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兽医学的特点

中兽医学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兽医学;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针灸技术,用于畜禽疾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病证防治技术是动物疾病防治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兽医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中兽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兽医学时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往往造成对中兽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此外,传统的中兽医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现代兽医发展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改变传统的中兽医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兽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时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内容多、涵盖范围广,几乎囊括了从基础理论到病症辩证及预防治疗的全部内容,而且思维方式又与他们西方医学存在较大差别,对学生接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做到学以致用。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中兽医教学内容,在保持传统中兽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突出现代养殖业中畜禽疾病特点和传染病防治技术,对有些内容实用性不强,如马属动物的病症等,应予以简单化。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宠物疾病和经济动物疾病必须给予重视。根据中兽医的实际应用型和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采取删繁就简,注重应用性,优化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中草药部分重点在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和组成方剂,忽略现代中药药理和临床应用,造成学生在临床上不知如何应用。因此,介绍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同当前中药药理最新研究发现和临床上一些中兽医产品结合,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加中兽医学现代研究的新知识、新机制、提取新工艺、新药效、新热点等相关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例如,在中草药的教学中,涉及中草药种类繁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编制中药图谱幻灯片,并结合现代提取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既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刺激,同时也加深了记忆。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广播者,而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查阅的相关资料总结成讲稿或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来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PBL教学法、启发式、发现法和讨论法研究法等新模式也应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既能弥补课题教学的不足,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为了适应培养目标需要,在中兽医实验项目设置上,使之更贴近临床实践需求:①中药标本设别:通过中药标本的采集、中药饮片的制作和观察,掌握1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②中药药理学实验:通过开展常用抗菌中草药的体外抗菌实验和赤芍活性化瘀实验,是学生对中药药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③中药制剂学实验:通过散剂、汤剂、丸剂的制作和参观大型中兽医厂,以了解中药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④针灸学实验:熟练掌握临床常用针具和马、牛、犬的常见学位;⑤脾胃虚证:通过建立人工发病模型,观察症状,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综合研究脾胃虚证,认识虚证的本质。此外,通过开放中兽医标本室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4改革考核方案,完善评价体系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兽医中药学 教学改革 过程管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2.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几千年来,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兽医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兽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兽药的品种来源、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牧医工程学院自2001年设立兽药制剂专业,兽医中药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唯一的中兽医体系的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兽药人才。从而更好地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在长期的兽医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中兽医学的理论体系有别于西兽医的思维模式,而多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内容,因此,若是按照中医药院校讲授这门课程的方法,学生很难接受,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更谈不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的灵活应用。此外,因为没有其它的中兽医临床如方剂学课程,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工作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中兽药相关的内容,却苦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针对学生提到的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农业院校特点,进行如下教学改革。

1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中兽药的兴趣

第一堂课,以“药食同源”为引子,以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中兽药为开篇,如山药、大枣、生姜、大蒜、芫荽、蜂蜜、葱白等,让学生对中兽药的神秘、空洞、毫无概念,很快变成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食物等,很快提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

在讲到中兽药四性基础理论,寒热温凉,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服用薄荷之后是清凉的感觉;喝了姜汤水胃部会有温热的感觉等等,引出药物寒热温凉四性以及药物的归经的概念,同时提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中医总的治疗原则,即病人体寒,需要热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病人体热,则使用寒性的药物。也就是说,药物的性质和疾病的性质是相反的。薄荷能够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微恶风寒等外感风热表证,因此为寒凉之性;而干姜对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里寒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为温热之性。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学生很快明白,中兽医、中兽药离他们并不遥远,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学习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在学习到具体药物以后,带领学生到专门的中医院大学中药标本室进行参观,玲琅满目的植物标本、动物标本、矿物标本,栩栩如生的的水浸标本室,如进了天然植物园,一排排的腊叶标本,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如此繁多的中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是很难的。在理论教学中,每讲到一个重点药物,即将这个药物的原植物、饮片、果实和种子等在幻灯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两次的认识,印象进一步加深。尤其有些中药是平常在校园中常见的植物,或者是学生在田地里见到过的、或者是吃过的食物,学生对该药物的兴趣就大大增加。学生一看到这些常见的植物,竟然是传说中的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通过这种多层次、立体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我们大家常见的柳树皮,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就有医生使用它治疗风湿痛。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最初也是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他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学生们很快将这类药物牢牢的记住了。另外,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家乡周围的中草药,可将采集的中草药或者照片带到学校,让不同地区的同学互相认识不同产地的中药原植物;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去中药店、中药材市场去识别中药,去兽药市场认识中兽药相关的制剂,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加强过程管理,监督学生学好每一堂课

学生入门以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兽药涉及的药物非常多,需要学生掌握熟悉的药物也非常多,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多、难记忆、枯燥乏味和容易遗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各论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尽量让学生能够反复记忆,抓住学习重点,掌握中兽医的精髓。

2.1学好章节概述

我们所用教材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来分类,在每一章的概述部分,是以本章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学好了章节概述,在学习具体药物时,就不需要重复记忆和学习,只需比较和共性部分差异的内容。记住了本章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就记住了本章药物最为核心的内容。例如:化湿药物,都具有化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而在苍术、藿香、厚朴、佩兰、草果等药下,就不必反复记忆功效主治方面的这些重复内容,只需找出各个药物的特点和差异。通过这样学习,学生只要知道了某个药物(下转第64页)(上接第55页)在那个章节,就知道了这个药物最为重要的用途,然后再学习特殊的用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2 10分钟课前测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的普及,发现很多的学生在课前玩手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好这段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碎片时间的学习,上课前10分钟,进行课前测验。这样一来,早到教室的学生会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上次课程的复习,积少成多,而十分钟的测验,是对学生前面课程的检查,也对没有好好复习的学生是个很好的鞭策,学生普遍反应这种方法对克服惰性非常有效,同时也避免了期末考试前的无所适从。

2.3穿插著名的中兽药方剂

方由药成,药为方统。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中药学的学习是基础,后续是方剂学的学习,我校兽药制剂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和中兽药相关的课程只有中兽药一门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中兽药相关的企业,需要用到方剂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在讲授到具体的中兽药的过程中,给学生穿插相关的著名方剂,特别有代表性的,会给学生讲该方剂的来源,如何选择药物,君臣佐使如何搭配,遇到不同的病症,如何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方剂等等。比如许多中药的功效、主治与方剂的功能主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方剂中的君药常常体现了方剂的主要功效特点。比如麻黄作为君药,配伍桂枝、苦杏仁、甘草组成的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特点,治疗因为风寒素表,肺气不宣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喘等。而在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则主要发挥开宣肺气,散风寒平喘的作用,通过这样的讲解,一方面学生掌握了麻黄这个药物主要的功效和应用,同时也对该药物相关的方剂有了很好的认识理解。而这些内容,又会实实在在的应用于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

参考文献

[1] 赵越,贾真,韩彬,等.中药与方剂的相关性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1,52(7):627-629.

[2] 田春,张德显,汉丽梅,等.动物药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16(4):459-462.

[3] 李静.中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2):422.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动物内科学;犬;实验教学;疾病模型

中图分类号 S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39-01

小动物内科学是临床兽医学的一个极重要的部分。该课程讨论所有身体系统的非外科性疾病或障碍,包括病因、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变化、诊断和治疗,而重点是对任何一种内科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妥善的内科疗法。其实验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动物能力,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病例书写能力。为了提高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诊教研室筛选了几种动物疾病模型,并应用于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取得非常好的教学评价,现介绍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内容

实验动物为成年家犬。根据动物医院临床病例的统计分析,选择了发生率较高的4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别制作了肝炎、肺炎、膀胱炎和糖尿病4个常见内科疾病模型。

1.2 实验准备

1.2.1 人员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准备: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及任务,设计相应的疾病模型制作方案,供学生实验使用。

1.2.2 仪器准备。所需仪器有血球仪、血清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X光机、显微镜、尿液分析仪等。

1.2.3 药品准备。制模所需的脂多糖、四氯化碳、四氧嘧啶和实验治疗部分所需的一些药品。

2 实验教学组织实施

2.1 制作疾病模型

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模型制作方案,建立疾病模型。肝炎模型的制作方法参考林晓东等[1]的研究方法,用60%四氯化碳溶液,以1.5 mL/kg的量进行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同时饮用15%乙醇水。肺炎模型的制作采用脂多糖诱导法[2],首先用犬眠宝浅麻保定犬只,麻醉后仰位于实验台上,用镊子牵拉犬的舌,用移液枪吸取1 g/L的LPS 0.5 mL,滴于犬咽后壁,并马上捏住犬的鼻子。30 s后,松开舌及鼻,放于笼中让其自然苏醒。膀胱炎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样采用脂多糖诱导[3],方法如下:选取雌性成年家犬,无菌导尿管用无菌液体石蜡后,沿尿道后壁插入尿道直至膀胱,然后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注入1 μg/μL脂多糖1 mL,2~3 d注射1次,持续6周左右。糖尿病模型的制作方法:给实验犬一次性静脉注射1%~5%四氧嘧啶水溶液100~200 mg/kg[4-5]。

2.2 疾病的诊断

每个实验组根据常规疾病诊断程序,建立病例档案,进行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以及进一步实验室诊断。肝炎诊断项目: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分析(肝功能8项)。肺炎诊断项目: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影像学检查。膀胱炎诊断项目: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分析(肌酐和尿素氮),尿常规和尿沉渣分析。糖尿病诊断项目: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分析(血糖和果糖胺),尿常规和尿沉渣分析。

2.3 疾病的治疗

每个实验组根据本组病例实际情况,组内分析讨论,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3 实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实验报告结果给予评价。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以实验组为单位记录每组学生的实习态度、相关知识、实验技能熟练程度、操作的准确性及合作能力等来评价。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4 几种疾病模型应用的优点

4.1 疾病模型的代表性

肝炎、肺炎、膀胱炎和糖尿病的所属系统,都是临床病例中发病率高的几个系统,而且这几种病又是所属系统中最常发的。所以,选择这几种疾病作为教学内容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将教学和临床连接得更紧密。

4.2 疾病模型制作的易操作性

所选择的疾病模型的制作方法都具有易操作的特点,如糖尿病模型制作,选择了四氧嘧啶静脉注射法;肺炎模型制作,选择了脂多糖液体咽后壁吸入的方法。这些模型的制作方法都是步骤少,操作简便,所涉及的试剂和条件都不复杂,而且价格低廉。

4.3 疾病模型制作稳定且可重复

该实验所用的脂多糖液体咽后壁吸入的方法是利用LPS在肺内各部分分布较均匀,肺部炎症比较均一,炎症的程度和病程相关紧密,模型相当稳定。而在糖尿病模型制作中,主要是利用四氧嘧啶是自由基活性剂的特性,其所产生的H2O2等负离子自由基能选择性地直接损伤胰腺β细胞的DNA,引起胰腺β细胞的死亡,胰岛素合成受阻,引起高血糖,模型制作成功率极高。

5 疾病模型应用体会

5.1 动物疾病模型提供逼真的实验对象

小动物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宠物疾病防治方向)学生在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后学习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它相应的课堂实验内容应该是对不同系统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这需要有可用于课堂实验教学的患病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动物疾病模型是对临床病例的模拟,可实现逼真的实验效果,而这种逼真的实验动物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在制作的这几种疾病模型中,动物都出现了一定的疾病特征性临床症状,疾病模型制作成功而且十分逼真。

5.2 动物疾病模型让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得以实施

旧式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先讲实验内容,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完成实验,最后书写实验报告”的单一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孤立、经典的实验,学生只需机械完成和熟练操作,这可很好地应用于兽医基础技能的学习,但对于小动物内科学课堂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形成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可能实现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动物疾病模型一般应用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让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得以实施。它可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深度,提高实验的全面性和变化性。就如我们开设的这几个实验内容,每个都涉及到疾病的临床检查、实验室的诊断和治疗。学生以前在兽医诊疗技术、兽医临床病理学等课程中学过的多种实验技术都被用到,而且是根据疾病诊断需要选择性的灵活使用,不是简单的重复。

6 参考文献

[1] 林晓东,李乃民,孟军,等.犬的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血瘀证舌象动物模型制作[G].四诊研究论文汇编,2000:10,58-60.

[2] 郭玲,李文静,徐明江,等.吸入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炎模型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2):226-229.

[3] 位志峰,陈志强,叶章群.膀胱内灌注脂多糖法建立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12):933-934,937.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风湿病;萘普生创风穴

中图分类号: S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7-1

风湿病是马属动物常发病、多发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肌肉、关节,所以临床上以疼痛、跛行和机能障碍为特征,有时可侵害心肌,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特点是胶原结蹄组织发生纤维蛋白变性及骨胳肌、心肌和关节囊中的结蹄组织出现非化脓性局限性炎症。

1 病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也未阐明,最近通过实践证明风湿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称风湿病为“痹”症。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致为“痹”。故《元亨疗马集》指出“皆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外感内伤,伤之血气”畜体阳虚,卫阳不固,肌腠空疏,风寒邪气得以入畜体,流走经络,致使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成本病。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此外,下列因素均可诱发风湿病:

(1)马圈潮湿、阴冷。

(2)汗后受风或汗后马上暴饮冷水。

(3)夜受风寒、突遭雨淋。

(4)久卧潮地。

(5)贼风侵袭,特别是穿堂风的侵袭。

2 病理变化

按发病过程分三期:

(1)变性渗出期:结蹄组织中胶原纤维膨胀、分裂、形成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变性灶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显性细胞浸润,并有浆细胞渗出。此期可持续1-2个月。

(2)增殖期:本期特点是出现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体,这是风湿病特征性病变。此期可持续3-4个月。

(3)硬化期:小体中央的变性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渗出的炎性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肿部形成瘢痕组织。此期持续2-3个月。

3 临床特点

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患部肌肉或关节疼痛,背腰强拘,跛行,患病肢体随适当运动症状减轻。动物风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特点是发病的肌群、关节及蹄的疼痛和机能障碍,疼痛表现时轻时重、部位可以固定或不固定。具有突发性、疼痛性、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等特点。急性期发病迅速,患部湿热、肿胀,疼痛及机能障碍等症状非常明显,同时出现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病程经过数日或1-2周后即可好转,但易复发,慢性期病程较长,可拖延数周或数月之久,患病马匹易疲劳,运动强拘不灵活,患部缺乏肿胀、热痛等急性炎症的症状。马前肢风湿主要表现肩臂肌群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炎病,可能累及肩关节和肘关节,站立时患肢前踏,减负体重,运步时呈现悬跛,当两前肢同时发病时步幅缩短,关节伸展不充分。

4 诊断

马发生风湿病较多,在兽医临床上主要是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确诊,必要时可用水杨酸钠皮内反应作为辅助治疗。

5 治疗

临床上最常用治疗风湿病的是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包括水杨酸钠及阿司匹林。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上述药物治疗风湿病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针对性不强,笔者应用最新型抗风湿药物萘普生,采用抢风穴注射治疗马前肢风湿病效果显著。

6 方法

瘫被冰点(萘普生)注射液10ml×2支

头孢噻肟钠5g×2支,混合后创风穴一次性肌肉注射,左边风湿在左边注射,右边风湿在右边注射。

同时配合使用皮质激素药物:地塞米松5ml(含5mg)×2支一次肌肉注射。

新型解热镇痛抗风湿药萘普生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0倍。通过创风穴注射,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创风穴),显著提高治疗马前肢风湿病的疗效。

7 分析讨论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69-0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猪只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气喘等呼吸性疾病,妊娠母猪会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该病具有传播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使用抗菌药,对猪蓝耳病情只能起到抑制和延缓的效果,并不能根治,且治疗成本过高。而中药对猪蓝耳病治疗可以根据猪的发病原因,从发病因素对其治疗,合理用药,副作用较小,成本较低,还可提高和改善肉的质量。

1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可以感染不同品种、年龄、用途的猪只,呈地方流行性,其中1月龄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最容易感染该病。带毒或者患病的猪只成为传染源,通过空气、接触、、胎盘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可以通过接触,使其他易感猪只感染该病。

2 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仔猪发病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超过50%。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症状。仔猪感染该病,厌食、腹泻;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体温可达41 ℃以上;被毛粗乱,眼结膜炎,耳朵发红;共济失调,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

(2)母猪。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特征。感染该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体温暂时性偏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咳嗽;出现不孕或不正常,已怀孕的母猪容易产下病弱仔猪、木乃伊胎、死胎,或者早产,流产率超过30%,产后母猪出现胎衣滞留、无乳等症状。部分母猪外阴皮肤、腹侧、双耳呈现蓝紫色、青紫色斑块。

(3)公猪。公猪发病率占2%~10%,较低,主要表现消瘦、呼吸困难、厌食;能繁公猪繁殖性能降低,质量下降;少数公猪双耳皮肤变色。

(4)育肥肉猪。表现消瘦、呼吸困难、暂时性的厌食,呈轻度类流感症状;部分猪只尾部皮肤表面及双耳边缘、背面有深青紫色斑块,出现咳嗽症状。

3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肺与胸膜发生粘连,肺肿胀,肺有弥漫性出血,呈间质性肺炎。腹股沟浅淋巴结显著肿胀、切面湿润外翻,充血、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明显肿胀,呈土黄色或暗红色。少数病例胃肠道黏膜有溃疡或糜烂,脾脏肿大,边缘出血。

4 中药治疗

4.1 治疗原理

从中兽医学的角度分析,“虚邪共济”是猪蓝耳病的发病诱因,该病夏季多发,多因外感湿热化火,导致升降失常、肺气不宣、阴阳失调。哺乳仔猪发病死亡严重,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五脏处于“虚”时病毒乘虚而入,导致邪盛正衰、抗病无力所致。猪蓝耳病属温热病,治疗宜注重清肺止咳、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扶正祛邪。

4.2 治疗方法

按猪体重50 kg计,处方如下:鸭跖草、蒲公英、野、地丁草、芦根、鱼腥草、生石膏、海金沙、凤尾草、板蓝根、牛筋草各25 g,黄芪20 g,金银花15 g,甘草5 g,加水10 kg,浸泡30 min,煎沸10 min后,自然放凉。大猪100 mL/次,3~6次/d,小猪20~50 mL/次,3次/d,灌服。处方中,鸭跖草、野、海金沙、鱼腥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黄芪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凤尾草解毒上痢、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金银花、板蓝根凉血,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地丁草、蒲公英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牛筋草散瘀止血、祛风利湿;芦根除烦止呕、清热生津、缓解肺热和咳嗽;甘草润肺解毒、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上述中药合用,能够标本兼治、调和阴阳,使机体在免疫、体质上阴阳平衡、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有病少发、发病少亡”的理想养殖状态。

5 治疗案例

江源区湾沟镇某猪场曾有用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效果资料。该猪场场主介绍,2007年该猪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猪蓝耳病,起初用西药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猪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注射干扰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有人建议用中药治疗,将上述药方按照煎汁饮水的投药方式,对不习惯饮水的猪进行灌服,对其中的47头育肥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0 d以上的治疗,治愈43头,成功率达91%。而前期用西医治疗的85头,仅治愈19头,治愈率达22%。治疗成本上,用西医治疗的成本约为200元/头,而中药治疗每头猪仅30元/头。

6 参考文献

[1] 郭晓秋,曲哲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6):119-120.

[2] 郑文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J].湖南农业,2012(6):22.

中兽医学的特点范文第7篇

橡树农场成立于1999年,由11家家庭农场组成,每家农场约有3000多头奶牛。农场整个占地面积共3万英亩(约18.2万亩),业务包含从牧草种植、饲料配制到奶牛生育、喂养、原奶生产和加工、牛粪利用、产品配送和零售等各个环节,目前每年生产、销售超过60亿磅牛奶。

在橡树农场,笔者发现了美国奶牛养殖场的一些新动向和新技术应用,对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也许有借鉴意义。

全有机和可追溯

走进农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玉米、苜蓿和大豆田野及绿油油的草地,田野中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原奶收集加工单元(Darily unit)。信步走进一片玉米田,每块田都有着美国农业部的有机认证标志。

曾在农场工作过,现为Newtrient公司首席运营官的马克・斯托曼(Mark Stoermann)告诉笔者,每个原奶收集加工单元都要有足够的草地和玉米、大豆田,才能满足奶牛所需的营养。农场严格按照美国的有机标准种植,同时,农场一直在探索运用新技术来种植。

比如首先用GPS定位技术来进行草场和玉米的施肥,以确保每块田地上的草和玉米都有足够营养,都能成为合格的奶牛食物,同时不破坏土地。除GPS技术外,还运用生物技术进行除虫,同时定期收集有关玉米及草地的成长数据和营养分布数据。而对于奶牛常用的豆粕饲料,农场按照不同时期奶牛所需的营养来进行配制。

“我们所有的草、玉米和豆粕的原料,都能够很清楚地通过扫描二维码查到来源,让消费者从最初的源头就开始了解到我们的牛奶来自哪里,从而可以绝对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马克・斯托曼如是说。

科学喂养加精细管理

从田野走进一间喂养仓棚,你会发现仓棚中间是一条可通过大卡车的通道,两边栅栏里站满了荷兰黑白大花奶牛,走进棚中间,虽然时值夏天,并不感觉到炎热,也闻不到恶臭味。两边安装的大风扇确保了仓棚内的通风和温度,同时还会间隔一段时间喷水给奶牛降温,确保奶牛舒适。

在橡树农场,每个喂养仓棚均为1312英尺(约400米)长,每个奶牛耳朵上都有一个小芯片,通过监测这些芯片,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发现每头奶牛的进食状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每头奶牛能够汲取到足够的营养。同时,通过芯片收集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数据,比如每天行走的步数、体温变化等,来确保每头产奶的奶牛都是健康的,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原奶的质量。

严控原奶质量关

与喂养仓棚相邻的是原奶采集车间和冷却车间,这里分布着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每个转盘分成72个小格,每个小格均连着集奶管和传输管,并装有温度计等电子设备。我们进入车间时,72头奶牛正分布在转盘上,上连接着集奶管,新鲜的牛奶通过集奶管直接输送到传输管,源源不断地进入消毒管道和过滤管道,而四个挤奶工在转盘旁边不时走动,检查挤奶的情况,并实时监测有关数据。

马克・斯托曼告诉笔者,美国原奶抗生素检测率为不超过0.0001%,而橡树农场原奶的抗生素含量和体细胞含量标准要远远严于国家标准,是美国抗生素含量最低的一批农场,而橡树农场的薄膜过渡技术和分馏技术等均拥有多项美国专利,在全美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他还介绍说:“在这个车间,我们就对原奶进行巴氏低温消毒处理,我们采取的温度一般是60多度,近半小时后迅速冷却到6度左右,这样保持了有益的乳酸菌,也确保了我们原奶的安全。”

生产利用清洁能源

美国奶业界不少人士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处理牛粪等排泄物,以在产好奶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漫步农场,笔者发现几个巨大的沼气池零星散布在仓棚周围,真空处理过的牛粪在这里会加入厌氧菌,分解牛粪中的固体和液体,同时帮助产生甲烷。甲烷生产出来后一部分进入发电站,发电供农场用;另一部分进入清洁塔,生成清洁天然气供车辆用,而牛粪残渣经过检验及添加一些生物肥料后分成干湿两部分,回到农田滋养农田。

橡树农场员工感觉最自豪的便是清洁能源生产利用,农场生产的清洁天然气先进入农场的供气站,不仅可以供农场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使用,还可以用气罐车运出对外销售。农场拥有42辆由天然气驱动的大气罐车,这些气罐车本身就是清洁能源车,同时也是目前全美同行业中最大的清洁能源运输车队。

农场员工傲娇的介绍:“每个天然气供气站如果装满天然气的话可供一辆大卡车在美国高速路上行驶2.4亿英里(约相当于3.8亿公里)。我们农场生产的牛奶也是经天然气驱动的车队运往中西部各地。另外,我们的很多清洁能源处理技术都是农场独有的专利技术,我们因此多次获得全美的年度清洁能源创新奖。”

数据贯穿始终

橡树农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数据始终贯穿从饲料生产、奶牛养殖、原奶生产到牛粪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为农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数据采集中,橡树农场十分注重原始基础数据的收集。

比如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通过GPS技术和卫星图像技术等收集作物生长情况,来确保作物的营养成分,并在饲料加工中做到营养的最大化。而在原奶收集和冷却过程中,农场通过在仓棚中牛耳朵上的电子芯片收集乳牛的步数来监测牛的健康状况。

在原奶采集过程中收集分析蛋白质和乳酸菌的含量及巴氏消毒过程中的温度等数据,确保在低温下消毒而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奶的营养。

在橡树农场的玉米收割中,基于长期的数据分析,农场发现将玉米切割成1英寸左右时,既能保持玉米料的营养,也能最大限度保存玉米杆纤维的营养。而在奶牛粪便的回收利用过程中,每头奶牛每天产生多少粪便、真空收集分解粪便添加厌氧菌的比例和时间、甲烷的燃烧率等均有着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这些数据使得农场的清洁能源利用率越来越环保和高效。

大数据的运用在确保农场生产高效的同时也保证了农场生产的原奶的高质量。

马克・斯托曼透露,大数据的运用近些年来帮助农场节约了投入,同时提高了原奶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大数据的运用,30多年来,我们始终以同样的价格提供牛奶,但我们的牛奶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却比30年前大大提高了。”

培育家庭农户合作社

橡树农场由11家家庭农场组成,实际是一种家庭农业合作社,这些家庭农场统一标准,严格牛奶质量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分享最新技术,同时按股分享利润。

美国乳业创新中心可持续研究部主任(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novation Center for U.S. Dairy)王莹博士是一位既熟悉橡树农场,也熟悉我国乳业的华人乳业科学家。她结合橡树农场等美国大型农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经验,为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例如,家庭形式的农户合作社在美国约有40多个,他们是美国乳业的主体,他们会在头一轮进行牛奶质量控制,这种模式值得中国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借鉴。

马克・斯托曼也认为,通过频繁与中国来的同行交流,感觉到中国同行既有技术又有想法,中国政府应该把这些人都聚集起来,让他们抱成团,形成合作社,公平利润分配,公开技术应用,中国乳业才能充分发展壮大起来。

培养现代化乳业人才

美国农户中,很多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比如橡树农场的老板就是兽医学的博士。中国可以一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引导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学历人才投身乳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学院和畜牧学院,紧跟欧美发展趋势,培养具有新技术的人才。

橡树农场的发展,背后有着大量的高校支持。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高校的乳业专家和营养学专家会定期前往农场,交流推广这些高校的新技术,同时,农场的农户也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需求,前往这些高校寻求科研帮助。而美国农业部每年也有大量经费,赞助高校进行相关研究。

王莹说:“牛粪处理在30多年前的美国也是随意的。我们一遍一遍走进每个农场,和他们讲清洁能源、沼气处理,农户开始不同意,因为要增加成本,后来我们示范后,沼气实际上给他们省了肥料和能源的开支,更保护了环境,农户们也就乐于应用新技术了。新技术的推广有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引导。中国各地有些农业大学,应该切实加强农大与乳业产业的结合,鼓励教授专家带着学生定期前往农场,指导农户生产,同时一些中国大的乳业企业建立了博士流动站等,要保证他们在科研上发挥作用,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到乳业生产中去。” 橡树农场,每个奶牛耳朵上都有一个小芯片,通过监测这些芯片,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发现每头奶牛的进食状况。

打开供应链透明度

橡树农场牛奶的可回溯性,也是目前美国食品行业正在发展的趋势。

王莹告诉笔者,追求可回溯性,要求供应链的透明度,在美国领头的是大企业沃尔玛。他们代表消费者最先提出:我喝的牛奶,来自什么样的奶牛?奶牛平时吃的什么?牛奶安全吗?对环境安全吗?

于是开始发展到追溯奶牛吃的是玉米还是豆粕,这些玉米和豆粕来自哪里。我们的理想就是你通过手机扫描,就可以知道牛奶是从哪产的,而这个农场种植玉米时用什么方法杀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