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1篇

1.导言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患者年龄往往较大,病情变化迅速且病程长,在住院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与风险因素,增加了医疗过程的不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护理问题,例如用药问题、饮食问题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制定出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2016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5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9±3.9)岁。

2.2 方法

2.2.1 调查方法。全部患者都应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在对患者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3.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呼吸科常规医疗服务方法进行管理,严格执行诊疗工作及护理工作规范。观察组则在日常医护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3.1 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医护人员特别是新入室的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还有欠缺,安全操作规范有待提高,因此,应增强法律意R教育,通过讲解呼吸科工作特点、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及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使工作人员明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工作中风险事件高发环节及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风险判断、评估能力及防范意识;另外,安排科室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综合业务技能的培训,对新入室的实习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对全体人员实施集中学习和分批轮训,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3.2 规范、细化操作流程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操作流程规范、专科操作守则、质量标准等操作规范与流程,并将其细化和具体化,制作流程图,详细备注易引起不良反应、意外事故等的关键环节,使操作人员加深理解,提高警惕,同时建立活动记录表,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实行全部医护人员参与的质控体系,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质控力度,健全质量调查体系,设定专项管理人员,每月进行具体风险项目的跟踪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处理,从而实现动态监管,将安全管理贯穿于住院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尽早规避风险。

3.3 加强对风险事件的事前控制与管理

对临床中危机事件进行评估,找出潜在因素,针对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进行事前控制,做好安全意外管理。对意外事件的高危患者,入院时即加以评估,床头设立警示标志,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获得其配合;改善就诊环境,完善病房的床档等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在卫生间、热水房、走廊等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适当安装扶手等,保障患者人身安全;严格掌握诊疗、护理规范,熟悉各种适应证、禁忌症,在准确评估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操作;加强外出管理,对外出患者采取实名登记制,独立活动时均需家属或专门的医护人员陪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4 强化对不良反应和院内感染的管控

建立院内感染管控小组,协同医院管理科进行管理,监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治疗进展及医护操作,记录院内感染发生和可能发生情况,每日总结,分析得出诱因,讨论应对策略并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宣导,确保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明确科室环境管理、器械管理、手卫生管理、抗生素使用管理等方法规范,对患者的不耐受情况、需特别注意情况设置标志,从而引起接班人员的重视,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4.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是运用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分析和消除不安全因素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决策、组织、控制等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由于医疗环境安全的客观要求和医疗技术的复杂化,安全管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施安全管理首先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端正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及时发现并尽快予以处理,同时因其涉及到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故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安全管理 。为此,本研究针对以上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采取了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规范和细化操作流程、加强风险事件事前控制与管理及强化不良反应和院内感染管控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①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及技术操作水平,改变了过去的风险控制与己无关思想,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的安全管理局面 ;② 优化了管理制度与流程,使管理工作程序化,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③ 通过对安全工作中薄弱环节的风险防范,医护人员风险意识与防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推进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真正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医疗环境,投诉、纠纷事件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与日俱增,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是运用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分析和消除不安全因素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决策、组织、控制等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由于医疗环境安全的客观要求和医疗技术的复杂化,安全管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施安全管理首先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端正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及时发现并尽快予以处理,同时因其涉及到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故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婀娜,胡伟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4:91-93.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2篇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非安全因素的威胁,这无疑影响了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长期、安全、有效开展,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和非安全因素的不良影响,就要积极思考科学的解决方法,采取一些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可以从组织机构、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入手:

1.1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1.2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第一,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第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形成安全责任机制,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三,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例如:人员操作权限管理、用户等级制度等等。

1.3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与使用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合理的安全技术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确保网络功能合理发挥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先进安全技术的引进与实施,增设更多的安全技术约束项目,来维护系统的安全,例如:口令保护。可以通过对口令设置密码;身份确认机制,也就是通过设置验证码、数字证明等来进行身份认证;不断更新升级各种杀毒软件,创建牢固的防火墙系统,病毒扫描仪等来保护信息系统;将用户的主要信息,例如:通讯号码、网络信息等收录下来,并创建预警机制,全面监督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2建设与维护安全信息系统中的注意事项

2.1要在安全的基础上来分享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目标与作用就是实现信息的方便传输与共享,然而,不能因为单纯为了维护系统安全,就避免信息的分享,失去了分享功能的信息系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可以以部门为单位实行权限管理,也就是说每个部门只有权力对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改与更新,每个部门的数据库都要设置专业科员与部门领导,在二者的共同制约监督下,维护本部门信息安全,当出现其他部门要求信息分享时,必须经过领导以及各层科员的审核,这样就更加维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2.2创建紧急避险策略,应对危机

信息系统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解除了人工工作的困难和不便,然而,机器运行下的系统管理也难免会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威胁,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甚至会造成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或者整个信息系统的崩溃,使正常的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起来。因此,要提前制定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紧急措施,做好应急准备,确保灾难或危机发生时,能够积极应对。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㈠医院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㈡医疗事故、重大影响医疗纠纷发生率较上年度下降,控制处理及时率达100%。

㈢特种设备定检率100%,凭证运行率100%,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培训率100%,持证率100%。

㈣认真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急性职业中毒死亡人数控制在0以内。

㈤按省企业生产级别评定标准(二级)940分以上。

二、工作措施

㈠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医疗安全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全体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认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㈡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科室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要召开1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每季度对水电、消防等重点工作开展1次工作检查,及时自查自纠和整改安全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要分别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将医院安全生产纳入各科室的季度考核,并直接影响到当月的奖金,要求各科室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分析查找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㈢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各科室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制、安全生产审批制、安全生产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等“五项”制度,健全、完善、落实门诊、住院、财务、保密、车辆、防火防盗、毒麻药品、放射物品、高压容器、建筑工地、实验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定人定岗,明确岗位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

㈣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每年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一系列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理念,做好以《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积极组织开展2次以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基础知识的培训,邀请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员到我院开展安全讲座,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律安全意识,认真做到人人过关,扩大职工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面,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培养全院做好医疗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劲氛围,形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㈤进一步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1.加强对医疗检查、治疗仪器设备,氧气瓶、高压氧舱、锅炉、消毒压力锅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配电室、电梯等水、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放射源、毒麻药品、生物制品等重点行业、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卡制度,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保管、使用、登记、检查、维护等各项规定,做到一患一卡,整治到位,一险一卡,监控到位,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医院将以消防安全工作为重点,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健全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器材使用知识的培训,保持消防通道、绿色通道通畅,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并做好检查维护工作。

3.加强门诊、住院、医技等办公用房及职工宿舍等房屋设施、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4.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救护车及公务用车的车辆管理制度,加强公务用车、救护车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确保用车安全。

5.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继续加强以病历质量为重点的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规范执行医疗护理技术常规,落实医疗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医疗卫生质量和医疗安全。继续加强医院执业行为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的诊疗科目及诊疗条件行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从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核,严把医师、护士准入关,取缔非法行医。

6.医院将结合院长责任目标任务,继续观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职业健康体检和监护等工作。

7.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健全完善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重大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援水平。积极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各类重大突发事故进行紧急医疗救助,防范和降低人员伤亡。

三、工作要求

1.各科室要结合院部文件,根据科室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明确本科室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科室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于1月20日前将本科室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报安全生产办公室备案。

2.请各科室每季度末(20日前)将安全生产自查情况上报院办;同时于6月20日和1月20日前将安全生产工作半年总结和年终总结上报安全生产办公室。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4篇

 

为全面提高我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按照大检查的要求我院立即组织召开了安全大会,传达县卫计局安全指示精神,现将我院2018年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按照县卫计局文件精神要求,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院“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了本院“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了本次活动工作。

二、突出重点,落实整改

各科室均能根据大检查范围、内容,全面、彻底的组织开展大排查,不留死角。并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同时限期进行了整改,扎扎实实的把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在边检查边整改的同时,不断优化了医院安全生产环境,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三、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1、为有效开展医疗安全生产工作,医院成立了院长上官书章为组长的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订了一系列医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2、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总结评价,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并针对问题认真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 、开展了医疗安全教育工作。适时组织职工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4、完善了医疗事故纠纷防范处理机制,对医疗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排查,及时处理化解了医患矛盾。

5、大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2条,分别为:

(1)未对灭火器进行安全检查

(2)四楼天台杂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安全隐患,在7月31日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卫计局。

四、院内感染预防进一步得到落实

我院成立医疗垃圾、医疗废物处理领导小组,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对一次性注射器的毁型、浸泡和焚烧处理,并做好登记。加强了传染病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认真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加强值班,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5篇

1、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系统的建立,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发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以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2、一旦发生不良事件,立即组织对病人的救治,以便使对病人的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组织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3、向院领导提出建议,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满足临床所需,改善护理人员超负荷运转所埋藏的安全隐患。

每月由护理部或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我们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以不计名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填写、计算。病人对护理人员投诉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即根据事件发生次数与同期内的病人数进行计算。护理质量评分每月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二、结果

病人对护理人员投诉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

三、讨论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6篇

将时间拉回到2015年11月的厦门,浙医二院的管理者们在“大型公立医院JCI标准的实践”分论坛上,为与会者呈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管理之课。

王建安:连续性诊疗破解碎片化服务难题

一直以来,浙医二院都在坚持走品质之路,坚持患者与服务质量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品牌医院。

谈到医院精细化管理,王建安认为连续性治疗是最重要的,即患者的就医全程是否保持连续性。“目前,在中国不少医院的诊疗过程是碎裂的。所谓碎裂,是指医疗人员之间、患者诊疗过程的不连续性,我们叫做‘缝隙医疗’。在管理过程中,医院一直在营造患者的有机无缝隙对接。这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他阐明连续性诊疗之于精细化管理的价值。连续性诊疗或称无缝隙医疗,是优质医疗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时间结点的连续性、员工之间的连续性,以及不同物理地点医疗内涵的连续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优质医疗的较好表现。

在浙医二院,精细化管理主要落脚于四个方面。

第一是正确地识别患者。从2010年开始,浙医二院识别系统将原有患者病案号改为“姓名+编号”的方式,保证了病案号的唯一性。这不仅是为保证医疗安全,而且有助于患者得到连续性照护。

与此同时,医院以患者的身份确认为轴,将接诊、检查、诊断、治疗乃至随访等一系列医疗服务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性诊疗,贯穿患者就诊全程。医院对患者身份错误所致的伤害实行“零容忍”,通过患者病案号的唯一性,辅助实现患者医疗就诊的连续性、准确性与便捷性。当然,实名制挂号推行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医院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增强病案号管理,真正实现全部病案号的“唯一性”。

第二,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全院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急救、转运、全程照护,因此如何做到无缝链接是非常重要的。在患者转运系统方面,医院拥有浙江省唯一已启用的急救直升飞机停机坪和世界领先的方舱救护车,配备院前、院中实时对接信息化系统,并建立了立体式快速转运通道和专用电梯,确保院前转运的全方位保障。其中,一站式急诊中心的应用也是连续性照护在空间上的重要保障。

在应急呼叫系统建设上,浙医二院也实现了无缝链接。全院开通24小时应急专线,并设置统一急救广播代码。由于部分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支持,所以2011年医院建立了999院内急救系统。几年来,医院999急救成功率持续上升,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全人全程照护和服务。全人全程照护,实际上就是无缝隙医疗,也是连续性照护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最初的院前预约诊疗,门诊急诊、检查检验中的无缝候检,到住院手术,直至患者康复出院后的随访和全程管理,整个过程体现的都是连续性诊疗中的质量与安全。在临床路径管理上,坚持推动标准化诊疗,加强临床路径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沟通,促进疾病不同诊疗团队和区域的连续性。

第四,借力于“互联网+医疗”,建立大陆首家四级远程医疗网络服务体系,并在国内最早提出了世界远程医疗网络服务,开展门诊化的国内外远程会诊服务,与国内187家医院开展合作,进一步辐射到县医院和乡村卫生院。

陆群:从细节抓感控 促医患安全

当前,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

医院感染防控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面广,涵盖医院范围内的所有地方和全部人员。由于医院感控人员有限,在全院进行感染防控工作难度大。因此,浙医二院转变了感控工作思路。“我们通过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发现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作出风险评估。根据国内标准+国际指南+医院特点,采取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用监测数据说话,通过干预措施努力降低感染风险;单一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从人治到法治到自制等几个方面。”陆群介绍说。

浙医二院坚持感控工作与临床工作相融合,开展目标性监测,并探索干预措施。如开展SSI、CLABSI、VAP、CRUTI监测,并实施BUNDLE干预措施。在CLABSI防控措施中最大无菌铺单已从ICU扩展到麻醉手术部,在全院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感染率明显下降。对MDRO开展监测,采用电脑提醒和监督隔离落实工作,特别是对MRSA、VRE、CRE的监控,努力降低感染发生率。每季度全院进行多区域追踪监测,全年约达800次;对重点科室采取重点追踪,如ICU、手术室、血透室等;定期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如水、消毒液、内镜、透析液、手术室及供应室环境等。这些措施对感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在各类评审中,无论JCI还是国内其他评审,对细节的把控是医院感染防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很多感控细节,如院内防护用品放置位置、临床科室清洁物品储存、医院的食品安全管理等,都是医院日常工作中所必须注意的。

特别是院内食堂的安全问题,是很多医院没有考虑到的死角。浙医二院感染管理科则将其纳入院内感控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也存在感染风险。感染管理科制定了20多项与食堂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冰箱温度24小时监控、食品有效期等。这些细节方面被归为医院安全的全程管理体系。医院的被服医疗安全也是对感控工作的检验。如医务人员的被服处理、患者的被服清理等,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患者死亡。

差距是从细节开始的,所以不能轻视细节。“一直以来,我院一直关注国家在院感防控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杜绝传染病和恶性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高度重视与支持感染管理部门,狠抓高风险项目,降低感染管理风险,大力营造浙医二院的感控文化,促使医院的感控工作更上一层楼。”陆群总结道。

目前,浙医二院正在开始新一轮的质量改进计划,将继续以安全为目标,调动全院员工积极性,共同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兰美娟总结到:医疗质量和安全就像一个球,只有通过外界的评审和医院内部的举措,才能完成医院品质的管理之路。

李伟:设施管理保安全

医院的安全管理内涵,包括医疗中的“人”和“物”,即人员安全、设施安全、消防安全、废弃物和高危化学品处理的安全等等。其中,人和医疗设施的安全在医院管理中是第一位的。党委副书记李伟从管理目标、管理路径和风险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浙医二院的经验。

关于设施安全管理,浙医二院始终如一的目标是为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和来访者提供安全、功能齐备的支持设施,降低并控制危害和风险,防止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持医院安全有序的环境,确保医疗工作安全有效地运行。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方法和路径。浙医二院的经验是采用6S管理和PDCA的方法,确保持续质量改进,并在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项目,对各部门进行实地追踪,以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医院设施的安全。

在医院设施安全管理的PDCA实践中,浙医二院实行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管理委员会要求,定期审核及定期修订的医院设施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在每季度组织全院范围的巡查,定期向医院质量管理安全委员会呈报,形成有效性报告。

风险管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管理内容,主要是针对医院的风险进行管理、制定计划及分计划,主要分为三大步: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紧急事件应变计划。其内容涵盖安全与防护、有害物质处置、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医疗技术及公用系统管理等。但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明确一家医院或一个部门的潜在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量化的系统性分析,最后决定优先管理次序。风险管理能够通过原因分析,明确降低风险的方法和应对的措施,进行持续的风险改进,以确定和主动减少不良事件,最终降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风险。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7篇

对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首先可根据我国驻当地总领馆经商室获取相关地区环境安全信息,再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确定外部安全风险等级,制定总体安保策划方案。2)在制订安保策划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应优先做好项目驻地外围围墙建设,及时形成封闭独立区域;(2)根据危险等级合理选择安保力量,对于危险等级较高的地区,建议委托国内专业安保咨询管理机构负责管理;(3)对于门卫室、岗哨等重点部位,除配备当地保安外,最好还应配置专职警察;(4)应注重国内工人对当地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方面注意事项培训学习,避免他们与当地工人产生矛盾。

4.6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问题

针对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国外施工人员较多的建设项目,应建立独立的医疗室,配置中国籍医生和国内常用药品,同时还可以委托国内大医院进行远程医疗服务,必要时通过网络视频开展应急救援指导。2)与当地医院建立应急救援响应机制,陆上交通运输困难地区,还应做好直升机救援的预案。3)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应尽早建立专职消防队伍,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车,并严格落实日常演练。

5结语

医疗安全管理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

医疗改革的深入,增强了人们对医疗健康和医疗安全的要求,患者安全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1]。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具有密切关系,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将安全文化这一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因护理导致的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治疗质量。

1 护理安全文化概述

护理安全文化涉及护理文化和护理安全两方面内容,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共有的医疗观,由各要素组成完整体系,如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指的是在现代医疗体制下,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护理文化意识,还要将之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安全指的是护理实施过程中,保证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不受医源性损害,同时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原有损伤的康复能力。在具体实施中,需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模式和工作作风,并建立完善的体制。手术室护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识别、预防差错事故,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功能。在护理服务方面,护理安全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攸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手术是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若出现差错,轻者延误手术,影响患者治疗,浪费手术资源;重者使手术部位出现错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造成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 [2]。所以,手术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随着现代化优质护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的作用还包括:①规范手术室护护理模式和护理质量评估标准;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模式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基点;③为护理质量提供"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的评估指标;④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 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①患者错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正确查对和采用2个标志物识别患者,极易出现接错患者、手术间错放患者等问题;②手术部位错误:由于术前没有标识手术部位,没有仔细核对病历、影像学报告就对患者进行安置,流于形式的进行安全核查,以致手术时手术部位;③用药错误:错误核对药物标识,错误执行口头医嘱,没有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制度;④电灼伤: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手术台金属部件,使用电刀时因含碘消毒液未干燥导致电灼伤;⑤异物意外留置:没有正确操作医疗器械及按照规定清点、查对、放置手术操作相关物品,以致遗留异物;⑥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按照标准对器械物品、手术人员手进行消毒灭菌,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⑦碰伤、坠床。将患者接送出入手术室,或者移至手术台或推车时,由于没有固定好,没有人协助,使患者出现意外,如碰伤、坠床等。

4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观念 在医院文化中,安全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活动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竞争地位。医疗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带领护理人员树立"积极主动预防所有不良事件"的安全文化观念,并在手术室护理中付诸行动。

4.2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 我国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起步晚,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各医疗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为其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与综合考察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方案;术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核查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效果,对手术安全度进行评估。②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护理缺陷登记本,定期汇报总结手术室内发生的医疗差错,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后,及时进行科内讨论,上报特大医疗差错,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警示和约束的护理人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4.3正确使用医疗仪器 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所以,需加强医疗仪器使用者使用教育,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疗仪器操作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供应商需提供医疗仪器操作说明书,使用时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训练护理人员操作常用和急救医疗仪器,使其操作方法正确规范;各临床专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向专业工程师反映医疗仪器使用情况,确保和维持仪器质量和性能安全良好。

4.4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和心理培训 护理人员因学历差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护理人员护理技能难以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而且现代医学和手术科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引入,使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薄弱制约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所以,应根据医疗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有针对性地的培训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技能。并定期开展集体活动,促进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

5 结语

医疗技术和微创外科的不断改进发展,扩展了手术医疗的应用范围。手术医疗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方法,护理难度高,复杂性强,安全隐患高,而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实施场所,手术室不仅配合完成手术,也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因此,建设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有利于激发手术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减少安全意外和护理差错,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