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元化盈利模式

多元化盈利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可持续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process, a surge in the demand for urban transport, and development in all from Urban rail transit to high-speed has occurred.Investment in Urban rail transit has huge social benefits but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may be seemingly small.A key part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ue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inland Chines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herent problems. This paper will also focus on the exploration of key points in investment diversification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patterns of the market.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vestment diversification

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土地合理利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带动城市综合发展,促进城市群的形成,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促进作用,已日益成为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城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据悉,2015年前后,29座获批城市将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城轨具有投资额巨大、社会效益显著但直接经济效益不大的特点。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和城轨运营管理问题成为城轨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投融资模式主要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投融资的决策方式(谁来投资)、投资筹措方式(资金来源)和投资使用方式(怎样投资)的总称,不同的投融资模式类型取决于投融资主体构成与经营方式的不同的组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城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已有一定的研究,但一般都是从项目融资本身出发,研究了项目融资方式及其应用问题,但是,如何从长远利益出发,研究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目标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现有文献讨论很少。而这却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良性发展的现实问题。

1中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演变历程是 紧紧围绕“弥补政府财政资金,解决建设资金不足”这一主线展开的,在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由以往国家单一投资转变为多渠道、多元化的建设投资方式,由于地铁为准公共用品,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政府均发挥了主导作用。从国内实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1.1政府财政资金无偿投入、政府经营的投融资模式。

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轨道交通投资基本上是由政府无偿投入,即轨道交通全部由政府投资,经营上由国有企业(实际是公共部门)垄断经营,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达到盈亏平衡,如北京地铁1 线、环线、天津地铁等全部由中央政府投资。政府对项目的投入主要是现金投入,由于资金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投资结构单一,政府财政面临巨大压力,如北京1号线复八线受资金不足的限制,13.6公里的线路耗时十年才完成,另外由于政府补贴长期存在,运营企业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较低。

1.2以政府为主导的负债型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其余资金则依托政府提供信用担保,由地铁企业以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有很多采用这种模式。上海地铁 1、2号线,广州2、3号线即采用此种模式。这种模式筹措资金操作简便,资金充足、到位快,可以大大缓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但是融资成本高,巨额债务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和政府的财务负担,尽管可以缓解政府的即期财政压力,但是政府必须提供持续的补贴,以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并且该模式投资主体单一,不利于运营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政府负担。

1.3项目融资模式。

自2002年左右起。国内一些城市开始采用 BOT、PPP、PPT等运作方式进行项目融资模式实践,项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的多元化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

项目融资指以项目的预期收益和参与人对项目风险所承担的义务为担保,以项目的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并以项目的运营收益和盈利来偿还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政府通过特许权合同给予合同持有人一定期限自主经营和管理某一项目并从其经营中获利的排他权。

在融资结构上,项目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政府投资额由企业所要求的回报率来决定;如果政府投资额无法满足企业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则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投资补偿,即政府对项目进行运营补贴;项目投资的缺口部分以项目融资方式解决。项目建成后由合资公司负责运营,正常情况下合资公司要自负盈亏,当出现票价调整、电价调整等特殊情况时,产生的亏损部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政府根据项目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效益等情况对企业进行考核,采取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如不出现重大意外,在合同期满后,项目全部资产将无偿转让给政府。如果项目本身财务盈利能力存在问题,政府必须要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北京市地铁四号线作为国内首个以PPP模式引入港资,以特许经营方式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使得政府减少了3 0 % 的投资,并且不需要对线路运营进行补贴,大量节约了政府财力投入,同时把香港地铁近3 0 年建设运营的经验与北京地铁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新的投融资和建设运营模式,从2009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营,在2011年上半年开始实现盈利,改善了北京地铁运营连年亏损的状况。项目模式不仅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避免使政府背上债务包袱,激励企业部门的积极性,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使用效率,同时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进入轨道交通领域。

1.4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投融资模式。

该模式最主要的运作方式之一,是对现有的国有地铁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或组建股份公司,通过存量或增量发行股份吸收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在运营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运作。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该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香港地铁在2000年10月发行股票上市,政府向公众直具有直接融资资金成本低的优势。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投融资模式具有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等优点。尽管经过了多年实践,国内轨道交通许多投资主体的入资属于政府的拉郎配行为,或仍然是一股独大。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为负债型投融资模式

从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模式来看,无论是早期建设的地铁项目,还是现阶段在建项目,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传统的投资主体单一与融资渠道狭窄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随着我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大,政府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单一的投融资渠道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2.2综合开发观念远未形成

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综合开发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沿线物业基本上没有列入投资开发范围,轨道交通项目的立项、设计、规划等也没有与沿线物业的招商引资和轨道交通设施的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这使得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盈利模式非常困难,吸引、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金具有一定难度,轨道交通沿线开发的效果不显著。

3.3运营管理机制不合理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大都由国家承担,或由国家对其进行补贴运营。在这种经营体制下,产权不够明晰,经营者不负责其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较低。

3把握城轨经济特性,构建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模式

从本质上讲,市场化融资就是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这主要取决于两点:首先要看是否有相应的可持续盈利模式并具备相应的盈利能力;二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化运作,真正实现”谁投资谁得益“目标,解决因多元化融资的利益分配问题。

3.1区别经营性与公益性在资产上的特点,构建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企业如果有盈利的可能而且构建了清晰可靠的盈利模式,投资决策就有了科学的效益指标基础,融资计划就有了可实现的经济基础,投融资模式也就据以建立,实现自主融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和现代企业机制保障。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形成的投入产出关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产出效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线路与设备等基础设施,二是附属资源及增值效益。前者属公共基础设施的范畴,而后者则是正外部性效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产出分析,对于被外部化的产出效益的返还方式,从现实操作角度,主要为“地铁经营+物业发展”盈利模式。城轨企业构建盈利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地铁建设规划设计是构建盈利模式的起点。地铁建设规划和设计不仅直接决定建设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客流、附属资源商业价值和土地增值,从源 头上决定投资是否具有盈利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

(2)提高运营效率是构建盈利模式的基础。提高运营效率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特别要认识到,增加客流量不仅直接提高客运收入,而且客流量是地铁 实现资源开发收入的源泉。

(3)地铁附属资源是构建盈利模式的重点。地铁附属资源是地铁投资建设的衍生产出,边际成本收益率极高,只需增加极少的策划和建设成本,就能增加较 多的附属资源,产生很大的资源开发收入。

(4)政策支持沿线物业开发是构建盈利模式的关键。首先是政策支持城轨企业与地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地铁上盖物业,实现土地增值最大

化,并实现增值效益返还。城轨企业将增值效益再投资,与其他物业开发商合作开发物业,从中分得商业物业实物利润和现金利润,其中应将商业物业实物利润 作为实现利润的主要形式。城轨企业将分回的商业物业再经营,以地铁运营持续增长的客流,支持稳定增长 的商业物业增值收益和租金收益,继而支持城轨企业 稳定增长的盈利模式。

3.2在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化运作,真正实现”谁投资谁得益“目标,解决因多元化融资的利益分配问题。

根据产权理论和“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地铁建设和运营投入的产出都是企业法人的投资效益,属于企业法人的产权范畴。作为城轨企业的股东(如政府),拥有的是企业整体,通过股权享有股东权益。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和理念才是实现多元化融资成功的精髓。企业化的内涵是追求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运作绩效。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准公性,使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能与政府完全分离。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政府加大相关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是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构建的重点。

理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与政府的界面,包括从内容上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权界面,从手段上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以取代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并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企业经营评价体系,激发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层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职能的充分履行。

具体来说,政府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之间的管控关系应按照《公司法》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界定、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首先应履行宏观管理的责任,负责审订本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规划、政策、法规。其次,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准公益性,地方政府仍需继续保持甚至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再者,作为地铁建设的出资人,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任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并委派外部董事和监事,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及其资产运营状况的监督。此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属性特点、政府赋予的任务目标以及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双方经过充分沟通以明确约定相关业绩评价的考核指标,如: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关键工期目标、安全质量、投资控制;运营客运量、服务质量;整体经营效益等。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董事会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出资人(政府)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以及企业员工的利益结为共同体,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作为政府授权经营的独立法人实体,全面负责地铁投融资、建设、运营以及资源开发,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既要承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重责,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向市民提供优质出行服务;又要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开发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 马忠,罗晓敏. 香港地铁的投融资体制与收益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1):6-9.

[2] 黄斌,王遐昌.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J]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1):14 - 17.

[3] 罗光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比较[J ] .经济论坛,2002 ,(12) :23 - 24.

[4] 吴磊,王遐昌,宋晓满.铁路多元融资方式探析[J].铁道经济研究,2001(1):39.

[5]王刚,庄焰.地铁项目融资模式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3):217.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一、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现状

日本将其出版物分为图书、报纸和期刊三大类,图书和期刊共同属于出版业范畴,报纸则独立于出版业之外。日本出版业的盈利构成很特别,期刊的利润额往往比图书高。这是因为刊登广告获利是日本期刊的主要盈利模式。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各类型日本期刊社仅仅依靠在期刊刊登的广告,其收入就可以支撑整个期刊社的全部开销。然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大部分广告客户将宣传费用投向互联网,愿意在期刊广告的客户越来越少,日本期刊社收益也随之缩水,这让现今的日本期刊社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据日本官方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12年,日本期刊社整体销售额不足9400亿日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将近5个百分点;2013年,日本图书出版社与期刊社整体销售额为1.8万亿日元,比2012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中,日本期刊社的销售额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4.4个百分点。近几年,日本期刊社的销售额几乎是靠频繁发行周刊和月刊来支撑,但这样高频率发刊也没能让其平稳发展。2013年,日本期刊社收益又经历了一次下滑,月刊和周刊的出版量和销售量都严重缩水。与1996年日本期刊社发展鼎盛时期相比,2013年日本出版业收益整体下滑近65%,创了有史以来连续16年的最低纪录。

日本出版业整体市场状况不佳,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发展亦是举步维艰。以日本《新潮》期刊为例,其是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鼻祖,现仅能维持8000人左右的忠实读者。当然,那些无法与《新潮》期刊相提并论的传统文学期刊,情况就更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困境,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势必要转型升级。但如何转型,寻找一条最适合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发展的出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多元化经营理念下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转型

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长期以来培养了巨大的读者群,这让日本出版业深信,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未来是光明的,并且有很大的上行空间。但期刊需要的不仅是生存,更是发展,这就要求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进行彻底转型。

第一,拓展文学边界,实现期刊内容多元化。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发展举步维艰,对其来说,普通意义上的转型很难得到实质性突破,因此必须谋求转型新思路。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而言是一种良性尝试,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可以向大众化平台方向转型,而不是仅针对作家群体开放。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应该意识到自身并不是仅面向文学界的展示平台,其存在的意义应该是打造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不少日本年轻读者对当前传统文学期刊主要刊登推理、言情等单一类型的作品表示不满。出于对读者意见的尊重,日本很多作家目前已经打破了纯文学与娱乐文学的界限,开始创作更多类型的文学作品。纵观日本出版市场上的知名传统文学期刊,《文学界》刊载了身兼剧作家和演员的长冢圭史的戏剧作品,《群像》刊载了新晋剧作家前田司郎的长篇小说……因此拓展文学边界,实现期刊内容多元化是其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传播形式多样化。从期刊的本质来看,其市场化经营必须满足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元化传播,从而选择一种适合其自身的转型方式。在如今的日本,很多期刊社陆续推出了电子期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期刊无法挖掘更多的盈利模式;很多电子期刊仅仅是将纸质版搬到互联网,并不是真正适合互联网的电子期刊。这些问题需要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进行深入研究,从实质上进行多元化转型。

第三,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多元化经营。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来说,产业化转型要从根本上转变其经营模式。比如,借鉴图书出版社与电影产业合作的方式——图书出版社为电影做宣传,互惠互利,电影上映后也能促进图书的销售。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可以将自身刊登的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行业融合,进行期刊多元化经营,实现开发周边产品等盈利模式,从经营模式本质上进行转型。又如,与其他行业合作,举办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大赛,将关注度不高的文学作品逐步包装成热点,在宣传这些作品的同时还能够扩大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的产业化发展值得期待,但怎么挖掘盈利模式、怎么让收益最大化应是其长期研究的问题。

第四,加强转企改制,实现管理体制现代化。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离不开管理,可以说管理是企业的灵魂。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来说,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其转型十分重要。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部分企业都强调要多元化发展,但在多元化发展和经营的同时,科学有效的管理仍是重中之重,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急需更新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前,日本期刊社一直是社长独揽大权,出版社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出版发行,很少涉及部门管理,可以说其工作十分机械。这种管理模式其实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1940年,日本期刊社曾出现职权分明的管理模式,但到了1970年,这种模式由于大部分编辑加入作者队伍而逐渐消失。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管理是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在未来的转型道路上,必须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让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自负责一块业务内容,通力合作,推动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出路

第一,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而言,除了改变以往陈旧的经营理念,进行多元化经营,将传统内容做精做细也十分重要。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需要转变思维,在保障期刊传统内容质量的同时生成新的造血能力,为期刊实现跨界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第二,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历史悠久,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想要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潜在需求,必须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良好的运用,并将之融入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运营中。当前,很多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已经开始转型,但所谓船大难掉头,传统文学期刊很难改变固有的运营模式,这就需要其在经营过程中融入多元化模式。比如,扩大期刊的内容覆盖范围,改变推广传播方式等,这能够给正在转型的日本传统文学期刊打开一扇窗。虽然多元化经营模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很重要,但并不代表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只能围绕多元化理念进行转型。在决定经营理念之前,期刊社应先预估一下自身的能力是否达到了转型条件,然后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开辟更多盈利模式,进行完美转型升级。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自制剧;问题;对策

2012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自制剧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有与传统电视剧相抗衡的趋势。网络自制剧具有低成本、短周期、制播一体、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但是网络自制剧的发展也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将会影响网络自制剧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网络自制剧所出现的问题着手分析,从而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一、网络自制剧的概念

关于网络自制剧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明显特征,首先,网络自制剧是专门为网络制作的电视剧,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其次,网络自制剧的投资者是网站,是网站为了加强与其他网站及媒体的竞争而投资参与制作的电视剧。“与传统电视剧区别主要是媒介区别,是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剧种”。此外,还有一种在网络上播放的电视剧需要与我们所说的网络自制剧区分开来。目前,有很多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电视台自制或影视公司制作)将版权卖给网站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这种在网络上播放的电视剧只不过是播放终端不同,与传统电视剧没什么区别,不能算作网络自制剧。

根据生产主体的不同,网络自制剧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视频网站受广告客户的邀约,专门为其定制的广告网络剧。二是视频网站与其他影视机构合作拍摄制作的网络自制剧。三是完全由视频网站独立制作完成的网络自制剧。其中只有第三种网络自制剧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自制剧。

二、网络自制剧出现的问题

我国网络自制剧拥有自身发展的许多优势,如较短的制作周期,较低的成本,题材多样化、互动性强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的话这些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如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可能就无法保证自制剧的品质,题材的多样化可能导致网络自制剧的过多过滥。所以,网络自制剧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粗制滥造

网络自制剧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网民上传到网络的一些自拍视频,从网络自制剧的起源可以看出,网络自制剧的门槛较低,不论任何人,只要有简单的摄录设备,再加上对影视的热爱就可以组队拍摄制作,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自制剧的品质堪忧。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竞争无序的场所,如同一个杂货场,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各大视频网站为了迎合受众某些低俗的需求,借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制作了一些比较低劣、粗俗的视频短片,一度使网络自制剧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随着广大总局对网络和网络自制剧监管的加强,对网络自制剧、微电影等在网络上传播的节目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加强了对其审查的制度要求,一些品质不好、粗制滥造的网络剧将很难在网络上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自制剧敲响了警钟,品质低俗、粗制滥造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与欧美的网络剧相比,我国网络自制剧不管是在故事内容的设计,还是情节和矛盾冲突的设计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单纯的以恶搞和搞笑作为卖点来吸引观众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缺乏创意、克隆严重

不管是传统电视剧还是网络自制剧,要想赢得观众的青睐和口碑,好的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相互抄袭之风盛行。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至于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现在社会正进入以“渠道为王”的时代,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内容为王”却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因此,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具有良好创意的节目仍然是各大视频网站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网络自制剧缺乏一定的创新,大部分还是模仿或抄袭国外的网络剧,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鹏主演的《屌丝男士》模仿的就是德国的《屌丝女士》。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基本上都集中在都市、爱情、时尚等领域。同质化现象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不利于网络自制剧的长远发展。

(三)盈利模式单一

盈利问题是摆在网络自制剧面前最为直接的问题,网络自制剧的初衷无非就是利用较短的周期、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网络自制剧与传统电视剧相比其盈利更加困难,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网络自制剧没有巨额的投资,没有大牌的明星出演,拍摄制作人员相对业余等,这些原因导致网络自制剧远没有传统电视剧大张旗鼓的气势,因而要想获得盈利还是非常困难的。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主要靠赞助和广告,如果广告植入过多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影响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针对这一现象,现在的网络自制剧已经出现付费点播的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方面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是要实现付费点播,关键还是要把好质量关,只有精品之作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从而促使观众付费观看。

三、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对策

初期的网络自制剧因为种种原因广受网民诟病,其发展也一度停滞不前。随着网络剧《来自星星的你》和《纸牌屋》的热播,让各大视频网站重新看到了网络自制剧的巨大商机,也正是基于此,各大视频网站重整旗鼓,在网络自制剧的的品质、投资、演员等方面狠下功夫,希望走出一条崭新的网络自制剧道路。

(一)原创制胜

面对网络自制剧同质化现象的严重性,国家加大了对网络自制剧的监管,要求网络自制剧要在创意和品质上多下功夫,同时要把握好内容的尺度。前面提到,当今社会仍是以“内容为王”的时代,网络自制剧要想在众多的网络剧中占得先机,就必须以内容取胜,而内容的关键在于原创,在于创新。目前,国内各个领域的原创能力都普遍低迷,跟风和抄袭现象严重,如何在跟风和抄袭的大军之中突围而出,靠的就是原创的力量。原创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可是如何做到原创、如何凸显创意,是网络自制剧今后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加大投入

网络自制剧从之前的草根剧种向高品质剧种转化,少不了要加大投入,比如增加投资、聘请明星演员等。以明星参演为例来讲,现在的很多网络自制剧都会邀请很多一线明星前来助阵,如《屌丝男士》曾邀请到文章、白百何等一线明星的加盟,明星演员的加入无疑会给网络自制剧的人气和知名度带来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盈利模式多元化

目前,我国网络自制剧主要通过赞助和广告植入来盈利,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较为贫乏的盈利严重束缚了网络自制剧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拓展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以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来促进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欧美较为流行的盈利模式是付费点播,之所以采取这种盈利模式得益于欧美网络剧精良的制作,反观国内网络自制剧,粗制滥造的局面难以实现付费点播,如果想要利用付费点播的模式来盈利,就必须提升网络自制剧的品质,只有品质提升了,观众才会愿意为你的节目买单。

此外,除了拓宽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还要积极的以网络自制剧为依托,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游戏、图书、综艺节目等相关衍生产业,从而带动整个视频网站的全面化发展。

(四)发行渠道多元化

目前网络自制剧的发行渠道也较为单一,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视频网站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取得优势地位,有必要拓展多元化的发行渠道。如制作精良的网络自制剧可以与当地的院线合作,通过院线的上映进行传播发行。也可以借助当下比较流行的各种移动终端,特别是手机,目前用手机上网逐渐成为流行的一种上网方式,因此,视频网站可以抓住手机上网这一商机,研发手机客户端进行宣传推广。网络自制剧与传统电视剧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与电视台取得合作,以电视台作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平台,实现向主流传统媒体的过渡转型。

以上关于发行渠道的多元化针对的仅仅是国内的市场,而我国网络自制剧要想达到质的飞跃还必须关注海外市场的发行,让国产网络自制剧真正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美国就非常重视网络剧海外市场的拓展,除了其精良的制作水准之外,刻意迎合海外受众的审美趣味是其能顺利打入海外市场的关键因素。当然,目前对国产网络自制剧来说,打好在国内市场的基础才是关键,毕竟我国与欧美在影视制作方面的水平还相差甚远。

总之,我国网络自制剧有很多优势,如门槛低、成本低、周期短等,但具备的这些优势同时又会成为其局限和劣势。网络自制剧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改变我国网络自制剧目前品质不高的局面,除了制作者从根本上提高网络剧的制作水平之外,更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加以监管和整顿,给网络自制剧的制作提供一个沉稳有序的环境,促进网络自制剧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向晓,向孜.浅析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J].北方文学,2012,(7):232.

[2]周晓燕.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定位;品牌理念;品牌传播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品牌的力量不容忽视。然而,人们在努力建设企业品牌时,却不断忽视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任何品牌的创建都要有其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些品牌无不蕴含了其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

一、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的基础

定位并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核心价值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是创造百年金字招牌的秘诀。品牌之王P&G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构造与经营可谓处心积虑。P&G有一个行之全球的信念,那就是“一个品牌产品没有特质是很难成为赢家的”,这里说的特质就涉及到如何对品牌进行定位的问题。品牌定位的准确则可以将品牌产品的特质很好地凸显出来,使其成为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

(一)定位的清晰决定战略的清晰,战略的清晰决定品牌核心价值的清晰。所有独树一帜的品牌核心价值首先都具有清晰的定位。比如,在不断壮大的汽车市场里,每个品牌都有其自己的市场定位。“沃尔沃”定位为安全,“宝马”定位为驾驭激情,日产汽车定位为技术领先、节油,“凯迪拉克”定位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远见,“别克”定位为大气沉稳、激情进取,“雪佛兰”定位为亲和友善的大众车……这些品牌足够彰显品牌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二)盈利模式的正确比盈利更重要。市场定位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创建。企业如果拥有了正确的盈利模式,盈利将是不久将来的事;但是反过来说,企业若是正在盈利,其未必一定有正确的盈利模式。只要有正确的盈利模式,盈利将是一定的,并且品牌的核心价值也将得到提升。这点我们可以从携程旅行网的创始人身上得到验证。正是由于携程网的创始人抓住了市场时机,看到了市场空白,对企业进行了合理的市场定位,为出门在外的人创造了便利的出行环境,利用网络的强大力量,构造了合理的盈利模式,使得其成为服务业的佼佼者。而他也凭借携程网的知名度一举为企业打造出了“为出行的人带来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品牌核心价值理念,继而创建了“如家酒店”、“汉庭酒店”等一系列星级享受、大众消费的住宿场所。

(三)品牌定位的挑战

1、品牌定位的挑战之一:多元化。品牌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是近年来被国内各大企业竞相热炒的营销理念。这个理念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多元化的成功实例是美国的宝洁公司,宝洁公司横跨洗化用品行业、护肤品行业、食品行业等多个行业,并且都得到了顾客的认同,无可厚非这是一个奇迹。但是,奇迹不会平白无故地到来,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宝洁的经营模式,终于发现了其多元化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产品多元化这个营销理念便就此传播开来。在中国,这一营销模式被相继效仿,究其原因是人们发现了多元化背后丰厚的盈利。中国有句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很多企业家开始做与核心产品有关的附属产品,甚至与核心产品毫无关联的其他产品也有所涉及。久而久之,这些企业形成了主业巨人与副业侏儒并存的状态。比如,联想的电脑和手机、海尔的家电和手机,无一例外地形成了这一状态。广州三九集团横跨9个行业,低注入高消耗的危机更是警告了我们企业多元化运作不是一件简单并且定能成功盈利的事。许多多元化的企业运行到最后都与他们盈利的初衷相悖,盈利困难成了不争的事实。所以,一个企业的品牌定位是否成功不在于其是单元化还是多元化,而在于什么是企业最好的与最合适的。

2、品牌定位的挑战之二: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做好品牌定位所面临的又一挑战,因为品牌延伸所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江苏春兰,曾经红极一时的大品牌,现在却是无人问津,这天壤之别由何而来?究其根本就是其品牌延伸的失误。原先的春兰空调,空调界的制冷专家为春兰集团赢得行业龙头的地位,与长虹、海尔并称为当时的三大骏马。创造佳绩的春兰雄心勃勃,开始觊觎其他行业。于是,一度膨胀的春兰开始了品牌延伸的道路。随后有了春兰摩托、春兰制冷机械、甚至春兰汽车、春兰地产……接踵而来的就是春兰的亏损,人们的遗忘。春兰这个曾经享誉中国的品牌就这样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像春兰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进行品牌延伸,涉足与核心产品无关的行业,这样必然会把自己推向深渊。所以,进行品牌延伸要深思,看看延伸产品与核心产品的关联度是否容许企业进行品牌延伸。

3、品牌定位的挑战之三:品牌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没有品牌创新就没有企业未来。所以,品牌创新是企业品牌定位的又一挑战。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成长的。最典型的要数宝洁的创新精神。我们所熟知的许多洗化用品品牌都来自于宝洁公司,这就是品牌创新的力量。所以,要想做好企业的品牌定位,首先要做好产品的品牌定位与创新。

二、品牌理念:品牌核心价值的灵魂

要想构建品牌核心价值,首先要构建品牌理念。思想领导行为,理念指引实践,所以品牌理念的建立对企业的发展和品牌的核心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引导品牌理念的人就是各个企业的企业家。企业家的理念可以说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成败。小财主与大老板的区别很明显,那就是内在的理念。优秀企业家的共同理念是责任与快乐。对家庭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他们能以生活为乐、以家人为乐、以企业为乐、以员工为乐。有了这两个理念,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所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这都是受企业家理念所决定的。在现如今的中国,最值得提倡普及的两大价值理念便是感恩和敬畏。我们会发现凡是知名企业家都会感恩,他们会做慈善或者设立福利基金来回馈社会。同时,他们还会孝顺长辈,尊重师长,这是敬畏。这正是我们国人现在逐渐失去的,但是却本该拥有的主流价值观。拥有了这些,才能发掘出独有的品牌理念。比如,李儒成的谦和,造就了雅戈尔的实在;郑永刚的自信,造就了杉杉的虚幻。他们都是名牌,却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因为他们由不一样的企业家所领导,因为他们树立了不一样的品牌理念。

三、品牌传播:品牌核心价值的骨髓

在当下,品牌的传播与推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人们懂得了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人们知道再好的产品、再好的理念都需要被传播、被熟知才会变得有价值。所以,近年来市场上新兴着一种品牌传播方式,就是品牌的艺术推广。例如,2007年艺术北京博览会上,赞助商大众汽车就通过一场“绘我梦想――大众汽车‘奥运绘’艺术车大赛”宣传自身品牌的文化内涵。这些作品以国际化的手法,运用当代艺术绘画手段,把中国龙、剪纸、旗袍、京剧等传统中国元素与新甲壳虫汽车模型的外形相结合,将奥运精神和车体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一次良好的推广效果。2010年4月初,作为赞助商,三星与艺术北京共同策划了一场“三星科技・艺术・生活”3D影像展,通过突破传统的方式,利用更加尖端的技术手段来呈现艺术作品,并将艺术带出展馆,将艺术带进生活。这样的品牌传播模式,可以大大地提升企业品牌的内涵与品味,是许多大品牌争相效仿的运作模式。从这些艺术推广案例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如何让品牌传播更有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煞费苦心的思考。那么,品牌传播到底涉及到有关品牌的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有关于品牌传播的相关概念。

(一)品牌概念。在品牌传播方式中有一个品牌概念策划较为值得一提。这一策划方式就是在品牌概念、品牌名称上做文章。比如,春兰空调的“春兰”,意为像春天一样舒适的温度;武汉健民药业的“健民”,意为生产能够强健人民体格的药品;雅戈尔男装,“雅戈尔”是英语单词“青春――young”的谐音,点明其服装品牌的风格;好日子香烟的“好日子”,贴近人们生活,迎合了消费者图吉利的心态……这些都是在品牌概念上做得比较成功的典例。所以,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是品牌能否成功的前提。一个朗朗上口,突出产品特点,有着好的寓意的品牌名称可谓是一个好的品牌名称。

(二)品牌性格。在斟酌好品牌名称后,我们就要对品牌性格进行提炼。好的名称要以独特的性格来映衬,才能使人们牢记于心。品牌的性格需要我们人为地创造,我们可以通过对产品的特征、企业的形象、顾客的喜爱等方面进行了解,赋予品牌以独特优良的性格。比如,一些烟酒品牌的成功就与其独特的品牌性格密切相关。酒业的典例有:“今世缘”蕴含着着今世有缘的意味,所以成了喜庆宴席的常客;“孔府家酒”蕴含着中国古老的孔子文化的精髓,所以成了恩谢师长、文人相聚的主角;“天之蓝、海之蓝”蕴含着碧海蓝天广阔的胸襟,所以成了男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烟草界的有“苏烟”,以中国的佛文化为底蕴,勾勒出一个儒雅的成功男士。这些鲜明的案例都证明了品牌性格的提炼对品牌价值构建的重要性。

(三)品牌终端。在品牌名称、品牌性格都打造好了之后,千万不要忘了对品牌的终端进行管理营造。很多企业自身的想法做法都很成功,市场反应却不好,很多是因为对品牌终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口可乐的老板曾放出豪语:“即使可口可乐全球的工厂一夜之间都被烧毁,也可以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的生产与销售。”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有这样的信心?因为银行第二天就可以为其贷款。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这四个字。不仅银行会主动支援,全球的通路商也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先款后货地销售其产品,为什么?同样因为“可口可乐”这四个字。消费者也会一如既往地购买,为什么?还是“可口可乐”这四个字。只要有消费者的支持,企业就能够得以生存。所以,与消费者紧密接触的企业终端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口可乐的成功就在于其对品牌终端的认识够深入。可口可乐成功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低价。可口可乐公司在对终端客户的营造上就承诺要让客户买得起,这就要求品牌终端的零售商控制价格,实行统一价;其次还要使客户买的到,这就意味着销售渠道要广泛,研发生产要快;最后还要让客户乐意买,这就要求口味要独特、纯正。这些措施都是在为品牌终端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营造品牌终端:

1、品牌终端形象。品牌终端形象直接影响着品牌的整体形象。一个好的零售商可以帮助产品迅速打开销路,一个不合格的零售商可以顷刻颠覆企业。所以,品牌终端的形象尤为重要。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外而内,终端形象是顾客认识产品,认识企业的直接来源,所以许多品牌的终端都采取统一化的样式。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还是必胜客、星巴克,都是采用统一的服装,统一的装饰风格,统一的产品内容,给人整洁、舒适的感觉,辨认度十分高。这就是良好的品牌终端形象。在这些品牌终端中“星巴克”的情景终端尤为值得一提。“我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这是星巴克的广告语,也成为了星巴克的成名语。就是因为这句话,成就了星巴克的传奇。一个和家一样温馨,令人放松的咖啡厅成为了全球人们闲暇之时愿意前往并且久坐的地方。星巴克的成功不能不归功于其温馨、休闲、舒适的终端情景,所以一个良好的情景终端对品牌的核心价值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

2、品牌终端服务。在品牌终端中还有一个充当着关键角色的是终端服务。在现今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在努力营造更为优秀的终端服务,以服务击败对方。所以,在企业各自的专业领域,其终端的专业服务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工业用品市场,以及一些耐用品市场,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电脑行业、家电行业,人们在选择品牌时除了考虑产品质量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售后服务,这就考验了品牌终端的服务质量。所以联想、海尔等大品牌不断加大力度保证终端的专业服务质量。所以,优秀的专业服务对品牌的核心价值也有着绝对性的支持作用。在当今,还有一些少数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将目光转移到“全面体验客户上”,期望通过管理消费过程,使客户喜欢并忠诚于自己的品牌。这就是对品牌终端服务的打造与管理。我们同样列举星巴克的例子。星巴克一改咖啡是廉价商品的传统概念,树立高档化战略的品牌咖啡店形象,其77条策略堪称体验营销的典范。按照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的观点,一个企业要做好体验营销,首先需要延伸营销组合策略,经典的4P理论在体验经济时代需要延伸成5P,而多出来的这个P就是人;其次是口碑相传的体验营销这一利器,企业在拥有了他人无法模仿的独门绝技,即使企业不做广告照样也能取得巨大成功;最后是在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理想的完整产品,给消费者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由此可见,品牌终端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又一利器。

(作者单位: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跃.清晰品牌核心价值,规避品牌延伸潜在风险[J].商场现代化,2008.24.

[2]高南林.营销策划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完善的资金定价体系,实现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利率形成机制;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总额、结构、期限变动,并研究社会平均利润变化和利率调整可能引起的风险,建立动态的利率风险监测体系;积极推行灵活的贷款利率等级差别定价新模式,根据市场及时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并对存款、贷款利率水平和利差最低水平作出限制,将利率风险控制在预先规定的限度内;健全产品风险定价能力,推动资产负债一体化营销模式。

存款利率放开,会直接导致银行的资金成本上涨,这将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之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给自己“增信”以弥补资本实力弱的短板。首先,建立自保机制,提足各项准备,以求对风险发生有一定的抗御能力。其次,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一方面防止巨大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日常业务、年报等途径向公众传导信息,加强公众信任,防止风险发生后挤兑现象的出现。

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实现盈利模式转型至关重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通过发展不以存贷利差为利润来源的中间业务,转变盈利模式,逐渐实现经营转型,使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6篇

(一)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按门户网站提供的主流服务的不同,可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检索服务阶段。第二阶段,内容服务阶段。第三阶段,多元化服务阶段。此阶段门户网站开始提供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短信彩铃、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服务,目前,随着Web2.0的推广与应用、互联网开始进人整合时期,门户网站将更为注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博客、空间、播客、社区等。

(二)我国综合门户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综合门户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市场规模为123.5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22.3%。受08奥运、网络游戏、社区发展等有利因素促动,2008年中国互联网综合门户服务市场增长速度将有所提高,预计年增长率31.1%,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161.9亿元。预计2009年该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

(三)主要门户网站的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1-2005

兰查斯特法则认为:如果前三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3.9%,则该市场形成相对寡占市场。在相对寡占市场,竞争主要发生在前三位品牌之间,其它品牌则受到前三位的挤压。从上表可以看出,门户网站市场较早就已经形成了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主的相对寡占市场。

因此,本文主要对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网站进行价值比较。

二、盈利模式比较

新浪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被喻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风向标。新浪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网络广告+无线增值业务。从新浪企业资料库提供的“2003-2007年各季度新浪广告收入和非广告收入比例”数据显示: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一季度,新浪的非广告收入比例大于其广告收入比例,但是非广告收入比例却在逐渐下降;从2006年第二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新浪的广告收入比例大于其非广告收入比例,并在不断上升。总体来说,支撑新浪业绩的主要是广告收入,且广告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新浪的非广告收入主要是无线增值业务,但是随着移动政策环境的不断恶化,新浪的无线增值业务也逐渐的衰弱。

搜狐是我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它从单纯地依靠网络广告到凭借短信东山再起,不断努力拓展自己的盈利方式,在网络游戏、无线增值业务和互动式搜索引擎等领域均展开了行动。搜狐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网络广告+无线增值业务(网络游戏)。根据搜狐企业资料库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搜狐的主要业务结构分成广告业务与非广告业务。其中广告业务包括品牌广告与付费搜索业务,非广告业务主要为无线增值业务(07年为网络游戏业务)。在2002年第三季度到2004年第二季度之间,搜狐的非广告业务收入激增,超过广告业务成为主打业务,最高时即2003年第一季度,占总收入的69%。自2004年第三季度后,广告业务比例逐渐提高,开始成为搜狐的第一主打业务。随着无线增值业务的持续低靡,搜狐在2007年又开始展开了网络游戏业务,在2007年第四季度,搜狐的非广告收入达到316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48%,其中在线游戏收入达到240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网络游戏将在未来搜狐的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网易的盈利模式以网络游戏为主,无线业务、网络广告、收费邮箱和个人主页的为辅。网络游戏可以说是网易独领的领域,网易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让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OnlineⅡ》和《梦幻西游》创造了网络游戏的神话。根据网易企业资料库的数据显示:网易的网络游戏收入一直占据了总收入的绝大部分的比例。2007年第四季度网易的在线游戏服务收入达6950万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1.5%,达到了网游业务规模的历史最高点。广告业务作为网易一直以来的主流业务,其业务比例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一直维持在20%以下,并有逐步走低的态势,2007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比例仅占总收入比例的10%,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无线业务一开始是网易的创收支柱,但在04年以后,无线业务比例开始逐步降低,到07年第一季度已跌至3%。对比而言,虽然网易在广告业务方面远远落后于新浪和搜狐,但还是靠网络游戏拉近了收入差距,网易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研发游戏同时自己运营。此外,网易的免费邮箱在整个市场里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这是网易的另一种竞争力,有了这样庞大的邮箱用户资源做基础,今后在尝试很多业务模式时都是优势。

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式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单一模式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的比例越低,其收入来源就越趋多元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门户网站需要建立多元化组合的经营模式,不断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散风险,这样才能应对更大的挑战。因此,我认为搜狐的盈利模式优于新浪和网易的。

三、盈利能力比较

根据新浪、搜狐、网易公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将其中的主要数据整理成下表: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从总营收和净利润来看,三大门户网站中,网易继续保持领先,新浪其次,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前两年的状况,搜狐正在逐步缩小新浪、网易的差距。

新浪的广告收入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占了总收入的70.9%,这也是新浪连续第7个季度的广告营收同比增长保持在40%以上。而其移动增值业务也取得了两年来的首次季度增长。新浪的广告收入远远高于搜狐和网易。

搜狐的财报有两个亮点,品牌广告和网络游戏。在搜狐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了51.6%,游戏收入占36.8%,二者相加占了搜狐总收入的88.4%,而且,搜狐的游戏业务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比去年增长了10倍。而搜狐自主研发的在线游戏“天龙八部”收入达到2200万美元,比上季度增长102%。但是由于搜狐对品牌广告以及在线游戏“天龙八部”研发的持续投入,使其营运开支也大大的增加了,远远高于网易的营运开支。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搜狐游戏业务过于单一,在线游戏“天龙八部”占了第四季度所有游戏业务收入的91.7%。

搜狐游戏业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搜狐整个业务群组,使其与新浪逐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除了双方传统门户靠新闻赚取广告收入外,搜狐打通了新的经络―网络游戏。

网易的总收入中,则是网络游戏收入占了81.5%,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甚至超过了新浪广告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新浪和网易的收入来源中,都是过分依赖于某一类收入,广告或在线游戏;相比之下,搜狐的收入来源显得更加多元化一些。

四、财务指标比较

数据来源:雅虎财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搜狐在07年的收入增长率达到156.40%,远远高于新浪和网易,这是由于网络广告市场高速增长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对市场更加有力的推动致使搜狐品牌广告的收入大大的增加;此外,搜狐自主研发的在线游戏“天龙八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给搜狐的非广告收入增加了炫丽的一笔。但从绝对值来看,搜狐的总收入仍然低于新浪和网易,但已经和新浪的收入很接近了,且搜狐的毛利率、营运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权益利润率都高于新浪的。这说明了搜狐正在逐步缩小与新浪的差距,甚至有超过它的趋势。网易的毛利率、营运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权益利润率都高于新浪和搜狐的,这说明了网易的盈利能力较好,但是其市盈率却远低于新浪和搜狐的,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了网易股票的市价不高,股市表现也相对地让投资者失望。

五、综合评价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7篇

第一阶段:空调专营模式

苏宁创业初采用的是空调专营模式,专注于空调的大批量批发销售。在该模式下,苏宁与以春兰、华宝、松下等为首的一批著名空调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在家电行业首创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模式,支持厂家淡季正常生产运作、避免资源闲置,反过来,厂家旺季回报苏宁,给予货源保证和优惠政策,厂商携手,共进同退;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安装、维修等一体化服务,牢牢抓住顾客,使得“先卖货后进货”的轻资产运营成为可能。

这一阶段,苏宁试图通过依附供应商的“千鸟傍鳄鱼”方式,构建利于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该模式在空调供不应求时期优势明显,苏宁凭借供应商和顾客两大制胜武器,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空调销售商。但是这种空调专营模式的风险很高,一方面严重依附于供应商,渠道话语权薄弱;另一方面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模式对资金投入要求很高,一旦市场预测不准确将导致巨大损失。

第二阶段:家电连锁模式

在这一阶段,供应商开始市场渠道模式变革,限制大商规模,苏宁原先的空调专营模式难以为继。面对挑战,苏宁果断转型:一方面,从“批发重心”回归“零售重心”,尝试连锁经营,采取“横向扩张”与“纵向渗透”相结合的立式拓展模式,在全国建立加盟店、直营店;另一方面,从单一的空调经营商向综合家电经营转变,销售空调、电视、冰箱等各种家电用品,并逐步建立3C(家电、电脑、通讯)连锁店。

家电连锁相对于专营店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苏宁精准把握家电连锁的核心要素:规模、平台、服务,并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通过标准化复制、专业化服务,实现全国连锁。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第一,通过控制渠道终端来挤压供应商的做法,使厂商矛盾加剧。第二,连锁店的毛利水平较低,而地价、物业费用上涨,依靠规模扩张驱动成长的效应在逐渐减小。第三,B2C电子商务在3C领域迅速崛起,分流大批顾客,特别是学生、白领等年轻购物群体。

第三阶段:“综合商品零售”模式

为涉足综合商品零售,实现多渠道发展,苏宁尝试“旗舰店+互联网+乐购仕生活广场”这一新思路、新模式。首先,尝试连锁店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旗舰店+互联网”模式。在保持连锁店稳健、快速发展态势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丰富产品线、优化购物流程。两者自主采购、独立销售、共享物流等平台,一方面苏宁易购有效突破了实体经营的局限,充分利用四大服务终端为消费体验、售后、提货、物流提供便利,使电商服务实现本地化和可察可感化;另一方面,苏宁易购销售包括3C产品、图书、家居、服装等商品,品类多样、丰富,弥补店面家电产品单一的缺陷。

涉足综合商品零售的另一种尝试是通过收购日本电器连锁商LAOX,借鉴其家电为主的多元化商品销售的经验,促进苏宁在本土市场上丰富商品种类方面的创新。通过开设日本风格的乐购仕生活广场,利用全新的商业设计、商品规划与组合,以3C家电为主体、个人消费品为主导、家用家居日用品为延伸,形成了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家庭购物中心,开拓连锁发展新格局。

从商业模式上看,新的战略业务单位的组合实现了实体与线上“虚实互动、协同发展”的模式,而不是简单的相互竞争。苏宁发展也呈现多业态、多渠道的特点,市场覆盖率更大,涉及范围更广。在租金、人工成本上涨、家电消费颓靡的情况下,这种“旗舰店+电子商务+乐购仕生活广场”陆海空结合互动,为试水综合零售的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但是该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怎样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门店的真正融合,特别是苏宁易购销售商品种类问题、相同商品的价格问题、售后服务协调问题?其次,如何在原有物流体系下建立小物件、单品的配送物流体系成为制约苏宁线上线下虚实互动的关键所在。

苏宁盈利模式分析

在很多情况下,商业模式被直观等同于盈利模式,即企业如何赚钱。盈利模式之于企业就如血管之于人体,只有良好的盈利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苏宁不同阶段的盈利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阶段:抓住客户,依附供应商,循环增值

苏宁从空调专营入手,面对创业资金短缺难题,大胆提出“先卖货、后进货”资金运营方式,即通过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抓住顾客,先收取货款,然后用这些资金去进货,最后再送货上门、提供安装等服务,形成“收款-进货-安装售后”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顾客的资金支持其自身和供应商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反季节打款,支持供应商淡季生产,使苏宁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价格和支持政策,并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将优惠传递给顾客,培育顾客忠诚度,形成“顾客-苏宁-供应商-苏宁-顾客”循环相生的良性商业过程。

第二阶段:多元收入,降低成本

苏宁在连锁阶段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第一,通过集中采购,得到优惠的商品进价,高价销售,“吃商品的差价”,这是家电连锁最基本的盈利方式。第二,通过控制终端,向供应商索要不同类型的返利、通道费、促销费等,并且通过对供应商延期付款、对消费者收取现金的方式取得零成本发展资金,俗称“吃供应商”的模式。第三,利用信息化达到与供应商协同的效果,充分发挥后台支持平台作用,降低采购、物流、销售等方面的费用,形成后台优化效应。第四,围绕客户需求,开发IT帮客、阳光包系列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盈利能力。

3、综合销售,拓展渠道,长久盈利

多元化盈利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维视角;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1004805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税后利润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4万亿元。由此,“银行暴利说”被媒体广泛关注,并把银行高利润归因于垄断和高利差。尽管“银行暴利说”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净利差。而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主要推行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为例,自2003年以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2010年其净利息收入占比达到7887%,非利息收入占比尽管略有上升,但总体比重仍然较低,近8年平均不足20%,而且多有反复[1]。

数据来源:Bankscope数据库。

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仍旧很大。2008—2010年间,八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

八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指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收稿日期:20121121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银行业结构与盈利模式研究——基于国际化背景视角”(CXZZ11_0063)

作者简介:乔桂明(1956-),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Email:gm_qiao@163com

吴刘杰(1980-),男,河南鹿邑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的非利息收入平均低于20%,净利息收入占比超过80%。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是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得其高盈利现状备受争议。目前,外部宏观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加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其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改变盈利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银行业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在国内外金融经营环境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的今天,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本文将从资本约束、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市场需求等角度加以阐述与分析。

1资本约束的强化

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原有银行业监管体系的缺陷,为此,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正式公布了《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的精神。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不仅强调了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的重要性,而且明确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微观审慎监管方面,如表2所示,重新定义了资本概念,将核心资本及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提高到45%和60%,在资本充足率80%的基础上增加了25%的普通股资本缓冲,充分体现了资本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原则;引入30%的杠杆率监管标准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标准;并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作为新的监管指标。在《巴塞尔协议Ⅲ》基础上,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被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与《巴塞尔协议Ⅲ》相比,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的监管更加严格,在新的监管标准下,正常条件下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不低于115%和105%,并且杠杆率最低标准为40%。该标准已经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与2016年底前达到新资本监管标准。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

此外,新监管标准下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扣除项)/总风险加权资产。该计算公式虽在形式上进行了简化,但是更加重视了资本质量。对于银行业来说,若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增加资本以扩大资本比重,另一方面减少总风险加权资产降低分母比重。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银行业的不断融资给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压力,融资规模受到约束,且我国银行业不断扩大信贷资产谋取利差的经营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这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转变现有盈利模式,开展资本占用量较少的业务,以利于扩大非利息收入比重。

2同业竞争的加剧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四种类型,其市场竞争程度依次增强。银行业市场结构指银行业中银行的数量、规模和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银行体系的竞争和垄断程度[2]。一般而言,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其竞争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CRn是常用的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其具体指银行业中n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规模之和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CRn的取值越大,说明银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垄断程度越强;相反,CRn的取值较小,说明银行业的集中度越低,竞争程度越激烈。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程度明显增加。从2003—20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CR5从2003年的058降低到2010年的049,并且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同业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现有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

3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自从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接着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也指出目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速推进,从而必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总体保持在3%以上水平,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中、日、韩三国为例,实现利率市场化后的韩国及日本利差总体在1%—2%之间徘徊。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及时转换经营模式,改变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图1部分国家利差变化的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金融脱媒化趋势的显现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二十多年以来,其功能逐步完善。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数目不断增加,已经从1997年的764家增加到2011年的2 342家;同时,上市公司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217%增加到2010年的804%,其中,2007年达到了1782%,如表3所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亦是总体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融资额仍达到3 913亿元,2010年融资额更是达到12 641亿元,如表4所示。

由此来看,我国证券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直接融资的功能,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不断发挥,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金融脱媒压力。另外,“十二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脱媒化趋势会愈来愈严重。面对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理应积极研发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产品,以改变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公开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库。

5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总收入不断提高,从1978年3 6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03 260亿元。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0年的29 992元。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使得国民财富快速积累。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把可投资资产分为个人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多达50万人的高净值人群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将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定义为高净值人士。共持有达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 000万元人民币。

居民财富的增加使得金融服务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以高净值人群为例,2009—2011年,以现金存款、股票、房地产和基金等为主的传统投资产品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同期,以股权投资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为主的投资产品在高净值人群资产组合比重中分别上升了5%和4%。此外,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增强及居民对外活动的增加,也使得市场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面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发中间业务,转变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条件与环境

从外部宏观金融环境来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现实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1国家金融政策角度

尽管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政策,但自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金融监管政策就有所放松,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并逐步开展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试点工作。就银行业混业经营政策来看,可以追溯到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如

由此可见,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大趋势,我国政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具体文件的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放宽了金融业务的经营范围,并不断推进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以开发新型金融业务。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角度

自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资产剥离、政府注资和上市等新一轮改革,已经由被西方媒体称为“技术性破产”的银行转变成为资产质量优良的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已经确立,其经营效率逐步提高。如表6所示,从资本利润率来看,由2007年的167%增长到2011年的204%;同期,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由2007年的61%降低到2011年的10%。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报。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为其盈利模式转型奠定了内在基础。另外,

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逐步放松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外,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为商业银行新型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金融资产的专用性。

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前文笔者不仅从宏观金融环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从国家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条件与经营环境。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为了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加强现有从业人员培训

盈利模式转型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需要的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引进高级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的专门性人才。比如面对金融市场化,商业银行开发利率及汇率衍生品,并对其进行交易都需要专门人才。而新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风险源,这同样要求掌握具有较高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

在创新人才引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将国内专业化培训和国外交流培训相结合,将理论研修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3]。

2重视消费金融,促进服务经济转型

扩大内需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十二五”规划具体指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可以预见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一重要经济方针,银行业应该顺应趋势,努力开拓消费金融市场。

3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市场

商业银行应该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中间业务,以使中间业务收益能够抵消因内部资金收益率下调及存款利率上调而带来的利润下滑[4]。在做好支付结算、汇兑等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开发理财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发展规划等顾问服务,并努力开发政策许可范围内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

转变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并不意味着盲目追求非利差收入,而是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提高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形成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对均衡发展的局面,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2,(6):10-13

[2]刘春航,朱元倩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2):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