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科学的含义

人文科学的含义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境; 科技英语翻译

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经济逐渐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互相交流,而且在各项先进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科学技术的创新、使用和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地把世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促进本国科技发展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当前,英语不仅是科技创新和发明大国美国、英国等的第一语言,它更是世界性的语言。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出版的科技书籍有80万篇到100万篇,科技期刊有5万多种,会议论文也有10余万篇,标准资料约10万件——20万件。其中,用英语的科技文献占总量的60%以上。到了上世纪末期全世界发表的各种科技文献平均每年约265万篇(种),而其中用英语发表的就占了65%左右。因此,科技研究和科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科技英语的研究和翻译。

根据前人的科技英语翻译理论和科技英语文本的特点,传统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者和工作者主要关注和解决科技英语文本中存在的大量被动句、动词非谓语成分和长句等造成的汉译问题。但是,随着科技英语本身语言、表达形式等特点的变化及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其他因素也被逐渐考虑和重视。其中,科技英语的语境就被众多翻译家们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leech曾表述语境对确定语义的三大作用:1)语境消除信息中的歧异和多义;2)语境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3)语境能提供说话人和作者省略的信息。而具体到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语境对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作用。

科技英语翻译的目标就是要用通顺的汉语言文字客观、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知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来说不仅是翻译的目标,更是翻译基础和根本。如果说文字功力是文学翻译的基石,那么专业知识则是科技翻译的基石。在“专业知识”这块大基石上进行的科技翻译自然受其支持和影响,可以说专业知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来说是范围最大、涉及面积最广的语境。由于不了解或没有充分理解“专业知识”语境而导致的译文不忠实或不准确的例子有很多。例如:

例1, massless particles, including photons, the quanta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others, were mentioned in section 8-8.

原译: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中有所叙述。

由于译者对光学知识的缺乏,导致了译文的“不信”。光学理论告诉我们,光子(又称光量子)就是电磁辐射的量子。因此,原文中的“the quanta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应该是“photons” 的同位语,而不是它的并列成分。

改译: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即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中有所叙述。

例2, if the electron flow takes place in a vacuum, as in the case of electronic valve, the electrons will travel at considerable speed, since little resistance is offered by the medium.

原译:如果电子在真空里流动,比如电子真空管,那么电子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因为介质对电子几乎不产生什么阻力。

将“since little resistance is offered by the medium”译为“因为介质对电子几乎不产生什么阻力”,没有充分表达出原文的内涵。该段谈得是电子在真空中的流动,懂物理的人都知道,真空中是几乎没有空气的。原文中的“medium” 指的是真空。因此,翻译时应更深一步挖掘出原文内涵,将“medium” 进一步具体化。

改译:如果电子在真空里流动,比如电子真空管,那么电子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因此几乎没有空气对电子流动产生阻力。

例3, he took a course of machine drawing.

原译:他曾选读过机器制图课程。

将“machine drawing” 译为“机器制图”,说得是“外行话”。 “machine drawing” 在汉语中有其对应的专业表达制图法:机械制图。

改译:他曾选读过机械制图课程。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中,不论是对句子成分功能的错误判断(例1),对句子语义内涵的不充分表达(例2),还是译文词语的非专业化使用(例3)都是由于译者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语境”的忽略和不重视所引起的。要做好科技文献的英译汉,转业知识这个大语境是必须正视和考虑的。

二、语境对确定科技词汇词义的重要性。

所谓语境,就是指语言所处的外部的和内部的环境。英语是由其基本语言单位——单词所组成的,因此可以说词汇意义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其所在的语境,单个词语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短语、句子,再到整个篇章。而科技英语词汇具有出现频率低、词义专一、词汇来源广泛和数量庞大等重要特点。另外,科技词汇构成法中的借代法和转换法更是使词汇的意义扑朔迷离、难以琢磨,因此,其词汇意义的确定也更加依赖于语境。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词汇含义随语境变化而出现各种变异也是非常普遍的。

1. 语境对科技英语中借代词汇语义的确定。

所谓借代词汇是指一些词本身或其表示的概念和含义是从外来语、人名、地名等直接借用和代替过来而产生过来的。科技英语中,用这种方法构成词汇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例如下面这些就是借代词汇。

robot机器人(源自捷克语robota); satellite人造卫星(源自拉丁语satelles)

alloy合金(源自古法语aloier); silo 导弹发射井(源自西班牙语)

roentgen-ray伦琴射线,x射线(人名);japanner 油漆工(地名)

china clay陶土,瓷土(地名); xerox 施乐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商标名称)

虽然这些借代词汇一旦出现,其科技含义就会相对稳定,但并不排斥他们的灵活多变性,尤其是在当代科技翻译越来越注重美学观的潮流下。

例1,business lobbyists on capital hill are keeping close tabs on what is known as the “family and medical level act”.

“capital hill” 是美国国会所在地,是一地方名词。但lobbyists(说客,在议院院外活动集团的成员)们不可能会对着一个地方进行游说,显然他们的对象应该是这个地方的人。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围绕国会议员进行商界游说的人士,正在密切注意着所谓的‘家庭与病假法案’”。

2. 语境对由一般生活词汇通过转换法生成的科技英语词汇意义的确定。

一般生活词汇是语言的共核,许多科技词汇都是由一般生活词汇转换而成。通常情况下,由一般生活词汇转化而成的科技词汇都与原意有着关联性,但由于科技英语词汇要求其含义准确,所以由一般词汇转换生成的科技词汇的确切含义就必须通过语境来解读和确定。例如:

英语中的“carrier”一词作一般词汇时的意思为“搬运工;携带……的人”,转换为科技词汇后,它又有多重含义。它可以表示“航空母舰;载体;载波;病毒携带者;带基因者”等,甚至是“显微镜载物的玻璃”。面对众多的选择,其词义的确定除了要依据资料的专业这个大的语境外,词汇所在的段落和上下文也是确定词汇含义的重要一环。

“space”一词在日常交谈中指空间、地方等,但在科技英语中,它可以指太空、宇宙等。如space junk(太空垃圾);space cell(太阳能电池)。但是,由于忽略固定的文化和话语语境而造成错误的理解和偏差也是层出不穷。如在美国硅谷地区,有人会问你“what’s your space?”在不了解这一问话独特的文化语境前提下,一些人想到了硅谷的高科技环境,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在问宇宙或电子方面的问题,其实不然。“space”在这里既不失宇宙,也不是空间,更不是电子时空,而是指“谋生的手段”。故该句意为:“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你在何处供职?)其真正的语用涵义有“the living is more than a day’s job.” 即有份稳定的工作。

3. 语境对于其它一词多义词汇词义确定的重要性。

例如:① in the following pages a num

ber of examples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designs will be shown and described.

原译:下面几页将示出和描述一些弹道系统的设计。

在这里,“design(s)”可以明显从句子的结构中看出是一个名词,因此虽然“设计”在汉语中也可以作名词,但却给人以不达的感觉。

改译:下面几页将示出和描述一些弹道导弹系统的结构。

② fighter 一词是根据词根fight(动词:战斗、斗争、搏斗、忍耐)加表示人或物的后缀“-er”构成的,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不尽相同。如:“he is a fighter of the pla.” 应译为:他是一位中国人民战士。而“fighter escort wing”则应译为“护航战斗机联队”。

③ shipment 一词也有若干意义。究竟如何解释,只有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a)shipment is effected during may.(装船);b) we have done our best to hasten shipment. (装运);c) quality must be the same as your last shipment.(船货、到货);d) please extend shipment 30 days.(装船期限);e) shipment by air would be quicker.(运输)。

三、语境对分析和翻译隐含意义时的重要性。

多用主动句、含人称的句子和简单句是科技英语的新特点。加上其越来越受重视的艺术和美学功能及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性,这些都促使科技英语的语义越来越具有含蓄性、引申性和推理性。这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词义、句意和语篇含义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词典所罗列的含义,而是需要译者根据上下文去分析、去揣测、去推理它们的隐含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语境就对深刻透彻地理解原文,准确判断词汇含义,完整表达原文内容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例如:every candidate has its own brain trusts in the process of election. and jourge w bush has the biggest one. (每一位侯选人在大选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智囊团,而乔治.w.布什拥有最大的一个。)

在这里,根据其上下文语境(election)把“brain”所隐含的抽象意义“智力”具体化和明确化了。

尽管科技英语文体以直观、清晰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但并不影响其使用生动的语言,特别是在很多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科普文献中。所以科技英语文本中也常常使用一些隐含意义较深的词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语境是译者需要多加斟酌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与文学翻译一样,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科技翻译旨在准确地传递科学技术信息和成果,它的过程不仅要求译者熟练各种专业术语,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而且要求尽量用词准确、文本专业、行文流畅。这些科技英语的翻译特点及其在两种语言之间造成的翻译障碍都需要语境来帮助解决,毕竟任何词语、语句和段落都必须在特定的联系关系,即语境中才能有确定的意义。总而言之,语境是科技英语翻译不可或缺的参照因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2] 韩其顺、王学铭 《英汉科技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赵萱、郑仰成 《科技英语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 冯广艺 《语境适应论》[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12-217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2篇

摘 要:语义学和语用学是随着解决语言意义而产生的,慢慢地它们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的渗透和扩张。本文拟立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之的区别从传统角度和新模式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区分的意义。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义学和语用学正是伴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着许多相互重合的区间,随着语用学概念的提出,这一直是学术界对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很大的争议。

传统意义:德国人弗雷格认为语词在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语句是语词成真的条件。鉴于自然语言有缺点,应建立人工语言,从而实现完全定义,即每个谓词、关系式或函项词都给每个对象下定义。但讲话者的言说意义并不完全由关系式或函项词所确定,总是存在一些词语和话句字面以外的东西,如指示性、歧义性、模糊性和非真值内容。这样,对符号意义的阐释就分裂为语义学和语用学两方面的研究。

莫里斯第一次把语用学和语义学加以明确阐述:语用学为研究“符合与符合使用者的关系”;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的关系”。后来莫里斯根据行为主义符号理论,重新把语义学定义为“研究各种表示方式中符号的意义”;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研究符号的起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1]卡纳普认为语用学是“以经验为依据,研究历史上形成的自然语言”,纯粹语义学是“研究构造起来的语言系统”。[2]他认为可以把描写语义学(即研究历史上形成的自然语言中词语的定义)看作是语用学的一个部分。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和J.塞尔勒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 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格赖斯把会话交际的内容一分为二:既包含所言(what is said),也包含所含(what is implicated)。所言指话语的语义内容,即句子的字面意义,等于真值条件意义,而其他意义都放入所含(会话含义)中加以解释。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随着格赖斯语用学的发展,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持语义学观点的认为,句子的字面意义就是真值条件内容,因此句子意义决定真值条件;持语用学观点的则认为,句子意义不能等同于真值条件意义,因为句子的语义内容中含有非真值条件内容。 80年代初,列文森总结了语义学和语用学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即语用学从属于语义学,语义学从属于语用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3]

新模式: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从新的思维角度研究两者关系提供了基础。但是一般会话含义的“两面性”促进了后格赖斯语用学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限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帕伯和威尔逊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标准,而是基于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在任何场合下不一定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完全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惟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对克服以往语用理论的笼统性和任意性,使之逐渐成为一门严谨系统的语言科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4]

有些学者又提出“非敏感性语义学”概念,坚决反对语境论的观点,主张一种介于语义最简论和言语行为多元论中间的立场,认为决定语句的真值条件是语境和语法触发的意义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英国剑桥大学语言学家K.M.Jaszezolt认为,列文森提出的默认推论模式具有社会文化特征,忽视了认知在含义推导中的作用,在总结Bach的默认推理的基础上提出“默认语义学”概念,试图把“真值条件语义学”和“真值条件语用学”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称作“并合表征”动态语义学理论。[5]

结语: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布隆非尔德到50年代的乔姆斯基,语言研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句法与语义相分离,随着语用学的确立和发展,格赖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那种认为语义与句法相分离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人们对自然语言意义的理解已经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尽管后格赖斯语用学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面之争仍在继续,观点也存在差异,但是理论之争带来的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和新观念的形成与确立,当今语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观点的多元性、学科的交叉性正是这场争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C.Morris.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1938).Writing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Signs[C].The Hague:Mouton,1971,21-22.

[2] Rudolf Carnap.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2,9.

[3] Levinson,S. C.Pragma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的社会研究 科学知识社会学 社会认识 论陈词认识论

一、对科学知识的不同的解读

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分歧起源于对知识的不同解读。什么是知识?或者说在怎样使用“知识”一词上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大致可以划分为二类用法:宽泛用法和严格用法。所谓的“宽泛”的用法指的是一种引申的用法,这种用法巳偏离了标准的和日常的含义。所谓的“严格”用法,指的是在日常英语中符合某种标准和术语规范的日常含义的用法。这也是在词典中常见的用法。据此,可以在文献中区分“知识”术语的3种用法:(1)知识=信念(belief)。(2)知识:制度化的信念(in—stitutionalizedeblief)。(3)知识=获得辩护的真实信念(iustifiedtrueeblief)。(1)和(2)的用法是“知识”的宽泛含义,这也是知识社会学学者和许多其他研究者(例如,认知科学研究者)所采用的用法。(3)的用法是“知识”的严格含义,也是经典哲学认识论的视角下的知识概念,同时也是“知识”一词的标准的和日常的含义。

在含义(1)下,“知识”将适用于任何种类的信念,而不去考虑其真或假,理性或非理性,得到辩护或未得到辩护的问题。在含义(1)下的个人知识整体就是他的信念的总体,并且,一个社会或团体的知识的整体就是该社会或团体的成员所相信的东西的总体,或他们所赞成的东西的总体。知识社会学、科学论、文化人类学、知识史和其他许多学术领域都是典型地研究这种含义的知识,这种研究通过聚焦于社会或文化过程来研究信念的产生或转换。这些领域里的研究当然地撇开或忽略所研究的信念的真或假、理性或非理性的问题。

如果知识是在含义(1)下的信念,那么对知识的研究就是对信念的研究,这也意味着对信念的原因的研究。如果知识仅仅是信念,并且,如果对知识的研究是对各种信念原因的研究,那么也应当存在着一部分与社会无关的研究。例如,对大脑中生物地具有的诸如感觉机制、记忆机制、计数机制和基本的推理机制的研究。使用这些先天的能力,婴儿构成了关于非社会刺激的感觉信念,例如,关于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的信念。对这些信念的解释似乎并不需要诉诸社会因素。所以,解释为对信念原因的研究不应当仅仅研究信念的社会原因,它也将会去研究信念的非社会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的宽泛用法都将知识等同于纯粹的和简单的信念。许多人对知识做出了额外的限制。这样用法(2),即许多科学社会学家所采用的一种“知识”的含义。根据布鲁尔(D.Bloor)对“知识”的理解,如果个体信念者不属于一个将次序带给认识对象的团体,那么他就不会有知识。知识是“作为一种对世界的集体的表象而呈现出来的,而这种集体的表象又是由个体的表象所构建的。这个共享的世界的表象是群体作为一种习俗所持有的,而不是作为像一组原子那样存在的个体倾向而持有。”这样,按照布鲁尔的理解,惟有制度化的信念才有资格称作知识。谢平(S.Shapin)也有类似的倾向。虽然他谈论的是真理,但真理与知识在他那里并无区别。“对任一团体能够算作真知识的必定是集体赞赏的和集体完成的。所谓赞赏总是依别人眼光看,任何声称某事‘是怎样’的特殊主张的命运从来都不是由做出这种主张的个人所决定的。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可以说真理是一件集体判断的事,真理是通过集体行动而维系的,集体使用它作为判断其他主张的标准。”

在知识的这种含义下,科学知识的所有的解释都被认为是社会的解释。这也是爱丁堡学派和在科学的社会研究中许多其他学者所明确主张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第一,社会对构成了具有特殊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实践担承了全部的责任。第二,科学事业的参与者是由相互协调工作着或争吵着的个体的群体所构成。

正如下面将讨论的,对爱丁堡学派和其他许多派别中的成员而言,“社会因素”通常意味着更加特殊和更加限制的内容。

在含义(3)下的知识是知识的经典定义。主流哲学家(追溯到柏拉图)几乎都一致地认为,单纯的信念或意见对于知识是不充分的,真信念,如果没有得到辩护,被证明是正当的,或者不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通过可靠的方法)获得的,那么它就不能作为知识。简言之,获得辩护的真信念对于知识是必要的。盖梯尔(E.Gettier)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知识所要求的甚至超过了获得辩护的真信念所要求的,尽管人们对额外的构成成份的性质是有争议的。

既然知识是获得辩护的真信念,那么社会因素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一般而言,一种可能性是,信念的辩护状态依赖于形成信念的社会因素。第二个可能性是,虽然辩护的状态完全依赖于信念者的心理过程,但是这些心理过程的挑选和选择则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换句话说,在第二种情景中,社会因素使得个体认知者去配置或不配置产生辩护的心理过程。

二、对科学的经验主义社会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

库恩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包含了一种很强的自然主义。科学的理性被理解为研究在科学史上实际的情境,而不再被理解为由知识和理性的先验概念而产生出来的形式分析。科学社会学家和具有社会学倾向的科学史学家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带任向先验的偏见,对科学家实践的全景进行考查。来自于新一代社会学学者,常通标榜为社会构建论者的怀疑是引人注目的。他们强调,对科学知识生产的理解要求从根本上考察所有与接受科学思想因果相关的因素,而不仅仅是那些研究者认为相关的因素。

在对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中,许多是聚集在“社会建构论”的旗帜下。而在社会建构论中,“社会”和“建构”这两个术语在不同的研究派别中又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建构论者公认那些作为证据的,或作为理性地获得辩护而接受的信念不应靠牺牲其他的因果相关的信念而享有特权,但是他们在哪些信念是因果相关的或者是值得考察的观点上发生了分歧。宏观分析方法,诸如,与SSK强纲领相关的方法,将社会关系看作是一个外在的自变量,将科学判断和内容作为一种因变量。微观分析方法,或者说实验室研究,抛弃了哪种将社会情境与科学实践分离的观点,聚焦于科学研究项目和团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并将研究一生产型团体和研究一接受团体结合起来考察。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 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 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 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 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 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 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 the Future: 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 "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 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 of 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 of serious 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 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 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 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 qualities)。

1975年,Shen 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 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 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 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 & 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 and using 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 & 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 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 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效民. 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1).

[2] 李大光. 科学素养研究[J]. 科普论坛, 2000(9).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1992.

[4] 周超, 朱志方. 逻辑 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5篇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句法的模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的应用能力,句法有一定格式,具有一定的非自主性,根据其句法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模式演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丰富,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是两种相反的语言形式,认知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句法为基本结构,语法与语义,词的结构都有一定联系,是一种有效的结合体。对语义的研究涉及到语法,还受一定语言的环境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 

1.体会性特点。体会性是认知语言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英语翻译观,这对英语翻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英语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与作者需要沟通,进行体会,体会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有体会特征,在教学过程洪,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对英语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体会性特点制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体现,让学生体会到翻译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 

2.互动性特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具有互动性特点,英语翻译本身就应该具有互动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平台进行有效互动,互动是学习好英语翻译的有效方式,翻译者与作者进行互动,能体现出英语翻译作品的原创性,现在很多译文在翻译完成后,没有体现出原创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英语文献的应用最能体现出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互动性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完善其实际应用意义,翻译后能体现出作品的特色,符合现代认知语言翻译观的特点。 

3.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是认知语言翻译观的核心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目标,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英语文献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水平能体现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在翻译前,要对作品的思想,社会背景,应用的意义等要有所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也是对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检验,符合现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 

1.词汇、语句与文章含义的关系。词汇与语义是文章的终于组成部分,对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也非常重视词汇与语义在文章应用的重要性,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与语义,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保障。英语词汇、语句的涵义主要是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是联系英语文献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认知和态度。整篇文章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其表述的内涵是由词汇与语句融合为展现出来的。众所周知,词汇是语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句是整篇文献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语句表述的含义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含义通常不具有一致性,例如使用隐喻后,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就不能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理解。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在进行翻译时,就会对翻译文献的内容产生影响。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地将原有词汇进行理解,将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进行深人的探讨,进而明确作者想要表述的含义。并依照原有的含义在另外一个语境中重新找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代替,进而能保留和传达原英语作品的文献价值。学生要能准确翻译文章,必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促使文章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生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2.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翻译出来的作品不能脱离作者写作的意图,要充分了解文章的语义,是科学的翻译中重要环节,符合现代英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完善其中的应用意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文献中,文本的涵义是相对孤立和机械的。通常情况下,文本自身的涵义要最大化的解释作品原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而对文本的解释要以作品原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标准。但是在不同文章篇幅中以及文学创设的环境下,文本的涵义具有差异性。例如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在表述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不相同的涵义。在翻译过程中,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差异性都要考虑,这是保障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含义,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是一致的,必须深刻理解作者意图与文本含义,要科学的理解其中含义,这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3.翻译者文学加工和内用忠实性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有雄厚的外语理论基础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文化差异性,历史背景性,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上,在进行适宜的翻译,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科学性。在翻译者对英语文献作品进行翻译时,基于翻译者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就使得在翻译后的文献作品与原创作品的含义的有一定的出人性。很多时候翻译者为了能将作品更好的表述出来,很多情况下会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加工。由于对原文内容进行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翻译原创的文献,并非改变原文文本,这种创新后的文献,没有与原文真实性发生冲突,也可以说,对原创文献文字进行加工只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补偿的行为。同时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若要使文本在另一个环境中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不需要对文本的文字进行加工。文字加工是对文本的有效处理,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尤其翻译完成的作品,必须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 

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探索 

1.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是进行翻译的首要任务,翻译不是简单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不是机械的翻译,必须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英语翻译中时,翻译者首先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根据文本语言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应摆脱文字表面含义的误导,通常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对的失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发于和目的语之间有很多相似语义产生的误导,这些语义相似的语言具有隐蔽性,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使得在一种语言下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和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就会很吃力。翻译具有整体性,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国,需要对文章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解,根据作者的意图,有效根据文本含义,科学的,有效的进行翻译,提高翻译的质量。 

2.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为导向。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科学的准确进行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一作者意图就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这需要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翻译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从各个层面进行认知,能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充分了解作者意图,能科学准确进行翻译,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 

3.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创作。在对文学类的英语文献进行翻译时,要将适应主题为翻译的第一要素,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服从原著所要的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在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能辅助读者理解原著的修辞方式,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认知语言学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认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進行考虑文章内容,需要结合作者意图与文章含义,科学有效的进行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谈语域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才智.2015(26). 

[2]王晓燕.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4(21). 

[3]宋薇.概念整合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梧州学院学报.2014(04). 

[4]姚吉刚.象似性翻译观在英语委婉语汉译中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吴晓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与实验分析报告——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 

[6]胡家英,闫卓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6篇

【摘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关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其实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世界的西方大范式。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荷恩等级 会话含意 量原则

会话含意的研究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语用学的兴起正是从会话含意的研究开始的。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讲座,在第二讲中,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及其制约“会话含意”产生的过程。格赖斯首先提出“会话含意”的概念,会话含意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它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语用推理。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作为语用学的主要内容,对话语交际的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任何理论都不会是完美的,会话含意理论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

列文森(Levinson)(1987)提出了他的会话含意三原则: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并于1991年正式将他的三原则称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neo-Gricean pragmatic apparatus)。列文森三原则的形成是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诞生的标志,这一理论的产生使会话含义理论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会话含义的推导摆脱了主观语感臆断的方法,进入客观科学的新领域,这种飞跃的实现主要归功于荷恩等级关系(Horn Scale),列文森将荷恩等级关系作为语用推理的主要契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过于抽象化和程序化,所以掌握起来比较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它的使用价值,影响了它的传播性。此理论提出之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对会话含义的研究,甚至对于整个语用学的研究都是极具价值的。支持与反对都要建立在弄清楚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故本文将对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荷恩等级关系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一、荷恩等级关系的提出

荷恩(L.R.Horn)于1972年最早提出荷恩等级关系的雏形,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荷恩的研究讨论了词语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所有、大部分、许多、一些”这组词存在着语义信息强度的差异,这几个词在语义信息强度上一个比一个弱,其中“所有”的语义信息强度最强,“一些”的语义信息强度最弱,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荷恩等级关系,可表示为。列文森(1987)在论及他的会话含意三原则的时候,对荷恩的这个研究成果作出了规定,并称之为“荷恩等级关系”,所以,“荷恩等级关系”这个术语是列文森提出的。

列文森规定,要使强和弱形成荷恩等级关系就必须符合下面的条件:第一,含强信息的句子必须要蕴涵含弱信息的句子;第二,强和弱要有相同的词汇性质;第三,强和弱要有相同的语义关系,来自于同一个语义场。比如说,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所有”的语义信息度最强,而“细小”是一个语义信息度较弱的词,但“所有”和“细小”这两个词并不能形成荷恩等级关系,因为它们不是来自于同一个语义场。相反,“经常”和“有时”可以形成荷恩等级关系。例如:

(1)小明经常迟到。

(2)小明有时迟到。

例(1)蕴涵着例(2)。如果说话人说出一个弱信息,而强和弱构成荷恩等级关系,强信息的句子蕴涵弱信息的句子,就可以推导出说话人知道较强的信息是不能存在的。通过例子来看,如果说话人说“小明有时迟到”就表明说话人知道小明不是经常迟到,也就是说,说话人知道“小明经常迟到”是不符合事实的。人们要说足够量的话,但不能超量,听话人对所听到的话进行推导时,也是认为说话人说了最大量的话,不能进行超量理解,超量就不符合事实了。还有一种情况主要是针对小句来讲的,比如说“知道”和“相信”可以形成荷恩等级关系。例如:

(3)我知道神是存在的。

(4)我相信神是存在的。

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我知道神是存在的”表示在我的认知当中神是存在的,而“我相信神是存在的”所表达的意思是,神存不存在我不知道,但是我推测神可能存在。所以,说话人说“我相信神是存在的”时就可以推导出说话人不知道神是否客观存在,不知道这个小句是不是客观存在,只是主观上相信而已,这里面就有一个量的关系在里面,“知道”和“相信”存在荷恩等级关系。

列文森提出的其他两个原则分别是: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列文森指出,这三个原则的运用是有先后顺序的,总的来说是量的原则前于方式原则,方式原则又前于信息原则。具体来说,李建华(2007)认为,符合荷恩等级关系的表达形式实行量的原则的推导先于信息原则的推导,其余情况则由信息原则得出特定的理解,除非并存两个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一个有标记,一个无标记,无标记的由信息原则推导出会话含意,有标记的由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运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会话含意。也就是说,符合荷恩等级关系的就运用量的原则,其他的一般情况下就用信息原则,但如果是有标记的,就要用方式原则。以上就是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中三原则对荷恩等级关系的规定和推理运用情况。

在理解上文的基础之上,我们来看一下列文森(1987)提出的~语间能形成荷恩等级关系的条件:(“S”代表语义信息强者,“W”代表语义作息弱者)

为使能形成荷恩等级关系,则:(i)将S,W分别嵌入任意的句子框架A内,得A(S),A(W);A(S)必须蕴涵A(W),表示为A(S)A(W);(ii)S,W应具有相同的词汇性质;(iii)S,W应来自同一语义场。

徐盛桓(1995)认为,列文森提出荷恩等级关系,是为了建构他的量原则,或者说是为了完善等级会话含意的推导,使其发展成为新格赖斯语用推导机制的量原则。量原则规定,“若S,W能形成荷恩等级关系(用表示),则说话人说A(w),即可推导出K(~A)(K表示“知道”)”,即说话人知道强于W所含作息量的陈述是不能成立的。因此,讨论荷恩等级关系,就应在量原则推导的框架之内进行。

列文森的三原则比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更具体,而且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方面来进行说明和推导,增强了合作原则的解释力。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主要是解释特殊会话含意,即非规约性的会话含意,而列文森的三原则不仅能解释非规约性的会话含意,还能解释规约性的会话含意,这是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明显的优势,但它又过于抽象化和程序化,所以掌握起来比较难,这一缺陷降低了他的使用价值,影响了他的传播性。

二、荷恩等级关系的应用

荷恩等级关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含意推导和语法研究两个方面。

荷恩等级关系的最初提出就是为了进行含意推导。徐盛桓(1994)发现,荷恩等级关系还可以提供契机,引发一种含意的否定,体现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增添语言表达的情趣。在中国的语言学家中,徐盛桓是第一个系统地引进荷恩等级关系和列文森三原则的学者,他不仅对荷恩等级关系的原理作了详尽的介绍,而且还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列文森提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的推导机制,特别是量原则的推导,首先是为了适应像“上指”(anaphora)这样的语法现象的研究,因此,荷恩等级关系用于语法研究是它的一个主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运用荷恩等级关系进行语法研究,例如列文森(1987)认为反身代词同人称代词可形成荷恩等级关系,从而建构了推导上指预测的语用机制。Hawkin(1991)认为,英语的两种冠词可形成荷恩等级关系,并据此提出四条说明英语定冠词和不定冠词运用规律的推导规则。徐盛桓(1994)借用荷恩等级关系对英语中的量词及量词的否定用法进行了研究。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国内以荷恩等级关系作为理论工具进行研究的不多,少数的成果也主要集中于对外语的研究,尤其是对英语个案的研究。

三、荷恩等级关系的局限性

尽管荷恩等级关系的提出,使会话含意的推导从主观语感臆断,进入了客观科学的新领域,大大加强了量准则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然而荷恩等级关系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王娴贤(2009)从脱离语境、忽视认知结构的作用、社会变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荷恩等级的局限性。其实对于荷恩等级关系的局限性,不少中国学者也有研究。沈家煊(1997)解释说,在会话含意的推导过程中,不仅有“适量原则”在起作用,而且还有“认知原则”在起作用。熊学亮(1999)从概率性角度出发指出,新格赖斯含意推导机制力图把语用或含意推导用形式化的手段进行描,而所描写的对象却是概率性的,这产生了描段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矛盾。鲍曼(2006)从过于规则化的角度阐述了荷恩等级关系的不适用性。

理论对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会对许多事实视而不见。但任何理论都是有局限的,都是有一定解释范围的,所以,在理论研究方法上,有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理论逼进法。对事实进行观察,从中概括出规则或系统,叫第一理论逼进,把第一理论逼进放在另一些相关事实中去检验,找出规则条件,对已有规则进行修改,形成第二理论逼进,依此类推,得出第三理论逼进、第四理论逼进……直至逼进真理。人类的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向真理逼进的过程。理论逼进法不是前人的论断,而是对前人的论断进行补充、完善。对于荷恩等级关系理论亦是如此,我们了解它、运用它、完善它,是应当走的科学之路。

四、荷恩等级关系的发展

国内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贡献最大的当属徐盛桓教授,徐教授曾于上世纪90年代连续撰写了10篇文章探讨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在这10篇文章当中,以荷恩等级关系为研究对象,对荷恩等级关系进行了大量而详细的阐释与补充。例如,徐盛桓(1995)对列文森的“要求来自同一语义场”进行了修正,修正为“S,W应来自同一最小语义子场”,认为有关词语应是某一层次上的共下义词,而且能够成为共下义词的名词,当然具有相同的词汇性质,所以,列文森的后两条规定可以共同表示为:“S,W应为共下义词”。

很多学者都认同语言使用过程中荷恩等级关系的确会发挥作用,而且荷恩等级关系有助于研究的科学化、形式化、可操作化。因此,运用荷恩等级关系对会话含意进行推导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不断进行理论逼进的过程。

五、结语

上文从荷恩等级关系的提出、应用、局限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荷恩等级关系。会话含意理论是目前进行相关语用研究时较为重要的、也是较为好用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对于其中至关重要的荷恩等级关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原因在于它的抽象化和程序化特征降低了其使用价值,影响了传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荷恩等级关系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用。所以,用它来分析、解释、推理语言现象,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认识语言,也必将有利于人们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

(本研究由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亚语言文化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6AZD050]资助。)

参考文献:

[1]Hawkins.J.A.On(In)definite Articles: Implicatures

and(Un)grammaticality Predication[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1,(2):405-442.

[2]Horn,L.R.Towards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Re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A].in Schiffrin,D.(ed).Meaning,Form,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C].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4.

[3]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Levinson S.C.Pragmatic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7,(23):397-431.

[5]Levinson.S.C P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nding

Conditions[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1,(27).

[6]鲍曼.论荷恩等级的不适用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4).

[7]李建化.信息原则与双关辞格[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2).

[8]沈家煊.语用・认知・言外义[J].外语研究,1997,(2).

[9]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0]徐盛桓.论荷恩的等级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

究之十[J].外国语,1995,(1).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因素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14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03-01

在当前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翻译成为重要的连接沟通的方式。翻译不能局限在语言表面,要在语境中进行翻译,而语境就包含着文化语境。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缺乏对所翻译的语言的文化了解,就无法真正的将原文内容转化传播。英语翻译在我国有着极大的需求,在对外交往层次的提高下,对翻译的要求逐渐提高,翻译教学也要注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并指导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学会对文化因素进行处理。

一、英语翻译中包含的英语与汉语文化差异

1、词汇上存在翻译空缺

两种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色,有的词汇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在另二种语言中可能就不存在,这种词汇空缺有着特定的文化因素的原因,因为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或者文化信仰的不同都有特定的词汇应用,一般只能采用直译,例如过去翻译的咖啡、因特网,渐渐已经成为汉语中的一部分,英语中也有从汉语中借鉴的词汇,包括 gongfu 等,但是也有一部分词汇在翻译中也要特别注释,例如汉语中的属相,就是我国文化中的独有内容,直接翻译会产生较大的问题,需要在翻译时特别予以注明。

2 、词汇延伸存在着翻译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词汇的含义延伸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英语翻译是存在着较大的影响的,同一词义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延伸或者联想的内容,例如英语中的rose一词,汉语里的 “龙、凤”等,都各 自在 自己的文化中有着特定的联想和情趣,这种词汇联想上的含义难以通过直接翻译展现,也难以被另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理解。

3、词汇上下范围表达上的差异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包含着一些具有上下词义的词汇结构体系,在具有上下义的词汇中会涉及词汇的同义,有时也会涉及到一词多义以及词汇包含性关系。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就存在着汉语和英语在上下词义之间无法对应而造成的错位现象,这种错位有时是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例如中国的酒文化具有着丰富的内涵,酒作为上义次,下面包含着白酒、啤酒等词,但是在英语中只有啤酒(beer)、葡萄酒(w ine)、威士忌(w hisky )这类下义词,没有与中国的酒一词相对应的上义词,因此在英语翻译 中遇到 “酒文化”、“买酒 (但不要求买何种酒)”这类词汇翻译时就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词汇,使用下义词作为翻译中的替代,就会造成词义的错位。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也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明确英汉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影响,对于更好的认识翻译和处理翻译都是有益的

二、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汉语和英语之间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但是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处理这种文化因素的方式。从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上来看,对于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因素造成的语言上的差异,作为翻译人员要在翻译时考虑到文化以及读者能够理解的范围。英语翻译教学中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处理文化因素进行指导。

1、英语翻译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原则指导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针对文化因素的影响,要在教学中强化基本的词汇和句法教学,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奠定翻译处理的基础。要在教学中强化英汉互译的练习,进行文化要素的对比研究。同时为了更好的处理语言文化差异,还要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强调汉语言的学习,把握汉语的文化特征,并应用到翻译中,力求形成经典的语言翻译。有意拓展荚语翻译专业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为翻译处理提供背景知识和文化影响的支持,同时也是进行翻译处理的有效的辅助。

2、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处理方法

第一,语言移植的方法。语言中带有文化特性的词汇,在翻译中直接移植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实际上移植不但能够保留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也提供给了读者了解另一种文化的可能,在移植的翻译中,翻译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对于丰富语言内容也是一种积极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在翻译一些成语、谚语、有经典出处的句子中,就要考虑到我国文化背景和文化信 息的传递,除 了要让外国读者领会其含 义,还要注意到句子 中所包含的文化 。

第二,语言借用的处理方式。英语语言中也包含着诸多的俗语、谚语,在翻译中可以借用中国的成语和俗语来表达其含义。借用法在翻译 中的应用要注意必须是在英语和汉语所表达的内容相近,在形象上也存在类似之处时,例如在英语中有“L ike father like son”,在汉语中可以找到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的对应。此外在汉语中有这样的表达,在英语中不存在形同,也可以用形异的方式表达。英语翻译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具体处理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赘述,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要翻译人员反复推敲适用,力求达到含义与文化的同步传递。

翻译是一项集合技巧和多门学科知识的应用型学科,尤其是在社会交往之间加深的趋势下,语言丈化交流之间,除了语义上的基本理解要求,越来越强调深层次的理解,这一深层次的理解,必然包含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必须看到对翻译人才的这一需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在语言中的影响以及体会文化影响下的语言差异,在翻译时渗透进文化因素,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翻译,加深语 言上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辉,闫怡恂.口译网络资源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 李晗佶,闫怡恂.《青衣》英译本的翻译整合适应选择度[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3] 闫怡恂,葛浩文.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