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象分析

1.缺失设计师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

所谓的公共空间是指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是城市人文景观的主要内容,而公共空间艺术则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和与之相应的环境设计,同时也是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为什么人们喜欢去丽江等古镇旅游,因为那是根植于当地人们心底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人是其中的景色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在那没有设计过的公共空间里,流露出的是对人性的关注,是人的体验,在场所中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场所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2.设计师主持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

自从有了设计师之后,那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的丰富含义似乎便失去了。设计师或者为表现自己而设计,或者为他所依附的神权、君权、财权或机器而设计,却忘记了为人和生活的人而设计。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城市景观的历史,就能发现很少在为人自己而设计。这里“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人性的个体。

(1)唯设计师的设计。以往,建筑及城市设计强调经济、实用、美观,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甚至对立,而且把美限于“观”,这本身就是个误解。

(2)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的城市。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城市。从北京的紫禁城到意大利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设计无不是权贵们的集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

(3)为机器所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工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主宰城市、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就是能够创造条件,让人在其中有愉悦的心理体验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的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自由、尊严、愉悦、轻松、安全、活力、有意义的心理感受,那是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是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宿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需要交流,需要运动,需要领地,需要安全,需要挑战。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而我们的公共空间需要承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一个城市的人群结构、经济结构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考虑的重点。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三、如何让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

1.注重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是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的前提

人性化的公共场所是浪漫、自由、充满诗意的,是人的活动踩踏和磨练出来,是根据人的运动轨迹所圈划的,那是民主的、人人都认同、人人参与的物化形态。这些场所归纳起来,都有以下几大物质特点:第一,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是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的。第二,它们是最便宜的,最适合人的尺度、人的比例,是绝对自由的。第三,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

人的行为活动是需要一定空间的,那么,将人的行为活动放在哪儿?这些行为活动需要多大的空间?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是人的行为活动对我们的空间设计提出的要求。我们的人不是笼统意义上的人,而是落实到具体每一个参与到这个公共空间中行为活动的人,是我们空间景观的参与者、构成者。

2.城市公共空间要传承地域及文脉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文环境;多元化;设计原则

建筑与室内,是人类社会为自身生活所创造的人为的生息环境。每当一座建筑的形成,就会立即产生一个“新”的室外及室内生活的庞大肌体。现代建筑发展趋势明显的轨迹之一就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室内空间最早使人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进一步的发展则使人脱离自然,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充满着人造产物。照理说,人类有意识地在自然环境中去营建人造环境,应该是较为理想和和谐的,但现实并非如此。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风格、流派相互并存,文化受到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价值观的倾斜,社会心态的失重,使人们的头脑逐渐发起烧来,把握不住自己。于是,诸多心态再也按捺不住,争先恐后纷纷展现出来:粗粮窝头与沙拉汉堡同时被奉到餐桌上:“小沈阳”与“西单女孩”并肩走入千家万户:清宫太监与“超女”、“快男”携手走进荧屏舞台:琉璃瓦与玻璃幕墙竞相在设计中争奇斗妍。似乎一派繁荣景象,似乎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喋喋不休的“多元化”繁荣局面。诚然,这是一种病态的文化现象。2009年“甲型H1N1”的肆虐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生存环境正在受到人类“善意”地摧残。折射到公共空间领域,这种人与环境形成的非良性循环也许正是我们所面临解决的课题。

一、公共空间是人与物的集合体

公共空间的概念,应该来自于其本身特有的人文环境形态,而不在于它的平面特点和立面装饰等。在这个环境里,不只是满足人的个人需求,还应满足人与人的交往对环境提出的各种要求,环境对人的行为规范以及满足作为一个集合体和审美对象的环境艺术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公共空间所面临的服务对象涉及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种族等。因此可以说,公共空间是社会化的行为场所,公共空间设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如果把公共空间作为集合体,从家庭到城市之间就增添了一个中间层次的有机集合,公共空间室内环境应有条件达到这一点:除了每个家庭都有居室、庭院或小区作为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外,也都可在公共空间这一集合体中体现实际交往的可能和融合的感觉,随时也肩负着城市空间的社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空间设计作品被物化以后,它的精神相对于人而言是不变的,并对人的行为进行人性化的规范(由公共空间室内的使用功能需求而定),而限定出一系列的秩序,使人在一定的空间秩序中充分展现人性。美国贝幸铭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中国银行总行中庭空间,既有现代化设施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失人们的感情与自然的趣味;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既是奇特的空间,又不失人的应有地位;既能安居一隅,又能广泛交往。在这里,人与具有社会特征的环境所形成的关系转化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室内环境气氛充满健康的勃勃生命力。

二、公共空间具有多元性格和个性特征

除了物质基础,公共空间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表现还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技术的以及个人的。公共空间的特点就在于它能为生活、娱乐、交往、文化等社会活动创造有组织的空间,而不同的公共空间都有其自身的功能。公共空间的功能一般对它的空间形态和气氛的表现具有作用,每个时期的公共空间的特点均反映在它的空间布局和组织之中,如餐饮空间、娱乐空间、观演空间、综合空间等都存在各自功能特征、风格样式和空间布局。因此,从功能的角度看,公共空间具有多元性。

可以说,公共空间本身是复杂的,但公共空间的表现最终都要通过形式语言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呈现出来。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许多约定俗成的内容,人来自生活的感受各种各样,它反弹于公共空间的感情和理解自然也各不相同。对社会文化的见解,个人之间也会产生较大差异,而公共空间以形式的表达给人的感情特征首先来自生理,然后上升为心理,并产生感情的原型。这对于人来说本质上是相同的。“性相近,习相远也。”因此,人的性格、感情、品质可谓本同末异。对公共空间的感受和理解(包括伦理的、审美的)人人都有,只是由于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公共空间也就随之产生不同的性格,来适应人和社会的各种不同要求,相应地形成了特有的公共空间文化和性格的多元化。

诚然,不同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性格。现代购物中心室内需要人气、标新立异,购物路线清晰;博览建筑的室内空间则需要秩序、文化气息和安谧氛围。即使在同一类型建筑中,人们对其公共空间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都市酒店一般讲究华贵、富丽及对自然的渴求和奢望;而风景区的度假建筑空间,其室内则力图展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交流。因此,人们对公共空间的环境所怀的感情需求显然是人对自然的感情和人对人的感情。人们希望这两方面都能在公共空间中得到体现,而不被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所“奴役”。这种对公共空间的不同需求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也就是说,公共空间作为从家庭到城市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必须建立于现代条件下的感情基础上,公共空间有条件达到这一点:除了家庭作为建立人与人的感情空间外,人与社会在这里又能有实际交往的可能和团聚的感觉。由此可见,公共空间设计首先要抓住其各自的个性特征,创造出诸如休闲性、娱乐性、展示性、观演性、纪念性、宗教性等不同气氛。

综上所述,尽管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但就人的角度来考虑,都应满足“社会人”的不同需求,这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出来的不变原则,是一个不变“常数”。因此,作为设计师必须寻找理解和感受公共空间的共同基础。

三、公共空间设计应遵循一定原则和秩序

实际上,设计师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变数”上,如物质上的限定、现场条件、空间处理、周边环境、材质选用、光的组织、陈设安排等。把握了可变数的实质,方能明确设计问题,但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对“常数”的应用。设计的结果应是“常数”与“变数”的结合。这个“常数”即是前述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设计原则。

用另一种方法认识这一原则应以动态和静态来观照。过去一些设计师常倾向于某种视觉注意力,设计时往往把公共空间看成静止的东西,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的动态:人的动态、人与空间和环境的互动作用,而不是仅局限于静态

的表层装饰。原因如下:1、公共空间存在不同的性格和个性;2、人的感受是综合的,在设计中必须对视、听、触的效果加以考虑,以取得良好的空间效果;3、由于生活是连续不断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因此要求我们应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尚潮流加以了解,充分利用那些已成为特征标志的自然抽象物和带有文脉意义的语言符号来创造为大众所关注的公共空间室内环境:4、考虑对传统的、有意义的文化进行继承,更应注重创造新的形式语言,使之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空间设计不可忽视人文方面的要求,应关注文化的延续性文脉。由于文化的、哲学的和具体原因,人们就此倾向于将公共空间室内的设计元素与设计思想进行分离、割裂和支解,以便使之物化成为“公共环境”,仿佛公共空间就应被看成是环境中某种分离出来的东西。人们对室内设计思想进行“分离”、“割裂”的结果所剩下的片段,通常仅仅是一种审美的概念残存在室内环境中,而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人文方面大多被忽视,使介于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之间的歧义性(即形式的不适当表达)逐渐增强。

我们经历了从现代设计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潮,勒・柯布西耶的抒情表意、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晚期现代派的局部夸张、后现代的讥讽嘲弄以及现今对工业技术能力的迷恋等等,这些不同的思想,也许为我们设计思维的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环境不断改变,沧海桑田,而人自身的本质却变化较少。人有一种基本的、共通的东西(即人性)在延续,在设计中,应致力于把这些基本的室内诸要素转化为符合文脉又与当代文化背景密切结合的形式语言。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在形式语言上解决:1、技术及材质的恰当运用;2、审美上的愉悦;3、为人们提供宜人便利的场所。这三点是判断公共空间形式语言表达合理与否的三个主要方面。理论也好,传统也好,技术也好,唯美也好,我们应当承认公共空间设计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也就是前述的“常数”。是这些原则才促使形成设计思想中的秩序和内在逻辑,并贯穿于公共空间环境的每一个角落。

四、公共空间的表现力离不开手法和技术的支撑

人并非在一个数字的匀质空间中体验公共空间环境,而是生活在人工的或自然的具体环境中。精神与客体分裂的后果是空间的混乱和认同感的沦丧。所以有必要为公共空间环境赋予某种品格,使空间环境具有某种精神,从而使人在人造环境中能够定位、辨向,得到某种归属感、认同感。这种品格和精神,正是“常数”的具体展现。它必须通过富有人性的、健康的“理解”帮助人在空间环境中定位,“表达”使人能认识特定的空间品格,“互动”让社会分享这一空间品格(性格、特征和秩序)。一切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设计均不应脱离此原则。

设计原则的把握并非以丧失个性和设计的表现力为代价,提高公共空间的表现力是实现公共空间与人的融洽关系的关键所在。由于公共空间的不同类型存在很多共性,反映着公共空间的性格,只有通过强化个性来增强表现力。设计师不应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模式上,而是按照对公共空间内部与建筑特性的了解来产生能适应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设计。不断地发现设计表现的契机,寻找闪光点和突破口,抓住偶然来表现必然,利用一切既是必然又是可变的因素,发现一切偶然的又有可利用的因素。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口,使设计的生命力牢牢根植于它与生活广泛联系的完整性的土壤之中。电影《阿凡达》将科幻色彩、环保主义、人文反思等元素运用超凡的3D技术进行巧妙融合,有效抓住了人们未被激发的精神需求,既突破了原有窠臼又不失理念,使《阿凡达》成为科技与创意结合的成功典范。

可见,那些由于陈旧的、过度频繁使用的俗套和程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共空间设计的表现力。凡是具有健康意义的设计手法都能反映人们的感受、知觉和情感,且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手法中常常可发掘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力,它从根本上依靠空间的适度控制以及技术材质的忠实体现。这实际上超过采用任何表面上的所谓“创新”。

五、公共空间设计应彰显健康的人文精神

显然,公共空间是环境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要有理性的直言陈述,还要有非理性的喃喃细语;它不仅要表达时代精神,还要渗透历史的流露;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还要有人文的、社会的有机结合。公共空间朝着文脉化、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方向逐渐迈进,这是设计的“变数”的具体显现。人同时也成为公共空间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把“人”纳入过去只重“物”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设计范畴中,使人成为空间环境的主角。

凡此种种,均体现出公共空间的多元发展方向,但不论何种流派、思潮,都应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参与作用,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所谓多元发展并非指各种风格、各种思潮毫无区别地共同存在,其中必定蕴藏着一种潜在的、最具生命力的、起支配作用的主导潮流,这是一种健康的、富有人性的时代精神。这也是我们要把握的原则――设计的“常数”。

文化即人化,就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来说,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重要的在于物的创造者,其设计作品将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和内在气质。同样,不同的空间形象也总是能折射出它所从属的不同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这是人性在不同层面上的展现。应该相信,在体现人性的不同层面上,肯定会存在一种最接近人性展现的潜在的“常数”,来支配其它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向。

毋庸置疑,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开放阶段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健康的、具有人性意义的“常数”,它将替代那些无序的病态“常数”。

当下,人们之所以猛烈抨击“假唱”给人和社会带来的精神伤害,其因是“假唱”使人丧失对原则的坚守,丧失对社会的责任感。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虚假之风,使其大行其道、堂而皇之,更严重的是它摧残、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设计界也并非危言耸听。在“新”思潮的冲击下,总有一些浅薄空泛、似是而非、不求甚解、好大喜功的设计频频问世,或趋于自作多情的无病;或诚惶诚恐地拜到在古人古法面前;或毕恭毕敬地生般硬套洋人的东西;或不分场合、牵强附会地追逐“时尚”与“概念”,以矫揉造作的附庸风雅去迎合市侩猎奇。只重衣衫不重人,忽视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整体要求。结果是愈演愈烈、甚嚣尘上,形成了一种无序的、与健康的时代精神相悖的病态“常数”。这种现象无疑是毫无生命力的标志,是一种背离人性的恶性循环和病态的文化现象。

结语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地铁站;空间设计;文化再造

技术与设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两大力量,地铁技术无疑是人类文明伟大的进步。地铁所到之处,其城市格局、经济结构、交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改变城市性格。纵观我国地铁城市,地铁加速城市发展步伐的同时,也间接导致地域文化的流失。地铁空间设计不仅应该体现现代科技的先进性,更应该与地域文化充分结合,以此找到地铁文化根基,营造有差异的地铁文化氛围。

1 地铁空间文化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地铁建造来说,功能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一直以来是决策者重点把控的目标,地铁公共空间文化构建尚未被纳入重点关注的位置。功能与结构的制约性成为人们放弃地铁空间创作灵感和激情的借口,最多也就引入传统文化的只言片语稍加修饰,缺乏对城市文化的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城市传统文化难以实现在地铁空间中的融合与再生。地铁如同一个传送机械,将人从入口传送到出口,充分体现现代技术的冷冰和无所不能的改造力。技术至上的本质凸显地铁空间设计的无根性,没有文化根基,没有地域特色,使人感觉压抑,缺乏人情味和安全感,对于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都市人来说,这种交通体验实属无奈。

地铁文化构建实则是对城市固有文化的再创造。地铁公共空间的文化构建需要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的精髓,艺术与技术结合,现代与传统共融,让地铁成为成都城市文化的载体,充分展现古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地铁空间与城市文化融合与再生探索――以文殊院站为例

本文以虚拟的成都文殊院站平面为例,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地域文化在现代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表现可能,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很难完整展现全部设计,本文仅从入口、功能、设施为切入点尝试进行设计和分析。文殊坊是成都著名的历史街区,保留了大量川西民居建筑,是成都民俗文化荟萃之地,如茶馆文化、蜀锦蜀绣、皮影、吹糖人、瓷器、玉器、漆器、川剧、建筑艺术等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地铁1号线途经文殊坊街,取名文殊院站,是重要的旅游站点。地铁空间设计自然不能脱离文化古街的背景,在与之取得呼应与统一的同时还要能体现地铁空间的现代性。

2.1 传统形式,现代演绎

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所说“老的东西不会再生,它也不能完全消失,曾经有过的东西总是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现”。现代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再现”不是根据记忆中的事物、图像和场景通过大脑的过滤后重新复现,而是人们从社会生活和自然万象中吸取创作灵感,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通过艺术化处理重新表现出来,而不是机械模仿和拷贝。文殊院地铁站入口空间设计吸取了川西民居抬梁结构的形式语言,运用钢和玻璃现代材料技术,营造一个结构简洁、采光、通透、色彩素雅的地铁入口,与周围环境形成呼应,从而缓解人们在空间过度时的不适感。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体现人性化观念。

2.2 功能至上,以人为本

地铁内部空间布局情况是以各个站点的人流量、规模大小为依托,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周围现状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地铁站厅是地铁的分流空间,站厅内应设置管理室、售票、检票、安监等基本功能区。本案中站厅内部采用楼廊式设计,即在站台上设置回廊式夹层(图3、图4)。乘客通过二层站台分流到地下候车厅,回廊式站厅的好处是乘客可选择方向的余地较大,可以有效缓堵,同时利用回廊中间较大的中庭区,增加候车区与售票厅空间通透性、可视性和趣味性,从而减小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和沉闷感。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4篇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种综合性展示空间,承担着规划、展示、文化、休闲与教育等众多方面只能,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展开研究,设计出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多功能城市规划展览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规划展览馆概述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其主题是城市规划,内容是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是城市宣传、本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城市规划展览馆起步较晚,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建成与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城市展览馆建筑蓬勃兴起,有些城市已经建成独有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公众参与意识提高等基础上发展并兴盛的,具有多方面作用,具体有:

一是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展览馆与美术馆、纪念馆等有很大不同,与城市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通常建设在城市主要空间、时间节点上,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能够直接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是能够展示城市时代精神,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种公共建筑,在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人文、地理以及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呈现积极性上、人文精神的面貌,展示出城市的时代精神特征。

三是可以为了解城市提供渠道,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内容、表现方式以及互动性、场所氛围等方面,相较于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纪念馆,都有一定显著优势,其定位是服务大众,提供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展示方式有图片、模型以及场景复原等,可以更好地被公众所理解,让公众对城市有直观、全面的了解[1]。

2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

2.1 选址设计

选址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决定着展览馆建设的成败,虽然选址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位置,具体原则有:

一是中心性原则,此原则适用于中心发散状或网格状城市中,在此种城市中,通常会有一个主要中心区域,其辐射吸引能力是最强的,将其选为城市规划展览,可以保证展览馆作用充分发挥,比如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二是均衡性原则,在城市发展中,盲目单一向外膨胀是不可取的,根据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划分城市区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会体现出多中心,比如上海,就是一主四副结构,是一种均衡分布方式,对此种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就需要遵循均衡分布原则,实现均衡性、优质性目标。

除上述原则外,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城市制约条件、交通情况、未来扩建、展品的保存与运输以及文化属性等等,使展览馆更好地服务与大众与城市未来发展。

2.2 布局设计

在城市展览馆的布局设计上,需要从城市规划实际情况、建筑与城市关系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分区,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干扰。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分区设计中,优先做好内外区的明确分区,是内外区的管理、使用各自独立,避免造成混乱情况,使观众、展品和工作人员流线明晰,防止相互穿行带来的不便。

二是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内外明确分区并不代表两者的绝对分开,需要先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外部周边道路情况、内部展品入口等,做好内外部展场、入口等的设计,保证各个分区功能的齐全,满足人们观览、休闲等需求。

2.3 功能设计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中,要使其具备应有的基本服务功能,分别有展示陈列功能、互动交流功能、观众服务功能、保管存储功能以及管理办公功能等,使展览馆可以正常运行,满足公众各种需求,保证展览馆作用的发挥。

2.4 流线设计

流线设计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对外部分和对内部分两类,具体有:

首先,在对外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门厅,应尽量简洁流畅、具有明确导向且人流交叉重复要少,兼顾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门厅附近需设有咨询台、休息等候空间以及存包处等。二是进厅,根据是情况,选择走廊式、过厅式或前厅式流线方式,要与展示陈列室直接相邻,空间宽敞,便于出入。三是展示陈列厅,空间比重要足够大,从参观顺序性、可选择性与系统性方面进行设计。四是观众服务设施,在门厅、过厅位置,设置公众需求的各种服务设施,对于大中型城市规划展览馆,每层展览区都应设置卫生间[2]。

其次,在对内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内部入口,通常要远离公众入口,将人流、物流分开,物流通道宽度要足够,保证展示物品能够顺利进出;二是行政办公用房,要与内部入口靠近,方便外来人员联系,并要与储藏区、展示陈列区联系方便,以便于工作的良好开展。

2.5 空间设计

在空间设计上,不同区域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要求分别做好相应设计,主要内容有展示陈列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空间环境设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2.5.1 展示陈列室空间设计

首先,要做到展示陈列空间与展品特征的结合,根据展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展出方式,突出展品内容,尤其是特殊尺寸展品,需要对其专门设计,着重突出展品的特点。

其次,创造良好的观赏环境,展示陈列区通常都是根据展品类型来划分的,不同展品的最佳观赏方式也有所差异,所以,需要结合展品特征,为观众创造良好观赏环境,比如悬挂展品,就需要设计高大空间,让观众能够观察到现场全貌。

最后,做好空间组织,展示陈列区并没有对尺寸、形状、模数进行严格要求,可以采取韵律组织和自由组织的方式,来对展示陈列空间进行组合,达到良好空间设计效果。

2.5.2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就是指展示陈列区、办公区等以外的公众经过、停留的区域,其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设计和服务空间设计两部分,其中,在交通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独立交通空间、组合交通空间与走道、楼梯等设计,保证公众参观的有序性,并加以艺术性、趣味性和装饰性设计,增强交通空间给公众的舒适感。

在服务空间设计中,需要从便利性角度出发,根据公众的各种需求,设置独立的活着附属于交通空间的服务空间,让公众得以休息,缓解疲劳。

2.5.3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光照环境,包括用于展示的功能性照明和其它非功能性照明,光照来源有自然采光、人工照明等。在光照环境设计中,应优先选择自然采光,对于需要营造特殊感官氛围的展品,采取人工照明,做好自然采光、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在满足展品展示光照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工照明,起到节能作用。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5篇

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大概可以分为数字艺术、移动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1.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艺术中受众被动接收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相互影响和交流。受众可以通过对媒介的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这种互动特征使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2.非线性

非线性的编辑方法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编辑形式和创作理念上的一种灵活多变、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局限,引入了开放、能动、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游戏性的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艺术设计者、参与者被允许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的叙事关系。

3.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虚拟重构。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在不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革新和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新奇、多元化,为观众营造了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兼备的视听盛宴。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术、3D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LED技术主要运用于商业空间的背景屏幕的艺术建构和创作,它的展示方式灵活,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发融入人们的生活。舞台空间的3D技术可以凸显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可以为观众营造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感。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舞台空间中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与舞台现实环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时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性。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新媒体艺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间设计,在丰富人们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参与性,成为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其表现方式主要是装置艺术、多媒体和互动技术。

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美;城市建筑设计;建筑形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与建筑间的参与性活动增加,人们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增加了许多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由此浅谈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公共空间艺术美感如何理解。

1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建筑空间设计中公共艺术象征的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2 建筑与公共艺术美感结合

2.1 建筑艺术美

建筑,一方面是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美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美的形式,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公共性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为公众展示。

2.2 建筑的公共性

建筑具有实用功能,要满足人们的实用性同时产生审美需要。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

2.3 建筑公共空间需要艺术美感

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3 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产生艺术美感的建筑形态

3.1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纯几何体元素美感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3.2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体、块空间元素美感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增加空间概念。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例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

3.3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象征概念性抽象美感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设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建筑体块本身带有寓意特征引申到空间带有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设计中,建筑师让o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

4 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空间具美感设计的意义

4.1 产生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是有故事的、有痕迹的、有记忆的。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通过建筑空间来表现出来,它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符号。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用艺术手段加艺术美感把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附着在地标建筑,以及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

4.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7篇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设计的最终意义在于被市场接受并服务于市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并归纳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法,利用并引导人的潜意识,从而在不需要语言或文字提示的情况下实现设计的意图。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将潜意识研究应用于商业空间设计有协助管理,节约资源,组织人流,促进消费的意义。室内设计跟广告设计一样,只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同样可以达到促进消费等目的。通过空间陈设、灯光、材质等元素的变化,达到强调或者弱化室内效果提供心理暗示,引导消费者潜意识的目的。例如,可以将某餐饮空间通过灯光划分为三个区域,在客流量较少的时候只打开便于管理的一个区域的灯光,顾客们受到心理暗示都会选择灯亮的区域就餐而不需要任何语言的提示,从而节省了这个时间段内餐厅的人力和资源。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用空间结构的变化、界面的处理或者色彩及灯光的艺术效果取代文字符号在空间中的作用,使得空间更具审美价值。文字符号的警告或者提示会直接引起人的关注,这样的直接意识多少都会给人留下受到管制和强迫的心理感受。而通过空间结构的变化、界面的处理或者色彩及灯光的艺术效果取代文字符号在空间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给人留下温馨谦和的印象,还能使得空间更具审美价值。

二、应用前景及创新

将潜意识研究应用于商业空间设计,是从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观察商业空间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从客体的角度出发,利用潜意识的影响来引导行为。剖析不同形态的空间以及空间的不同元素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寻找出人之间的潜意识共性,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指导方法。实现即使不用任何文字说明也可以做到联想、引导、疏通等目的。潜意识心理研究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应用方法可初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空间的结构与组织。这是商业空间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结合商业空间的功能性及审美性需求对各个空间的尺度比例、人流动向等大的框架进行宏观定位。注重空间对人的影响与互动合理划分空间结构,组织区域关系才能为后继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空间的界面与造型。界面是空间点与线的交汇体现。在界面的处理手法上,可采用线性和块状的造型,打造流动而富有节奏的空间界面。也可通过色彩或造型的疏密变化,起到紧凑或指引的视觉效果。尤为要注重空间各个界面之间的联系,实现视觉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才能使空间的指引目的更加明确。再者,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分隔是空间设计中的微观结构。同一个商业空间中的不同功能区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售楼处的展示区和洽谈区,因为功能的不同起陈设摆放、灯光设置等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区域的功能性和私密性设计分隔,同时要注重区域的联系。最后,空间的过渡与引导。人的身体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从室外进入室内,从开放式空间进入封闭空间,从公共空间进入私密空间等都需要注重空间的过渡并引导人流按照设计的线路行走。结合人的潜意识心理,采用欲扬先抑,欲散先聚,欲广先窄,欲高先低,欲明先暗等设计手段对空间的过渡进行处理。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从商业空间的形态、色彩、陈设与灯光等方面考虑潜意识对商业空间设计的作用和影响。商业空间比家居空间更加重视主体——空间对客体——消费者产生联想和引导的作用。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某些情境下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的手段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可是又不能过分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不适,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影响并引导消费者的潜意识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在设计研究中,充分考虑商业空间的特殊性、功能性等,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思考。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注重设计的引导性。国内国外都有不错的设计案例,例如阿尔瓦•阿尔托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等。在这些案例中,设计师们通过设计手段实现引导消费者的目的。

三、小结

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交往空间;设计理念

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竞争已转向知识和科技。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生存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已被提升至战略的高度。高等教育理念正朝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国际化交往及知识创新。在此,校园的交往空间变得非常关键,宜人高雅的校园环境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师生为之积极奋斗。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校园环境一直保持着比较传统的风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高校扩招力度加大,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全国范围内抛起了高教园区、大学城、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在教育建筑的交往空间设计中,设计工作者应当综合考虑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交往特点、交往空间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可采用多种不同手段营造丰富的交往空间环境。以下以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餐饮楼两方面内容来论述学校的交往空间。

一、学生宿舍

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必然会将心理要求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通过近十年来我国中学的迅速发展和借鉴国外学生宿舍建设的优秀范例,为适应现代校园生活和建筑发展的多样性,目前也已经开展了对这一领域的重新探索和研究。亲密的同学之间心心相印的交谈、良好的室内环境会使学生们产生归属感和居家感,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消除心灵上的孤单和寂寞。

据学生交往对象和交往行为特性,以学生公寓的寝室为基本单位,把学生公寓交往空间的层次划分为:单间寝室交往空间一多间寝室交往空间一楼层交往空间~公寓建筑邻近交往空间一公寓组群户外交往空间。这种划分方法符合学生公寓的组成结构体系,并将抽象的空间形态具体化。

(1)单间寝室交往空间设计

单间寝室是学生宿舍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也是最为复杂的交往空间,在设计上处理好房间的休息空间与活动空间,私密性与公共性之问的关系。在满足面积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家具布置,以有效地利用空间。

(2)多间寝室交往空间设计

多间寝室交往空问主要是促进和满足寝室之间的相互交往,并应有合适的规模大小,一般在10人左右,以国内住宿标准一般为3间~4间。在设计中常用具有一定功能的公共空间将几个单间寝室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其形成具有小家庭式的内聚、向心的组合形式,形成从单间的私密空间到多间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序列,例如现在在国外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等采用的单元式宿舍即是如此。在西北地区的学生宿舍中,建筑面积有限,可以采取如图1所示的方法,改善其交往空间。

图1 寝室入口的交往空间

(3)楼层交往空间设计

楼层交往空间是通过走廊将学生宿舍多间寝室在水平方向组合成的空问,它是不同寝室同学的重要交往场所。在空间组合形态上有多种形式,是学生宿舍交往的一个重要层面。合理的布 局形态可以弥补学生公寓在单间或多间交往存在的缺陷。

对于外走廊,可以考虑如图2所示的处理手法,而对于传统封闭内廊则可取消部分房间,提供一个具有较好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驻留空间以促进学生交往。

图2 具有复合功能的走廊

(4)宿舍建筑邻近交往空间设计

我们所说的学生宿舍的邻近交往空间,是指与建筑联系较为密切的空间。在使用性质上主要是满足本栋学生使用的公共空间,包括归属于单栋学生宿舍的院落空间和公寓内部和外部的过渡空间。

(5)宿舍群体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宿舍群体户外交往空问设计是单栋学生宿舍邻近交往空间的延伸,在使用性质上是多栋学生宿舍共同使用的外部公共空间。适度围合与开放的组群空间,加强学生宿舍体之间的联系,创造立体化步行交往系统。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外部空间环境,通过绿化、水景、活动、道路、休憩、小品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

二、学生餐厅

学生餐饮楼内要想以空间的营造来成功地引导人们的交往行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了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满往活动的需求以外,空间还应有合适的位置、环境(如适当的私密性、良好的光照等)以适合交往需要,并且用一些设施来激发、诱导人的交往行为。下面从餐饮楼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个方面来考虑交往空间的设计。

(1)餐饮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

在餐厅内部空间分隔时,要有意识的营造一些交往空间,诱导人的交往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餐饮楼的人口是众多人流出入及滞留的地方,在门厅附近设置活动室,或将门厅扩大,布置一些沙发休息座,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滞留空间,创造休闲、等候、信息交流环境,将增加学生餐饮区的亲切感和生活气氛,增进学生间的交往和信息交流。

②餐厅室外走廊里人来人往,学生之间接触较多,是学生爱驻谈的地方。但人员的聚集会阻碍交通,若将走道加宽,或在走道上加上一些凹空间,走道即成为多功能的积极空间,是学生交往的又一处好场所。

③屋顶平台的利用不仅是晾晒空间,也是理想的交往场所。利用逐层退缩所形成的阳台、屋顶露台,创造出动静皆宜的谈话、休憩、交往的场所。

(2)餐饮楼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餐饮楼外部交往空间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利用餐饮楼楼群间的空间,妥善合理停放自行车,与绿化空间相结合,布置适宜的体育运动设施和适于停留、休息、集会的场地,形成易于交往的积极空间。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