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文化探索

语言文化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文化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1篇

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较重视,忽略了语用能力的培养。每年国家都有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针对英语专业的专业四八级考试。从题型看,这些考试检测了学生的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翻译等各方面的能力。普遍推行的交际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尚缺乏跨文化意识,所操练的内容常常只是中国式的英语,或是带有中国文化内涵,不符合英语的句子,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当今,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成为普遍现象,而其中的非语言交际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文化、语言与交际

现代社会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谓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一种文化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因素影响最为关键。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各自的语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总而言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而某些语言形式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比如说,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常常贬低自己抬高他人,尤其是对别人的称赞予以否定或是自贬。西方文化则不同,他们会把这种否认看做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交际能力既包括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有效的交际不是仅仅学会语法、词汇和造句这么简单。它要求通过语言这个载体,透过文化内涵,促进交际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达到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因此,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缺乏对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3.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更准确地说,跨文化交际是文化认知和符号系统不同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交际,而这种不同足以改变交际活动。近二十年来,随着人类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一旦接触,不论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着某种信息,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和传出信息。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比如:红色是中国人最常用也最喜用的一种颜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有兴旺、发达、顺利、成功之意。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犹如对白色的避讳一样,认为白色除了象征高洁、纯洁之外,更有表示低贱、凶丧之意。而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的红色概念中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却认为白色是高尚、纯洁、善良的象征。不同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的不同,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障碍。因此,深刻理解词所包含的文化背景是学习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今,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结合成为普遍现象。现今的教育者认为,英语的教育不应只是单词和语法这么简单,应该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在交际的时候能够运用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正确、恰当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

4.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人类交际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语言交际,过分强调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传统的外语教学也是如此,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言交流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专家指出: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其话语音调、眼神的交流、姿态、手势、触摸及面部表情等都在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4.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所谓非言语交际,是指借助非言语符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无时无刻不用非言语符号进行交际活动,运用非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

4.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

非语言行为有五个功能:重复、替代、强调、抵触、协调。重复是指我们可以用非语言行为来重复言语内容。替代是指用非语言行为替代言语内容。强调主要用来强调语言信息或其他非语言信息的特别或重要之处,比如讲演者常用挥拳、鼓掌等动作和一些面部表情来体现语言信息,往往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抵触指的是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不一定相一致,语言传达的并非真正的信息,而非语言行为传达的反而才是真正的信息。协调是指通过用非语言行为暗示别人该做或不该做某事,起到调节两人之间传播交流的作用。

4.3非语言交际的类型

非语言交际研究包括四个领域:身势学、空间学、副语言研究及时间学。身势学研究的是身体动作,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和身体接触等。空间学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在交际中的空间使用。副语言研究关注的是交际中声音要素和声音信号的适应。时间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时间观念及其对交际的影响。

5.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教育者们不断认识到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差,师生间缺乏有效的非语言交际的后果是课堂效果不佳。

5.1眼神

人的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因此,目光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英语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用眼神传意。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艺术地运用好眼神,用多样化的眼神影响学生,就会有利于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首先,教师上课时要保持视线的有意识的自然流转,而不是长时间停留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或是某个学生上。通过眼神的交流,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提高参与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判断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如果发现学生目光呆滞,哈欠连连,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适当地调整课堂内容。最后,教师也可以利用眼神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总之,教师的眼神,应当是自然、亲切的,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切不可瞪、盯着学生,传达对学生的不满,让学生产生敌意或是压力。

5.2面部表情

教师的脸孔是放大了的晴雨表,是情绪的显示器。在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纵观整个课堂,其面部表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的老师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可以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3手势

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往往对加强语气、语调内容、配合语气起到较好的突出重点的效果。它的运用往往与讲述、面部表情相配合,是一种重要的无声教学语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了手势语的配合,有声语言表达的重点就能够表示得更鲜明、更突出、更生动、更形象。此外,教师的手势在一定情况下能给学生以安慰和鼓励。如拍拍学生的肩膀,对学生竖起大拇指,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运用手势也有个“度”的问题,不宜过多,也不宜重复,避免夸张、单调。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资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这已是许多外语教师的共识。语言与文化是水融的,任何语言都要植根于文化环境才能生存,所有文化都要借助于自然语言结构才能延续。因此,文化是肌体,语言是心脏,二者相互作用,使生命延续不断。如果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可见,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学习,忽略了其外部结构,即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学生英语讲得很流利,可学生往往还是以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国传统习俗等套用到英语中去,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造就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利用跨文化资源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有:

一、导入异国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学习也不例外,而对异国文化的学习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发良好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总是和积极、肯定的事物相联系,学生通过对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接受,异国文化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起学习的动机,促进语言的学习。如在讲授全新版《大学英语》Ⅲ的第5课Howto Celebrate Holiday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丰富的西方节日:从3月21日的Easter Day到4月1日的April Fool’s Day,再从Hallowmas(10月31日),(“Trick or treat”游戏值得一提),到Thanksgiving Day,在美国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人们欢庆收获的日子,一家人一起在家中吃火鸡大餐,恰好切入主题。此外,还可以提及12月25日的Christmas Day,及相关的Santa Claus,Christmas Present和Christmas trees等传说,这些异国文化既可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的不同风俗习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引发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向往,提高了学英语的兴趣。

二、组织文化交际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克拉申教授曾指出:“外语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与运用目标语,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习得这种语言。”所以应尽力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逼真的语言交际课堂。因为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精心设计、创造出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组织学生在这种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此外,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活动,组织他们参与会话活动,加深对英语的文化理解。让学生置身于英美文化情景中,进行如打招呼、介绍、告别、致谢等特定情景的语言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大胆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师生互相配合,既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可提高语言综合应用水平和增强文化意识。

三、体验对比不同文化,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精神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化和进行交际,文化对比是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视听和直观教具,使学生更直接或间接地体验异国文化如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这些可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电影、电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步增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如可放一段电影,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寻找并讲出他们发现的文化,习俗等的差异,一方面电影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必然专心观看,从而体验不同;另一方面,看完电影片段,学生要说出所观察到的差异,必然踊跃发言,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他们的直接参与更有利于鼓励他们课后主动探索跨文化知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3篇

美术教学 综合探索课 人文素养

一、前言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知识并不等于具有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并比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美术综合探索课是将具有内在关联的内容、学科知识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在同一人文主题统领下的一种课程模式。相当一部分美术教师把美术综合探索课上成了各种美术门类的简单相加,只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一、巧设美术学习文化情景涵养学生美的感知力

弗兰西斯·培根说:“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如同在黑夜中摸索行走。”学生体会物象的外在审美(作品形式、形象)是综合探索教学的第一层次,这一层次主要是在审美教育中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力,为培养人文精神搭建舞台。人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力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不同的课程内容会产生不同的人文要求,涉及不同的人文学科,就需要设计不同的人文情景。教师应首先,从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及其他形式的内容中找出教材中具有人文内涵的内容(参见表);其次,根据实际需要巧妙选择问题、运用网络手段等广泛的文化情景,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文化情景,诠释美术作品、美术现象。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索的转变,更好体会到来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随之将逐渐养成的品质凝聚成发展的心境,从而涵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如在教学《寻古探幽》一课,运用多媒体欣赏导入,由神秘、典雅、高贵的埙曲《天问》导入汉画像石艺术作品,从画像砖到古代雕塑发展,从艺术看当时的历史及社会经济等,认识美术作为载体对文化的传承。又如《端午节》引入韩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端午节”的辩论,从了解端午来源到屈原的《离骚》,及对我们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传统艺术。而课本剧《故乡》一课采用巧设悬念,以地图、老照片辨认,用“猜猜、数数、量量”等活动,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从心存疑惑,到惊喜、自豪地介绍现在的家,以此关注社会变化。

二、精用语言引领学生深入美术学习文化

综合探索课如果单纯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体会对象外在的审美是远远不够的,体会其内在的承载将是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进一步深化。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审美的心态、美的语言去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文化的深层内涵进行更深入的体味。

1.语言简洁

在教学中力求用最少的话说明最多的问题。墨子曾对他的学生子禽说“多余的废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

2.语言精确

通过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深入追求语言的精与情。如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分析研究作品,把握艺术表现诸要素。明确对比、统一、变化、对称、重复、变异等艺术法则。通过对艺术表现要素逐个分析,使学生从审美意义上认识作品的美,理解作者的主观精神文化。

3.语言丰富

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丰富而多方位的语言文化情景,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如课本剧《故乡》中谈及破旧的老房子时我的情感也在这一过程中蔓延开来:“房子是人的灵性体现,一片瓦、一棵草都是一种符号、一种历史的承载。而这种符号,使我更多地体验到一种天、地、人合一的东西,‘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在教师语言引导中,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体会到时光的流逝。这种感染为综合探索教学中第三次升华做了感情上的铺垫。

三、在互动实践中实现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

人文教育绝不是空洞无物的,或者是说教式、告诉式的,凡生活的东西也是学生更能理解、最能表现的东西。要想使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必须由对对象的外在审美上升到对主体情感的关注,即由客体到主体的过程,也是美术综合探索教学中的第三次提升,主体的情感和精神的物化。

1.创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尽情描绘

如《故乡》一课,了解了鲁迅眼里的故乡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对自己的故乡,荣巷附近本土文化进行考察,把自己的感受从笔间尽情流露——看一看,拍一拍,记一记,随后再访一访。有的发现了一些久违了的带有古色古香气息的店铺,例如照相馆、理发店、箍桶店、布店等。有的对“贞洁坊”“复庐”“风火墙”“七报弄”“门头”等感兴趣。学生亲身经历周边老街带来的独具特色的老建筑,从而引发对老街当时繁荣情景再次探究的兴趣,为下阶段的实践——画一画,打下基础。整个过程让学生学会采访、记录,学会使用地图,学会与人交往,感悟本土文化内涵。

2.构建问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寻古探幽》一课每小组设计从一则历史小故事找出主题、情节、配景等,用画像砖的手法刻画出来。课本剧《故乡》一课在感受到荣巷的历史古蕰后一起探讨解放前后及近期的生活,动手创编《我的故乡》,感受社会发展变化。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3.拓展美术教学时空,积极营造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

把课堂搬到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倡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扮自己的教室以及校园,给予他们获得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美”的启迪后的升华空间。从而净化和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与生命体验,实现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美术综合探索教学中学生由作品进而回复到内在情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创作体验,这种体验不断铸就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人文素养得到全方位升华。

参考文献: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文化自觉;文化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国际化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跨文化外语教学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与仅注重句法规则与语言交际的传统外语教学不同,这种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内容主题教学为依托,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它符合国家进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国际社会展开良流与合作的趋势,是我国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构建并实施符合中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与文化环境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如今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一项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将就我国高校跨文化教学的意涵、目的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念原始于美欧等国,以跨文化交际学界与外语教学界学者的研究与传播为主。如Byram等人提出的语言-文化教学[1]、Fantini提出的以培养文化间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教育,他们从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学法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跨文化意识、情感与交际技能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主张在外语基础语言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身份的重构,通过有机结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达到培养跨文化人与世界公民的目的。近几十年来,跨文化外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张红玲教授在其著作中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将目的语语言、多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对自身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与自觉。[2]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从教学深度和广度上来讲,可以说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它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年满十八岁的高校学生,该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从其社会性发展特点上看,由于成长于中国社会中,长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多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带有明显母文化印记的符号系统、基本行为规范和语言逻辑思维。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对自身养成的文化习惯与行为特点可能“习而不察”,但不可否认的,到达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在此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与群体归属,且处在自身世界观、文化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从其认知发展特点上看,基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由于知识经验的增多,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高校学生处在记忆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极佳时期。同时,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稳定成熟的时期,“我是谁”“我属于哪个圈子”等自我身份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所在。[3]由此可见,对高校学生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以跨文化能力与外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以开放性、互动性与创新性为特点,既符合大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符合其个人社会性发展与身份构建的需要。具体讲,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外语语言知识对目的语文化及本族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或真实跨文化情境下的交际活动训练,在处理各种跨文化冲突的体验和学习中对自身所属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进行反思,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自身跨文化身份的建构。据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母语和本族文化的理解、反思以及对外传播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力的,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虽在近数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整体上看尚不成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途径及策略建议等方面。张红玲教授著书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建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写进行的系统性论述[4],以及叶洪教授所论述的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理路及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5]等核心文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以及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目前在实施以培养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上的效果还不尽人意,从教学理念、教材到教法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具体讲,跨文化因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与讨论,以多元文化为相关主题的演讲与讨论,以及设立如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专业或选修课程等方面。这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习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基础理论,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目前实际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这些方式倾向于各为一体,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关联,教法上多偏重于对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及跨文化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对学生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培养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互动及跨文化交际体验或模拟训练的开展所占比重较小。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往往限于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没有形成主动探索多元文化知识与积极反思本族文化的学习习惯。其次,目前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有关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较少,且多侧重对客观文化或浅层文化的介绍。很多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中和位育”“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和经典国学典籍及主要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仅限皮毛,远远达不到用外语对其进行阐释和讨论的水平。这种对自身母文化了解程度与分析能力的欠缺,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情境下缺乏文化自信,即使其已具备足够的外语基础语言知识,也难以就相关文化内容与对方展开话题,更无法运用本土跨文化相关思想对跨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达不成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应该遵循开放性、持续性、阶段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以文化主题内容为依托,结合外语语言教学,由浅入深分阶段对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情感及技能进行全面培养。开放性是指在教学中坚持开放、灵活、客观的教学态度,通过文化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新知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持续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不能仅通过一两门或是一二个学期的基础或专业课程来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系统性的文化与语言训练来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阶段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容宜根据语言知识与跨文化训练的难易程度进行细分,并在适宜的学期时段对相应内容进行教学;多样性是指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方式不应单一化,应探索并采用多种实践途径,并将各类有效资源有机整合,实现整体效果最大化。

(一)强调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在动机

帮助学生切实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其不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可能有什么样的收获或成效”,由此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互动教学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尤其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较强,比如学习方法与认知思维习惯的形成,他们往往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因此,在开课之初,适当的引入文化学习、外语学习以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概念,并通过对某具体文化现象或事件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因素对个体学习所能产生的影响产生深刻印象,加强其在后续学习中有意识进行跨文化知识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在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中国学生上课参与互动少或者不主动问问题的习惯为主题组织学生运用外语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性格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将西方学生与之截然不同的上课状态、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进行对比和现场体验,在此过程中完成讨论、反思与后期学习计划,运用学生熟知且有切身体验的事例或现实问题作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述及分析相关文化内容的能力

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愿意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并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己任。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内容上从如建筑、书法、太极等浅层文化因素,深入到影响国人价值观、行为规范与思想观念的深层文化结构因素,以优秀文化典籍为内容依托,运用外语语言,以对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与发散性思维,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下能够“有话题”“有观点”,能够用外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文化沟通、分享与传播。

(三)探索并采用多种跨文化外语教学途径,灵活运用已有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整合,达成教学效果最大化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应保证在基础语言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因素的教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其中的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技能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语言课程相对学时较多,将相关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学习,能够保证跨文化教学的持续性。当然,光靠讲授与文化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远远不够,批判性文化意识及敏感性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也对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跨文化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再开设选修性的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程(最好为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大对该领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体验,并配合辅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充分利用校内已有资源,例如在读留学生资源,在线交流平台,合作项目学生经验交流、师资互助等,将其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综上所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我国高校应针对现存问题,以西方及本土相关跨文化理论与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华民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实现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既定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贡献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Byram,M.&Zarate,G.(eds.).TheSocioculturalandInterculturalDimension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StrasbourgCedex:CouncilofEuropePublishing,1997.

[2]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4-198.

[3] 刘华山.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4-38.

[4]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 先锋艺术 文化突围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西方人与生俱来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的引导下,经过近一百年的连续不断的推陈出新,终于陷入山穷水尽的绝境,至于人们惊呼:“艺术死了!”现代主义艺术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正如有人指出的,现代艺术将大众分成懂它的和不懂它的两部分人,而懂它的人总是少数。然而,置身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双重包围的中国当代艺术,其在形式语言和文化意义上的不断突围和实验摸索中,在不知觉间兼具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急先锋。此时,以实验探索艺术语言和对当下现实做积极批判的中国现代艺术在对现实的表述和批判时表现出了应有的锐度和积极性。艺术家不仅用人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而且竭力想要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他们全心全意地想与社会合作,千方百计地迎合大众审美趣味。

中国当代艺术就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语境,即中国的这个交织着现时与以往传统、东方和西方交织错位的文化语境。如果单纯从艺术的当下性来说,中国现时代的艺术家几乎无不处于时代的错位之中,但如果从艺术家中国性的生存处境来看,原先的错位则是正常和必然的,因为唯有从这种“错位”才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提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本质和意义,那些错位的艺术家们所进行的艺术创作以及形式的追求,无不是特定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和民族特质所能成就的最大极限之所在。应该看到,并不是这一批批当代艺术家甘愿精神迷失和徘徊途中,而是我们的文脉传统和时代境况并没有从源流洞开永恒之泉,而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实验探索也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能抵达到艺术和社会的实质性问题。所以,现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不是在徘徊或迷失,而是艺术家们在与繁杂交错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地碰撞中,在不懈地实验和探索着!

这样一来,中国当代艺术便在另一个背景下获得了新的意义,从80年代的狂飙突进到今日的波普艺术,从写实主义到形式抽象,从表现主义到观念艺术再到行为艺术,从群体活动到个体行为,从初期现代艺术的全盘西化模仿到犯规传统的文化寻根,从反映文化和社会创痛到后来的嬉皮和玩世主义…,可以说,中国现代艺术的每一个足迹都在中国式标识中具有了探索和实验的价值,它们展示了中国现代艺术在一个当下中国这个特定的语境下所能穷尽的一切可能可为。必须指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几乎是从空白开始,中国艺术家缺少西方艺术家那种对西方现代艺术传统的那种熟唸,因此,对于中国的现代艺术家来说,创造和批判地继承吸收是同等重要的,并且几乎是同时在发生的!基于此,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一次实验和探索都显得格外意义珍贵!

由此来看,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锋性恰恰是由于它这种独特的处境使然,他展示出的任何一个汉语世界所缺乏的当代因素都可以被视为革命性的先锋因素,特别是这种因素对中国旧有文化模式和生活法则构成批判性时,这种先锋性地位便更加巩固,不过,随着中国当代文化对诸如此类的先锋艺术汲取融合,他便需要一种更新的观念和形式来不断突破自己,以应对所处文化环境对它先锋性地位地消融。如此,新的艺术先锋便又应运而生,这样一种需求、创生(往往发胎于移植)和融纳的过程,便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先锋艺术景观。中国近代现代艺术的严重缺位和对新艺术形式及观念的迫切需求,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短短十余年间,便走过了西方现代艺术之路近百年的历程,这样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覆盖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现代艺术的最大意义,它在每个方位和维度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文化需要与吸收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促生了一批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与作品,并从整个文化语境、观念系统和艺术图式方面对业已成就的传统艺术发起了挑战,从而使中西文化、古今文化在当代才真正开始了实质性碰撞、冲突交接和相互融合,这可谓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大重要意义。此外,也应该看到,在形式和数量上庞大而又广阔的中国现代艺术在突进之时,也在积极探索关注着艺术形式语言之外的社会及艺术的精神等本质性问题,逐渐往深度挖掘。

中国的现代艺术正在继续,混合这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和西方先锋艺术观念的本土先锋性艺术活动仍在轮番登场,混乱而又充满活力,不断冲突和拓展着艺术的各种边界,同时也在不断否定和完善着自身。不过,当横向的拓展实验游弋到它的尽头之时,更具心灵震撼力和深度的现代艺术语言开始更多地涌现出来,中国现代艺术也更加贴近人的精神需求,与现实社会相互鉴照,愈发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贺万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郑州大学出版社.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6篇

所谓表现语言就是表现手法,是画家表现个人情感和实现创作目的的手法。而版画的表现语言则首先是使用个性化的版画语言去表现画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其次是通过对版画材料的选择以及版画技法的个性化制作,呈现出独具特性的版画符号。这两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使版画外在表现形式产生内在本质的艺术升华。因此一幅优秀版画作品的产生,不仅需要画家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需要画家个性鲜明、技艺精湛的版画表现语言,这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版画艺术创作始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深受20世纪初以欧洲柯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一批世界著名版画家创作形式的影响。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在作品中表达的不仅是个人主观的情感,而是基于民主和人道的思想,对终日劳作而生活贫困的劳动人民寄予的深深同情。欧洲版画特别是黑白木刻版画中那强烈的对比和伤口一般的刀痕印痕,都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本质,这也和上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大背景相吻合,所以中国新兴木刻一经产生就有了大批的参与者和追随者。但当时还是以学习欧洲版画为主,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探索较少。

在经历了、等一系列的风雨洗礼之后,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都有了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在版画表现语言上不断探索和极具个性的版画家,如吴凡的《蒲公英》。我国版画在经历了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和地域风情民俗的描绘到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之后,版画表现语言的突破是我国版画创作进程中最本质最关键的成就之所在。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7篇

一、包容、创新和变革的岭南文化底蕴的地域特征

岭南文化,是华夏文化系统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有学者研究指出:岭南文化是土著文化、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大融汇。这样的大融汇,必然以包容精神为前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近代较早的通商和上世纪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使得岭南文化在这种大融汇中,始终保持着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灵敏触角,时常处于一种极具兼容性的动态之中,更兼具有创新和变革的因素在内。在艺术领域,岭南画派就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早年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到居廉、居巢二兄弟,他们的作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在技法上则追求师法自然,既吸取西欧水彩画的光影特色,又追溯东方绘画的神意,包容中西。而以关山月、黎雄才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岭南画家,无论在题材与技法上又都有了新的突破,更凸显出在中国传统绘画上的创新和变革。作为广东近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铁夫和王肇民在水彩画方面对岭南文化的精神作了新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艺术探索也深受到岭南文化影响,极具岭南地域的时代特征,是当代广东水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李铁夫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全面而熟练地掌握了英国水彩画技法而进行创作与写生的画家,但他的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他的画具有书法的笔意、油画的深厚和水彩画的痛快淋漓,具有浓重的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风格,是中国近百年水彩画领域融合中西的杰出代表人物。而王肇民在水彩画领域的变革与探索中,融合中西,大胆创新,成为享誉世界的水彩大师,直接影响广州美术学院乃至广东地区水彩画的后继力量,成为绘画界开拓创新的代名词。由于岭南文化能对异质文化保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自己,所以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广东水彩画既有一脉相承的发展,人才辈出,又形成了繁荣多元的整体面貌。包容、创新、变革,是岭南文化的精髓,也是广东水彩画百年发展的精神指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创新和变革是广东水彩画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静物和人物题材风格的地域特征

作为绘画承载的形式和内容,作品的风格和题材是艺术家独特的识记符号。在中国传统山水画里就有“南北宗”之分,而在中国近代水彩画领域,也有学者提出“北李南王”的说法,指的是北方水彩以李剑晨为代表,南方(广东)以王肇民为代表。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指出了中国水彩画的南北差异。王肇民作为南方(广东)水彩画的代表,他的作品题材包含静物、人物和风景,但让他享誉世界的却是他的水彩静物画。王肇民的水彩静物画,吸取中国花鸟画的精华,以物喻人,咏物托志,“物当人画”,赋静物以生命,提升了水彩静物画的格调,其笔下的水彩静物画由于有深厚的素描根基、中国画的笔力、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品格,使得作品丰富凝重,大气脱俗,震撼人心,一扫以往水彩画轻巧、单薄、细弱的表现方法,树立了一种大气磅礴的风格。这种题材和艺术形式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后辈广东水彩画家在题材上的表现,如陈朝生、陈海宁、黄增炎、许以冠、周惠康等,他们早年几乎都是以水彩静物作品“成名起家”。如:陈朝生从1994 年至1998 年屡次获得全国水彩画大展奖项的作品几乎都是静物画,而在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上,陈海宁凭借静物作品《俗物散记》获得本届展览金奖,黄增炎获得银奖的是静物作品《山竹》。受王肇民静物画创作的影响,广东水彩静物画已从习作练习提升到更高的品格高度。在近几年的全国展览中,广东水彩画仍有许多静物题材作品入选和获奖,水彩静物画作品已成为广东水彩画的“品牌”。在人物画方面,广东水彩画同样成就非凡,形成比较鲜明的“广东特色”,广东地区活跃的中青年水彩画家,几乎都有深厚的学院造型基础,同时深受到王肇民水彩画风格影响,造型和色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广美风格”,造型严谨扎实,色彩浑厚,在写实的基础上更注重水彩语言的个性探索和对生活的极大关注。如陈朝生的作品《出游》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而在较早的第九届全国美展上,黄增炎的作品《同心协力》和叶献民的作品《行进中的大凉山人》双双获奖。在历届全国大展中,广东水彩画最突出的作品是静物和人物,表现自然风景题材的作品则较少或者不够突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三、注重造型、色彩与技法创新的地域特征

广东水彩画在近20 年的大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一种比较整体的地域语言面貌,已具有很强的易识性,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王肇民的影响,重形、重色和技法创新是广东当代水彩画一个比较整体的语言特征。在造型和色彩上,王肇民强调“形是一切”,造型要做到深刻、有力、真实,注重色彩的厚重和对比,去除传统水彩画因注重水性而弱化色彩和造型的不足。秉承这一理念,广东水彩画家对材料技法语言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各种新的材料和技法被借鉴到水彩画创作中,成功地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可能。以中青年画家为例,可谓卓有建树,在整体革新中又独具各自的个性风格,对王肇民影响下的广东水彩画作了继承和发扬。如龙虎,可以说是王肇民水彩画传统最好的继承者,他的作品表现性很强,其物象造型严谨兼具夸张,把西方油画中的抽象表现主义精神融入到了水彩画艺术中去,其艺术语言特色已经超越了传统水彩画所没有的厚重,色彩的主观性与强烈的对比性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有技法语言的研究也有形式语言的新样式,被称为是当代的“硬水彩”;而陈朝生的水彩画则在坚实造型的基础上强化色块对比,不追求过度分解色彩,很好地诠释了广东水彩画“真实、有力”的造型语言;黄增炎的水彩画强调含蓄性,早期注重画面肌理和水色的完美结合,近期人物画则追求优质水彩纸粗糙纹理与水色的融合,成功地探索了水彩画材料肌理与色彩完美融合的技术性画面效果;李凯煌的作品则关注宏大的社会叙事,坚持写实方向,造型凝重,用色沉稳。总体而言,广东水彩画不拘泥于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玩味”,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语言和表现可能,讲究色彩的张力和造型的力度美感。

四、创作群体多元融合的地域特征

语言文化探索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母语 英语 平行发展

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近几年,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蓬勃发展。推广双语教学,使用原版教材,使教师更快地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的教学内容及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当代大学生具备用英语掌握科学与技术,有效了解世界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英语的高素质人才,二是通过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科技信息,帮助未来的一代更快地接受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促进中国先进文化技术的传播。

1.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ology)是指除母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获取同步,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欧洲,双语教学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语言大多是英语,旨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际,繁荣经济,形成合力。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因此,目前推广的双语教学的内涵应属这一范畴。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实现顺利而自然地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2.双语教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用外语上高等数学、物理、有机化学等专业课?

(1)为了创造应用外语的环境

中国学生学外语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语言学了是要用的,不用就会忘记。假如每天只在一个小时的外语课上接触外语,学十几年还是没有办法跟外国人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假如学生在专业课上也能接触外语,应用的环境就大大扩大了。

(2)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需要是成正比的

假如学生感觉不到学习外语的需要,就很难学得进去。目前,国内外语课让学生感觉到的是在各种考试中考高分。因此,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学得最出色的就是如何考试。一个精通考试的学生在考托福、GRE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看题目,只看给出的选择题答案就能选对,但是这个学生可能看不懂最简单的专业文章,不会写最简单的外语报告。

3.双语教学应注重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

发展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能以削弱母语的地位为代价。汉语是汉民族交流的语言,传递了中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新一代的中国人不仅要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而且要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最终的目的是建设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优秀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因此,中国双语教学既要增加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含量,又要在多层次的双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保证学校教学中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平行发展。

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满足学生当前的第二语言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第二语言中的修辞语言讲解学科内容,注意增加学生第二语言的词汇量。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内时间全都用英语进行教学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第一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第一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第二语言的信息输入;其次,第一语言有助于增强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总之,良好双语教育制度下的双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语言分离,双语并重”。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决定学生每天要接触多少母语、多少外语。

4.结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加入WTO、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应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的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合作。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既懂得东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又能以欣赏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把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较好地把握外语。学生既能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吸收借鉴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既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开放、平等和尊重的全球意识。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涉及未来一代的语言交流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更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和世界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弘,刘东宁.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2(5).

[2]黄兰宁.学校双语课程[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姜瑾.双语教育面面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