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教学实践;应用研究;项目导入式教学法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总是随着社会变迁而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审美需求,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仅受到当代的社会思潮、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影响,同时也受到高新技术、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演化和创新,形成具有价值性、功能性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作为艺术高校的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引进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维,并且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发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可能性,对于艺术高校来说是一种新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尝试,让培养更多的高校人才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1目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教学不仅强调多种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课程设置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和市场之外,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艺术院校都是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来开设,但课程内容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教学脱离于市场,缺乏对传统文化应用实践技能,忽视了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导致课程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及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而在国外,类似于传统文化课程却趋向与当今现代设计应用相结合,面向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重视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这些都给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新的启示。
2“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优势
从课程改革的意义来看,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研究性角度和方式,立足于激发和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深入地了解和直观具体的感受,将实践基地的项目课题分阶段性导入并加以训练,通过实际教学方法策略,其优势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认识加深理解,培养专业技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进行亲自实践项目并操作,从项目课题中自我感知、领悟知识的衔接性,总结项目活动中的自我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立足于本院目前教学现状,依托建立武汉汉阳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的优势,探索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合作模式,使课程设置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上立足基地特色,以较高层次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课题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设计训练,做到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与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合作模式,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下面以“湖北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设计”项目导入分析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
第一,突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调课堂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前期与实践基地进行嫁接,在课堂中导入“湖北黄梅挑花传统文化品牌VI设计”项目,从项目到推进过程中,积极辅助开发校外第二课堂,引入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联合教学,开展相关的非遗文化讲座和技艺讲解,学生对黄梅挑花的工艺针法产生了极大兴趣,通过技艺培训学习,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结合针法入手,对其公司品牌LOGO进行设计,以黄梅挑花“十字针法”特色为设计元素,以“石”为主题涵盖了中国印章与中国结的抽象形态元素加以变形,推导出最终设计方案。
第二,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调继承传统和实用创新的并重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项目导入过程中,为解决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存在的产品开发单一性、技艺传承的艰难性、非遗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等问题,组织学生多次与文化传承人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其传统文化品牌在VI设计应用部分的实践创新,从传统的应用领域向现代产品的开发过度,将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黄梅挑花设计中式风格餐桌的三件套产品的包装设计应用,包括中式桌布、杯垫及筷子包装等应用产品开发,对黄梅挑花艺术的实用领域带来有效地宣传与推广。参考文献:
[1] 李泽,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2] 肖念.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
[3] 于杨.提升教育质量意识 构建现代大学治理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一把紫陶百年史 一片冰心在传承
“挑瓦货,走江外。”这句流传下来的老话在当今依然适用。在过去,陶器被称为瓦货。江外指云南红河州绿春县一带。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建水紫陶就是云南瓦货的代表。
建水紫陶能名扬大江南北和其制作、烧成技艺有关。在制作技艺上,建水陶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泥工艺。经过24道程序之后的泥才可以拿来制作陶器。
“烧陶的温度在制陶行业中是属于特别高的。烧成温度基本可以接近12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的陶器敲击起来,声音特别清脆。”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田静说。人如其名,从说话的语气中就可以感受到多年研制紫陶带给她的平静心态,语调柔婉,语速不急不缓。
经过高温烧制,建水陶比低温陶更容易以最初的形态流传下来,“低温陶使用一段时间可能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热胀冷缩,自然就容易坏掉。高温陶和低温陶在本质上最大的区别是它能更长久、更安全地保留下来。”田静说。
建水紫陶有近千年的历史,一把紫陶壶蕴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前跟着师傅去山上盘泥巴(取土)的时候要带着一点祭品。到了山上先拜一拜山神,感谢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材料可以带回家(做陶)。”田静说,上山盘泥巴是件很慎重的事情,“这种敬畏天地的精神还是应该保留下来的。”
田静在1996年就拜了建水当地的制陶老手艺人为师傅。后来,她考入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陶瓷造型设计。毕业以后又回到了建水跟随师傅学习。田静现在自己也带徒弟,已经收了70多个学生,有些学生只有十七八岁。
田静最看重徒弟对制陶这门技艺的敬意:“做我的学生的话,对制陶感兴趣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制陶的过程中更要对陶产生敬意。”许多徒弟都跟着田静学了很长时间,最长的有9年。“从我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跟着我学习,一直到现在我和她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还是师徒。”田静说。
现在的紫陶已经开发出了壶、杯、盆、碗、碟、缸等多个种类,正如田静所说:“将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田静制作的建水陶在制作方法上有所改变,这也是很多老手艺人不能接受的。她曾经劝说老艺人:“以前咱们都穿马褂、旗袍和长衫。为什么今天不穿了呢?因为时代不同了。”“做有时代特点的紫陶茶具”一直是她所提倡的,陶器要和这个时代的脚步尽量做到合拍,“我们不是创新,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让建水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虽然做陶器很苦,但是田静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陶艺家。田静说建水人的文化代码就在这紫陶的一代代传承中。“传承的价值就是人文关怀。无论我走多远,回到家乡以后,我一定要吃一口烧豆腐。不管走多远,我还是会惦记那碗米线。为什么我看到建水陶的时候会感觉亲切得不得了?全世界都有陶,但是建水陶就是建水人的文化代码。我们的基因密码也在陶里。这是我们真真正正的魂。”
作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人,田静觉得自己是在“续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要把这个根续上。我是把这条根续上的人。根没有了就什么都没了。所以我觉得无论哪一种非遗文化都应该传承下来。”
“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学生、老师能考察产区。这些接受过传统技艺系统教育的学生能进驻到地方工作。这样既能有高校的理论设计做指导,又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技艺。”田静说,她对下一代继承人充满了信心,“下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应该可以走向国际的。”
木版年画里看历史 老手艺的新发展
年画作为传统民俗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近代以来,木版年画的兴盛地在杨柳青。而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起源地,开封虽不璀璨夺目,但这里的木版年画更加原汁原味。
1980年出生的李力是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副馆长。5年前,他从父亲任鹤林老先生手中正式接下传承开封木版年画的重任。
“各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大抵起步时间趋同。改革开放以后,各地传统美术的恢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我的父亲也经历了那个时代。”提起开封木版年画的发展史,李力娓娓道来。
20世纪70年代末,李力的父亲从兰考文化馆回到开封,参与开封朱仙镇年画出版社的恢复组建工作。在经历了80年代“以丰养欠”的艰难生存之后,出版社在1989年再次“停摆”。“已经是总编辑、副社长的家父怀着对年画的执着,毅然决定自己成立工作室,延续挚爱的事业。这一年,我9岁。”李力说。
相较于杨柳青木版年画成熟的产业链条、完善的人才储备,开封木版年画无论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还是从业人数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与日俱增,这并不阻碍开封木版年画重新走上上坡路。
然而很快李力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般完美。
他发现,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许多对艺术抱有严谨态度的老先生们,在面对着质量粗糙的作品充斥市场、鱼目混杂的从业人员以非遗的名义把控群众对传统技艺理解等现象时,显得着急、无奈。
名义上,开封木版年画市场的从业群体有15家企业。但真正意义上能够掌握技艺的师傅数量也就是个位数,他们的徒弟也不超20名。也就是说,在李力眼中,半数左右的企业缺乏专业水准。而随着人们对非遗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对于非遗市场的乱象也有所察觉。
为此,他呼吁人们要反思简单粗暴式开发非遗。他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激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了解就没有喜欢,没有喜欢就没有技艺传承,没有技艺的传承何谈文化传承?”
今年已有67岁的任鹤林老先生,在近期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高级研修班时,与班上许多有名望的老前辈达成共识:目前国内年画的质量问题不容小觑,将看似无法总结的技艺标准化迫在眉睫。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1.教育观念
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遗文化的潮流之下,各大高校也开始在音乐教学方面尝试革新,尝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然而就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在民族文化体系中,民族音乐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就当前国内音乐培养情况来看,人们更加倾向于西方乐器,诸如小提琴、钢琴等,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不够重视。
2.课程安排
就当前情况来看,国内许多音乐学家倡导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立足于西方音乐文化基础,大力发展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民族音乐,尤其是非遗音乐。就当前各大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现状来看,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国内音乐专业院校,部分音乐教师是从海外音乐院校学习归来的。就当前国内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创建情况来看,仍旧是基于西方音乐教学模式而创建的体系,为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上更加倾向于西方音乐体系。在此情况下,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多为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非遗音乐文化课程方面则存在极大的欠缺,这使得各大音乐院校毕业生在今后的从教过程中难以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1.推动非遗音乐发展
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策略,促使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得到有序传承。作为知名音乐家,洛秦先生曾就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指出音乐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地方文化中,音乐文化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地方民众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音乐是文化和情感的积淀,是文化和情感的内涵部分。本土音乐的形成是几代人、几辈人通过生产、生活实践创作得来的,为此,应将本土音乐视为地方活态文化。在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之后,年轻一代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极大,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却越发浅显。在此情况下,引入本土非遗音乐,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加深青年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拥有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还能够促使非遗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强化民族本位思想
音乐不仅是文化层面的交流,还能实现精神、情感上的交流。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对本土非遗音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接受本土非遗音乐的熏陶。在此情况下,不管今后学生去向何处,归向何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只要人处于流动的状态,音乐文化都将以流动的形式随之而行,进而促使国民的民族情感得到增强,民族音乐文化得到发展与传播。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中包含了较为深厚的民族情感,能够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促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音乐生活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基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对学生的音乐生活起到丰富的作用,促使民族本位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3.培养特色音乐人才
当前国内高校所应用的音乐教育体系多是借鉴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创建而成的,为此,所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与其他国家的音乐人才不存在质的区分,所贯彻的也多是西方文化思想,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少有涉及。在此情况下,想要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人才并非易事,而基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本土音乐文化的?C会,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加强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在系统性学习、长时间接触之下,学生必然会对本土非遗音乐中的文化有深入认识,也必将会在此方面学有所成。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熏陶之下培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人才,不但是能够在教育、经济等多领域活跃的人才,而且是能够开展区域性文艺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1.完善非遗音乐课程体系
鉴于国内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非遗音乐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促使传统音乐中的精华部分能够得到充分开发,促使有关传统音乐的现有研究成果能够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应用或体现。对于音乐院校而言,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开展非遗文化保护的契机,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音乐课程设置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西轻中”现象,要促使传统音乐能够在高校音乐课堂中实现理性回归。为促进本土非遗音乐项目能够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还需从下述方面着手,开展好相关工作:第一,做好本土非遗音乐理论体系创建工作,并开设相关课程,诸如西北地区传统民乐概论等;第二,开设本土非遗音乐技术性课程,诸如演唱、演奏等;第三,建立本土非遗音乐教研室,做好相关教材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工作,促使现有非遗研究成果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2.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
事实上,民间艺人走进高校课堂讲学并非是稀有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现象极为普遍。正是因为这些民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家。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在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中已经鲜有非遗音乐艺人的身影,似乎这些在传统民族音乐上大有成就的人在今天变得“难登大雅之堂”了,这使得高校音乐教学工作与传统民族音乐渐行渐远。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非遗文化的今天,为促进本土非遗音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无疑是最佳的策略,从而促使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能够为学生所接触。在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的过程中,应配备专业音乐教师,共同合作,联合授课。其中,专业教师以负责理论教学为主,就非遗音乐艺人所不能解答的专业性问题予以讲解,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本土非遗音乐教学工作效果倍增。非遗音乐艺人授课的过程中,应就本土非遗音乐的下述方面内容进行说明:一是演唱或演奏的特定性;二是艺人自身学习经历的介绍,主要就学习方法、学习心得进行分享;三是明确音乐教授方式;四是简单说明该音乐的发展现状。
3.创建非遗音乐文化基地
一、汉绣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民俗文化背景
在荆楚大地民俗中,汉绣应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有生活用品、宗教礼仪、装饰品、戏剧舞台用品。丰富多彩的楚文化习俗为汉绣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大家对幸福的仰望和对美的追求。
(二)时代文化影响
武汉受地理位置影响,是内陆城市中比较国际化的大城市之一。还有受近现代的历史因素影响,这里是的发源地,曾还是临时的督府等。受时代的影响,汉绣领域的部分作品明显受到西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基督文化特征、欧美审美方式、油画风格特征等等。另一方面,老汉口的市井文化对汉绣的绣品种类、艺术风格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老汉口使用绣品的市民人数不断增多,使得汉绣的类型逐渐丰富,满足不同行业人民的需求。
随着汉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武汉市政府近几年来为改善汉绣的社会生存环境不遗余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取得很显著的市场效果。
二、汉绣文化的现状
汉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已如凤凰涅??,浴火重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汉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多个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不断深入了解汉绣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不断开发新的汉绣作品,让其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现状
2011年4月汉绣入住武昌昙华林,武昌区政府计划三年内将昙华林打造城湖北省汉绣产业示范基地。然而汉绣喜欢的人多,看的人也多,就是买的人少,而且目前销路有限,昙华林地理位置也不够理想,周边学生消费不足,旅游产业效益还有待开发,所以盈利也是不够理想,收入目前只能维持生计。2012年8月汉绣又被邀请入驻汉阳江堤街江欣苑社区非遗文化广场“百工坊”内。目前入住的两家汉绣绣坊,一家是汉绣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的绣坊,一家是杨小婷第五个徒弟的绣坊石玉香汉绣坊。任本荣的绣坊因有政府采购、稳定老客户支持以及江欣苑非遗文化广场举办的一些活动引来的团体采购,另外还有与武汉非物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之签订的包销合同的保障,尚能维持。但是当下的“汉绣”行业市场仍未走向成熟,名气还未完全打响。杨小婷指出:“未来培养出来的所有的绣女绣的汉绣作品,将会经过楚风汉绣的品牌包装,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推向市场。高端主要通过龙头公司跟一些拍卖公司联合进行拍卖,进入收藏品市场,也可能会跟国外联合参加一些博览会,然后拿一些外单,高级定制一些国外奢侈品系列,包括汉绣服装。低端的就是开发一些旅游产品,为湖北各旅游景点开发具有旅游景点特色的汉绣旅游产品。”明确的市场定位将为汉绣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二)人才现状
现在绣娘稀少、艺术传承力量薄弱是汉绣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今年4月,湖北省总工会拿出100多万培养500个绣女,分五期,第一期100个已经招够了,即将进行培训。”杨小婷介绍,经过这两年的市场宣传和培育,现在已经有1000多个绣女。如果招到2000个绣女的话,这个局面就打开了。一个绣女每年绣一到两幅作品,一年下来将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汉绣基地明年开始打造百家绣坊,进而将会走上产业化的路子。
湖北省多高校已开设相关课程,与汉绣基地联合办学,如武汉纺织大学特聘杨小婷为教授及导师,湖北大学组织汉绣基地学习等。在未来的汉绣发展中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利用高校专家人才队伍来推动汉绣的传承。
三、汉绣文化的发展
如今,武汉市场上流传多个汉绣的版本,并且武汉三镇多家政府部门都在张罗筹建汉绣博物馆,沉睡多年的汉绣在逐渐发展。在绣娘稀少的情况下,汉绣的产业化发展是否顺畅,未来能否恢复当年鼎盛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2012年,汉阳区政府打造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和刺绣馆结合起来,博物馆作为汉绣对外的一个窗口,刺绣馆除了出售汉绣作品,也是培养汉绣人才的一个基地。在未来的汉绣发展中要不断改革,以市场运营为导向,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发扬光大。
(一)汉绣市场运营中的绣品优化
所谓优势绣种,是指发展相对好的绣种。这些绣种长期兴旺,或积累了深厚的技艺功底,或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人才,或建立了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或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熟悉并且明确市场需求什么样的绣品,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1、优势绣种的特征
质朴的传统民间刺绣是最有代表性的绣品,其醇厚的民族特色,强烈的原生态视觉,与当下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们产生神秘向往感,使其成为了旅游商品,并且占有广泛市场。还有部分小绣种,因其民间风味浓郁,而成为旅游产品,或者成为被批量定购的某种工艺品,如刺绣鞋垫等。
高雅的四大名绣中的苏绣占有整个刺绣市场的80%的份额,它是这类刺绣的代表。苏绣自明清形成风格以来,因江南特有的地域和人文环境形成一枝独秀,现在普遍知晓的是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欣赏品类刺绣,苏绣保留着最原始的装饰服装功能,大量服务于服装业,此外还开发有各种小件绣品,服务于家纺行业。苏绣因其高端艺术性产品的影响,带来的品牌效应使它占有了层次丰富的刺绣市场。
2、目标市场的策略
近几十年,武汉汉绣长期脱离市场,在刺绣领域未获得独有性地位。洪湖汉绣虽然成立了独立的绣花厂,在建国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到现在停产近二十年,也已经失去市场。现在的市场环境比较成熟,竞争相当激烈,开拓市场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汉绣目前分布比较分散,缺乏集中凝聚力,缺乏开拓市场的引导者。
汉绣艺术家杨小婷明确的市场目标策略是:“高端主要通过龙头公司跟一些拍卖公司联合进行拍卖,进入收藏品市场,也可能会跟国外联合参加一些博览会,然后拿一些外单,高级定制一些国外奢侈品系列,包括汉绣服装。低端的就是开发一些旅游产品,为湖北各旅游景点开发具有旅游景点特色的汉绣旅游产品”。
汉绣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但现在市场资源基础薄弱。开拓综合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在汉绣未来的发展中要整合优势根据市场条件细分市场定位,不断发展汉绣市场。
(二)汉绣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承发展
汉绣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纹样而闻名,我省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有“装饰图案”课程,其课程主要研究纹样特点的表现形式及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发展。将汉绣文化带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特点,从汉绣纹样的艺术特点、艺术特色形成原因、汉绣纹样的意义等多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入汉绣基地考察学习,了解国内优势绣种的绣品特征,对汉绣目标市场的选定出谋划策,进一步推动汉绣文化的发展。
汉绣艺术历经漫长的积淀之后,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创意源泉及宝贵财富。我们将汉绣艺术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能最大程度的充裕及发展现在平面设计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同时也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多元、多样化开拓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管理系统 专题数据库 知识分类
分类号 G250.74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Zhang Xiaofeng, Yu Naihua, Qian Yich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yles and characters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this paper argues its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and offers solutions to some critical problems.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constructing an online management system by drawing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he mature library science, so as to realize the hyper text management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through this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of special topic.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简论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虽然是一种独特的,被称之为“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传统文化事项,但其往往是通过附着有这些传统文化事项的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式保存和呈现出来,使我们得以能够使用文字、图像等某种“物化”了的形态去纪录、保存、总结研究非遗各种事项。例如对技艺、技能、原生空间等非程式化的过程性知识类事项,使用全程不间断录像纪录完整的制作流程,用照片纪录器物、工具、制成品的外观和质地,用文字、录音纪录和描述传承人口述史及有关该工艺的原理、用途、制作技艺、沿革流变、文化含义等相关知识要素……这样不但能够详细记录非遗传承人制作、表演的整个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还记载了他们对所传遗产的理解。在不割裂原生语境和个性情形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文字、图像、声音相互参照的“三位一体”形式将非遗知识转化为文献知识,这些纪录和保存构成了可供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非遗资料,有利于对非遗领域知识进行规范化组织管理,建设完整的资料体系并实现充分利用,能够对非遗知识进行更好的保护,促进交流、传播和发展,使其跨越时空,为人类所共享。“文化信息一经文献化,就借文献这种客观实在的物质形式得以外化,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物化特征。正是由于这种信息存在形式的转换才使它可以成为供众人共享的智力资源并为跨时空的存在与扩散奠定了基础。”[1]
1.2 非遗资料类型
非遗资料主要内容包含有相关事项源与流的各种显知识,文化空间等“言不尽意”的隐知识,传承人和传承流变情况纪录,资料采集者和研究学者撰写的调查报告、背景资料、备注及所作的文化诠释、科研成果等等。非遗资料主要载体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1.3 非遗资料特点
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以杰出传承人口传心授活态传承与流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现象,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构成特殊的价值,非遗资料具有多样性、自然语言丰富、碎片化、异构性等特点。
1.3.1 多样性
其一,非遗事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传承变异过程,非遗资料是凝固的文献化信息与传承人活态文化信息的有机结合体。其二,非遗关联知识甚多,知识脉络交叉重合,很多知识处于一种隐知识况态。其三,受语言、地域、族群等影响,非遗知识结构地方特色鲜明,普遍性和独特性共存,相同主题表达方式不同,同一文化事项可能有多种形式的存在和表达方式,名称也存在多样性和多义性,如某些题材跨越地区,甚至流传全国。不同的文化环境演变派生出多种表现形式、内容、种类、门类,不同的版本,同一地区也有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差异。其四,口承传统的重复性、情节性、叙事场景化及韵语化使得口承传统文献化的形式本身具不稳定性,所谓同曲不同韵。不同传承人性格上的独特度带来的共性与个性区别,即使同一个传承人讲述由于表达程度、环境分围、时间长短、着重点差异、状态等也会产生差异,保存下来的口头传统艺术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口承传统操演由一定的程式化的文本为基础,但……每一年表演出来的文本,都具有某种随意性和偶然性,都是不可再现和不可重复的。”[2]最后,非遗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形态,在不断的发展传承中满足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特定现实需求,会不断出现新的形式和内容。
1.3.2 自然语言丰富
极强的地域性差异特征,使非遗事项表达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语言变体,运用大量来自民间,由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口语化、通俗化,语境化,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定型的语句,还存在大量的行话术语。
1.3.3 领域知识碎片化
“民间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不单一性。一个民间文化的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独立,而是混同一体,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文化的整体。”[3]非遗事项更多地来自民间基层群众的创作,缺乏有序完整的文字记载,原生状态的非遗资料大都未能经过系统的显性整理,处于支离破碎状态。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一个完整的非遗知识集合往往以许多相对独立而又通过某种纽带联结在一起的知识片断形式呈现出来。换言之,是许许多多零散分布的相关知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非遗文化事项。如同属于某一个事项范畴的一则传说、一件实物、数张照片等。碎片化另外一层含义是指大量分散,还未能为研究者或传承群体所认知和清晰定义的相关领域知识。
1.3.4 数据结构各异
其一,非遗事项本身表达方式和纪录符号丰富多样(文字、语言、音乐、美术等);其二,同一事项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和不同的版本,如一则故事可以派生出文学、戏剧、剪纸等等;其三,现代化技术在非遗资料收集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多种形式的承载体(文本、磁带、照片等)。
2 非遗资料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从民间搜集到的大量非遗资料呈现出形式种类多样、内容繁杂混乱、彼此割裂、无法系统利用的状况,非遗资料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实现非遗资料科学有序的组织和控制。寻求能够适应非遗领域知识内容特征与传承规律的知识融合、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检索方案和法则,在最大限度保持原始性的同时,对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非遗资料各种相关知识元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解构和主题描述,通过各种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手段和技术清晰揭示这些资源对象的各类属性以及与其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促进非遗知识元素有序化、规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多角度、立体地反映该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实现超文本的知识连接、重构与检索,形成能够被用户所充分利用与共享的完整体系。
文献是纪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从文献学角度解读非遗资料,与传统文献并无本质改变,只是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历经长期发展,作为知识信息管理学科的图书馆学在针对知识的组织、规范管理和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有效,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习惯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充分汲取借鉴图书馆学文献分类、目录、语词控制、检索等专业知识技能,借助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成就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建设科学规范、结构合理、利用方便的非遗资料管理系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技术风险。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4]非遗事项更多来自民间,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非遗资料数据库的用户群体十分广泛,既有具备高深领域知识和检索知识的专家学者,还有大量没有接受过较高层次文化教育,信息素养相对偏低的基层百姓,他们可以是传承人、参与者、爱好者。结构层次如此丰富的用户群体访问使用非遗资料数据库的目的不同,需求各异,查询和使用的习惯和方法各不相同,非遗资料管理系统必须面向全社会,具备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实现资源共享。系统构成和服务方式以基层用户能够理解和掌握为原则,提供人性化服务,在网页界面、检索策略和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各类型用户的诉求,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熟悉和掌握的方式方法,方便、快捷地使用资源。网络是现代社会各阶层熟悉和习惯使用的访问平台,同时大量非遗资料用户的检索更着重于单元知识而非深入完整的过程性知识,使用的检索点主要集中在项目类名、传承人等,需要搜索引擎那样方便快捷易用的检索工具和功能,数字化与网络化成为非遗资料管理系统的必然之选。通过提供超级链接、专题跟踪服务、知识发掘工具等形式和手段满足高层次读者需求。
非遗资料管理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数字化非遗资料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需要实现以下技术指标:所记录和提示的相关信息全面、丰富;全系统拥有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强;方便对资料进行动态更新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方便在不同文本及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之间进行超文本自由转换;可以高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检索和调用;能够在调查人员、传承群体、研究学者、用户群体以及资料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系统编程人员之间实现交流与互动。
3 非遗资料数据库建设述要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非遗知识内容体系的特殊性和丰富性,需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组织技术和知识揭示形式进行创新,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
3.1 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人类非遗分划为五大类,我国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中分为与联合国基本一致的六大类(将“文化空间”明确列为一个基本类别)。我国实际颁布的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只使用了一级类目,分别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项(三批名录只是少数项目的称呼有些变化),采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五项内容以表格形式。综观联合国和我国颁布的分类方法和实际颁布的名录,都是笼统的出自保护目的产生的纲领性基本分类,难以与国际各种分类体系接轨,无法起到非遗领域知识组织和充分利用的作用。我国目前尚缺乏一种权威、统一的非遗事项分类方法,制定一个涵盖非遗所有事项,既充分尊重和执行联合国和国家分类标准,又能够与现行主流分类体系接轨融合,自上而下、层次丰富、脉络清晰完整,可资对海量资料进行实际操作管理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是建设非遗资料管理系统首要任务。
我们在此针对非遗事项及其资料进行主观的分类和解构,只是出于管理和研究上的方便,而不是人为的主观割裂和定义。具体解决方案如下:对照国家的第三批名录,将非遗资料划分为与名录十大项名称完全相同的十个基本大类作为一级类目,每个基本大类之下根据事项各个维度和向度的知识单元,严格依据《中图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对各次级类目的设定作进一步细分,需要的话还可仿照《中图法》的《地区复分表》《时代复分表》《民族和种族复分表》等附表制定符合本地域特点的方法和细则对主表类目进行复分,从而实现与《中图法》最大程度的接轨。分类代码使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第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
3.2 著录事项
参考依据国家文献著录正式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制定的规则和方法,结合非遗资料的内容和外形特征,将非遗资料的著录项目确定为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说明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项、载体形态项、系列项、附注项、获得方式项八个大项目,下设若干小项目。结合非遗事项国际、国家、省级和县级四级名目划分确定著录的详简级次。款目有所区别侧重,一些普通文献著录中不甚重要的项目在揭示、识别和检索非遗资料时却显得富有意义,如文献特殊细节项、载体形态项、附注项和声像资料著录的系列项。著录格式沿用《中国机读目录格式》数据字段的结构、录入方法和使用的标识符号。
非遗资料碎片化给著录带来很大不便,因为它们既是同一个文化本体的构成要素,又以一种相对各自独立的姿态存在。我们可以参考《美国记忆》的技术方案,将“件”作为数字馆藏最小的知识元素单位对这些碎片进行分散著录,并将同一不同形态的内容进行表征统一化,制定整合融入标准,将相同文化事项范畴的“件”进行聚类,体系化组织在该文化事项之下,“聚件可以用来组织更为复杂数字馆藏”[5]。群体传承项目的著录问题类似碎片化,既包含纵向的历史沿袭产生的多名传承人,又存在横向的多位传承人,可仿照上述方案处理。
3.3 领域知识形式化
“活态传承”是非遗最为显著和独特的表征,存在大量模糊而不确定的自然语言,存在同一文化现象不同称谓和个性化释义现象,过程性知识缺乏统一、规范的概念和定义,内容特征抽取复杂,规范困难,给领域知识的形式化表示带来很大困扰。从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的角度来看,非遗资料管理体系必须保证对非遗知识理解和运用的一致性、精确性、相对稳定性、可重用性和共享性,根据非遗事项的核心内容特征和表达的基本形式进行规范标注和描述。
词表有助于实现某个知识单元的知识组织、管理和利用。通过编制和利用非遗知识领域中文概念词典及兼顾语义和语法的范畴词典和范畴语法等对自然语言进行严格界定和语义规范,消除歧义,在充分保存“话语”体系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话语”控制,强化领域知识词条目录的规范控制以提高知识序化程度,保证语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准确反映类目及词汇之间的等级关系、相关关系等特定关系,规范检索点,方便计算机理解、匹配与管理利用。由于只是出于利用目的,非遗对语义复杂逻辑的需求不是很高,可以通过对现行受控词表进行改造和补充的办法编制各种词表。例如参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模式编制非遗领域知识分类主题词表,使大量的民间词汇能够转换为正式主题词。还可以按照代表人物、传承谱系、流派等作进一步的区分,辅之以地区、民族等复分表,实现对内容和表达层面的揭示控制。增加叙词表相关词间关系语义描述、组织和揭示,在叙词下设置更多参照项,在叙词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反映主题词之间关系的概念完整的语义网络。叙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非遗事项的特点、现状和发展,从标引和检索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对主题词的标引深度,以内容和以内容结构类型为对象进行款目聚集,在类目下增设多重列表或多表列类与主题词对应,从多个角度组织揭示信息。例如同时从主题对象、环境、流派、题材等不同角度增加标引,提供更多检索入口。所编制的各种电子叙词表应当是开放形式的,能够实现动态更新和修改,增强词表的兼容性、涵盖性,避免缺漏、不够严谨等弊端。
元数据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语义基础和标准,使用元数据方案描述、管理和揭示非遗资料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格式相对简单、检索功能强大的要求。依靠现有DC元数据标准完全解决非遗知识领域语义异构的问题力有不逮,需要在15个DC元数据核心元素基础上,依据非遗事项中人物、事物、器物、文化空间的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内容和形式特征适当增加一些辅助标准,从描述型和管理型两方面设计、制定完善的非遗DC元数据标准。
3.4 知识检索路径
知识大多呈现为二维形态结构,可以用扁平树状或网状序列结构的有向图来表达。非遗事项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表示形式和特点,其构成形式类似立体多向度的化学分子式模型,是由多个二维结构形式的知识节点,如时间维度(悠久的历史)、空间维度(地域)、表现形式维度(不同的版本)、传承维度(传承人及流变)通过具有相同关联属性的知识节点联系在一起,层层叠加形成多维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全面、立体地反映该事项知识和知识关联,通过体系中某一个节点与另一个知识网络中有着相关领域知识联系、相互重叠的节点相连接,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知识维度,经过周而复始反复搜索连接,形成对该领域知识完整的遍历。知识元素之间按知识内在关联形成这种具有层次关系的网状知识结构体系,为我们实现非遗知识检索途径和检索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指引和途径,通过多次检索、层层深入的方式,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3.5 统一技术标准
针对各项技术制定相应统一标准。如照片采用包含信息量大、无压缩的RAW格式存档,使用读取运行方便的JPEG格式提供阅读浏览。音频采用通行的MP3格式。视频文件尤其要注意保存好母带,根据不同播放器灵活设置相对应格式。
3.6 保护知识产权
在服务器上设置一个网关,避免信息系统直接暴露于外部。通过水印、标签、限定文件大小等方式对图像进行保护。
4 建立基于Web平台的非遗资料管理系统
4.1 选择Web平台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在数字化文献中,各个知识对象最终是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着的,或者说它们可以脱离原来所属的物理载体,单独被用户或系统所访问、编辑和描述。”[6]非遗资料主要载体形态是文字、音频、视频、3D多媒体资料,非遗资料管理系统选择的管理机制必须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织方式才能实现对项目的立体重现和完整描述。超文本的管理平台优势是允许把参考资料和非线性的补充信息混合起来使用,从而实现不同文本之间方便转换利用。“这种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从拓扑性质讲,超文本或超媒体是一个由若干个节点及节点间的链构成的语义网络,它模拟人脑的联想思维,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技术。”[7]超文本链接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机构,它将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使信息得以用交互方式搜索,通过一组关键词或相关主题词不同的组合检索,利用超文本技术多媒体与文本共同作用实现知识网络的立体重构,多角度、全面反映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很方便地对站点上的信息进行更新和改变,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跨语言数据交换。超文本平台是一种用户接口范式,一种有机融合体,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超文本中的文字可以链接到其他字段或者文档,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所指向的文字。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游览环境下的结合。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幅图形、播放一段视频动画。
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信息系统,它的三种表现形式即是超文本、超媒体和超文本传协议,具有将图形、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它是动态化和交互式的,可在一页上同时显示文本和图形。Web使得文本不再象一本书一样是固定的线性的,而是可以从一个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通过FORM的形式可以从服务器获得更多的动态的信息。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利用信息资源和服务器可以实现很大的访问频率和更高的信息承载度。Web还具有强大的导航功能,可以方便地转到另一个主题上,想要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内容只需要在这个主题上点一下,从一个连接到另一个连接,就可以跳转到包含这一主题的文档上,实现在各页面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Web技术传播信息的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用户的作用,构建的服务平台是开放的、共享的,不仅仅能支持用户与系统之间,还包含了用户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Web平台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如同为非遗资料管理度身定制,选择Web作为非遗资料管理系统平台是不二之选。
4.2 利用.net技术搭建非遗资料管理系统框架
非遗资源的特点决定了资料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开放性和动态性,能够有效解决资源异构问题,提供高效的Web网站查询和服务。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平台,.net是一种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用于服务器上开发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构建互联互通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具有标准的、联通的、适应变化、稳定和高性能特性,其执行效率高,对代码控制好,支持Web cotenmet功能和多种语言,具高安全性、管理性和高扩展性,.net开发工具的兼容性非常好,能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能提供基于开放架构的服务器组件开发平台,对于开发人员来讲,开发成本较低,简单易用,效率高,可以轻松地创建网页和应用程序,将自定义功能集成到应用程序中。.net技术提供的正则表达式可以让用户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特殊字符构建匹配模式,把匹配的模式与数据文件、程序输入以及Web页面的表单输入等目标对象进行比较,查看比较对象中是否包含匹配模式执行相应的程序,实现检索信息的提取,包括检索到的记录总数、每条记录的标题、责任者、超级链接、相应的摘要和背景资料等信息,是一种非常适合非遗资料实现超文本管理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 1 ] 张欣毅.现代文献论纲要[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43.
[ 2 ] 朝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0-11,18.
[ 3 ] 陈勤建.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C].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23.
[ 4 ] 马盛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2(3).
[ 5 ] 真溱.美国记忆:特点、技术方案要点及质量标准(上)[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4):313-315.
[ 6 ] 张成昱.数字化文献的知识解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32-36.
[ 7 ] 毕强,杨达,刘田学,等.超文本信息组织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
张晓峰 黄山学院图书馆馆员。安徽黄山,2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