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支撑体系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支撑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实践,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认识与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
一、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总体论述
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系统论述,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体系构成和构建三大内容上。
1.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
吴群认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积极探索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管理不完善、发育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之间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农业已不能单纯依靠农业自身内部的力量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是需要依靠一整套完备的适应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来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运作水平,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
对于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择其要义,大体上有“四分”、“五分”、“七分”、“十分”之说。
曹文志认为农业产业化支持系统至少包含区域基础支持系统、产业化的动力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以及容量支持系统四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容。曹晔认为包括政策与法律、资金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等五个方面。吴群提出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定位、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平台的构建、科技创新、资本支持体系的建设、组织制度创新、利益联接机制完善等“七分法”。
骆永菊则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即市场决策机制、多元经营模式、多元化农业科技开发推广体系、产业化龙头、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市场主体协作机制、优势产品和特色品牌、市场网络体系、金融支撑网络,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开发。
3.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措施与途径
刘金霞认为,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科技教育投入;三是财政、税收部门要积极支持;四是金融部门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徐知斌和吴群认为,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着重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着手,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子系统的研究
在从总体上探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构建的同时,更多的人对其子系统给予了大量关注,大体上可以归纳出人们对金融、财政、资本、政策、制度、政府、法律、信息、服务等9个方面子系统的研究。
1.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
对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体系构成和构建金融支撑体系的对策措施等几方面。
邓俊锋、温晓平和赵敏娟等人认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直接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实质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金融组织结构方面所需要建立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增龙、姚增福等也从技术、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和体制运行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其可行性。
关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构成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按渠道分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三个子系统,这一分法的逻辑层次不是很分明;二是按内容分为金融政策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功能体系三个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三是按性质将其分为商业性金融支持、合作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民间金融支持四种类型的支持。
在对策措施上,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强调政府的作用,完善金融支农法律法规体系,营造金融支持体系良好的生成空间;二是完善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体现主体多元化和运转有效性;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四是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五是完善机制建设,确保竞争有序。
2.对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撑体系的研究
朱湖根系统研究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提出了新阶段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从建立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引导机制出发,构建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他认为,构建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带动农民增收、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公共财政职能和坚持财政资金导引功能。重点领域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还要建立包括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产业化信贷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工商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和民间资本投入的激励机制在内的中国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导引机制。
3.对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撑体系的研究
资本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但现阶段,资本支持不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吴群、冯青松和黎翠梅在分析了造成资本支持不足的原因后提出,解决资本支持不足的办法就在于构建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国家应从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重新构建投资的激励信用机制,改善农业投资的效益;同时,应当积极探索增加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4.对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
牛永东分析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他在梳理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后认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正逐步完善,并总结了农口企事业单位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5.对农业产业化制度支撑系统的研究
冯尚春提出,以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为先导,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为根本,构建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支持系统,是中国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嬗变的必经之路。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以平等意识、民主精神和政治自由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
6.对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面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这些难点,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一个支持、协调和规范,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支持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是政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并获得最佳成效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的正确的、强有力的、具有远见的政府支持行为,并在此前提下和基本框架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所形成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具体措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体系。其基本结构有政策体系、投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有十个方面。建立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有五:一是政府应具备充分的权威和必要的、相当雄厚的财力;二是创造政策出台与实施的适宜环境;三是农业产业化政策要有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政策制定要做到损益有度、补偿合理;五是健全而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
7.对农业产业化法律支撑体系的研究
法律作为利益调整的重要机制,必然在合理分配利益资源、规范农业产业化的运行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法律规范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应当着重从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法律切入,建立和完善包括农业经济组织、农产品市场、农业投资、保护农民利益、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和制定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强市场的调控法律保障以及推行《农业保险法》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8.对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撑系统的研究
张方云、李岳云在农业产业化决策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操作层面上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和系统模型的建立。他们认为,要在分析研究农业产业化链上各节点―农户、龙头企业、市场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者―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一方面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的各类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掌握农业产业化动态,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
倪杰、夏太寿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意义、原则、构成和功能。他们认为,因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是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杠杆,所以,农业产业化需要信息支撑与服务。他们还具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及目标和系统的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信息传输和决策支持功能等三大主要功能。
9.对农业产业化服务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社会服务体系是组织农民联合走向市场的桥梁、政府联系农民的传感器、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纽带、农业专业化的剂和农业规模化的黏合剂。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环节。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由此,人们纷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构造、要求、特征和原则以及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加强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中至少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子系统的分析多,从总体上论述的少;二是对支撑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明,导致对农业产业化的体系区分不规范,争议较大,从逻辑上讲,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应该是有区别的,但前述研究显示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不清,这不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没有理顺支撑体系的结构分层关系,作为一个体系,肯定是由若干上下隶属、大小包含的各级子系统构成,结构分层关系不理顺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体系构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吴 群:新时期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4,10.16~18
[2]曹文志:试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7,9.20~21
[3]曹 晔:略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J].软科学,1998,1.42~44
[4]骆永菊: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J].河北学刊,2004,2.193~197
[5]刘金霞: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99,4.11~13
[6]徐知斌:完善海南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4.4~7
[7]邓俊锋 温晓平 杨生斌: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J].山西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版),2001,6.19~20
[8]邓俊锋 赵敏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生成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35~37
[9]安增龙 姚增福 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07,6.40~42
[10]宋 彤:对构筑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11.50~53
[11]刘希宋 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6.143~145
[12]齐成喜 陈柳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8.43~46
[13]宋晓芹: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和路径选择[J].金融领域,2007,2~3.36~37
[14]郭桂琳: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2.4~6
[15]朱湖根: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8.43~46
[16]吴 群 冯青松:资本支持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19~23
[17]黎翠梅: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5~16
[18]牛永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J].农村实用技术,2006,8.48
[19]冯尚春: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持系统[J].农业技术经济,2001,3.50~53
[20]周洁红 柴彭颐:农业产业化与政府支持体系[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3.12~14
[21]王 宁 王雪梅 王 冕:论农业产业化的政府支持体系[J].四川财政,1996,8.34~37
[22]李 卓 马勇涛:论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支持[J].辽宁农业科学,2005,(6).32~33
[23]刘 勇 江 华: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探讨[J].南方农村,1998,4.24~25
[24]张方云 李岳云:试论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8,11.38~39
[25]倪 杰 夏太寿: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J].经济师,2002,11.214~216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5-03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其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使加快培育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以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显提升。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在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完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稳产、高产、优质、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的要求,依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2)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走向联合。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
(3)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农业节本增效控害、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名优茶机采、病虫绿色防控、连作障碍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果。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茶树、柑橘、蔬菜瓜果、蚕种桑树、优良畜禽繁育和供给中心。
3.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_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清洁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间作、套作、轮作、稻鱼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产和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自身污染。
4.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场的认定工作,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加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人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二、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农业生产和服务走向专业化分工。这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不但具有较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生产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归纳和技术创新能力。农业转型升级也是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是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需要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获取市场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2.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产与经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一体化。这要求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行,也要熟悉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要点和连接规律,更要成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要熟知、理解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具有把握农业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模式的生态循环化发展,农业生产走向节约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走向多元复合型。这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深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具有较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自主创新节约型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能力,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熟悉“三品一标”各项认证标准,熟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1.适应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特点,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配合,各司其责。这要求人才培养在层次上要有差别、有特色、相互补充,更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相互融通和衔接,构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但这三个层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我国尚未提上日程。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的促动下,中高职有效衔接进展较快,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衔接,但尚未达到相互融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仅停留在“专升本”模式,并无实质性的融通与衔接。
2.适应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规模等方面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和增粗,这对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浙江省农业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加强传统种养殖技术类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增设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相匹配的新专业。虽然浙江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和生物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出现,但存在问题较多。
(1)传统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设置问题较为严重,该类专业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均分布于杭州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均未开设该类专业,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失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技术类专业稍好些,有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分布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和嘉兴,但其布局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专业覆盖率不高。园艺(园林)类专业从数量和布局相对较为合理,共有4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和40所左右(不完全统计)中职校开设该类专业。
(2)与农产品相关的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率较高,有15所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5所。从布局上看能够满足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但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内涵建设上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所有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开设食品工程(加工技术)类专业,其余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储运与营销类方向,食品工程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开发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另外,还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经营)”专业,但均存在对“绿色食品生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的不清晰,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现象。
(3)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和生物信息类专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开设农业经营与管理类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相关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生物信息类专业只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各领域人才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加快以上领域各专业建设将是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应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创业意识、现代农业理念和基本生产技能,同时能够从事农业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构建农业种养殖技术类和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把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强化;在构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监督与检i叫体系建设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融合。
(2)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应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①将创业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公共选修课纳入到职业拓展限选课或职业技术必修课平台中;②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比例,在社会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中,增大自主创业规划比重,突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产、学、研”教学模式为平台,给学生创造充分了解产业、认识企业、熟悉企业经营与管理、思考企业发展规律、谋划企业发展规划的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
4.适应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加强课程建设。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集约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技术集成、表现和传递的基本单元,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的基本渠道,其内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以及与产业技术集成的吻合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产业技术集约化、能否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1)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以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保留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实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把能够促进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均应增加循环农业相关内容,学生们共同探讨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将课程内容有效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课程唯一功能的陈旧“课程观”,以将课程视为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载体和平台的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3
1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
1.1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全省经济结构中,虽然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农业产值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96.28亿元,增长4.7%,依然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主要为种植业)、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比重较大。特别是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初步走上了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粮食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逐步向粮、畜、林、绿色经济作物多种生产结构的转变。
1.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
2015年末,培育全省各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500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0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60%以上。2015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种植业基地达4000万亩,畜禽养殖量达3亿(头、只),带动210万种养殖户参与一体化经营,农户增收70亿元,直接安排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基地农户的增收。
1.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稳定提升
全省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一些重大的增产增效技术得到应用推广。
1.4农业产业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5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17万台。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长较快,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2.5%,农业机械正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单一生产向综合配套作业方向发展。
2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吉林省还存在着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原因是缺乏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支撑,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导致吉林省虽然农产品数量供给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农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加快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是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畜牧业,转变养殖的传统观念,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支持规模化饲养和健康养殖,打造养殖业生产加工的精品名牌。立足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并引导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特色块状农业,东部重点发展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长白山山珍食品;西部重点发展瓜菜、油料及特色经济作物;中部重点发展棚膜经济及露地瓜菜。
2.2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确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立足农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提高其竞争力。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联合、联营、兼并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二要通过和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对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吉林省安家落户;三要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兴办龙头企业,包括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工商企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切实落实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的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民办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农村专业技术组织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搞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议对全省农业科技机构普遍实行事业费包干和目标管理。不断开拓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经费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快良种培育与推广,特别是对适应中低产田的抗旱耐旱品种的开发力求有新突破。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业生产,使农业先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从吉林省粮食生产区域上看,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常年处于干旱状态。因此,必须把加强西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其抗旱能力。继续加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综合整治,完善田间渠系、泵站配套改造。引导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提升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建设,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发展规模经营,走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促进种植效益的不断增长。
2.5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构建
要加强优势产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和功能,包括市场交易、检测检验、产品贮运、配送和信息等。搭建农产品市场营销新平台,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不同特性,在有条件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积极推广各种营销新方式,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展销会、网上营销等方式,提高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促销力度。逐步实现冷链运销,通过建设农产品仓储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进超市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和方法;加快优势产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2.6增加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增加资金投入,有效化解农村资本约束。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资本投向为多功能农业产业化;三是改造农村发展银行,助推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建立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以农村多功能开发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
2.7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要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可借助公益机构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调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服务,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应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招投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来。
2.8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问题;对策;河南鲁山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2] 谷树忠,杜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4-9.
关键词:现代农业 产业化 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4-02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对于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它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其中,高产出是目标。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等。它实现了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经营的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
从各国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农业发展的外在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在总体目标方面,都是相同的,都是着眼于生产出数量充足和安全优良的产品,促进农民的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地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
二、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现代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即采用工业发展的各种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模式,是在农村改革和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的主导。在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形式一般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建设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2.农业产业化是要在农村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已经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采取措施加快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市郊农村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试验。在这里,国家允许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自由地进行出租或转让给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开办工厂或者发展观光农业,企业与农民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四川科亿林业生态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王成兵对农业领域的成长性坚信不疑,他认为投入2000万元,5年之内就可收回成本,而且利润丰厚,他的目标是“要把全国的富人都吸引过来”。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除当地企业外,福建、上海的企业也纷纷前来洽谈。当地政府已经挂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除了开展农村土地和林地使用权的交易,还可以进行农民房屋财产权的交易,方便双方交易。
政府的这种试验如果证明了效果好,那么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能。
三、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内在关系
现代农业的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大体系: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其余两大体系是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它是一种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组织形式;二是具体的组织形式内经营管理制度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很好地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换句话说,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制度载体,和谐地容纳了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内涵。这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规模化生产并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这一程度。就黑龙江省来说,由于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迫切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来达到产业化经营的层次。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全省现有耕地11.78万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一级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市场化水平低,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弱等。
四、以产业化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要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发挥地区优势,挖掘资源潜力,黑龙江省有全国领先的垦区9个、农牧场113个,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粮食种植面积3450万亩,总产量284亿斤,年总产值454.5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鉴于此,应该确立和发展一批以肉类加工、乳制品、豆制品或其加工品为主导的产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一批辐射面广、经济性强、社会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格局。
2.合理规划,规模经营。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乱占乱用、不合理使用土地,重用轻养、用养失调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同时,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残留造成土质污染严重。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制止掠夺经营,做到用养结合,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作物品种和农药使用程度,尽快恢复和增进地力。同时做到规模经营,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的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3.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要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或者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也可以通过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全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到农业研发与推广中来,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队伍的综合科研力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4.引进市场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质量效益为目标,实现生产、加工与销售专业化和一体化。这就要求一定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的、真正的龙头来看待。发达国家的实践早已证明,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因此,各企业和农户所有的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由具体的市场结构来确定,注重市场调研,特别是研究国内外同行的经营状况。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来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市场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一体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先进,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经济问题,2007(6)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3.王玉波,魏延军,王兰凤.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4.成新华.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重建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1(6)
1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土地政策阻碍了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了农民拥有土地的经营权而非所有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民的耕地随时可能被征用,农民对土地缺乏长期持有的安全感,进而变得过于追求短期盈利,一旦出现征用或经济性的开发,就容易出现过度开发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利用倾向。土地经营权的过度分散使一些规模化的养殖业或种植业的规划与管理难度很大,政府部门一直积极探讨农村土地产权转变的各类方案,希望能尽快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扫清制度层面的障碍,促进大规模种植业及养殖业的集约经营。
1.2农业领域的新科技未充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
国的农业基本上还处在非常落后的状态,并未实现高度的机械化水平。育种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农作物的研发与推广领域也没有形成产业链,过度依赖国外的种子企业及科研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投人资金不足,巳有的高新科技没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已有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助推转产业化的发展。
1.3农村不注重对农业科普工作的执行及推广工作我国
农村的科普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农业科技并未真正应用到农业实践活动中。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科普知识也应该及时、高效地在农村广泛传播。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的认知、接受能力较弱,缺乏尝试新技术的勇气,也致使农村难以开展科普工作,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企业产业化进程的需求差距较大。
1.4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
入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后盾。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难以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农业产业新技术的创新及研发经费不足。一批积极搞农业科技产化发展的企业融资难,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领域的资金投人常常因资金尚题而暂时搁浅,从而影响长远规划及发展。资金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甚至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1.5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对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制约农业
科技产业化过程中会面临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干扰、市场经营几类风险。我国缺少专门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保险服务的险种,仅有的几类险种保费都较高。目前我国的农业险险种很单一,一旦风险发生,农业企业及农民往往得不到补偿和保障,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主体的抗风险力薄弱。农业险的覆盖面低、普及率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6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发过度,破坏了生态平衡当前的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现了过度开发土地资源,致使农业生态失衡的现象。例如因单纯地追求高产而大量使用化肥、有机农药,导致土壤、水源被严重污染等,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增长。
2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运作模式
2.1科技兴农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制定以各类农业信
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将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实现企业和农民因科技力量而增收的双贏局面。如企业与农民之间可搭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转变当地农业发展的面貌。另外,可建立具有休闲、观光、优质农产品生产等系列功能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推动农业与科技相结合,促进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展。
2.2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利用区域内独
特的自然、生活特色,建立以农业和生态农村为主体,集观赏、体验、科普教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当下的生态旅游非常契合人们想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能够调整农业各产业链的关系,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促进区域内农业优势的转变,促进区域内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双重提高,也能够推进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
2.3向国外发展型科技产业化运作模式为了满足国际市
场的产品需求,将农户与企业及一些中间组织或其他合作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向国外输出农产品的农业生产基地,渐渐壮大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区域内的农产品一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能积极有效地推动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发展,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优化当地的农业结构,使农民增收、使地区就业率上升。向外发展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有益于出口农产品综合基地的建设,促进现代型农业的发展。
2.4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运作模式利用区域内的龙头
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通过各种机制和农户联系,形成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一般都釆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基本组织形式,开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因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规模较大、各类信息及渠道多,因而能更好的抵御风险,也更具竞争力。这种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能促进区域内农业产值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政府应扶持这类企业壮大规模,鼓励其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5特色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运作模式结合区域内的农业产业优势和特色,实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模式,渐渐形成产业化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水平。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抗自然风险力弱,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同时,应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型农业种植,使每一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农畜产品,以此为发展产业化的契机点,结合高新科技做出特色与品牌,也是一条农业产业化运作之路。
3我国未来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展望
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需要一些新鲜力量的注人,也需要引入和借鉴一些优秀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来完全释放出我国农业的活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1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
素养农民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着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政府要加强农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务农骨干的农科职业教育,采取灵活的教育培训方式吸引农村青年投身农业科技的学习,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衔接贯通。农村教育机构的文化课程要符合农业实践的实际需求,使农民学有所用,把一些实用的新技术及时传播到农民身边。
3.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高新科技及时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政府应组建一支充满科技活力的农技推广团队,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及时将科技送到农民身边,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我国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使目前农技推广机制老旧、完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得到改善。
3.3加快与农业相关的部门向服务型、中介型组织的转
变涉及到农业的相关政府部门,一般是一些行业协会或委员会。该类组织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购销等领域提供服务,目的是促进农业健康和有序的发展。目前我国这类组织一般规模较小,隶属于政府部门,并没有发挥好服务型、中介型的“政府职能”,也间接影响到农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快健全农业协调型中介组织,使其在涉农行业中更加得力。
3.4尽快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
离不开健全的保险体系。应该在满足农村实际需求上,尽量扩大保险范围,增加险种,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稳定农民的收人提供保险服务支持。加拿大的农业保险费用由个人、省级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个人所付比例很小,可以参考借鉴。
3.5农业产业化推进要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农业
要获得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代价。在农业科技产业化推进过程中,要对农业项目建立可行性评估体制,并充分估算出其潜在的生态危害。另外,要建立起适应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进行科学、生态、可持续性的农业规划,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生态的保护,进一步保障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
4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提升区域内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进程的关键。我国农业整体产业化水平一直不高,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效用一直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新形势下应该看清阻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已有的各类成功的产业化模式,为区域选择最佳的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农村;农民;农业产业化;继续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7-0073-04
一、理想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结构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1]。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从根上来讲要依赖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表明,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之所以将其定义为继续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称之为教育,是因为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对象是从事生产的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通过生活实际获取相当数量的知识储备,所以将这种教育体制定义为继续教育更为准确。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
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以推广科技要素为目的的继续教育,是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农业受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该教育的内容类型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实用技术上。
(二)促进农业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化,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发展多种经营和实行分工分业的专业化生产[2]。因此,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农户、自治组织之间进行协作发展。我国农村实践表明,农民自发协作意识不强,甚至有些抵触,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农业协作的优点,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
(三)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制度的现代化。农业制度的现代化创新包括农业生产制度的现代化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现代化创新以及农民保护机制的现代化创新。其中,农村治理机制虽然不是农业自身发展的直接要素,但是却对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内容为理顺农村民主自治关系,通过民主科学的治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并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农业一体化、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3]。从当下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基层自治组织在农村的实际影响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是最为理想的公共产品提供者,可以通过农村治理机制创新,使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效承担起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使命。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将不断减少,而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逐步增多[4]。劳动力转移作为劳动力在地理位置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视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5]。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安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吸纳;二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农民工”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有效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欠缺的问题,然而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究其原因,除了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所绑定的相关社会保障福利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低、社会评价低的工种。另外,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违法犯罪导致市民对农民工整体的负面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五)“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
无论是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协作引导,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局限于一定领域的技能培训。而作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主导者,农民需要的能力素质,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培训领域,进一步讲,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的全面现代化,更需要人的全面现代化。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继续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实际载体以“农民大学”为典型代表。所谓“农民大学”,就是定期举办、面向全体农民、就近便利的农民学习机构,该教育培训的定位是普及型教育培训,涵盖领域广泛,内容繁简不一,主要目标是通过参照现代大学的综合培养体制,但取消大学的准入门槛,并降低一定的深度,将现代的人文理念和科学常识普及给广大农民,全方位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5-0006-04
一、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一种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了原有社区双层经营的局限,丰富了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2.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实现农业增效,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关键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尤其是产业化的经营模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3.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竞争能力,龙头企业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近两年,我国政府正集中精力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农业的标准化;而农业的标准化一定要有农业的专业化;而农业的专业化又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这一切,都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农产品的质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4.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较多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就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5.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多元,且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城乡之间很不平衡。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通过公司加农户、批发市场加农户等有效形式,把分散的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按市场要求带动农户生产,既可以解决农产品出卖难,使农民的初级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又可以通过多次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利润等二次分配方式,给农民直接带来一些实惠。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60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左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户均增收900多元。
二、资本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
无论是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新兴的亚洲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农业产业化。他们在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因此,在诸如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给予农业产业化以特殊的支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本支持体系,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1.以资本支持来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等特点,如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等。它们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若能以雄厚的资本实力支持这些优势主导产业率先发展,就可以对农业产业化产生强劲的拉动力。
2.通过资金支持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增强农业产业化的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的立足点。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培植必须落实在基地上,否则主导产业的培植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基地的合理布局、集约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及生产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现有传统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并且能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造特色品牌以及相应产品的精细加工和包装等方面,对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本支持,才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并把生产加
工基地建立与发展贮藏、保鲜、包装、运销等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
3.以资本支持来强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牵引带动力。由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缺少―个中间环节――农业企业,因此有不少有见地的专家在设计应对措施时便提出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公司加农户”等有效形式,引导城市中的一些企业和公司与农民相结合,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因此,龙头企业已经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必须以雄厚的资本支持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如果能够有效地健全现有的资本支持政策,构建完善的龙头企业资本支持体系,多渠道筹集和运用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辐射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优良企业及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就可以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巨大牵引力。
4.以资本支持来推动技术进步,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从根本上讲离不开科技进步,实践中办得好的龙头企业都十分重视科技的投入和开发。因此,必须给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科技进步充分的资本支持。要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机制,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5.以资本支持来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却离不开资本支持。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销中介组织及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才能按产业化要求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保证运销增值。
三、金融创新: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的基本路径
融资困难、资本支持不足是目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基本的路径就是大胆进行金融创新,广拓融资渠道,多方融资,尽可能以风险成本社会化的方式对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资本支持战略。
1.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农业产业投资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一部分,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体现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重视程度,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具体化体现;可以有效地缓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减轻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巨大投资压力,使部分农业投入资金逐步从银行贷款、行政拨款转变为直接融资;可以将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并保证社会资金用于效率最高的龙头企业的发展上。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的大体运作程序可以为:首先由省市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几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发起设立和经营管理。基金发行结束后,允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然后,根据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期限相对固定及其投资人利益的有效保护等因素,投资基金的设立应确定为封闭式基金形式;投资对象应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证券投资为辅。为了刺激产业投资基金从事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的积极性,并减少其投资的风险成本,应制定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企业的上市优先制度。美、日农业产业化投资公司迅猛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一般在3至6年即可在各自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如果农业产业化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能发展成功公开上市,投资公司便可以将其持有的股票在证券二级市场出售,解决流通性的风险;而股票上市后的价值往往远远高于投资公司原始投资成本。当然,能上市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如果中国现代场外交易市场建立,可以鼓励大量企业在“中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挂牌。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开创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本支持的新格局。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呈现出财政、银行、企业负债运行的格局,居民成了大债权人。银行的信贷资金受安全性、效益性等商业经营原则的限制;政府的财政支持受其可以调动资金资源的限制和投资领域的限制。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大都属于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主的比较典型的竞争性产业,所以不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支持对象,也不属政府财政适于进入的领域。那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资金就只有运用有效的直接融资手段,调动城乡居民手中掌握的资金。因为,股票市场融资的潜力巨大,一般首次融资即可达几亿、几十亿,同时还可以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连续不断地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筹集的资金可以长期使用,且无需偿还。利用资本市场不仅可为农业产业化有效融资,而且还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突破口:(1)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备形式,农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水平上优于一般企业,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面必然游刃有余,轻车熟路,容易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较好的示范效应。(2)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保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支撑农业后续发展。这对于财政资金与科研资金相对匮乏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而言,意义尤为重大。(3)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壳资源”的优势,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途径迅速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聚变”的途径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联合与滚动式发展。(4)上市公司通过与农户及其生产基地紧密衔接,有利于培养一批既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验,又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农业生产经营群体,从而为我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多层次、多环节、协调统一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应从调整我国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要求出发,把促进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保护和扶持农业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不扭曲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的“绿箱”措施,明确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财税政策倾斜对象,健全保护和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特别是要抓住“人世”的最后过渡期,充分运用WTO规则不允许的“黄箱”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进一步挖掘税收优惠政策的潜力,加大发
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重点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1)充分运用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和促进企业通过引进外资、利用民资和吸引工商资本等多渠道投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高外资和社会投资的比重。(2)可考虑研究制定税率或税基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给予支持。(3)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可考虑适当降低目前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产品的增值税优惠税率,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