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1篇

1、远在1万5千年前,人类开始萌发图形意识,计数意识。图形意识和计数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度量意识。这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数学这一门学科,包括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微积分、统计和概率等各个分支,且还在不断发展下去。

2、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3、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4、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来源:文章屋网 )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2篇

1994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中,将自然数集记为

N={0,1,2,3,…}

而将原自然数集称为非零自然数集

N+(或N*)={1,2,3,…}.

自然数集扩充后,文[1]中的自然数的基数理论以及其他一些与自然数有关的理论问题随之起变化,这给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将自然数的基数理论讨论如下.

1对自然数的来源的认识

由于自然数的概念是建立在基数理论[1]之上的,基数是由集合对等而来.最初人类对物品的计数,是将物品与人的手指(脚趾)数形成映射关系,物品既然存在“多少”,也就存在“有”或“没有”,“没有”即可认为是空集,其计数应当是零.这就是说,零与非零自然数是人类认识同步的客观现象,而并非是6世纪才有零的概念.也许这就是将零补充到自然数集的缘由之一.事实上,国外许多文献和专家早就主张将零作为第一个自然数.

2自然数的新概念

自然数扩充后,包含了空集的基数,要去掉原有自然数定义中“非空”的限制条件,即定义1有限集合的基数叫做自然数.根据对等的概念,可以建立N与N+的一一映射关系f:

N={0,1,2,3,…}N+={1,2,3,4,…}

由此可见,N与N+有相同的基数,即|N|=|N+|.

3自然数的四则运算

自然数加法、乘法运算义定只要去掉原有定义中的“非空”二字即可,亦即

定义2设有有限集合A和B,且A∩B=Φ(A,B分离).若记A∪B=C,集合A,B,C的基数分别是a,b和c,那么c叫做a与b的和,记作

a+b=c.

a和b叫做加数.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加法.

定义3设有m(m>1)个相互对等,且两两分离的有限集合A1,A2,A3,…,Am,它们的基数都是n.又设A=Umi=1Ai,A的基数记作

a,即有a=n+n+…+nm个,这个a就叫做n乘以m的积,记作a=n×m,或a=n.m,或a=nm.n称为被乘数,m称为乘数.求两个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对于数0,1,补充义定:n和0的积是0,n和1的积是n,即n.0=0,n.1=1.

在上述定义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成立.

关于减法运算的定义,除了去掉“非空”二字外,集合B可以是A本身,即

定义4设有有限集合A和B,BA,若记A-B=C,且A,B,C的基数分别记作a,b,c,那么c叫做a,b的差,记作

a-b=c.

a叫做被减数,b叫做减数.求两个数差的运算叫做减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原定义中要限定“除数非零”即可.

定义5设a,b(b≠0)是两个自然数,如果存在一个自然数c,使得bc=a,那么c叫做a除以b所得的商,记作

ab=c,或a÷b=c.

a称为被除数,b称为除数.求两个数商的运算叫做除法.

4自然数的有关性质

(1)自然数的有序性决定了自然数可以比较大小,即

定义6如果两个有限集合A,B的基数分别为a,b,那么

1°当AA′,A′~B时,a>b;

2°当B′B,A~B′时,a<b;

3°当A~B时,a=b.

自然数有反身律:a=a;对称律:若a=b,则b=a;传递律:若a≥b,b≥c,则a≥c.

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排序为

0,1,2,3,….

(2)自然数的单调性反映了不等量关系中的运算性质,扩充后的自然数其单调性有了局部性改变,即

若a≥b,则

1°a+c≥b+c;

2°当c>0时,ac≥bc,

当c=0时,ac=bc.

对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论证与原理,应随自然数扩充后作相应调整.如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步骤应是

1°验证n=0时,命题成立;

2°假设n=k-1时成立,则n=k时命题成立.

自然数的其他理论[2],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3篇

Abstract: Harbin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meta database management, business custom,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data publishing, monitoring analysis cover all business processes of statistical industry for seamless connection;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ity economy, society,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or the collection, integration, aggregation, storage,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data monitoring designedly.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建设意义

Key words: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principle of design;function 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82-02

1 建设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重要性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建设是将统计元数据库管理、业务自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分析等覆盖统计行业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资源的完全整合与统一管理。是将我市经济、社会、人口、科技和环境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合、汇总、存储、管理和统计数据监测,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产品及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托哈尔滨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基本需求框架,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下,对全市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搜集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可持续地收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及监测分析等业务,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共享和社会各界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2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体现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的原则,以服务为目的宗旨,按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建设的管理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可靠地进行业务处理,简便、高效的汇总相关数据;提供快速、准确、强大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

2.1 统一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始终坚持统一性的出发点,对各处室的业务实现统一系统开发、统一使用、统一汇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上层的领导决策,防止信息传输、交换困难的情况出现。

2.2 权威性 在相关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指令,指导进行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确保应用系统完全符合相关要求,数据规范、权威,确保可靠性。

2.3 高效性 在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时,将使用方便、提高效率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尽可能设计简化的界面和操作步骤。

2.4 安全性 在进行建设规划时,我们将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安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环节,通过布置相关安全设备和软件,杜绝隐患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应用系统部分,我们也将设定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确保网络和应用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2.5 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规划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应把可靠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提供7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3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功能特点

3.1 企业直报功能 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计算、数据查询、企业子用户创建、数据打印等。

3.2 业务管理功能 包括元数据管理、业务自定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漏报查询、多头管理等。比较显著的特点包括:①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管理。通过对统计元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详细描述,分类管理。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维护统计元数据,并以元数据为纽带,保持不同历史时期的统计数据的内在联系,实现统计数据的共享。引入专业指标及表式的申请、审批流程,并将总字典库为基础衍生出各专业的名录库。②监督数据源头。可看到企业报表的上报人,上报时间,修改人,修改时间 以监督统计数据的来源情况。③监督数据痕迹。清晰记录下来:初报人,初报时间,初报IP,调整之前的原值、调整之后的新值情况。以及调整数据的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人IP。④多级数据验收。具有区县统计局、街镇多级验收的功能(包括验收审批功能,与验收意见编写功能)。⑤多种漏报查询。⑥实现多头管理同一企业。保证了任何一个统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能根据其权限管理企业数据。⑦灵活的查询汇总。可以在已有汇总模板的基础上添加临时的条件,并可将其下发给下级统计机构使用。⑧灵活的数据接口。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强大方便,支持文本、CSV、Excel、DBF等多种数据格式,并支持统计系统中常用的VF、SARP、久其以及统计局格式。

3.3 监测分析服务功能 可进行统计数据的主题创建、统计数据主题分析、统计数据时序分析、统计数据区划分析、统计数据自选分析、统计数据图表分析以及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监测分析主要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和科技六大类。监测分析过程中,可进行动态指标监测、动态时序监测、动态区划监测、动态钻取监测、重点企业监测以及专题监测。

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元化数据服务功能。传统的分析专题功能仅仅能查询出结构化数据结果集、分析图表,但是领导往往需要文字分析报告来解读这些枯燥的数字、图形。将结构化数据集、图表、各类非结构化信息(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网页连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分析专题。

②领导监测简捷实用。领导只要登录本系统的首页,即可看到关注的热点专题的分析结果。领导若要临时查询到一套宏观指标数据,鼠标只需点击三次即可查到。

③专业处用户简便。自动将数据给领导,无需再专门数据。

④动态图表分析功能强。图标分析功能支持各类型图表,界面更加美观,实现图表动画效果。

⑤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实现了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功能,保证为不同领导能提供不同专题,比如主管工业、科技的领导,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工业、科技专题,主管贸易、服务业的领导,登录后看到的首页里只有贸易、服务业专题。

4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意义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旨在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统计部门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部门,是政府统计监督机构和重要的咨询机构,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统计服务,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统计部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其目的是立足当前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现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明确哈尔滨市统计局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所坚持的原则、建设范围、建设目的、建设的必要性、系统选型与实施、投资来源,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稳步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其必要性是建设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体现在:①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要求政府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②提高政府工作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③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判断能力的客观要求。准确、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就是要对情况和问题有数量概念,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而各类统计信息是我们把握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④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需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统计数据来反映和评价。因此,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有效地整合政府各类信息资源,综合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⑤政府提高行政能力、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各类信息资源的对称、统一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5 结论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确保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5.1 可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的共享。通过建设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把现有分散在全市各部门的宏观经济社会数据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目前各单位、各系统的数据库相互分离,逻辑上不一致,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程度低的现状,从而实现为政府决策服务、提高部门管理效率以及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5.2 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和权威”。目前许多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的弊端,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受到了限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出一门,权威可靠”的目标;

5.3 可构建决策支持环境,提供快捷的查询界面。通过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可提供更多的综合数据资源,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决策分析环境,从而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更方便地开展数据的优化调度、方案评价、预测模拟等高层次数据分析和应用工作,实现最快捷地在数据库的友好界面下,查询所需信息;

5.4 通过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规划的建设和完善,为哈尔滨市建立统一、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共享交换目录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构造器;静态;单态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2.1

Java语言属于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代码设计的核心是类的设计。类的设计具有封装的特性,在类中封装了属性的描述和方法的描述,在实例化对象过程中如果采用“对象名.属性名”的方式进行显示初始化赋值显然不符合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封装的特性,并且当类中属性过多、实例多个对象时,赋值代码会批量增多,书写显的十分臃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语言提供了构造器技术和静态代码块技术实现属性数据的隐式初始化功能,符合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封装的特性。

1 构造器

构造器与普通方法不同,普通方法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对象名.方法名”进行显示调用,而构造器在对象实例化时能够被Java虚拟机自动调用执行,因此在构造器中对属性成员进行赋值就可以实现隐式自动初始化的功能。在定义上为了区别于普通方法,Java规定构造器的名字必须与类的名字一致,没有返回值,但也不能写void,这样的特殊书写格式能够被Java虚拟机识别[1]。

在类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定义构造器,默认类中包含一个空的构造器,但设计者自定义构造器之后,默认的空构造器就不存了,如果使用者仍然使用空构造器实例化对象,编译系统就会报错,提示空构造器未定义。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在类的设计时必须手动编写一个空构造器。当需要设计多个构造器时,可以应用Java重载技术,保证各个构造器中参数的个数或类型不同,在实例化对象时,系统会按照参数的个数和类型进行匹配,找到相应的构造器执行。在构造器中形参命名习惯上与属性命名相同,为了区分属性与形参,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属性名前加上“this.”同形参区别开来。此外,在构造器中还可以调用构造器,在同一类中构造器调用构造器采用“this(参数列表)”的格式书写,并且语句必须位于构造器中第一行,否则编译系统会报错,提示“Constructor call must be the first statement in a constructor”。在继承过程中,子类能继承父类的公有属性和公有方法,但不能继承父类的构造器,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使用“super(参数列表)”的格式调用父类构造器。对于父类构造器调用的语句也必须位于构造器中的第一行。在设计父类时,最好编写一个空构造器,因为子类在继承父类过程中,子类的各个构造器在不指定调用父类指定构造器时,编译系统默认在子类的各个构造器首行调用父类空构造器,如果在父类中未找到空构造器,编译系统会报错,提示“Implicit super constructor FatherClassName() is undefined. Must explicitly invoke another constructor”。如果在子类的构造器中指定调用父类构造器,默认的父类空构造器就不在调用。

2 Static关键字

Java中属性和方法通常是在实例化对象后通过“对象名.属性名”和“对象名.方法名”进行引用,但对于公共的属性和方法,可以通过Static关键字设置成静态成员。对于静态成员的引用除了用对象名引用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类名.属性名”和“类名.方法名”进行引用,由于不用实例化就可直接引用,因此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又叫做类的属性和类的方法。

静态属性与非静态属性不同,除了可以被类直接引用特性外,在数据存储上也有区别。对于非静态属性在实例化对象后,在堆内存空间中开辟空间进行数据存储,每实例化一个对象,就分配一份存储空间,而静态属性在堆内存空间中只开辟一次,即数据初始化只有一回,所有实例化的对象共享静态属性数据。

静态方法由于属于类的方法,能够被类直接引用,因此静态方法中只能引用静态属性和其它静态方法,而不能引用非静态属性和非静态方法,因为直接使用类时,还没有实例化对象,非静态属性和非静态方法还没有分配空间进行数据初始化,所以无法引用。而非静态的方法中可以引用非静态的成员,也可以引用静态的成员,因为静态的成员在非静态方法之前初始化。对于main方法,格式为“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属于静态方法,因此包含main方法的类可以被Java虚拟机直接运行就是这个原理[2]。

静态代码块的格式为“static{代码块;}”,可以对静态属性进行数据初始化。但它与构造器进行数据初始化不同,构造器是调用一次,数据就初始化一次,而静态代码块只初始化一次,并且在构造器进行数据初始化之前完成。对于对象生成计数器类的设计可以定义一个静态整型属性用于计数,可以应用静态代码块进行数据初始化为零,定义构造器中对计数器进行自加操作。

此外还可以用static定义静态内部类,对于静态内部类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对于JDK5以上的版本还可以使用静态导入技术,这样一来对于某一个类的所有静态方法直接使用即可,简化了代码的书写。

3 单态模式

单态模式就是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保证一个类只能产生一个实例,在数据库连接、论坛帖子计数器中经常用到,单态模式的使用节省了内存,限制了实例化的个数,便于垃圾回收,在Java中应用构造器和static静态技术的组合就可以实现单态模式。要控制实例化个数,只产生一个实例,就只能在类的内部限制,因为在类的外部无法控制实例化的个数,这个技术通过private关键字对构造器私有化实现,因为私有的成员只能在类的内部使用,在其它类中将无法实例化私有构造器的类。对于不经过实例化就能用的成员只能是静态成员,因此可以通过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的使用在类中产生一个实例,实现单态模式[3]。Java对于单态模式的程序设计按照产生实例化对象的阶段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前产生,另一种是使用时产生。对于使用前产生在定义私有静态属性时就进行实例化赋值,通过公有的静态方法返回实例对象,部分代码如下:

publicclass Singleton {

private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instance;

}

}

另一种使用时实例化的方法是定义私有静态属性时并不实例化赋值,而是在公有的静态方法返回实例对象时对静态属性判断是否为空值,为空值时产生实例化并返回实例化对象。在设计静态方法时要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保证线程是同步的,否则会出现多个实例化对象的产生。

4 结束语

Java中构造器技术和static关键字功能充分体现了面向对象语言的特性,全面的对构造器技术和static关键字功能使用的研究,让开发者更充分的理解单态模式的实现的原理,对进一步研究和使用Java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魔乐科技软件实训中心.Java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刘文杰,郑玉,刘志昊.Java 7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张孝祥.Java就业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测试用例;软件测试;同行评审;计数抽样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138-02

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测试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软件产品的质量[1]。软件测试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测试文档,例如测试策划阶段产生的测试需求规格说明、测试计划文档,测试设计阶段产生的测试说明文档,测试执行阶段产生的测试记录、测试问题报告、测试报告等文档。其中,工作量最大、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说明文档。而对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通常是通过同行评审的方式实现,同行专家会对测试项、测试用例进行审查。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45)”中要求:由熟悉软件检测过程以及软件测试的标准、规范、规程,软件质量评价和软件测试质量评价的人员,负责对软件测试人员测试工作实施质量监督,审核软件测试过程和形成的软件测试工作产品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2]。

然而,对于某些功能较多、性能精度等要求较高的软件,测试用例的数量可能有成百上千条,实际评审过程中对所有测试用例进行全数检验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通常,针对测试用例的同行评审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每种测试类型随机抽取至少20%的用例进行正确性、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很多文献通过理论证明,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存在着“大批量严,小批量宽”的弊端[3],且国际中已普遍淘汰百分比抽样检验。

GB-T 2828.2是一个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计数验收抽样检验系统,适用于孤立批检验[4]。本文尝试将计数抽样理论应用到软件测试用例同行评审中,基于GB-T 2828.2和本组织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用例同行评审的流程。通过采用GB-T 2828.2计数抽样方法克服了传统百分比抽样法的不合理性,在降低抽样的样品数量的同时保证了通过评审的测试用例达到规定的“极限质量”,提高了测试用例同行评审的工作效率。

1 计数抽样的实施过程

GB-T 2828.2提供了两种检验模式,其中模式A适用于“当生产方和使用方都把批作为孤立检验”的情况,即要求硬件的检验批是按类型生产的一个批。本组织测试过程的实际情况是,对于某配置项软件测试项目,一般只任命一名测试人员为负责人,测试过程涉及到的所有文档均由该人员编写,且各测试用例之间无连续性,因此基本上可将全部用例视为一个检验批,并可参考模式A的抽样方案。

本文提出的计数抽样程序如图1所示。首先确定检验批量、再确定极限质量比,接着抽取检验样品并进行评审与判定。后文将对具体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2 批量N的确定

在计数抽样检验中定义“为判定质量而一次提交检验的一批产品为交验批,批中所含单位产品的数量称为交验批量N”。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由于某一软件配置项的全部测试用例均由同一测试人员编写完成,可基本视作生产条件相同、质量稳定,因此全部测试用例的数量即为批量N。

3 极限质量LQ的确定

极限质量是指对一个被认为处于孤立状态的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个低接收概率时的质量水平,极限质量的规定方法与AQL相似,只不过极限质量是批不可容许的质量水平。在数值上,极限质量LQ表示为每百单位信息点钟的不合格百分数[5],理论上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100%,数值越高表示使用方对质量的要求越松。

对软件测试用例进行计数抽样检验,首先就需要定义一个合理的极限质量。在本组织实际工作中,项目等级通常根据重要程度被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项目是最为重要的项目。因此,本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项目的重要等级定义极限质量,对于重要等级较高的项目,可将其极限质量LQ定义在一个较低的数值,从而保证该项目全部测试用例的“整体水平”。例如 A类项目可将极限质量定义在0.5%,B、C类项目的极限质量值可高于A类项目。不同的组织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定义极限质量LQ。值得注意的是,极限质量LQ必须在同行评审实施前定义,且一经定义,在对该批软件测试用例审核过程中不应改变。

4 抽取检验样品

根据组织定义的批量和极限质量可参照GB-T 2828.2 4.5章节的规定查找所使用的抽样方案,用指定的批量和极限质量作为检索值,可在GB-T 2828.2 4.2章节中检索出样本量(n)和接收数(Ac),其中n代表抽取的样品总数,Ac代表当作出批合格判定时样品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数。

对于抽样方案的选择可视项目的类型、规模来确定。软件测试用例的同行评审一般是现场抽样审核,抽样方案大致可分为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两种。其中随机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分阶段抽样等,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等[6]。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软件测试用例的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的抽样方案。关于抽样方式的可参考GB/T 10111等文献,本文不作论述。

5 样品评审与判定

对抽取出的测试用例按照组织的评审规范逐条进行同行评审,并统计出不合格数。不合格数指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个数。根据以往的项目经验,对软件测试用例的同行评审发现的问题通常分为致命、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等级,以上提及的问题个数主要指一般或轻微问题的个数。

当同行专家判定的不合格数小于等于接收数(Ac)时,将测试用例返回至相应测试人员修改,修改完成后,由专门核查人员确认问题闭环后通过。

当同行专家判定的不合格数大于接收数(Ac)时或发现了致命和严重的问题,则直接判定本批软件测试用例不通过,待测试人员修改后且核查人员确认已发现的问题闭环后进行复审。复审的基本流程与上文描述的一致,此处建议,复审抽取的样品应不包含初次抽样的样本,以保证抽样质量。

当检验批的软件测试用例通过同行评审后,同行专家可以不必审查其他的测试用例,这样,在保证项目全部软件测试用例整体水平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评审工作量。

6 总结

本文将GB-T 2828.2中定义的计数抽样理论尝试应用于软件测试用例同行评审,并提出了一套评审流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保证评审质量的同时,降低评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类型的测试用例制定不同的抽样方、以及根据实践情况改进评审流程都将是本文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肖丰佳 李立新. 软件测试技术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5,25(1).

[2] CNAS-CL45:20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3] 梁国明. 再谈百分比抽样检验的不科学性[J].兵工标准化,2000(1).

[4] GB-T 2828.4-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2部分: 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 汪亮.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测试抽样方案的新思路[J].布线全攻略, 2005(105).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 云会计 信息化 应用措施

全球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我国部分企业因为受到生产设备、投资成本以及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前进。而云会计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云会计的定义

云会计指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能够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在线会计核算服务、会计管理服务以及会计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是将云计算作为技术基础,研发出符合会计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

云会计系统主要包括了会计应用软件以及应用服务平台,其具有计算会计数据以及存储会计数据的功能。在该系统的每个层次上都配备了相应的服务功能。

其一,应用服务平台。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化服务,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会计数据库服务。企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平台,对整个会计数据库的所有会计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管理活动、运行活动以及监控活动等,都是利用应用服务平台来管理。

其二,会计应用软件。这是软件系统具有会计核算、会计数据管理以及会计决策等功能。该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和其他有关系统的融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报账、审计、汇款以及报税等所有远程操作;实现操作的透明化与公开化;还能够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二、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中有效应用云会计的措施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云会计,能够利用会计应用软件以及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会计在线服务,还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准确地计算,并加以储存。其中,会计应用软件,指的是应用云会计,在结合决策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上,采取租借措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服务平台的应用,则指的是为开发软件,提供完善的数据库服务。此外,利用服务平台,还能够加强对会计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下文针对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云会计进行重点分析。

其一,安全预防措施的运用。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全面提升云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企业管理阶层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操作机制,包括了账号保护、密码管理、访问控制等。企业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企业管理阶层采取秘钥管理技术对网络会计信息加强技术保护,防止云计算服务厂商以及其他用户盗用该会计信息。云计算服务厂家则应结合网络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等,制定严密的防火墙系统。对于黑客病毒以及恶意软件,企业还应采取虚拟机检测以及预防技术,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构建完整的数据库安全保护机制;加强日志控制等。

其二,加大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力度,完善自定义功能。在应用云会计前,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各种弊端,缺乏了灵活性,无法完全消化,存在着功能重复设置等问题。所以企业在应用云会计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本企业实际要求以及发展现状,制定个性化的在线服务;充分发挥自定义功能,加强云会计的有效应用。

其三,加强FourA系统的应用。该系统包括了认证、授权、账号以及审计四个部分,是一种在安全管理平台上解决各种问题的概念性系统。在二十世纪末期,就提出该系统,并对所有应用层设置了用户登录、访问权限以及职能管理等功能。在用户登入到该系统后,完成权限认证,再进入到相应的授权应用层中,才能够发挥审计系统的具体应用价值。此外,在保证整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审计系统还能够对每个独立日志进行严格的监控,对访问系统的所有用户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发现安全风险或威胁性访问行为,就会立即发出警告,以此对网络风险加以控制,并防止出现各种影响会计数据安全的操作行为。

其四,在应用云会计的基础上,融合各种物流系统以及资金系统。信息化系统结合物流系统以及资金系统,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加强这三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提高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水平。所以企业在应用云会计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将会计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物流系统以及资金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一体化建设,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服务。此外,企业还应将智能化在线分析系统、会计数据开发系统以及财务数据库等融入到云会计系统中,加强对本企业相关部门、相关职工、各个经营项目以会计管理活动等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因为云会计无法比拟的功能,所以企业在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云会计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对会计数据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工作人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对策,加强个性化服务,并在云会计系统中融入融合FourA系统、物流系统以及资金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一体化建设,从而加强企业会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倩雯,白小玉,于欢.“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27):343-344

[2]张媛,苏雪碧,谢利亚,等.探究云会计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国际商务财会,2014,11(04):44-45

[3]张亚蕾,张文军.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0(07):201-202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7篇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

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

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

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

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

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

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

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与网络、计算机的结合。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范文第8篇

一、提高企业统计报表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统计报表是各级统计部门收集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各级统计部门用以汇总、分析的源头。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越准确及时,不确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向企业的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企业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提供高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是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的有机结合,为企业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他们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制定宏观决策和长远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二、统计报表情况概述

1、报表的定义理解

报表,就是将内容信息(一般是数据、文字、图片等)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并将组织结果呈现出来。只要是做数据的呈现,无论数据存在于文本文件内、Excel文件或者是在数据库之内,只要可以将它呈现出来,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就是一份报表。报表作为一种信息组织和分析的有利手段,在各行各业都应用广泛,是信息浏览、分析、打印的有利工具,也是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报表的分类

按格式可以分为静态格式和动态格式。静态格式报表是由政府等管理组织制定的,格式固定而且复杂,格式与数据来源在开发时就已经固定,在使用时不需要改动,通过开发环境的自带报表组件、应用程序、第三方控件实现,比如财务报表等。动态格式报表数据量较大,数据和格式需要经常变动,用户需要自由定义,所以要有变通性和通用性,比如统计报表等。

3、报表的构成

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报表都是由表头区、标题区、表体区及表尾区四个区域组成的。

4、报表的内容

报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不变的框架结构,即表头区、标题区、及表尾区,这些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另外一个是动态的数据,指将数据库内容,经过计算、查询及综合动态的操作,写入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三、提高企业统计报表质量的措施

1、切实抓好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电算化,搞好核算管理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虽然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使所记载的资料真实且条理化,对查找核实有关数据,正确填报报表以及保证统计数字准确无误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统计核算管理工作。要给统计人员配备所需的计量、检测、整理、分析所用的电脑和统计软件等工具,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2、规范企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将统计数据与会计报表中的数据紧密联系在一起,统计员可以手工操作从财务报表中摘取相关的统计数据,统计员要做到,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够使一些统计数据与会计数据统一计算,加强企业申报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因为会计准则的变化及时调整统计指标,以提高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

3、规范统计报表上报时间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统计报表上报时间,使统计报表与会计报表报送时间能够恰当的衔接,尽量将企业会计报表核算出来后再上报统计数据,以提高企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统计数据的预估方面,企业应制定一套统一的方法进行统计核算,控制和减少由于会计核算时间较长而造成统计数据随意性过大,致使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企业要给予统计部门充足的时间进行收集数据、数据分类、核算等统计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4、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监督力度

对上报数据准确性要通过数据审核、评估、定期检查、公布及举报制等增加统计数据透明度来遏制基层企业统计数据造假现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审核制度,核对工程项目统计依据是否一贯,统计时间是否准确连续,统计数据逻辑性、勾稽关系是否正确等。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措施,形成综合统计监督体系。

5、做好统计的组织工作

现在的企业很多都是通过合并、收购成立的,拥有不少产业活动单位,企业统计报表是通过汇总各单位的数据后统一对外报送的,因此必须做好统计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单位学习统计业务知识,根据需要召开企业内部统计工作会议,统计人员之间多进行沟通等等,都是做好企业统计报表的必要工作。此外,平时注意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顺利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也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