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与文化传承

语言与文化传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语教育;双语教师;文化传承;民汉双语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176-05

文化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学校和学校教育就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社会文明实体,教师就是文化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承担者。双语教师穿梭于两种文化之间,对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均应具有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职责。尤其在社会快速发展,一体化趋势无所不入的现代社会,学校和教师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汉双语教育更是担负着现代文化知识技能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传承的双重责任,前者已经强调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讲述后者,关于学校教育及教师的文化传承现状与思考。

一、学校和双语教师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主要职责

(一)学校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师

双语教育是使用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教育目标是综合的,集中表现为培养"双语双文"者。李曼尼和劳拉・布鲁斯将之描述为:一是教会学习者认识、接受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种族、差异等,二是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他们发展的关键期形成在民主、平等与公平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责任心和公共性。[1]因此,双语教育不是简单地学会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掌握两种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够找到发展的空间。能够胜任这一教育任务的教师,就是双语教师。

合格的双语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并熟悉和了解教育规律,胜任双语教育与教学工作,不仅要通过双语教育向学生传授现代文化知识,还要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这样的双语教师其本身就是两种文化的共同体,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两种文化的有机体,也可以称为多元文化教师。

在我国的多民族地区,所实施的民汉双语教育,是促进文化相互融合与共生的多元文化教育,而非英汉双语的跨文化教育。英汉双语教育仅仅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学习,在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关注,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英语,辅助作为工具的英语学习。民汉双语教育则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并以之为社会生活和学习的主要语言,培养“双语双文”者的教育,它是促进文化的相互尊重与共生,达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多元文化教育。因此文化传承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有其自身的机制。在文化自身的生成机制、社会的文化运行机制与文化主题的文化判断和选择机制共同作用中,将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因此文化传承不是文化传播。一般来说,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要吸纳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形成横向移植;也会受到文化共同体对群体文化的审视、判断、选择,形成纵向传递。两种传承方式相互结合,使文化得以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2]在学校的文化传递中,双语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同文化间的互动结合。

现代社会,学校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其特定途径,有学者称之为场,[2]并认为一切人与人、人与社会接触的空间组合都可以是文化传承场,最早的文化传承以丛林、火塘、寺庙、仪式等为主,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市场、学校等文化传承作用逐渐提升。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方式,辅之以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支持,借助于发达的文化承载工具――文字和典籍,在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教师的设计和调控下,将文化以更加自为的状态进行传递,持久而全面。学校是一个经过创设的文化传承场,改变了自在的文化传承,使新生一代在保持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之间有了良好的结合点。学校文化传承的价值正在得到公认。

在学校这个文化传承场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对于双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双语教师就是学校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执行者,在双语教育中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教育教学的行为,对于文化传承的了解等,都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要想让学校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前提条件是教师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但在目前的双语教育中,文化传承的任务还需要大力强调。

二、双语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分析

(一)双语教师对文化传承的态度

对于双语教学的认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教师予以认同,[3]认为实施双语教育利国利民利个人,但对于如何实施却存在差异,只有少数学者在呼唤双语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教师目光主要集中在教学语言上。一种情况是完全极端,以汉语取代少数民族语言,实施主流文化教育,一种情况是双语兼用,但是哪一种语言所占的比例应该是多少等等,仍没有达成共识。

语言是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但不是文化的全部。双语教育必须完整理解其实施目标,把双语教育视为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实施中的双语教育多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升学教育,把实施双语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提高民族教育教学的质量,脱离对特定多民族文化环境、生存发展需求的关注,这种双语教育必然造成双语教育的硬伤。

对教学质量的单纯追求可能造成分数上升了,文化中断了;如果没有现代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多元关照,则可能造成民族文化保持了,与主流文化的隔离而文化自闭了。正如学者王鉴所说,“多年来,在政治的决策中,民族教育的价值功能历来被教育的价值功能所代替,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强调即时的、显性的功效。”[4]双语教师要有文化传承的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储备,这是专业化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必须明确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构建,确保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双语教师的科学培养,也是未来双语教育研究的走向。

(二)主流文化的“自我中心论”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对教师影响最大的文化是汉族文化,[3]认为学校当前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没有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从课程到课本,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和专家文化,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生活、习俗、的内容几乎没有,少数民族本土的社会知识缺乏,与社会生活脱离,对于许多翻译的教材来讲,除了语言文字不同以外,内容几乎是相同的。这种状况就有可能造成首先少数民族师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文化陌生感或排斥感,造成自身发展和表现的欠缺;其次,使教育丧失丰富、更新、传承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

民族本土知识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历史积累,与所在区域特定的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历史等紧密结合,不仅表现在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更重要的还表现为有着鲜明特征的心理素质。[4]在考虑教育内容、方法、价值等方面,必须具有针对性,避免由于对双语教育的误解而出现的教育,民族沙文主义教育、民族虚无主义教育等扭曲现象。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达斡尔;民族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83-02

多元的世界依托于多元的文化,在人类寻求统一的思想文明的同时,也在探寻着多样性带给世界的生机与美丽。人类学研究推动了对多元文化的探究。世界的多元源于人类生存群体的多元,人种、民族的不同产出了不同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有其特点与优势,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

达斡尔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在传承文化的过程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传承。达斡尔族有民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正是因为没有文字使得语言的传承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笔者为此从民族语言的传承入手,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乡M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民族语言传承的问题和教育策略。

一、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语言使用现状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区在齐齐哈尔。其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全国5个市辖民族区中的唯一的达斡尔族区。区内约有人口17.1万人,达斡尔族人口约1.2万人。大多分布于梅里斯区下属的乡镇内。其中卧牛吐镇管辖的河西村人口不多,但是达斡尔族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此地将达斡尔语保存得非常完整。莽格吐村人口较少,只有1300余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达斡尔族,掌握达斡尔语的能力都很好。哈拉新村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但达斡尔语只在与老辈人交流时使用。

河西村和莽格吐村偏远而封闭且达斡尔民族人口集中,这在齐齐哈尔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他地区的情况则与哈拉新村更为相近。而且近年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河西村和莽格吐村也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选取了哈拉新村的达斡尔民族学校,以下我们称之为M小学。

二、了解M小学

为了深入了解达斡尔语言传承的情况,我们对M小学做了调查研究。M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有2层楼的校舍,占地2000平方米。共有6个年级150人,同时还有一个50人的学前班,22名教师。在对M小学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对全体150名学生和22名教师发放了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回收142份,有效问卷为136份。教师问卷回收22份,有效问卷为22份。同时我们还访谈了部分的学生和教师。

在同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了达斡尔民族特有的热情和真诚。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研究的信心。他们似乎对我们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总能积极地回答,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介绍更多达斡尔的生活。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了解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达斡尔族学生对语言掌握程度低。达斡尔民族是典型的有语言没文字的少数民族,达斡尔语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然而由于通婚、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使口耳相传这种形式失去了家庭教育的载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都很少使用达斡尔语进行交流,使大多数学生成为了被汉化的达斡尔人。调查问卷中显示,51%的学生表示听不懂不会说,39%的人表示听得懂一点不会说,只有10%的人表示能听懂而且会说。

2.达斡尔族学生对于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不容乐观。达斡尔民族虽然人口较少,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特色,但是达斡尔族学校的小学生们对达斡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程度非常低。69%的学生对于达斡尔传统文化表示懂得不多,73%的学生对于达斡尔族历史表示略知一二。在对小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他们一般都能说出库木勒节、敖包会这样的传统节日,但是对祭祀礼仪、抹黑节等达斡尔族特色风俗了解得不多。

3.达斡尔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责任感、自豪感。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发现,达斡尔族小学生对于传播达斡尔族文化都比较积极,而且很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在与小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些小学生已经发现达斡尔语逐渐衰落的现状,有传承达斡尔语的责任感。达斡尔族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自豪感,95%的小学生因为自己是达斡尔族而感到骄傲,但是经过了解,有些孩子的自豪感源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有加分政策,这种外部的原因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对于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民族语言学习的情况。与教师的接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了解语言教学方面的种种困难,这也让我们有些惋惜和感慨,但也肯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发现了如下困境与问题:

1.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存在难度。达斡尔族语言教学课时少,一周能上一节课就不错了,而且就这可怜的一节课都不知是怎么挤出来的。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能学完规定的课程,能达到入门的标准就不错了。到了六年级学生都忙着升学考试,课时更加紧张,到了初中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就读的初中不再是达斡尔族中学,这门课程基本上也就算断了,以后可能都接触不到达斡尔语。

小学生们课堂上所学的达斡尔语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学生们课上所学大多是诗歌、儿歌或者是民族特色食物和节日的名称,能够学到的语言知识本来就寥寥无几,因为是语言类课程,不是升学重点学科,学校不太重视,学过以后没有规范化的考试使学生们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最后学会的只有校园文化所要求的简单的向老师问好和打招呼,小学生们也只有在学校可以用些简单的达斡尔语进行问好和交流,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通婚家庭的不断增多,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达斡尔族语言,这就导致了小学生们学到的达斡尔族语言运用不到日常生活中。

2.缺少教授达斡尔族语言的教师和研究力量。学校中熟练掌握达斡尔语的只有四人且年龄都较大,50岁以上三个,30~40岁年龄区间内一个,可以从事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工作的只有一人而且50岁以上。根据调查可知案例中所提的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达到了68%,处于青壮年的教师多是刚毕业的高学历学生,他们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变迁的了解不够,甚至根本不是达斡尔族人。在全校的22名教师内,达斡尔民族的教师仅有9人,仅占全校所有教师的40%。可以教授达斡尔语教师的稀缺和老龄化严重制约着达斡尔族语言的传承,因此要想发展好达斡尔族小学校达斡尔语的传承教育,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达斡尔族小学校民族语言传承的策略讨论

M小学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却反映了齐齐哈尔达斡尔民族的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关注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化传承,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讨论。

1.加大民族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要想将达斡尔语传承下去,必须涉及教学器材、教材、教学资料的开发,经费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用以保证达斡尔族小学生能够在最适合的年纪接受母语文化并熟练掌握。

2.课程实施应立足于日常生活。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在传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家庭成员之间有意无意的影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许多事项的传承是通过家庭内部的口耳相传实现的,例如达斡尔族传统歌唱曲目、舞蹈、剪纸艺术等。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介入传授有关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熏陶对促进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社区文化的吸引也是传承达斡尔族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社区成员大多是达斡尔族人,拥有很多达斡尔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能够补充教师和家庭成员在传承达斡尔族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学校要尽量多与社区沟通设置活动,使学生加入到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享受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3.努力寻求适合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实施方式。加强教学教材建设,少数民族学校要开展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要有配套教材,教材要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联系紧密,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学校十分有必要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进行建设,这种教材能够为学生学习达斡尔民族文化提供依据。教材应遵循“为学生写,教学生用”的宗旨,在知识体系上应该是完整性与非系统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上应该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学校应该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编写和出版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融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题材,突出地方性、时代性、民族性,表达形式上可以有图片辅助,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民族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大力培养达斡尔语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是校本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改革中去。将民族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校本课程改革,必须遴选一些有技术专长的达斡尔语专业人才参加到校本课程的改革中去。积极培养掌握达斡尔语并能够教授达斡尔语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制约是达斡尔语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

达斡尔语言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探索出达斡尔语言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希望经过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各方面的坚持不懈,可以将达斡尔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传承人,使他们能招徒授业,这些遗产才会后继有人,绵延不绝。但目前的问题是,好多非遗项目招不到学徒,找不到可以传承的对象,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这与时代相距甚远的东西,有些非遗已经消亡,实在令人痛心。难道我们祖先费尽心机创造出来的这些文化遗产要失传吗?有什么传承发展下去的路径呢?

我觉得我们有些非遗项目可以走进学校,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去认识这些它们,走进它们,在我们下一代中去寻找能传承发展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人。尤其像民间文学、民间戏剧、舞蹈、体育、剪纸、泥塑、编织等项目都可以走进学校,走进校园,让非遗走进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要让青少年居高望远领略整体,惊叹我们传统文化之大美。

同志最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同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广大青少年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途径。

近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就为我们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创造了及其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当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各种灵活的保护方式,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把博物馆式的保护引向生活化、社会化,不断创新保护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流传,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我以为,在中小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承民族地方语言

民族地方语言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交流文化、记忆历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记录历史文化发展的唯一载体。但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耕时代在短短几十年内结束,我们迅速进入了工业时代,这直接导致了原来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精神面貌同时也发生了变异,而其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原来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民族语言(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在逐步消亡,那么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血脉也将不复存之。因此,在中小学推广、使用本地区的民族地方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定位。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说普通话的同时,保留学生学习地方语言的权力,可以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地方语言,也可以开辟固定时间让学生用地方语言讲故事、演讲,互相交流,这样就可以保护传承民族地方语言,为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二、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民间艺术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外在显现,它在民众的生活中起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好准备时,西方的各种文化就来到了中国,它们这种带有商业行为的文化形式拥有更多强大的资本,对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去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这种浮躁的行为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这些曾经优秀的民间艺术是民族记忆延续的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记录,是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现在全国大多数非遗项目中,尤其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其传承面临着在青少年一代出现断层的危险。因此,将其尽快地收集、整理,编写相应的教材融入当地中小学教育之中,并以其为非遗教育的切入点进而挖掘其他的民间艺术,可以将民间文学、民族服饰、民歌、舞蹈、戏剧、器乐、编织等内容走进中小学校,使当地学生更加熟知自己的民族地方文化,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他们应有的民族民间归属感。

三、参与传统民族节庆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不同性质的节庆活动,比如我们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三月三等等,它们展示了各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参与到本地区和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中,真实地融入民族生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发挥民族节庆的教育传承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在广大中小学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字;汉字字形;拼音文字;文化传承;动词;时态;时间传递;空间传递;差异

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对语言的交际作用起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有声语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地彼此交流和文化传承,在劳动的催化作用下,人类自身进化的强烈需要,依附于语言的文字产生了。语言的声音信息转瞬即逝,很难保存下去。可是,如果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的话,文字就克服了这一缺陷。这也是文字能够成为传承文化主要载体的重要原因。但是,中西文字有很大的差异,这在许多方面都表现了出来。汉字是表意文字,西方文字是拼音文字。这是大家公认的二者最明显的区别之一。表意文字的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在一定的平面上通过横向和纵向同时展开组合而成的,汉字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半包围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汉字笔画的组合顺序一起构成了汉字的结构形式美,富有变化但又不失有规律可循。拼音文字是通过拼音字母的线性排列而成的,组合顺序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显得单调,不如汉字那么丰富。这是表意的汉字和拼音文字在外观上呈现出来的不同。但是,不管是汉字还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它们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显著的标志。自从有了文字,人类语言就把转瞬即逝、难以储存和捕捉的声音信息转化成了可延时、可储存、可看见的视觉信息,并且被记录下来,这样语言和文字所承载的内容——文化就被传承了下来,并且可以迅速穿越时空进行传播,使人类社会的交际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保存,同时也得以很好的传承。汉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外观上的差异并没有抹杀它们传承人类文化的巨大作用。

汉字本身也记载自身字体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由繁到简的缓慢而渐进的变化过程,也是自身字体的传承过程。它不是一下由一种字体跨越到另一种字体,也没有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新旧字体的磨合与并存,特殊场合不同字体的同时出现也是客观的需要。虽然现代汉字中有些字体已经基本不用了,但是这些字体所承载的文化通过新的字体传承了下来,而且有些从正式场合消失的字体虽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是可以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从而加以保存。作为拼音文字应该没有这么明显的字体演变过程。因此关于笔文化和字体的演变文化就没有汉字丰富。当然,语音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

文字是一种符号,一种书写符号。不管是汉字还是西方的拼音文字,这种书写符号均可以看做是起源于图形的。不同的是,当图形还没有与声音符号建立直接的联系时,它的语音形式没有与一个个确定的书写符号对应起来,而仅仅和图形所表示的概念直接联系。处于这个阶段的文字和生活中的言语依然是两套独立的代表概念的符号系统。汉字就属于这种情况。而西方的拼音文字,其书写符号和相应的词的声音是对应的,这样的文字就是属于表音系统了。由于这种鲜明的差异,长久以来,不仅西方人认为拼音文字优于汉字,就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汉字在文化传承中不如拼音文字方便和优越,想抛弃汉字表意的特点而主张实行汉字拼音化。拼音文字见形知音,听音知行,这种特点非常利于学习,而汉字就不同了。同样的语音形式,有许多不同的汉字书写形式,没准就会写错;同样的书写形式,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语境加以辨别,从而降低汉字的这种特点带来的不利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文字特点确实会加剧学习的难度,使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人望而却步。读书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学习的巨大难度加剧了文化传承的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交流以及其它方面的交流。当然,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西方拼音文字的角度来和汉字比较和审视,也许觉得汉字阻碍了文化传承,或者不利于文化传承。但是换一个角度,情况就不一样了。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声乐教学;地方民歌;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多元性与交融性日益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在中职声乐教学中,一方面要突出专业技术的科学提升;另一方面要弘扬当地文化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时间积淀产生不同的文化形式,广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独特的语言形式,在文化的积累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民歌。如描写广西地理环境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描述广西人文景象的歌曲《藤缠树》;描绘广西节日景象的歌曲《三月三祝酒歌》;描写广西人民生活场景的歌曲《壮族大歌》,等等。所以广西被称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职学校是衔接地方与高校的重要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起点,在中职学校声乐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引进具有地方特点的民歌对学生进行培养,将学生的专业技术发展与传承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目标,这不仅能有效促进本阶段的声乐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加深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一、教学中突出广西当地民歌特色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以本地生源居多,如我校汇集了广西各地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当地方言——白话,这种语言极具地方特色,属小区域语言,有独特的发音与腔调。由于每年三月三广西有赶歌圩的传统,因此学生们从小就对当地民歌耳濡目染,可以用当地白话演唱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广西民歌有三个重要的特色,即地域特色、方言特色、文化特色。民歌是群众的生活劳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人们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环境融入到歌曲创作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广西民歌丰富首先因为其民族的多样性。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方,以壮族为主,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常住民族有44个。其次,广西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艺术,这些戏曲文化艺术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如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的桂剧;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采茶戏;以及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等,丰富的戏曲艺术为广西民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在民族语言上,广西的民歌融入了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仫佬语等11种民族语言,同时又融汇了平话、客家话等方言土语,可以说广西民歌是集地方戏曲、民族及语言之和,在中国民歌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地域特色广西民歌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广特地理环境的,依山唱山,依水唱水,将对大自然的浓郁感情寄托在歌声当中。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步形成了广特的民歌流派,主要有高腔山歌、平调山歌及评语山歌。高腔山歌,以对唱的方式为主,用喊高腔的方式呼唤对面山间劳作的人们,乐句简短,音域范围在七度以内,曲调高亢明亮。平调山歌,多在田间地头演唱,后逐渐发展为恋爱男女对唱,乐句较长,歌词即兴发挥,故事性较强,多表达男女爱慕之情,音域范围较广,曲调舒缓优美。评语山歌,类似于劳动号子,节奏感强,旋律平缓朴实,表现了广西人民朴实无华的性格。

(二)方言特色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及交流沟通方式,多样性的语言促成了民歌的多样化。广西的侗族大歌,就是由独特方言演变而成的多声部合唱。侗族大歌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对大自然的模仿之声,如鸟鸣声、风声、流水声等,在演唱的过程中描绘出一幅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演唱中多有两个声部,低声部为主旋律,高声部为低声部伴唱,高声部伴唱多以即兴发挥为主,在演唱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为旋律线条,变成旋律织体。

(三)文化特色广西民族文化为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例如广西苗寨、瑶寨有着浓郁的酒文化,从而孕育出了丰富的酒歌。广西苗寨、瑶寨多在山区,雨量大,气温炎热,环境潮湿,在平时生活劳作中,喝酒成为人们驱潮、迎客的好方式。饮酒时双方对歌一曲互助酒兴,有较强的娱乐性,歌曲因歌词内容分为猜码歌、祝酒歌与酒令歌,音域宽广,音调活泼。歌词风趣幽默,生活化十足。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6篇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想要全面的传承与发展就要要求传承人不仅能够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还要了解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及民族历史。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普及程度和传唱度都比较低,导致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人才流失,缺少专业传承人才。例如,湖南桑植民歌,目前只在一些熟悉民歌的中老年人之间传唱,青少年很少懂得小调、山歌,导致传承人才储备不足,一些高校即使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但因就业困难及创业等原因,也导致了人才流失。此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也大不相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更多要依赖民间音乐艺人,这些民族民间艺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但是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未受到重视,他们参加不了一些大型的表演活动,也没有在校园内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有一些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虽然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是传承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随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这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遗憾,也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损失。随着全球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不断交流,在音乐领域方面,我国音乐文化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比如“爵士”“摇滚”“嘻哈”等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感,加上在商业化的包装体系下,快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追捧。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关注度和传唱度低,使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加上西方音乐对年轻群体的分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当地政府由于资金匮乏,能够投入在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保护资金也不足。例如,广西地区每年都有对山歌的传统节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富有特色的对歌活动只能在村镇内举行,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缺少创新,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再加上当地对传统音乐教育重视度不够,教学音乐设备和师资的匮乏,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音乐的载体,也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融汇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文字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100多种语言,一些民族内部因区域不同还包括多种不同的方言和土语。例如:彝族是中国第6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壮族按不同区域使用壮语、阿西语、土语等。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很多是没有对应文字的,只靠当地族人的口口相传,这种情况也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当地乡土音乐教材都配备汉语注释,但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还存在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也比较少,很少能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课程,在一些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也大多作为选修课。而目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材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缺少本土特色。有的教材是当地音乐教师自己编制,达不到统一规范,对学生的音乐培养存在质量上的保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才流失的情况,为了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需要完善当前的教育体制,激发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确保基础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将民族传统音乐作为必修课程引入课堂,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传唱,让学生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基本认识,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第一步人才储备。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是民间艺人,他们是传统音乐的真正爱好者、实践者和保护者。各级教育文化部门要重点推进知名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课程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魅力。例如:开设“走进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大型专题活动,在感受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概况,录像中有葡萄、哈密瓜,有古老的建筑风格,有小伙子弹着冬不啦,有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有美丽的天山……之后由民间艺人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师生们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载歌载舞。同时,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学校也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音乐师资队伍,为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对有民族音乐基础并熟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考生,教育部门可以联合校方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在校期间政府给予一定资助费用,学生在毕业后回到本民族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教育工作,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音乐理念带回到本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新时代的音乐理念相结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音乐审美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下,更加关注音乐的流行和时尚。要吸引年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无疑需要跟上时代音乐的步伐,将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恰当融合。例如:《飞鸟情歌》它的曲风是HIPHOP和R&B相结合的,但是创作者赋予了它新的文化魅力,将藏族的谚语故事结合到其中,让人了解到神秘传说中的爱情信仰。江西民歌《十送》在金婷婷改编后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唱,一些不了解这首民歌的年轻人也纷纷寻找这首原唱歌曲,不仅增加了这首少数民族传统歌曲的传唱度,也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还有壮族“对山歌”也被多次应邀到大型舞台,民歌《唱山歌》和《藤缠树》由年轻歌手身穿壮族服饰进行演唱表演,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出了山歌优美的旋律,对歌衔接紧凑,加上传统音乐配合着现代化的音乐设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对山歌的民族特色,对山歌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还有很多有才华的创作人将民族曲调融入流行创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管是怎样的融合和创新,都是源于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喜欢,他们不断打破音乐的局限性,用歌曲充分表达了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政府政策上的改革和经济支持。在政策上,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建立保护传统音乐的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对象;在经济上,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经费的预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师资力量方面,可以动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鼓励他们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来,可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或特殊待遇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载体,歌词依托着旋律才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如果没有语言,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少数民族的语言无论从说、写和学习上都比较困难,只有本民族及当地人比较熟悉,对其他人来讲很少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100多种语言,除了汉语之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书写的文字表达。所以,想要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做好语言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和学习,保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但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甚至想要学习也找不到合适的音乐素材。在面临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具有少数民族当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在现有教材中找到合适的音乐课节,把民族元素赋予其中,学生会好奇原来很熟悉的教材内的音乐课程做出的改编,无形中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本中《刘三姐与阿牛哥》的课程,就可以把壮族的民族文化和乡土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山歌的历史和意义在改编后渗透出来,让学生们在感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更加熟悉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第二,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少数民族音乐都是基于生活创造的,如南京市彩调剧的演员和爱好者,经常会自发聚集在广场,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演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现场气氛更加真实和热烈,也深深吸引了周围观众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如果将彩调剧引入到乡土音乐教材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5000年的历史文明,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进入新时代,想要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想要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自身的不断努力,解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诸多问题,达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2]笪方能.民族音乐在文化生态中优化发展的传承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刘丹,张琰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19~122.

[4]鄢秀丽,戎龚停.新时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8(4):116~119.

[5]李继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重塑———基于文化消费背景[J].贵州民族研究2019(1):80~83.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淮剧;艺术特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70-01

一、淮剧的艺术特色

(一)淮剧具有起源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任何一种地方戏曲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多个要素的综合作用。淮剧起源受到“门叹词”和“香火戏”的影响,江淮地区劳动人们的秧歌、牛歌、号子,贫困人们的乞讨词这些都是淮剧艺术的源泉。在淮剧逐步形成之后它也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如徽剧促进了“香火戏”和“门叹词”演变为“盐淮小戏”,最终形成了带有苏北地方特色的新艺术――“三可子”戏。在徽剧催生的基础上,淮剧又经过了京剧的洗礼,20世纪20年代,一些京剧表演者将剧目、表演艺术、唱腔曲调纳入到淮剧之中,淮剧逐渐演变出“拉调”“自由调”,并逐渐走向成熟。

(二)淮剧具有传播地域广的艺术特色

淮剧传播地域广泛,不仅在江淮地区盛行,也遍及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淮剧可分“东西路”的发展,“东路”发展主要是里下河地区,以建湖、泰州等地区为中心扩散开来。“西路”发展则以清江、淮安一带为中心的上河地区,虽然“东西路”发展具有其各自鲜明的特色,但它们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淮剧的发展与传播。

(三)淮剧具有剧目丰富化的艺术特色

淮剧的表演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泛、生活色彩浓郁,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首先,从传统剧目来看,剧种丰富,涉及题材繁多,包括表现男女爱情的剧目,如《水漫蓝桥》《七世姻缘》等;有表达善和忠孝思想的剧目,如《孝灯记》《赵五娘》等;有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剧目,如《岳飞》《安邦定国志》等。其次,从现代淮剧来看,随着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淮剧也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鲜剧目,包括解放之前苏北地区的革命题材的现代戏,如《渔滨河边》《照减不误》;建国之后,文艺工作者又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戏,如《王贵与李香香》。改革开放之后,淮剧迎来了现代戏的发展高峰,剧目内容新颖、精彩纷呈,如《奇婚记》《唢呐声声》等。

(四)淮剧具有口心传承的艺术特色

淮剧最常见的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在淮剧传承中,大部分是由师父亲自教导学员,向他们展示表演的唱腔、身段、念白等技巧,同时也向学员讲解表演中的手势、眼神的运用,如何调节唱腔等细节。这样学员既能从师父的口传中抓住淮剧艺术的精髓,也能够通过自己对淮剧的认识来创新、发展。淮剧的心口传授会将唱词内容、表演技巧、演唱情感等相互揉和起来传授给学员,使得民间艺术、人、文化环境有机结合,让学员们能够深刻理解淮剧的精华,并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二、淮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一)淮剧的戏曲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娱乐信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情趣,淮剧作为盐淮地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许多剧种一样发展举步维艰。淮剧大部分演员都已年长,而要发挥淮剧独特的戏曲魅力,传承淮剧特有的文化意蕴就需要靠年轻一代,因此,淮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也需要吸引年轻的欣赏群体,这样才能使淮剧更有生命力。此外,淮剧在培养年轻人的同时也要增加新的旋律,让淮剧再发展、再突破、再创新,让这散落于两淮、盐阜大地的艺术,紧跟时代的脉搏,让人们能够从古老苍劲的旋律及独特的韵味、色彩、音调中,体验淮剧不一样的意蕴。

(二)淮剧的独特语言需要传承与发展

淮剧语言以江淮地区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通过不断衍变而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语言,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并且具有语调平稳、四声分明、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特点。淮剧语言使得淮剧更接近普通大众,更靠近人们的生活,使得欣赏群体能体会到回归本土、回归生活的感觉,使得淮剧具有其独特的戏曲魅力,因此,我们要将淮剧语言传承下来,让它为淮剧的发展增添助力。

(三)淮剧的经典剧目需要传承与发展

淮剧在不同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是它的精髓和魅力所在,展示了淮剧发展的里程。因此,这些经典的剧目需要传承与发展下去,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淮剧的发展,深入地认识到淮剧这块璀璨的瑰宝。淮剧发展早期,有些多优秀的民间小戏,如传统戏《女审》,大戏《九莲十三英》等内容简单易懂、语言幽默诙谐、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江淮地区风格和特色;发展后期,一些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如《施公安》《七国志》《渔滨河边》等,这些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打造精品艺术宝库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淮剧艺术作为我国戏曲宝库之中的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在传承戏曲文化和推进独特的盐淮地区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飞跃,江淮地区上升到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层面,使淮剧艺术具有更强的发展动力,笔者希望它能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语言与文化传承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 汉语语言文化保护 文化认同 文化多样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并使用英语。英语学习在丰富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同时也给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挑战。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是记录、表达、传播乃至发展百科知识的工具。”①很显然“百科知识”包括民族文化:即一个特定民族或社会已取得的各种成就或已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法律道德和等。因此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那么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会接触并学习该民族的文化,因此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也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者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

有报道称:目前中国人在花很大精力学习英语,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却一般,很多人对汉语经典作品知之甚少,不能顺利阅读本民族最优秀的古典作品,甚至不能用汉语流畅地书写文章。还有些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而忽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有人曾就中西方传统节日知晓率和认同度对北京和成都两个城市的200多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的知晓率和喜欢程度都低于对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和父(母)亲节的知晓率和喜欢程度。②

因此有些中国人开始质疑英语学习。质疑者认为政府教育部门过分强调了英语的学习与推广,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影响汉语语言文化的纯洁度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而支持者认为:学习英语、培养英语人才有益于国家与个人的长远发展,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会丰富汉语语言与文化,这将有益于而不是有害于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解决英语学习与汉语语言文化保护的“冲突”问题,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1.中国目前的英语和汉语学习现状以及政府对英语和汉语学习的管理措施

中国目前的英语学习向下推行到了小学三年级,有些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程;向上涉及到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教育,直到所有参加职称评审的社会工作人员。“截至2006年年初,中国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加在一起超过了1亿人,其中在校大学生有2300多万人;总体上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4”(《人民日报》2006年3月27日第十一版)。

在汉语语言文化学习方面,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均设有汉语课程,但大学语文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徐中玉指出,语文在大学多属于选修课,甚至被某些学校、专业拒之门外!大学语文课正面临“下岗”危机。

从教育与学习效果来看,两种语言的教育效果都不理想,语言学习似乎以考试为目的而轻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2.英语学习现状与汉语语言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

如前所述,一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引入与传播对本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

两者之间的“冲突”之一是:英语学习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间接影响了汉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教育。因为这些从事英语学习的资源本来可以被用来进行汉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保护、继承、发展与传播。

“冲突”之二是:过多的英语学习还会使国人对汉语语言文化产生轻视与误解,使国人对汉语语言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实际上第二种冲突带来的问题已经在中国出现。如上文提到的两项调查:中国部分初中生和大学生对一些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节日的了解与喜爱已落后于某些西方传统节日。

“冲突”之三是:外语学习与本土语言文化保护两者之间的冲突将会给社会带来种族与民族矛盾。这种矛盾已在美国出现。“美国有些小学根据法律规定为英语差的移民子女提供双语教育,结果引起当地其他学生家长反对。反对方认为,双语教育占用纳税人额外资金等资源,而且双语班有些课程采用移民国母语教学会引起民族主义,影响美国的主流语言文化等”。③

3.解决这些冲突的意义与方法

如上文所言,一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引入与传播对本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如果处理措施得当,这种外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将会对本土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

首先,这种挑战会激励我国政府与民众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为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强大的人与物质保障。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在汉语和英语教育上应施行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宏观上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树立汉语语言文化的核心地位,但又不压制歧视其他的语言文化。从根本上支持、鼓励并促进汉语语言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在微观上政府教育部门应制订出具体的在两种语言文化学习上支持与限制的措施。

再次,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中应融入汉语语言与文化内容,编写并使用既体现汉语语言文化又体现英语语言文化的语言学习教材与学习资料。

笔者曾对一些有影响的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作了一下统计,发现教材选录的教学文章中涉及中国语言与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极其有限。被调查统计的教材主要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浙江大学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翟象俊等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和李荫华等主编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统计显示:被调查的四套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共选录文章240篇,其中涉及中国语言与文化内容的文章数量只有5篇,占2.08%。因此我们可以编写并使用既体现本土又体现外国的双重语言与文化的英语学习教材与学习资料。甚至可以尝试用英语编写纯粹体现汉语语言与文化的教材及学习资料。

另外,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用英语保护并传承汉语语言文化;其他如翻译、使节、导游等英语工作者也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关注这一点。

最后,树立宽容自信的多元文化认同理念,兼收并蓄,共存共荣,保护世界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与汉语语言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非是不可解决的,只要政府与民众树立正确的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中国人一定能够保护、传承并发展好自己的汉语语言文化,同时又能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优秀语言文化,实现世界多种语言文化的共存共荣。

注释:

①刘润清.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5-10-19.

②李芳.初中生究竟认同哪类节日[N].中国教育报,2008-4-7.

③梁建峰.美国教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田志凌.母语与保卫战: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N].南方都市报,2004,11.

[2]姚宝荣等.中国社会与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李征.专家:我国英语过热 大学语文沦为“鸡肋”[N].http:///200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