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技术创新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措施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健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制度关注和重视只能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果和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健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将理想转化成现实,通过资金环境的优化来提升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来,进而对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户;人力资本;技术采用;技术扩散
中图分类号:F323.9;F325.15;S-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36-05
Distribution of Farmer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and Adop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ZHANG Ben-fei
(Leshan Normal College, Leshan 614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While applying Western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ory in adop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question why some farmers adopted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earlier than others when they had similar conditions lik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duction scale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should be resolved firstly. The differences in adoption of agricultu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 of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mechanism how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distribution determining the delay betw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ts adoption was explaimed.
Key words: farmer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technology adop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关于农业技术采用(Technology adoption)问题,国外的研究者往往强调信息的获取[1-4]、农户生产规模以及信贷约束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5-8];国内学者应用西方的农业技术采用模型分析中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微观机制时必然会遇到此类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农户生产规模以及信贷等约束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为何一些农户能较早地采用某项农业新技术,而另一些农户却采用较晚[9]。本研究从中国农村农户人力资本差异的角度分析农业创新技术的采用,同时解析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采用之间时滞产生的原因以及时滞长短的决定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农业创新技术采用模型
根据熊彼特的定义[10],技术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的最初商业化过程,即建立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函数和供应函数。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则指的是一项农业新技术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进而被广大农户所接受、采纳和使用的过程,该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后续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相对创新而言的独立的技术传播、推广和扩散过程。农业技术扩散的结果是一项农业新技术为更大范围和更多的人所接受使用。这种农业新技术有两种具体形态,一种是农业新技术方法,如适时播种与灌溉等;另一种是可以作为新生产要素投入的农业新技术产品,如新化肥与新农业机械。本研究主要讨论后一种形态的农业新技术在初期的扩散与技术采用。
我们可以从农业新技术产品供求两方面展开讨论,一方面从新技术产品供应方而言,厂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从新技术产品需求方而言,农户追求家庭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等价于农户家庭生产目标函数最大化[11]。假定农户的惟一差别在人力资本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令普通农户的人力资本hc=1,在时间t的工资率为Wc(t),农户i相对于普通农户的人力资本为hi,lnhi~N(u,σ2),人力资本hi的工资率为Wi(t)[12,13],则有:
Wi(t)=hi·Wc(t) (1)
假定农户的家庭效用函数形式为:
U=■e-ρtu[C(t)+TN(t)]dt (2)
式中ρ为贴现率,则农户瞬时效用函数为:
u[C(t),TN(t)]=lnC(t)+αTN(t),α>0 (3)
式中α为弹性参数,若农业新技术产品可替代性越小,则α越大;C(t)为农户在时间t的消费(不包括新技术产品),TN(t)为农户在时间t对新技术产品的购买(即采用某项农业新技术),由于新技术产品购买的不可分性,故有:
TN(t)=0,t<τξ,t≥τ (4)
式中ξ>0,农户在时间t=τ以价格现值P(τ)购买新技术产品,家庭需要确定购买新技术产品的最佳时间τ,农户决策问题可以表示为:
maxU[τ,hi,P(τ)]=■e-ρtlnC(t)dt+■e-ρt[lnC(t)+αξ]dt (5)
st ■e-ρt[C(t)dt+P(τ)]≤■hi·Wc(t)e-ρtdt+Wealthi(0) (6)
1、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要素禀赋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路径是由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世界农业技术的变迁历史就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6%,因此,日本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采用化肥、良种和水利等技术,走的是节约土地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要素禀赋特征刚好相反,人少地多、资本丰富,因此,美国采用了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缩小,加之农业自身的粗放式经营,致使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性矛盾越发突出。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方式不仅生产和交易成本高,影响劳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而且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致使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2、我国农民时间经济价值提高的实证分析工资数据是衡量国民时间经济价值最有效的指标,但是对于我国农民真实的工资数据搜集起来非常困难,因此,笔者引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关于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以及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来反映我国的城乡收入水平,进而衡量我国农民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因为一般而言,人均收入基本能反映工资水平,二者呈高度正相关。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改革开放20多年前的9.65倍;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改革开放20多年前的9.54倍;城镇居民家庭1978年的恩格尔系数是57.5,2010年为35.7,降低了2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为67.7,2010年为41.1,降低了26.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为小康,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人民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大,则说明人民生活越贫困。我国人们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不仅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衡量,还可以通过我国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看出。从生产方式来看,传统农业技术状况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农业总产出增加缓慢且主要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而现代农业中的化肥技术、机械技术、灌溉技术等使得农业总产出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生活方式来看,节约时间的生活用品不断涌入我国人们的家庭,由最初的洗衣机、高压锅等到如今的私家车等。各种节约时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农民技术创新选择的内在需求分析
1、农民技术创新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民直接劳作于农业生产的前沿和农业科技应用的终端。农民的主观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是否被采用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诸多因素导致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农村总人口的89%,文盲占9.56%,较低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二,农民从传统观念出发,他们会比较新技术与传统作业的投入产出比,客观上造成了农民采用新技术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农民认为采纳新技术的预期收益会小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从而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有效需求降低;第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这是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户越有能力增加投资进而采用新技术来扩大经营规模;第四,农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也是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留守,这部分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很低;第五,市场秩序不规范也降低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一些技术供给主体缺乏商业道德,急功近利,往往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种子、化肥,使得农民对新技术望而却步;第六,因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农民增收缓慢,加之农业家庭人口多,负担重,致使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严重匮乏。
2、农户预期收益分析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农业风险、供求关系、农产品的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等。而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给农民带来的预期收益比较中,对农民影响最重要也最显著的一个因素是农户的经营规模。一般情况下,人均耕地量和农户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预期收益为农产品的单价与农产品的数量的乘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而单位面积的产量也相对稳定,所以最终农户的预期收益由土地面积决定。很显然,农户的预期收益和土地面积也呈正相关关系。正常情况下,生产规模和人均耕地量成正比关系,人均耕地量越大则生产规模越大,总收入也就越大。因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起作用,农民的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递减,此时总收入也开始递减,在图中表现为一条先递增后递减的曲线,如总收入。在其他影响因素中,如受农业风险、供求关系等影响,农户的预期收益将降低,表现为曲线总收入2向曲线总收入1下移。平均收益或边际收益也呈现出先递增后递减的曲线。
3、农户预期成本分析技术创新能否得到农户的采纳,还取决于该项技术的成本大小,若成本超过收益,农户肯定不愿意购买这项技术。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如厂房、设备、广告费等。由于固定成本在一定阶段的不变性,所以随着农业产量的提高,对应的单位农产品固定成本下降。比如当一项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为1万元时,若只生产出一个单位的农产品,那么该农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即为1万元。如果生产1000个单位的农产品时,那么该项技术的单位固定成本即为10元。因此,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该项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之间呈反相关关系。可变成本指随着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比如说原材料、燃料的消耗等。提到可变成本,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边际成本,它表示每增加一件产品所对应的成本增量,即单位可变成本。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变化规律是:刚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减小,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开始增加,表现为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由以上分析可知,总成本的变化也遵循先减少后增加的规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先递减后递增,致使农户经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也呈先递减后递增的规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农户的预期成本,比如说非农就业机会。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时,经营农业的机会成本提高,增加了农户的预期成本,反之亦然,表现为总成本曲线的上下移动。
三、农业技术创新推广路径探析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力一旦被推广应用,并与具体的物质生产相结合,就会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和推广。而一项技术创新能否得到推广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供给主体和技术创新需求主体之间的矛盾,因此,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1、加速构建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农业技术需求的主观诱致性力量的分布特征不均衡,东强西弱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地区差异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时,要充分重视这种技术的空间运动特征[11]。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为主,这些农产品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契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力量,盘活科技资产,鼓励公共研究机构和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以公共研究机构为主、私营公司为辅的公私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东部地区主要以生产甘蔗、香蕉、茶叶、油菜、菠萝、哈密瓜等经济作物为主,且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观诱致力比较强,因此,东部地区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应以上海和其他东部沿海城市为示范,努力扩大城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鼓励龙头企业、个体种养大户、外商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等多样化的方式联合创办现代农业科技企业。比如山东省莱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就是玉米良种创新的成功典范。
2、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农业技术进入农业生产才能将技术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在技术进入和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受到各个环节、各个行为主体的影响。农民文化科技水平对农业技术应用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往往造成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投入、滥施化肥和农药等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另外,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民的预期收益由土地面积决定,土地面积决定着农民的经营规模,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证农民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进而提高他们的有效需求,同时加强农村市场中技术市场的建秦文:农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推广路径探析设,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3、合理安排农业科研投资的优先次序国家公共农业科研投资应该向以下投资项目倾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品,如水稻和小麦;保障国内口粮和纤维需求的战略性产品,如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对贫困和边远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农产品,如甘薯、土豆、其他小杂粮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国家战略性贸易农产品,如水稻、棉花、大豆、主要园艺作物品种、猪、家禽等;实现基本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业机械,如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由地方公共研究机构负责的地方性特色产品,如甘蔗、甜菜、小米、高粱、地方水果、蔬菜、中草药、牛等。中央政府应该更多地把投资集中于以下产品和研究领域:战略性农产品,如粮食作物、棉花、畜禽产品、水产品;高技术和高投资风险技术,如生物技术。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的农业研究领域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地方优先需要发展的技术;贫困和边远地区有利于脱贫的技术。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1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综合现有资料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少,李万君和李艳军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和风险的总结研究,确定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企业主体意识较低、创新水平不足、市场环境复杂等风险,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肖更生等人则确定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共存在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政策等10个风险因素,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管理策略。高启杰通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从自身和外部环境2方面进行建设,以保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现有研究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对企业面临总体风险的研究。美国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中,产品技术失败率仅占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率的22%,另外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占据总体失败率的14%,剩下的63%则是市场营销的原因。尤其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营销市场的变化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因此,从市场和营销角度来说,积极明确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有效确定农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本文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决策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农产品生产阶段、市场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结合50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政策、经济、自然、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风险情况,利用样本收集和量表分析的模式,同时借助SPSS计算工具确定市场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进而确定2种风险因素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新型科技产品往往无法站到合适的市场,利润低下、分散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对于科技成果的把握进而也不利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创新决策阶段,市场风险得分在7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6分以上,生产阶段再次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接近9分。创新决策阶段,消费者和市场潜在能力对新型技术应用具有直接影响;研发阶段,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该新型技术是否具备市场推广空间和利润空间,因此同样需要面临市场风险。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则需要考虑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2.2营销风险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型产品的特殊性,其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而提高市场的产品接受度。创新决策阶段,营销风险得分在6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5分以上,生产阶段则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更是达到8分以上。由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表明,营销风险直接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推动新型技术和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其知名度,而且会对企业后期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影响。
3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考虑
3.1提高市场营销风险意识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决策制定阶段,即需要将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企业需要转变只重视生产的营销理念,在追求产量第一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利用成熟的营销手段、充分的市场预估等,借助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进而帮助企业激发总体生命力,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于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再次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促进新时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应用和发展。
3.2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做好市场环境的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市场环境调查,集中于对我国当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现有农业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利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企业所在地域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明确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合理发展依据。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企业运营制度、企业基本规模、企业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条件等的调查,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创新基础。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调查,了解农业企业现有市场运营条件,进而保证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3.3完善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
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商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的转化,提升商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进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新型技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展开。从商品策略来说,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可以利用粗放农业、多种经营的模式,实现商品的组合营销;引进新型农产品品种,并结合地域条件进行模仿创新,加速当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产业,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观光产业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动力支持。从营销策略应用角度来说,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尽快熟悉新型农业企业技术;保证科研人才工作动力的持续性激发。当然也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现有人才结构,促进科研氛围的形成;利用广告策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也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
3.4强化市场营销重点内容关注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为提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重视市场经营过程中潜在市场容量的开发,同时及时把握消费者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着重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重视企业营销推广能力的提高。而在创新技术决策方面,则需要以消费者需要为准绳,以市场需要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加强对于该阶段重点内容的关注,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力度,满足消费者的新型消费需要,当然也为企业后期技术调整和研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万君,李艳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风险、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2]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3]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
[4]张艳玲.关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关键词: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的产业,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不断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们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样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经历了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布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几个阶段,尽管曲折艰辛,但是还是推动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一、东部沿海农业近年发展情况概述
(一)东部沿海省份农业对沿海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是农业产值最高的山东省,2011年全省也才3900多亿,而以经济发达著称的浙江省,全省农业总值区区1500多亿,和福建不相上下。东部沿海的农业产值偏低,在GDP中的贡献不强,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匹配。
(二)东部沿海农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个省市,但是由于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农业比重更小,以城市为主,故不采用三市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7省农业平均增长速度在4.0%——4.4%之间,除海南省因为基数较低而增长速度稍微好一点(均速6.56%)以外,其余6省平均增长速度只有近4%,落后于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
二、农业发展问题:系统论的视角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在1932年提出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系统论给我们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农业当然是一个系统,要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其结构、动力、要素几方面都得到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农业发展动力、农业发展的业态三个维度就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动态结构。 这三个维度必须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才能切实地推动沿海农业的持续增长。
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农业自身内在的基本矛盾无疑是其根本动力,但是从表象上看,推动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却是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可以作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致使农业主体改造对象能力的提高。
所谓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结构造方式,从数量上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结构往往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农业系统的结构就是其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况。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系统的主结构,是农业的骨架。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业系统内部要素发挥作用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
业态是农业的外在表象,也是农业系统依赖的载体。什么样的业态才是最理想的形式呢?一个耗能最少、有利于能量的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农业业态才是最好的选择。业态的优化是最直观的的外化表层。
动力、结构、业态三个向量相辅相成构成农业发展的一个三维立体。
三、东部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立体”路径探讨
(一)农业发展结构的优化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农业发展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对各种资源和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就是把农业内部各个比例协调好,使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源、要素能够优化调配,使农业内部各个行业互相依赖,互为所用;对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指的是国家层面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包括政府根据国内市场形势和国际形势变换所采取的一系列价格、利率方面的优惠措施等。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农业要素的链结与构成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要实现农业内部要素组成结构的合理化,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以“一次性”开发的方式让资源枯竭。寻求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农村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协调,既弥补由于某些部门的滞后发展所造成的木桶短板,也要遏制某些部门的不合常规的发展超过市场需求的所谓“长处”。
(二)农业发展的业态优化
仅有结构的优化,对于农业系统来说,还是不够的。还得从农业的业态上下功夫。农业的业态是农业系统的载体。生态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可供选择的优质业态。
东部沿海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这将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遏制这一现象,必须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由于发展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源性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使农业发展后劲增强。
白和盛等人对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麦双链型“草-鹅- 稻+鸭”生态农业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示范,分析了该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稻-蛙”模式中 经济效益达2163~4693元/亩,而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 经济效益仅2607 元/亩,“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而且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
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畜牧业。目前消费者喜好无公害产品,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农业技术保障体系是发展生态的技术支撑。完备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等方面,农村基层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所需要的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三)农业发展动力的优化
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把新发明或新发现引入生产体系,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的农产品或生产方法的产生,到普遍推广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一系列的活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指政府、企业、公众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政策、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三个要素,在这3个要素中,只有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因为政策因素经过一定时期后会进入稳定期;劳动力和物质投入对农业推动的顶峰期则已经过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发展一定阶段后,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支持农业的各种政策因素的逐步到位,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措施保证:要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改善农村信息条件的作用;改革政府公共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农业研发投资比例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左右;提高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引进农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
参考文献:
1.白和盛, 张家宏, 王守红等.草- 鹅- 稻- 鸭”生态农业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
2.赵宇,信惠雯.浅析农村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1).
3.赵详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1(1).
4.张富刚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5.周丕娟.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6.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2).
7.于娟.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初探[J].经济师,2011(1).
关键词:农户需求,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模式
“农民富,则农村富;农民发展,则农村发展”,只有让农民掌握并应用科技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以农户技术需求为主导,是因为农户对技术的需求是科技支撑体系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涉农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双轨制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依据权属关系和应用效应可将一般物品与服务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涉农技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属于“半公共物品”,这对于涉农技术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而言,对于具有“半公共物品”性质的涉农技术就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而应在政府的引导、监督下,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引导和调节涉农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分配和应用。这种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涉农科技支撑体系符合中国的国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这种双轨制的运行机制下,还要注意对于不同类别的涉农技术应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依靠不同的涉农技术科技支撑组织来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避免由于受到农业宏观政策目标的限制,导致政府过于重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而忽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其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作用。
只有明确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随时对涉农技术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协调起来;明确彼此不同分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二、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生产力的动力机制
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生产力的动力机制,可区分为拉力机制、推力机制和耦合机制[1]。拉力机制是涉农技术需求方,即农户在科技带来农业增产、增收的效益驱使下,产生了对科技的需求,进而通过科技支撑体系引导涉农科技创新主体转向农户需求,以农户的科技需求为中心进行科技创新。推力机制是涉农技术供给方的动力机制。由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涉农技术传播、扩散不同于工业等其他技术传播、扩散。涉农高新技术的扩散是直接输出某种新农业技术,把生产农产品的整个技术和生产过程转移到某一区域,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传播、扩散。由于技术市场自身存在着风险性以及自然环境的多变性,因此,采用涉农高新技术必然存在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所以,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撑和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耦合机制则是涉农业技术的需求与供给双方之间因相互联系促进的涉农技术开发与应用[2]。从根本上讲,涉农技术需求方为了获得科技创新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引起的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是科技创新传播、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
因此,构建以涉农技术使用者,即农户系统为主导的科技支撑体系动力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价值观、知识、劳动以及农民科技创新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境、条件以及权利,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互相学习的机制,将现代科学知识融入推广活动中,最终达到使农民理解、接受并自觉运用农业新技术。
三、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生产力的环境机制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城乡之间、各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依然存在不平等竞争,这种不平等竞争,在“涉农”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涉农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面临着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法制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乏,随意违反合同和协议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关键,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法制环境维护经济公平竞争。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我国涉农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除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以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据测算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有85%左右的缺口,为此,政府应鼓励开辟多种融资、投资渠道,建立技术创新基金、风险基金来引导和调动市场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但由于涉农科技同时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单纯依靠市场无法满足资金的全部需求,也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因此,要大力推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风险投资做补充,银行贷款作保证的科技支撑体系的融资环境[3]。
制度环境建设。制度对科技支撑体系能否顺利发挥作用以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制度环境建设已构成科技环境传播、扩散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等。
基础环境建设。基础环境是一个区域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载体,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包括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合作平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科技投融资、科技成果交易等公共平台建设以及必要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科技示范园及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指导培训及教育机构和其他相关的硬件条件设施。
人文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社会文化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最终是为人服务,需要创造良好的对科技创新者和使用者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环境,构建和营造对社会对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科技支撑体系的人文环境建设除了要营造一个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氛围外,还应该注重营造对科技创新成果使用者以及科技支撑体系构成人员的尊重的良好环境。
科技支撑体系的行政和组织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的模式是多元化的,而且多以市场机制的运行为主,但行政和其自身的组织环境仍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一个国家用于科技支撑体系运转的资金是有限的,必然要求提高其运转效率,一方面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要提高体系工作的运转效率。提高资金周转率要受到行政环境的制约,而提高体系工作效率要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因此,建设好行政和组织环境对提高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态环境。涉农科技研发与科技支撑体系的运作普遍受到农业生态环境的制约,这也是农业科技区别与工业科技的一个重要体现。没有好的农业生态环境,难以培育出世界通用的作物品种。多数国家都尽量在各种生态环境建立研究站,以便使作物品种适应各种生态环境,以研制适宜推广和应有的农业新科技。科技支撑体系同样需要这样的农业生态环境,可以开展普遍适用或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传播、扩散。
四、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生产力的运行模式
我国现已形成包括政府为主导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涉农科技支撑体系。这些科技支撑体系互相补充,既是对政府主导的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政府主导的科技支撑体系所不能替代的。
以政府为主导的涉农科技支撑体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涉农科技支撑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传播、扩散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核心力量,现已形成了一个从上至下基本完整的体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撑体系和农业经营管理体系。该支撑体系以国家农业宏观政策为目标,按照事业单位的形式管理,采取项目推广、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兴办经济实体等模式,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和创收三种渠道。
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主的科技支撑体系模式。该模式产生于之后,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由农民自我提供涉农科技支撑的服务组织模式。协会会员一般以农民技术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为骨干,按照自愿、自主、互利的原则广泛吸收农民参加,是一种介于政府支撑体系、企业支撑体系和农户之间以及政府科研支撑体系和农户之间的一座桥梁。协会主要功能体现在组织管理、承担技术转化和指导以及信息咨询等方面,对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功不可没。
农业企业型技术支撑体系模式。该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企业生产活动而发挥企业农技传播、扩散的体系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产品加工型+农户型;二是涉农企业。在前一种形式下,企业为赢得生产利润不断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为了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跟农户签订生产合同,由农户按照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农产品,从而顺利地把农业新技术推广给农户,最终这些农产品又将作为加工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而被销售。在后一种形式下,企业通常在从事生产或销售农药、化肥、农机具、种子或饲料等生产资料过程,为了提高其产品的销售量和树立产品品牌,而采取多种形式如散发技术宣传材料、聘请专家做咨询、讲课等向农户介绍其产品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从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推广效果。
农业教育、科研型技术支撑体系模式。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近60所,中等农业技术学校360多所;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院所1200多所,这些科研院所在提供农业技术支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途径:一是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一方面,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技术需要,指导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二是技术咨询服务。由专家学者组成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发展规划;三是技术开发与成果转让。以市场导向,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同时对现有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进行转让;四是技术入股。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参股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结合;五是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本单位人财物等条件,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
总之,我国的科技支撑体系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以农户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型多元化模式转变,只有适应并满足农户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涉农科技支撑体系的作用。
作者单位:于桂娥,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刘洪彬,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常向阳,戴国海.技术创新扩散的机制及其本质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45-47.
[2]刘辉,李小芹,李同升,郭庆仪.农业技术扩散分析――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2-24.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打破林业发展瓶颈,促进林业向数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目前,林业中无法避免的病虫害带来的破坏、成活率低、授粉率低、水腐烂根、花期受损、缺少光合作用等十分严重。我国林业也大多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对于林木作物的温度、水分、养料、日照还无法达到精准化控制。林业技术创新改林业管理模式粗放型为集约型,改模糊化、经验化为数字化、科学化。即在林业管理中要使用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管理设备,对林园的水分、温度、养料、日照进行直观的测量,准确把握并分析出此阶段作物所需的外部环境及肥料供给,并给出合理化意见,对所缺或过剩的元素进行调节,使林木管理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处理。因此,林业合理使用创新技术,可打破林业发展瓶颈,促进林业向数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减少人力浪费,提高林业人员素质结构组成
林业因其工作量大,工作重复性和不可掌控性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林业技术创新的融入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加大可操作性,从而减少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林业人员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素质较差,工作中大多凭借多年积累经验,科技投入林业,势必带来新鲜的血液和高科技人才,从而带动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入,提高了林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更使林业人员从组配上得到提升。
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可持续发展,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
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在促进林业发展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就是保护环境,因此出现了可持续经营技术、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防治技术、森林资源培育技术、重大森林灾害有效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林业创新技术,这些技术的目的都是把自然环境与林业从相互影响变成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生态系统、动植物多样性系统、林业系统、可循环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和谐统一。
改变被动角色,引领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