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云南施甸县布朗族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云南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个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地发展进步。所以,一个民族优秀的东西,如果不去传承和发展,不去保护和挖掘,世代相传的东西可能不复存在。有些人由此发出感叹,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忧虑感,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特色与发展状况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市、临沧地区和保山市。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布朗语分为布、阿尔低两种方言。布朗语与俄语、克木语、德昂语及高棉语有亲属关系。由于布朗族与傣族、佤族、汉族长期杂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汉语。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布朗族古称“徽”、“蒲人”、“朴子”,自称“乌”、“翁拱”、“阿娃”,他称“濮曼”、“濮满”。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元明清时期称“浦人”、“蒲满”、“包满”、“濮曼”。
施甸居住着布朗族,又称濮人,他们自称为“乌”、“帮”、“布朗”或“伊瓦”;他称本人,翁拱,汉族称他们为“蒲满”,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在施甸的木老元乡、摆榔、姚关生活着的保持原始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布朗族,是施甸的土著居民。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布朗族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居施甸县的布朗族以其服饰崇尚金色,且人口数量较少,在该县被称之为“金布朗”,有“稀有、金贵”的意思。而施甸县的布朗族经专家证实为契丹人后裔,政府乘势而为,将12月1日定为“金布朗文化节”。在这一天既首演了布朗族风情歌舞《金布朗》,并结合该县特有的民族食谱“年猪饭”,将姚关古战场、湿地、石瓢温泉等特色景点串成一线,叫响了“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
二、云南施甸县金布朗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在发展和传承云南施甸县金布朗族文化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每种语言都承载着一段长长的历史,厚厚的文化,都凝聚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国,如果不注意保护各种民族语言,它就必然会受到汉语的极大冲击,这是关系到民族语言存亡的大问题。布朗族有语言无文字,其民俗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口头还是行为传承都是靠记忆保存与传递的,这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灵活性。布朗族已经逐渐普及和推广汉语,在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的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很可能会衰退。经过几代人后,就会使大部分布朗族青年失去他们直接认识本族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纽带。客观地说,不学母语、不用母语来理解基本的知识是不行的,但是只会母语,不会汉语或是汉语程度低也不行,事实证明,它会影响科技知识、生态知识、经济、法律等高层次知识的接受和运用。所以,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
2.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地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例如布朗族妇女服装颜色多以绿、红、青、紫为主,衣裤色彩跳动较大,袖口、衣领、裤脚多以彩色布条装饰,花色较为艳丽,因此获得了“花蒲蛮”的雅称。建国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土布减少,各种流行服装越来越多。青年妇女多数已不包头巾。男女老少大都有鞋袜,男子喜穿拖鞋。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在那里发生了变异,保留着我们民族的最古老最纯粹的记忆和文化基因正在流失。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跟不上,阻断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在民间艺人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
3.民族宗教与风俗文化的淡化。中国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及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组织、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族性格,将民族现代教育和民族传统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涌现,电视、电脑、电影的不断进入,外界的信息和生活方式等通过媒体迅速进入,使本来封闭的少数民族山寨传统习俗淡化,大量的年轻人进城务工,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游离在本族文化传统和主流文化传统之间。因此,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子弟继承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历史传统,并进行正确有效地引导,充实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传承与发展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举措
云南省施甸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有着古老的传统布朗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布朗族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之快,就不得不要对这里进行开发。在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中,如果开发不当,传统文化必将产生变异,甚至消失,以及现在有些文化已经在无声无息中逐渐消失,我们还来不及注意。这样一来,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对施甸旅游业以及布朗族文化的发展来言则是无以为继。布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它不仅需要文化理念的成熟来巩固,还得有正确、合理、合情的文化操作等。根据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及建议:
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法律体系的保障制度。施甸县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法律体系的制度保障,也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云南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传承发展施甸布朗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保障。要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社会事实,它涉及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当地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产业化之后,还要涉及文化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科学传承,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施甸县布朗族传统文化,我们要科学传承,更多传承它有价值、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合理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传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软环境建设同时,我们也积极建设硬件环境。我们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挖掘并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开设各类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充分发挥文联、专业协会、民间艺术研究会、新闻媒体和文化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编纂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建立县级民俗文化保护网站;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社会共享。
3.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体验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日益明显。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将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后代可以实现文化的延续,也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节目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以修复民族文化,进而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大众传媒可以采用少数民族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传承与发展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中,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打造“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
4.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机构,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各级学校教育有助于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深入传承。少数民族教育既要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本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又要兼顾以汉族为主的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在施甸县布朗族文化学校教育中,应在对语言本体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教育课程设计要立足本民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并重视地方课本开发;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素质;根据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并重视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
5.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传承施甸县布朗族文化,就需要不断推进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结合施甸县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要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利用人才的传承作用促进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保护传承的关键;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文化发展策划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建立投资融资机制,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投入更多民族文化发展资金,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省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和精神,这是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利用的宝贵人文资源。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我们要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顺应着社会发展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穆文春.布朗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9
[2]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杨婕.施甸布朗族婚俗[J].今日民族,2007,5
中国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文化国家,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繁荣,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既是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时代涌出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他让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应对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保留并传播,引领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通常我们所说的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通讯或手机终端、数字电视等,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传播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多种方式将信息传播到接收终端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电脑等,实现信息和服务的传播传递。因而新媒体应当是一种突破固有的传播方式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而充分实现个体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一) 互联网及4G用户普及率提升,移动网络应用迅猛发展。
从国内目前互联网及4G用户数量发展来看,我国新媒体用户整体规模增速放缓。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49亿人,比2013年仅增长3117万人,普及率增长2.1%,达到47.9%。据此估计,2015年我国互联网网民将接近7亿人,普及率达到50%,手机网民将超过6亿人。
(二) 媒介融合速度加快,传统媒体不断采用新媒体技术。
为了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三) 广告进一步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
作为媒体的主要宣传形式,广告日益转向新媒体,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网络媒体成为第一大广告收入媒体,未来网络广告尤其是移动广告所占的份额将继续增长。
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背景,为当前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宽广、更直观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对信息及文化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也为现代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因此,加强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了解,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对新媒体下所形成的广告带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都非常有利。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瑰宝。
中华文化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积淀,形成了和谐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让许多少数民族人民渐渐与外部失去联系,许多人都无法更深地了解、接触少数民族文化。其次,由于外国文化的冲击,人们似乎更加偏向于去享受国外的文化、节日等等。这都让原本流传区域极小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保证我国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提炼民族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图书、娱乐等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并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与充实。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少数民族文化。
利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出来并进行对比,让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并了解其特点,然后取其精华,用微博、微信、视频等来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报道,让人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为人们熟知。当然,人们还可以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旅游景点,并对其加以开发创作,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其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多样化,无不改善着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与媒介之间彼此依存。没有媒介,文化也就丧失了依附的载体。有了媒介,文化才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体现,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必须避免简单意义上的现代技术与民族文化的堆砌,而要利用数字技术语言,全面深挖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容,牢牢把握新媒体的价值、原创性、效应及生命力这四个特点。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寻找新媒体延展的可能,并以认真的态度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创作。这样,才能让具有古老东方气韵的少数民族文化借着新媒体技术的翅膀,翱翔于世界文化之林。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1民族文化及传承
1.1民族文化的涵义及内容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这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重点探讨精神文化将如何传承。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而不断发展,但也威胁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生存,而与之相关联的民族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时,又促使我们必须对民族文化作出反思之后新的反思,并作出理性的选择。
1.2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是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进行,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的方法开展。(1)知识传授。除了通过教师课堂授课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知识,学生还可以通过使用各学校自主开发的“乡土教材”以进一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立一套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2)课外活动,此处的课外活动包括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社区和学校举行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而能够最好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和效果当然是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同时,还应培养全体国民要有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2多元文化教育
2.1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
多元文化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诸多国家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国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定义过多元文化教育, 虽然各国说法不一, 但大体含义相同。归纳起来, 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1)日本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见解, 如担任异文化教育学学会会长的九州大学的江渊一公认为, 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在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2)我国把多元文化教育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 主要是从文化背景的视角下来论述的,我国是个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2.2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
我国又称多元文化教育为“教育人类学”,不论名称是什么,但是学科目的应该是大概一致的。总结有如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以“他者”的角度去观察本民族文化,从而获得最大程度地自我了解;第二,给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纷繁的全球化背景下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第三,培养学生学习本族语言,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3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它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之内的各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本文中所提到的民族认同是狭义的民族认同。民族学校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1)编写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并且开设有关的课程。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本民族的知识文化以及语言,是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2)举办各种少数民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这对本民族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民族认同培养,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资源非常匮乏,有的教师本身就欠缺一种民族认同感,只有让教师树立起民族认同才可能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以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而学校应承担起培养、管理教师这一职责。
2.4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中国目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题文化,汉语也成为主体教育中的主导语言。在课程设置中,主要以大众文化为背景,授以基础知识。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生,这种教育是不存在极大的问题的。然而,对于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讲,或许汉语教育也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首先,偏远地区师资非常匮乏,教师教育质量较低;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再进一步升学的过程中,汉语教育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再者,少数民族学生随着学业和工作的原因,而迁移到远离家乡的其他地区,在与其他民族学生的相处中,可能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着少数民族学生或多或少受到汉族学生的歧视,并且对其他民族的习俗不尊重,致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因此,而产生了一些问题。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3.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提出
著名的社会学家先生从时空两大坐标和十大方面宏观描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观点,以及该“多元一体格局”所形成的6大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认为:“一体”指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大格局。
3.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关系
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本国悠远的历史文化。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居多,其余还有55个少数民族,56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其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发展“多元文化”。正如前文所述,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核心是指国家统一。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为了达到维护国家政体统一的目的,各民族就必须有一种共通的语言。
综上所述, 国家统一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桥梁”—— 汉语教育,为各民族之间语言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在此基础上, 达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平等、全面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奠定国家一体化的基础。
(2)就个体而言,少数民族成员只有通过汉语的学习,才能够融入主流社会,从而突破文化屏障进入主流社会谋得个人能力的最大化发展。同时,也只有少数民族大多数成员顺利进入主流社会,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才能够得到推动和发展,国家的统一才能更加巩固。
参考文献
[1]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关键词:民族地区;艺术传承;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759.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少数民族在进行艺术的传承过程中,选择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不断更新的社会环境,自然传承已经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的衰落和无力。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获取知识最为主要的途径依然是学校中接受到的教育,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在进行艺术传承的过程中,仍旧无法偏离这个主要的传承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主动的将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归纳到学校的教育轨道中,使得艺术的传承可以真真正正的成为活态传承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二、民族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对于全球各个国家的音乐家以及艺术家而言,对本土音乐进行传承,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使其难以推卸的重要使命。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对每一个民族原来的艺术文化、音乐等都提起了相当的重视程度,并且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舞蹈课程。虽然这样的做法使得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现状下,仍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等待我们不断的去深挖、去发现。如果想要真正的将民族原本带有的文化内容以及本土音乐、舞蹈文化振兴起来,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音乐学家以及音乐爱好者们为之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表演以及研究民族文化最深层的东西。
众所周知的是,在众多的民族文化当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老一辈向下一辈进行口传身授或者是心领神会而来的,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谋得一份生计,或者是自我的爱好、打发无聊的时间而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在我国,拥有的少数民族数量多达55个,其中大约有98%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自己民族传承下来的语言,其中20%以上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例如东巴古文字以及维吾尔族的文字,所以,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艺术是多么的多姿多彩。针对民族文化而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多元化以及多样化,并且具有极为有限的区域限制,并且大多数内容系统、生硬,并且老套的传承形势在现代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尤其的显得不稳定以及局限性。高校教育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而言,有着居住轻重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整个社会以及时代交托给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使命以及责任。
对于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文化而言,而言,其大部分的来源,都是本族人民在进行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的思想凝聚而成,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本身文化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仅可以真实的反映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内容,同时还能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貌、生活方式、传统风俗以及思想价值道德情感等观念真实的体现,能够将该民族传承的民族精神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所以我们场所,民族音乐艺术以及舞蹈艺术,本身便具有极为强烈并且真实的民族情感力量、民族内涵。所以,民族地区内部的高等学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种具有不凡内涵的文化精华对每一代年轻人进行良性的培养以及塑造。
三、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中内蒙地区高校案例
在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中,最先走进学校的是长调。长调是蒙古族一种特有的民歌,马头琴则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1959年,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昭那斯图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向师生传授长调的唱腔、唱法和艺术内涵。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民间大师,为蒙古族古老艺术的传承开启了一扇大门。之后,马头琴、四胡、呼麦等传统艺术形式相继登上大学讲堂。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长调演唱与理论研究"、"马头琴演奏与理论研究"硕士点,在中国首次招收长调和马头琴专业硕士生,开创了蒙古族原生态艺术硕士教育的先河。此外,蒙古族传统艺术呼麦、四胡专业的硕士点建设工作也在筹备当中。此外,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少数民族艺术的教育教学,学院现有北方少数民族艺术方向一个硕士点,并开设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的课程。2011年9月经过多番争取学院又开设了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专业,并以选修课的方式开展教学,是乃至全国音乐类高校的首例。将此类专业设置在高等学校,是对蒙古族传统艺术传承的具体化,也是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由民间化转向专业话的尝试,它的成功开设,对于民族乐器制作的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对蒙古族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随着蒙古族原生态艺术知名度的提高,学习蒙古族音乐的人也多了,以马头琴专业为例,每年报考与录取的比例都达到10∶1,其中还有不少汉族学生。"
四、结束语
自从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以及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所以,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坐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停滞不前,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及良性的再创造。在进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能以古而古,而是必须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并把它融合在现实的土壤,去其糟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理应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这既是它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也是它立足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平,和少英.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70-76.
[2]白红梅,春迎.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和发展--呼伦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引发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1):10-14.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支撑着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都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又如何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呢,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1]而通常我们的教育工作又是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学校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护文化多样性,努力推动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又是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2]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对人的形成的影响,而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内容当中,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1、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场所。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对个体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可以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站在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最快捷地获得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同时学校要有效地把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培养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才能从一个感性认识阶段上升至一个理性认识阶段,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实践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体会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传承性。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个体接受文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他直接关系到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关系到个体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他们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当代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站在时代的前端,具有现代国际化的视野,如果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学习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和有效的传承,而且会更显生动和时代气息,他们定会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使其发扬光大。
3、教育工作者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可靠力量。当前,为了保护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和当地政府,甚至一些社会团体都积极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与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且缺乏资金支持也是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因,所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自然就有了一定难度。那么,在同样的社会与物质条件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却具备了较多的有利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熟悉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与内涵,更易于与当地的民众沟通与交流。同时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为人师表,可以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探索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共同发展之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实现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对其做了总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其民族成员只有获得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会自觉去学习、爱护和尊重本民族文化,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应有的“文化自觉”。相应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要确立科学的民族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2、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关键就在于依靠教师的力量。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学校的迫切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要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鼓励他们学习所在民族地区的历史及文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充分领会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他们自己有了最坚实的知识装备,才会自觉加入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队伍中,才能胜任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3、开发关于民族文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谓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4]而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它是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5]随着教育民主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比例有所增加,并将地方特有的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纳入其中,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在于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6]
4、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是一项整体和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相互的制约。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也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在学校的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定期与当地社会、民间团体开展合作与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有益场所。学校要鼓励学生向家庭成员学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让家庭教育为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6).
[2]史文冲.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3]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4]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关键词】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课程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2-01
民族教育在中国一直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其特殊性主要是由民族的特点与民族地区的特点两方面来决定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教育必然是某种文化教育,而某种文化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教育及课程不仅作为文化传承之手段而存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教育及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变革。
著名的教育学家胡德海先生在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传递什么?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民族教育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人才,二是传承文化,而且二者互为目的与手段,在培养人才中传承文化,在传承文化中培养人才。将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课程联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真正发展。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就要从教育入手开始,在民族自治地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培养人才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中课程设置、内容和其他方面有一些不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体现本地区主体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民族学校课程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学生对认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民族教育及课程首先要整体反应本民族文化,让学生确知自己从何而来,反思自身文化的特点与不足何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本民族文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等。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文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当然更不必说知他了。
(二)从课程文化和课程知识教材等方面来说,没有一种教材专门面向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即课程教材的种类和汉文课程教材的种类基本一致。民族课程内容与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习俗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
(三)从课程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课程知识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相应地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落后地区文化等等没有得到体现。课程知识只是单一的体现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体现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学方面过于强调用汉语来讲课,利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趋势越来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传递文化,这种文化是用某一种语言来传递下去的,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语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而在民族地区学校中没有比用母语来进行文化传递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几个建议
(一)改变过去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将各个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应当考虑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识具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比如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价值等。将这些文化知识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一定会对民族主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的同时,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其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可以融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程铺平道路。国家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文化选择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深刻了解,国家课程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地方课程则具有一定选择优势,能够根据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地方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刻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成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一代新人。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宪法》第4 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平等享有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保护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国家应保障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干扰地学习、使用、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国家的义务。因此, 要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 实事求是, 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 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民族教育课程要反应本民族的文化,这不是简单地加入几个名言警句的问题,而是要系统反应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内容,陈述它的来源,过程,揭示它的发展趋向。这样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和现实生存拥有历史的深度理解和眼光,让他们明白,“我今天何以在此处生活,并以如此的方式生活?”。因为对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就很难认识到其他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因此,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总之,民族教育和文化更要着眼未来,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保存和发展其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寻访:传统手工依旧原生态
启动于2009年初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致力于探讨和寻求少数民族文化资产保留和传承的模式,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发展”两部分构成。
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两年间,朱哲琴的足迹遍布传统文化富集的广大西部。从2010年7月到9月,朱哲琴带领自己的团队以及设计师,深入云南、贵州、、内蒙古、青海等5个省区,奔赴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偏远地域,认真寻访了云南扎染、尼西黑陶、山南藏香、昌都藏纸、内蒙古东乌旗马鞍、青海热贡唐卡等15种民族手工艺。
在寻访之旅中,设计师心中模糊的香格里拉变得清晰,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所呈现的神秘形态、色彩也在活态演示中逐一揭开面纱。
思考:传统工艺需要适合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手工艺品,往往采用的是不受任何污染的当地原材料,技艺也是传承古法,是原生态的,更是丰富的,应该成为现代设计的灵感之源”,清庭设计师石大宇一直强调从博大的传统文化母体中吸收营养,为现代设计所用的理念。“但是,此次寻访之旅的目的,更在于为传统手工艺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
尼西黑陶的烧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火锅、酥油茶罐、火塘等,造型古朴,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器皿。村里人祖祖辈辈传承这门手艺,最困难的时候用黑陶换酥油茶、青稞,也能勉强度日。但是,现代化的潮水无孔不入,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转行做其他营生,愿意学习黑陶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手艺正在遭遇后继乏人的尴尬。
“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我们无法阻挡年轻人外出闯荡的脚步,所以黑陶的传承,需要找寻另外的模式。”石大宇考察了黑陶生产的整个步骤,与当地村民进行了细致交流,对黑陶传承了几千年的原生态技艺赞赏不已,同时也发现原始、简陋的烧制方式导致了黑陶硬度不够、无法量产等“瓶颈”,“硬度达不到,很多器形就做不了”,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石大宇认为,黑陶要发展,必须从政府和旅游产业两方面借力。建议政府投资修建黑陶窑,提升烧制温度,研制更多器形,摸索批量生产;香格里拉风景优美,需要有人投资设计型酒店,配套设施在呈现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满足现代游客的休闲需要。
“设计不是哗众取宠,终究要为人所用。”为黑陶找到适合它的商机,接下来就可以设计一系列衍生品,既传承了传统手工,又可以体现出设计师的价值。
创造:用作品来致敬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