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翻转课堂的优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装饰设计》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资源的局限,这门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室内空间营造、设计要素搭配等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训练。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学习对象的需求,本课程尝试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并在课程中进行应用。
1 混合式“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以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为起点,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完成课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及独立探索,确定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明确问题所在;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进而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既强调了课前学生的知识内化环节,也重视课堂上混合情景的创设,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试图通过“混合”而带来最优化的学习绩效和最佳的教学质量。
图1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
2 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进行了具体实现。
图2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1 教学设计阶段
教师首先分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任务的制定必须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位,否则学生很难进行自主学习。为此,需要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
基于上述思想,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课程内容根据装饰工程项目不同,组织为两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装饰内容不同,又划分成不同知识点,进行混合式“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每个模块由若干小的知识点构成,模块之间具有耦合性,各模块串联起来便构成完整系统。整个课程的学习结构如表1所示。具体针对“住宅空间设计”模块中的“厨房设计”这一知识点展开:
表1 《建筑装饰设计》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结构
模块一 知识点 模块二 知识点
住宅空间设计 客厅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餐厅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卧室设计 办公空间设计
书房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
厨房设计 娱乐空间设计
卫生间设计
2.2 课前准备阶段
(1)教学资料的准备。针对“厨房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教师先制作教学视频,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也可以用录制视频或微课的方式,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诠释出来。同时,布置相应的设计任务,给出户型的原始结构图和设计要求。
(2)教学资料的。教师将制作好的关于“厨房设计”教学资源,如图3所示,到师生交流平台,如世界大学城,QQ群等,供学生下载和学习。学生即时查看,并反复观看视频或学习材料,并对将不能完全理解贯通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以备在上课时与其它同学和老师交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历届学生中优秀的设计方案置于交流平台中进行展览,供学生设计参考。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和厨房实际情况,对厨房设计中橱柜设计形式,厨房设计类型和风格选择,厨房电气设备与智能设置,厨房设计中材质与施工表现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和分析,在整个教学中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进行方案设计。
图3 “厨房设计”教学资源框架
2.3 课堂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轻松灵活的课堂环境,具体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图4所示。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自厨房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当所有小组辩论结束后,要选出小组代表进行阐述其厨房设计方案。阐述过程中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阐述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给予解答。这时教师总结每小组出现问题与优缺点,引出本课题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师要给出合理化建议,讲出厨房的功能、设计要点及设计形式,基本设计原理的阐述,给出每组同学设计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心理定位分析,实际问题预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觉与正确指导。教师给出自己的设计及思考,让同学进行比较。
图4 课堂活动教学设计
2.4 课后反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本节课的思考延伸。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巩固知识,并通过课后讨论、网络查询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引用。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等作为评估准则,得到最终成绩。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作业抄袭、实验内容拷贝等现象,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准确。
3 结语
翻转课堂所承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翻转课堂,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通过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从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在教学任务的指引下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好的安排学习,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
[2] 吕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4(4).
任务教学法在交际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Prabhu(1987)被认为是任务型教学的创始人,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提出教学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前任务、在任务阶段和后任务。此后Willis(1996)等又进一步将其发展,强调在“做中学”,通过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加大了语言输入和输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设计的任务不能预测真实的语境中出现的情况,因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练习的语言形式在真实语境中仍然不能得到应用。同时课堂活动中的任务都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仍未实现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的目标。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优缺点
20世纪90年代的“自主学习”教学法(BroadyandKen-ning1990;Little1990)的兴起,是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同(如,Holec,1981;Benson,1997,2005),综合不同的观点,自主学习算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并能评估学习效果,但是在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能完全控制上述内容,仍由学校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教师通过网络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学生对于学习效果未能进行正确的评估。此教学法表面上看似乎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转换,但是实际上从学生取得学习成绩来看,此教学法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其原因为: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焦虑度高等因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并未得到改善,同时虽然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交互的环节薄弱,导致了学习成效并不明显。但是不能就此否认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其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能力,应重点培养。该教学法有些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为其后发展的教学法借鉴。
三、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过去几十年中努力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的结果,同时也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2007年翻转课堂教学法首次出现,随后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大多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接受和认可,如Bristol(2014),Kimetal.(2014),WannerT.&Palmer(2015),崔艳辉、王轶(2014),王素敏、张立新(2014),赵呈领、徐晶晶(2015)。同样,此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功,本文试图分析促其成功的理论依据。
(一)体现了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成为信息提供者和学习指引者,而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翻转课堂教学法强调高级阶段的认知活动,如评价、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因此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课前完成相对低级阶段的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思考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法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影响。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和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应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搜集并分析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构建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本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影响由来已久。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使得人本主义理论得到实现。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课前任务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时间、地点及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的多少,充分体现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体现了二语习得理论
1.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Krashen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假设,即习得与学得区分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于五个假设的内容,本文不予赘述,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有五点(Richards&Rodgers,2000):(1)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理解性输入。(2)能有助于理解的任何方式都是很重要的。视频手段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词汇,而不仅仅是学习句法结构。(3)课堂上教授的重点应该是“听”和“读”,“说”也应该可以在课堂上进行。(4)为了降低情感过滤器,学生的学习任务应重点放在有意义的交流上,而不是句法形式上。输入应该有趣,以助于营造放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上述启示为翻转课堂教学法提供了存在的理论依据。首先,在混合学习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法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大了学习者目标语的输入和接触目标语的频率,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由于外语学习环境缺乏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这正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研究表明此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降低学习者的焦虑。2.输出理论Swain(1985)研究表明学习者虽接触了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却未形成输入假说所预期的目标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可理解的输出,才能促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对于外语学习情况相同,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已经将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了内化,而翻转课堂上的师生之间对语言学习的疑问的互动解答和讨论正是知识输出的过程。
(三)体现了Bandura的交互决定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1977)提出的,指出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主体,其学习行为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环境因素也渗透其中,包括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三者处于三向交互的状态。基于此,翻转课堂教学法突出了网络环境的功能,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课堂上师生和生生交互活动,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关键词】翻转课堂;三本院校;微视频;角色颠倒;听说课
翻转课堂是一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起源于美国,最初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两位高中化学老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试行的,他们将上课视频和PPT演示文稿上传到网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后,萨尔曼・汗利用网络技术,创立专门网站,并开创了可汗学院,翻转课堂逐渐为广大教师熟知并推广开来,成为引发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建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教师作为辅的角色,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翻转课堂在中国各大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类似于西安交大、清华的一流院校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模式比较成功,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但三本院校的翻转课堂是否一样能顺利展开?
由于各高校连年扩招,每年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三本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断的下降,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其基础状况着实让人担忧,高考英语三十多分的孩子也可以上个本科,因此要想在三本院校开展翻转英语课堂要从哪方面入手?
1.微视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三本院校的老师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的问题从每单元的小微课入手。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的载体,在大部分高校视频是由教师创建的,学生在课后观看讲解视频,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互动、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而三本院校教师让班里的学生亲自制作微视频,他们把每个班分成4-5组,每组在制作每个单元的微视频时都会有一个导演,在导演的精心配合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编剧、拍摄、录音、后期制作等过程,同学们乐于自拍,把自己最美的画面留在大学时代,他们力求把英语说到最好,哪怕只有一个单词的发音,台下的准备都要花很长时间,这样慢慢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就得到提升。在课堂上每组轮流讲解自己拍摄的视频,从来没有在讲台上说过话的同学第一次体验面对观众的感觉,他们的自信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针对每组的视频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同时制定激励机制,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个性、才情的差异性,构建适合三本学生实情的多样化自主能力培养模式。
2.角色颠倒――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三本院校学生多数智商不错,但情商却往往不高,心理素质也不好,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也较差,以三本的英语教师为了让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目标得以实现,他们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上,让他们在课堂充当某个教学环节的老师。课后老师教他们如何查资料、备课、掌握一节课的重难点及知识背景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从而使其在课堂敢于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发言和讲解课文的内容。当然,多鼓励每个学生多利用自己的微视频和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中心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另外,三本院校都给大学生配备了语言实验室或机房,而且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电脑,而教师也基本拥有电脑进行视频制作及网络管理,这基本满足翻转课堂学生课前活动的硬件要求,为学生当好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奠定了硬件条件和基础。
3.听说课――翻转课堂的较好平台
三本院校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减少了知识传授的时间,真正实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听说机会。三本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下看视频、听材料,甚至可以自己找符合学习要求的材料。而现代网络多媒体的发展给学生听力视频材料的资源。这既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听力输入、学生课下的协作学习,还丰富了学生课堂讨论的内容,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练习。另外,翻转课堂模式要求教学内容模块化管理。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内容主要以教学短小视频,即微课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微课中呈现需要英语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将教材内容以模块化。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也有利于学生在听说练习的同时,进行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学习。同时,方便学生多次使用查看。翻转课堂的得以实现一定要求教师较高的信息技术,包括视频的录制、网络视频的管理等,在这个环节上三本院校的教师叫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了某个学习资源进行寻找,为了某个视频共同制作和拍摄。每个大学生各尽其才、各有各的特点,有些学生对创新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接受度和掌握能力都很好。这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人力资源。三本的大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这种课堂模式更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要求学生课下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监督彼此的听说能力并分析其优缺点,这样可以让翻转听说课的模式在课后也能够很好的开展。
结语
总之,如果要让新型的翻转教学模式在三本院校也能顺利的展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状况和学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教学目标服务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同时每个学生应充分意识到自身主观能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及语言自信心才能够相应地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才得以实现,三本院校才能和其他一流院校走上并行的轨迹并共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邱培磊,任仙敏.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报,2008(8)
[3]李兹良.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高职高教研究,2011(3)
[4]刘朝霞.三本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和改善方法[J].科技信息,2011(22)
这一路,虽然弯弯曲曲,跌宕起伏,步履蹒跚,但有风景,有惊喜,有欢笑,还有收获。我似枯木逢春,又青春焕发;我似老树发芽,又活力四射。翻转课堂“倒逼”我再次成长了!
“倒逼”更新教学理念,发展教学素养
“微课程教学法”主张教学的中心轴是学生,课前以“任务单”为载体,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以“活动单”为平台,通过“微项目学习”引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协作探究。
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中,我针对“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掌握选择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设置了如下达成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告诉你一个好地方》MTV和完成任务一,说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学会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是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链:①观看MTV,你知道这个好地方是哪里吗?请在中国政区图上标出。②这个地方太美了,老师很想去游玩,你能告诉我怎么去吗?③借助学习资源中的文件,你能给出几种建议呢?请写出出行方式,并用图例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中画出线路。④老师想利用五一假期去游玩,你能告诉我从苏州到那里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哪种吗?为什么呢?⑤通过你的建议,老师知道了五种运输方式在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灵活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也知道了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你能帮忙写出来吗?
一个MTV的旅游宣传片,使学生心情舒畅、大脑兴奋、思维活跃,自然唤醒记忆里初中学过的关于“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知识,自觉阅读教材中关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的比较表,主动参阅我提供的关于“百色交通条件”的资源包,他们很快发现铁路是苏州到百色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也清楚了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的差异,知道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掌握一般方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两年的修炼,我已领会并贯彻人性化学习理论、课程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成功转型为后台主导型教师,从课堂中心位置“退居”为“幕后的策划者”,成为学生前台主体学习的促进者,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地理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地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正如听课老师所言:“课堂上,学生‘忙’得热火朝天,你却‘没干’什么,好轻松哦!”
“倒逼”改变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技能
“微课程教学法”主张学习的责任人是学生,课前通过制定具体精准的达成目标,制作需求导向的“微课”,设计问题化的导学任务,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热力环流”属于自然地理,其运动规律的抽象性超出了学生感知的范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有必要开发微视频给予支持。怎样的微视频才能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点化学生的智慧呢?实验可以让无法观察的宏观的热力环流现象具体化和可视化,使学生在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唤醒主动参与的意识。于是,我把教材上的现场操作演示实验改为实验视频,录制了一个时长为1分32秒的视频。这样做,一是可以避免操作时可能出现的不成功,二是便于学生清楚观看、重复观看。
具体方法和过程是:先是点燃一束香插入一个空的长方形玻璃缸内,观察烟雾飘动方向;然后又点燃一束香,插入一个底部两侧分别放有冰块与热水的长方形玻璃缸内,观察烟雾飘动方向。这样使“热力环流”成为可视的现象,能帮助学生感受“热力环流”的抽象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任务(一),悟出“热力环流”概念的意义。相关任务如图1所示。
学生在这个“实验视频”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任务后,都能说出并理解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课上进阶探究环节,我又设置了一个“切洋葱”生活小窍门验证实验(如图2),让学生在亲手切洋葱、观察和体验不同条件下切洋葱感受的过程中,再次感受“热力环流”现象,领悟“热力环流”原理。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后,都能说出并理解热力环流的一般规律、热力环流对等压线的影响,都能画出热力环流的模式图(如图3),图中曲线为近地面的等压线,图中箭头线为气流运动状况。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已掌握并能娴熟运用教学目标分类法、支架式教学法、结构化思考法、意象化感悟法等,把课程标准转变为可量化的达成目标,把重点难点转化为可视化的微型视频,把原理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深度学习。我已成功转型为静观倾听型教师,成为学生智慧的点化者!
正如学生所言:“‘任务单’就像一根魔杖,吸引着我去阅读教材;‘微视频’就像点金石,想不会都不可能;当‘课前检测’全部正确时,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倒逼”开发活动素材,拓展专业学识
“微课程教学法”主张“微项目学习”探究的主题要来自真实情境。课堂上,通过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真实主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化学生的思维触角,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内化地理原理和规律,拓展迁移同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技能。
在两年的实践中,我博览群书,积累专业知识;我海纳百川,博采他山之石;我钻研乡土,汲取地理活水;我精心打造每一个微项目主题,策划每一个微项目活动,生成了一节又一节迭起的精彩课堂。
例如,在教学“城市化”一课时,我从乡土地理入手,以“苏州的城市化”为探究主题,先通过“绘制苏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使“城市化”具体化和可视化,让学生感受“城市化”现象,内化“城市化”进程。然后以“苏州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为辩题,展开一场10分钟的辩论,使“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象化和立体化,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城市化”,展望“城市化”,投身“城市化”(如图4)。
正如专家所言: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倒逼”调整评价方式,增长教学智慧
“微课程教学法”还主张发展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如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等。
在两年的实践中,我已谙熟多元智能理论,实行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注重差异性,强调和谐性,突出创新性,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而热切的期望,寻找并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每位学生的潜能。
1.自我评价
我在“任务单”和“活动单”中增设“评价反思”一栏,让学生依据达成目标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这是自我评价,也是自我的形成性、终结性评价。
2.他人评价
在“课前检测”和“进阶探究”中开展“组内交流、全班展示―质疑―回应”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协作评价,这是他人评价,也是学生之间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理;翻转课堂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基础护理学期中考试内容为排泄护理、药物护理两章,总分100分,其中客观题72分,主观题28分。13高护7、8、12班是老师甲上课,9、10、11班是老师乙上课,9班和12班是翻转课堂实验班,另外4个班级为对照的常规教学班级。这6个班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从12个班级中选出同质班级,具有可比性。
1 期中考试成绩描述
7-12班的任课老师、最高分、最低分、成绩平均分及不及格人数如表1。
2 结果
2.1 方差齐性检验表
从表2可以看出,显著性为0.064,大于0.05,认为各班级客观题成绩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
2.2 方差分析表
从表3可以看出,总离差平方和为35535.443,组间离差平方和为4135.687,组内离差平方和子31399.756,在组间离差平方和可以被线性解释的部分为19.150;方差检验F值为8.851,对应的显著性小于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认为六个班级中至少有一个班与另外一个班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多重比较表
从表4可以看出,班级9与班级7、8、10、11、12中的任意一个班级显著性都小于0.05,可以认为9班与其他任意一个班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班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和分析
9班本次考试平均分大幅少于其他班级,12班与其他班级差异不大。分析原因如下:
3.1 老师方面
两位老师都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尚不是很丰富,但是她们非常勤奋也非常辛苦,课前两位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微课、导学案、视频、课件等教学材料,又要联系电教中心和准备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通过多次课堂听课,两位老师都准备充分,引导学生展示、讨论、交流和扩展所学内容,演示正确,以身作则。现有的班级学生接近六十人,两位老师除了备课和上课花去大量精力外,课堂要兼顾所有的学生比较困难。老师甲来校刚满两年,担任班主任刚满一年,亲和力较高,可能没有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因此对自己没有高要求,个别学生甚至完全放松自己。
3.2 学生方面
从近两次的学生反思来看,学生想法很多。部分学生对于选为实验班较为骄傲,部分学生开始时对这种方式感到新奇,积极配合,过一段时间就失去兴趣了,部分学生认为基护太简单了,不用下功夫。课堂上课时,每次汇报和展示的都是那么几个同学,个别同学不太积极参与。9班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管是理论课还是练习课,都不积极参与,已与班主任和学生本人沟通。
3.3 硬件方面
目前网络带宽不够,用的是家庭用路由器,学生下载微课和视频等资源要很长时间,经常登录不上去,不足支持以班级五六十位同学在线或下载。现在对学生检测是两位老师打印练习题进行课堂检测,这样既耗纸张又耗时间,并且全部学生的检测结果不能立刻反映出来。现在用的教室是原来的实训室,学生上课期间老师在整个实训室来回跨度大,可能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4 建议
4.1 尽量小班教学
翻转课堂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老师可以匀出时间来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现有的班级规模较大,接近60位学生,老师不足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建议以后再进行翻转课堂时,尽量小班教学,并且多关注较少发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课前分发的导学案将知识学习分解为一节一节的,学生的整体学习会支离破碎。建议两位老师上课期间最后至少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4.2 建议也在三年制护理学生中开展翻转课堂
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相对而言,学习习惯不佳,未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只是单纯地完成导学案,没有利用导学案去学习书本知识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经过这半个学期的观察,学生做笔记的习惯非常普遍,练习也积极主动,未来开展翻转课堂的基础比较好。
4.3 教室、宿舍、实训室网络全覆盖,建立学习和检测的平台或APP
关键词:翻转课堂;动态;网页设计;教学
1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是将教学时间和学习内容予以相对调整,并且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进行角色转变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应用,其出发点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不再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予以教学内容的讲授,而是有效地利用视频、论坛、网站等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而将课堂时间回归教学本质,更多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内容总结的过程。翻转课堂使生本理念充分得以贯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翻转课堂的关键,学习过程也更加多元化、灵活化,学生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这与我国当前推崇的新课改理念都相得益彰。翻转课堂一般具有4个方面的特点:(1)辅助教学视频简短,教学视频的应用作为翻转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载体,其有别于传统的视频教学,翻转课堂中每个视频都相对简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并且视频播放的时段集中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2)教学信息清晰,翻转课堂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并且每个教学视频的内容单一,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针对性较强。(3)教学流程得以重构,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压缩在了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将教学过程都放置于课外进行),剩余的课堂时间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探讨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整个学习流程得以重构。(4)复习监测方法更加有效,利用翻转课堂,整个复习监测可以在视频开始或结尾给出,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或者进行总结式的问题探讨。总之,翻转课堂充分地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调整了学习时间和师生的角色,是改进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下文将结合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这一具体的学科,探讨翻转课堂在其中的应用。
2当前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课程难度就在于“动态”两个字,动态网页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网页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界面设计,还包括业务数据处理以及后台数据库的设计、操作等内容,当然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可能还会涉及诸如WebService,框架,模板等技术,这较之于传统的静态网页设计学习难度有了极大的提升。一些学生由于动态网页的前置课程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在进行该课程学习时,往往有了更大的难度。另外,由于后台数据库操作的具体编程语言都不尽相同、数据库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整个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因此,应对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成为该学科学习的困难所在。
2.2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加强
在进行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学习时,学生由于缺乏必要指导、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较差,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不能根据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学习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便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动态网页课程教学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纷繁复杂,知识点如不进行及时的归纳和熟练的实践,容易导致知识点的遗忘,这对系统性和结构性较强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同样会带来不小的学习困难。由此可见,破解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现状同样非常关键。
3引入翻转课堂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3.1加强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整体规划
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利用视频进行自主性学习,并且很大程度上都将学习过程放置于课堂之外进行展开,因此,教师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翻转规划则成为关键。一方面教师应对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使得整个内容体系和层次结构都能进一步得到细化处理,为制作小视频做好内容铺垫;另一方面,应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部分予以再归纳,将每个知识内容尽量压缩在7~8分钟之内,做到取舍有度、层次清晰,以突显翻转课堂中视频教学的单一性和针对性特点。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建议在翻转课堂的视频讲授过程中,尽量采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简短的小项目,将整个知识结构融入其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总之,教学整体规划作为翻转课堂开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提升教师的翻转课堂掌控能力
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还得益于教师对于课堂的宏观掌控能力,一方面,由于学生已经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自主式的学习,那么课堂中则重点是对相关内容的再次巩固、拓展、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做好“旁听”工作,以学生的交流和反馈的情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予以总结、拓展和评价工作。表面看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功能看似弱化了,实际上则是要求教师具备更加有效的课堂掌控能力,面对如此灵活、互动性较强的翻转课堂,如何能把控好这些关键点,无疑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更高水平要求。因此,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提升自身的课堂把控能力有利于翻转教学模式的展开。
3.3做好教学角色的转换
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于师生角色互换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首先,教师的作用从以往一言堂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其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加强,这必然要求学生有着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否则在翻转课堂中依然被动,无法适应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再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过程,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诸多问题,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利益各方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进行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翻转课堂应用的有效性。总之,角色的互换,是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的结果,在翻转课堂中也应积极地去尝试。
3.4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
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从视频的制作、视频的、视频教学反馈和交流应用等诸多过程都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很难想象,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撑是如何完成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因此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的有效性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针对计算机类的课程,其本身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熟练度,以此为动态网页教学开展发展课堂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5拓展交流沟通平台
在进行翻转课堂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方面是课堂沟通互动的有效性提升方面,翻转课堂将学习内容在课外进行,那么课堂中有大量时间对重难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交流,不同学生可以发现彼此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以此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改正;另一方面,除了课上的沟通交流,在开展翻转教学的时候还应从课下教学予以加强,课下的沟通交流平台不外乎网站、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BoardSystem,BBS)、微信交流群等,学生可以在这些交流平台之上进行发言、互动,内容不限于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互动、交流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不断完善翻转课堂的应用性。
3.6通过其他途径弥补翻转课堂的不足
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作为支撑,往往会由于技术水平应用不足以及相关设备的有限性,使得翻转课堂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除此之外,再加之,一些教师的惯性思维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得以有效的发挥,同样会限制翻转课堂的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具体实施应用过程中,应灵活地进行选择和设计,利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予以弥补,总之,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尝试并不是万能的,还应借助于其他手段予以修正和提高。
4结语
本文以动态网页设计为例,通过简述翻转课堂的相关概念以及当前教学现状,分析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动态网页设计教学项目应用,为进一步提升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丹青.网络环境下动态网页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0):173-174,176.
[2]曾晨曦.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2016(8):116-118.
随着翻转课堂的日益普及,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办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可汗学院的快速发展使更多从业者了解翻转课堂。国内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大多是?对各学科的共性问题,缺乏对具体学科评价应用的总结和教学应用的借鉴。因此,本文将讨论如何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翻转课堂的内容和程序模式,实践英语学科的翻转课堂,从而对翻转课堂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探讨。
一、翻转课堂定义和特点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录像或者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及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共同解决相关问题及重点、难点,以内化学习内容。在翻转课堂中,知识输入和知识内化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得到了翻转。上课之前学生将完成网上的知识输入;内化过程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以及教师的指导来完成。
二、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如何教学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本质上讲,翻转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的核心目的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充满可塑性。根据Musallam Ramsey的观点,实践活动的设计在翻转课堂中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内化知识。他强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应用新技术或新概念;学习者可以从实践的经验中学习,并能在理论联系实践之前探索理论。当学习者观看视频时,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视频,从而达到记忆和信息集成的目的。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应使用相同的视频资源,使学习者熟悉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指导学生提出假设。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教授在很多课程中实行翻转课堂。他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了一种模式。该模式可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部分。课前,学生完成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指导性实践。教师不占用课堂时间讲课,而是先进行考测,然后解决难题,促进知识的内化。但这种模式只适合部分科学课程。科学与文科课程实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这种模式,来自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张金磊,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实践内容。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以图例为基本框架,在课前和课中环节后,加入了课后评价环节。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时间、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获取定量的知识,从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受到限制,教师的授课方式被固化。为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课堂上的内容,教师必须花大量时间来解释和重复授课内容。学生没有参与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时期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交际工具。2011年,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做了网上调查。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约有4000人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4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性表示满意。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学难度加大,学生负担加重,新课程改革没有真正实现其价值。大多数的政策制定者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使课程改革政策措施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而且,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被普遍采用,英语教学无法从根本上适应新课程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教学前的应用
翻转课堂把知识输入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翻转。知识输入由学生自己完成,知识内化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新标准英语(八年级)第九模块为例。在翻转课堂前,教师做大量准备工作。教师必须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以确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制作学习录像素材。通过对教材、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设定第九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主要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视频资料中所涉及的生词、词组和长句。学生用试题进行自我测试,用朗读后给出的音频数据纠正发音,模仿第一单元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在教学录像中,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和声音,给出本课所学单词的拼写、发音和词义;把所有的短语和词汇都与一个小故事联系在一起以便于学生记忆;在句子释义部分,重点阐述了宾语从句中从句的顺序特征,并作为后续教学的准备。在任务中,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些自我测试,并要求他们把阅读记录上传到平台上作为音频作业,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课堂活动内容。这样,学生课前自己完成了知识的输入,学习起来将更加灵活。
2.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颠覆了学生从“课下”到“课堂”的知识内化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他人互动和教师指导来实践和内化新知识。一方面,它创造了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使教师在内化或理解新语言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第九模块中,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宾语从句。前面的教学录像反映了宾语从句的相关知识,但尚未归纳总结。教师要求学生记录一段简短的视频来总结有关宾语从句的相关知识。根据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反馈,教师为第三单元设立了以下课堂活动:句子转换的实践、用时态转换句子的实践以及用词序和连接词转换句子的实践。活动完成后,进行学习成绩展示。教师选择优秀的作业视频来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实践,大大节省了时间。
3.课堂教学后的应用
教学模式改革势必带来新的评价体系。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应的评价体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考试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学评价分为四个部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1)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主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测试和自我评估规则进行。教师在校内学习平台提供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试卷。在获取学习平台上共享的知识资源后,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测试。根据分析系统的结果,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评价标准,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己的表现。
相互评价用于学生互评。来自同一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在学习平台进行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一组成员,并对成员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是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这两种评价方法是传统评价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教师的评价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性评价。教师一些测试和视频处理任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得到测试结果反馈,从而及时做出评价。家长评价是家长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和监督学生的一种方式。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家庭自我教学过程中的标准评估孩子的表现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分离。
关键词:CDIO;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从2000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育理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2016年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其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就围绕CDIO,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预定目标。工科学生重在实践,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而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恰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
一、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JonBergman和AaronSams[1-2]开始尝试录制微视频,最初的目的是将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以便一些缺课或者课堂上没有消化知识点的学生随时学习观看。但是后来不断的改进,演变成在课下自主观看视频学习,课上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进行答疑,也是目前翻转课堂的主要形式。我国的翻转课堂是从2012年才开始引进的,首先在中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了一些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之后,国内教学学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发展了研究论文,同时也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试验。
2.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翻转课堂的引入,有如下优势: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接受传统课堂填鸭式教育,教师也不再是将知识从书本转移的搬运工,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情境,来激发兴趣点;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结合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主动搜寻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能够更快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疑惑;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会自行形成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共享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这是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但是,翻转课堂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挑战:①对学生的挑战。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只需听着就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课前熟悉、课后讨论的习惯。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在课下完全不自学,课上就提不出疑点,导致学习不到应有的知识。因此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一个挑战。②对教师的挑战。翻转课堂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教师,因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课程需要,教师还需要录制微视频,教师需要提前组织好所讲内容,在几分钟内清楚地讲解课程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这就对教师掌握课程的重难点程度提出了挑战。③对学校的挑战。翻转课堂近几年引入中国,还是试验阶段,并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普及。有些老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模式,这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挑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一个工科生应有的工程设计能力起着很大作用。最初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着学生在一个固定教室,连续几天完成这个设计,同时所有学生做的是一个题目。最终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全部都是一模一样,这样的教学结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失败的。一方面,课堂上很多时间学生都在了解课程设计的题目和熟悉画图软件,教师没有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教学效率低;另一方面,学生都做一个题目,很多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等着其他学生有结果了直接借鉴,这样他们并没有掌握到应该有的知识。因此结合翻转课堂的概念和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平台(课堂+课外+移动端)、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下)、三个步骤(探索+实践+改进)1.课前阶段该阶段教师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自行熟悉设计题目和要求。并结合主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初步尝试设计,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指导书上进行标记。学生提前熟悉设计内容可以减少在课堂上的预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阶段,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人数拟定出不同的合理数量的设计题目,让每组学生之间题目有共性,但又不是完全一样。同时设计内容还要紧贴主课的教学大纲,将主要设计相关知识点包含进去。因此,这个阶段教师是设计者,学生是执行者,内容的完成都在课外平台。2.课中阶段该阶段学生带上主课教材以及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先对课程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重点阐述,学生进而熟悉整个设计流程,尝试初步设计,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教师交流。教师将交流过程中学生存在共性的疑点进行全面讲解。这样的方式,不再是传统课堂的学,能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学生的疑问,做到高效课堂。3.课下阶段在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经明确了设计目的,熟悉了设计内容,掌握了设计流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完成计算和画图。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进度不一样,因此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课下自行完成,不用按固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这个阶段就需要随时与教师沟通。可以建立微信群,教师在群里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还可以约一个时间视频教学,开展微课堂。最终提交设计成果时,不再是传统的收上来根据报告给一个分数,而是要做当面汇报,教师当面提问,以便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学生在完成设计后的遗留问题。这样整个课程设计才是真正做到了过程管理,教师能根据平时的沟通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对学生的最终成果给一个客观公正的成绩。
三、“三个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1.课堂实践内容
这次翻转课堂的实验对象是大三环境专业本科生,学生18人。教学内容是为某选煤厂的动筛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任务包括排风罩结构形式的确定和排风量的计算、除尘器的选型、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和通风机的选型,最终成果需提交一份设计报告和相应的图纸。设计题目中给出6组不同的初始条件,以便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之间具体的计算结果和细节处都不一样。课前阶段,学生熟悉课程指导书的内容,明确设计目的和任务,对照教材掌握各环节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复习排风罩风量计算,局部阻力计算,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课堂阶段,教师给学生梳理设计流程,强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设计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点。课下阶段,学生自行设计计算,有问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可以在微信群里向教师提出,教师随时进行解答。通过发送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解决途径,具有即时、便捷和高效的特点。
2.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设计了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8份调查问卷,收回18份有效调查问卷。除此以外还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最终的成果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对课前阶段课前设计指导书熟悉程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反馈,发现课前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后,仅有11.11%的学生没有翻看过,且在第一节课堂上也没有携带教材。有16.67%的学生对设计指导书认真翻阅,并且试图初步设计,将不明白的地方都做好了标记。剩余72.22%的学生都对设计指导书做了通篇浏览,了解设计任务。对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上,没有学生很清楚翻转课堂,61.1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翻转课堂,但也不是很了解,其他学生对翻转课堂不太清楚。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上,大部分学生都即时有问题,仅有11.11%学生没有提问。课下,通过打电话、微信群聊、语音聊天等多种途径咨询问题的学生占到了66.7%。由于将学生分组进行,有一些小组是派代表进行提问。在最后集中提交成果阶段,教师采取一对一提问,从而了解每一个学生对这门设计课的掌握程度。发现在提问过程中能回答正确并且掌握了基本设计流程的学生占到了88.9%。最后成绩判断达到优秀的学生有33.3%,成绩是综合平时、设计报告和图纸给出的。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全班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其中33.3%的学生认为提高很多,这些学生并不完全是那33.3%成绩优秀的学生,66.67%的学生有提高一些。调查显示,55.6%的学生还是很喜欢翻转课堂的,5.56%自觉性差的学生不喜欢,觉得很难,剩下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最终让学生对设计成果进行自我评定,33.3%的学生表示满意,55.56%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仅有11.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通过对最终成绩和课前熟悉设计指导书程度调查发现,那些在课前精读的学生最终成绩都为优秀。通过最终成绩和学生自己对设计成果满意程度调查发现,那些拿到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全部都对自己设计成果满意,有一些自我要求高的学生认为还有提升空间,但是时间问题没有把设计做得更完善,因此对自己的成果表示基本满意。那些最终成绩为优秀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形式灵活、高效,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结论与改进
将翻转课堂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以及最终成绩得出以下结论:①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学生拿到设计题目后,自己研究,教师只需随时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能够自主高效的学习,避免了传统的自学遇到难点容易停滞的特点。②翻转课堂的认知度得到了提升。学生从不了解到亲身参与,再到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③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由于学生是自主寻找解决办法,对知识点的应用更具象,更深刻。④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课程设计课上更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学生能够灵活高效完成,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安排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但是在这次教学模式的体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①调查样本数少。由于我院环境工程系一届人数少,这样样本数量少,代表性有待继续考证。因此计划持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年,来观察教学效果。②翻转课堂占据了更多平时时间。部分学生反映应该降低设计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任务进行改进,考虑学生投入的时间。③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全程不参与翻转课堂学习,也不联系教师,最后交一份报告。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关注这类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0.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3]刘传明.“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6]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
[7]徐妲,钟绍春,马相春.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112.
[8]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9]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