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的自然因素

地理的自然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1篇

一、区域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地理学习对象具有区域性特征,认识一个地理事物,有的要从全球角度去认识,有的要放在一个地方的角度加以考量,这些都涉及空间尺度大小和转换问题。空间尺度大小及转换是区域视角的具体体现和操作要领,在不同的尺度下看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大尺度的是宏观的或整体性的规律,小尺度的是局部的特征、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对尺度大小的敏感,教给学生划分区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

教学程序:将地理事物置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如果把区域视角比作“透镜观察”的话,对大区要“推镜头”――下分分区,对分区要“拉镜头”――上位视角,由此体现区域差异性教学。区域视角的分析方法:①区域定位,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②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相应的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③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④评价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⑤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综合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认识地理环境,是当今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思想,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综合主要是区域基础上的综合,包括区域内部各个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区域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综合、本区与邻区相互关系的综合、不同层次的地域间的综合。

教学程序:区域特征是区域地理的核心知识,运用综合视角学习区域特征的具体思路为: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聚落、交通、经济、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等)。应用综合视角时可利用因果联系框图,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再根据具体条件,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三、动态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理学的哲学特性已经影响到了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描述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动态视角主要有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首先,地理事物总是沿着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发展的,在内部、外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地变化,最终呈现一定的状态。其次,地理事物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变化动态,地理位置、海拔、地形等因素成为制约或促进地理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程序:运用时间视角把地理事物放到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事物发展程度不同,教学程序为“过去―现在―将来”;地理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特征不同,教学程序为“初期―中期―末期”。运用空间视角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教学程序上“按纬度顺序、按经度顺序、按空间远近、按相对位置、按垂直高度、按人类活动路径等对空间规律进行探究”。针对面状地理事物(地形区、行政区、气候区、工农业区等)描述轮廓特征、分布范围及区域差异;针对线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交通线、划界线、海岸线等)确定走向和分布特征;针对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矿产、山峰等)描述地理位置和相互关系。

四、生态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2篇

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促进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球表层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日渐凸显,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所固有的与地域事象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使地理学科地位不断加强,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应的对地理学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也是时展对地理学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

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是对一个完整区域的总体特征做出明确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要素有全面的分析、归纳;同时,要有对该区域的尺度层次关系的认知,即所分析的区域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所具备功能定位的辨识。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中“部门”(部门地理)和“整体”(区域地理)授课时数、讲授重点存在偏颇,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区域综合的思维路径。部门地理课时的“缩水”,使学生对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缺乏清晰理解;区域地理的“过繁”,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区域内部结构关系。“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不能有机融会贯通,学生在面对一个较大尺度的区域特征时,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出的观点支离破碎,淡化了区域应有的鲜明特征。

2.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

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是对一个区域整体的物质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某一时空范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即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解析;同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生态要素各组合类型及它们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集聚程度等进行解析。面对包罗万象、千差万别的区域表象,需要透过这些繁杂表象提炼、归纳出一般区域整体结构解析框架“定律”,一般而言,区域整体结构框架包括三部分:影响区域发展的条件因素、区域主要物质内容(一般重点分析产业结构)、区域空间格局。不论何种类型的区域,都可从这三部分入手解析。但由于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断裂和“就事论事”的局限,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地理要素”和“区域”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将各地理要素和区域融会贯通,只学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点”串在一起再从“类”上解析,失去了对区域整体结构解析的路径,即对区域的“结构”认知模糊。

3.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的能力

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相互关系和作用的能力实际就是全面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结合。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发展过程因素的基础上,具备识别各地理要素相互耦合机理以及主导因素对其它各地理要素的影响能力,这是一种因果机理分析过程。由于在地理教学中,过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淡化了探究知识的“兴奋点”;同时,过多地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性识记,缺乏深层次的因果机理分析,使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阻碍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或者是,学生只能找出某一种主导因素,忽略了其它对区域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致使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4.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

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是对大尺度的地域单元空间格局划分和地带特征认知的能力,包括对自然综合体和人文社会综合体的认知。对自然综合体的认知和辨析,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也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文社会综合体而言,地理事物现象、本质、类型结构、状态和过程等空间地域的比较,可以掌握区域特征,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有引导作用。对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认知需要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高度融合和对地带主导因素的把握,尤其需要扎实的地理基本知识素养和综合自然地理基础以及野外考察能力。由于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减少,综合自然地理间或不开,野外考察因为扩招学生多而时间无法保障,学生的空间感及对空间分异规律的认知能力不断下降。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学

课程结构的调整在于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快地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而课程结构中重点是基础教学课程的调整与完善。部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影响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地理学基本层次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统称。只有完整和深入细致的部门地理学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专业特性及发展需求,首先,保证部门地理学课程的门类和课时量;其次,增加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运用的课程,如反映了对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交叉整合发展趋势的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3S”技术等课程,这些都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地理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三,高校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教学能力建设,不丢失传统部门地理学的优势,又要反映现代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2.衔接知识模块,构建网络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层次息息相关,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通过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来的。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部门地理学之间以及部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相互融会,地理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割断了知识点的联系也就忽略了地理学的特性。因此,高校地理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系统论的思想,把每一个知识点和相关要素、整体联系起来,从各自作用的相互关系入手,理解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和功能。具体到课程就是将要素和部门衔接,将部门和区域贯通。每个“知识点”的拆解为学科体系“链条”上的节点。将部门地理学分析方法和区域地理学分析方法交叉应用,贯穿于地理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结构,进行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并逐步构建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3.强化区域地理,搭建分析框架

强化区域地理教学、构建区域分析的一般框架,这是高校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综合体系的必然途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文社会地理因素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它的各要素也会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区域分析一般框架,即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主要区域发展物质内容和空间格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辨识主导要素,揭示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区域地理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分析。

4.提倡开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研究宏观法律时也要强调法的外部联系。孟德斯鸠有关地理法学思想表明他是从物质原因中去探寻历史的必然性,尽管在具体论述中有许多局限,但这种研究方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直到今天对我们立法仍有启迪。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对于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提到的最多的是他的“三权分立”,而对于他在法学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则没有足够重视或进行系统的概括。事实上,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得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采用了新颖的法学研究方法。

一、孟德斯鸠的“地理”说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孟德斯鸠生活的时代,地理学处于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过渡阶段。尽管当时地理学的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孟德斯鸠已经有意识地用一些地理学的知识去研究法律。孟德斯鸠的“地理”说主要是指自然地理与法律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论法的精神》一书第三卷的相关论述中。在第三卷中,孟德斯鸠详细论述了法律与气候的关系、法律与土壤的关系。非常有意思的是孟德斯鸠在论述“法的精神”的过程中也论述了法律与一些人文现象的关系。因此,在无意中他将“地理”说完善到了一个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水平。他说,“法律应该同国家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有关系……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式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1]。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包含几十门分支学科的大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大致可以概括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二者研究的重点分别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但并不截然分开。因此,笔者所要论述到的地理法学实际上包括了对法律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论述和法律与人文地理关系的论述。

二、自然地理与法律的关系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的人的行为总是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以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他说,“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2]。气候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法律产生了影响,也即气候通过影响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而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由于人体外部纤维紧缩,有利于血液回归心脏,所以北方人具有比较充沛的体力和较强的自信心,勇气也较大。他们对一切可以使精神焕发的事情都感兴趣,例如狩猎、旅行、打仗等等。在气候炎热的地区,身体各部分组织相对松弛,神经末梢未充分展开,人们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所以南方人害怕艰苦,追求享受,性格软弱怯懦,对外来的侵扰缺乏抵抗的勇气。东方的气候对人民体质、心理、生活方式上的影响是东方各国宗教、风俗、习惯和法律保持持久不变的原因。此外考察世界法制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气候对法律的影响:热带、温带地区的法律成熟较早,如埃及、中国、印度、古希腊的法律;而寒带或是寒冷地区的法律成熟较晚,如俄罗斯、中国北方游猎民族的法律。这是因为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促进或延缓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智力的发育水平从而影响到了法律的发展水平。气候影响我们的心理、体质和行为,进而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土壤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的差

异,因而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便存在差异了。孟德斯鸠说:“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3]这是因为多山的地区人们的财产不多并且易于保存,因而他们所享有的自由,成为值得他们保卫的唯一的幸福。平原地区通常有肥沃的土壤,有地者便成了最有财富和权力的人,弱者无法同强者对抗,只好向强者屈服。而沿海地区,各种势力都比较均衡,氏族贵族、工商业贵族、占有少数土地的农民易于互相妥协而建立一种比较中庸的政体。

人类社会的法律不仅要受气候、土壤这两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法律还要受地理位置、地理面积、资源状况、水文条件、地质地貌、植被、大气环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现象、因素的影响。如雅典城邦领土狭小是其直接民主制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因为人民可以朝出暮归参加公民大会;而这在地理面积广阔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又如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往往影响着法律,沿海且有贸易精神的民族容易形成海商法,在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沿岸很早就出现了国际性的海商法;但对于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统治者如果下决心制定一部海商法,那一定会为自己本国的实际所嘲笑。

自然地理与法律的一般关系就体现为,自然地理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法律;不同民族法律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法律一般应适应自然环境,但是当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的时候,立法者便应考虑通过立法与这种不利进行抗争了。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人文地理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与“自然”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注重分析各种文化现象,强调解决社会问题,涉及国家政治、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等。孟德斯鸠对于法律与人文地理的相关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经济方式与法律的关系,种族、民族与法律的关系,国家政治状况与法律的关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法律的关系等。

孟德斯鸠说:“一个从事商业与航海的民族比一个只满足于耕种土地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范围要广泛得多。从事农业的民族比那些以畜牧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要多得多。从事畜牧的民族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就更多了。”[4]我们知道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一个社会发展水平越低,社会关系便越简单,因而需要的法律也就越少;一个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关系便越复杂,因而需要的法律就越多。例如,古罗马发达的商业催生了成熟的罗马法,但是这些法律随着商业的萎缩而不断萎缩。早期的日耳曼人以游牧、狩猎为生,仅需要口耳相传的部落习惯就够了,“蛮族国家”建立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新的社会关系,对法律的完备化、成文化产生了要求,因此出现了一批“蛮族法典”。可见,法归根到底还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立法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决定该民族的法的发展状况。一个经济落后的民族,法的发展状况肯定不会很景气;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造成法律发展的不平衡,即有的地方实施现代法律,有的地方还在沿袭原始的习惯。

此外,法律还因种族、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而养成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做事风格。例如法、德民法典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族性格的差异。“法兰西、德意志两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导致《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文风差异的根本原因。《法国民法典》简洁清晰、风趣优雅的文风是法国重社交、善言辞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德国人好独处、喜冥想的特质则极大地促进了《德国民法典》虽精确却晦涩文风的形成。”[5]在历史上,法律的民族特质便很明显。法律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民族的特质,依据民族的特质进行立法。

总结以上对法律与自然地理、法律与人文地理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地理法学的一般结论:法律绝对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物,它要受各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因各种地理因素而产生差异。此外,通过对地理因素与法律关系的考察,我们还应看到以下两点:其一,从古代到现在,自然地理因素对法律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地理因素对法律的影响已经占据主导;其二,在历史上各国法律曾因地理因素的差异而风格迥异,而现在各国人文地理因素的趋同使得各国法律相似性越来越明显。

三、地理法学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

中国法的地理学视野也是非常开阔的,在此重点论述两个问题:法律移植问题;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问题。

(一)法律移植问题

最初法律为一定区域的人所接受,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随着人们改造能力的提高,自然因素对人们的制约作用变小。而人们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使得很多民族的人文地理中的一些因素趋于相同或相似。在这种背景下,法律移植从不行变为可行。我们在分析中国法律移植问题之前首先看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选择以大陆法系为模式创建自己的法律体系。最初,模仿法国法制定了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典等,史称“旧法典”。但是由于两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政治状况、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别,“旧法典”在实施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日本转而模仿与其政治状况相似的德国,成功地建立起了完整的“六法体系”。

对于中国而言,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器物、技术、经济方式、生活方式之后,便产生了新式法律的要求。如果时间足够长久的话,这种法律是可以在民族内部自发形成的。但现实是,我们的生活已经对这种法律提出了如此迫切的要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考虑那些现成的法律了。中国长达一百年的法律移植工程便一直是在这种要求下进行的。尽管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很多方面都褪去传统的色彩而呈现着很多的西方色彩,但是不可否认中西民族特质的差异还依然存在着。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法律移植的经验教训,我们的法律移植需要坚持这样几点原则:第一,在进行法律移植前应充分考虑两国地理环境的异同;第二,在刑法、诉讼法、以及民商法领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应该大胆移植;第三,涉及较强的伦理色彩的领域,法律的移植应该谨慎,不可追求一蹴而就;第四,法律移植的过程不仅仅是立法移植的过程,还是新的司法制度、法治理念建立的过程。

(二)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问题

少数民族特殊的习俗是由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多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思想、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法观念等意识形态有所变化,但是封闭的自然环境依然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自然经济没有根本的变化,使传统农业社会得以延续的那些基础并未动摇,因此,传统的习惯法观念的深层结构还很坚固,各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精神上、心理上、观念上仍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有什么事仍然首先依据习惯法进行。“他们的习俗往往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法律”。一有纠纷发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习惯法而不是国家制定颁布的成文法。

应当看到,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民间纠纷,稳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团结。同时,一些习惯法也会对社会日趋一体化的法治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消解作用,对国家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同样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有利于国家法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出发,认真、慎重地对待和处理国家制定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在处理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国家法制统一,坚持国家制定法的权威和尊严,各民族地区和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根据,其他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只不过是宪法的具体化,其内容要严格地遵循宪法的精神和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各民族享有保持或者改革其风俗习惯、习惯法的自由权利,这是宪法在民族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结合法律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以及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制定了婚姻家庭、选举、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方面等变通补充规定。这些民族自治变通立法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更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必须汲取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合理部分内容,考虑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国家制定法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与民族社会的实际相契合,否则形式的法律与实际的生活产生距离,国家立法的目的终亦无法实现。(3)在司法执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要把国家制定法同少数民族习惯法综合起来考虑,适当参照少数民族习惯法。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环境;农户融资能力;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融资需求日益增长,因为农村闲置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数量越来越多,农业生产规模也向专业化,集中化发展。近几年来在农村正式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成了主力军,几乎包揽了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所有业务。不过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开始尝试着走进农村地区。农信社是个地域性色彩较浓的金融机构,会结合当地农户的生产水平,生产特色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几年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但是不能否认其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要想很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户融资方面的作用,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各地政府应当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金融机构要进行积极大胆的创新,推出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与农户需求紧密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研究农户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成了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特别多,近几年来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把地理环境因素也纳入到研究农户融资行为的体系中,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进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因地制宜地推进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二、地理环境对农户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农户融资能力的内涵界定

农民融资能力是指农户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融资的意愿和融资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农户通过正式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思维和行为来反应农户的融资能力。

(二)地理环境内涵界定与因素指标的选取

1.本文地理环境的界定

本文定义的地理环境是广义的地理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由自然环境差异导致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由传统的经济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农业,工商业文化环境,以及这些经济文化环境对生活在此的农民长久产生的观念影响,尤其是借贷观念的影响。但是观念是个抽象的概念,无法量化,所以在本文中没有将其纳入模型的考核中。

2.地理因素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两类地理指标:一是作为自然条件因素的地理环境因素,一类是作为社会经济因素的地理环境因素。虽然两者不是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本文拓展了地理环境的内涵,于是将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都纳入到地理环境指标中,将他们平行看待。前者不仅包括了山地,平原,丘陵等不同地形,也将调研村庄离县城的距离远近,交通便利条件纳入自然地理因素中考查。后者则由家庭经营结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调查样本所在乡镇范围内金融网点个数这3个因素组成。

(三)实证分析

3.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

(1)研究变量说明

本次实证模型的自变量共有13个,依次以X1,X2,X3…X13来表示。

1)自然条件因素

①村域通达性(X1):按照调研村离城市(县级及以上城市)的距离:0-5km=0,5-10km=1,10-30km=2,30-50km=3,>50km=4。此处的距离以驾车路线来衡量。

②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X2):把只有普通公路的农户所在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设为0(不便利=0);若本村有省道通过设为1(一般便利=1);有省道通过且附近(5km内)有国道或高速公路或铁路设为2(比较便利=2);本村境内有高速公路或国道的村庄设为3(十分便利=3)。

③地形(X3):令平原=0;丘陵或山区=1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家庭经营结构(X4):令纯农业=0;农业+外出务工=1;农业+个体经营或者做生意=2;农业+其他(主要是工资收入)=3;非农业=4;为了计量的简化性,没有设置三种以上经营方式的选项,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

②家庭主要收入来源(X5):按照每个农户家庭一年收入来源中比例最大的那部分收入。令农业收入=0;外出务工=1;做生意收入=2;其他(主要是工资收入)=3。

③所在乡镇范围内金融网点个数(X6):以此来衡量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农户借贷意识的强弱。根据问卷设计,选项有0,1,2,3,4及4个以上,统计时4个或4个以上均记为4。

3)农户个性特征因素

①非农就业人数(X7):用家庭外出工作人员数来衡量(包括外出务工,在企事业单位取得工资收入的人数,不包括个体经营,外出做生意等资金投入较大的非农就业人员)。

②家庭收入水平(X8):该指标衡量样本农户去年一年(2011年)的家庭总收入。总收入3万以下=0;3-7万=1;7-10万=2;10万以上=3。

③家庭支出水平(X9):衡量样本农户去年一年(2011年)的家庭总支出。3万以下=0;3-5万=1;5-10万=2;10万以上=3。

④家庭规模(X10):直接以人口数计量,6个及6个以上均记为6。

4.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拟合,我们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有6个自变量指标对农户融资能力有显著影响,这六个因素与农户融资能力的显著水平分别是0.01,0.05,0.05,0.01,0.01,0.01。具体研究结论为:

1)村域通达性与农户融资能力成负相关关系,且影响十分显著。这是因为离市区的距离越近,越容易被市区繁荣的经济带动,越容易被纳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圈内。农户参与经营的方式越丰富,所能得到的商机越多,商机越多,越需要资金的投入,从而更能影响农户的融资的行为和能力。

2)家庭经营结构与农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一次性投入资金比农业生产要多,因此融资需求较强烈。而且农户从事经济活动程度越高,收入预期越高越稳定,越有利于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3)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与农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据调查得知,一般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家庭收入水平比以农业家庭为主要收入要高。并且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资金需求更为强烈,又有稳定收入作为保障,因此越容易筹集资金。

4)家庭务工人数与农户融资能力成负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非农就业人数多的农户收入会比较高而且相对稳定,因此借款需求不高,不容易发生借贷行为。

5)农户支出水平与农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普遍认为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现金支出是造成农户产生融资行为的1个重要因素,它对农户的借贷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正向作用。另外,生产性支出反应了农户的生产规模。当一个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占主要用途时,说明该家庭的生产规模越大,那么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并且生产性支出越大,说明预期收入可能越高,也就越可能借到钱。

6)家庭规模和农户融资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家庭所需要负担的人口越多,家庭支出就越多,融资需求就会更强烈,也更容易产生融资行为。并且,家庭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也会增加,因此收入来源会增加,为获得贷款提供一定的保证。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分析

从第三部分的实证分析中得出,地理因素确实会对农户的融资行为造成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地理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农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传统的地理因素(如地形,农业资源等)对农户融资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是那些对提高农民收入有显著影响的地理因素,如村域的通达性,交通的便利性;因地理因素的间接作用导致的一个村庄或一个乡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生存方式,如家庭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等仍然对农户的融资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地理因素对农户的融资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直接作用在减弱,间接作用在加强。

(二)基于地理因素的政策建议

(1)因为地理临近性,交通条件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农户对金融机构的熟悉程度,对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贷款的了解有很大差异。相应地,由于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群是所在地区距离其远近不同,形形的农民,因此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一个有效措施是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比如充分使用村委会的“内部人”角色。村委会作为第一基层组织,不仅可以几乎不花成本地获得农户的各种信息,而且还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等特点,在促进信息对称、优化信用环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村委会的成员中或者由村委会委托村里一名在文化,品德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村民作为本村的信贷员,农户需要贷款时,先将贷款申请交予信贷员进行初步审核,通过初审的再由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二审。该措施可以有效地缩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同时缩短了金融机构对农户审核的过程和时间,极大地提高贷款的效率。这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措施。(2)加强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扩大城镇的辐射圈,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和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忽视偏远农区的发展,要想加强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活跃其金融活动,必须改善偏远农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农户和市场的距离。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比较发达或者在家庭经营结构中比较重要的农区来说,还应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把区域差异对农户信贷影响这一事项放到重要位置,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信贷政策,针对落后地区务必加大国家金融扶持的力度,而在发达地区,则应努力建立规范的商业性信贷和非正式信贷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小建.农户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焦俊党,乔家君,李小建.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农户投资行为——巩义市山地丘陵区100家农户的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2).

[3]樊新生,李小建.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的地理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

[4]秦建群,吕忠伟,秦建国.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部农户家庭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7).

[5]刘莉亚,胡乃红等.农户融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3).

[6]李兴绪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地理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2).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湘乡县城;建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湘乡居湘中偏东,位于东经111°59′40″~112°38′55″和北纬27°29′2″~28°3′45″之间。东西最长平距65.4公里,南北64.8公里。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县。全市总面积2003.6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全县人口78.72万。

一、湘乡县城的建置沿革

县域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汉哀帝建平四年,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自此始有“湘乡”之名。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晋朝,湘乡县仍属于衡阳郡辖9县之首邑。隋开皇九年将湘乡、湘西、衡山3县合并为衡山县。唐武德四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属潭州。宋乾德元年湘乡复属潭州。元朝至元中,湖广立行省,改潭州为潭州路。洪武五年,潭州府易名为长沙府,湘乡县复属长沙府。清代湘乡县属长沙府。

二、湘乡县城建立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座城市的建立需要具备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马正林在《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之中国城市的城址选择》中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所要的地理条件:即“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地形有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1)。可见,地形、交通、水源、气候、经济等五个要素是影响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建城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地形。《管子・乘马》中对建城地形提出的四个原则,即:“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毋近旱”,“下毋近水”。湘乡城建立在河谷平原上,湘乡县城东临涟水,三面环水,地形平坦开阔。然而地势平缓,县城常有水患,“万历戊子丁巳,两罹巨涨,涟水折注州西,洗治左胁,河街没为广川,县署去坍岸不数百武矣”(2)。湘乡县城并非依山而建,县城内有华封山,然“高不过数仞,周未及里许”(3),不能做县城的屏障。除了地形平坦之外,湘乡县城建城的地形条件不是很理想。

沿河建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普遍规律,湘乡城的也不例外。湘乡城三面环水,河流环绕县城三分之二的城域,涟水是流经县城的主要河流。涟水水量丰富,有较大的13条溪河注入,四季为湘乡城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湘乡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表降水丰富。湘乡城地下水也很丰富,同治《湘乡县志》中记载的城中水井就有伏虎井、药泉井、洗药井、铜坑井、高井、三眼井等(4)。这些井水为城中居民提供足够的生活用水,都是湘乡县城的可靠水源。

气候影响着地域环境,对城市的建立影响重大。《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早在春秋时期,古代人民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气候因素。湘乡境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条件不仅适合动植物生长,同时还适合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文化等。“城市选址应当作为一种过程来对待,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地关系’”(5),可见人文地理因素在城市选址,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湘乡城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具备了上述的因素才发展起来的。

政治因素是中国古代城市兴建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周易》的记述,‘惟王建国’。其他不管是规模较大的行政中心还是地方政府单位,抑或是县,城市都以帝国地方行政中心的角色彰显其重要性。”(6)湘乡现成的建立也不例外。湘乡名称的来由和湘乡县的设立都是通过封建王权的分封和政府行政规划才出现的。强化地方行政控制是城市建立的政治因素之一。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古代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高低水平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史料可知,湘乡地区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湘乡地区手工业水平较为发达,特别是汉朝时期湘乡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较好。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湘乡建城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湘乡县城的建立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从陆路交通看,秦汉时期湘乡境有驿道一条,驿道连接江西与贵州,路线为从江西萍乡出发经过醴陵、株洲、湘潭、湘乡,再过涟源、新化、怀化、芷江、晃县进入贵州。从水路来看,涟水上连蓝田,下达湘江,帆樯林立,河运繁忙对于早期湘乡城的兴建是一条黄金运输水道。综合湘乡兴建时的水路交通状况,湘乡县的交通比较便利。

三、小结

湘乡城历史悠久,建制于东汉初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城市变迁史,湘乡城的建立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等地理环境因素促进了湘乡城的建立和兴起,同时由于地形较低,水患较为严重,对于城市建设不利,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诸类不利因素逐渐可以克服,总之湘乡城的选址是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2)(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1《地理・十二》,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3)(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2《地理・一》,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4)(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1《地理・十二》,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框架搭建 有效 概括性强 地理原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96-01

一、框架搭建的含义

框架搭建就是在地理学习中将主要的知识点通过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让学生对主干知识一目了然,再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把握发散到每一个细化的知识点。

二、框架搭建的基本要求

1. 框架搭建必须掌握好基本知识点。我们在地理复习课中目的是通过框架的搭建将主干的地理信息展示出来,那就要求我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本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想搭建起很好的框架,概括主干的知识点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2. 框架搭建必须做到概括性强。我们在复习课中经常要求利用好有限的地理时间,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在进行框架搭建的时候就必须要求框架的概括性强。从我们所搭建的框架中要能够把握主要的知识点,并且要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 框架的搭建要求建立在地理原理的基础之上。无论我们如何搭建地理知识点框架都要求我们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也只有我们掌握好基本的地理原理才能让我们的框架具备应有的复习作用。

三、框架搭建的几处应用

框架搭建基本贯穿在整个地理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点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因为地理知识是有很联系性的,地理教材的编排也是很科学的,我们可以有其中的逻辑很好的把整个知识点搭建起合理的框架。现就将一些常见的知识要点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

1. 经线、经度与纬线、纬度

这一框架的搭建是以表格的形式展开,将经纬线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了知识点的对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填写基本的知识点,还可以复结经纬线的判别方法。

2.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框架构建。

这一框架结构的搭建很好地展示了河流的两大特征:一是水文特征;二是水系特征。将水文特征的具体要素和水系特征的具体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框架的搭建有助于学生掌握影响河流的基本因素,使原本复杂难记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

3.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农业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然在复习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中要明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自然区位因素所构成的影响以及影响哪些自然区位因素。

在现在的高考中队产业活动区位因素的考察越来越频繁,这一表格充分展示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从这一框架中,学生不难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将成为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最主要因素。

总之,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我们的地理复习量是很大的,需要罗列的知识点是很多的,如何做到不让知识点有遗漏,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框架搭建的模式先搭建主干知识点,在框架的基础上补充细化的知识点。这样主干的知识和细化的知识点相结合就一定能优化我们的复习课堂,强化我们的复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7篇

一、找准位置――在哪里

(1)地理位置。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虽然有半球(南北、东西)位置、大洲位置、海陆位置及经纬度位置等,但没必要面面俱到地去掌握,只需重点从两个方面把握即可:一是经过该区域的重要经纬线;二是它的大致范围(重要边界线――多为高大山脉、河流等)。例如,青藏高原:经过青藏高原的重要经线有80°E经线和90°E经线,其中90°E经线穿过青藏高原的中部;纬线重点掌握30°N纬线,因其横贯青藏高原东西全境。青藏高原的大致范围是喜马拉雅山脉和云贵高原以北,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四川盆地以西。

(2)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动眼看、动嘴读、动手画、动脑记,重点是让学生动手画。可采取如下流程进行: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该区域―查看该区域的重要经纬线和重要边界线―在草稿纸上照着地图边看边画―不看地图,依靠记忆重画―与地图对照,检验所画地图是否正确―修正错误。如此反复令学生记忆深刻。

二、掌握特征――有什么

(1)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人说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时,可把区域当作一个大箩筐,然后分成两格,一格装自然地理特征,另一格装人文地理特征。这个比喻很形象,对学习区域地理很有帮助。

自然地理这一格主要装地形、气候、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海洋)、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这一格主要装人口、民族、宗教、城市、历史文化、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例如,青藏高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势特征――高原地形,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横亘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如边界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高原内部的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高原上有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河流流向可判断),西北部地形较平坦,东南部地形崎岖(横断山区山高谷深)。②气候特征――高寒气候,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山地垂直气候显著,特别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垂直差异产生了丰富的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气候和自然带差异显著。③生物(动植物)特征――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山草甸,代表动物有体健耐寒的牦牛和西北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④水文特征――一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大渡河、雅砻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冰雪融水补给;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高原上有众多的湖泊,多为咸水湖,是我国湖泊数量最多的地区。⑤自然资源特征――独特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着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水能资源和独特的湖光山色形成的旅游资源。

主要人文地理特征:①城市、人口、民族、宗教特征。城市小,是全国惟一没有10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省级行政区,最大城市是的首府――拉萨。人口稀少,主要民族为藏族和汉族,藏族多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②农业特征。高原和山地主要发展畜牧业;河谷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代表农作物为青稞,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③工业。主要利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矿建设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利用冷湖石油资源发展了石油工业。④交通。公路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和新藏公路;铁路有青藏铁路;航空运输。⑤旅游。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青藏高原近年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⑥可持续发展。高寒气候,环境脆弱,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2)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不能只看书、背书,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作用,一是指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两方面进行分类掌握;二是让学生在草稿纸或填充图上画(地形区、河流、湖泊、重要地理界线、重要农业区、城市、交通线等)、写、记这些特征。反复多次直至掌握记牢。

三、弄清原理――为什么

(1)成因分析。分析能力是学生重要的地理能力。 “地理”除了有“地”(地理位置――在哪里),还有其“理”(形成的原理――为什么)。任何一种地理现象必有其产生的原因。在自然地理特征形成过程中,地理位置是最基本因素,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它们对一个地区的气温(热量)和降水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气候和地形影响着一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面貌。如对区域动植物类型与分布规律、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类型及其它自然资源环境的形成等,而这些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该区域居民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产生活习惯等众多人类活动。

例如,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形成了高原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寒气候影响着高原独特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分布,影响着高原上的水文特征和农牧业生产,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影响高原居民的生活。

(2)学习方法。一是指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二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分析法,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一般来说,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为原因只是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施加了积极正面或消极负面的影响。

四、作出评价――怎么样

(1)作出评价。一是针对某区域在开发利用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价,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作出评价――有利条件或优势资源有哪些?不利条件或限制性条件有哪些?二是针对开发利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哪些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产生的积极结果,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哪些是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产生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等。

例如,青藏高原合理利用――因地制宜:高原上草原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是本区域重要的生产方式;高原上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加上高原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及河谷两岸平坦的地形、深厚肥沃的冲积土,临近河流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等优势条件,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拉萨河谷等都是高原上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高原地形、高寒气候、生产方式和等因素影响着藏民独特的服饰和生活习惯,影响着交通出行等。

不合理利用――出现的问题:一些地方过度放牧引起草原严重退化,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草场退化引起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破坏后很难恢复;陡坡发展种植业引起水土流失;旅游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2)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分析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找出问题和原因)―学生个体充分探究(书面准备)―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展示学生学习结果―教师点评并作出积极评价―师生共同完善答案。

五、提出建议――怎么办

(1)提出措施。一个区域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该地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8篇

学习特点;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84—02

近年来,由于受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加之高考录取时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省一些高中出现了学生报考艺术专业的热潮,其中又以文史类艺术考生居多,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全由艺术类考生组成的高考班。艺术类考生的日益增多,对地理教师的高考备考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根据连续多年的了解和调查,并结合艺术类考生地理学习特点和高考备考实践认为,在以艺术类考生为主的高三年级中,教师不宜采用常规的三轮复习方法,而是要采用短平快与突出重点的一轮复习方法来进行地理备考。

一、艺术类考生地理学习特点

1.地理学习基础薄弱。在庞大的艺术类考生队伍中,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艺术类考生既具有一定的艺术特长,又具有良好的文化课基础,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无奈之下才走上了“艺术之路”的。另外,许多艺术类考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地理学习基础薄弱,地理常识缺乏,读图能力较差。

2.地理学习时间较少。为了取得良好的专业成绩,很多艺术类考生将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了专业课学习上,导致地理学习和其他文化课学习一样,存在着时间投入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大多数艺术类考生从高一就开始学习艺术专业,而专业学习时间多在晚上、双休日及寒暑假进行,他们上地理课的时间有保障,但课后的复习巩固时间缺乏,导致其对高一、高二地理内容生疏,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对高一自然地理部分内容理解困难。二是在高三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后半期和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前半期(秋季学期的11、12月至第二年的3月),大多数艺术考生要进行紧张的艺术备考或参加艺术考试,最终比其他考生少四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

3.地理学习面临两大难题。高考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从艺术类考生地理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掌握最好的是人文地理,其次是中国地理,而自然地理和世界地理掌握最差,这也反映出艺术类考生地理学习面临的两大难题:其一,对自然地理把握较差。高一自然地理中的许多内容具有抽象、繁杂等特点,其中地球运动单元最为抽象,许多艺术类考生对这部分内容可谓一窍不通。其二,不熟悉地图。由于对地图三要素、地形图判读等地图基础知识理解不清和缺乏基本的读图能力,导致许多艺术类考生不会看地图,并且他们也没有养成平时看地图的习惯。许多重要的地图,尤其是较为复杂的区域地图,在其头脑中是一片空白。

二、备考策略

1.统筹全年复习计划,三轮复习一轮通过。教师要把艺术类考生上下学期在校复习的四个月(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前的9、10月份及第二年春季学期的4、5月份)时间统一安排,确定好每学期的复习重点。上学期以自然地理为主,下学期以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为主。在四个月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应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基础知识,进行专题训练,练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将三轮复习合并为一轮,做到一轮扎实通过。复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使考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考纲要求;熟悉答题思路;学会图表判读;重要地图“植入”脑海。

2.调整自然地理复习顺序,突出人文地理复习重点。上学期期中考试前的9、10两个月,大多数艺术类考生仍在坚持上课。教师应把地图和自然地理内容的复习顺序稍加调整:由原来的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海洋调整为地图、大气、陆地、海洋、宇宙中的地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把最难的“宇宙中的地球”一章放在最后一个单元进行复习,因为这部分内容复习过浅,高考用不上,复习太深,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费时费力效果差。结合甘肃省用的全国Ⅱ卷,教师可让艺术类考生在有限的两个月时间内,把复习重点放在容易理解且分值较大的地图、大气、陆地及海洋等考查内容上。下学期3月底艺术类考生返校后,则应把复习重点放在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及国土整治、世界地理上。近年来,区位一直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农业、工业、城市及交通区位,这一部分考查内容在2009年的全国文综Ⅱ卷中占24分,2011年占36分之多,考生要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