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1、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

遂宁市船山区新桥乡银子村4社滑坡危害对象为:滑坡体前缘银子村4社18户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包括居民房屋、林地及乡村道路,预计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万元。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危害对象等级划分表,该滑坡危害为Ⅱ级,本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

2、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 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船山区位于遂宁市中部,幅员面积618km2,东西长32km,南北相距44km。东与蓬溪县及潼南县接壤,南跨安岳县、安居区,西与大英县与安居区毗邻,北与蓬溪县、射洪县接壤。

船山区新桥乡银子村4社滑坡位于遂宁市船山区新桥村银子村4社,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30°33′31.56″,北纬105°29′48.14″,勘查区海拔高程276.93~341.85m。

3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

3.1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

银子村4社滑坡所处坡体主要由第四系坡残积层和下伏基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其中表层覆盖层粉质粘土及上部强风化基岩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该滑坡主要受地表排水下渗对破碎岩层软化并加重滑体重度影响形成。滑坡体中后部位属丘陵斜坡前缘台地地貌,后缘汇水面积较大。据调查,该滑坡周边没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在滑坡北侧仅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冲沟,滑坡后缘为台地,地形坡度较小,导致后缘汇集的坡体水流不能顺利的排出坡体以外,致使水流下渗,水流进入粉质粘土层,形成临时性上层滞水,一部分水体沿强风化基岩中的裂隙继续下渗,至中风化泥岩顶面后沿裂隙面渗透,长期对界面破碎岩体浸蚀软化,在雨水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中风化基岩顶面破碎岩体形成贯形成完整滑面,后缘拉裂缝贯通。在强降雨作用下,地下水水位急剧上升,在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及坡体重度等共同作用下,滑坡开始向滑动,前缘剪出口位置房屋在滑坡推力作用下产生破坏。

由上分析可知,该滑坡主因是由于水的原因。根据对滑坡的现场调查访问,滑坡区内变形迹象主要表现为鼓胀、拉张裂缝为主,滑坡为降雨时推移性滑坡。滑坡前缘由于房屋形成高2~3m的人工开挖边坡,对滑坡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临空面。

3.2滑坡近期发育阶段

据调查,该滑坡体于2013年6月30日强降雨发生变形,滑坡后缘出现了多条平行的拉张裂缝,前缘剪出口位置地面出现多处鼓胀变形,房屋受到破坏。在后来的每次强降水过程中,滑坡后缘裂缝有较小的拉张下挫趋势,滑体为降雨诱发,为在降雨条件下加剧变形的新近滑坡体,在勘查期间处于蠕动阶段,欠稳定。

3.3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滑坡的发生不仅与内部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等密切相关,还与气象、水文、地震等外动力条件等有关。经实地勘查认为,外动力条件是该滑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

(1)地层岩性与岩土体结构

滑体由第四系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组成,土体结构较松散,强风化基岩裂隙发育,破碎;滑床为中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表水及地下水下渗中风化基岩顶面后,长期对界面破碎岩体浸泡,使得界面破碎强风化基岩软化、泥化,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岩性组合。

(2)降雨

在雨季的5~10月份,区内多暴雨,大气降水顺坡面入渗,进入松散覆盖土层,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拉张裂缝充水,降低结构面强度,增加岩土荷载,对滑坡体产生了浮托力和静水压力,从而增大了岩土体的自重和滑体下滑力,加剧坡体变形,坡体明显受降水影响而变形加剧,滑面逐渐贯通形成,从而导致坡体下滑。可见,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

(3)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耕种:主要是滑坡区中前缘斜坡面上的农业耕种活动,种植方式为较原始的人力种植活动,地貌呈斜坡状,为旱地,对滑坡形成影响较小。

民房建设:主要集中在滑坡前缘剪出口一带,房屋的修建对原始斜坡进行切破,形成了一定的临空面,减小了滑坡的抗滑力,对该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早期采石活动:主要位于滑坡区后缘,早已废弃,采石活动在滑坡后缘陡坎上较多块石,对滑坡体具有一定的加载现象,但影响不大。

(4)地震

勘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2008年的“5・12”地震中勘查区震感明显,对坡体裂缝形成具有加剧作用,可见地震对该滑坡形成具有一定的加剧作用。

(5)地表水

勘查区为发现明显地表径流,地表水主要为在降雨作用下汇集的雨水,由于现有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地表水下渗,降低了岩土体的强度,软化结构面,从而导致滑坡体下滑。

4、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根据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稳定性分析,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将出现变形甚至整体滑动。

因此,针对灾害体现状,可对该滑坡体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支挡、截排水等方案。

针对目前滑坡区变形特征,并结合保护对象,在滑坡中前缘设置支挡措施,采用抗滑桩或者格构锚索进行支挡,完善坡体后缘排水设施,对灾害体进行综合治理。

5、 结束

(1)、勘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组合均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的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

(2)、该滑坡危及对象为银子村4社18户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前缘乡村道路的安全。滑坡一旦失稳可能造成的进行损失大,防治工程等级属Ⅱ级。

(3)、滑坡地貌为浅丘剥蚀斜坡地貌,斜坡坡度不大,后缘在人类工程活动下发育陡坎,前缘地势较平,为主要农田区。勘察区域内出露地地层主要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以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等。

(4)、勘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场地内及周边无污染原产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场地土均对混凝土及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5)、根据滑坡现状及滑坡稳定性分析,滑坡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作用下均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一旦遭遇暴雨影响,极易产生整体滑动,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具有工程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建议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第2篇

一、前景分析

发展农村道路客运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基础和保障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一项惠泽百姓、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它的发展对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农村客运的快速发展。一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20xx年到20xx年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85公里,惠及263个建制村,全县所有行政村、65%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到20xx年全县的自然村将全部通水泥路;二是运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至20xx年底,全县兴建候车亭60个、乡镇客运站3个,20xx年将建候车亭100个、乡镇客运车站5个,到20xx年,全县的乡镇建站率、公路沿线的行政村建亭率将达100%。农村群众与外界交往逐步扩大,农村群众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群众要求改善乘车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二、现状及根源

我县县内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辖21个乡镇、263个行政村。全县现有乡镇营运客车235辆,总座位4088个,县城至乡镇线路21条,县城至行政村线路67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客运量高峰时期,能较好地完成旅客的运送任务。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行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客运与公路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渐凸现,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客运市场在通达深度、广度上以及服务质量和经营行为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运输能力低、服务质量差、乘车难、运输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一)乡村通车率低。农村客运车辆主要还是集中在县城至乡镇的热线路上,而县城到行政村、乡镇通乡镇、乡镇通村等支流、偏僻的冷线路却很少有人经营。至今为止,行政村通班车率不到30%,即使有通到行政村的班车,也是早上从村上出来晚上才回家,一天只跑早晚两趟。乡村道路有路不通班车、村民乘车难、运输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广大农村群众的正常出行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安全隐患突出。一是大量的旧车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特别是七里、衙前等乡镇运距较短的,基本上是从二手市场上购置的旧金杯等接近报废的客车,这些车辆技术状况普遍较差;二是行政村、自然村的群众赶集、走亲访友、学生上学等,至今还是乘坐或转乘那些稳定性、防护装置、制动等安全性能都较差的三轮摩托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这些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大,同时,对农村客运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抵御事故风险能力低。农村客运经营者基本上是农民兄弟和部分下岗工人,这些经营主体“弱”、“小”,一旦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受害方很难得到赔偿,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安定。

(四)供给层次低。市场上都是普通型客车,车辆档次低,夏天乘坐热、冬天乘坐冷,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五)服务质量差。农村客运经营者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弱、服务态度差、随意涨价等现象,群众反响很大。

(六)运力调整难。一是主观原因:按照规定,客运线路新增由经营者申请,运管部门根据市场运力情况予以决定。但目前我县的现状是:线路新增权基本上掌控在经营者手上,行业主管部门没有调控权。新增一条线路或车辆,除了乡镇同意外,还必须要现有的经营者签字,否则增加不了;二是客观原因:由于农村客运的客源情况具有季节性、节令性、时辰性等特点,即冬季旺,夏季淡;节假日旺,平时淡;早晚旺,中午淡;客源时而太多,时而太少。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运力难以核定和调配。客源旺时,运力明显不济,如春运期间,容易造成旅客滞留,给 群众出行带来许多不便;淡季时,连油费也难跑够。

目前我县农村客运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我们认为主要是:

一是经营者素质偏低。农村客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单位下岗职工;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社会无业人员。这些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低,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在经营过程中,计较眼前利益,缺乏发展眼光,小农经济意识较浓,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经营过程中利益受到影响时,往往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对待,造成问题扩大,矛盾激化;

二是农村客运缺乏网络化。由于通村、偏僻线路客流少、效益差,合法的客运车辆无利可图,不愿经营通村线路,即使开通了通村客运班线,也难留得住经营车辆,从而给非法客运留下了经营空间;

三是个体车主抱团经营。个体车主因利益结成一个共同体,即所谓的“联营”车队,采取的是捆绑式经营。政府的决策一旦与他们利益形成冲突(如审批新的车辆加入线路营运),他们往往“抱团成势”,轻则以停运,重则以堵路、围堵主管部门相要挟,甚至到县、市、省集体上访,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例如:应永桥附近群众要求,并经永桥的同意,我局运管所批准原经营者在永桥至县城的线路上增加一辆运力,结果引起钟陵、池溪线车主多次到县政府上访、到我局无理取闹,并把跑永桥的车辆堵在池溪长达两个小时。钟陵乡罗盘村的群众要求开通至县城的客运班线,却因现经营车主不同意而未开通。一气之下,罗盘村万姓村民上告到省运管局。

三、解决对策

实践表明,经营主体过多,弱小分散,服务质量低,抗风险能力差,不利于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作为省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试点县——广丰县自20xx年实行公司化改造以来,由开始以一线一公司至20xx年的一片一公司,发展到现在三家公司经营全县的农村客运线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的战略目标,为发展我县的农村客运提供了有益借鉴。

广丰县成功的做法表明,以公司经营为主体,一是有利于统一调派运力,提高实载率,降低运营成本,解决淡季运力过剩、旺季运力不足的问题,减少无序竞争,严格执行票价政策;二是有利于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管理,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三是可以采取冷热线路捆绑式经营,有利于农村客运线路“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根据上级交通部门提出的农村客运要向规模化、公司化、公交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借鉴广丰县的成功经验,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快农村客运结构调整步伐,调整农村客运经营机制,优化运输组织,积极稳妥推进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

农村客运公司化改造的工作思路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牵头、行业引导、企业经营、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提高农村运输供给能力、农村客运安全监管能力、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促进农村客运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市场规范有序、路站运协调发展。引导、鼓励、支持现有农村个体客运经营户采取股份制、合作制、联合、重组等形式,全面实现公司化经营。

(二)总体目标

通过整合现有的运力资源,促使农村客运由经营主体多元化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提高农村客运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客运“四统一”标准、“四化”管理的目标, “四统一” 即:,统一标志、统一进站、统一售票、统一发班;“四化” 即:经营主体公司化、运营模式公交化、线路布局网络化、线路车辆同型化,让更多的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低价、舒适、方便的公交服务。

(三)改造方法

1、成立领导机构。设立进贤县农村客运线路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在县交通局内,具体负责协调、处理和解决农村客运线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相关事项。

2、稳步有序推进。20xx年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如衙前乡、架桥镇试点,成功并取得经验后,20xx年将在全县全面实施,到20xx年全部完成我县的农村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工作。

3、线路经营权的确定。线路经营期限为5年,由县交通局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予以确定经营企业。原则上,一条线路由一个企业经营,特殊情况并在条件允许下两条相近且重叠的线路也可由一个公司经营。

4、原经营者的解决途径。一是对原经营者的车辆进行评估,由改造企业收购,并给予车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二是原经营者以车辆为资产参股经营。

(四)后期监管

按照交通部《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标投标办法》(20xx08号)令的规定,每个客运企业按车价的3%收取服务质量保证金,对违规违章的车辆直接用质量保证金来处罚。对企业进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为b的企业,取消线路经营资格。

(五)工作建议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网;农网; 问题; 探索

中图分类号:TM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28-01

网改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变电所、高压配电及配电网络规划、建设等。本文就网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和探讨。

一、城市配网方面

我国的电力工业多年来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行,供电企业长期以来作为供电局,担负着政府对电力行业管理的职能,经营工作的着重点一直是“计划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加之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一直是卖方市场,电网管理者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将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大部分用于 电厂和输电网建设,对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难以顾及,造成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欠帐过多,配电网大多处于弱不禁风的状态,公用供配电设施严重不足。

(一)现阶段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子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还不富裕 这次城网改造资金主要是贷款 所以我们必须用好这笔改造资金,解决现阶段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间题,达到拓展 电力市场、降低 电能损失,使有限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笔者认为现阶段城市配电网有以下几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 新区配电网建设没有超前性,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拓展

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资金不足,致使一些企业设备安装结束后不能正常生产,供 电企业既损失了供、售电能,又不利于招商引资。

2、配电网滞后城市道路建设

近几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加大,新建了许多商业大厦、办公大厦、宾馆、居民住宅区等,但由于配电网建设滞后,一直不能正常供电。

3、老城区改造后,负荷密度大幅度增加,原有供 电线路不能满足需要,部分地区被迫采用远距离供电。

4、老城区拆除重建的住宅小区公用配电变压器供电半径过大、或导线截面小造成低压、大电流运行;配电变压器保护开关频繁动作使居民无法正常用电。

5、负荷自然增长 ,供配电设备一到用 电高峰就出现过载,被迫拉、限电线路仍然存在。

6、由于配电设备陈旧,故障率高,线路损失电量大。

(二)城市配网规划改进建议

1、做好总体规划

实现配电网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为了确实使这一工作扎实有效,必须在做好地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同时,做好配网现代化系统的规划 ,只有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才能使每一阶段的投资有效,不造成重复建设。总体规划要在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电力市场对配电网的要求,提出切合实际的系统需求,合理规划功能模块。

2、 设备选型应满足配电网现代化的要求

现阶段城市配电网改造受资金的制约,其主要任务是拓展电力市场,基于这一目的,肯定会建设改造一些配电线路和设备,这要求我们要明确目标 ,在一次设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到实现配电网现代化的需要,根据配电网结构和各节点在电网中的作用,选用不同配套能力的配电设备,使配电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网建设同步。

二、农网改造规划方面

农网规划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编制,并且要符合相关深度要求 农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概况和总体规划情况;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负荷分析及预测;电力电量平衡;县级电网规划目标与主要技术原则;电源建设及网架规划;调度 通信 自动化规划;近期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绘制县级电网规划图;编写县级电网规划说明书等,但总体来说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农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1、 负荷预测方法简单粗放,负荷预测不够精确农网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中主要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 年均递增率法和单耗法等 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长率和全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法通过对历史的电力弹性系数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预期的分析,设定规划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规划期内的用电增长情况 电力弹性系数的合理设定是该方法的关键 社会总产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力弹性系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波动在所难免,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信度不高。

2、现行运行电压等级复杂,多级损耗并存。国家对 三农 的政策倾斜,农村的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电量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所用电压等级主要为110/35/10/0.4kV 35kV线损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作为农电企业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降损措施发挥降损空间有限

3、配网重复建设屡见不鲜。早期农网35kV变电站布点主要按负荷中心布置,一般位于田野中,由于交通不便带来了很多影响 农网改造期间,变电站布点多临近公路,检修和施工比较方便 由于乡镇道路规划和农网改造不同步,乡村道路建设导致的配电线路移杆 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早期变电站建设常是先布点后建设输电线路 但由于输电走廊路径长,在沿途施工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村民利益,协调有一定难度,以致建设周期延长。

4、电源支撑点少,供电可靠性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大部分县域内没有 220kV 变电站,县城电源点主要是110kV变电站, 35kV输变电呈现辐射状供电的串带方式,运行的经济性 可靠性无法保证 有的地区虽然有两个及以上110kV变电站作为电源点,初步实现了35kV输电环网互带,但35kV变电站双回进线没有同期并列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同样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由于农网点多面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仍会存在。

(二)改进解决办法

1、 负荷预测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利用系统已知的信息,建立灰色理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未知量 由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很多 关系复杂,负荷增长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居民收入水平 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确定的,而一些因素则不确定,故该方法有很强的适用性灰色系统理论负荷预测的特点是所需原始数据少 运算方便 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国家政策倾斜大,招商引资企业以及村办企业数量会大幅度上升,用电负荷会有大幅度上升,符合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 但由于数据灰度的进一步增加,该方法不太适合于电力系统的长期预测 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利用年均递增率法,并结合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情况这一特点进行预测 参照过去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并求出某一时期均值,对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可取高于该均值(即按高方案对待),主要原因是考虑新农村建设措施和政策性投入资金的积极影响 两种方法的组合预测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比较符合农村电网的实际。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级电网 规划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6-01-01

县级电网规划要根据相关标准与规程进行编制,并且要符合相关的要求。县级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县级电网规划目标与主要技术原则;区域概况和总体规划情况;负荷分析及预测;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电力电量平衡;经济效益分析;电源建设及网架规划;调度、通信、自动化规划;编写县级电网规划说明书;绘制县级电网规划图和近期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

一 我国县级电网规划的原则

按照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和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公司和电网发展的要求,县级电网规划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县级电网规划应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县级电网规划要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规划要适度超前。②县级电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③县级电网建设应统一规划,优化电网结构应与县级电气化、现代化及城镇化发展相统一,要与输电网的规划、分布式电力规划相衔接。④县级电网规划要方便用户、服务用户,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⑤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⑥县级电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⑦县级电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的原则,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⑧实施“科技兴电”战略,以提高县级电网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提高县级电网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二 县级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电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年限一致,一般近期为5年、中期10年、远期为15年及以上。近期规划应重点解决当前县级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中期规划应明确县级电网发展目标,对近期规划有指导作用;长期规划侧重于战略性研究和展望。县级电网规划应远近结合,建立滚动工作机制,基本按照3年滚动计划调整。

1. 现行运行电压等级复杂,多级损耗并存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县级的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电量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所用电压等级主要为110/35/10/0.4kV。35kV 线损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作为农电企业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降损措施发挥降损空间有限。

2.配网重复建设屡见不鲜

早期县级电网35kV变电站布点主要按负荷中心布置,一般位于田野中,由于交通不便带来了很多影响。县级电网改造期间,变电站布点多临近公路,检修和施工比较方便。由于乡镇道路规划和县级电网改造不同步,乡村道路建设导致的配电线路移杆、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早期变电站建设常是先布点后建设输电线路。但由于输电走廊路径长,在沿途施工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村民利益,协调有一定难度,以致建设周期延长。

3. 负荷预测方法简单粗放,负荷预测不够精确

县级电网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中主要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年均递增率法和单耗法等。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长率和全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法通过对历史的电力弹性系数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预期的分析,设定规划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规划期内的用电增长情况。电力弹性系数的合理设定是该方法的关键。社会总产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力弹性系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波动在所难免,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信度不高。

4.电源支撑点少,供电可靠性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大部分县域内没有220kV变电站,县城电源点主要是110kV变电站,35kV输变电呈现辐射状供电的串带方式,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无法保证。有的地区虽然有两个及以上110kV变电站作为电源点,初步实现了35kV输电环网互带,但 35kV变电站双回进线没有同期并列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同样影响了供电可靠性。由于县级电网点多面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仍会存在。

三 县级电网规划中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

1. 新建变电站规划布点措施

通过提高运行电压,将会极大提高经济效益,且可以减少电压损失率,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为了实现安全、稳定、可靠、经济以及满足未来一个时期新县级建设的需要,逐步将县级电网原有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 变电站供电。新建变电站和线路应与大电网接轨,即以220kV电网为电源,110kV变电站为负荷布点。对配网而言,电压等级提高可以减少电压损失,提升输电能力。采用20kV供电较10kV供电半径提高一倍,一条线路可以带两个或更多的相邻乡镇负荷,打破了以乡镇为单位的供电模式,避免线路迂回,配网合理环网、互带负荷容易实现,同时符合乡镇、村村之间分散密集型居住的模式。建议新建输配电线路考虑20kV配电网供电方式,对于原有10kV电网逐渐完成升压改造,线损降低的同时也可减少变电站的配网出线间隔,使站内设备维护工作量减少,经济效益明显。

2. 负荷预测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利用系统已知的信息,建立灰色理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未知量。由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负荷增长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确定的,而一些因素则不确定,故该方法有很强的适用性。灰色系统理论负荷预测的特点是所需原始数据少、运算方便。从新县级建设的内容来看,国家政策倾斜大,招商引资企业以及村办企业数量会大幅度上升,用电负荷会有大幅度上升,符合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但由于数据灰度的进一步增加,该方法不太适合于电力系统的长期预测。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利用年均递增率法,并结合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情况这一特点进行预测。参照过去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并求出某一时期均值,对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可取高于该均值(即按高方案对待),主要原因是考虑新县级建设措施和政策性投入资金的积极影响。两种方法的组合预测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比较符合县级电网的实际。

3. 县级电网规划采用“先规划通道,再定站点”

办法采用该办法可以避免有站址,但线路通行困难的弊端。根据区域负荷预测结果确定配电线路条数,变电站布点参照负荷预测分布和配网线路接轨,并综合考虑进线的可能性、避免迂回,尽量临近公路。新县级建设内容和标准已有明确要求,县级供电企业要和当地规划部门充分配合,提出县级输电走廊概念,即在县级规划时要预留电网建设用地,提供输配电线路通道。走廊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多条线路的架设,解决“三线”(电力线、通讯线、有线电视线)混架的问题。对于县级标准化小区,在建设规划中一般已包含配电设计,预留了线路通道,通常采用直埋电缆和箱式变电站方式,达到环境美观的要求。对于县级乡镇设立的工业园区,为了满足工业用电需求,要预留变电站用地,线路通道走廊一般采用架空线路,也要规划预留。

四 结束语

新县级电网规划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确立统一和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要。县级电网规划中通过采用灰色负荷预测、减少电压等级等措施,综合考虑变电站布点和线路走廊预留,与地区建设规划相统一协调是提高县级电网规划建设水平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聪蝶. 论经济发达县(市)的电网规划[J]. 河南科技;