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 数学课堂 教学改革 问题反思

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分析能力,数学逻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效应。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方式个性,是对数学教学的革新,是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占主体地位的根本。因此,如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何种问题,怎样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下文中笔者通过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改革中存在的弊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反思。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初中课程标准中的一项。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教育体系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改革一定要符合课改的总的标准,一定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个性学习,把数学学习朝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向推进。所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首先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在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往往都是按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但是随着初中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庞杂,当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应当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对初中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这一过程中的引导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学生放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挖掘和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基本上按照课程改革标准进行执行,也改正了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够积极地学习课改的精神,能够基本按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

就其本质而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课堂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改革。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性,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还是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探究性数学学习。当下我国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都利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结合了全新数学信息,为学生带来了创新性的数学教学课堂,也创设了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情景,做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

在当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开始在加强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数学学习以及合作式数学学习。这样的现状有效促进了初中生数学学习态度以及数学学习方法的改变,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效果都有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一)“满堂灌”换汤不换药

在当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某些初中数学教师混淆了提问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概念以及内容,设置的数学问题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设置的随意性也较大,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忽略了数学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讲解。这样的改革方式不仅没有进行改革,只是单纯地将“满堂灌”换汤不换药,使“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已,不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不能提高挖掘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效果。

(二)忽视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数学课堂将数学知识当成了工具去进行教学,

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对于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观念,进而导致数学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培养过程的缺乏,最终忽视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忽略备课笔记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师用书》是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但绝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参考。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备课笔记的重要性,盲目地将《初中数学教师用书》当作备课笔记使用,造成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脱离了教学实际,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忽略备课笔记,缺乏对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专研,没有针对性的设计备课笔记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四)改革导致新的挑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给数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改革后的课堂开发起来,创新起来。但是这样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某些教师不能适应全新的课堂形式,缺乏课堂的掌控,导致课堂失去灵活性和教学性。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意义。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促进作用,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和弊端。下面笔者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1.教师必须加强课改理论学习,认真钻研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2.引入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更新新的数学教学思维,摒弃传统陈腐僵化单一的教学思想。

树立现代英语教学观念,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终身学习英语知识,为学生树立楷模。

(四)优化师资配置结构 减轻教师负担

中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中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面对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师负担过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吸收高学历、高水平的英语教师进入队伍,不断扩张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配置结构,减轻教师的负担。根据英语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师资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一个班级配置一名英语教师。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师资队伍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课改体系保持一致,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完善自我,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总之,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挥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广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我国的中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培养才能符合课改标准。

参考文献:

[1] 代礼胜.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育实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03).

[2] 王守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外语界,2010(0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前言

对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而言,考虑到初中数学的重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满足新课标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不但要对初中数学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应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把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原则,采取具体的教学措施,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应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以具体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在的内动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数学本身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并且其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影响其整体成绩的提升。基于这一考虑,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应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全面培养和提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课堂问题

考虑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设置特色问题,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2、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选择课堂教学重点

初中数学在课堂内容选择上,要突出教材的实际作用,应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使课堂教学内容既能满足教学大纲要求,有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虑到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老师应采取积极措施活跃数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但是如果从他们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去研究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都有一种去探究出最后结果的欲望。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来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下几项内容:

1、初中数学教学应充分满足教学大纲要求

在教学大纲中,对初中数学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主,使整体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党纲进行,满足初中教学的现实需求。

2、初中数学教学应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

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应明确所需完成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达到促进初中教学发展的目的。

3、初中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

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实际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应贯彻这一原则,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四、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参与精神被极大的抹杀掉。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懵懂期,好奇心较强,参与热情高涨,热衷于体验新奇的事物。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应了解并利用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并营造数学课堂的参与氛围,使学生能够广泛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达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为了保证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努力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起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使学生在与老师互换的过程中,从老师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课堂教学过程,把握课堂教学原则,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3、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达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

初三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也可以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以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为思。但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多给学生时间,多鼓励,多表扬。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还要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中,思维方式都是决定最终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注重解题方法教育

要想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就要从解题方法开始,应对解题方法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用具体的定理和例题,为学生重点讲解解题方法。

2、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保证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能够与时俱进,充分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

3、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培养和创新

要保证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思维,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创新,满足初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六、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进行积极的课前测试

所谓课前测试,主要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之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与评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根据评测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基于这一考虑,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应进行积极的课前测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课前测试的过程中明确测试目的

为了保证课前测试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应在课前测试的过程中,明确测试目的,捋顺测试的整个过程,为提高测试的整体质量做充分的准备。目前来看,课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则表明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正确,否则,就要改变现有教学策略。

2、在课前测试的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测试内容

要想取得积极的测试效果,就要选择科学的测试内容,而不是进行盲目的测试。在测试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应根据课后习题和重点定理以及知识要点等,对学生展开全面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最终依据,保证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够在测试中发挥出来,起到积极的作用。

3、根据课前测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如果课前测试的整体情况较好,说明现有的教学策略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如果课前测试的整体情况不理想,就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学欠缺的地方进行重点弥补,保证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七、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训练学生思维和进行积极的课前测试等几个方面,认真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翔宇;;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特性[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2]邹景生;;班主任应如何掌控课堂氛围[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3]鞠梅花;;发掘潜能,全面进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年03期

[4]王昭海;;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3篇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由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和问题,这给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阻碍。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以新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组成,也是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依据。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以落后的教学思想严重制约着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这种落后的教学思路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成绩为目标,数学教学完全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第二,教学方法问题。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也止步不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是影响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因素,教师普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为主,着重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但是学生并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显得较为枯燥和死板。除此之外,数学教师通常也是通过做题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致使学生遇到难题容易退缩,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第三,教学目标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通过学习提高做题的能力,但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锻炼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可以说对初中生的能力培养是不到位、不全面的。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初中生对于做题的思路并不清晰,所以,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高效的初中课堂教学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原则之下设计出来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两个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这个设计原则是运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具有威严的形象,而是与学生建立合作或者以学生的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从对学生的灌输变成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原则之下,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因而,交互式的课堂设计原则是一种有效、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原则。二是情境创设的原则。情境教学原则是新课改非常提倡、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等等,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专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用实际的案例来进行引导和启发。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设计教学过程。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对学生分组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都不同,因此,在开展小组学习时分组非常重要,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高低与智力状况,通过搭配的形式来达到均衡,比如,将优生与“学困生”搭配,这种方式对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有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和互补的效果,这种分组也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将优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并且带动差生,给予其以促进和鼓励,使其能够主动学习。除此之外,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利于建立学生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增强学生互助的精神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再比如,还可以通过分层搭配,即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分出优中差等不同的层次,或者根据不同学科的成绩高低来分层,这种形式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保障他们对其他课程的信心与所有基础课程的掌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要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它们能够渗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教学效率的提升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需要引入全新而又独特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

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安排和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入手。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更加热爱。可以通过以下环节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第一,在每节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要进行充足的准备,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解剖,分清楚课堂的教学概念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将初中数学前后的知识进行关联;第二,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爱好,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有整体和个体之分,要通过对课堂的整体教学,使全班的数学水平有所提升。对于一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言,要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进行延伸教学,让他们掌握更加基础的知识,让课堂的设计结构更加明确[1]。所谓课堂结构更加明确就是让教学活动有更加正确的顺序和逻辑层次,要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并对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评估。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要让基础教育不断挑战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教学中注重进程把控

1.开展问题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要想得到提升,就需要不断开展问题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熟知,增强对问题的思考角度,能够不断调整心态,做好对新知识的学习准备。教师要能够从多角度出发,从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看法[2]。

2.突出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将知识点讲解到位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本节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定理,知识的储备也更加全面。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教师要给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需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开展,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让学生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解决[3]。

3.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初中数学的每一节课都会有很多个知识点,数学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一节课都学习到什么知识,哪些知识是重点,可以让他们知识点的框架更加清楚。课堂的总结需要学生的参与,这对学生今后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智力点,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发学生的课堂教学交流度。初中数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不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爱好。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但是却能不断总结现有的经验,并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君未.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2] 韩爱娟.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今日科苑,2013(1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措施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一)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相对于高中、大学的老师来说,初中老师的薪资水平显然偏低,因此导致初中老师教学激情的严重缺乏,最普遍的体现就是对学生不够了解,对教材不够理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既不注重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也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会有碍于学生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从而限制学生的发展.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由于初中的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很强的逻辑思维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产生枯燥、烦闷的不良情绪,而又加上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自学能力差的特点,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就会出现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的普遍现象. 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性的理解和思考,将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下降.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措施

(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对数学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想要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就必须先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创新性教学观念的树立和科学性教学方法的采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再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从而使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以及发展.

其次,老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协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并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折纸或剪纸,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会中心对称、轴对称以及翻折等概念的涵义,并在动手操作中亲身感受数学的魅力.

最后,根据数学课程特有的抽象性、实践性、逻辑性以及严谨性,老师应该从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性探究的习惯. 只有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意识,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是对学生全面了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开展之前,老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整体的把握,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知识时,原有的旧知识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了解,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

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想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深入的挖掘,在教材中典型例题的基础上,再创造出丰富化、多样化的例题,如例题有一长方形的边长分别为7厘米和9厘米,如果使长方形的某对角重合,请问折痕的长为多少. 老师对这道题的重新设计一方面对八年级上册的勾股定理进行了复习,另一方面还考查了学生对四边形的掌握程度. 教材中的内容依然存在很多的不完善,如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那老师在认真备课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这些不足,并想办法让它变得完善.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三)师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应该养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在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学会独立的分析、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促进自身思维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后,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阐述意见,还有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积累、努力的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还是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直接、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6篇

课堂效率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学生收获的知识量与能力的提升量情况.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复杂与枯燥,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以致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普遍不高.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接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才能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学生的学习情况,试探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提炼教材课标,科学合理编制教案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依靠数学教材进行.因此,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提炼出教材的课标并以之为教学标准,科学合理地编制教案.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自身带入学生的角色,深入教材并仔细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编制人员的核心意图,然后将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同时,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在设计编制教案的时候,合理地设置坡度,让学困生收获基础知识,让学中生得到能力的培养,让学优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分式的概念”时,笔者将自己代入学生的角色,深入教材并仔细钻研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编制出学生所容易接受的教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性分析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有意义时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推断分式的意义以及分式有意义时需要具备的条件,接着布置课堂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针对学困生,笔者布置的习题是:当x=( )时,分式2xx+3才有意义;当x=( )时,分式2xx+3不成立.针对学中生,笔者布置的习题是:要使代数式x+1x-1有意义,x应具备什么条件.针对学优生,笔者布置的习题是:要使分式x-1x+4为负数,x应具备什么条件.

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布置,能够便于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解题,保证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的稳步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也能便于教育工作者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整体数学水平.

二、精炼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许多学生反映,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较为繁杂,抽象的理论内容贯穿了整个教学,这样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课堂内容进行精炼,删减、浓缩不必要的抽象理论知识讲解.删减与浓缩环节既需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程度,也要立足于课程标准,突出教材的重点.课堂教学内容的精炼不能使教学内容前后脱节,前期需要根据学生的主要认知方向进行突出,后期再对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辅之以多元化的习题训练,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水平.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性质”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性分析长方形的性质,然后用小木片拼凑成长方形作为课堂教学道具,接着让学生将道具进行拉伸,这时学生就会惊喜地发现“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啦!”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长方形的性质,推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既巩固了学生的长方形知识,也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平行的并且长度相等.

三、鼓励质疑与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探知能力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72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很多教学弊端相继显现出来,这些因素逐渐成为阻碍教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仔细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与素质教育、新课标理念不协调的问题,就会发现它们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不恰当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为此,初中数学的任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自我的能动性,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以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形成了相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影响,体现在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方面。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往往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流程的安置等方面,将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忽略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这种教学观念的弊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实践,逐渐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将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改善这种自己居高临上的教学现状,就需要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入手,逐渐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秩序。

具体来讲,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首先要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之处,发现自己已经建构了的教学观念中的传统成分,并以此为依据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考范围之内。其次,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建构自己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课堂秩序的进一步转变,就要看教师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受欢迎程度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受传统教学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的时候,都会出现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实际接受能力不契合的教学问题。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教学中的不足,已经随着教师们的教学观念的深化逐渐演变为一种无意识的教学习惯,并以此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从具体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的这种不合理的教学策略的安排和设置,已经严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注重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逐步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先要做好备课这一重要的环节。具体来讲,教师的备课包含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除了自己熟悉教材,掌握一定的知识量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备课离不开对学习主体具体情况的考察和分析。为此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计划,争取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这也是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三、初中数学教师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一层面上,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还体现在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地被引进并得到推广和使用。于是,在很多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是教师为了“跟风”、“赶时髦”而特意向新的教学方式进行靠拢,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用初衷相违背的现状。而教师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恰当使用,也成为阻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又一问题。

教师要想改善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运用的技术,理解多媒体利用的价值。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并学习相关的现代多媒体应用的技术,比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展示,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流利的多媒体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教师要谨慎使用多媒体技术。具体来讲,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将知识更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而不是占用教学时间,反而不能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课堂的切实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放映技术,而不随意使用。

四、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尽管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已经获得了一部分教师的认可和使用,但是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实际中,教师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惫,长时间下去,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当前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之外,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对待数学问题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做到一题多解. 2011版本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的传授是作为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材料和媒介,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我国的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太过注重互动的频率,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展开和深入,老师对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步实施在自己的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但是因为对新课改的本质内涵的理解有偏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把提问数量作为课堂互动性的唯一衡量标准,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从而产生对课堂教学的厌倦疲惫感,也就难以培养对初中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对象过于单一. 一般情况下,老师普遍偏向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比较重视这些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喜欢提问这些同学. 认为这些同学对提问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能够节省回答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其实不然,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长期下来,弊大于利,参与课堂教学的不只有这一小部分人,久而久之,其他的学生从最开始希望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去,渐渐地发生了转变,开始不愿意思考问题,也就不利于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过于频繁,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被视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就进行交接分析,长时间下来使学生产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惰性,思维受到限制,不能正常运作. 或是前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老师就抛出了下一个问题,学生被弄得晕头转向,不能集中精力. 比如在初中人教版数学课堂上老师提问:抛物线C:y2 = 4x上一点P到点A(3,42)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求P的坐标. 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解答,但老师没注意这点,过早地进行讲解,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能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无比的课程,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把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有趣也是一门学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人教版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心思和思维,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投入课堂. 把现实中常碰到的情景应用于数学课堂提问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数学魅力. 比如在解决排列组合的相关问题时,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 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板书:做图,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有2种不同的走法. 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 × 2 = 6种不同的走法. 进而得出结论: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 m1m1…mn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第二,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注重互动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反应.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应,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相关知识点. 许多时候老师在提问后都会无视学生存在,自行进行讲解,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学的麻木性和对老师解决问题的依赖性. 比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对课堂例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提问,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三,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老师在教学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他们自主提问,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这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很大程度上都进行比较人性化的设置,在教材内容上为课堂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便利.

结 语

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是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被摸索出来的,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盛保和.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