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1篇

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的启示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成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心理学血液,对当前成人教育有着颇多的启发之处。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本文试图探讨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成人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 有意义学习 成人学习

基金项目:河北金融学院青年基金项目(JY2008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2篇

 

纵观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但是,语文课堂作为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爆发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只顾一味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今社会愈发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用人本主义的观点构建语文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重视研究人的动机、潜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新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人为研究对象的视角,关心人的本性、价值和尊严,研究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构建语文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构建语文课堂,可以改变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只顾一味灌输知识,从而忽视学生是自主、自由的,认知和情感统一的人的情况。

 

(一)创造自我实现的情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的自我实现的角度描述了学习的本质,强调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需求,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旨所在。“自我实现”是一种探寻知识、真理、智慧的欲望或趋向,是一种学习的推力。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既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又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体验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

 

对语文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能够产生“高峰体验”的情境。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体验着的完整的人。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情感,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去体验作品,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统一,产生意义学习。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体验,逐渐激发出身体内在的潜能。学生通过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以达到高峰体验的状态,如爱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以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自然的美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让学生的心灵体验西湖湖面上弥漫一片冰花,天和云、山、水融为一体,天光湖色,天地一片白皑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一叶扁舟的自然之美景。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忘却自己,完全融入自然之中,物我两相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检视自己,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感到宇宙的辽阔和人的渺小。

 

(二)新颖独特的学习方法——唤醒审美想象力

 

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求,是一种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的充分的体现。人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满足基本的需要之后,开始寻求发展的需要。审美需要因此成为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审美需求源于人的内在冲动,欣赏美、创造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美需要。想象是唤醒沉睡的美的手段,也是创造美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1.以美的语言营造情境。

 

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语言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教师以富有美感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以《扬州慢》的导入为例,这里曾经繁花似锦,这里也曾楼阁参差、珠帘掩映,这里的月亮最多情。然而,这里屡经战火,衰败无情地爬上了城墙,荒芜了街道,冰冷了荞麦。二十四桥仍在,水波荡漾,那桥边的芍药年年如期盛放,多情的月亮也变得冷峻了。这就是命运多舛的扬州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扬州慢》这首词,看看扬州城的前世今生。教师用美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扬州慢》这首词描绘的衰败的扬州城的情境中。

 

2.以绘画营造情境。

 

图画,由许多各种线条和色彩组成,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师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简笔画、剪贴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绘画来营造情境,寓教学内容于形象具体的情境之中,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使用简单线条和色彩,绘出一幅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牵着瘦马在夕阳西下的古道暗自神伤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在诗中找画,让学生体会诗句的画面美。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教育观念,从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教师独占讲台,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揭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特长,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然后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生命哲学;心理生活;描述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5 ― 02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其自身必然少不了对人类生命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作为从哲学中孕育出世的心理学,受其哲学母体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有关生命主题的生命哲学与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二者之间则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 世纪70年代,生命哲学思潮起源于德、法等国,从揭示人类生命的性质和意义出发,深入探索人的存在及其认识和实践的一切活动,并将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经验活动作为其讨论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生命哲学对后来这一思潮中的各流派都有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对于心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狄尔泰在生命体验的理解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命哲学。正如英国著名狄尔泰研究专家里克曼所言:“狄尔泰影响了我们今天耳熟的所有思想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阿尔多诺和哈贝马斯〔1〕。”因此,试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出发,探讨生命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狄尔泰反对传统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认为哲学是一种精神科学,指的是某种生命、自我,并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把物质和精神连接起来的生命,唯有生命才是世界的本原。他将生命描述为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表现出来就是直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道德、社会制度及历史等。因而他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生命”的客观化,不可能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理解生命,并提出了“自身思义”的方法论,即将其解释为一种反思的意识,是主体朝向自身的生命的体验,也就是内省的方法研究自身的生命体验。他始终坚持在原生态中把握事实自身,即要如其自身所是地来把握生命之流;坚持以“生命把握生命”,即必须从生命自身出发来把握生命的概念,只能凭内心的体验去领会和理解。可见在狄尔泰的眼中,体验本身就是生命个体的功能,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狄尔泰在其将哲学定位为一种精神科学的基础上,进而将心理学定位为描述心理学,目的就是使心理学走出自然科学的门类,进入精神科学的范畴,并成为其基础科学之一。这里所谓的“描述”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而非流派,换言之,即是以“描述”为取向的心理学,而非“描述心理学流派”。同时狄尔泰强调,他的描述的心理学与当时盛行的说明的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说明的心理学试图仿照原子物理学,通过建立起因果关系而来解释精神现象,体现出一种科学主义的取向。描述的心理学则源于我们对生命没有成见的、原原本本的体验,直接地描述事实,从而勾画出与生命相关联的结构,以此揭示出这个关联中各组成部分据以结合在一起的规律。

狄尔泰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能够整体把握精神生活的科学。他关心的既不是精神过程片面的特殊方面,也不是其支配规律,而是人的整体。他认为不能从外部,像一个不受个人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的观察者那样看整个人,而是作为这个人本身看和感受他自己,以此透彻生命的意义。狄尔泰把心理看作是表象、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命的整体关联,即心理生命。因此描述心理学不能像当时流行的心理学那样,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机械地把孤立的、原子式的表象和感觉连在一起,将破碎的事实片段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必须对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索,使用描述的方法,即不对心灵生命做任何本质的假设,如是地描述直接呈现于意识中的事实〔2〕。

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狄尔泰的心理学存在另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它不仅仅研究个人的精神,而且也研究共同体的精神,即社会和文化的精神。传统心理学只是个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具有个体主义的缺陷。然而,狄尔泰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存在,正因如此,心理学就必须考虑历史生命的内容,其研究范围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精神,包括历史生命的内容和社会关系等。

通过对以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可以明显看出其思想观点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是一脉相承的,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对心理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研究,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还原论;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活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心理生活的价值、意义等,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价值中立的立场;在研究任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命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描述,通过进入他人的世界,以达到重新体验他人的世界,最终实现对心理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等的客观理解。

二、生命哲学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现代哲学背景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解释学。以狄尔泰为首的包括叔本华与尼采的唯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生命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首先,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产生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典型代表,也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价值,以及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3〕。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存在其独特之处。它认为虽然不论研究对象是物还是人,客观性的保证是所有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是也因为对象的不同,二者对“客观”的要求和理解就存在很大差别。对物的研究要求观察者站在物的对立面冷静、不加任何主观干涉,不受任何情感因素影响地观察。狄尔泰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无法透析生命的意义,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在对人的研究上,因为而对人的研究则需要走另一条通向客观的道路, 即走进观察对象的生命中,通过对观察对象予以感情的投入、价值的关切,体验他人的世界,实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更准确、更直接的整体感知和客观理解。也因此,狄尔泰强调移情、模仿和重新理解。他认为人心具有共通性,当观察者付出爱或同情心而产生移情作用时,就能走入观察对象的内心世界,达到对生命的客观理解,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洛・梅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论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其次,为研究人的自我超越开辟了新方向。狄尔泰认为生命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它自己的完满,这一思想在作为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齐美尔的理论中获得发展。齐美尔在同样认为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的基础上,提出“生命超越生命”,以此强调生命的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同样都认为人性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生命哲学都认为人性是不断超越发展的,并对生命都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生命哲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19世纪末,在多数西方人沉浸于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文明的时候,狄尔泰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所探索研究的主题应该回归于人类生命。一个世纪后的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带来再次重审人类生命,重拾人类尊严的机会。狄尔泰认为尽管生命进程中会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但是在这些多样性中具有内在的根本目的性,即实现它自己的完满,并且生命的完满根本上取决于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充盈,当二者得以满足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表达,从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积极心理学同样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完善,通过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挖掘那些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此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对“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无不体现其思想中流淌着生命哲学的血脉。

三、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由于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遭到了许多批评和各种质疑。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学中运用的有限性,使其无法像实证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那样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基石。

第一,狄尔泰基于人性的共通性认为用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他人的世界和故事,达到对心理生活的客观理解。然而,对于狄尔泰的这种“心理生活上的客观理解”,从科学研究的要求来看,归根结底无非是对研究者的移情、模仿、重新体验能力的要求,这难免使其方法论渐渐走上唯心和神秘的道路。因此阻碍了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的这种持续影响性。第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都只是客观主义的描述和分析,它们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纯客观地理解心理生活的“客观主义”。因此,尽管生命哲学把这种描述和分析方法看作是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并跟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严格的对立起来,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客观主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义方法论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狄尔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尽管经历可以给我们精神生命过程的统一整体, 但它不能揭示这过程的实际运动;(2)通过观察能看到的精神生命的范围是有限的;(3)对内省提问题和解释其结果的术语难免会影响真正的问题。最后,狄尔泰开始怀疑是否通过直接内省可以发现关联整体本身〔4〕。这些质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都体现出以狄尔泰为首的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云昆,朱松峰. 以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方法论初探〔J〕. 世界哲学,2008,(04).

〔2〕 李鑫,贾林祥. 浅析生命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J〕. 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08).

〔3〕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汝伦. 从心理学到释义学-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2).

〔5〕 张夫伟. 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鲁东大学学报, 2009,(09).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4-02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Humanism

Du Yang1 Wang Yi2

(Tianjin Medic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222; Tianjin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110)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s its particularity in education management,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mode,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should use the concept of humanism education,regard the students as active rather than passive pers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understanding students’needs,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tudents,awareness of student’s autonomy and initiative,so as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participation,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Key Words:Humanis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目的而非手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都未能较好地认识教育管理的目的性,没能正确有效地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育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把学生看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改变单向灌输和高标准要求学生的思维习惯,对教育管理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对方法和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力争作到学校教育管理生动活泼。

1 理论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就是主张以正常人尤其是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发现那些“人为之人”的东西,实现人的更大价值,创建真正人的科学。[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是整体人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

2 人本主义内涵

第一,发展自我价值。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的潜能发展。有学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统行为学派最大不同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尊严与价值。[2]人本主义内涵有一共同特色,即协助个体发展其自我价值和潜能,进而协助其生命有更好的品质。第二,强调自我觉察。自我觉察与自省意思相近,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3]人本主义也非常重视自我觉察,特别是个体对其情绪、行为以及想法的自我觉察。马斯洛认为扩展觉察及更高层次的洞察力对减少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4]第三,重视关怀与接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罗杰斯,认为当一个人在被同理、接纳、关怀的气氛之下,其自我实现的潜能马上就能够发挥。真正的接纳必须包含真正的了解,只有自我能接纳自身缺点以及各方面限制时,潜能才能得以发挥。因此,不但高等院校要对学生表现出关怀与接纳的态度,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自己也要表现出自我关怀与接纳的态度。

3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3.1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生本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人本教育理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只看分数;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与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相悖。[5]

3.2 职业道德培养及职业素质提高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宣传,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有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多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实践和专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强,上手快”的专业人才,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弥补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劣势。对于活动的开展,要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积极性高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给与学生展示的机会。

3.3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选择专业更加理性也更加注重实际,往往是通过网上查阅相关信息,了解专业发展动向,今后工作方向,才选择本专业,所以第一志愿率高于往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于以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调动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学生的热情,要把专业发展的动态及时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可以多举办一些有专业特色的讲座或科研竞赛,真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请专业老师给同学们做指导,同时加强学习纪律的管理。多提供一些有关就业与指导就业的信息,问卷反馈中,学生越来越重视就业的问题,也可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种职场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与专业的关系。

3.4 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中,同学思想开始分化,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另外相对于学习,自理生活成了大学生的必修任务。适应是一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关于人生规划方面的讲座,开展相关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确立人生方向,协助学生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规划好大学生活,使之在大学里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扩大社交的圈子中,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当中主动性是最关键的因素,同时宽容和相互尊重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当提高对心理健康方面工作的重视:(1)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区域功能分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有专门的心理学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疏导学生心理症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养成良好认知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通过心理学课程和讲座的开展,在大学生中间广泛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大学校园中去,增强大学生个体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防御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3)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个性,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观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幸福观、理想观、价值观、爱情观是不太成熟的,树立起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认识和发展自我,对有效地消除抑郁具有积极的意义。(4)大力培养教师“双师型”素质,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并对考试通过的教师进行奖励,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陈玉芳.从人本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的思索一中西方心理治疗之融合[J].应用伦理研究通讯,1998:30-34.

[2] 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

[3] 郭为藩.人文主义的教育信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中职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英语教学者始终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求新,求变,以促进学生的有效英语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课堂教学沉闷,“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等陈旧低效的教学方式仍是主流。这些低效费时的教学方式不但收效甚微,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造成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的尴尬局面。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学生管理情感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使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特点,英语教学应摒弃陈旧低效的照本宣科,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突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以情感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一、人本主义理论及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思想派系,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slow)和罗杰斯(Carl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重视学习者的愿意、情感、需要和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十分注重,以Maslow的“需要层次论”为代表,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总是全力地投入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中去,这种行动是发自内心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因此由自我实现需要而发起的行动都是快乐的,没有压迫的。因此,人本主义者认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认为完整的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者认为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由此看来,人本主义的学习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动机应该是来自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情感在学习中的地位,也就是情感和动机间的转化关系;三是学生中心论。

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个体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过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条件,让学生觉察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二、人本主义理论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启示

长期以来,英语学习方面的研究一直专注于研究语言本身,而忽视学习者这一载体,缺乏对学习者及其情感的研究。但是语言的学了要深切地了解语言的各要素之外,还需关注学习者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不等于说学生就可以学好这一语言,语言习得这一过程除了必要的认知外,还深受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进入大脑语言习得器官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人本主义主张研究完整的人,反对把人分割为各个要素。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就充分地说明了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以及焦虑程度等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克拉申指出:如果学习者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即他们的情感过滤程度低,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大,并且输入效果好。相反,缺乏动机、自信心弱、焦虑程度高的语言学习者的情感过滤程度高,语言输入量小,输入效果差。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感情型师生关系,积极发挥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给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启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的教育,以便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技术性人才。根据社会要求,中职学校改革势在必行,而英语又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学科目。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较差,基础普遍较弱,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问题给中职教育带来许多挑战,尤其是中职英语教育。中职学生对于英语这一科目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更是由于小学初中时就英语偏科而放弃就读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构成了现在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局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重塑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中职英语情感教育势在必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无疑给探析中的中职英语情感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一)培养、激发学习者形成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力,动机是促使英语学习成功的动因。教师在培养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时,还要注意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情景积极激发学习者形成动机,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由隐性转为显性,并能推动其积极行动,促进英语学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把外在和内在的动机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感情型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应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意愿和情感,从而做到以情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融入进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倡导自主学习。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英语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似乎是一种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语言,单词数量之多,语法构成之复杂,无疑都给学生带来消极阻碍,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因此,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整学生心态,重塑自信心。

同时,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Schunk曾指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既影响目标的设置过程,又影响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学生对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因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倡导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中职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各异的情况下尤为如此。

三、结语

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职学校在国家的重视下取得了重大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研究如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已成为中职学校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给中职教育的改革带来许多启示。同时,英语这门世界语言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英语教育又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谈论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一主张给中职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带来重要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杜・舒尔茨,著.杨立能,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8.

[6]徐晓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8.

[7]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8]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3)24-2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能动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73-02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徒增及就业方式多样化、网络漫布、道德迷失、恋爱观混乱等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研究大多侧重于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方法,本文试从高校辅导员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构建,使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由被动的“被指导”逐步转为自身自觉性的活动,激发其心理能动性,构建自身心理能动体系。

一、心理能动性与心理能动体系

所谓心理能动性是指人的心理固有的特性,表现在人们通过实践把对客观现实外部现象或外部联系的反映,经过抽象和概括揭示其本质与规律,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指导自己行动的目的与计划。正因心理能动性是人基本的心理特性,使构建心理能动体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施成为可能。同志在十报告中向青年提出“要自强,以拼搏的精神鼓足前进的勇气。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朝气,有激情,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党和国家关注着青年的心声,把培养青年的独立性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而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心理能动体系,就本文来看即基于心理能动性产生而形成的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一整套原则、方法和实践的路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理念与实践的集合。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能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依据他们对人的内在潜能、内在价值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呼唤人性回归、完善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1]于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给我们以实践启示:一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二是尊重并珍惜现在。三是人可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罗杰斯指出:“我看重人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世间所有那些令人感叹的生命和非生命形式之中,人的个体是最富潜能、最有发展的可能性、最有丰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2]四是强调人的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强调人的成长是人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在实践中构建心理能动体系

如前所述,心理能动性并非随心所欲的“自由意志”,其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也要从实践入手。

1.从静态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从整体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5%,近年来高达30%以上。据2009年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23.66%,北京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退学休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退学、休学人数的64.4%和37.9%。[3]每个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承认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讲授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正视并重视心理问题;在讲座、论坛和交流会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交流。在“共情”的作用下,适当宣泄和沟通,彼此互助。

2.从动态上看,可采用“太极式”沟通方法。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采用个体交流方式居多。面对学生时不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本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要让学生自我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才能让其更深刻地接受理解并有效发挥主体地位。在逻辑梳理下让学生改变认知和思考、处事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机制化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①建立年级、班级、宿舍三位一体的心理能动平台。以辅导员所带年级为单位,设立诸如“阳光心理部”等“部门”,通过心理驿站、心理教室,讲座论坛或交流会等方式将健康心理作为项目运行。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对“元认知”的理解。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设负责人密切关注同学情况,辅导员常下宿舍与学生谈话,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发现和解决。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学生就愿意主动倾诉并积极解决问题。②项目化开展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罗杰斯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愿意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4]通过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自拍心理情景剧等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积极的体验,获得肯定或者活动后积极反思,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对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懂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激发主动性,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性。③发挥榜样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选拔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各种形式与心理有问题、情绪消极或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柔和而亲切。④提供平台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制”情绪长期低落、心态消极或短期内适应性问题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在活动前辅导员和其他老师积极指导,增加活动成功几率。大学阶段同辈认同、同辈集群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他们发展自我功能、展示自我风采的愿望非常强烈,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非常乐意担当同辈教育的教育者。[5]有了改变自己的意向,学生便会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能动体系,抵御不良情绪的侵袭。综上,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托,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同时促进自身心理的完善,教学相长,实现与学生共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0.

[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3-24.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琴,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7,14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第8篇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两种文化的较量

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认为:“在当代,西方的学术与知识已日益分裂为两种截然对立的群体,这两个群体间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两个群体在某些基本的观念、理念及信念上也常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甚至是心存敌意或反感,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理解的鸿沟。”[9]而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与对立的现象常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命题”不仅表现在其他学科中,在心理学中也普遍存在,有学者就认为,心理学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科克(1985)就认为:“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想成为严格意义的科学,但因受到其本身条件限制,终究也未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10]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1987)也担忧地认为:“在我一个最可怕的恶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11]这种不统一或者分裂的根源其实就是科学心理学中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这一心理学中的“斯诺命题”蕴含着心理学不同的立场、主张和取向,尤其表现在科学观、价值观及方法论上。就科学观而言,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是相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哲学假设上。心理学的历史已表明,心理学之所以能被给予较高的科学地位,能在科学的殿堂谋取一席之地,是因为它所持有的立场是自然科学取向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正是冯特创建心理学早期以及冯特之后所致力发展和建构的心理学[12]。这种心理学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即认为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同样是一种实在,它“就在那儿”等着人去发现,这种物理主义倾向持有一种对心理现象的物理主义图景的理解,遵循主客分离、还原主义、机械决定论、价值中立等原则和立场。物理现象可以按照进化的阶梯排列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排在上端的科学解释可以向下端的科学解释还原。那么,遵照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心理现象也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冯特和铁钦纳就将意识还原为心理元素,试图寻找由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规律,行为主义者则将行为还原为一种物理和化学刺激引起的另一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由于科学主义心理学秉承自然科学的衣钵而将人性“物化”,忽视人性的主观自觉性,没能全面地揭示人的心灵,因而,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范式。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与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相对立,正如车文博(2003)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13]建立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学体系,它反对对完整的人进行抽象的分割和歪曲以及以坚持客观性为名否弃人的主观性的地位,主张应肯定人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存在,回到经验主体本身,确立人的主观经验的真实性,研究人的价值、尊严、自由、责任、选择、人的意义等与人的现实存在有关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本主义的世界观、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直觉主义的人本学、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和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等看作是其基本特征。尽管科学主义文化与人文主义文化都对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硬研究纲领”。然而,对实证研究的极度迷恋,致使心理学陷入了方法先于问题的怪圈、科学观与方法论的对立以及学术研究者与实践应用者相割裂的尴尬局面。对人文研究的过度依赖,又使心理学陷入内省的主观心理主义,对自我实现的类似本能的追求极易使心理学陷入本能还原论[14]。因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采取的客观研究范式和主观研究范式,始终未能真正完全地跳出二元思维的桎梏:客观研究范式以实证主义为论调,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物化,走向了客观主义;主观研究范式以人文主义为论调,将心理学研究对象非理性化,走向了主观主义。心理学的两种文化都不能从根本上承担起对心理学的完全理解,他们只是揭示了人类心灵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此时,西方心理学者已经认识到这种局限,受世界多元文化论的启发,有学者预示着第三种文化在心理学的崛起。

(二)第三种文化的崛起———新的视域融合

受制于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和受制于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两种文化的狭窄视域中努力寻求整合一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但始终未能跳出二元论的束缚,在这种困境的焦灼中,心理学受到多元文化论这一暗流的影响。1964年斯诺曾坚定地认为,“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终将融合为一种文化,在两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在悄然酝酿着第三种文化(TheThirdCulture)。30年后,美国学者布罗克曼就出版了题为《第三种文化:超越科学革命》的著作[15],当代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于2009年也出版了《三种文化》,针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二分法的缺陷,指出致力于消解“斯诺命题”的“第三种文化”已经产生[16]。而他们所谓的“第三种文化”,其实并不是一种具体文化,而是一种融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语境。这种文化语境注重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融合,使心理学真正从“独白”走向“对话”、从“分离”走向“融合”。按照库恩的范式论主张,“第三种文化”也是一种科学家和思想家在认识和理解世界中所共享的知识信念和表述规范,是科学家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方法、背景等的综合。“第三种文化”在理念上倡导对话的精神,在实践中促进合作的行动,但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而是试图通过一种对话、融合、沟通,来超越两种文化的狭隘视域。在科学与人文各自为政的框架下,尽管它们从各自的视域对人类心理作了富有建设性的解释,但两种文化对同一现象的片面化表述,不但没有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相反,却使心理学陷入了片面性、狭隘性和封闭性,与建立一门科学的统一心理学的目标背道而驰[17]。而“第三种文化”倡导并践行整体性、包容性、开放性,既注重科学的尺度也注重人文的尺度,既相互理解、尊重也保持必要张力,使心理学能够在两种文化中寻求契合,这种寻求对两种文化的包容的精神就是“第三种文化”试图诠释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