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1篇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心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们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专门条件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体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心教育教学理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品质[10],是研究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门科学[11].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学生身心发展出现的特点,激发了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者对体育心理的全面、深入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逐渐重视体育心理的发展,体育心理利用人类的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在其中找出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使体育专业人员能够运用,帮助人们运动并从中获益[12].在人们运动的过程中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心理,即体育心理.它是与体育运动同时产生的,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再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的情况下,可以往大脑传递的冲动就越多,大脑的受刺激程度就会越高,随之情绪高涨,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情绪,还能培养人的意志.体育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体育活动也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们正确的认识自我等.这些都是与人的心理相关的.学习体育心理学有助于未来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提高自身的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们的潜能,也是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对于体育心理学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使学生了解运动参与的心理能力.而且除了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外,还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体育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13].

体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缺乏体育心理学指导可能导致以下严重问题:1)影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发挥.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意志力容易动摇,看法和认识相对浅短、片面,对有些体育项目带有盲目性和兴趣性以及冲动性等,因此,体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假若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指导,那么会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同时开动脑筋,大胆创造,也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影响学生的聪明才智的挖掘和主观能动性的加强.比如在攀爬这项体育运动中,假如教师没有适当的运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来完成这项运动,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会对攀爬形成胆怯心理,会退缩.而有的学生会对攀爬形成好奇而自作主张地去攀岩,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2)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心理素质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际关系良好的前提.比如篮球、足球等很多集体运动就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团结,能相互认同和赞扬,促进彼此的学习,会加强人际间的交往,降低人际困扰率.如果我们把体育课堂视为社会的缩影,那么就应该把体育教学视为人际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传授,也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假若缺乏体育心理的指导,就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念,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3)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假若在体育运动中没有体育心理的指导,学生就不能对体育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体育运动关.学生只是在盲目的参加运动,掌握不了体育活动的技能,感受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可能会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比如在登山这项体育运动中,假如没有体育心理学来很好的指导,那么学生在登山中只会感觉到身体累,根本体验不到登山的乐趣所在,反而会降低他对登山这项活动的兴趣,从而降低运动频率,缺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根本不会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知识重在运用,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体育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的科学,在推行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由于它的特殊性,应用理论进行体育教学就显的至关重要了.具体体现为体育心理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体育心理学理论运用到现实教学中,比如运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表象训练法来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各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并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表象是对过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现,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运动员正是凭着自己的表象进行运动来练习或表演,假若在表象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这一体育心理理论,则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规律就是有预定目的的,人的足额系,受训练,知识的增加等任务都是有意注意的作用,在教学中这种注意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当前一定任务的,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理解越清楚,越深刻,则完成该项任务的愿望也就越强烈,从而也能够坚持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以感知做基础的,如果教师能利用体育心理理论来有效指导,从各方面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身体肌肉来感知动作,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准确无误,语言简洁,以免学生产生误解,影响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时时刻刻伴随着复杂的体育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掌握体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运用心理学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心理学理论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实践体育学是符合教学发展趋势的,因此,要改革教育机制,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置学生以情感交流的情景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重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男生不喜欢集体练习,集体练习这种体育活动有束缚性,负荷小,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无兴趣等,同时男生好动也不喜欢集体练习,女生则与男生不同,她们较喜欢集体项目,不喜欢自由练习,原因是女生有依赖性,单独训练时常有害羞的心理,所以在女生训练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可以开设其他集体练习的项目,由此来适合女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和改进体育心理学理论要深入实际,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教学练习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探讨体育心理学原理和规律,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改进.体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及其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前提,在重视具体问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将研究成果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次,建立有特色的体育心理学,坚持教学联系科研实际.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反映学科前沿的新动向,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更加深刻的认识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利于改革体育心理学理论.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心理学理论,就必须优化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丰富教材的教法,目前对于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对实用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精简,因此,体育心理学理论需要进一步的精简与融合,建立自己的体系,吸收国外体育心理学的教材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对改进体育心理学理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重视加强教学实验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体育心理学知识再造,努力进行体育心理学的教育学辩护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育负担着应有的育人作用.而且,体育不能与其他教育相脱离,不能孤立地看待体育,更不能狭隘地看待体育,体育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体育不仅给人以健康的体魄,还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给人以生命的提升.因此,只有对体育心理学理论做认真全力的辩护,才是改进和改革心理学的前提.多种体育心理学的交汇融合,是体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取向,多种体育心理的融合就包括自然层面、生理层面、教育层面和社会层面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只有将融合的内容在体育实践中及时发挥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将体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今后我国研究体育心理学理论也离不开多种体育心理学的交汇融合,融合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要.体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融合并不是多种理论的纯粹拼凑,而是要经过全面综合的系统认知,是要经得起体育实践检验的综合融合.假若对心理学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学习和实验的层面上,体育心理学研究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使心理学理论出现闲散,毫无头绪可言的状态,缺乏理论性和逻辑性,无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总而言之,体育心理学的融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是在更高层次和更高理论水平上的综合创新.多种体育心理学是以一个结合体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而从更高更广的视觉,我们可以认为学科发展的源头在于实践的要求,因此,多种体育心理学相融合也是实践的需要.体育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本身就是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包括自然层面、生理层面、教育层面和社会层面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的现实产物.体育心理学的科学综合观赖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现代科学心理学领域与人文历史心理学领域的整合重建.综上所述,将多种心理学进行相通融合有利于体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功能;教育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一、音乐本身的特殊

1.音乐有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音乐还可以治疗人的某些疾病。总而言之,音乐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音乐有寓教于乐,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功能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3.音乐有启迪智慧,开发人的创造力的功能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

4.音乐有强身健体,培养人形成良好心态的功能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5.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二、音乐教学改革方向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更是起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已在全国蓬勃兴起。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无疑,它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1.选择与学科特点相适应教育方法

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情结;学习方式;变革;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70-0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学生为客体的单一的学习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所以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情结”。而这次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打破教师的主体情结,教师不仅需要有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一、主体情结的内容与课堂呈现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主体情结是指实践中确证主体地位的教育者所反映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意识的冲动,并由此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情愫。教师的主体情结主要包括:权威情结、自我中心情结、包办代替情结。

1.权威情结:教师的权威情结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继承下来的一种支配力量的心理情愫。在这种情愫的充斥下,教师自我表现的欲望膨胀,课堂上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而很难遵循教育规律和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去有效完成教育教学内容。

随着尊重学生的赏识教育的推行,教师的权威必然会出现弱化,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已有的“权威情结”。当然,这并不是废除教师权威,恰恰相反,教师权威却会因为学生的崇拜、信服、尊重而更为牢固地存在。有“权”就有“威”,那是其他行业功利主义的“权威”。而教育这个行业,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教师的权威如何,不在于教师的主观愿望,而在于教师本身对职业的忠诚和自身的努力。因此,只有摒弃了“权威情结”,才能破“威”而立“信”。

2.自我中心情结。所谓教师“自我中心情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眼光、感情和知识经验去组织教学、评价学习成就、处理所遇到的教育问题的情绪冲动。自我中心情结限制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的胸怀变得狭窄,因而会形成一些片面的认识,这样久了,就会对学生,甚至对同事指手划脚、责备苛求,听不进意见、一意孤行。毫无疑问,在课堂上一定不会形成良性沟通,因此,其教学难于适应现代物理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过分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单科冒进,造成班集体教学中的失衡,学生负担过重。

(2)以自己的知识水平看待教材和要求学生。教学过程简化处理,省略许多必要的说明、步骤和公式,使教学过程紊乱,导致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望而却步。

(3)教学内容只考虑自己是否讲了,是否显示出自己的水平,而忽视学生的吸收和实际效果,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4)教法上过多地采用习惯教法。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不顾学生的感受、知识基础及思维快慢,不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评价。

3.包办情结。“包办情结”是一种关爱强迫症,教师对学生不放心,总担心学生听不懂、做不好,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实验独自演示,自己忙忙碌碌、口干舌燥,学生迷迷糊糊、精力松散。可见,教师的“包办情结”其实是一种不尽职的、投机取巧的教育方式,充其量只是“授人以鱼”,它回避了教育最难办且最根本的立足点——“授之以渔”。即使学生此时收获了些许快乐,那也是最低级的快乐,而高级的快乐就是通过调动全身的机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才能把学生带入高级思维过程,并享受由此带来的真正的心理愉悦。

二、打破教师“主体情结”的实践策略

1.巧设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打破“主体情结”,落实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一招,通过作业式的预习导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外展做好充分的理由与问题积淀。

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想对策,在教学功能上做文章。即:设计的导学案,在引导学生预习、提高预习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调整与设计课堂探究方案。

“巧设导学案”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导学设计”是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变革着教师的教学方式。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规律 教学质量 主导主体地位

在当今大力进行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使小学生真正有所发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自身素养,发挥主导作用

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活动才可以走捷径。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的指导者。即使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猛增,知识爆炸的今天。当教师已不能再拘泥于所教课本,而必须从多渠道吸收知识,熟练的驾驭教材,把学生紧紧的吸引着。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还要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技巧方法。当丰富的经验,技巧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个人的才华必然喷薄而出,从而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语言是教学的载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是知识丰富,教学技巧,教学技艺高超的教师。同时必须是具有现代意识,充满爱心的教师。这样的精神定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这样的精神才能在教学中担当起主导作用。

二、服务学生,突出主体地位

一个教师,无论知识水平,教学艺术多高,最终目的都要靠受教育的学生来体现,教师的指导思想、行为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间是这些因素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只有创造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开掘出学生兴趣的源泉。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高效课堂的显性表现,一堂课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现出无限的惊喜,把学生塑造成学生的主人,使他们一直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掌握间接经验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在此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教学课堂中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让学生亲自实践练习、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的最大潜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答出的问题绝不越俎代庖。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三、遵循规律教学,迎接未来挑战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法】:G613.6

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悟,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的观点是相通的。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审美教育的主线:打破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察和修养教育为中心,贯穿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

过去不少学生认为“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是我们在教学上一贯采用“传道、授业”的模式,从而导致了学生产生这种错觉,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勇敢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的气氛,学生放松了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学习去感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美。

我为了免去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干脆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拉近师生距离。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讲台与课桌近在咫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却遥遥千里,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已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这样学生肯定愿意,而且教是认真,学得开心,不知不觉中感受和体验绘画的审美情趣。

二、评价导向,培养创新精神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制订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更新评价观念,不仅把创造力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把它看作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会发扬。评价美术学习“效果”,以往只关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有利学生的发展。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我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这里,“这幅真美”始终是学生得到的评价。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作画认知表现出来,我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还可以把画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三、开拓思维,插上想象翅膀

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的一句话对绘画很有启迪: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小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作品就会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玩沙子、捏泥人等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素。想象是以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我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学生这种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还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这正是艺术作品的审美之所在。

四、利用媒体,拓展学习空间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进行思维,按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降低难度激发其学习欲望,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遵循教学规律,培养质疑习惯,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 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式的长期的培养过程。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注重问题教学,唤醒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不一定有创新意识。对初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靠教师来唤醒,能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需要强调一点: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实验教学目标,端正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演示实验应边讲边实验,绝不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事。分组实验应注意不同能力学生的结合,不可让学生自由搭配。充分利用身边器材完成课后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机地把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遵循教学规律,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首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作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能力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7篇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必须尽快行动起来。这里,就小学数学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 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2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最主要的是课前准备。这一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 “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教师为什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说: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3 “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

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价值发现;价值导向;员工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076-02

一、价值发现是员工价值导向问题的基础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一首歌,几代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认知,激发了大庆人的进取与奋斗的热情,给予了我们舒适与完整的生活感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失去了良好的自我认知,孤单、沉滞、失望与颓丧的情绪将悄然走进心田。

目前,员工的自我价值认知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家庭的动荡、利益比较的失衡、职业的倦怠、人生目标迷失、对社会问题的困惑等都影响到了我们队伍的士气。有研究者指出:二者兼顾成为职工处理集体与个人、人与人、义与利关系的价值尺度,信奉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亟待重塑,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和中心的价值观已经大大削弱和动摇。在金钱诱惑面前,多数员工表现理智和自我约束,不被金钱所动,但也有少数员工认为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愿为之铤而走险。吃好、穿好、玩好,有住房和现代化家电、交通、通讯工具成为职工生活的主要目标。职工对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期望越来越高,不满足闲暇生活的单调枯燥,消闲方式日趋多样化 [1] 。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德、行三位一体的核心就是责任。集团公司多年来开展的“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教育活动,旨在引导职工在新形势下给自己定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重塑大庆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同构核心价值,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发展愿景

社会理想对生活理想和工作理想具有导向作用。社会理想的迷茫将导致工作理想的迷失。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我国学界将以人为本、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和谐、自由等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它的本质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精髓是艰苦奋斗,基本要求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长期以来,中石油高举旗帜,不断巩固百万石油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努力构筑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

我们电力集团的理念识别系统包括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核心。企业精神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为“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企业经营宗旨为“创一流电力企业,当二次创业先行”;企业经营价值观为“为市场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效益”;发展理念为“打造强势电力,共创百年油田”;党务工作理念为:围绕中心想事,服务中心做事,监督中心行事,保证中心成事;管理理念为“以人为本,安全文明,效益至上”;服务理念为“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用户至上”;形象理念为“油田电力,绿色能源”;安全理念为“规程是法,安全是福”。

建立使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机制。企业目标达成度是与员工的认同度密切相关的,员工工作的幸福感也是与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密切相关的。企业在制定长远规划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要求和需求,使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地体现在企业目标之中;企业目标确定后,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树立全局意识,自觉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使之与企业目标一致、合拍,让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如此,企业目标实现之日,也是员工的价值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时。这就有利于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前哲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即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美德由教育而来,教育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精神助产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他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引导和暗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一种要求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沟通。近期电力集团“关于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真诚沟通”就是一个范例。其把职工的心理、提高收入的必要条件、领导的共识和希望及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机密相连,沟通细腻、润物有声,通过心与心的对话,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油田工会“珍惜、感恩、回报”主题教育活动更为沟通添彩。

三、促进价值重叠,尊重员工个人价值

价值重叠作为政治哲学的一个概念,含义之一是不同利益的人也可以达成价值观上的一致。这一观点对我们促进和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其社会需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又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比如,青年员工较多地考虑事业的成败,而中老年员工则偏重于工作和生活的安定、幸福。同时员工的价值取向会受到本人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社会生活阅历、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员工价值取向的个体差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对人的关怀与尊重”这样的当代话语,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都要求我们正视员工个体的价值追求。追求个人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成为职工并重的主导人生目标,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谋求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员工的人生动力。支持他们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追求自身经济、政治等利益,并因势利导地将自身利益的期望化作工作动力,激发生产、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教育者首先是倾听者,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职工的诉求,特别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意见。教育者要有多角度的思考力,理解员工的诉求。教育者要有全局思考的能力,指明员工的根本利益所在,以协调冲突。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善于倾听,要学会倾听,要拓宽倾听途径。其次,要有心理学知识根基,要善于分析判断问题症结之所在,要从听懂倾述,向引导倾述的转变,要学会心理分析的“未雨绸缪”评判技能。心理应对和心理分析孰重孰轻,这是摔脸子、拍桌子能解决的吗?管理者的心理分析能力亟待加强。笔者拙见,心理学知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课。

谋者思之先行,智者谋行合一。善待善为、凝聚拼搏不失为可持续的条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