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1篇

一、语言符号与符号类型

符号,是物质性的,它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它所传递的必须是一种规约性的社会信息。语言学者们认为:语言符号是以物质性的语音或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载体虽都包含一定信息,但载体与传递信息之间的联系是任意性的,而且这种联系在一定社会集团内是共同确认的。

舞蹈属于非语言文字文化,但它们具有和语言一样的符号性、系统性、任意性的特征。舞蹈符号的物质性,是舞蹈者综合图像、色彩、声音所体现的动态形象,而且包括舞蹈者在表演过程中所在的环境,使用的服饰、道具与音乐等作为信息的载体,才能被人的感官接受与理解。因此,舞蹈动态形象所传递的符号信息,并非一般的或个人赋予的独特含义,它是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舞者与观赏者所辨析的符号信息。

语言学者们认为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要使语言建立必须有言语,要使言语为人了解,必须有语言。引用语言学关于语言与言语的理论,解释舞蹈的“语言规律”与“言语特征”,可作这样的比较:动态形象犹如“言语”,一种舞蹈的表演形式犹如“语言规律”,舞蹈的动态形象是无声的“言语”,它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受到“语言规律”的制约。舞蹈动作、体态、节奏以及服饰、道具等,是“舞蹈言语”的物质性,它们只有合乎“语言规律”时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民间舞蹈的民族与地区性的文化特征,犹如民族语言与方言之区别,所以在发挥“舞蹈言语”的创造性中,既要加深“舞蹈语言”的规律性,又要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按照符号学的理论,物质载体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任何一种符号与它所代替的事物、现象都具有“相似性”、“相关性”,与它所传递信息之间具有“规约性”的特征。民间舞蹈的符号性特征和一般符号相比较,可作如下的释义。

民间舞蹈中的“相似符号”,如模拟劳动生活、模拟鸟兽类等动态形象;“相关符号”,如民间舞蹈活动中的特定时间、场地设置的要求,所使用的服饰道具等;舞者的动作、姿态、手势的象征意义,和它传递的民俗心理与审美情趣等,虽远远超过动态形象的本身,但它受到民族与地区文化的制约,属于“规约符号”。因此,我们通过舞蹈者、舞蹈活动所展示的“相似性”、“相关性”符号,可以分析民间舞蹈的物质性、非物质性的各种文化因素,通过“规约符号”研究群体活动所体现的本民族与地区性舞蹈文化的特殊性。进一步,从舞蹈者本人的规约符号中,探索舞蹈者展示舞蹈文化的创造性与局限性。由于舞蹈符号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舞蹈研究者,应具备语言学以及多种学科的广泛知识,才能准确地诠释舞蹈信息符号的文化内涵。

二、舞蹈文化符号的特殊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文字和人的直接传承进行的。语言文字形成之前,人类文化则是通过声音与人体动态进行文化传承的,这种非语言文字的传承方式,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诗歌、音乐、美术可以用文字、曲谱、绘画和雕塑保存下来,并且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后,惟有舞蹈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仍保持着动态性、综合性、直接传承的文化特征。因此,舞者的动态形象遂成为舞蹈最根本的文化特征,动态形象是传承民族文化信息的特殊性符号,在看似简单或多有相似的动态形象的符号中,它却包含有民族、历史、自然、社会以及表演者自身的各种文化信息。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2篇

一、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1.隐性教育内容的隐蔽性符合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因素都制约着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教育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青少年学生的接受心理受到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价值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然而道德作为社会本位的价值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外在性和相异性。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接受活动可能存在相排斥的现象。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不过并非所有青少年学生都有清醒、自觉的认知,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大环境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已在其心中“扎根”,实用主义已“占领”其头脑,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对德育的重要性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心理障碍,就会影响其接受程度,甚至连德育工作者也可能被其拒绝和否定。而隐性教育对于克服道德教育和接受主体间的排斥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隐性教育将教育的价值目标隐藏在所创设的教育性活动和教育性环境中,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或载体完成教育内容,既可以规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又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心理。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活动接受道德信息和价值。

2.隐性教育对道德说教的淡化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契合性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必需。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道德说教和灌输,方法手段较为单一,无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接受度,导致德育实效性欠佳,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和逆反。由此,迫切需要转变德育模式,采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模式。而隐性教育通过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淡化了传统德育的说教,避免了因学生逆反产生的效果不好等现象。隐性教育可以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隐藏在教育性环境和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因此也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接受,他们的德育主体性从而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内在的道德需要逐渐转化为道德学习的动力。

3.隐性教育的体验性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具有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实践,把道德观念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的过程。道德实践是沟通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其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实践强调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恰恰与隐性德育所强调的体验性相一致。隐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在其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体验的机会,使他们能亲身经历各种道德活动,感悟道德真谛,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二、网络载体的发展使隐性德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除了利用传统的各类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开展德育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载体收集和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包揽中外、纵贯古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载体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最大限度延伸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传统的德育载体相比,网络德育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网络德育载体给隐性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网络载体有助于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精神载体和实践载体等,这些载体从不同维度充分发挥着隐性德育的功能。进入网络时代,隐性德育的载体不应局限于传统载体,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积极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延伸隐性德育的时空范围。相关研究及实践证明,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更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满足精神需求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2.网络载体有助于转变隐性德育的对话模式

与传统隐性德育对话模式不同,网络载体往往采用交互式沟通方式和对话模式,这种沟通与对话模式常常通过QQ、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多种途径实现师生互动。随着传统德育模式由“主体―客体”关系模式向主体间性德育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真正成为了双向互动性的交往活动。在此沟通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更有利于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沟通境域,凸显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积极性,最终提高德育效果。通过网络载体进一步实现沟通与对话,可以使主体间性德育迈向新的高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中,虚拟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由于聊天主体部分信息的隐匿性,使得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隐性德育“灌输”的有效性。

3.网络载体有助于增强隐性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载体具有信息无限性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等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体。青少年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任何信息,大大提高了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加之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更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德育手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可以使学生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老师倾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东西,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三、网络载体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失范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载体的不足之处,即信息内容繁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间。加之青少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有时无法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从而使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遭到质疑。

1.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网络语言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当前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话语形式。网络语言的流行为隐性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网络语言存在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加之网络交流群体中部分信息的隐藏或缺失的特殊性,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有些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和自己的身份严重不符,不守口德,随意对网友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有些青少年学生肆意诋毁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误导其他学生的道德取向;有些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交流时提供给对方虚假的信息,欺骗型网络语言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质量和言语道德。

网络语言的非道德现象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美德的影响力,一方面反映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道德反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道德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学生似乎对道德的缺失麻木不仁或习以为常。

2.青少年学生为之着迷的网络游戏深刻影响其行为方式

当前网络游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优秀的网络游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既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然而由于当前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习惯于暴力和血腥场面,将严重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现实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其道德理性和法制理性的丧失。

3.青少年学生面对网络舆情表现出的非理性倾向考验着隐性德育的实效

网络道德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所表现出的带有道德评价的意见或言论,形成舆论共振,从而对社会构成一种舆论压力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促进。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载体,对于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可以隐匿青少年学生的真实身份,使其不必拘泥于传统习俗,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当代青少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情绪浮动现象流行,他们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其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场所。当他们面对一些网络事件时,极易产生共鸣,甚至群情激动、热血沸腾,大有情绪化与非理性的趋势。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在逐渐增强,爱国主义情绪在高涨,但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助长不良思想、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播,而且会大大削弱隐性德育的实效。

四、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的优化路径

针对由网络载体的负面效应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优化路径,切实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1.积极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他们交往比较频繁、密切,成员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同辈群体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他们有着共同的崇拜偶像、共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消费方式,因此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正面效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负面效应则是会使他们逐渐背离主流文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用户,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同辈群体正由实体同辈群体逐渐转向实体同辈群体与虚拟同辈群体并存。网络同辈群体既包括实体同辈群体,也包括从未谋面的网友等虚拟群体,而且这种网络同辈群体也有自己的亚文化,亚文化同样在群体中发挥正面和负面影响。这种网络时代的同辈群体亚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德育资源,德育工作者要正视其存在及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积极引导亚文化的发展走向,使其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产生规范效应,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通过发展网络同辈群体亚文化,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促进青少年学生情感与认知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此外,德育工作者还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使其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推动整个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2.不断打造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也存在着生态危机的问题。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滥用或误用网络,导致出现信息污染、信息侵权和文化失衡等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网络系统正常运转,而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网络时代学校的德育策略,化解网络生态危机。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加强网络化人文关怀则是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载体,创设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主要通过QQ、电子邮件、飞信、微博等载体进行各种交互式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构筑网络德育的良好氛围,以此形成网络人文精神情境,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科学,2010(2).

[2] 黄意武.网络游戏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3] 黄映玲,薛胜兰.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语文教学;文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45-01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什么?历来都有不同看法。我比较偏向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句话我们能得出,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文字为书写工具、文学为基本内容,具有广泛文化意义的学科。

语文作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关系到人的协调能力和发展空间,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社会性,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语言进行的。同时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语文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人文资源,其他学科都没有语文的人文性充分,没有语文的人文性丰富。

二、文化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这一切都说明文化与语文密切相关。根据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解释: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内心情感与冲突三个方面。文化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应该就表现在:

第一,语文教学要关注自然。人一生的衣食住行,都仰仗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有两种办法,一是强取豪夺,一是公平获得。如果征服过度,就会受到惩罚。所谓“天灾人祸”,多数都是因为“人祸”。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天人合一”。 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道家明确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中庸》在进一步发挥时所讲的"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通过对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而在价值上取法于天地,从而在价值上与天、地合一,等等。当今人类生存面临危机,都是我们忽视自然的结果。如果连生存的条件都没了,人类会怎样?事实上,对自然的关注,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关注自然。

第二,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梁漱溟先生讲过,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儒家就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办法,至今影响着中国人。孔子的“仁学”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克己复礼曰仁”。《大学》所提的“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等等。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事实是道德的滑坡,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只有利益,缺乏诚信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存在极大的伤害。语文教学应利用教材本身的优势,用中国文化中优秀的、精髓的思想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这样社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第三,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本身。对学生本身来讲的话,就是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懂得认识和处理自身内在的情感矛盾。我国文学作品中基本上把人对善恶的区分看做一个人的本质。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之所以被当做反面人物,就是因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想天下人负我”的自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区分善恶,是非,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注学生是否因为阅读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是否成为有思想的人。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26-01

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汉语言文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到一定层次,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涉及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现代文的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一、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语文现代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从多年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经验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而现代阅读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载体。学生在现代文的阅读中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动态、欣赏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阅读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二)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而现代文阅读无疑是语文知识具体化呈现给学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任何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都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而据调查在近几年中考中,考生失分最多,败的最惨的一块领地,莫过于现代文阅读这一版块儿了。因此,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学生现代文的阅读水平,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点。同时,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毕竟在现代文阅读中获得成功,就意味着学生综合观察、判断、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个人情操和情感表达,成了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个人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情操,就成了核心环节。而现代文阅读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毕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说教式的情感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汉语课程标准》强调:“汉语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语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汉语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汉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二、增强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学生和教师的难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理解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在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拿高分,实现“高分高能”。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汉语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立足全局,细化局部。

阅读文章首先必须要把握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了解文字的思想核心,才能把握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进入文本语境。但是,整体的掌握,不代表细节的了解,古人讲求“微言大义”,现代人在文章写作时,也通常会借助细节,或者说局部表达个人情感。因此,要想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水平,首先就得了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揣摩。而这样的原则,在实际考察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学生学会立足全局,细化局部,就可以在做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思想深度。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汉语教学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文章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是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吸取知识养料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构建个人文化观,增强个人思想深度的基础。毕竟,学生如果真的能在文章中,体会到各种文化精神,体验到作者的内在情感诉求,能够把握文章的文化意义,那个人的思想意识必然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分高能”并不是一句空话,要想在现代文阅读中取得好成绩,技巧是外在的,知识素养才是内在的,是必需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宗旨,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点,强化文章中的文化意识教育,把文化这一代表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端午日》一文中,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关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作为阅读的重点,让学生从文章中发散思维,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因子进行适当探讨,以此增加学生知识面,扩展学生思想宽度。

总之,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中国英语的传播方式;

中国英语,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即英语在离开固有文化背景下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逐渐发展改造的英语。“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概念是葛传规先生在1980年的《漫谈由汉译英》中提出的,他研究发现中国英语极具中国特色,这一点区别于英语本土文化,如“”、“改革开放”等,这些词都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熟知的。中国英语是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底蕴的分支,根本区别于中式英语。既然中国英语是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英语变体,如何发扬这一语言,进而融入到世界广泛应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随着中国英语的推广,中国文化也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崇。针对中国英语向外传播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文学方面入手。

①加快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翻译,可增添中国人文风情的内容,斟酌文本中中国英语的使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传播中国英语的优良载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曾说:“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出版中国古典名著的汉英对照版,不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而且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出版界的自信形象。”此道理同样适用于中国英语的对外传播。

②聚集权威专家编纂中国英语词典,使中国英语逐步走入正规化、规范化。双语词典设计集聚两种不同文化,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上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双语词典都是内向型,这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语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同理,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外向型双语字典的编纂工作,使双语词典在中国英语的传播上真正起到桥梁的和纽带的作用。借鉴牛津、朗文字典的成功案例,致力打造一本专属于中国英语的权威词典。

③以宗教为载体,通过宗教典籍的翻译及扩散使中国英语渗透到国外生活。宗教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既深受语言的影响,又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是储存宗教文化的容器,其中积淀并保存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这种积淀表现在语言的诸多层面,无论是词汇、语音,还是语言结构,无不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润与渗透,甚至可以说:“若将语言中的宗教痕迹全部抹去的话,我们的语言将是十分苍白、乏味的”(季羡林,1995:78)。正如英语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督教以及其经典《圣经》影响,将中国宗教经典用规范的中国英语编译并推广,比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育手段传播:

①进行中国英语的专业讲座,用最简洁的方法使得小众群体得到对中国英语的准确理解。

②利用孔子学院。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标准的中国英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英语的使用;并穿插讲解相应中国英语的背景知识辅助学生理解中国英语的特色。

③从长远着手,关注对中国英语专业人士的培养,加大对中国英语研究及传播项目的支持。

三、积极开展有助于中国英语传播的各项活动。

①将中国英语实际运用到商业活动中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的商贸活动愈加频繁。利用商业往来的契机,在广告、告示牌的使用中选择标准的中国英语进行翻译和注释,从经济方面增加中国英语使用的频度和强度,促进其传播。

②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节、电影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推广中国英语。

四、丰富传播的手段和媒介:

①翻译:

运用地道的中国英语翻译地标文字,超市商品说明等,从生活细节体现出中国英语的规范化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英文翻译并不少见,但准确的翻译则不易多得。无论是因为语言水平亟待提高还是因为中西语言中固有的不可译现象,给中英文的转换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规范生活中中国英语的使用,可以逐步实现其推广。

②文化产品:

以书籍为载体推广中国英语;正确应用影像作品,通过规范电影、电视剧、动画的制作,在从各方面展现中国文化的同时,丰富中国英语的传播方式;利用电视节目及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效用顺利推广中国文化。例如BBC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必定遇到将汉语准确翻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使用标准的中国英语,利于将中国英语在国外顺利推广。

中国英语的传播是一个循序就渐进的过程,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英语的传播铺平道路。

中国英语作为中国文化和英语语言的载体,并将在未来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化也将为世界语言的历史画卷中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中国英语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地更好实现注入强大的推动力,愿中国英语早日走出国门,名扬四海。

参考文献:

[1]黄金棋. 应当肯定“西译汉化”现象的积极面[J ]. 中国翻译,1988(1):39- 47.

[2] 贾德霖. 思维模式与线形序列- 汉式英语语序特色[J ].外国语,1990(5):12- 16.

[3]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 24.

[4] 谢之君. 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 ]. 现代外语,1995(4):7- 11.

[5] 林秋云. 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J ].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16- 17.

[6] 张智中. 兼容并蓄双层操作――异化归化之我见[J ]. 语言与翻译(汉文),2005(2):44- 48.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短信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已经引起了一种革命,有人说它是继网络之后出现的第五媒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确,短信开辟了信息的新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其来势汹汹,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新载体。

一、短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实现提高其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这一教育目的,教育者就要选择一定的教育形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开展教育活动并通过这些形式和中介与教育对象进行互动。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手段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但是,不是一切形式和手段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毋庸质疑,短信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具备了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可能性,短信的互动性更能使

主客体之间发生很好的联系。

二、短信具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独特的特点

短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其他载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短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由于运用了很多押韵、对偶、谐音等多种形式,短信的搞笑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而这种趣味性正好符合大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如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精力旺盛,个性活泼等,所以一直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如果高校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短信的趣味性结合起来,能用短信的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短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时代的发展总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鲜事物,给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并热衷于新鲜的事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关注和吸收时代的这种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洞悉生活中的变化,尤其是要对那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特色活动形式和内容予以格外关注,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关注的信息加以整合,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代性。而手机短信作为当今最时尚的沟通方式之一,最吸引人的是它所一贯标榜的个性化,这在各种手机生产商对手机和其服务种类的宣传口号中就可见一斑。现代人都有个性彰显的需要,手机使用者也以追求个性为自己的行为做诠释,有了最新颖的短信往往会向朋友们、同事或同学等展示一下,这客观上促进了短信的流行。

第三,短信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地实现即实效性主要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结合和两者间积极互动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能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产生呼应和配合,以及呼应和配合到什么程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有利于促进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形成主客体共同活动,产生“谐振”。由于手机短信不受时间、空间、主客体的限制,这极大地满足了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的需要。手机短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编制发送或被接受,它不受主客体的限制,同一条短信可以被不同的主体发送,可以被不同的客体接受。它打破了原先的时空观念,提高了人们的互动频率,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实现了形式上的“天涯若比邻”。

三、短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短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传统媒介所没有的优势,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问题。

第一,短息作为传播的中介,发送信息的速度慢,耗费的时间长。相对于其他沟通方式如说话,编写短信的速度要慢的多,据2007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网络短信大赛统计,当时网络编写短信的最快速度为一分钟125字(用手机编写短信速度更慢),而中国人的平均说话速度为每分钟200个汉字。因此,要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时候两、三句话并不能说清楚,相比于直接对话,短信耗费时间更长,可能一个小时说完的话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编写信息,这对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是巨大的工作量和时间耗费,由此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短信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符号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是看的、听的、嗅的和触摸的。它可以是讲话、文字、印刷品和画片,可以是一个姿势、一个微笑、搭在肩上的一只手、一阵大笑或者一股香味。姿势传播的主要研究人之一雷?伯德惠斯特尔把姿势传播称为运动学,他估计,在有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传送的。不完全清楚他是怎样计算的,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从人类传播中得到的信息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远非语言或文字能概括的。因此,只是作为文字沟通的一种方式,短信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第三,短信的反馈形式是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沟通,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者、接收者、编码和解码、目标、背景、信息、渠道或媒介、反馈、噪音或干扰。反馈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相互间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动态沟通过程,一个信息引起一个反应,而这个反应又成为另一个信息的起点。反馈是多方面的,包括接收者的言语、文字、表情等等,在某些场合,一些非语言表达的反馈如表情、动作等更为丰富和直观。而在用短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是非面对面的,他们之间的反馈方式是彼此的文字和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信息,而没有表情等身体语言的反馈,没有其他反馈形式的帮助,信息交流的双方可能有时不能完整理解文字和其中的信息,甚至会曲解。这是因为在信息的传播中,交谈的双方无意中露出的非语言提示比有意给的有意思得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以一部分做出举动的,因为传播行为反映了整个人,所以通过非语言方式给的信息,许多是来自内心深处,难以压制。埃克曼和弗里森在一九六九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被允许照脚和腿的位置及动作的法官比只对照头和脸的法官在电影中容易看出被照的人设法掩饰的效果——被观察的人较能控制脸部表情而不是控制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这两位实验者在早些时候的研究中发现,他们仅仅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接受心理疗法谈话的病人拍照时处在哪个阶段。非语言符号可能加强或者扩大口头信息。它起的作用相当于关键字眼前的一个动作或者停顿、讲话中的强调语或者“真诚的目光”对讲话人的作用,以及教科书或手用中图解的作用。所以,尽管非语言的符号不容易系统地编成准确的语言,但是大量不同的信息正是通过它们传给交谈的彼此的。因此,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面的交谈所取得的反馈效果,总比背对背的短信来的及时和完整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短息无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声情并茂和以情动人,也就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四、开发利用短信,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短信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新载体

短信作为大学生喜爱的沟通方式,已经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与沟通,减少了学生面对老师时可能出现的拘谨和尴尬,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短信这种匿名的方式,可以避免各种顾虑,消除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宣泄思想情绪。相对于以往的报告、讲座、征文等相对单调、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手机短信更加时尚流行,方便快捷,易于传播。另外,通过开展优秀健康短信的征集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用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语言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短信将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新载体。

(二)如何有效利用短信这个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待研究

短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造了沟通的无限性,具有私密、便捷的特点,在简短的信息传递方面,特别是针对不确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短信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群发的“好好学习也是爱国行为”、“锻炼身体就是参与奥运”等,在学生中就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短信也有它不可克服的缺点。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心灵的沟通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背对背就能沟通的,它需要彼此的信任、及时的反馈,敞开心扉的畅谈,但短信由于编写数量、编写速度的限制、反馈形式和表达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只能在某些场合适用而不能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短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的运用短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待于研究。

(三)如何克服短信带来的负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待解决

众所周知,短信在给我们手指以键盘跳舞感觉的同时,也可能腐蚀我们的精神和道德。美国学者T.R.莫里森认为,未来社会将是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支配或控制信息流向的时代。由于短信的使用受时间、地点、环境等的限制非常小,操作简单且经济实惠,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可以通过短信快速传播。当前,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一些敏感的、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以及与青年学生思想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在手机短信上找到它的踪影。因此,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年轻的文化,正成为高校校园中的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同时,由于短信媒体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拥有林林总总的“把关人”,与其他传统的媒介形态相比,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更是具有不可选择性,无限丰富的信息被不加控制地四处传播,导致短信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短信“入侵”也让老师和学生防不胜防,甚至可能会颠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带来的成效。因此,短信这种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克服短信这种新载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扬长避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7篇

摘要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风行荧屏――把方言应用于电视节目。方言是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包含着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电视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作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的电视与承载着地区文化历史特色的方言的“联姻”,正实现着电视节目形态新的转型。

关键词:方言电视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人们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具有非常显著的群体性。方言的群体性是指某种方言是属于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此方言的形成是由某个群体约定俗成的。方言是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最一般的语言,是由民众自我创造、自我使用的产物。

方言是汉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学和语言学的宝藏。通过方言可以发现民风民俗和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方言类电视节目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同时方言电视现象关系到国家的语言政策问题,关系到普通话的推广问题,关系到国家广播电视的引导政策问题。

因此研究方言电视现象可以为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语言学、民俗学、文艺学等众多学科提供某些思路。而且从这种现象分析中得出的策略探讨,可以为国家的语言政策和广播电视政策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也可以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点贡献。

一电视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

1、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不能满足所有受众需要

从目前形势分析,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挂》、《台州百晓》等方言新闻节目的收视效率都相对比较高,但仔细研究其观众结构后会发现,这些观众绝大多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地方人群。受众结构的偏向,是制约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发展的一个因素。如何弥补受众面的狭小,扩大受众范围,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在题材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在内容上,以方言为媒介的节目也只适用于关乎当地普通民众的民生类新闻、娱乐类节目等。而对于严肃的政治类,重大经济性新闻等则理所当然的不适于用方言,而采用普通话播报。这是限制电视方言新闻施展空间的另一个原因。

电视方言类节目要在成熟稳定的媒介市场中落脚,必定要有社会文化的支撑。作为市场策略的方言新闻为什么能够有高收视率,又会有瓶颈制约,只有在文化空间中才能找到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地域特征明显的方言言说形式,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方言新闻的地域文化策略的分析,是对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的进一步理解。

3、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目前有跟风的倾向

方言节目中夹杂了一些很不规范的语言用法,对大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用语有误导作用。方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文化背景,所以电视节目用方言做出来会有一定的本地“观众缘”,但也带来了区域文化承载与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冲突。眼下各地城市都处在改革开放之中,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创业人员来自各地,需要有一种包容性强的城市文化。方言节目的大量存在,却有悖于“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和新型的城市文化诉求。还应该看到,当下有不少方言节目表现出强烈的低俗化倾向。如果不加节制地开办方言节目,或是方言节目内容上安排不妥当,势必给所在地城市形象、媒体形象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

二方言在区域传媒应用中的策略

1、避免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流于“小气”和“俗气”

电视方言新闻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诞生,收视率是它的强大动力源,但是如果一味的被收视率所左右,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规范和文明,就会把方言新闻导向“小气”和“俗气”。

媒体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引导教育受众的职责。虽然说方言节目是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尝试,但是保证语言使用的规范,提升栏目的审美品格。主持人即兴口语易于随意,大白话、大粗话使得节目流于“小气”和“俗气”,使电视节目失去了应有的审美意义。另外,不能因为追求趣味性而减少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也不能影响新闻的可信度,不能由平等而庄重的传播异化为不负责任的街头巷议,获得实用可靠的信息仍然是受众收看新闻的主要目的。

2、探求方言播音的发音方法,美化方言新闻

纯正普通话听起来声音饱满圆润,语言风格规范、庄重、清晰、简洁,正是因为它借鉴了歌唱发声学的方法并对之进行改造,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形成了具有艺术韵味的播音风格。而方言播音都是地方性的播音,每个地方的方言又不一样,无法根据其特点作统一的研究和改造,所以方言播音员大多是凭着感觉或是从当地地方戏剧发音寻求技巧,造成发音的偏差。方言播音是更生活化的语言,它无需苛求普通话的艺术意蕴,但是追求自然流畅、清晰简洁是理所当然的。

三结语

本文分析得出,在媒介市场竞争和地域文化的背景中诞生的电视方言新闻,有它获得高收视率的外在和内在原因,电视新闻表达方式的平民化、本土化、小众化,对本地资源的充分运用,反映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形式上的一种改革思路,也预示着整个传播媒介改革发展的趋向,它的经验是值得大众媒介在寻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借鉴和研究的。

但同时也应注意,方言这种形式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瓶颈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毕竟它也是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不论方言新闻能走多远,不论它还能掀起多大的涟漪,抑或是消身匿迹于电视媒介,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中国传媒业在改革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电视新闻人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彰显,寻求自身发展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年。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西方文化;渗透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很多小学生反映英语学习较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西方文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运用语言得体的需要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更加得体,必须要掌握该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由于中西方国家宗教、社会、物质、生态等环境不同,导致语言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防止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误会,人们在交流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譬如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对方是否吃饭,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但是这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人们会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让学生运用的语言更加得体,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培养语言思维的需要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离开了文化就变得毫无意义,同样,文化若是离开了语言就无法体现。文化背景对语言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影响。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并且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掌握英语技能、学习英语知识与熟悉西方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方式。

(三)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宽广。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就业,外语能力都是一项必备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方式

(一)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文化差异的比较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首先,对饮食文化差异的比较。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是酒桌文化,中国人吃饭喜欢大家坐在一起,点一桌菜摆在中间,相互敬菜敬酒。但是西方则不同,西方人忌讳敬菜,喜欢各点各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讲究群体性,而西方人更偏向于追求个体性。其次,礼仪文化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而西方人更喜欢拥抱和接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和谦逊,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直接和外向。除了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还有姓名差异、节日文化差异等。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直接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英语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新教材中有很多的英美文化知识,英语老师可以对教材中西方文化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以此渗透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例如,“Let’sgotothepark”这篇课文中出现了中国的秦陵兵马俑。这是我国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英语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悉尼的歌剧院OperaHouse、日本的富士山FujiMountains以及英国的大本钟BigBen等。通过这些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建真实性的语言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创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习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误会。老师可以根据Ben’sbirthday这篇课文的内容,创设如下的场景:中国人一般收到礼物后不会当着对方的面拆开,但是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在收到礼物后更喜欢当着对方的面打开礼物,再表达自己的谢意。通过这样的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综上所述,文化和语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载体,小学英语老师要意识到西方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渗透方式有效渗透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