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1992.07~1998.12由刚刚入行逐步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

1999.01~2002.05(因业绩突出,2000.03提为通信室主任)。

2002.06~2011.02副所长(因技术能力强,承担多个集团公司大型重点项目2002.12破格提为高级工程师,其中经过国家统一入学考试,成绩优良,得以进入XX大学XX学院,2003.10~2007.03在XX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为优秀5%)。

2011.03~今,XXXX公司副总工程师。

2011.06,经公司提名任命为兼任XXXX科技有限公司(XXXX控股子公司)XX分公司经理,拓展业务,组建团队,实现从无到有。至2014年将团队规模扩大到XX人,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达到合同XXXX万元,收款XXXX万元,公司各方面走上正轨,实现了自主经营及盈利。

2015年组建XXXX集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兼任创新中心主任工程师,开始研究适合高端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对集团公司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较大地推进作用!

2019年5月,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XXXX中心主任工程师,对于BIM技术开发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作为公司主管信息化和知识管理副总工程师,承担了XXXX公司知识管理牵头工作,梳理了公司各类知识模块,向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呈报了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制定了内部知识管理工程的规章制度、编码规则、实施方案、平台开发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积极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发展动态,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展会、论坛、技术交流活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智慧园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赋能行业等最新技术等的深入学习和研讨,并在实际项目中大量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取,与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和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保持公司智能化设计在行业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并进一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和积极互动效应;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向,在前瞻性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不断尝试,不断地进行技术储备和更新,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复杂系统的统筹设计能力。

在智慧工厂领域,重点关注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逐步形成独有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了独有的体系化专业解决方案;

在智能建筑领域,着眼于顶层设计并较为系统性地掌握了IT&IB技术融合,应用于新智慧建筑的顶层设计技术。重点关注绿色、节能、安全技术,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研发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学习积累,无论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工作中有思路、有能力、有办法,善于解决技术及非技术难题;有大局观,能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公司利益。

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能时刻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任劳任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个人素质方面,严格自律,遵守国家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部能力和精力放在解决技术问题上,不搞歪门邪道;

在专业能力方面,能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培养打造核心技术及团队;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义乌市;智能产业;产业结构

智能产业既存在于传统制造业也包括新兴产业,但主要是集中于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一是处于技术高端,是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集成,主要表现为知识、技术的密集;二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三是位于价值链顶端,整个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性;因此,高端智能产业可以涉及多个行业。目前我国高端智能产业侧重于重点培育:围绕满足冶金石化、煤炭冶炼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所要求的重、大型成套装备,如节能降耗、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事关节能减排、环保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所需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如核电、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基础件及仪器仪表等三个领域。

智能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导向性、动态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等四大特征。2015年义乌市智能产业延续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但一些智能产业的发展仍沿用甚至依赖于“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当前智能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

一、义乌发展智能产业的现状

目前智能产业发展在义乌还属于初始阶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智能产业或涉足智能产业的有410家,其中属于节能环保产业23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产业4家、高端装备制造业9家,新能源产业9家、新能源汽车12家、核电关联的产业8家、其他产业146家。由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仅涉及智能产业,还未形成智能产业集群。

1、加强政策扶持,积极鼓励企业投入研究开发技术、装备。

几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意见,鼓励以设备投资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投入,在2010年出以的“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更是将技术改造项目对先进生产设备的贴息比例从3%-10%提高到8%-16%,极大的调动了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我市智能产业。这两年,我市企业加快推进智能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财政扶持资金支出都在亿元以上。

(1)针对我市袜子、内衣等产业织造设备世界领先水平、但包装等后整理工序基本以人工为主,占企业用工三分之二以上及饰品行业用工多、拉链行业部分装备自动化水平低的现状,义乌市小龙人袜业有限公司、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汇豪科技、浙江名媛工艺饰品有限公司、义乌市华大压铸有限公司、义乌市何泰压铸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义乌中心和义乌工商学院等,积极进行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对接,通过企研合作研发、试制出来的能替代人工的袜子自动包装机、袜子自动对缝机、水钻自动磨抛机、拉头压铸自动化生产线等新装备,已取得初步成果。

(2)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是一家生产食品盖和饮料盖的创新型企业,多年来坚持创新发展,自主研发了“圆形易开盖高速注胶及固化系统产品”、“易开盖自动成型”、“圆形易开盖后处理自动化生产线技术装备研发”等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装备,单台设备易开盖生产能力从每分钟80只提升至每分钟1500只,“自动视觉检测系统”代替人工检测,不仅检验人员减少了90%,而且其检测的准确率和精准度大大提高。从而使该公司产值从5年前的5000万元到现在的6亿多,增加了十多倍,但公司员工只增加了50%,效益显著。

2、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1)实现了数码印花技术在传统“十字绣”印花技术上的应用。现在数码印花成本仅为原印花的10%,产品附加值却是原印花的3至5倍,并且几乎没有污染排放,实现了“十字绣”行业整体跨越式发展。

(2)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引进接径技术和装备进行试点,从以前每个员工看管20台左右设备提高到可看管100台设备。此项技术成功后如在我市织带行业推广,以目前我市拥有的40000台织带机计算,就可减少用工1600余人。

(3)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华鼎三厂,是一家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机器化的生产单位,即将从德国引进一条价值1亿元的信息化生产线,引进该套设备后,工厂减少一半用工量,初步核算能减员600余人,可以较好地实现从原料到纺丝、卷丝自动络筒,再到在线检测、自动包装、自动入库、智能仓储、丝饼处理等全流程的自动化,大力推进了“机器换人”工程。

3、智能产业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今年前6月,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产业、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的产业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五大产业产值累计为7.1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2.9%和11.5%。

二、义乌发展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

智能产业潜力大、成长快、附加值高,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市智能产业还是集中在纺织业、塑料制品业、机电制造业、纸质制造等行业,智能产业仍沿用依赖于“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而且近几年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智能产业的定位不明确,在智能产业发展上也没有很好的政策扶持,严重制约义乌智能产业的发展。目前义乌智能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新兴产业总量不大,增长乏力。

2014年上半年,我市智能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1.8%,低于金华的20.0%和全省的24.1%。在金华各县市中,义乌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磐安的11.2%,远远落后于东阳的38.9%、兰溪的24.8%、永康的20.7%。战略性新兴产值总量在11个县市区中排第5位,低于永康市92.88亿元、兰溪的89.72亿元、东阳的89.27亿元。2014年上半年,我市智能产业累计实现同比增长6.4%,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90个县市区工业强县市综合评价排名中,义乌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排名第80位(主要是按总量与增速计分)。

2.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有待优化。

虽然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的产业等产业为主的智能产业格局。但从做大做强我市智能产业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市占比较大的节能环保产业主要还是以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为主,相关行业的产值在折算成智能产业产值时,采用的基本上是0.1、0.2或0.3的系数。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中的相关行业采用的系数也基本上是0.1的系数。

3.高端装备研发不够,政府支持力度弱。

我市的产业结构中,袜子、内衣、饰品等产业集群劳动密集型特征比较明显,但义乌传统制造产业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而从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的产业升级路径下,资本、人才等要素不仅需一定积累期,在发展智能产业时虽然需求最旺、热情最高,但它们缺少专门的工艺技术部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发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加大,这就需要智能研发制造等相关支持。问题在于,义乌的某一产业集群,是否有足够的产品需求,以支撑智能设备的产品化,或即使有足够的需求,但由于每家企业产品不同,特别像饰品行业,有千万种花色品种,有许许多多个性化的设备需求,开发难度当大,软、硬件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就更高,像“袜子自动包装机”集各方力量研发已5年以上,但还远未成熟到可推广应用的程度,小微企业根本无力也不可能有这方面的承受能力。政府虽然在设备和技术研发方面、技术改造等给予了较大扶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先进装备的需求。

4.创新环境欠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投入不够。

智能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要政府搭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有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动力和需求,但毕竟企业在资金投入,人才和技术保障上还是势单力薄的。我市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突破,政府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一些相关企事业单位也逐步意识到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但是,义乌市在创新平台的投入工作上的开展还是较迟,与省、市内的许多兄弟县市相比,无论是平台的布局,还是平台规模、运行机制、人才队伍以及财政和社会各界的投入均显薄弱。我市智能产业主要以机器投入为主,投资机器不仅仅是资本投入,员工素质,也会限制机器换人红利效应的发挥。设备的购买,购买后的机器调试、生产使用和日常维护,在操作技能和文化程度上和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对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升劳动者素质,将是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义乌发展智能产业的思考

从信息化、自动化到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等待,唯有不断创新才是义乌传统产业唯一的出路。我们要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突出重点,举全市之力打造智能产业集群。

围绕以新兴产业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进行战略研究,建议加快制定我市发展智能产业的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扶持措施,把发展以纺织业等义乌主导产业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紧紧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和产业集群的配套协作,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功能强、集聚功能突出的工业项目,积极助推我市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尤其是对我市刚起步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要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使其尽快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大政策扶持,优化智能产业发展环境。

通过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智能产业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扶持。营造出在现有良好条件和基础上,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扶持传统产业的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吸引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的良好氛围。例如结合目前开展的对印染企业的整治活动,用三年时间完成这部分企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装备,用节能、节水、智能高端的新型装备替代,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新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重点选择那些亩(人)均产出小、技改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作为先行试点,进行新技术推广,鼓励这些企业以装备改造为重点,渐进通过低端换高端、机械换数码、单台换成套、人工换智能的步子,积极推进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生态化的机器改造。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智能产业领军企业。

抓好和谋划一批有利于推动智能产业发展的高科技项目,集中力量抓好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优势资本向重点企业集中,积极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增量投资,加速打造经济总量大、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举全市之力支持智能产业的发展,使之尽快形成气候,产生效益,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快赵龙重工及义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培育智能装备产业领军企业。

4.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通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生产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占领技术制高点。政府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一定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致力于提高智能产业的科技含量,使项目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能有效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智能产业的创新推动力。

5.做好政策宣传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智能产业改造。

运用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工具做好宣传,营造省、市各级政府大力鼓励企业发展、投资的良好氛围,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为更进一步鼓励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装备,提升智能化水平,我市将技改贴息的门槛从生产设备500万元降低至300万元,鼓励企业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推动机器换人,高新装备引进及研发工作。挖掘行业共性需求,开发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推动行业进行“机器换人”。针对我市饰品、拉链等用工集中的产业,袜子、内衣等产业,积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研发出能替代人工的新装备。抓住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举办的契机,在展示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采购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争取部分适合在我市发展的装备制造企业落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参与文献

[1]黄晓艳.中国制造挺进高端.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09-08.

[2]马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机电商报,2010-09-06.

[3]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年第2期.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机械自动化是新时期全新生产力的代表性技术之一,主要指企业利用相关的自动化技术,使企业处于不间断生产的营运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迅速地发展,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在机械制造企业中,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精准度,提高机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近几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虽然得到迅速地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如何加快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展,提升其内在的空间,是机械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1柔性的自动化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各大制造企业的应变能力要强,必须要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整自身产品的种类。市场所产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有可能是一种新的商机,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的柔性自动化,敏捷制造是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其的主线就是生产高度柔性化产品。MFS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MFS是一种中批量的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其在提高企业生产率、确保交货期、提高信息完整可靠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往无人化的全自动化的概念逐渐被更新,在自动化的系统之中,人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机械自动化日益向小型化以及多样化的方向转移,因人的作用日益增强,所以对人的素质以及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培养员工的机械自动化知识。

2.2集成化

计算机的集成制造是由若干个紧密联系的分系统来组成,可分为制造自动化的分系统:包括加工中心、计算机数控、自动装配等;工程技术信息的分系统: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计算机工艺的辅助设计、数控程序的编制等;质量信息的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质控、三坐标的测量机等;管理信息的分系统:包括物料、经营、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2.3有关智能制造的应用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商品制造技术不再是简单的对商品进行设计以及制造,它已经从最原始的商品概念设计发展为一系列商品的集成活动,所以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制造技术是一个把信息处理与功能体系结合起来的多功能技术,也可以称为智能制造技术,这个是一种融合了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制造技术的先进技术,他不仅具备了某一部分专家的智能功能,还能对自身的运作状态进行监视,能够及时地对故障进行预测并且在出现故障后马上做出应对措施[3]。相较于传统的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最先进的一点则是它有着自主组织、适应、学习能力,是以往每一种制造技术所不能具备的。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智能技术有:智能机器人、智能式故障诊断以及维护系统、制造单元控制系统、智能式CAD以及智能式CAPP,这些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智能制造系统的运用从最原始的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制造以及加工过程控制、产品生产计划及其材料处理、企业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等技术自动化方面,延伸到其自主组织能力与制造环境的集成化层面。总而言之,智能制造系统能给制造技术带来质的飞跃,并且其前景广阔,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有必要将其融入自身机械制造环境中。

2.4虚拟化的应用

虚拟化的技术通常包括当代制造工艺、计算机的图形学、人工智能、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其中主要以计算机的系统建模及仿真技术为根本,而构成的一种综合多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技术[4]。虚拟制造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与信息技术,以全面仿真实际活动中的制造过程、信息以及人事物等,便于发现问题以及选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而实现产品的一次成功制造,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要抓行业、抓试点,抓好互联网+制造业的关键环节。

具体讲,培育智能制造有五个关键点:一是数字化研发设计;二是把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到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第三个关键是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推广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等; 第四个关键是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第五个关键是制造业产业链的网络化、社会化和服务化。

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 资源的开放共享,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企业通过云服务平台随时获取全 生命周期服务,实现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

智能制造:

解放落后生产力的曙光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部分小微企业发展中困难增多,主要表现为要素成本较高、市场开拓乏力、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有效提高自身素质等。显然,信息化技术的充分运用正是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最为有效的手段,迫切需要借助丰富的社会服务资源,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代制造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正日益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很落后的局面,正陷入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当下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制造业若想改变落后的现状,必走要走两化深度融合之路。

怎样促进两化深度融合?重中之重就是要用智能制造技术改变传统工业技术,从而有效地提升生产力水平。智能制造技术将是数字化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即采用智能的方法,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工艺、智能加工、智能成形、智能装配、智能管理等等,进一步提高设计制造管理全过程的效率。

智能制造技术是信息化手段与制造技术融合的产物,是两化融合的具体体现。智能制造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逆向工程(RE)、快速成型(RP)、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这些环节构成了数字化制造技术链。其中,除了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环节相衔接的数字化生产加工设备外,绝大部分都能够利用计算机设备、加上各种专用工具软件系统来完成。

众所周知,对于急需转型,亟待创新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高昂的软硬件成本。在传统模式中,企业建设IT系统需要相当高的投资,其中主流计算机辅助研发工具软件及其运行所依赖的高性能服务器价格昂贵,而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成本,鉴于此情况,智能制造技术只有大型甚至是超大型企业才能够用得起,而在我国工业70%以上的广大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上存在壁垒。怎样才能让中小制造企业能够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也受益?

助力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势在必行。在此情况下,中小制造企业急需能为其数字化制造提供服务的新模式出现,“工业云”应运而生。“工业云”可以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拿来即用”的服务,按需付费,能够大幅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门槛,能够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加入使用先进制造技术的行列,使其驶入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从而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明确提出,以两化深度融合试点为抓手,继续引导新的发展方向,重点推进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智能工业试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试点、国产软件应用试点等工作;以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为动力,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发展,重点推进工业云创新行动和信息技术产用合作专项;其中,工业云创新行动是工信部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云”不可一蹴而就

“工业云”究竟离我们有多远?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走进中国千千万万家中小制造业企业,彻底改变制造业落后的局面?如此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哪里寻找突破口?或许“工业云创新行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工业云创新行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6+1专项行动”中“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其围绕两化深度融合整体工作部署,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前工业企业内在需求而提出的一项试点工作,也是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

在问及开展此项工作的初衷时,工信和信息化部信软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健伟说:“‘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工作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力量,依托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这一载体,加强区域内相关软件、专业技能、行业规范、国家标准等领域专业资源整合,开展一系列的工业云应用推广和创新服务活动,可探索出一条政府、工业企业、IT企业、服务机构协同协作的工作模式,提高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可持续性,取得更好实效。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认识到,工业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投身工业云建设的人们应当‘站在复兴大业更高起点’上,这绝不是一项‘短平快’的‘政绩工程’。”

“工业云”:

前无古人的创举

工业云建设的难度在于它本身就是创新工程,世界上鲜有先例,这是为了适应中国大面积工业化发展而必须采取的手段。既是创新工程,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建设时就更需谨慎,就更要有可执行的方案和切实地行动推动其落实。否则,再好的设想也只能是空想,只能是纸上谈兵。据悉,未来将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模式。

第一,建设区域“工业云”服务平台和服务内容。各试点地方依托当地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当地的“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平台要结合当地企业的需求,基本能够实现在云端为试点省市不同水平层次的企业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协同营销等软件服务,面向区域和行业的设计标准、零部件图库、设计案例等资源库服务,面向区域和行业的互联网社区服务,以及知识云、智能制造集成一体化以及培训服务等。同时,各试点省市还需要结合行业的特征,联合云平台服务商,整合区域内相关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全面梳理行业内的专业知识、行业规范、国家标准、设计模型等专业内容资源,完成其数字化转换和平台共享,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工业云平台的内容资源。各试点省市组织管理并运营区域工业云服务平台,充分运用政府专项资金、采购服务、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为当地的企业提供工业云服务。

第二,开展“工业云”服务的应用推广系列活动。主管部门将统筹安排和指导“工业云”服务系列应用推广活动,各试点省市可结合地方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交流互动、专业培训、成果应用展示、工业产品3D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工业云”创新服务推广活动,推动工业云平台快速高效地发挥作用。

各试点地方工信主管部门联合云平台服务商、两化融合支撑单位等相关组织,制作并提供在线工业云知识库和标准教学课件,定期举行在线培训;划分区域、行业、专业领域等板块建设工业云互动在线社区,企业可实时在线交流获得专家意见;依托培训资源和培训团队,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两化融合、工业云等系列培训;积极开展或参与工业产品3D设计大赛,利用平台知识资源和即时访问,为参赛者提供设计工具、设计资源、3D打印和加工服务。通过这一系列推广培训活动,提高区域内企业对两化融合和工业云平台的认识,明确各区域工作重点、方法和路径,发动更多企业参与到工业云创新行动中来。

此外,王健伟提议,有条件的地方要构建区域“工业云”体验中心。有条件的试点地方成立和运营区域工业云体验中心,直观呈现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工业流程和效果,对先进的工业云服务模式和云服务内容进行展示,全方位立体呈现工业云创新服务价值,并能够支撑面向企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等的相关培训。

试点省市提供体验中心的建设场地,依托云平台服务商等专业力量,提出并实施体验中心的场地布置、软硬件环境建设方案,结合当地的装备制造产业特点,购置和完善体验中心的工业云内容,包括符合典型工业业务和管理流程的软硬件设备、集成信息系统,以及先进适用的工业云产品和工业云服务,并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真实的工业环节运转流程展现。各试点省市统筹安排体验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组织各项参观和培训活动。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核心竞争力;宁波

智能制造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与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必要举措,是抢占智能经济发展新机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必然选择。为此,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课题组侧重从如何实现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的视角,开展了宁波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并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智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宁波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一)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方向路径

逐渐明晰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智能制造,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为契机,研究制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和产业政策,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明确了以“3511”产业体系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7个、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项目13个,推动“机器换人”技改专项项目1200余个,行业区域覆盖广泛,示范作用明显。

(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初见成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和“国千”专家甘中学博士、杨桂林博士带领各自团队相继落户宁波,宁波智能产业研究院、宁波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装备国家检测中心、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等一批创新平台崭露头角,引领宁波企业实现了从最初的技术引进、模仿跟随式创新,到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在新材料、智能装备等细分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区域集聚加快形成

镇海炼化、海天塑机、上海大众、宁波吉利等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初步呈现。宁波均胜、舜宇集团、弘迅科技、慈星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加快智能化转型的同时,逐步发展成为本土智能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各地积极抢滩布局智能制造产业,余姚千人计划产业园、杭州湾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北仑智能装备研发园等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

(四)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造产品”到“造装备”,宁波制造产业链不断向智能制造核心产业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成套智能设备、伺服电机、数控机床、精密轴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580亿元。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余姚,全市共有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100余家,部分企业已初步具备机器人研发生产能力,大正机器人、伊泽机器人等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初创型企业发展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拥有企业数超过350家,宁波正逐步成为国内物联网器件和设备生产的重要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大数据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

二、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制造基础有待夯实

1.智能制造基础比较薄弱。“两化融合”仍处于“单项应用业务基本成熟、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的集成提升阶段初期,制造业企业总体仍处于1.0、2.0、3.0并联发展的阶段,已经达到3.0水平的企业凤毛麟角。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不足、智能装备集成能力不强、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低成本加工模式较为普遍,智能化改造升级成本自我消化能力不足,4.0技术成了1.0工厂的不可承受之重。2.品牌品质基础不够扎实。智能制造装备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配套不齐全,品牌品质标准认证体系尚不完善,不少制造企业的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工厂智能化程度不高,在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担水劈柴”的地位和“微笑曲线”的低端,品牌品质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宁波在制造业品牌建设方面与杭州差距明显,在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评选中,我省共有11家企业获评制造业单打冠军,其中杭州八家,宁波仅有两家,这与宁波作为“全国品牌之都”的地位极不相称。3.信息基础设施亟待优化。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于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引进大型公共数据平台不足,现有宽带网络容量和多业务承载能力有限,工业企业信息数据安全保障形势严峻。

(二)发展层次亟待提升

1.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鼓励大企业、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突破、替代进口的发展氛围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构成智能制造装备和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化进程缓慢,缺“核”少“芯”问题突出。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以及精密成套设备长期停留在“引进”阶段,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产品仍然大量使用国外软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高端产业低端化苗头显现。2.创新驱动支撑力度不足。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缓慢;另一方面,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实施“边缘创新”策略,主要关注产品改良,原创性不足。总体上,宁波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不及深圳的1/4、杭州的1/2,也落后于南京、广州、西安、成都和武汉,全球专利布局处于绝对弱势,突破国际垄断技术的能力不够强。同时,企业更重视以土建投资为主的“硬投入”,而对品牌、知识产权、智能化研发等“软投入”则不够重视。3.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缓慢。一些本土大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观望以待,对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鲜有布局,“大而不强”特征较为明显。对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本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的培育相对缓慢,尚未出现可以比肩深圳中兴、杭州海康威视、青岛海尔、佛山美的、珠海格力等名企的“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引进力度不足,落户宁波的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相对较少,难以为宁波制造企业树立标杆样板。

(三)示范引领有待加强

1.智能制造标准指数缺位。一方面,由于“智能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界对智能制造的理解、界定尚未形成共识,权威的智能制造产业分类目录和产品标准体系尚未制定出台;另一方面,能够对智能制造发展起到反馈、评估、引领作用的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难以科学反映宁波智能制造所处方位和发展水平。受此影响,不少企业对“智能制造”认识不清、方向不明,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效果大打折扣。2.智能制造实施路径不明。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总结、推广步伐还不够快,适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实施路径较为缺乏。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性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稀缺,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等新技术尚未推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应用较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还未形成机制,制造企业探索差异化智能制造路径困难较多。3.智能制造文化引领不力。一方面,由于实体制造业利润微薄,而开展智能制造投入巨大,“脱实向虚”诱惑不断,即便是少数专业专注的“工匠企业”,对资金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的智能技术研发和智能化也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各类媒体对坚守主业、不断追求工艺完美和产品极致的“工匠精神”、在细分领域能够引领国际一流品质的“工匠企业”宣传不够,宁波尚未形成“工匠精神”培育、传承、弘扬的社会环境,全社会理解、支持、尊崇“智能制造”的文化氛围淡薄。

(四)服务保障亟需优化

1.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不足。能够为龙头企业开展智能技术创新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的公共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集成软件、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中介咨询、工程服务、专业公司等优质供应商较为紧缺,数据智能应用服务平台缺乏。部分本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虽然能提供局部的智能化改造服务,但系统化方案解决能力依然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需求。2.国际技术合作服务乏力。当前宁波开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的平台较为缺乏,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驻华机构及驻外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支持企业参与跨国招商、跨国并购、跨国研发的力度不足,难以引进、消化、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为我所用。

三、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智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强基工程,打通智能制造承载能力的“卡口”

1.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短板精准发力,矢志不移推进“强基”工程,着力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四基”工程化、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狠抓管理提效、工厂升级,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踏实补好2.0的课。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推动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弯道超车”,加快实现从2.0向3.0、4.0的过渡。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借鉴杭州加强“中国制造2025”质量品牌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工匠型”企业,引导制造企业加大专利品牌标准等“软实力”投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宁波产品”向“宁波精品”转变,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省级技术标准的制订,形成一批能够代表“宁波智造”、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以此推动宁波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建设跃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宁波制造”的品牌价值和整体形象。3.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宁波”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拓展宽带容量,提升多业务承载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网络宽带设施建设,完善匹配工业控制系统标准的信息网络。着力加强公共场所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园区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云平台与工业宽带的对接,着力打造“网+云+端”的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本土工业软件开发企业,鼓励研制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强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管控,确保智能制造信息安全。

(二)主攻替代进口,抢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风口”

1.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面向宁波智能制造重点发展领域,针对制造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路线图,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面整合创新链、超前布局产业链、不断完善服务链。前瞻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新兴磁性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关键基础件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工作母机先进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先进感知与测控、控制与优化、建模与仿真、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孵化、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应用,提高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水平,形成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支撑能力,提高智能技术国产化水平。2.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广泛参考国际先进城市开展技术创新的探索实践,借鉴运用上海、深圳等城市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的经验做法,依托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引进共建计划、国际创新资源链接计划、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加大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知名科研院所的引进力度,推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人才、研发团队和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宁波集聚。统筹整合全市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孵化平台、科技大市场等存量创新平台,在紧跟智能制造发展前沿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点突破关键领域、核心装备和基础工艺,把宁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的“策源地”。3.培育智能制造领军企业。通过出台鼓励科研院所以技术和研发成果入股企业等激励政策、建立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技术与资本市场紧密对接协同发力机制、优化创新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等途径,释放创新体制“红利”,吸引西门子等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来甬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和140余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建设高端技术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智能制造“领军企业”队伍,发挥“领军企业”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裂变带动作用,引领广大中小微企业向“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使更多的企业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三)强化示范引领,明确智能制造突破提升的“方向”

1.强化智能制造标准指数引领。尽快组织部门、专家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标准的研究力度,加快建立产业分类目录。成立一批质量认证机构,着力在新材料、光学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研究制定一批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并争取上升为“浙江标准”和国家标准,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借鉴宁波具有国际航运影响力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的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开展智能制造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力争在全国率先“智能制造指数”,使之成为评价、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2.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一批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分行业建设一批示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着力打造一批智能技术研发示范企业,把部分智能制造基础和环境较好的县(市、区)、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试点示范项目的积极引领作用。3.突出智能制造文化引领。大力弘扬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借鉴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大力挖掘宣传方太厨具、江丰电子、均胜电子等宁波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先进典型事迹,全面总结提炼推广“黄大年精神”,丰富宁波智能制造文化的基因。积极借鉴温州筹拍《温州一家人》系列电视剧的成功经验,筹拍以茅理翔父子、姚力军、王剑锋等一批企业家坚持创业创新、深耕智能制造的艰辛历程为背景的电视剧,增强宁波“智能制造”的自豪感、荣誉感,树立以开展智能制造为荣的“智造文化”,引导制造企业深耕智能制造,持之以恒走“专精特新”路线,打造智能制造“百年老店”。

(四)优化服务保障,消除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弯道超车”悄悄来

我国现代造船业起步晚、准入低,造船模式主要源自学习借鉴日韩,虽然目前已是全球造船体量最大国家,但离第一集团的造船强国还有相当大差距,而要短时间内赶超它们似乎几无可能,除非有打破悬殊的技术基本同处起跑状态。今天,中国造船业有幸迎来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代,那就是智能造船。如果能快速掌握这种最新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中国造船业就必定能在生产效率、成本管理、经营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彻底弥补。纽波特纽斯船厂总裁Matt Mulherin对未来智能造船进行了形象描绘:所有在建船舶的设计、检验状态、材料需求清单及其状态和位置等信息统一存储于中央计算机系统,不同领域的团队成员设计不同船舶时可调用或添加信息,船厂全面连线,通过数字化制造实现精益造船、均衡生产。业内认为,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谁能在智能制造等技术开发与应用中拔得头筹,谁就可能从传统的制造、经营、管理模式下突围,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业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可以说,智能造船的浪潮已迎风掀起,而“弯道超车”的机会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智能造船模式,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政策,并将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确定为我国船舶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首家企业,大力营造船舶智能制造氛围。今年初,工信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印发《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D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把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正是这样,我国智能造船逐渐铺开,许多船企主动介入并初见成效,如中船重工建成了国内先进的高技术船舶分段制造数字化车间、金海重工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船厂……工信部自去年也开始向船舶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加紧编制《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推动我国造船业智能制造整体水平进步,造船效率和质量接近日韩水平;用10年时间赶超造船先进国家。

最大限度提质增效

之所以开展智能制造,除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应对社会需求多品种、小批量、高品质发展趋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忠钦说,船舶智能制造不仅将工人从“苦、脏、累、险”的作业环境中解脱出来,也将推动造船工业朝着安全、经济、环保、高效、舒适的方向发展。智能造船的优势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达到实时感知、优化决策、动态执行。这显然使得造船业从依赖经验走向基于科学。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建造每修正载重吨,韩国需消耗15.5工时,日本消耗9.7工时,中国则需要35.4工时,效率仅为日本的1/3。此外,我国造船质量整体较低,仅设计差错率就是日韩同行的10倍。对此,我国船企想方设法扭转这一劣势,但一直难以从根本上提质增效。实践证明,打破传统作业模式,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既是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大连船舶重工数字化生产车间为例,通过配备多种焊接机器人替代分段焊接人工作业,其分段建造效率提高30%,车间能耗降低10.8%,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30%。

智能制造并非简单地仅仅作用于船舶生产线,而是触及船企方方面面的提升,不但推动船舶制造设计智能化、产品高质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销售网络化,而且为船企彻底提高质量、效率、效益提供技术和系统支撑。

智能造船的核心是全链条协同

船舶行业具有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特点,要求生产作业系统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智能,而智能制造的核心则是“从设计开始到工艺生成到物资供应系统到制造车间到测试和最终交付的全链条协同”。这就要求船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集。与此同时,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要实现全链条协同,大数据的集成和应用至关重要。在信息化时代,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不仅向各层面各要素渗透,促使相互间和谐作用,而且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众所周知,造船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且不说其涉及的航运、配件、机电、钢铁、化工、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充满各种复杂而变数的信息数据,就说它包含的设计、采购、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等环节也离不开数据应用。换言之,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应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这正如南通中远川崎总经理韩成敏所说,造船业推进智能化,关键在于大数据的支撑。

我国离智能造船有多远?

当前,国外先进造船企业正处于由“工业3.0”向“工业4.0”推进的阶段,普遍使用了数字化、自动化和精益生产等技术,实现了厂域空间全网络覆盖及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反观我国船厂在数字化、自动化、精益生产等方面基础薄弱,总体上处于“工业2.0”阶段,如日韩船厂自动化率已经接近70%,而我国骨干船厂的自动化率最高仅为20%左右。正因为我国造船业数字化工艺设计能力严重不足、船舶建造装备与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造船过程管控缺少有效数据支持及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集成度低,业内出现了一些悲观言论。有的说,智能制造并不适合造船行业,不能盲目跟风。也有的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大投入和长时间探索才会有成效。甚至有的还以原熔盛重工数字化造船项目的失败为教训。

但事实上我国智能造船就在眼前,不是说基础条件差人一截,我们就离智能造船遥不可及,就凭目前国内成功开展智能制造的例子也足以说明这一点。诚然,我们的先天不足注定了需要更多付出和更强的机遇把握能力。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涛说得好:“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或是增加几台自动化设备就能实现,需要一个短板一个短板地补齐。”我国应该借鉴韩国经验,重点突破三大局限:一是在装焊、管系、涂装、大分段合拢等方面开展“机器换人”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和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建设。三是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优化生产方式、投资方式、管理方式和商I模式等。这其中引进和培育造船、管理、信息和数据库等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则是“重中之重”。

循序渐进“三步走”

既然智能造船宜早不宜迟,而我国现有造船设施和技术又与介入智能制造尚有距离,我们就应战略上坚定不移实施,策略上循序渐进,不能妄想一口吃出胖子。对此,中船重工先行一步,目前已通过厂所合作、研用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我国船舶智能制造装备国产化和柔性制造新模式。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内企业 机电一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电一体化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使机械制造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机械制造从“电气化”迈向“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使机械制造工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国内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是指引进电子技术,改革主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动力功能和控制功能,在机械装置领域中运用电子化设计和软件,实现了系统的综合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学科,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多种技术的相互配合,使多种技术手段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制造工业的效率与效益,是一种集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一体的科学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微处理机为技术核心,实现了计算机、数据通讯、工控机、仪表、显示装置等技术的有机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合并与组装的方式,实现了机械制造的综合一体化,保证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质量和精准度。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智能化控制技术

现代机械制造具有高速化、大型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需要,需要积极引进与推广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由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组成。目前,智能化控制技术已经在国内机械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企业的产品设计、控制、生产、设备和质量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开放式控制系统

开放式控制系统是目前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开放式结构系统支持一种信息交换的标准规程,以此来规范系统设计,实现机械产品的互换和兼容,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1.3 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中央计算机、现场控制计算机、智能控制单元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中央计算机的指挥形成分级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对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操作、监视与分散控制。

1.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通过CIMS将经营、管理和控制过程连成一体,实现全过程、全局化、一体化的控制与管理。在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中,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经得到全面的应用与推广,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

1.5 交流传动技术

交流传动技术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交流传动技术也会朝着直流传动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矢量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作用,

1.6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通过连接仪表与控制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数字式、多站式传输,突破了传统的信号传输技术,实现更多信息在控制系统之间的双向传输。

2 国内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械制造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机械制造技术具备逻辑思考、自主决策、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如CNC数控机床就能够实现人机对话,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机电一体化中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小波理论、灰色理论、分岔与混沌等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2.2 数字化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机械制造的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技术能够增强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能够提高机械制造过程的维护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同时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操作。

2.3 网络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运用局域网和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家用电器的网络化。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家庭网络可以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为一个整体,使人们能够便捷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好处。因此,机械制造业也必须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使人们更便捷地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网络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2.4 模块化

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很多的种类与生产厂家,需要开发标准化的单元模块,如动力接口、机械接口、环境接口,这样就能够促进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的开发。

2.5 微型化

微型化是随着精细加工技术的进步而兴起的,可以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机构、微型执行器、信号处理、控制电路、接口、通信、电源为一体,同时可以批量制作,提高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效率。

2.6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逐渐重视人的感受与体验,产品也具备人的情感和智能,同时使产品色彩与造型与环境相协调,使用户享受机电一体化产品。

2.7 带源化

带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自带能源,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很多自身带有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大容量电池,能够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因此,带源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方向之一。

3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机械制造业也将不断吸收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机械制造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刚.浅谈国内企业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2]潘莉莉,杨东震,杨永良.现阶段我国企业中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1(05).

[3]刘智勇.实现企业机电一体化促进机械制造业发展[J].大观周刊,2011(10).

作者简介

杨勇,男,汉(1972,10-),湖北省黄冈市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汽车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器等。8篇,参与课题2项。

智能制造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弱电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方向;应用

Prospects weak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s analysis

Han Zhi-bin

(Spring of He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eak intelligence system with weak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focus,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brought to the hospital weak intelligence system.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eak intelligence of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Weak engineering;Weak intelligence systems;Direction;Application

1.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及应用重点

1.1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四大类,共四大类15个子系统,营造了面向大众的人性化就医环境,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优化管理、控制运行、便于维护、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及安全可靠的工作、生活环境。

1.2 弱电智能化的应用重点。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计算机的信息。

(1)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总设计。总体设计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关键与核心所在,设计必须保证符合弱电工程的基本规范,符合国家或地方出台的标准,满足智能化建筑的功能要求。

(2)弱电工程承包商的选择。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标志就是弱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承包商的选择是整个施工的关键所在。施工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承包商的选择。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通常由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有机的“集成”。

(3)弱电工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系统维护和管理不仅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并且是智能化建筑的业绩与成果、投资回报的基础。

2.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医院的建筑发展方向就是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4C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图像显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弱电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实现了最优化组合,也为建筑物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合理、节能、舒适的环境。毋庸置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医院建筑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对我国医院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必须严格执行及采用国家规定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大力贯彻与坚持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从而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质量。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2.1 营造了方便快捷与舒适整齐的环境。患者进入门诊大厅通过导医图及显示系统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医院基本情况、科室分布、医疗专家、各类收费标准、医保政策等信息,大楼内运行的OA、HIS、LIS、RIS等信息系统将门诊、急诊、病区及检查检验等各项操作全部数字化。从优化流程、方便病人的角度出发,将门、急诊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检验、取药及治疗等医疗行为均集中在1~5楼,且标志清楚、流程合理,保证了各项功能的良性运作。在门、急诊候诊区及公共区域,安设置了多媒体、有线电视及背景音乐系统,电视节目及背景音乐烘托出了一种轻松和谐、舒适安逸的就医环境;各挂号处分别设有自助挂号机,病人可自行选择挂号类别;一卡通系统一次缴费,多次(执行科室)费用确认,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及等候时间;门诊大厅、急诊室、检验科分别设置检验结果查询与打印系统,患者根据需求可随时查询或自助打印结果报告单;手术视教监控系统可向病人家属(根据需要)提供观看手术过程的个性化服务;楼内设有自助银行、小商品超市及快餐服务区,人性化服务周到、便利、快捷。

2.2 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IBMS实现了建筑物内设备的自动检测和优化控制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一是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在总控中心的BAS工作站上,管理人员可以对所有被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对大多数设备进行人为控制或由系统自动记录保存,无须专人到现场抄录,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成本明显减少,系统采用远程网络自动化监控和有效调节,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减少能源浪费。

2.3 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医院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即现场区域控制、计算机局域网通讯,最后进行集中监视、管理的系统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各关联子系统之间的互动集成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在中央工作站上集中监视和联动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3. 弱电智能化应用展望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在建筑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医院、银行,企业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来说较为普遍了,所以,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其在银行,企业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应成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的建筑中已很普遍,因此,弱电智能化建筑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是今后的大力发展方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给医院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为医院营造一个现代化的、快捷方便的、舒适的环境,为医院的集成化管理提供便利的、高效节能的条件,更易于医院的设备设施维护。

4. 结语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不仅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更需要设计人员严密细心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到人、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关、肩负起安全责任,切实把建筑安全放在首位。

总之,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在医院建筑中的规模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就医环境。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在设计医院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建筑时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为医生的行医和医院的高效管理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的号召,努力提供易于控制的、高利用率、节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士廉.编制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的若干体会[J].制造技术与车床,2004,3.

[2] 赵晓红.如何做好设备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标书[J].山西建筑,2003,3.

[3] 张鹏.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质量监督[J].安徽建筑,1984,4.

[4] 弱电设备的防雷农村电气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03).

[5] 朱炎.机械系统工程(第一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