公司对建筑材料重要性认识不足,材料接受的时候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检测,为建筑施工质量留下了隐患。因此,中标建筑企业要对建筑材料重要性充分提高认识,要对整个建筑材料的采购、进场以及使用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要对建筑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核,材料进场要严格检测,使用前还要进行复核,确保建筑材料达到设计标准[1]。
2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材料检验
当前,建筑材料检验主要方式为施工单位分批次将建筑材料取样送检,这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也不利于企业对材料进行验收,所以,企业在履行规定程序的基础上,还要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检验体系,对进场建筑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2.1 建立自有检验体系,强化建筑材料质量控制
要想在材料进场环节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材料体系,对建筑材料进场时开展基础性检测。构建科学完善的建筑材料检验系统,可以对进场材料开展基础项目的检验,是抓好建筑质量的基础,对整个建筑质量的保证可以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检测器材添置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并要兼顾到器材的可移动性与稳定性,便于在材料现场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2]。
2.2 多层建筑材料基础检验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现场进行建筑材料基础检测,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做好建筑材料取工作,不同材料的取样对于科学开展检测具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参与取样的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部门与专门项目的培训,提高相关方面的技能,熟练开展建筑材料取样工作,为科学有效开展现场检测奠定良好基础。
现以水泥为例,先要划分水泥的批次,在水泥进场的时候要进行检查,项目包括品种、级别、包装和散装仓号,以及出厂时间等,还要对水泥强度、安定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复检。在全面检验之后和供货商提供的质检单开展对照,确保浮动范围在规定标准之内[3]。在实施抽样时,对相同厂家、等级、品种以及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材料,分别以200吨(袋装)、500吨(散装)为单位进行抽样,每单位批次抽样不得少于一次。
标准取样程序为:袋装水泥要选择不少于20个的部分进行采样,以采样管插入一定深度,以手指按住气孔抽出取样管,对样品存入干净、不易受潮或污染的容器。对散装水泥进行取样的时候,如果所取水泥深度在2 m以内,可以运用槽形管式取样,控制内管开关,关闭以后取出,将样品放入干净、不易受潮或污染的容器。水泥取样总量不得少于12kg,具体检验程序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4]。实际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因为水泥供应渠道纷杂,品种差异性较大,为了图省事,直接用半袋水泥进行检测,检测样品不具代表性,检测数据失真。在建筑材料检验中,水泥检验是重点环节,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与整个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配合比混合混凝土质量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整个建筑材料检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强化注重,水泥检测更是其中的重点。
2.3 构建检验信息化系统提升效率
企业在强化进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同时,要强化信息化系统构建,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整地记载每一批次的检验数据以及结果,可以对后面检测中相同厂家不同批次产品检验工作奠定基础[5]。检验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实现检验信息与监理以及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实现信息无缝对接,有助于科学开展现场施工。同时,检验信息化系统能够与库存信息化系统并联,直观反映进场建筑材料的数量与质量情况,对采购部门科学确定下一批材料的数量、进场时间以及优化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奠定了良好基础,保障建筑施工材料质量。
3 多层建筑施工材料检验注意事项
在多层住宅建设中,大量使用水泥和水泥制品、砖瓦、墙体保温材料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部分建筑材料中含有少量放射性原素,检测中不能忽视放射性指标的检测,确保达标。加之部分材料在现场堆放时间与预计有出入,在使用前还要开展复检,尤其像袋装水泥等,空气湿度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使用前一定要对其安定性重新检测,保障建筑材料符合质量标准[6]。
4 结论
[关键词] 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在能源消耗以及材料使用方面,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占有极大的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已经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缺少。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建筑材料的有效利用率。目前,在国外针对这方面问题,不仅具有比较早的意识,而且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寻找多种实现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与保护的途径。然而,我国现在在建筑材料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我国高度关注。
1、 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必要性
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材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过去,材料被人类称之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在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中,新材料作为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及人民的生活具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人类通过材料以及材料的发展历程感受到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建筑行业中,新材料的诞生与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象征着建筑历史的新进程,成为建筑业技术和艺术发展的趋势。目前,全球资源正面临着严重供不应求的问题,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导致建筑物需求量的增加,间接导致了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现在,人类为了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关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影响,,全新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仅意味着材料的全新发展过程,而且还带给现代建筑全新的价值与意义。
2、 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现状与问题
2.1国内外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情况
目前在国外,关于建筑资源材料的可循环利用问题,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欧美国家,在政府的主导下,投资者、开发商合作参与,共同努力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总体而言国外针对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问题,具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并且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实施了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措施。在我国,相关的社会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的问题,然而,和国外的研究相对比,国内在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问题上,参与方主要包括了建筑设计师与开发商,缺少社会重要部门的支持与共识。由此可见我国国内在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进步空间。
2.2新旧建筑材料的利用情况
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国内外都对其进行了可循环利用方面的实践。国外对于其历史文化比较注重,因此,基于保存建筑原有风格的目的,主要通过设计方法来实现传统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但是在我国,则是在保留建筑整体的前提下,改变建筑的功能。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在国内,在临时搭建的过程中,应用了可拆卸钢结构材料。目前,在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上,品种单一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3、 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方法
3.1能源节约方面
能源的节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真正实现能源节约,必须从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良开始实施,通过耗能比较低、环保、工艺成熟的施工设备与技术来进行施工,可以最大程度节约能源。
3.2材料节约方面
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比重中,建筑材料占主要位置,所以如果要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投入成本,必须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以减少建筑材料方面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为了有效实现建筑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可以对工程材料分类回收的机制进行完善,通过专门回收点的设置来进行建筑材料的有效保管以及储存。与此同时,应当认真核算清楚建筑材料成本,控制支出在预算范围之内,减少建筑材料浪费。
3.3用水节约方面
建筑工程的施工城中需要大量用水,为了减少或者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应当致力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具体的措施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设备在购买时尽量选择使用水资源较少的设备;其二,对施工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避免由于施工设备老化而引起水资源浪费;第三,对于污水处理池的设置必须要科学合理,通过有效处理废水和雨水,来充分利用水资源,并有效减少干净水资源的使用量;最后,对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人员灌输水资源节约的意识,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节约水资源的强调。
3.4传统就建筑材料的保护与再利用
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拆除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各种的废弃材料,例如,砖头与混凝土废物、木材等等,可以将这些建筑废弃物进行保护,经过处理后,进而进行再利用,重新投入建筑建设中,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建筑材料资源,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了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5一般废弃物的保护和可循环利用
一般废弃物包括了一切可用作建筑建设的生活材料,例如集装箱,废弃的轮胎,农业的秸秆等等。通过集装箱来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这种做法也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各地。通过废弃的轮胎来制作建筑物的外墙,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独特性,而且还实现了废弃资源材料的有效利用,节约了建筑材料资源。
3.6新型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
可循环利用意味着再利用,通过可循环利用的途径,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原料的浪费,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但是在材料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所以在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资源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与效益,平衡能量消耗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材料循环运用于建筑中的尝试值得探索,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中对建筑材料的运用。这些尝试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低碳节能,坚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也是每一个自然人的生存责任。
参考文献
[1] 丁树谦.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J].城市问题. 2009(09)
[2] 李丽慧,王东林.许昌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 2009(02)
[3] 建筑材料粘接新技术[J].化工文摘.2001(12)
现如今,低碳环保的消费观念在国内外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倡导,在消费比例中环保型消费形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不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住宅建筑的生产商而言,其都提出了环保、健康、安全的建设要求。在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中使用清洁卫生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而且使用无放射性、无污染以及无公害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且对于人体健康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环保生态的新型建筑材料是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结合其具体的特点,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建筑了一系列的生态建筑示范项目。这些生态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学校、住宅以及商场等。运用精巧的设计,加上对自然采光、地热能的利用以及自然通风的利用,在建筑施工中深化了对材料的使用,由此也对生态建筑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均有很大的认识。我国建筑行业在近几年间开始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论是范围还广度和深度,都有方方面面的涉及,同时其将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和环境问题加以有效结合,能够在根本上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最终对建筑中材料的材质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新型建筑材料的生态特点
以传统建筑材料为基础,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就是新型建筑材料,其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以及装饰装修工程中使用的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也逐步形成了新型建材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开始更加的完善,由此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成为了建筑材料行业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建设也逐步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就位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市场。而新型建筑材料正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才得到了广阔的发展:
1、具有时代价值。人类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最为显著的一个成果就是现代建筑。现代建筑不仅具有透气、吸湿、保温等基本的功能之外,还具有防火防水、吸音、采光以及轻质和高强等性能特点。这些优势运用于建筑施工中对于实现施工的快速装配有新型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中山市南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王葆霞摘要关键词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追求下,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忽视程度也是越来越深,随着土地、人口以及资源等各种压力的不断加剧,为了更好地协调好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互关系,在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利用,对于改进人们的居住环境,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意义。本文就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期望能够对相关的住宅施工有所借鉴。生态建筑;新型材料;应用分析很大的促进意义。所以,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首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时代价值,同时其也必须与现代人们的审美和建筑施工要求相符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新型建筑材料达到了比别的材料的性能要求更好地性能。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2、绿色环保的性能。人们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追求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的不同,建筑物语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也将更好。一些建筑材料其自身是具有一定的环保性的,比如空气净化建材以及抗菌建材等。但同时,建筑材料也是对废弃物进行消纳的主要力量,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可以对很对固体废弃物加以利用。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材料也实现了对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其也逐渐成为保护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
三、新型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生态住宅建筑就是能够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其主要目的及时能够达到生态、健康和节能,最终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通常生态住宅主要有以下一个关键特质:以人为本、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下面及对生态住宅建筑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以分析:
1、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在我国有着比较快速的发展速度,而且其还有着很多的种类。当前生态住宅建筑施工建设中,对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施工工艺完全使用的全新的现代生产技术,而且当下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正朝着集约型、大规模的方向发展迈进,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生产自动化水平也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而且业内已经开始已经全面采用电脑智能控制生产线的全智能化墙体材料生产过程。当下,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中最关键的点就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挤压式生产的质量轻、质量好的多孔型条板、外墙复合式保温同时能够配合建设部门的大力推广、因此推荐应用型轻钢结构的材质体系,充分发展各种装配式复合型全新条板。
2、保温隔热材料。生态住宅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保温隔热材料的主要优势就是为了能够切实降低热量损失,当前建筑中使用的新型建筑隔热材料因为其保温性能相对较强,目前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常见的有聚氨醋泡沫塑料、矿棉等材料。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中,墙体建设中使用隔热材料,对于居住环境的室内外热量交换、热量传导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在当前我国研制节能保温、性能高校的新型墙体材料时,墙体结构的形式也需要从新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降低能源消耗以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3、防水密封材料。在建筑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中,防水密封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并且其还是建筑行业和材料工业中缺一不可的重要部分。经过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防水材料的密封性要求以及质量要求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快速发展的防水材料逐渐开始摆脱了以往纸胎油毡的材料应用局面。当前的生态住宅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是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密封材料、沥青油毡以及刚性防水材料等各种密封产品。
4、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我国在建筑装饰装修中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起步都是比较晚的,但是其发展起来后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当期我国一些宾馆已经能够做到自主装修装饰,而且效果都非常的好。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联系密切的结果。在生态住宅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需要将其重点放在对高档内外墙涂料、丙烯酸类乳胶以及复合仿木地板等的研发上,确保这些材料朝着功能化和环保化的方向持续迈进,最终达到实用且方便美观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大力建设和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舒适性、环保性以及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协调性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在未来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而且新型建筑材料也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需要相关行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更好的把握,最终实现有的放矢的生产与应用。
作者:王葆霞 单位:中山市南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恒.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239-241.
[2]王正琨.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5(22):133-135.
关键词:生态建筑材料;建筑表皮;构建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用材料种类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逐渐对传统的建筑物材料产生了新的认识,将生态建筑材料应用到建筑中。生态建筑材料的使用对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意义。我们应该以生态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用为研究点为突破口,探究建筑材料的应用。
一、我国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应用现状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表皮材料时应该考虑到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人体健康的材料,而生态建筑材料正符合这一要求。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说,我国对生态建筑材料的研究起步的比较晚,现在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以及应用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建筑表皮的应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建筑生态表皮应用一体化设计理念的不完善;第二,在建筑表皮生态设计过程中缺乏节能计算;第三,生态建筑表皮设计中多种生态功能不能进行完善的整合设计;第四,设计管理不完善以及建筑使用者不了解生态结构。其中生态材料建筑表皮生态一体化的缺失指的是在对表皮进行设计时,知识随意将一些生态材料在不进行认真规划的情况下随意的布置,形成粗劣的建筑表皮,没有和城市以及建筑的特点与需求相结合。
二、生态建筑材料建筑表皮设计应用存在的优点
1.保护环境
生态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将材料生产、使用、废弃整个过程与环境的协调性作为重点,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意义上的利润,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生态建筑材料是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借助科技手段,采用清洁能源和节省能源来代替原料,在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生态材料例如矿渣砖、胶合木、复合材料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挪威馆,建筑表皮主要就是用力胶合木,配合木、竹、金属等材料,整个建筑在阻挡太阳直射的同时还可以透过漫射光为室内提供照明,进而节省能源的使用。
2.优化资源
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现代建设的主旨所在,但是节约资源并不是不用资源,而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自身所需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高效、循环的使用性。生态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就考虑了能源资源的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废物的回收利用等,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功能发挥。例如2010年上好世博会印度尼西亚馆,建筑表皮是用了木头和竹子等天然环保材料,对环境基本不会构成影响,而且具有很强的回收利用性。
3.低耗无害
建筑表皮在生态范围内要求具有采光、通风、防晒、防湿等多方面的功能,并且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在以往要求的基础上更是要求具有节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功能。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阿尔萨斯馆建筑表皮有三层,外层为超厚玻璃和太阳能电板,中间为密闭仓,最后为水幕玻璃,生态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能源为建筑使用,减少了建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有害物质的产生量。
三、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原则
1.符合建筑物的基本构造条件
在建筑物的构建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行为即是使建筑物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建筑初衷的情感表达。而对于建筑物进行的较为具有逻辑性的进行过程,即是最为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建筑物本身具有相对真实的本质,能过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初衷,通过建筑材料的、建筑结构使建筑物在竣工之际不仅能够表现是时代的特性,还能准确的表达出建筑者的情感感受;第二,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的构建和使用,其最基本的形式逻辑必须与建筑整体的受力关系相协调,保持一致的状态;第三,建筑物本身必须能够与当下时代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当前的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的技术及建筑领域的发展水平。
2.符合环境自然的生态平衡性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在保证环境声讨的基础上,保障人类与社会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保证在参与进人类活动之后,其生态环境中的能量流动不因人类活动受到限制或影响,为达到相对的生态平衡,生态建筑表皮必须最大限度的保证生态能量的可再生性、可循环性。利用相对无污染的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使其与生态建筑物融为一体的系统,将人类作业产物无害的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保证建筑物内在的舒适环境下,并不会为生态系统带来相对有害的行为系统。
3.符合相关的多元性整合
根据生态建筑表皮的构建成分决定在建筑过程中其相关的建筑构件必须符合多元性原则,而建筑物表皮也必须具有多元性整合的特征。在相关的工业条件之下,其生产条件也决定了建筑表皮的整合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表皮建筑层,起到保温隔热等效果,形成屏雨保护层。同时达到对自然光的有效采集和庇护,对于相关的必要通风条件设备也起到有效的作用,二建筑表皮的绿化层也只能局限的分布于表皮的外层或中间层,此类建筑构件的整合主要区分为同层整合和构件附着。
结语:
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表皮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怎样做好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是整个社会应该注重的问题。生态建筑材料的提出以及使用在根本上改善了传统建筑资源浪费严重这一缺点,可以在生产、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中做到资源的低耗,并且更加符合人们建筑舒适环保的要求。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红雨.蔡云楠.传统城市色彩在现代建筑与环境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2011(7).
[2] 邓玮.徐峰.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J]中外建筑.2012(07).
关键词:建筑材料;环保节能;应用;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进步,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资源的节约意识、能源的危机意识更加强烈。房地产行业在不断蓬勃,建筑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建筑材料及各项能源的消耗量不断提升,其中许多材料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环保节能型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或者开发节约型、环保型能源,是现代建筑业的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1]。合理利用资源及注重环境的保护也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1.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1.1混凝土材料
传统的混凝土需要使用细集料、粗集料及掺合料来制作混凝土,现代新型材料则使用各种性质的粉煤灰、矿渣等进行制作,如在泵送混凝土中使用磨细钢渣掺合料,用以替代一定量的水泥,其优点在于实用性较为良好,并较少泵压及减缓摩擦力,水泥的使用量减少吗,也降低了成本。
1.2外部维护材料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技能技术及材料集中体现的方面。现代我会大型建筑物的护结构设计中一般使用大量的玻璃作为幕墙,在该条件下,在材料选择是,应优先选择具有合理利用新能源功能的玻璃材料或者透光率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质玻璃材料。典型的案例为北京南站的设计,其主站的的屋顶及时采用太阳能光电板结构,且面积高达6700平方米左右,是主站屋顶采光面积的一般,发电量为320KW,其作用在于不仅大大提高主站采光的有效范围,其发电的功能也能支持各种站中各项设备的使用,降低了站的能源消耗及经济成本,集中体现了建筑中的节能环保设计理念[2]。在一般的民用建筑中,该类环保技能材料由于价格、施工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是其他质量较轻、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多。
1.3墙面隔断
墙面的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需要在保障室内消防要求等级的条件下并兼顾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利用,因此需要使用隔热保温性能良好且能够节约能源的材料,其目的在于控制室内的热量,避免热量在室内出现大量散失的情况。如果建筑物的内部应用了轻质隔断墙体,在该区域内,或者由于使用需要,必须严格控制热量的传导范围的空间,包括库房、办公室隔墙,应使用环保节能型的墙面材料,将轻质隔断及存在温度及热量要求的区域内的墙面进行相关技术处理,提升其保温性能;也可以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隔墙内配合使用保温材料,控制热量的损耗,尽量使热量集中于有效区域内,而减少向无效空间的扩散[3]。
1.4幕墙及玻璃门窗
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加入玻璃幕墙的理念越来越普遍,玻璃幕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是建筑的维护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室内室外的热量传导及交换在玻璃门窗及幕墙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在部位出现的应热量的交换或者传导扩散而损失掉的能源消耗几乎为建筑物总体能源消耗的28%左右,由于门窗的透气性,而室内室外的空气交换而损失的能源占建筑物总体能量消耗的四分之一,综合来计算,通过门窗消耗的能源基本上是建筑物总体能源消耗的一半相较墙体的消耗更大[4]。因此在门窗部位进行节能改造时具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在该部位使用新型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在能源及环保的方面的表现更加显著。现在使用较多的节能型玻璃材料一般为节镀膜玻璃、LOW-E光化玻璃、真空玻璃、中空玻璃等,因该部位的特殊性,对其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方向特由一般的节约能源转化为利用能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地下热能等。
2.环保节能型建材的发展方向
现代房地产的空前发展,对于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建筑材料或者装饰材料的需求量极大。而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的研发、制造及推广应用,是符合现代人们的环保理念的,也是实现可是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环保建筑材料的推广及应用相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与进步,但是与国外的情况相比较,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可以学习外国的剪发技术、施工技术及设计理念进行更新,具体的发扎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健康环保型
生产盐酸水泥的传统技术中需要排放出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等会,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追只要成分,而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对人体的肺部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另外还有许多建筑材料中含有甲醛、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该研发不含有害物质或者含量较小的建筑材料,提高材料的安全性,或者使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的材料[5]。
2.2节约能源型
建筑能耗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建筑材料的生产、营运、建筑物的使用、拆卸、建材的重复利用等,上述能耗是巨大的。对于环保有深刻认识的建筑师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就近的材料,方便加工。建筑物中需要使用油漆的部位,先对其实施相关处理措施,或者使用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的涂料。尽量选择可重复利用、可再生、可循环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建筑垃圾的处理压力。
2.3功能齐全型
许多建筑业材料在选择是不仅仅需要考察其质量是否合格,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在建筑物中的功能。许多建筑材料仅仅具有装饰的作用,为看了达到一定的使用功能,如隔音、防霉、除臭、净化空气等会,还需要使用其他的材料,从总量上增加了材料的消耗量,因此,建筑材料需要在质量合格、外观美丽之外,还需要兼顾其使用功能,减少材料的使用,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2.4新技术加工材料
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较为新兴的环保节能技术即可以加工现代建筑业中使用的材料,提高其强度及抗损害性能。加工过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达到建筑设计的要求,提升其使用价值,还能扩展其适用范围,未来的前景较为广阔。
3.总结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及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业提出了
更多的挑战,但是刺激了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建材的环保、使用清洁能源、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已经很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不仅能保障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环境的清洁、健康,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与能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加深对于环保节能材料的认识,提高环保节能型建材的研发技术,并将其进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及保障身体健康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荣.浅析绿色建筑材料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06):70-71.
[2]杨晓林.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J].科技风.2009(01):7-8.
[3]董如,郭玲丽.从建筑组成部分和材料出发浅析建筑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151-152.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强调检测内容的全面性、检测流程方法的科学规范化。本文立足于对建筑材料检测的认识与研究,就如何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建筑材料检测是严把质量关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检测的主体项目内容主要有:(1)混凝土检测。强化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建材质量关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及混合比的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2)水泥检测。需要对水泥硬化的时间、硬化强度、韧性等进行检测;(3)钢材检测。钢材是现代建筑结构预应力构建的主体,通过检测钢材的抗拉强度、弯曲等物理性质,确保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防水材料检测。主要在于检测防水材料的防水性、防腐蚀性、粘结性及延展性等;(5)粗细集料检测。重点检测其表观密度、压碎值、颗粒级配等基本要素。因此,在建筑材料的实际检测中,要严格强化对各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流程
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有着严格的检测流程及方法。检测流程为:取样—外形观察—仪器检测—无损检测—有损检测。(1)在取样环节,由于建材数量多、规模大,因此检测多采用取抽样检测的方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在外形观察阶段,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种类、型号及外表面,凭借人工经验检测,初步判断建材的质量状况;(3)在仪器检测环节,旨在进一步对建材质量进行定量检测,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建材的质量及特性;(4)在无损检测环节,通过超声波、激光、电磁波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实现无损检测,以准确判断建材结构的均匀情况;(5)在有损检测环节,通过检测设备对建材性能进行测试,科学分析建材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等。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
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建材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在开展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对建材进行科学的项目检定。如在进行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应针对质量标准体系对水泥的强度、细度及凝结时间等进行有效检测,进而更好地判断水泥的质量水平,严把建材质量关。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在实际的建材检测中,检测实验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但检测实验易于受到外部各方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因此,科学降低实验误差,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严格控制建材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检测实验规范化操作,是建材检测的基本要求。三是确保检测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很多情况下,检测设备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特别是一些精密检测仪,在电磁的干扰下,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四是要强化人员的职能能力、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好检测工作的规章制度。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中的不良因素。在严把质量关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弱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力。首先,针对不同的建材检测,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检测中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其次,规范技术检测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问题的发生;第三,强化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监督管理责权,确保建材检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开展,这是严把质量控制关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综述,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检测的目的要求,也是建筑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笔者看来,强化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严把建材质量关;(2)科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弱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从本质上,提高建材检测水平,严控建材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时立维.有关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要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负责人对建筑材料没有充足的认识
有些建筑负责人对于建筑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建筑材料的管理和核算是会计的事,而自己只需要将钱款打到账户上,直接购买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管建筑材料是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因此,每次到最后都会出现建筑材料缺乏、浪费的现象;或者是不能完成建筑材料的核算,使工程财务决算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约束,在对材料设备进行招标活动时也已经成为了表面形式。当材料的价格、数量确定已经得到确认后,就不可以随意更改,然而在实际供货结算中,材料的价格和数量经常出现变动的情况,而且与标价存在相差很大的价位,造成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建筑材料成本不断增加的现象。
2、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中存在着问题
在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没有制定合理科学完整的材料采购计划,没有对材料的质量监督保证;工作人员没有仔细研究分析已经中标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只是根据施工单位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另外就是在材料验收时没有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没有对其质量进行一定的保证,导致建筑仓库中存在了大量长期挤压、闲置、过期不能使用的设备材料,出现了浪费十分严重的现象。其次材料供应商为了开通销售渠道,便不断的与建筑单位的负责人、采购人员建立关系,以便于可以提高建筑材料价格,甚至为销售出伪劣的质量材料创造前提条件;而一些采购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常常会出现材料质量低下但是材料价格成本昂贵的现象,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混乱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建筑材料数量、种类庞大,而且进行材料供应工作是非常的繁杂辛苦的,因此非常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堆场布置、材料堆放时不符合要求规范、没有对材料进行及时的标识、没有及时的将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损耗大量的材料等现象。
二、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
1、采购合格的材料需要对材料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在建设工程项目时需要数量庞大、规格繁多的建筑材料。在目前,我国市场上呈现的状况是:建筑材料生产商、供应商层出不穷;另外,各个建筑厂家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规格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因此,这就需要采购人员要提高自己采购技术水平,对建筑材料有着一定的认识,对建筑材料市场有一个相应的认识,特别是要对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在对材料生产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时,首先是查看他们的生产经营手续是否齐全;其次要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就是要对企业的材料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的重点考察。
2、加强材料计划的准确性
在进行材料计划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结构以及工程施工计划为前提条件,以备料计划为依据,对工程建设进度和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及时和准确负责施工材料的准备计划,各个建筑单位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提高建筑材料质量。
3、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在建筑材料计划、采购、检验和管理等环节,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管理工作,对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建筑负责人要贯彻落实建筑材料的质量体系标准,对材料的各个数据进行严格的记录,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对材料各个环节的质量通过自审、内审和监督审查等操作方式对其进行检查。
4、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信息数据库
在工程项目建设资料管理中,建设材料资料是其重要的环节。对建设材料资料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生产厂家的合格的材料生产经营证、材料的检测报告、材料入库和出库单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保管。施工单位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和管理,将建筑工程中其它的资料放在一起存入档案,这样方便日后对材料数据的查阅。
三、对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
1、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降低建筑材料成本。采购人员在购买建筑材料时,需要随时掌握建筑材料市场各种材料的价格,并且对建筑材料市场和产地所呈现的材料价格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查和记录时必须要符合市场中实际价格,能够将建筑材料的价格准确的反应出来。另外,在调查建筑材料时需要跨多个领域行业,而且也包含着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在进行调查研究时需要将材料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工程监察部门、施工人员有效的组织起来,从而进行科学的任务分配。
2、科学合理的采购模式
目前建筑工程在进行材料选购时主要呈现了三种采购模式。
首先是在进行材料选购时,主要是由企业自主报价,而施工单位完全负责材料选购。投标人一般为了中标在进行报标时常常会选择低档次的产品,但是在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满意投标人所选中的产品,这时就会要求投标人重新选择,而投标人就有了自主报价的机会,从而会导致施工单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在材料价格中就很容易出现争执的情况,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
其次主要模式是由业主方完全进行采购供应。业主方可以有效的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材料价格可以有效的降低,但是在对材料进行采购和保管时,因其中间环节有着繁琐艰巨的工作,很容易造成日后在对材料质量进行保修和维修时产生一定的争议。
最后的模式就是业主方和施工方共同参与的供应。材料的价格可以由业主方以招标的方式进行材料价格的确定。
3、充分利用市场,对材料运输进行合理安排。在材料采购费用中,材料运输支出费用也占到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节约材料运输费用,在采购材料时要考虑运输的距离,从材料的质量、规格和价格选择最佳运输距离;购买的材料最好能够一次运输到位。
总结
建筑材料的优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各个负责人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J].神华科技,2009,55(04):56-58.
【关键词】传统建筑材料;应用;现代建筑;成都地区
1 现代建筑创作中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特点
建筑是一种应用,是用材料去创造。材料作为构成建筑本体的基本物质,是建筑形式表达的载体,也是体验者最直接感知的对象。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物理特征、表面观感,同时也包含着当地气候、文化的特征,不同材料的质感、色彩、硬度等性质给体验者不同的感受。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表现方面具有其自身特色。在其物理属性和装饰属性的表现基础上,又受时空与社会文化等影响。传统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表现的物化形态的一种,在其表现建材本身技术精美的基础上不仅具有物质意义,还有精神价值,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宣言,对于创造符合时代技术与文化特点的现代建筑产生了重要意义。最近一段时间内,在现代建筑中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又广泛兴起,这对现代建筑本身体现文化特色、地区特色和时代特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成都地区现代建筑中传统材料的应用现状
成都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使得历史遗留给我们大量的建筑文化遗产。在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传统的地区性建筑空间遍布大街小巷,在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高发阶段,成都地区建筑的现代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地域文化表达的主题。
建筑作为物的存在,就离不开物质构成,其形式和空间都是材料组织与表现的结果。成都地区长久以来使用的传统建筑材料都被视为构筑建筑的工具和手段,现在更是表达文化内涵、追求情感个性的有力武器。
成都地区优秀的仿古建筑中对传统材料的运用,是召唤过往的历史生活,再现传统的市井图貌,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符号中找一种生存的依据,―种远古的当代回声。成都地区的现代建筑中对传统材料的运用,是传统符号在现代技术下的重新展示,是多元建筑要素的结合,是历史沉淀的凝重之美与现代材料和现代加工工艺的结合,呈现给世人一个个艺术化的建筑作品。
3 成都地区现代建筑中传统材料的应用特征
传统材料是表达建筑风格的经典材料。由于它们在人类建筑史上延续使用的时间久远,建筑的美感不但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更可以见证悠久历史,凝聚着厚重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成都地区传统材料应用的代表性区域或代表性建筑研究之后,可以总结出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应用具有以下特征:
3.1 建筑不以所谓的“高技术”取胜,而是采用己经被历史所验证的传统技术以及地方材料。
3.2 对于传统营造技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结合建筑需要进行改进发展。
3.3 表现地方文化特色是建筑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材料上的选择还是结构的表现,都能使人看到历史的影子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融通的当今世界,成都文化和传统建筑材料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的传统建筑材料,对于具有传统性质与工艺的它们,我们应该吸收外来信息、资源技术,扩展它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现代地区建筑必须有选择的扬弃原有的传统材料与技术,打破狭隘的空间概念,吸取时代精华注重创新,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
4 成都地区现代建筑中传统材料的应用前景
传统建筑材料不仅具有物质功能,还蕴含文化意义、情感价值和心理认同等因素。最佳地使用传统建筑材料不仅涉及它们的技术潜能还关乎其内在的感官特性。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客观上要求了产生高情感的建筑材料与之相平衡,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兴表现思想渗透着二百多年来众多美学与技术思想的追求,从深层上体现了机械的自然观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转化。
抚今追昔,成都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更加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抓住时代的特色和使命,寻找它们的结合点。继承传统与创新结合,运用宽松、良好的创作条件,生成超前的创作意识,使既符合传统文脉、地域特色,又合乎时代要求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在当代的设计舞台绽放异彩。
5 成都现代建筑创作中传统材料的运用设计方法
材料的设计表现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与以往的地区性建筑不同,现代地区性建筑的传统材料设计表现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提倡整体的、创新的人性化设计观念。结合地区特殊的自然、文化因素,在继承和保护地区传统建筑的设计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和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又能表现地区特点的新的传统材料设计表现手法。
在设计实践中,现代地区性建筑的传统材料设计表现首先要表现出传统与现代多层次的互融共生的特点。如:传统与现代设计表现手法的共融、传统地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共生和新旧材料的并置等等;其次,现代地区性建筑的传统材料设计表现还具有对材料自身表现力、材料构造形式以及结构空间模式的多维探索的特点;同时,可持续性设计理念的融入,保证了现代地区性建筑的传统材料设计表现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6 结语
本文的目的在于启发建筑师们要因地制宜的开发传统材料,在设计的革新中发觉并利用技术条件,总结各个创作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创造性的材料表达,使传统建筑材料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化着,连接过去、存活于现在、同时又蕴含着未来。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重新建构了传统。传统建筑材料的表现不仅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而且包括了地区性与生态性的更高层次要求,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建筑材料表现的重要性,更要在设计实践中结合其自身特点,从它们的基本属性为基础去发掘其表现的潜力,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搭配与连接,以完美统一作为对材料表现力的不懈追求,才能最终创作出成功的地区性建筑作品。
具体来说,建筑师应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施中的结构,构造方式的学习和了解,密切关注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动向,积极尝试和探索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组合表现力,并且努力发掘传统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创作中的材料表现水平。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建筑流派纷呈迭出的时代中,但单纯的去玩味建筑形式便会走向设计的极端。建筑的表现形式并非凭空臆造,它反映了不同时间的文化精神,是经济和技术的产物。“当歌唱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几乎贯穿于人类的整个建筑史,它们在支撑围合着人类的建筑空间的同时,又凭借着独有的物理特性和美学特性,赋予了建筑空间以感知和灵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本身已经构成了成都地区现代建筑现象的一个主要方面。
与此同时,现代的技术和文化也为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传统材料认识解开了束缚。成都地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材料更应该与时俱进,在现代新工艺和新理念的支持下不断的进化、改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成都地区的现代建筑,去展示传统建筑材料自身的不朽和魅力。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建筑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存度非常高,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行生态化改造势在必行。今天,先进的生态型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里,提高他们的环境协调性能,按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利废、环保型的生态建筑材料是完全可行,也是势在必行的。
就传统建筑材料本身而言,它曾经仅仅是一种载体,只能通过建筑师与设计师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但在今天,传统建筑材料被赋予了现代的技术与思想后,让建筑与设计变得更为实用与高效,建筑与设计思想脉络也更为透彻、清晰。我们应当在现代建筑基础上,逐步且理性地融合传统建筑文化,以现代建筑为基点,成就特征鲜明的成都现代建筑。
图一:(贝森总部办公楼)
图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办公楼)
参考文献:
[1]褚智勇.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