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文化传承

语言文化传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文化传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第一语言与父母的民族构成和家庭居住地有关第一语言是指个体出生后首先掌握的语言,在个体的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文化选择倾向。通常个体掌握的第一语言是母语,即本民族语言。然而,第一语言又不完全等同于母语,它会受到父母民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父母的民族构成对大学生的第一语言有重要影响。当父母其中一方为汉族时,有51.5%的大学生以汉语普通话为第一语言,另外有21.2%的人同时学习其本民族语和汉语普通话,只有27.3%的人会以其本民族语为第一语言。当父母双方为不同少数民族时,有25.5%的人以父母其中一方的母语为第一语言,2.1%的人同时学习父母双方的母语,21.3%的人同时学习其父母双方的本民族语和汉语普通话,51.1%的人则会以汉语普通话为第一语言。而当父母双方为同一少数民族时,以其本民族语为第一语言的比例则大大提高,占到了76.5%。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第一语言的掌握与居住地类型具有强相关关系,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99%的置信度下家庭居住类型与第一语言之间的关系满足显著性要求(P<0.01)。家庭内部交流以民族语言为主,社会交往以汉语普通话为主语言不仅是个体的交流工具,也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渠道,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少,范围越来越窄,蕴含在语言内部的文化要素不断流失。1.家庭内部交流以其本民族语言为主,但表现出了明显的代际递减性特点。家庭是母语传承的最后堡垒,民族语言的继承主要是通过代际传递实现的。[5]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家庭内部交流仍然以本民族语言为主,但表现出了明显的代际变化。祖孙之间使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占有压倒性优势,达80%以上,同时用民族语和汉语普通话的约为12%。与父母交流时使用民族语言的略高于70%,民族语和汉语普通话同时使用的超过20%。而与同辈兄弟姐妹的交流中使用民族语言的比例则锐减至59.5%,同时使用汉语普通话和民族语的上升至35.1%。从中不难看出,家庭交流中使用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的比例随着代际的不同而呈反向变化,少数民族语言在家庭的最后堡垒中也表现了一定的衰弱趋势。2.社会交往以汉语普通话为主,但受到交往对象和生活环境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具备使用民汉双语的能力,其在日常交往中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语言选择。少数民族班的同学与其本民族同学交往时多数人会选择其本民族语或同时使用其本民族语和汉语,而在普通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很多人则会主动放弃使用其本民族语,选择汉语普通话与同学交往。在与任课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交往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汉语普通话或同时使用其本民族语和汉语普通话与之沟通。在面对陌生人时一半以上的人会直接选择汉语普通话进行沟通,部分人会先判断对方民族以后再决定用什么语言与之沟通,极少一部分人会直接用其本民族语言与之沟通。

民族语言表达能力好于汉语普通话,但使用过程中受到汉语普通话的明显挤压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语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好于汉语普通话,85%的人能熟练地与人交谈,91.6%的人认为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好,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传承其本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值得关注的是有35%的人认为进入大学后自己的民族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汉语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单向挤压,从教材到授课语言基本上都是以汉语普通话为主,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大学教育中处于缺位状态,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水平仍然停滞在基础教育的水平上。不仅如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汉语普通话与民族语言的互用情况也普遍存在。有90%的被调查者都存在汉语普通话与民族语言互用的情况,除了个别人是因为部分词语民族语中没有或由于一些词语用汉语普通话表达起来更加简便,绝大部分人是出于习惯。这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汉双语两种语言文化的整合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汉语普通话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挤压力度之强。对民族语言具有明显的心理倾向,但对民汉双语能够客观评价少数民族语言代表少数民族的族群特征,是民族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6]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语言的态度直接反映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认可度却远不及其本民族语言。现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的好听程度、亲切程度两个指标考察大学生对民汉双语的态度,将这两个指标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认同度越高。对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的认同情况都相对较好,但是从数据对比上看,如果以3级为分界点,那么有51.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等级为4级,26.5%的人评价等级为5级,总和为78.4%。而对于其本民族语言则有87%的人评价等级为5级,4级以上的评价占97.5%。可见,就心理倾向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度远远高于汉语普通话。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认识的客观性。本次调查采用适用性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指标来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汉双语的评价,同样将这两个指标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语言综合评价越高,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的适用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高于其本民族语言。有67.2%的人认为汉语普通话的评价是5级,93.4%的人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在4级及以上。仅有38.6%的人对其本民族语言给出了最高评价,81.4%的人对其本民族语言的评价在4级及以上。这与前面语言认同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本民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其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继承与融合方面还是有着比较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学校集中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人才需求,还能够提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发挥高等院校少数民族教师的语言优势,扩大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水平;另一方面,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深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交流,还可以促进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语言优势,带动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通常,一个民族上层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甚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会左右整个民族的行动走向。[7]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其民族的精英人群,将来无疑会对其本民族文化的存续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要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语优势,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和融通,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水平,将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扩展,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拓宽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语言多样性能够反映出民族多样性,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及与其他族群的交流中一直保持和沿袭着自己的文化传承模式,带动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类媒体和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少数民族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导致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影响力减弱。[8]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不断萎缩,转用、互用主体民族语言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持续降低,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看,要增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影响力,首先要扩大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从家庭内部扩展到社会交往之中;其次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词汇,减少少数民族语言对通用语言的引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再次要加快少数民族语言的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既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的上网需要,也可以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宣传,增加社会认可度。总之,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文化赖以延续的条件,因此,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作者:尚艳春 汪海玲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 保护策略 传承策略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城镇家庭外语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242016S30024;项目名称:江苏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外语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5YYA003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当前在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传播技术的冲击下,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越来越深刻,同时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文化交融也如火如荼。科学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保护和传承措施,才能真正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才能真正发挥语言文化瑰宝的魅力与价值。

一、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的象征,是少数民族地方风俗和发展历史的直观呈现。随着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及口口相传带来的传承难题等,我国已经开始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特色语言。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国际间文化交融的日益蔓延,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由于缺乏文本或纸质资料,在口口相传或代代传承中逐步地遗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国际范围内平均每一周就会有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丧失。可见,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虽然从名义上我国拥有56个民族,但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在使用过程中是多样化的,甚至一个少数民族就拥有多种语言,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西南、、新疆等地区,几乎每隔一座山就存在一种语言。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过程中,仍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人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未能得到官方认可和记载,这增加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里,随着新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可以通过电视、上网等方式便捷地与外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汉化的进程,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同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为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特别是一些仅有少数人使用的民族语言,他们往往生活在封闭的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短缺,这使得当地的教育资源稀缺,教师无法承担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新技术、新环境等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二、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盛行,不少人认为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成为了狗尾续貂,无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来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工作。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应该属于历史,不应该下大力气来传承,而应该直接舍弃。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见证,更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语言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而存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烙印和文化宝藏。在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质,语言中包含着故事、传说、寓言、哲理等,通过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有效地挖掘语言中的这些文化特质,从而丰富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等等,都是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发掘出来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逐步地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取材地,一些影视作品等也通过挖掘少数民族语言来汲取丰富的营养。当然相比于被挖掘出来的文化素材,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的东西和内质是非常丰富的,仍有待开发与利用。

(二)少数民族语言中饱含着历史经验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历史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它如同一台吸尘器,将千百年来的历史信息记录和收集起来,并通过代代相传和口口相传传承下来。

从少数民族聚集地出现到少数民族的繁荣、衰落周期等,都能够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得到体现。如满语的发展,是满族部落逐步兴起、并占领中原、一统中国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研究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从少数民族语言的演变中就能够获得答案。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帮助史学家深入地分析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丧失影响民族感情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象征,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情节所在。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及国际间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能够有效地维系民族团结,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节和民族情感。一般来说,语言的消失会给这个民族或族群带来心理上不可弥补的创伤和心理阴影,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随着少数民族语言丧失情况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已经认知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关键作用,并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全面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但受新媒体等冲击,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仍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因此亟需采用科学全面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立法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强制性地予以保护。国家已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文化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国家民委承担了濒危语言资料的记录和抢救工作,这些都从宏观调节上,强有力地保护了少数民族语言。但从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全局角度来看,当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仍存在着巨大的法律空白,这使得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在实践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和困境。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该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通过立法保护来深刻地全面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同时,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结果立法是不全面的,还应该针对性地进行程序立法,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环节及保护措施进行程序立法,不断规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行为。此外,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应该结合本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的实际进度和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共同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的切实有效地施行。

(二)大力开展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仅仅以研究人员的一己之力显然是无法深入开展的,更是难以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效果与质量的。鉴于此,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展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将民族语言的研究纳入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中。一方面,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应该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将少数民族的语言通过数据库、信息技术等方式予以记录下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内质。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加强其语言研究工作,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和角色。通过学科构建、体系优化等来深入地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此外,社会其他部门应该注重挖掘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经济元素,如将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成果搬上荧幕、网络等。

(三)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学校应该成为起点,通过提升教师的民族语言的掌握水平,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编订,通过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莘莘学子们,全面掌握本民族的语言。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师不仅应掌握科学的普通话,同时更应该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及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加强对教师素养的提升和培训,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其次,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科学编订和修订语言教材。根据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实际,编写科学的全面的教材,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在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地改良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整体教学质量,优化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结语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瑰宝,当前少数民族语言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在实践中,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立法工作,通过改良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等,能够综合性地全面化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达斡尔;民族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83-02

多元的世界依托于多元的文化,在人类寻求统一的思想文明的同时,也在探寻着多样性带给世界的生机与美丽。人类学研究推动了对多元文化的探究。世界的多元源于人类生存群体的多元,人种、民族的不同产出了不同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有其特点与优势,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

达斡尔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在传承文化的过程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传承。达斡尔族有民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正是因为没有文字使得语言的传承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笔者为此从民族语言的传承入手,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乡M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民族语言传承的问题和教育策略。

一、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语言使用现状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区在齐齐哈尔。其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全国5个市辖民族区中的唯一的达斡尔族区。区内约有人口17.1万人,达斡尔族人口约1.2万人。大多分布于梅里斯区下属的乡镇内。其中卧牛吐镇管辖的河西村人口不多,但是达斡尔族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此地将达斡尔语保存得非常完整。莽格吐村人口较少,只有1300余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达斡尔族,掌握达斡尔语的能力都很好。哈拉新村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但达斡尔语只在与老辈人交流时使用。

河西村和莽格吐村偏远而封闭且达斡尔民族人口集中,这在齐齐哈尔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他地区的情况则与哈拉新村更为相近。而且近年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河西村和莽格吐村也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选取了哈拉新村的达斡尔民族学校,以下我们称之为M小学。

二、了解M小学

为了深入了解达斡尔语言传承的情况,我们对M小学做了调查研究。M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有2层楼的校舍,占地2000平方米。共有6个年级150人,同时还有一个50人的学前班,22名教师。在对M小学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对全体150名学生和22名教师发放了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回收142份,有效问卷为136份。教师问卷回收22份,有效问卷为22份。同时我们还访谈了部分的学生和教师。

在同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了达斡尔民族特有的热情和真诚。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研究的信心。他们似乎对我们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总能积极地回答,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介绍更多达斡尔的生活。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了解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达斡尔族学生对语言掌握程度低。达斡尔民族是典型的有语言没文字的少数民族,达斡尔语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然而由于通婚、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使口耳相传这种形式失去了家庭教育的载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都很少使用达斡尔语进行交流,使大多数学生成为了被汉化的达斡尔人。调查问卷中显示,51%的学生表示听不懂不会说,39%的人表示听得懂一点不会说,只有10%的人表示能听懂而且会说。

2.达斡尔族学生对于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不容乐观。达斡尔民族虽然人口较少,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特色,但是达斡尔族学校的小学生们对达斡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程度非常低。69%的学生对于达斡尔传统文化表示懂得不多,73%的学生对于达斡尔族历史表示略知一二。在对小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他们一般都能说出库木勒节、敖包会这样的传统节日,但是对祭祀礼仪、抹黑节等达斡尔族特色风俗了解得不多。

3.达斡尔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责任感、自豪感。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发现,达斡尔族小学生对于传播达斡尔族文化都比较积极,而且很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在与小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些小学生已经发现达斡尔语逐渐衰落的现状,有传承达斡尔语的责任感。达斡尔族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自豪感,95%的小学生因为自己是达斡尔族而感到骄傲,但是经过了解,有些孩子的自豪感源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有加分政策,这种外部的原因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对于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民族语言学习的情况。与教师的接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了解语言教学方面的种种困难,这也让我们有些惋惜和感慨,但也肯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发现了如下困境与问题:

1.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存在难度。达斡尔族语言教学课时少,一周能上一节课就不错了,而且就这可怜的一节课都不知是怎么挤出来的。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能学完规定的课程,能达到入门的标准就不错了。到了六年级学生都忙着升学考试,课时更加紧张,到了初中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就读的初中不再是达斡尔族中学,这门课程基本上也就算断了,以后可能都接触不到达斡尔语。

小学生们课堂上所学的达斡尔语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学生们课上所学大多是诗歌、儿歌或者是民族特色食物和节日的名称,能够学到的语言知识本来就寥寥无几,因为是语言类课程,不是升学重点学科,学校不太重视,学过以后没有规范化的考试使学生们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最后学会的只有校园文化所要求的简单的向老师问好和打招呼,小学生们也只有在学校可以用些简单的达斡尔语进行问好和交流,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通婚家庭的不断增多,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达斡尔族语言,这就导致了小学生们学到的达斡尔族语言运用不到日常生活中。

2.缺少教授达斡尔族语言的教师和研究力量。学校中熟练掌握达斡尔语的只有四人且年龄都较大,50岁以上三个,30~40岁年龄区间内一个,可以从事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工作的只有一人而且50岁以上。根据调查可知案例中所提的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达到了68%,处于青壮年的教师多是刚毕业的高学历学生,他们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变迁的了解不够,甚至根本不是达斡尔族人。在全校的22名教师内,达斡尔民族的教师仅有9人,仅占全校所有教师的40%。可以教授达斡尔语教师的稀缺和老龄化严重制约着达斡尔族语言的传承,因此要想发展好达斡尔族小学校达斡尔语的传承教育,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达斡尔族小学校民族语言传承的策略讨论

M小学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却反映了齐齐哈尔达斡尔民族的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关注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化传承,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讨论。

1.加大民族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要想将达斡尔语传承下去,必须涉及教学器材、教材、教学资料的开发,经费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用以保证达斡尔族小学生能够在最适合的年纪接受母语文化并熟练掌握。

2.课程实施应立足于日常生活。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在传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家庭成员之间有意无意的影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许多事项的传承是通过家庭内部的口耳相传实现的,例如达斡尔族传统歌唱曲目、舞蹈、剪纸艺术等。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介入传授有关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熏陶对促进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社区文化的吸引也是传承达斡尔族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社区成员大多是达斡尔族人,拥有很多达斡尔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能够补充教师和家庭成员在传承达斡尔族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学校要尽量多与社区沟通设置活动,使学生加入到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享受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3.努力寻求适合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实施方式。加强教学教材建设,少数民族学校要开展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要有配套教材,教材要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联系紧密,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学校十分有必要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进行建设,这种教材能够为学生学习达斡尔民族文化提供依据。教材应遵循“为学生写,教学生用”的宗旨,在知识体系上应该是完整性与非系统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上应该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学校应该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编写和出版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融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题材,突出地方性、时代性、民族性,表达形式上可以有图片辅助,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民族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大力培养达斡尔语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是校本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改革中去。将民族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校本课程改革,必须遴选一些有技术专长的达斡尔语专业人才参加到校本课程的改革中去。积极培养掌握达斡尔语并能够教授达斡尔语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制约是达斡尔语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

达斡尔语言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探索出达斡尔语言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希望经过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各方面的坚持不懈,可以将达斡尔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是记录、表达、传播乃至发展百科知识的工具。”①很显然“百科知识”包括民族文化:即一个特定民族或社会已取得的各种成就或已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法律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因此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那么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会接触并学习该民族的文化,因此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也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者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

    有报道称:目前中国人在花很大精力学习英语,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却一般,很多人对汉语经典作品知之甚少,不能顺利阅读本民族最优秀的古典作品,甚至不能用汉语流畅地书写文章。还有些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而忽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有人曾就中西方传统节日知晓率和认同度对北京和成都两个城市的200多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的知晓率和喜欢程度都低于对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和父(母)亲节的知晓率和喜欢程度。②

    因此有些中国人开始质疑英语学习。质疑者认为政府教育部门过分强调了英语的学习与推广,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影响汉语语言文化的纯洁度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而支持者认为:学习英语、培养英语人才有益于国家与个人的长远发展,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会丰富汉语语言与文化,这将有益于而不是有害于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解决英语学习与汉语语言文化保护的“冲突”问题,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1.中国目前的英语和汉语学习现状以及政府对英语和汉语学习的管理措施

    中国目前的英语学习向下推行到了小学三年级,有些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程;向上涉及到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教育,直到所有参加职称评审的社会工作人员。“截至2006年年初,中国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加在一起超过了1亿人,其中在校大学生有2300多万人;总体上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4”(《人民日报》2006年3月27日第十一版)。

    在汉语语言文化学习方面,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均设有汉语课程,但大学语文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徐中玉指出,语文在大学多属于选修课,甚至被某些学校、专业拒之门外!大学语文课正面临“下岗”危机。

    从教育与学习效果来看,两种语言的教育效果都不理想,语言学习似乎以考试为目的而轻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2.英语学习现状与汉语语言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

    如前所述,一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引入与传播对本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

    两者之间的“冲突”之一是:英语学习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间接影响了汉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教育。因为这些从事英语学习的资源本来可以被用来进行汉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保护、继承、发展与传播。

    “冲突”之二是:过多的英语学习还会使国人对汉语语言文化产生轻视与误解,使国人对汉语语言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实际上第二种冲突带来的问题已经在中国出现。如上文提到的两项调查:中国部分初中生和大学生对一些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节日的了解与喜爱已落后于某些西方传统节日。

    “冲突”之三是:外语学习与本土语言文化保护两者之间的冲突将会给社会带来种族与民族矛盾。这种矛盾已在美国出现。“美国有些小学根据法律规定为英语差的移民子女提供双语教育,结果引起当地其他学生家长反对。反对方认为,双语教育占用纳税人额外资金等资源,而且双语班有些课程采用移民国母语教学会引起民族主义,影响美国的主流语言文化等”。③

    3.解决这些冲突的意义与方法

    如上文所言,一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引入与传播对本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如果处理措施得当,这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将会对本土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

    首先,这种挑战会激励我国政府与民众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为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强大的人与物质保障。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在汉语和英语教育上应施行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宏观上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树立汉语语言文化的核心地位,但又不压制歧视其他的语言文化。从根本上支持、鼓励并促进汉语语言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在微观上政府教育部门应制订出具体的在两种语言文化学习上支持与限制的措施。

    再次,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中应融入汉语语言与文化内容,编写并使用既体现汉语语言文化又体现英语语言文化的语言学习教材与学习资料。

    笔者曾对一些有影响的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作了一下统计,发现教材选录的教学文章中涉及中国语言与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极其有限。被调查统计的教材主要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浙江大学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翟象俊等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和李荫华等主编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统计显示:被调查的四套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共选录文章240篇,其中涉及中国语言与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只有5篇,占2.08%。因此我们可以编写并使用既体现本土又体现外国的双重语言与文化的英语学习教材与学习资料。甚至可以尝试用英语编写纯粹体现汉语语言与文化的教材及学习资料。

    另外,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用英语保护并传承汉语语言文化;其他如翻译、使节、导游等英语工作者也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关注这一点。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李丽莉

(安远县第一中学,江西  赣州  342100)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诠释,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同时还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使自己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运用

文化传承主要是指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课程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为文化传承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新课标认为,语文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让学生吸收到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因此,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文化传承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育的大环境下,当代高中生在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古文化常识,对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有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极度贫乏,逐渐淡忘了传统文化。有的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呲之以鼻,不但没有继承和发扬,反而在道德和修养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探讨实现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运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要以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传承者,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做好这些工作,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范,努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积淀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解读能力,使自己符合文化传承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营造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氛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章比比皆是,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料。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可以在墙上悬挂古人的名言警句,增添文化信息;将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导入时尽量选取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诗文典故或名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重视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走近传统文化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启发。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举办各种旨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讲座、辩论赛等活动。

最后,还可以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也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系统的学习语言文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文化的角度去了解汉语字词的文化内涵,去品味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热爱传统文化,从心理上亲近传统文化,这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针对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重视课外活动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尽最大努力让文化传承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墅森.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J].考试周刊,2011,(87).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6篇

一、会计文化的探讨分析

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的群体中具有特殊的含义以及功能,会计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由于会计文化特殊的价值取向,决定其具有的综合功能,其的综合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与其他辅助作用的协调方式调节会计人员的职业群体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行为,并发挥其积极主动的作用。相关的会计职业人员都是独自的个体,其通过自身对会计职业的观擦分析以及理解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以及策略。同时,会计文化也作为会计职业群体成员之间互相沟通的中介,其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共享文化的形式,有效的缓解职业群体间的沟通以及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其的价值取向对于会计职业全体的来说,其具有精神层面的共同协作力以及凝聚力,由于其是会计职业躯体长期遵循的一种职业精神,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并培育成具有统一战线的职业价值意念以及行为准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经过研究分析得出,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想建立一个充满理性,且井然有序的社会社会生活,首先就应该要有精神文明的支持,再通过政治以及法律的措施对其进行秩序的维护;而在这个过程后中,精神秩序的形成是在商业伦理道德以及社会诚信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从某方面来说,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躯体精神秩序的基础依据,也是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实施力度的重要保障,更是会计职业群体精神家园以及情感世界的有机且不可或缺的做成部分以及其产生凝聚力,团结一致的源泉动力。

二、会计文化传承的研究探讨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遗留现象,其不仅是历史文明的积淀,而且还是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以及传承。同时,会计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传承,其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在一代会计职业人员向另一代会计职业人员之间的传递体积继承,由于会计文化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使每个会计职业人员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意识、职业道德等是否符合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且能够遵循会计文化的精神以及职业价值取向,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感到自信,并且得到会计职业群体的欣赏以及褒奖,其就是体现会计职员个人价值取向的主要渠道。如果会计文化逐渐积淀以及传承的时候,就说明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得到认可并能够遵循,同时也说明在会计职业群体中自然的形成了一种人人都能够体会并遵守的职业秩序。如果会计文化得到人们的肯定,就会自然的实际的生活中传承下去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素养,这就是会计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的体现;如果会计文化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遵循其职业文化取向,会计文化就有了传承功能,并能够促使下一代延续并传承会计文化成为一种可能。

三、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的探析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7篇

本研究自拟问卷,主要以河池学院2013年“区培”计划———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教师培训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来自河池市罗城、环江、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六县的98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大化县的60位小学语文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问卷发放一百六十多份收回有效卷158份。这158位教师中有107人是壮族,16人仫佬族,11人瑶族,毛南族1人,水族1人,汉族22人。少数民族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86.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情况,民族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民族语言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等情况,同时调查了解了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制约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对东兰县花香小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并观察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师践履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不力

(1)教师很少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3]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应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开发者。然而在所调查的158位教师中只有18人参与开发或实施过以本地或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占11.39%;140人没有参加过,占88.61%。而调查“你认为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有哪些”居于首位的原因教师们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其次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少有主动开发民族文化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只是被动地等待实施开发好了的校本课程。(2)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少有开展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性”以及“活动性”、“体验性”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经验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十分契合,最易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3]如语文教育出版社S版教材中就有要求开展“说说你家乡的风俗习惯”、“今日家乡”等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开发利用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资源。而小学语文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本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的只有12人,仅占7.6%;偶尔开展的69人,占43.67%;从没有开展过的77人,占48.73%。

(二)教师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专业

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得以开发和利用为课程教学资源,我们进行了调查“您的语文课上利用过本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源吗?”,经常利用的只有29人,占18.35%;偶尔利用的有96人,占60.75%;从来没有用的有33人,占20.8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5]34积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应是教师的重要专业素养。而调查数据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多地是处于一种偶然、随意的状态,还没有上升到专业的高度,没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以东兰县为例,东兰居住有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民族气息浓厚,有“三月三”、“蚂拐节”、“祝著节”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以铜鼓为最大的特色,“天下铜鼓聚东兰”,素有世界铜鼓之乡的美称。东兰又是革命老区,是革命先烈韦拔群的故乡,歌颂韦拔群的山歌《东兰有个韦拔群》曾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这样一些民族文化资源,非常有待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和传播。笔者在东兰花香小学听了一位本地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我的战友》,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承受的痛苦:“我们生活中被火烧一下烫一下,痛不痛?你被烫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回答:“很痛,痛得我都要哭了。”“挨到很烫的东西整个身体都会弹起来”。学生深刻体验到了被火烧的疼痛,又理解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而默默坚忍巨大的痛苦,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这位教师很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却缺乏开发和利用当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教师要能以教材的阅读为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家乡像“”一样的革命先烈,借此让学生了解东兰本土革命先烈韦拔群的事迹,则既可以提升学生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认识,也能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访谈中,这位教师说没有想到要这样做。

(三)民族语言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语言最能够深刻地反映民族特征,是维系民族内部关系和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言语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我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6]204-205双语教学困难重重,尤其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教材面临极大的困难。诸如:缺乏教材编写经费;缺乏双语教师(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少数民族文字社会读物严重不足。[7]411时间变迁、岁月更替,民族地区掌握了第一母语的先辈逐渐离去,家庭中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文字传承的功能逐渐削弱,而广西的双语教学又尚在实验试点阶段,双语学校为数不多,未能推广。广西少数民族以壮族人数最多,古壮字早已消亡,而新壮文掌握的人又不多,未能普及。广西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母语该如何有效传承的确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幸的是我们调查的河池市158位调查对象中有75.94%很熟悉本民族语言,既能听懂也会讲;而听不懂也不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16人,占10.12%;听得懂但不怎么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22人,占13.92%。在语文课上经常用自己民族语言教学的教师有21.09%,53.12%的教师有时会用民族语言,只有25.78%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没有用过民族语言。也就是说有近75%的老师会自觉使用民族语言辅助教学,自发地进行着过渡型双语教育。虽然“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由于学校使用过渡型双语双文化的教育,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字、文化在学校课程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7]但至少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语言虽然在非双语学校未受到充分重视,但确是民族地区非双语学校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从表一中可见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方式,首四位的依次是:“在学习教材内容的时候穿插或拓展”、“课余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会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口语交际活动中会选择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话题”、“有时会让学生写一些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作文”;最少采用的方式是“开展与本民族民族文化相关的或以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18.9%的教师选择。从这里发现,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主要还是通过一些传统的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在农村推行情况不容乐观。

三、制约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层面的原因

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调查中,65.19%的教师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居于首位,51.27%的教师认为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居于第三。学者们的研究都指出课程是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有效传承的核心因素[8]。可见目前制约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首要因素是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发不够。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有力的指导。教师虽然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但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开发的培训,缺乏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搜集整理筛选,到课程的实施、评价都需要有力的指导。第二,缺乏有力的团队。课程开发是艰巨的工程,需要从上到下,从社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专家、学校领导到学校教师以及民间组织的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构成研发团队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规范的课程,而农村小学难以有条件形成这样的团队。

(二)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民族文化底蕴不够

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58.23%的教师认为阻碍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对民族文化了解不多”。在所调查的158位小学语文教师中,有11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很了解,仅占6.96%;了解得不多的有117人,占74.05%;不怎么了解的有30人,占18.98%。教师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部分年轻老师是外地人,与当地的群众接触较少,难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当中,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就少。另一方面,教师们对当地民族文化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学习、了解和研究。由于教师对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很难在教学中传播。东兰县花香小学党支部书记说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的冲击,现在很多教师比较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一些具有东兰特色的民歌、习俗逐渐被人遗忘。以前我们请客喝酒时会唱着山歌敬酒,现在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了。教师自己对于民族文化认识不够,想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很困难。”

2.教师传播民族文化能力很有限

调查了解到,96.94%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有必要保留传承,只有3.06%的教师认为没要必要保留传承,应该融入主流文化。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虽然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民族文化有必要传承下去,但对于如何有效传承,还是很茫然。有位语文教师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我很赞同让民族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多了解民族文化的知识。但我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不够,也不知道在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很少有老师会给学生传授除了课本以外的民族文化知识。”在对你认为什么原因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时,有33.54%的老师选择了“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还是有缺失的。

3.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

37.97%的教师认为影响民族文化学校传播的另一原因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虽然认同民族文化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但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难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

(三)体制上的原因

1.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缺乏有效指导

有33.54%的老师认为“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是需要进行有效指导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前培训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各科教学而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倾向。[9]小学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虽然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但受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少之又少,这给教师有效地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正如东兰县花香小学的党支部书记这样说道“我自己是壮族人,也会讲壮话,自认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教学也觉得很吃力。学校的学生都是附近村子的,由于是山里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没有多少自豪感。教师要怎样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传承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教师想要在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是没有足够的资源,二是不知道如何传承。”

2.民族文化知识未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语言文化传承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成本;文化建设;媒体;规范化

一、研讨社会成本下的文化建设意义

所谓文化,一般包括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规范、准确的文化主体,能够很容易进行学习掌握和交流使用。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不仅失去文化的严肃性、民族性和专属性,有失国家尊严,也给语言文字的学习设置障碍,增加成本,不同国度之间的往来交流不能顺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交流的频繁,经贸、留学、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越加严重,破坏力不容忽视。不能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有损文化尊严和国家形象,增加交流成本,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二、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障碍

文化是国家的符号,体现民族的尊严。语言文字杂乱无章、混乱不堪,主流媒体不能正确导向,教育领域会深受其害,百姓生活无所适从。文化出问题,不仅仅是社会交流成本的增加,同时将阻断5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危害深远。

(一)法规制度落实不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01年、2015年颁布的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管理办法,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制定出法律法规规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日趋活跃,以及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出现,给语言文字规范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律法规已经失去约束力。尽管相关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一些严格规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混乱局面。新闻广播中文夹杂英语,外文字母随处可见,全世界的国名、地名遍布国内各个地方,语言文字的混乱局面让百姓忍无可忍,怨声载道。一些主流媒体不能做出表率,在语言文字规范上同样我行我素,影响极坏。

(二)文化管理混乱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传播,大众媒体不能带头遵循规则规范,给语言文字的混乱推波助澜。外文缩写铺天盖地,中国话不用几个英文单词似乎不能彰显地位身份和水平。媒体的不自重,让受众群体增加负担。语言文字传播具有普遍性,不是精英文化,让大众看不懂、不理解、不明白,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央视足够大气,非冠以字母表达,摄像机、视频、信息技术,个人电脑、国内产值,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事情,用英文简写体现的不是素质和文化,就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常见的地铁出口,东西南北,指示方向,明确具体。用以四个英文字母,没有任何意义,让人一头雾水。

(三)文化娱乐化

语言文字,不仅肩负中华历史的传承,还需要承担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遵循使用规则的语言文字,不仅在学习掌握时无所适从,对外交往也会造成障碍。市场经济不是自由经济,需要遵循规则规范。同样道理,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也需要遵循规则规范,不能毫无拘束、自由化、娱乐化。经常会看到这样情况,胡编乱造的网络语言文字,堂而皇之出现在大众公共媒体,作为逗趣娱乐的工具,甚至用于文章和报道上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些主流媒体也未能免俗。语言文字的混乱,文化的娱乐化,对于年轻人和处于文化知识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对身心的影响很深,国家民族的符号成为儿戏。

(四)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没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和民族,不会成为强大国家,也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一体化,文化日益交融,互联网让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更能彰显其重要地位与价值。从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观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很不够。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国画、书法、诗词歌赋的学习了解,不是很多,而外语学习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提前。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双语教学,从孩提时代直至大学课堂,都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赶时髦。政策导向有误,付出的成本代价过高,同时也是对民族根基的一种蚕食。

三、解决文化建设障碍的路径

文化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繁荣和民族兴旺的大问题,文化乱,人心就会散。规范统一的语言文字,能够维护主流文化的权威和地位,能够降低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成本,减少传播误差。强势的文化,才能造就强大的经济,才能引领世界潮流。

(一)完善有关文化的法规制度

法律法规是规范语言文字的有力武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指导约束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主流媒体应当旗帜鲜明,做出表率。改变平时做派,去除处处夹杂的外文单词和字母,进行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上传下效,有好的氛围,净化工作会立竿见影。新闻从业者要站在维护祖国文化尊严的角度,遵章守纪,传播正能量,做出榜样。2016年1月末南美国家爆发的“寨卡”病毒,没有使用外文字母表达,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扎扎实实去做。很快就会看到报纸杂志和电视荧屏,都是规规矩矩的文字。

(二)加强文化秩序管理

制定法律法规很重要,但落实法律规范更加重要。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人人有责。相关部门应制定语言文字法规的落实细则,监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加强文化秩序管理,工作要持久、要有力度,不能松懈。抓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堪比烟草管控一样,公共场所禁止,影视镜头禁止,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有了大张旗鼓旗帜鲜明的管理,一定会扭转文化领域的混乱状态,还百姓一个净化的语言文字环境,让生活便捷,交流通畅。进行语言文字的管理,不是拒绝国外语言文字,是对本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是将目前百姓周围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环境进行净化,利国利民,福荫子孙。

(三)还原文化本质

文化是一种品位,充满端庄和高贵,悠久的历史,造就灿烂的文化底蕴。不能让语言文字的混乱局面继续下去,要还原文化本质,维护语言文字的严肃性。语言文字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时时处处体现国格和人品,决不能不尊重。社会在发展,语言文字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不能将不负责任的编造作为变革,不能将错误的语法修辞拿来逗趣。对于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名词,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挥,相关部门应当提早干预,确定出统一的表达方法,以便遵照执行。没有一定的规范,会引起信息交流的混乱,引起额外的负担。多年前的“拉登”、“拉丹”两种称谓,在不同媒体长时间较量,就是一个例证。

(四)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