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互教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294-01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从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来看,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未能很好地解决统一性与多样化的矛盾;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灵活兴趣性。这些问题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因此,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交互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陈清:2005)。

2 交互教学的介绍

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教给学生四种学习策略,即作段落小结、对材料的主要观点提问、解释材料中的难点和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运用交互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尝尝当老师的滋味,过把“教师瘾”。交互教学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交互教学十分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第二,交互教学的讨论体现为一种有结构的对话。交互教学是一种小组学习,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第三,“教师”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轮流担任“教学领导者”的角色。

3 交互教学的实施

3.1 实施原则

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符合创造性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这个根本原则,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练结合”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诱导式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实现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交流思想的教学目标(郭坤,田成泉:2008)。交互教学模式的设计大体遵循以下几点:“交互式”活动的内容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业目标、事业目标等;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所导入的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等相关;“交互式”活动的内容还必须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

3.2 实施阶段

交互教学法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示范阶段。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和学生先默读一段阅读材料,然后教师为学生做示范,即由教师对材料进行小结、提问、解释和预测。例如,教师可以这样示范:“我认为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我认为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并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在示范讲解中,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评论,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段材料里还有更重要的信息吗?”第二阶段为学生互相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定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默读,每读一段材料,都由一名学生扮演教师角色,代替教师进行小结、提问、解释及预测。这样,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的角色,互相进行教学。在这一阶段,需挑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扮演教师。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密切监控,不断给扮演教师的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并鼓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帮助学生克服障碍。随着教学的深人,教师的干预逐渐减少,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如何提高交互教学的效果

众所周知,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听说是一种交际形式,而读写也是一种交际。根据语言的特点,课堂上可以采用语言交互,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采用语言交际的教学模式。它有四种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只有正确地加以理解并掌握,才能使你的英语教学更实用更有创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达到英语课堂中语言交互这一目的,英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思考:

首先,如何使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能有效地通过学生大脑来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加工,使学生有个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其次,如何使学生能主动地产生一种需要,即交互语言的动机与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如我们常说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第三,课堂上各种知识的输入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的满足与成就感来自学生交互语言能力的形成,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就会不怕苦,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第四,课堂教学很具有个体性特征,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课型特点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努力,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各种课堂教学中去。第五,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表现更加地自我。较好的语言交互模式能促使学生产生较好的语言思维,并内化为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的关键。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前就要思考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你准备让学生做什么?第二,你让你的学生获得了什么?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过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交互式”教学理论是实现新时期英语教学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恰当地运用交互教学法,能使学校教育不但“授人鱼”,而且“授人以渔’。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和建构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使其在离开学校后能够成为独立学习者而终身受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交互教学法必将成为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互式;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目前,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英语课时是三到五年级每周3课时,这些学时只能将教材内容和练习册内容勉强讲完,英语阅读只能是在课外鼓励学生自己进行阅读,针对重点的单词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由于阅读中的单词不如教材中的单词重复率高,时间一长学生就又会忘记了。而英语的课外阅读又不同于母语阅读,家长能够随时地指导学生,阅读中的生单词就成了阻碍学生继续读下去的羁绊。对于英语阅读,家长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家长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指导和照顾孩子,也有的家长怕自己读错了,遇到不会的单词不敢教给孩子,以致于学生阅读的进度变得异常缓慢,久而久之,英语阅读无法深入地进行下去。“交互式”英语阅读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学生”三种不同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使得零起点的学生也能慢慢地喜欢上英语阅读,并从中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一、师生之间的“交互”

英语阅读书目中大量的生词是影响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原因,而教材中学生学到的单词是有限的,因此只要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就打开了学生英语阅读的钥匙。而突破生词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教材之外补充自然拼读法。在英美国家,自然拼读法贯穿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课本中,学生通过学习自然拼读知识,基本能够达到见词能读、听词能写。自然拼读法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外研社出版的《小学自然拼读过关必备(上、下)》以及《丽声唱学自然拼读》《丽声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一系列自然拼读教材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让学生通过学习字母与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拼读技巧,在经过反复的练习后,能够将单词的“音”与“形”结合起来,也就达到了“见词能读”,这时再配以与课程相适应的《拼读故事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将学到的拼读规律加以练习和应用。在进行了大量的拼读实践后,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自然拼读技能,迅速将看到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转化成发音,拼读出单词,学生阅读书目时的流畅度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积累的词汇也会越来越多,英语学习就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二、生生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来互相学习、共同阅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给每一位学生选择一本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英语阅读书目,绘本中的生词量以不超过20%为最佳,既能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又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绘本中的生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从网上查单词、询问家长、咨询教师等多种方式来学习生词,理解故事情节,准确阅读英语绘本的内容,进而熟练阅读,用自己的绘本去换其他同学的绘本,教同学读自己的这本绘本,同时向其他同学请教,读其他同学手中的绘本。每本绘本虽然只有两三个生词,但是读完了每位同学手中的书就会轻松学会100多个单词。“交互式阅读”成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途径,在交换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寻求帮助,这些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家校之间的“交互”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两大主阵地,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有效互动,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家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视听和课外阅读。比如观看与学生学习层次相适应的英文原版动画片,给原版英文电影进行亲子配音阅读,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英文绘本进行角色扮演阅读;开展一系列的展示活动,如原版配音模仿秀、绘本角色表演等。纯正的语言语{、生动的画面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加自然地运用英语和使用英语。有效的家校互动,使家长更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阅读课程,使得零起点的学生的阅读不再遥不可及,真正让阅读成为“悦读”,使学生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阅读思维、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3篇

>> 角色扮演在交互式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医护英语”主题式项目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角色扮演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角色扮演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文化导入与角色扮演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谈判》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的会话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应用 谈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在饭店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角色扮演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段晓凯.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3(6):129-131.

[3]陈瑶,刘晓虹,于淼.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在护患冲突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10):82-84.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英语阅读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1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是沟通世界桥梁的工具,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仅能够以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在网络氛围下,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与灵活,也使得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形式更加形象和生动,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媒体英语教学在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强化能力,甚至在德育渗透等方面都有着传统教育无与伦比的优势。因为它的介入,现代英语教学已经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加快了课堂结构的改革。

语言是用来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一、多媒体网络下英语阅读课的可行性

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要欣赏,更重要的是获取信息。而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信息的迅猛增长。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面前,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里,阅读和处理信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网上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扩大知识面适应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浏览,能抓住课文中主要内容等能力。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还培养学生获取、分析语言的能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给出材料,引导学生去阅读,去理解,然后给予指导。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在多媒体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创造最真实、最直接、最主动、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阅读课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内容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量大,变法快,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无法相比的源源不时的新信息、新内容是保证学生把兴趣化为动力,从而优化学习效果,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整个英语水平的关键所在 。

阅读理解的选材越来越广泛,包括天文、科技、地理、历史、人物传记、英美风俗人情等,并且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能力的考查。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很大水平上取决于阅读战略。因此,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战略,把知识信息的教学功能扩大到知识信息的获取、发现与运用上。

(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二)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

(三)阶梯型任务链原则

(四)在做中学原则

三、建立适应时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读材料,老师来进行讲解或者是指导,最后达到学生理解文章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形式比较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更大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多媒体网络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在仿真的情境下来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学习任务,通过多媒体图片来创设情境,或引发学生好奇心,或引起学生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自然导入新课。通过网络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材料、线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阅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的运用

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并不是件难事, 问题是如何切入? 如果我们只是像政治课一样灌输大道理, 那难以收到较好效果。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在学到相关知识时, 穿插类似的中国的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文学原著等等, 这种直观的、生动的、有言的或无言的软件,胜过那些口若悬河的雄辩,这种春风细雨般的德育教育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起到良好的德育渗透的效果。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信息时减少难度和障碍,有助于他们更加迅速、准确地获取知识,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其他方面,如听、说、写能力的发展。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容量不断增多,课外知识面不断扩大;动手能力不断增强。通过一年多的网络教学实验及网络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蒂.语篇整体教学初探[J].外语教学,1999年9月.

[2]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章伟民.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旨在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必修3模块5阅读课为例,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实用性与高效性,介绍交互式一体机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及其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与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素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

“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张华,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构成(王蔷,2015)。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切教学设计和活动要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出发点,但更要关注具体的学习过程。要把抽象的学科素养名词细化为具体的可达到的小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下面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必修3模块5阅读课教学为例,与大家探讨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关注日常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素养)的。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与整合分析 课文题为“古代哲学家”,文本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孔子、孟子和墨子的生平、地位、信仰以及影响,涉及14个生词25句话。根据《课程标准》(2000)和教学大纲(2016)的要求,学生要对中外文化有所了解,并要能够对一些常见的话题的人或者事做出简单的评价。本模块“功能”部分涉及到用“the reason why... is that...”句式表达原因。教材中相关练习也可以整合到预习学案中。

2.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阶段,对直观的视觉冲击记忆会更加深刻。另外,学生在语文和历史课上对古代哲学家等有所涉猎,但是用英语语言输出对几位哲学家的介绍及评价还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了解关于三位古代哲学家孔子、孟子和墨子的基本信息,如生平故事、信仰、影响以及三位哲学家彼此间关系。能力:会从人物生平、信仰、影响、关系等方面思考和评判一位哲学家;能用英语介绍并评价三位哲学家(教学重点和难点)。情感:感受三位哲学家的伟大影响力,强化中国文化传播意识。

4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本堂课依托合作学习和任务探究的学习理念,借助交互式一体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导学案整合了教材中的“功能”部分,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主要教学活动的流程为:教师用图片新课导入(学生看图识别思想家)教师利用导学案与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学生分步探究人物关系、生活背景、信仰教义及社会影响)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操练(复述与评价哲学家)教学结束。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学步骤】学生观看并识别国内外古代伟大哲学思想家的图片。

【设计意图】热身。多媒体运用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重难点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李军,2016)。所以本课按照先总后分的原则依次探究人物关系、各自生活背景、教x信仰和社会影响力。

【教学步骤】探究点一:哲学家们的人物关系

(1)速读三个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Who is the oldest/the youngest? Wh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Who was a student of Confucius’s ideas? Whose ideas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Confucius

(2)借助触控一体机拖动三位思想家图片,画出人物关系网络图,并复述三人关系。

【设计意图】回答问题辅助理清人物关系网,关系网辅助复述人物关系。

【教学步骤】探究点二:哲学家们的生活背景

(1)查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What’s the living background of ancient China? Who grew up with a single parent? Whose family was very poor? Whose clothes and behaviour contributed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person

(2)补充关于这三位哲学家的生活故事。

【设计意图】理科生历史知识薄弱。教师适时提供春秋战国时的地图,补充背景知识,促进捕捉人物生活背景,铺垫理解下文的思想教义。补充“孟母三迁”等故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帮助理解孟子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教学步骤】探究点三:哲学家们的信仰教义

(1)从文章中挑出三位哲学家的信仰教义,并予以解释。

(2)评价其中一个信仰教义理念,并阐明原因。参考句式“The reason why… is that…”。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整合模块功能句式,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语法结构支撑。

【教学步骤】探究点四:哲学家们的社会影响

(1)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Why has Confucius been the greatest? Who traveled to different states to spread Confucius’s ideas? Who gave up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 government? Why? Did he stop serving rulers? Who spent years preparing a book before he died? What’s the book? Who created Mohism

(2)讨论提出其他的事实或者案例反映三位哲学家在古今中国的社会影响力。

【说明】图组一(略)是孔子古代讲学图、世界孔子学院分布图、孔子雕像图、为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图和周润发版电影“孔子”海报图。图组二(略)是各种版本的孟子读本和各地各式各样的孟子雕像图。图组三(略)是中国山东墨子纪念馆内外实景以及青少年集体进馆参观学习的图片。视频(略)是“墨子救宋”故事的视频。

【设计意图】阅读问题铺垫理解社会影响力。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不局限于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王,2015)。所以教师特别设置了这个环节,并整合相关图片视频等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学会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

3.操练活动

【教学步骤】回顾并总结介绍伟大哲学家们的角度,复述对一位伟大哲学家的介绍。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完成“总――分――总”的学习模式。

【教学步骤】评价一位哲学家并说明理由。推荐使用“The reason why… is that…”句式。

【设计意图】综合语言输出,回顾本堂课所学,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化情感态度。

【反思】本环节属于最后的综合语言输出环节,立足于上一探究环节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初步输出。同时本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是对这堂课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检验。

三、教学反思

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和风向标,但是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细化教学目标,通过关注教学过程来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白板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军,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师》[J],2016年11期。

[2]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山西教育(教学)》[J],2015年07期。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6篇

【摘 要】图书馆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分析目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重点探讨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员提升素质和技能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员;素质与技能;提升策略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中的重要职能管理部门,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形象和高校的发展。在信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对管理员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的改进,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信息时代下图书管理员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忽视了对相关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要求,从而导致了图书管理员整体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图书管理员中高层次人才不多,不少人员学历比较低,专业素质差,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图书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系统性管理理念,计算机应用操作以及外语能力,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第二,不少图书管理员职业责任感不强,在他们看来,图书馆只是高职院校的辅助部门,无法发挥巨大作用,得不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影响,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懈怠、散漫拖拉的现象,缺失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职业责任意识,服务态度差;第三,由于长期从事单一、重复、繁琐的图书管理工作,导致部分管理人员思想僵化和不思进取,仅了解与个人工作相关的事项,而对读书的需求,管理功能的创新等缺乏了解。

二、信息时代下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升策略

(一)强化思想教育

要在信息时代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首先要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要强化有关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充分认识图书管理工作对学校以及广大学生读者的重要作用,自觉忠于职守,抵制消极马虎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要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走出专注图书管理的误区,在重视图书的同时关注读者,将读者摆在首要位置,以热心周到的良好态度接待和帮助读者,本着不计名利、为人作嫁衣的精神,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形成良好互动,提升工作服务水平。可定期组织座谈会或者外邀专家,专门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强化服务意识的思想教育,帮助提升管理员的软实力。

(二)加强业务培训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提升素质和技能的必要途径。一是图书馆管理员要在新时期自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学习钻研热情,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图书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解决和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积累一套学习与工作的有效经验,不断促进自我发展和进步。二是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知识的不断更新,图书馆收藏信息资源日的益丰富,这一变化要求管理人员要积极补充更新知识,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高职院校的领导要积极为图书管理人员创造和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尤其要对实用性强的诸如计算机操作、数据的检索等方面知识开展培训,全面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

(三)健全激励机制

健全的考评激励机制是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一是要将管理员的日常表现、工作业绩与职务、职称挂钩,遏制散漫慵懒的不良风气,以量化手段激发进取创新精神。鼓励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行为,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挖掘信息资源。二是要积极挖掘和树立工作典型,不定期对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表彰,给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通过榜样力量推动整体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完善。

三、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多挑战。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以及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才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满足新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2,3(21):78.

[2]林显春.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J].剑南文学,2013,9(5):248-249.

[3]单虹.论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34):10.

[4]赵洪萍.探讨交互式阅读理论框架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教师,2011,19(09):23-29.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话题研究;综述

有人把语文阅读教学称之为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关于阅读教学的相关论文数量堪称之多,但大都集中于文本解读、“教什么”、“怎么教”、阅读教学指向和语文阅读教学评价这五个话题方面。以下是笔者对人大复印资料刊物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这五个话题相关文章观点的基本梳理。

一、关于文本多元解读的热现象与冷思考

从2003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中关于文本解读的文章共有17篇,其中重要的有蒋成的《走出阅读教学封闭圈》(2003),王晓红的《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新》(2003),王海燕/陈国安的《论多元解读的“陷阱”――对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几点反思》(2007),郑国红的《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2007),沈静《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概述》(2008),《浅谈文本解读的误区及教学对策》(2011),叶立新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逻辑”》2012。其主要观点如下:

1.倡导立足于读者为中心的个性解读,创造性解读和多元解读。随着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强调,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搬教材或教参的做法人所共知是不可行的,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创造性解读等多种解读方法逐渐被引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另外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性的内核和多样化的认知。①

2.文本解读应多元有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对文本多元解读走向文本的阅读,遵循一般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如果说文本多元解读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推行的结果,“多元有界”的提出恰是对新课改的自觉修正。赖瑞云的《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运用混沌学理论,描述分析了阅读理解的规律,提出了“多元有界”的概念,并例举了“界内”和“越界”的教学案例。“‘有界’说”应该是蒋成的“尺度标准”说的延续。赖文对于文章主题理解的描述比起蒋文更加细致,说明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②。

新课标的修订和接受美学理论的倡导为文本多元解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03年搜索的资料看出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力求打破文本一元解读的局面,突破教参的禁锢,践行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从06年关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文章中看出人们开始对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走向误区和偏颇这一现象进行冷静思考,提出了“多元有界”的观点修正之前出现的问题,对“多元”进行“界”的定位即立足于文本之上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

二、教学过程中关注视野的转变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达到其有效性主要是处理好“怎么教”和“教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怎么教”的话题研究

关于怎么教这一话题的探讨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从2002年到2013年在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上搜索到相关文章92篇,其中关于阅读教学方式的有28篇,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37篇,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8篇,网络媒体的阅读教学有14篇,引进国外教学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有5篇。具体分析如下:

关于教学方式探讨的文章主要有:何莉莉的《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方法初探》(2004),王宪廷的《语文新课程体悟式阅读教学》(2004),孙叶花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实践探索》(2004),廖军辉的《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2007),罗菊友的《语境再现式阅读教学初探》(2008),林润生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初探》(2008),余映潮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2008),盛新凤的《“和美语文”不同题材文章的融通方式》(2009),茹红忠的《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特征及范式研究》(2011)。其涉及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多样的教学方式。对话阅读,互文阅读,体悟式阅读教学、专题阅读教学,语感教学、语境再现式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和整体感知阅读教学、评点式阅读、探究性教学方法等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进性探讨。对各类体裁的阅读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溯古”和“西学东渐”的精华。追溯传统阅读教学对我们当前教学方法的启示。同时又注意从国外借鉴他们的阅读教学方法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如介绍引进美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给国内的阅读教学打开了新的窗户,介绍新西兰小学的阅读教学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加拿大契约学习对我国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启示和文化圈及其日本的语文阅读教学给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启发等等。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的研究文章主要有:吴立岗的《简论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2005),周跃德《课堂阅读教学“先学后教”方法探究》(2007)章林华的《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2008),汪玉清的《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2009),郑建周的《提问管理教学法“初探”》(2011),张娟的《感情朗读:热现象与冷思考》(2012),戴贤泽的《让“静”成为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2012)。其观点有如下几点:从学生的初读感悟入手进行阅读教学,对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对话题导入的精心编排,对教师备课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空白艺术,采用导学案,批注阅读教学法,对教师主导作用对阅读教学发挥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文章有:杨益民的《语文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007),李蓉的《语文阅读教学精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08)李琳/钟菊莲的《语文阅读教学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2009)金复耕的《阅读教学中写作背景资料的巧妙运用》(2011),嵇春明的《应正视教材中名著的选编问题》(2012)。这启发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选择教学资源、筛选助读教学资料、巧妙运用写作背景资料以辅助教师更好的展开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外对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辅助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文章有:刘珍芳的《论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2006),陈丽珍/张志民的《以学为主,媒体为辅,以媒促学――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交互式阅读教学新尝试》(2006),莫永玲的《在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2010)。网络教学和计算机等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营造学习情境、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协作学习。从这些既有思路中,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进步。从关注资源的广度、丰富性向关注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转变。③也为我们开发了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读图、超文本阅读等新兴阅读教学方式的出现为我们阅读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关于“教什么”的话题研究

新世纪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的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上搜索近十年有15篇。主要有纪勇的《阅读教学要给予学生什么?》(2006),沈坤林的《阅读教学如何确定探究的基本内容》(2010),吴中豪的《教课文?教语文?》(2010),李海林的《如何建构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2011),蔡正栋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技能培养体系的建构》(2012)。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对阅读教学内容的关注是从06年逐渐被关注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的标准,沈文欲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学生发展的视角这三个角度确定阅读教学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再思考》一文提醒要关注文本本身,同时《阅读教学不应该忽视语言表现形式》也提醒我们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建构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三)“怎么教”到“教什么”这一转向的思考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式的探讨众多,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都有其理论支撑。教学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但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一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

关注教什么的过程中,关注教学内容才能让教学手段有依附,有根有据。形式依附于内容,在确定“教什么”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做到“怎么教”,即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另外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力图建构一个系统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提醒得到关注。

三、阅读教学指向渐趋于能力的培养

关于阅读教学指向的相关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上搜索近十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有28篇,其中主要的有孔凡华《阅读教学归宿的思考》(2003),才嘉红《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2004),潘林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2005),汪晓静的《突出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尝试》(2006),彭静《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2008)程祖进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2008),郎明仙的《基于能力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2010),王东的《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能力》(2011),陈淑容的《从搜索表层信息到截获深层信息――高中阅读教学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究》(2012)。其主要观点如下:

1.阅读兴趣的培养。这主要是小学低年级阶段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积累语感为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调动》一文中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旨在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的阅读教学正在向这一取向转变,另外相关文章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如《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一文中提到我们所理解的语文阅读教学指向――“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思辨的基础上清楚第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自己的看法和能力”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从教师自己对文本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⑤《从搜索表层信息到截获深层信息――高中阅读教学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探究》中提到围绕教学内容选择运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的信息加工能力。《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阅读思维的培养。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已经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批判性思维成为了各领域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注重阅读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高中语文应重视“理性思维”教育》中从高考作文逻辑混乱的现象出发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启发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思辨、批判性理性思维的培养。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知识的掌握。事实上,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意义并不大。反思这种现象之后,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目标,重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追求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讲究程序化、科学化的阅读训练。但是后来受中考、高考的制约和对训练的误解、扭曲,阅读训练走向了脱离课文思想内容大搞“题海战术”的死胡同,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危机。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总结了历史教训,提出了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目标观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

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尺度,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关涉学生的现实学业状况,而且对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搜索近十年的资料看来,阅读教学趋向于学生质疑探究等具体适应以后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学为所用的观点。

四、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语文阅读教学评价这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在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上搜索到的文章并不多,从2003年至2012年共有6篇,虽然篇幅不多,但是每篇文章都是如此的闪耀。它们分别是广州市沙面小学语文组的《阅读课堂教学“四状态”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魏晓琳的《真自主,语味浓,情趣足,效度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2字诀》(2010),陆《PISA如何测评阅读素养》(2011),杨丽/张泽科的《“教学评一体化”开启语文教育新境界――成都高新区“小学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改革观察》(2012)。胡芳娇的《语文阅读增值评价的目标构架和方法选择》。

从评价这一角度来观察审视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我们曾惯用考试和写作的方式来测试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近些年来才有了新的进展:如“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的改革观察;语文阅读增值评价的目标构架和方法选择的探析;结合阅读课堂教学的操作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具体特点,分别制定了“四状态”的发展性评价指标,每一状态的指标又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三个层次。另外PISA对阅读素养的测评的引进,对比分析PISA和我国语文阅读测试性质和内容等方面的差异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五、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及问题

从阅读教学的研究资料搜集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和阅读教学改革的大致进程,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但是纵观这300多篇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章看出,都是对阅读教学具体过程的探讨和分析,很少有从对语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定位这一上位概念来看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一点还有待商榷和探讨。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冯为民:《文化自觉与语文文本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6期第36~38页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于2010年第12期。

② 沈静:《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概述》[J].《中国教师》2008年第一期第35~37页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于2008年第5期。

③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2007年第12 期第13~22页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于2008年第3期。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研究性学习;指导;帮助;双向互动

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更显得日趋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理应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各大专院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我们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弱,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转变单纯的接收式学习方式,将体验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引入到我们的学习活动中来,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学习新方式,以丰富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为了顺应形势,我们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转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们回归学习的主体,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力、知识、方法。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为适应未来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运而生的,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和应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专题在开放情景中,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理念和方法,适合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中以问题作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探究并主动获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往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主张“做中学,学中做”,高职大学英语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强化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语言交流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律和特点。这就要求将当前以静态阅读教学为主的课程结构改为以动态交际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使高职英语教学转向以实用、有效、服务于专业、服务于就业为目的的道路上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以促进研究性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发挥学生的情感动力,促进“教”与“学”双向良性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也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平时多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对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进行表扬,对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以情感因素激励学生成长和学习。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英语

教学而言,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激发。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一方面,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置教学情境等方面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善于从情感的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将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提供能发挥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动力,使学生逐步突破心理的不良禁锢而自发地参与教学活动,力求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产生共振,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

2.通过网络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交流

通过网络传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进行广泛交流。可以进行语音交流,也可以借助BBS、E-mail、QQ、BLOG等用文字交流;可以一对一地交流,也可以分组、一对全体地交流;可以同时交流,也可以错时交流。交互式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答疑、讨论、布置作业、提交作业、考试等。

3.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名目繁多。高职英语教育应该选择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教学法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法,例如上精读课前可先将学生分组,保证每组中都有水平优秀和一般的学生,再把课文按段落或结构分给各个小组,并指定学习任务如词汇学习、找出段落主题、复述段落大意等,要求小组再将任务分配给具体成员并共同讨论、互提问题。课上要求各个小组就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由教师点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得学习的进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合作学习教学法变灌输式教学为指导性教学,使学生之间彼此依赖,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学的过程由单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为多边的互动。同时,建立了民主、宽容、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交流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2)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后,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引入手段,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使学生主动学习。新课引入的设计除了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上课时既要注意课堂秩序,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上课前,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进行2分钟演讲,内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做,演讲结束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发挥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英语研究性学习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因而其评价机制与传统教学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有所不同,其评价方式应该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实践能力,以一卷定胜负的知识性考核方式很难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①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应用技能,又要评价其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是否得当。②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其由被动的受评者变为主动的参评者,以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促使其发奋图强的目的。③评价标准要多元化,既有课程统一标准,又有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互为补充,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全面的反馈。另外,学生英语语言的实习、实训也要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