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1篇

一、前言

国家农业公园是继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及生态观光农业园等乡村旅游业态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乡村休闲方式。国家农业公园在旅游产业上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实践。作为一种高端的农业旅游形态,真正意义的农业公园在国外起步较早,在国内近几年也有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外对国家农业公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侯满平、石英(2015)从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特征、模式、功能与效益和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农业公园进行了首次系统的解读;段领军(2013)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为例,分析了都市现代农业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王贵(2012)融入现展的理念,系统阐述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主旨,结合红兴隆实际提出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重点要从现代农业、宜居城镇、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打造。

二、国家农业公园理论体系

(一)国家农业公园概念

农业公园是以经营公园的思路,利用农村生态自然的环境,以绿色田野和秀美乡村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乡村文化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等旅游业态相融合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农村民俗游览等传统农业休闲旅游。它是在农业观光和中国乡村休闲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产品,属于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一个更能体现社会和谐、时尚简约的生活理念、重返淳朴的现代农业公园化景观,融合多种业态,可以有效推动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乡村度假、康体疗养的休闲活动的规模化和专门化,加快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促进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建设。

(二)国家农业公园的产生

国家农业公园是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理想模式,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中国农业部早在2008年时就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国家农业公园评定以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村域经济主体、村民生活展现、服务设施配置、品牌形象塑造、规划设计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十一大评价指数,共计100分。为建设美丽、低碳、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有关要求,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拟计划用5―8年的时间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项目规划总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整个试点项目包括十个功能区。景区内外环境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室温、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种植的近千种高档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使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此外,它还是中国农业休闲的最高端形态和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 2013年9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园区内已完成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农展馆、农耕文化广场、农科蔬苑、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完成改造提升;湿地公园、热带雨林、沂蒙山农耕博物馆、新天地游乐城等多个重要节点项目,中国知青园、光伏发电等新项目正在开建。

(二)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主要涉及雁鸣湖镇的东漳东村、韩寨、朱固3个村,北至运粮河,东南至丁村沟,西接中东路,三面环水一面为路,计划总投资35亿。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一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公园内共设置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六个功能分区。

(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又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是琼海市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开发中本着“不占田、不砍树、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原则,将之打造为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形成“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规划有龙舟广场、儒家文化广场、大棚瓜菜基地、兰花基地、草莓基地、垂钓区、莲藕基地、槟榔谷、蔬菜基地、农家乐等17个建设项目,蔬菜基地重点打造城市游客的私家菜地。农业基地、农家乐等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一)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要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进行,在农业内涵中融入城市公园的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农业具有旅游观光、科技示范、休闲购物、怡情益智等多种功能。

(二)国家农业公园打造六要素

1、打造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等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2、融合独特的民俗风情,如: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等。

3、建设标志性的展示传统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4、建立组织形式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健全的建设与运营主体。

5、配套健全的道桥游线设施、下榻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管理与导游设施、出行运载设施、通讯视讯设施和康疗救护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2篇

鹤城区凉亭坳乡贺家田村辖管25个自然村组,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00亩,可利用林地6.5万亩,可利用水域面积420亩,总人口21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29人, 2017年顺利实现村脱贫出列,2018年底实现脱贫196户627人,现贫困发生率降至0.09%。

2014年以前,贺家田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大部分组只有泥土公路,还有余家等四个组没通公路,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经济基础很薄弱, 2014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没有村集体经济。2015年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积极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制定了贺家田村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全面实施“九大工程”、“七大政策”、“五个一批”等措施,全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4580元,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惠诚蛋鸡养殖、鹤壹农庄中药材种植和特种养殖等七家村级产业都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主道通畅,入组道路全部硬化提质;村民安全饮水、住房、教育、医疗均有保障,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有保障,党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文体活动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等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

一、抓党建促脱贫

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村扶贫规划顺利实施。每月组织召开了支委会,研究村里扶贫和党建工作。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组织引领全村党员治理村风文明、人情风、环境卫生、扫黑除恶。切实推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大力发展村级产业,以尹尤洪、宋恩良、尹文久、尹智勇等党员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尹承安、尹承照等党员脱贫示范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

二、强化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关键,贺家田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生产生活需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项目实施责任包干到人,全面推进“两基”项目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先后争取交通项目资金1184.6余万,新修道路8.6公里,硬化提质改造道路12.7公里;筹资32万元硬化院落入户道路4530米,全村所有村组级道路硬化,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及农产品外销。通过扶贫资金、危改资金和美丽乡村资金,全村符合危改政策的426户农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换瓦翻新或新建。累计投入430余万元,对全村安全饮水和用电等生活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优化了村民的安全饮水,安装太阳能灯572杆,建成垃圾池屋31个和一座垃圾中转站,村村响全覆盖,建成电商平台一个,加强了环境卫生整治和河道治理,乡村面貌大有改变。建成了规范的村级卫生院,并配备有5名合格医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都享受了教育和扶贫助学政策,适龄儿童无人辍学。贫困人口都享受了政府代缴的新农合和特惠保。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三、因地制宜,狠抓产业扶贫

要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在区级联点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后盾单位的大力技持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本村自然条件,着力引导村民发展种养业、入股专业合作社,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村民收入稳定增长。①指导帮助惠诚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养殖厂房等基础设施全面提质改造,提高生产能力,走上规模化品牌化道路,稳定合作社收益。合作社现有蛋鸡近4万余羽,日产蛋近3万枚。2016年带动贫困户42户152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260元;2017年带动贫困户42户134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240元;2018年带动贫困户18户72人入股,2019年带动贫困户32户120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180元。现年产值400余万元,纯利润达100万元,共带动贫困户134户478人实现年分红106240元,同时解决了我村10个贫困人口就业,就业人均月工资2700余元。②协助鹤壹农庄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特种养殖和铁皮石斛种植,2018年新种植铁皮石斛100亩,养殖蜜蜂70箱并创办了一个养蜜示范点,养殖野猪扩大到276头,养殖果子狸187头,土鸡土鸭1500只,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实现年经营收入200余万元,稳定转移就业28人,带动贫困户42户140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180元。因受张吉怀高铁施工影响,2019年协助农庄成功转型,引进浙江老板成立湖南欣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庄附近流转土地1572亩(规划5000亩),种植铁皮石斛1100亩,并套种了白芨和黄精,现为村民长期提供就业岗位达60个,务工年收入达120万元。③引导大众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联合散养肉牛,带动修吉冲尹明玉养牛20头,带动10户贫困户入股散养肉牛84头,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④指导古溪香菇种植合作社和湘乔养殖专业合作社,合理发展生产,做好产品定位,提高合作社抗风险能力,现两合作社生产经营稳定,带动的贫困户均能稳定分红。⑤引导俊杰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转型养殖土鸡,年养殖1500余只,效益可观。鼓励引导志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吴茱萸种植,2018年在紫坡山流转土地30亩种植吴茱萸,势头良好,今年扩大种植50亩。⑥指导贫困户合理发展自主产业,在全村推广蜜蜂养殖,今年有18户村民发展规模养蜂达359箱,经济效益明显,村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拓展就业岗位,安置村民就业

就业可显巨提高家庭人均收入。这些年通过改善交通、结对帮扶、职业培训、转移就业、扶贫特岗等措施,2019年全村845人实现就业,其中有村级保洁特岗32人、村级生态护林员4人、村级辅警3人、村级交通协管员4人、村级合作社就业97人、附近铁路护工8人、村内其他岗位就业52人、结对帮扶安置就业16人、市内务工359人、市外务工270人,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业率达69%,极大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 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热点 社会关切

一、经济法教学何以需要关注社会

经济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法理论教学中引入关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其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一)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巨变,经济成份、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局面,社会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是任何一门理论课程所面对的形势变化,因此,任何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讲授都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否则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用。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不是社会“真空地带”,是社会生活的组成,也因此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正面乃至负面影响。

(二)经济法课程独特性质的要求

诚如学者所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化的后果,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经济法所涉内容广泛,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必要要求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经济法与其他学科发展相比较更具动态性。经济法理论虽然抽象,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政策法律化的产物,其来源于经济实践。因此,经济法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解答社会热点问题才可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任务

经济法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社会关切紧密相连。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讲授者本身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讲授者能否恰当运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充实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需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抓住社会热点,指导他们运用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

社会热点是指较受社会民众所关注的新闻或事件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看法,包含了民生保障、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消费购物等方面。有社会热点,就会有人关注、评论,也就产生了社会关切。如果说让学生每天都关注这些社会热点尚存在困难,那么以上所阐明的三点必要性是可以,也是应该“督促”经济法理论教学增强关注社会热点与社会关切的主动性的。

二、将社会热点与关切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讲授的一些事例

面对当前我国资源形势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形势,我党做出了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即在十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生态文明,将其从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也绘制了“美丽中国”蓝图。其关键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秉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不能离开环境保护来谈发展、搞发展。当前高校也在全面开展学习贯彻十精神和“中国梦”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势必包含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学习和宣贯。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以在这些学习和宣贯过程中得到体认的。基于笔者所在高校地处广西,生源基本上都来自广西区内的这一基本情况,在课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知识点,笔者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经济法相关理论、原则在教学中具体化、微观化、生活化,以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地域特点,以下所举的一些事例,可供探讨:

事例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与“南珠杯”竞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前广西各地正在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在桂高校同样要结合此项工作开展建设美丽校园和文明校风的活动,广大在校大学生也将要参与其中。作为“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在广西的具体化,“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经济法教学中阐述地方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的最佳案例,是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其实,早在1994年广西就发起了“南珠杯”竞赛,至今已经八届;这项活动使得广西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居住环境和风貌明显改善,城乡文明显著提升,极大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广西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2009年广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形成民族和地方特色凸现的壮乡建设风格,服务广西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大局。但这三项活动对于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南珠杯”竞赛举行时,这些大学生才来到人世;在“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时,这些大学生仍是未成年人;在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时,大部分学生尚未步入大学殿堂。客观地说,“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三项活动是“伴随”着这些90后大学生成长的,但他们对此普遍缺乏了解,谈不上理性认识,也谈不上理解这些活动背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更谈不上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看待此问题。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家乡的环境改善、风貌变迁是他们所亲历的,这得益于“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些政策实施和活动开展,从这点意义上说,他们是广西城乡变化、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如果将这些政策、活动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对90后大学生讲解,是可以增加他们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的理性认识,通过提高他们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受益者转变为实际参与者。

事例二:“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

2009年广西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作为旅游的形象宣传口号,并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使越来越多人更加深入了解、熟悉广西。可以说经过多年旅游宣传促销,这一宣传语作为广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已家喻户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意见》决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旅游业也以此为突破口,努力开发将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大自然赋予广西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也正把旅游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旅游强区的蓝图走向现实。旅游消费、旅游业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旅游”在他们观念中或许可用另一个词替代“玩”。但如何从“玩”字入手,通过旅游消费讲解旅游、讲解这一朝阳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的的。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区内,他们在入学前或入学后,或多或少都曾有旅游的经历,从这点意义来说,旅游消费、旅游产业不仅是社会热点,也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是可以找到语言与思想共鸣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旅游经历,让他们主动讨论旅游产业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不可否认,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有不少来自于城镇农村的学生可能会缺乏直接的旅游经历。但换个角度思考,旅游资源在广西而言,又往往集中在一些发展比较滞后的县份或者城镇,如果有来自于这些旅游资源丰富县份城镇的学生,那么他们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是比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更有直接认识或者发言权的,因为不少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就得益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由此切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是极易达到教学效果的。对于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则是通过城市规划变迁入手举例,如南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水城”“绿城”建设、“百里柳江”打造、桂林山水城特色等等,对来自于这些城市的学生而言,这就是城市发展建设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事例。

事例三:广西的电力形势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装机容量和水电出力不足、夏季电力需求迅猛增加等因素影响,广西自2011年起步入了缺电程度最严重和时间跨度最长的缺电局面,成为全国最缺电省区之一。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节约、清洁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是推进电力产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重点保障民生用电范围,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电”、电力产业的理解较为模糊,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在校期间的用电安全教育和缴纳电费等方面,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因此要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基本用电行为讲解电力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教师“抽丝剥茧”的案例教学。首先,作为经历过初等、中等教育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是学习过物理知识的,电如何产生送到千家万户、有哪些常见发电模式等问题,学生是可以轻而易举回答的。其次,作为一般地理常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也有所了解,比如广西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但煤炭资源却极为匮乏(即使不是广西籍的学生,也能对其所在省区的资源有初步了解)。也就是说,在学生知晓广西发电主要靠水力的基础上,是可以让其认识到广西电力供应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进而理解枯水期广西电力供应则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抛给学生的现实问题则是广西电力需要能源节约、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可持续发展。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化,则拓展出很多让学生了解的社会热点或思考的问题,比如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广西合山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防城港核电站建设等。如此引导学生通过电力,特别是广西现状来认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节约必要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意义,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

三、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4篇

一、因势利导、多措并举,2012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两年来,在全国农旅系统的大力推动和市场的强劲拉动下,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数量提升、质量提档、效益提高”的阶段性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日渐扩大。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从业人员28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6.9%。

二是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创意策划,不断提升发展内涵。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等都赋予了商品属性,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服务,还促进了农业文化的传承、农业知识的科普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的多功能性得以全面体现。

三是发展类型逐步拓宽。各地在加快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产业园区、民俗村等已有休闲农业类型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发展模式,丰富发展类型,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园区、农家乐专业村,以及一批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的农事景观。这些正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

四是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美化了广阔乡村,富裕了广大农民,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了城乡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文化的融合,正成为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拉动国内消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我部典型调查的13.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分析,其土地产出率每亩接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13.5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占从业人员的92.4%;农产品销售占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的40%以上。休闲农业成为提升产业层次、造福一方百姓的民生产业。

两年来,农业系统和旅游系统顺应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高涨需求,围绕“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内涵、营造社会氛围”四项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狠抓业务拓展,注重体系建设,打造服务平台,强化多方配合,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注重部门合作,发挥多方合力。自两部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全国多个省级农业系统与旅游系统签署了合作协议,有的省区市还将财政、发改等部门纳入工作小组,形成了协调合作、联合推动的工作局面。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建,涌现了一大批示范典型,认定的11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正在成为带动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江西、四川、甘肃和湖北等省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多方协作、上下努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注重规划引导,强化公共服务。自我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各地积极贯彻,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国内消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纷纷制定和实施本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休闲农业科学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了本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江苏省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全省“一圈二区三带”六大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目标,并要求涉及的市县都要制定县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所有申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都专门编制了发展规划。我部启动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后,服务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完善,数据库信息日益丰富,网站点击率屡创新高,目前,入库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已超过12万家,日均浏览量超过10万次,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一些经营主体在魅力城乡网站上宣传推荐后,客流量增幅超过30%。同时,围绕农业功能拓展、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农业部和省级主管部门多层次地开展了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了行业的提档升级。

三是注重政策争取,营造发展环境。四川、湖南、江西省政府的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意见中,将休闲农业用电、用水按照农用水电价计算。南京市江宁区把休闲农业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各委、办、局年度公务接待支出至少要有30%在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中消费,如达不到标准,则调减该部门下年度的预算。2012年,江苏省农委安排2445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了77个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规模大、功能全、经营活、效益好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陕西省农业厅争取2000万财政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农家乐专业村进行补贴,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改造、特色产业打造、公共服务强化和宣传推介活动举办等。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2500万资金重点扶持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名村建设,对达到规模的农家乐经营户每个给予1万元资金补贴,同时三年内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扣减营业税。海南省农业厅与省农发行联合设立“农+旅”项目,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旅游线路整合项目给予支持。新疆调整乡镇企业贴息贷款使用范围,将休闲农业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江西省将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业招商项目,帮助企业融资,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是注重机制创新,拓宽发展空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中,数百万公众参与网上投票,一批候选乡村通过推荐过程,展示了魅力,扩大了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建设魅力休闲乡村的积极性,被认定的30个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正在成为各地学习的典范。通过实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推动了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丰富了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一步弘扬了中华农业文化,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填补了我国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在农业领域的空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认定工作稳步推进,一批服务质量优良、产业特色明显、休闲功能齐全的农庄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我部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5次区域性和1次全国性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共有11000余件创意作品进行了展示推介,创意精品现场销售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投资签约额累计超过6亿元,达到了在全行业树立创意理念,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

五是注重宣传推介,扩大行业影响。为营造休闲农业发展良好氛围,我们在示范创建和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过程中,以培育品牌为重点,以营造氛围为核心,联合北京市、江苏省共同举办了两次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活动,联合四川省在汶川县召开了现场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召开了中法休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搭建了中法休闲农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围绕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我们都同期策划开展了相关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扩大行业影响,推介特色产品,培育知名品牌的目的。

以上工作仅是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工作成果的部分体现,除此之外,大家还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基础性工作。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在全系统树立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向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各级休闲农业战线同志们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诚挚的慰问!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

当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成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理想场所和生活时尚。但从总体看,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仍与城乡居民的新期待,与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要求,与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新趋势,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新任务有很大差距。整个产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策划创意,推进提档升级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政策和规划的引导力度,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主动调整发展理念,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此,2013年的工作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抓住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过渡的机遇,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乡村和推进生态文明为重点,以规范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动力,继续深化规划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加大政策调研,推动内涵提升,努力推进我国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继续深化规范管理。从各地的实践看,《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区域布局和重点工作,对各地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起到了很强的指引作用。下一步,各地要继续把握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思路,突出重点,打造产业特色,以满足城乡居民大众化、特色化的休闲消费需求。要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杜绝侵害农民利益、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在总结前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示范创建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系统开发与突出特色相结合、设施改造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创建机制,注重创建过程,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影响力。我部在现有农业产业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休闲农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引各地制定一批符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适应公众休闲体验要求的标准,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同时,我部从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集聚村或休闲农业经营点,通过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支持其开展公共设施和环保设备的改造,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展示等工作,推进规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二)要继续强化公共服务。全国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并逐步被社会所认可。这是为解决休闲农业公共服务问题,而建设的供全系统共建共享的大平台。该系统整合了网络、电话等手段,开发了许多便捷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类经营主体预留了网站域名,可以自动生成每个单位的网页。各地没有必要再层层建网站,全系统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工作,可以将各级需要宣传、推荐、的信息、知名景点、休闲线路等在平台上及时。各地也要组织动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信息和开展展示推荐活动,真正把这个公共服务平台用好、用活。为加大宣传推介的公共服务力度,我部今年与中央电视台7频道《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和中国报道栏目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辟了全国统一宣传的新渠道。各地要加强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围绕“培育品牌、宣传典型、衔接供需”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宣传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加大农耕文明和地域风情特色的推介,在营造发展环境上下足功夫。要继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以满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三)要切实加强政策调研。研究出台有效的政策,是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政策研究,不断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扶持休闲农业政策的收集整理,并围绕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为研究出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提供了参考。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和扶持项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围绕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充分借鉴各地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相关政策。各地要强化调查研究和相互借鉴学习,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

(四)要扎实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2012年9月收到各地的申报资料后,经过仔细审核和专家评审,我们认为部分申报项目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生产与生态功能突出,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申报文本说明不详、规划简单、后续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为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我部将具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的20个传统农业系统列为候选项目,并提出充实申报资料、完善遗产保护规划、制定专门管理措施等要求。目前,大部分候选项目都按要求补充了资料。这次会议结束后,我部即将组织专家对达到要求的候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从中择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地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于此项工作的认识,明确负责人员,加强工作指导,注重对本地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做好项目储备。

(五)要持续提升休闲农业发展内涵。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人文化创意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灵魂。去年开展的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社会反响良好。为了深入持续地做好这项工作,我部计划在2014年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各地要总结去年的经验,扩大征集范围,加大推介力度,为明年的全国推介活动做好准备。要以开展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创意产业工作的指导力度,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加强创意产品的推荐宣传和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一批创意产品品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同构的现象,各地要加强工作指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人文特色和消费特点,按照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市场差异化、运营规范化和服务组织化的理念,加大创意设计、节庆活动策划、休闲产品开发,以及农耕文化挖掘的力度,在新、特、奇方面下功夫,实现资源文化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的转变。

三、讲求方法,真抓实干,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休闲农业工作新局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任务,纳入工作议程。要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指导,年底有总结考核。要及时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思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协调配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是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牵头推动的一项事业。几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成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的典范。几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农旅结合,才能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加强与旅游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5篇

四特点

奉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居民对农村自然景观、新鲜空气、清澈水源、纯天然食品的向往,加上奉化独特的区域位置、环境条件以及政府积极引导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发展分布区域化。奉化地域分属浙北平原区、浙东丘陵区和东部港湾区,东南临东海象山港,西北接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东北部及中心区域为平原以及河道水网,地貌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奉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充分得益于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又深度挖掘了不同的生态、人文、民俗和历史文化内涵,分布发展呈现区域化特点,形成了东部象山港渔家风情休闲带、西部山地生态体验休闲带、中部庄园风光观光休闲带和古村落文化探访休闲带等4条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带。

资源利用特色化。奉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丰寓,既有蒋氏故里、弥勒胜地、雪窦禅寺等人文资源,又有水蜜桃、芋艿、奉蚶、草莓等众多名特优农业资源,还有水库、溪流、河谷、山坡等自然地貌资源。首先在主要旅游景区周边发展配套型乡村旅游业,与民国文化旅游、弥勒文化旅游形成互补之势。充分利用特色多样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城郊田园、农业基地和山乡人家,推出观光、参与、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产品,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互动之势。同时利用从山野到平原、从小溪到大海的自然生态差异,推出山地休闲、小溪漂流、海上项目组合等休闲与运动统一的项目,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形成融合之势。

经营主体多元化。农民是唱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这台大戏的主角,但由于农民经济实力以及社会资源有限,难以推进这一产业深入发展。为此,我们因势利导,着力引导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目前,奉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村民单干型。个别具有较强经济意识的农民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信息,及时把握创业机遇,在风景名胜区周边或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良好的郊区山村,开辟富有自然情趣的休闲娱乐场所,开设农家餐馆,推出农事活动。二是集体主导型。就是村集体把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农家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比较鲜明的农家乐专业村。三是农户联合型。部分农民或民营企业主自发组织,积极投资,合作开发,合作经营,一般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活力较强。

经营服务综合化。奉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最初提供吃农家莱、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起步,近年来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提供观赏、采摘、垂钓、娱乐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拓展,这些新亮点、新卖点,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互动提井

近年来,奉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做法和成效可概括为“三个互动,三个提升”。

(一)农业产业休闲化和休闲农业产业化互动,实现卖商品与“卖风景”的统一,提升富民兴农水平。

发展休闲农业,基础在产业,特别是能够吸引城市游客的特色产业基础及特色农产品。奉化四季分明,农特产品丰富,早在90年代就先后获得“中国水蜜桃之乡”、 “中国芋艿头之乡”、 “中国花木之乡”、 “中国草莓之乡”、 “中国青梅之乡”等称号。奉化水蜜桃素有“琼浆玉露、瑶池珍品”美誉,蜚声海内外,也是奉化市最早踏上“休闲之路”的农产品。随着假日旅游和休闲时代的到来,往日只有农民忙碌的桃园成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人们不再仅限于坐享果实,还向往春天的花海、夏日的采摘。顺应这种趋势,奉化市着力推进水蜜桃产业休闲化,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培气指数持续提升,带动农副产品增收1.2亿元;江口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0多亩葡萄全部通过采摘销售一空,售价高于农贸市场二成以上,尚田一万多亩草莓开展采摘游比传统种植每亩增效6000元。

休闲农业在吸引农户个体投资或合股投资经营的同时,乡村集体经济、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和个私经营户也开始投资休闲农业。为推进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奉化市加强引导,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招引上从原来的仅“为美丽寻找资本”到资源,资本、智慧和资讯四大旅游要素的全方位对接,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一体发展,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随着投入增长和设施的不断完善,奉化市休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目前已建成国家、省级农(林)业观光示范园区7个,万亩种养基地32个,十大主导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8%,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如省级农家乐特色点、省林业观光示范园区――溪口商量岗就是奉化市大森林休闲观光游的典型,四季皆有独特风景,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

(二)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实现建新村与建新景的统一,提升城乡一体水平。

奉化旅游资源丰富,有上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525个,356个行政村近一半拥有优质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滕头人率先提出“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保护利用“全球500佳”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二、三产,着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具有江南乡村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先后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作为全球唯一乡村案例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在滕头模式的启发下,奉化市把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了生态旅游型、田园风光型、滨海风情型、文化特色型等四种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并加强分类指导,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有意愿的地方先行发展,在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资源优势强、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30多个省、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最先展开。同时,我们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展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商店,真正做到了“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

件、游有内容”。目前,全市已有33个村形成较有特色的乡村旅游,5个村和经营规模较大的7家农家乐分别被认定为省、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点。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环境整治”、“乡村康庄工程”、“千里清水河道”、垃圾集中清理、生活污水处理、“村村植绿”等工程,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150条280公里,23.4万居民饮用水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由五年前的62%提高到66%。实现了村庄绿化、洁化、亮化和美化,营造了“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江南乡村风情,为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供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支撑,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农村旅游休闲。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农村开放程度,更新了农民思想观念,促进了城乡资源和文明的有机交融,同时为进一步建设新农村积累了财力。近年来,奉化市农民的赌博、迷信、斗殴等行为大大减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有效促进了农村的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了奉化市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和“生态环保网”的形成。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景区旅游互动,实现小旅游与大旅游的统一,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奉化拥有“弥勒圣地、蒋氏故里、名山胜景、阳光海湾”四大旅游品牌,素有“长三角后花园”之称。近年来,奉化市推进山水风光、人文景观、海港胜景和佛教文化旅游有机交融,做深做精溪口旅游和佛教文化旅游,建成了国家AAAAA景区,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由于地缘关系,留客难、过夜游客少也成为困扰奉化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到奉化休闲度假,奉化在着力提升溪口旅游接待服务水平的同时,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大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全市整体规划,统一规范管理,整体对外营销,人员整体培训,实现与大旅游有机融合,延长旅游时间链、产业链,开展全方位、各层面、广角度的合作发展,着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景区旅游的互动发展。在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的框架下,我们又编制了《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农家乐旅游地方标准,成立了农家乐行业协会和乡村旅游联盟等自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建立健全了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等联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

在规范发展的同时,奉化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提升,推进旅游业从溪口旅游向全市旅游,从单一民国文化向弥勒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从观光向休闲度假,从门票收入向综合收入,从旅游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各地充分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推出了一批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目前,溪口休闲旅游即将成为首批宁波休闲旅游示范基地,黄贤森林公园争创国家AAAA景区,三十六湾等村创建成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市基本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框架,到溪口景区旅游的游客和乡村休闲游客相互吸引,逐步形成“吸引来、留下来、还想来”态势,旅游业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

总体来看,奉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知名度较高,但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存在着发展思路亟待升华、经营管理还需完善、服务项目有待丰富、服务水平还须提高等问题。

特色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不断丰富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内涵,着力培育滨海度假、山野休闲、文化观光、运动养生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胜地建设步伐。

以农为本,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奉化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以突出农耕文化为前提,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充分展示最富有特色魅力的农业景观,最具吸引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着力发展农业娱乐休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形成鲜明的主题,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的地位,加快开发水蜜桃、草莓、桑果、有机笋、生物禽蛋、优质稻米等一批上档次的农业旅游商品,着力打造高人气、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

整合资源,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根据奉化市特有的资源分布特点,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充分发掘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有效开发,突出观光功能、科普功能、教育功能、环保功能、经济功能、游憩功能,满足休闲农业的层次化、多样化要求。注重整合资源,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组群,开发农产品、提供农事活动体验、生态空间享受、农耕文化教育和乡村民俗参与及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兴办农家旅馆等不同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加大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指示牌、网络信息平台等公共设施建设,为消费者“吃、住、行、游、娱、购”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6篇

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节能公益广告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推动优秀节能公益广告在电台、电视台、地铁及公交移动电视网络集中播出。要组织开展企业节能自愿承诺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进企业系列报道活动,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

各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省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教育部门要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广泛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7 - 2020 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要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环保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抓住建筑领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一批绿色交通项目,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制定交通运输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中国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营造绿色交通氛围。

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示范市和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各级商务部门要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

各级国资委要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中央企业建设。

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开设专栏,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时段循环播放一定数量节能公益广告,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 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各级工会要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针对长江沿岸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深入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青年之声”互动平台、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军队各级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强化财力资源集中统管,珍惜和用好宝贵的军费资源,持续深入开展“八节一压”、“红管家、好当家、小行家”、“红旗车分队、红旗车驾驶员”、“红旗船队、红旗船员”评定等活动。研究制订适合军队特点的新能源研发和推广应用政策,组织驻高原、海岛、边防部队新型能源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积极推行综合运输,科学统筹运输计划和运力使用,抓好“清煤工程”、既有设施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搞好既有房地产资源调余补缺。积极倡导和建设军营节约文化,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增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保障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司法实现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50-02

近年来,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然而让人痛心的是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一直以来,刑事救济成为捍卫生态法益的最后一道法律屏障,但其所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在分析广西生态环境污染面临的刑事司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生态广西、美丽广西建设有所裨益。

一、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刑事司法困境

1.环境司法专门化并未落到实处。2014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简称“环资庭”)后,地方各级法院先后成立这一审判组织。环资庭在成立初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资庭的职责规定,主要负责审判第一审、第二审有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民事侵权案件,地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有关权属争议的民事案件,森林、草原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自然资源民事纠纷案件[1]。由此可见,环资庭仍然既没有从刑事审判中剥离出来,也没有涉及环境行政违法案件的专门化审理[2]。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正式成立环资庭,但其他各地市都没有设立环资庭。而且,广西高院的环资庭还负责交通事故和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并非仅仅承担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2.行政权过于强势,地方保护主义不当干预司法,导致刑事责任难以实现。由于涉案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因而在对其实施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最后大多以经济制裁或行政处罚手段进行处理,真正进行刑事处罚的不多。更有甚者,刑事判决犹如一纸空文,得不到有效执行或是根本不执行。久而久之,就让人觉得只要事后缴纳罚款即可了事,不必过于担心。如此之下,犯罪成本不高,使得犯罪分子肆无忌惮,再次实施犯罪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此外,环境行政执法机关与环境司法机关在工作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常常各行其是,执法上的空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3.刑事判决有失偏颇。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犯罪,那么当犯罪人故意实施污染环境的行为时应该如何认定呢?实践中,司法机关在万般无奈之下,通常只能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这两罪之间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在犯罪客体以及主^方面的具体内容上仍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判断标准不同,最终会导致同案不同判,大大损害了司法权威。

4.民众的环保意识偏弱,导致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势单力薄。由于大多数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因而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往往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就使得司法机关在收集案件线索、寻找犯罪嫌疑人、审理案件以及执行判决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

5.环境公益诉讼难以推进。第一,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不仅要面对当地政府施加的压力,还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面临着资金、技术和律师等问题。第二,环境污染公益损害追偿机制缺失,法官在处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对犯罪人判处罚金和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忽视该犯罪行为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长远影响,因而在环境的后期治理和长久损害方面没有要求犯罪人承担补偿责任。第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可复制性难度大。同样的案件,有些地区会进行审理,有些地区立案后被驳回,有些根本没有立案。案件审结后,一些企业常常以亏损为由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导致大量环境违法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刑事判决犹如一纸空文。

二、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刑事司法对策

1.将环境司法专门化落到实处。2016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要求中级人民法院应在高级人民法院的统筹指导下合理设置环境资源审判机构,个别案件较多的基层人民法院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考虑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据此,广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应增设环资庭或环境资源合议庭,尤其是在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和水资源集中的区域优先设立,从而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环资庭统一审理,提高审判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专业化。同时,吸收环保专业人士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以便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增加判决的权威性。以广西高院为试点,逐步构建起包含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规则、审判理论和审判团队在内“五位一体”的环境司法专门化体系。

2.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恰当处理地方利益保护与环境司法保护之间的冲突。首先,2015年广西高院与自治区公安厅、检察院、环保厅共同签订了《关于办理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衔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环保行政机关之间的协作。2016年5月27日,广西高院又与自治区国土厅、环保厅签订了司法与行政执法协调配合备忘录,建立完善环境保护部门和司法机关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考虑到我国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均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为促进司法机关与各行政机关的通力合作,建议由各级人大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工委”)来领导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3],具体做法是:一是由法工委牵头,从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抽调骨干成员成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搭建一个“两法”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解决“两法”工作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减少执法空白;二是主持每个季度的联席会议,听取该季度的环境监督和环保执法工作报告,总结工作经验,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执法工作改进意见;三是督办大案要案,及时跟踪案件的查处进度和处理结果。

其次,要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于一般的污染行为,符合《环保法》规定的处罚情形的,要及时进行处罚和监督教育;对于污染环境构成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给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及时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经审理后确定被告人有罪并需承担刑事责任的,应当判处刑罚,不能用行政处罚来代替。在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人民检察院均要认真行使法律监督权,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情况时,环境保护、公安、检察机关要迅速启动联合调查程序,防止证据灭失。

再次,转变地方官员崇尚的“GDP第一”的片面政绩观,坚决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当干预司法机关工作的行为,否则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干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没有构成犯罪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分。

最后,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及时地介入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对环境行政、民事、刑事案件认真行使法律监督权,并严查环境污染现象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3.依法公正判决,维护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在审理生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过程中,首先区分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对于环境刑事案件,又要进一步区分是构成污染环境罪还是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及是否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根据案件证据认定污染事实,运用想象竞合理论进行充分说理,适用恰当罪名,以真正保护生态环境。

4.鼓励、引导民众参与环境监管,走群众路线。首先,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送法到乡村、到社区、到学校、到企业活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其次,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举报任何环境违法行为。最后,利用各种渠道通报环境违法案件及其处理结果,邀请民众参与执法监督。

5.推进公益诉讼的发展。首先,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成立专项基金、邀请环保专I人士加入,从制度上、资金上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减免诉讼费用。其次,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追偿机制。要求法官在处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不仅要计算污染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要评估该行为给环境带来的长远影响和对环境进行治理的费用,要求犯罪人统统买单。如此算来,应该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起码能让犯罪人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再次,判决、裁定生效后,要及时敦促违法企业执行判决、裁定中的内容,有能力履行义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时候,会同水务、电力、工商、税务、房产部门及金融机构对违法企业采取停水停电、吊销营业执照,冻结账户、查封房产等强制措施。

6.创制典型案例。地方各级法院可以充分发挥智慧能动,在审理生态污染犯罪案件时,通过弘扬司法理念、论证法学理论观点甚至填补法律空白等方式创造性地适用法律,做出一批有特色的刑事判决,比如,只要污染了环境,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凸显生态法益的刑事保护;在对生态环境污染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同时,判处非刑罚措施,如处以植树、清污等生态修复性责任方式,实现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办案标准,要求各级法院对不同地区发生的相同类型的案件要做出基本相同的处理决定,实现生态污染犯罪量刑规范化;对于证明生态污染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主观罪过极为困难的情形,可通过推定因果和推定过错的方式,降低证明难度以追究刑事责任等等。地方各级法院适时对创制的典型案例进行选编,首先在各自辖区内发挥一般性指导作用,进而对典型案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探讨和挖掘,力争将其上升为指导性案例,以发挥其强制性指导作用,实现典型案例与指导性案例的良性互动[4]。

参考文献:

[1]安克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N].人民法院报,2014-07-04.

[2]周训芳.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J].法学杂志,2015(5).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石川河;土地安全;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58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移到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阶段已经在农用地治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工程建设,对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土地工程应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地,这其中还存在合理配置区域空间资源、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还需在人居环境方面做更多工作。这就需要健康、持续、稳定的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1-3]。

1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1新型城镇化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4,5]。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6,7]。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做到多规合一,合理处置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生态关系,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1.2科学技术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瓶颈日益凸显[8-11]。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方式不断扩张,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未考虑土地质量健康问题,导致多地出现“毒地”现象,危害人类健康,整个过程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居环境差距大。过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反之部分区域的发展投入较少,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环境呈脏、乱、差趋势发展,再加上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阻碍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不完善,设计实际不匹配。在前期规划中不根据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完全不遵从科学依据,不持有科学态度,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发展脱节。建设资金量不足,发展需求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复杂、投资项目多等问题,单一依赖财政支出,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导致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的问题。

1.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潜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49年,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速度快。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但與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2]正式,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根据近10多年来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陕西省2000—2018年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靠近,2019年达到59.43%。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建设的发源地和桥头堡,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趋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将会对省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13]。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抢抓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力机遇,瞄准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科研引领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为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以石川河为例

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项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项目建成后,将生态建设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了多方共赢,充分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2.1前期治理

土地安全是确保人居安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土地治理”科研攻关,针对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土地质量脆弱、生活、建筑垃圾围城、土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采取科学手段,开展前期调查、技术研发、问题治理、工程实施以及后期管控,对区域内的污损土地进行全面治理和维护,从根源上解决土地“亚健康”的问题,以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区域整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2生态环境建设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生态环境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众多的“生态命题”,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予以紧密关联。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定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前提的。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应该被综合考虑并加以利用。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以富平石川河为例,通过GIS、GPS、RS等技术,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先行,建立生态本底,设置生态调控单元,并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开发的建设重点,最终形成利于人类生存、提升环境质量的生态结构。在微气候改善评价方面,对项目前后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环境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城镇边缘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项目不仅使石川河局部微气候得到极大改善,而且有效缓解了富平县的城市热岛效应。整个建设过程,将“绿地系统”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将“开敞空间”营造为“绿色廊道”,将“城市片区”整合为“生态功能区”,切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生态本底”与“绿色根基”,创造了一个更为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

2.3智慧人居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时代交替,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入普及的浪潮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逐步迈进智慧化时代。有的学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其核心是让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中,实现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石川河提出了智慧人居的概念,依托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完善,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为切入,创新研发了智慧人居社区平台,全方位构建了“人物互联、业务在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的社区运营生态,最终实现人居环境智能优化。

2.4运营模式创新

在运营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提升土地价值为核心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由企业足额垫付项目费用,改变了政府担保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将企业收益与项目质量互相绑定,既解决了政府资本不足的问题,又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达到双重目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辅助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运行的经济支撑方法。石川河项目运用该模式,不但带动周边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又吸引多个知名企业前来投资[14,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系统化提升的科技研发。要全面创新,加强土地整治、城市综合体建设、土地开发研究、净土生态治理全方位创新,采取规划先行,高起点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重视土地整治、绿色建筑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转化,进行产业化模式推广,通过同网(物联网)、同台(通用功能平台)、同数(数据体系)、同效(高效运营数据中心)和同制(制度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度标准化体系,将科技融入建设环境的提高,让人居环境更加智慧化,最终实现农业用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开发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4.1以土地安全为核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新型城镇化产业落地的首要任务应以科研作为支撑治理工程实施及应用的基础,确保土地洁净安全。从研究角度出发,应着力净土新材料、新技術、新装备的研发,从而保证人居用地土壤环境长远安全,保障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4.2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导向的新方法、新技术研发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新型城镇化下生态环境建设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重点针对工程项目区域,开展城镇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针对陕西城镇生态环境的典型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开展城镇生态环境管控的新方法及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